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

2022-08-30

第一篇: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

最新“乡村振兴战略”的解读

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并清晰划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列入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八项”重点之一,再到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全面部署,进一步彰显乡村振兴战略在新时代“三农”工作中统领作用。

下一阶段,各地、各级政府将在《新农村建设规划》、《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另起炉灶,再做《###乡村振兴规划2018-2050》。

为规范表述,简化前期政策学习过程,特编本文。

一、十八大以来,“三农”领域取得的4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贯彻新发展理念,勇于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1、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取得重大进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玉米、大豆、棉花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

2、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出新步伐。农民收入增速连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养老制度开始并轨,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达到新水平,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农村水、电、路、气、房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展开。

3、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地生效,66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4、农村社会焕发新气象。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三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我们党“三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过去5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科学理论,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并深入贯彻到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

一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二是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三是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四是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五是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六是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七是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八是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必须立足国情农情,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基本原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七条“必由之路”

一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定居,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二是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壮大集体经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

三是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四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五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齐抓,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六是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建设平安乡村,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七是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攻坚战。

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支持

(一)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

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要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研人才支撑作用,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建设。要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

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

(二)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坚持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要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要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

要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不追求速度,更不能刮风搞运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在研究制订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估计不久就会颁布。

第二篇: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意义

[摘要]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并对具体的振兴乡村行动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中国过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故而,振兴乡村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中国走出“中等发达国家陷阱”,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九大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的一项重要成果便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共列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成果,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科学阐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前启后的伟大理论贡献,是今后较长时期党的政治纲领和各族人民的行动指南,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武器。新的思想,闪烁着全党智慧的结晶,必然有丰富的创新理论支撑和科学严谨的思想体系;

新的思想,必然提出解决中国现实和未来的宏观性、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的总体战略,而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

“振兴”与“衰落”是一对反义词。人类文明史上,乡村的“兴”和“衰”是一对矛盾,有兴则有衰,“衰”与“兴”有时又互为转化。城市化和工业化是乡村衰落的诱因,如何吸取和借鉴人类文明史上的经验教训,使城乡发展能够优势互补、互为促进,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乡村社会的“兴”与“衰”,基本可以这样界定,中国乡土社会的兴盛应为“唐宋时期”。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黄金时代,以乡村农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特征的经济生活稳定富足;

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乡绅治理结构日趋完善;

以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为核心价值的社会思想深入人心。这就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概括了中国乡土社会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而中国乡土社会的“衰落”则是在元明清时期。元朝统治者用游牧军事统治方式来治理被征服的农耕社会的极不协调,导致中国传统乡土社会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

明朝的专制集权,窒息了中国乡土社会复苏的生命活力;

清朝的黑暗统治,彻底使中国乡土社会走向衰落。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列强入侵,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双重压迫下,进一步加剧了中国乡土社会衰落的步伐。诚如鲁迅在《故乡》里所描写的:“……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正是中国近代乡村衰落景象的真实写照。

从人类文明史上来看,乡村衰落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城市化和工业化驱动的必然结果。乡村衰落主要有“英国羊吃人式”和“拉美超前城市化式”两种形式。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也带来了英国自身的高速发展,但同时却是以牺牲广大农民利益为代价的。英国在17世纪进入了世界强国之列,成为“日不落帝国”,殖民地的迅猛扩大,使英国的羊毛生产和纺织品生产获得了巨大市场空间,殖民统治者为满足新市场需要而强迫广大农民破产,农田变成牧场,农民被迫转化为工人。这便是被史学家们称为“羊吃人”的英国工业发展之路,同时也是英国农村衰落的根本动因。拉丁美洲式的乡村衰落——过度城市化和超前城市化方式。拉丁美洲国家独立后城市化速度明显超过工业化速度,甚至有的国家还走上了无工业化的城市化之路。政府放弃了乡村建设,农民自己也抛弃了乡村家园,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步伐滞后于人口增长速度,不能为居民提供充分就业机会和必要生活条件,使得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实质性转换,带来严重的“城市病”。除殖民时代建筑的城市中心区域为富人所拥有外,大量贫民则居住在城市周边的“贫民窟”。这些贫民窟成了脏乱差和“犯罪”的代名词。政府和农民自己都抛弃了乡村,致使乡村严重衰落破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变化,尤其是西部地区,乡村衰落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改革开放使我们获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创造了人间奇迹,同时也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自然风貌。2.6亿农民工进城,使城乡人口流动带来了许多变化,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建设市场的转稳,改变着中国社会结构,由是空巢村、老人村、留守儿童村和贫困村……已成为当下中国(尤其是西部)广大农村不争的客观事实,留给人们的不是乡愁而是实实在在的“乡衰”。据住建部《全国村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1978—2012年,中国行政村总数从69万个减少到58.8万个,自然村总数从1984年的420万个减少到2012年的267个,年均减少5.5万个。

二、作为国家战略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足见对其的高度重视。作为国家战略,它是关系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国家总布局,它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乡村振兴正是关系到我国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别、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关系到中国整体发展是否均衡,是否能实现城乡统筹、农业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此报告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报告再次重申我党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方针,特别强调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中央一以贯之地坚持“三农”优先,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基本都是有关“三农”问题的内容,这基本成为一种惯例。坚持“三农”优先,在许多政策倾斜、支持力度方面自十八大以来显得更加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乡村,关注“三农”,心系人民,把农村精准扶贫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来抓,特别是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关爱有加。2016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的志向,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总体要求,就是坚持农村优先发展,按照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的发展必然要有兴旺发达的产业支撑,只有在乡村实现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发挥优势,形成居于市场竞争力又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乡村才能有活力,经济才能大发展;

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充分科学合理利用自然山水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祛除乡村生活陋习,治理美化乡村生活环境,真正使乡村成为山清水秀、天高云淡、风景如画的充满希望的田野和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要弘扬乡土气息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风尚,使整个乡村社会更加互助发展,乡邻和睦,乡风文明。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最基础,要坚持法治、德治、村民自治相结合的治理结构,让村民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要弘扬和传承优良的传统道德观,把尊老爱幼、济贫扶弱、维护公益作为道德标准去衡量。每一个村民的言行举止,要把乡规民约、村民自治整合起来,在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的基础上,把乡村治理结构中的切合当地实际的村民自治与法治、德治结合起来,形成治理有序的规范体系。只有有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大家庭里,这才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归宿。

为了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制度和体制机制上切实保证政策的延续性,真正保障广大村民的利益,报告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报告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我们一般界定土地承包制第一轮大致以1978年开始到1998年结束,第二轮为1998—2028年,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那就是2058年,到那时中国可预见地是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阶段。这项改革政策规定让农民吃了定心丸,能够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从而解除政策多变的后顾之忧。同时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强调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以增强农村党的建设的实力与活力。在生产方式上强调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进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从根本上将传统农业纳入现代农业的体系之中,变自给自足的小农业向市场化商品化的大农业转化。

为了切实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报告特别强调了要培育和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懂农业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深刻理解和把握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真正理解和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敢为农业发展的开路先锋而不是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空想主义和保守主义的代言人,到农村瞎指挥、乱决策、祸害农民。爱农村,就是要让我们广大涉农机构和基层干部,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去关注农村,深刻认识中国本质是一个农业大国,认识农业兴则国家稳,农业旺则国家强的道理,把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打牢,是相关涉农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增强事业心和责任心。爱农民,就是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真正培育对农民兄长的浓浓情感,要真心实意地关心关爱农民的生产生活,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农民,拜农民为师。只有建立起这样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党和国家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才可能得到有效实施,才能达到和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三、近年来党和国家为振兴乡村采取的措施

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的统计公报,中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4.77%,预计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0%。如何处理好城乡一体,避免其他国家城市化进程中所走过的弯路,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镇化之路?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提出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等。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正是这一系列探索的集大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饱含了“乡村振兴”的诸多思想。简单梳理大致有以下主要思想:

一是“两山理论”的提出。2005年8月15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余村调研时提出:“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便是如何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发展经济相互关系的著名的“两山理论”。

二是“记住乡愁”的呼唤。2013年12月12—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到会并作重要讲话,他指出:“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他还指出:“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三是明确“新农村建设原则”。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提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四是寻找脱贫攻坚的新路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7年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省代表团审议报告讨论时说:“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重要渠道。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资本,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同时,要对乡村旅游做分析和预测。如果趋于饱和,要提前采取措施,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五是要把厕所革命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两年多来,旅游系统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体现了真抓实干、努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丰富的过程。在国家行政管理和具体执行层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一是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

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下,2008年浙江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出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中央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考察安吉后说:安吉进行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鲜活标本。

三是特色小镇建设。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镇。此后,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中央部委出台系列文件对特色小镇建设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和工作要求。

四是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试点工作。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业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2017年6月5日,财政部下发《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18个省份开展试点工作。每个试点省份安排1个试点项目,按3年规划,共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5亿元,地方财政资金按50%投入,3年共投入2.25亿元,最终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的目的。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意义

第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是回归并超越乡土中国。中国本质上是一个乡土性的农业国,农业国其文化的根基就在于乡土,而村落则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振兴乡村的本质,便是回归乡土中国,同时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超越乡土中国。

第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身是对近代以来充满爱国情怀仁人志士们理想的再实践、再创造。20世纪30年代,兴起了由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人为代表发起的“乡村建设运动”。诚如梁漱溟所言,乡村建设运动,是由于近些年来的乡村破坏而激起来的救济乡村运动。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方案是:把乡村组织起来,建立乡农学校作为政教合一的机关;

向农民进行安分守法的伦理道德教育,达到社会安定的目的;

组织乡村自卫团体,以维护治安;

在经济上组织农业合作社,以谋取乡村的发达,即“乡村文明”、“乡村都市化”,并达到全国乡村运动的大联合,以期改造中国。晏阳初是另一位“乡村建设”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倡导者。晏阳初发起并组织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率领他们进行“博士下乡”,到河北定县农村安家落户,在乡村推行平民教育,以启发民智来实现他的“乡村建设”理想。他提出以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乱,以此达到政治、经济、文化、自卫、卫生、礼俗“六大建设”。再一位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便是卢作孚,他是一个实业家,他认为中国乡村衰败的根本在于乡村缺乏实业做支撑,于是他在重庆北碚开展了一系列的实业救乡村的活动,在那里修建铁路、治理河滩、疏浚河道、开发矿业、兴建工厂、发展贸易、组织科技服务,进而探索以经济发展来推动乡村建设。

虽然他们的实践在抗战烽火中被中断,即使不被中断,实践也必然会失败。因为不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没有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共和国,爱国知识分子们的满腔热血最终只会化为一盆冰水。但是他们提出的发展乡村教育以开民智,发展实业以振兴乡村经济,弘扬传统文化以建立乡村治理体系等思想,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尝试,对于我们今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仍然有着启示作用。

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核心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中央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通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协调,促进农业、加工业、现代服务业的“三业”融合发展,真正实现农业发展、农村变样、农民受惠,最终建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人的美丽乡村、美丽中国。

第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乡土文化,中华文化的根脉在乡村,我们常说乡土、乡景、乡情、乡音、乡邻、乡德等等,构成中国乡土文化,也使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就是重构中国乡土文化的重大举措,也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战略。

第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有力抓手。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历来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说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让粮食生产这一农业生产的核心成为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使农业大发展、粮食大丰收。要强化科技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被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而不会受国际粮食市场的左右和支配,从而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重大战略,这是基于我国社会现阶段发展的实际需要而确定的,是符合我国全面实现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而明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乡村不发展,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发展;

乡村社会不实现小康,中国社会就不可能全面实现小康;

乡土文化得不到重构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弘扬。所以振兴乡村对于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篇: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大战略。把握这个战略,

必须回答好这样五个问题:什么是乡村振兴战略?为什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能不能实现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振

兴什么?怎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我初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升华,

乡村发展规律的把握,习近平三农思想的结晶,现代化强国大战略的布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行动指南。基于这样的认识,交流三点思考。

什么是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站在时代的新高度,对这段话至少应当从以下五个角度来把握:

从新时代现代化强国战略布局来把握。报告在第四部分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集中部署了七个重大战略,强调“坚定实施科教

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

略”。其中,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提出来的,且排在第四位。

报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还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

发展”。这就表明,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结合起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特别重视,先后作出来一系列重要指示。他反复教导我们: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要美;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乡村振兴战略,

正是习近平关于三农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的结晶。

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比起来把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基于当时我国社会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阶段的科学判断,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党的十九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出发,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也提出二十字总要求,但内涵更丰富,目标更高远。如果说,前二十字为的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话;那么,

后二十字要的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说明,乡村振兴是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升华。

从重要文字表述的新变化中来把握。报告里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这段话,有多处新的提法。比如,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五句话就有四句不同,“生产发展”升级为“产业兴旺”、“村容整洁”升级为“生态宜居”、“管理民主”升级为“治理有效”、“生活宽裕”升级为“生活富裕”,而且顺序也作了调整。又比如,“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

升级为“城乡融合发展”。还比如,农业现代化拓展为“农

业农村现代化”。这些新的表述、新的概念,反映出乡村振

兴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举措、新要求。

紧密联系本地三农工作实践来把握。中江县石垭子村曾经是王东明书记联系的贫困村,2016

年已经建成省级“四好村”。王东明书记到该村调研时指出,石垭子的喜人变化

是四川农村巨变的一个缩影。他说,这几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提出了“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和“四个好”目标,这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总要求是一致的。这说明,乡村振兴需要各地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各美其美。

总起来看,乡村振兴,布局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目标是“强、美、富”,方向是农业农村现代化,途径是城乡融合发展,载体是美丽乡村建设。应当在兴产业、兴环境、兴文化、兴社区上下功夫,实现农村产业的大升级、生态环境的大保护、农耕文明的大发扬、农村社会的大进步,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让乡村留住绿水青山、记住乡愁。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传承辉煌农耕文明的迫切需要,

是亿万农民的美好期待,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

乡村能不能实现振兴?

提到乡村振兴,自然不能回避目前农村面临的困难、问题,比如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土地撂荒,等等。

资料显示,2015

年,我国农村有留守儿童

6000

万、留守

妇女

4700

万和留守老人

5000

万;过去

25

年来,超过三分之二的农村小学已经关闭。有专家认为,城市有“城市病”,乡村也有“乡村病”,“农村衰落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由此,人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乡村能不能振兴?

对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一度,网络流行的“回乡记”“下乡记”认为,乡村已经凋敝,没有光明,看不到希望,似乎只有死路一条。另一端,有人则认为,未来

30

年,乡村将成为奢侈品,村长将比市长自豪。有学者甚至认为,新农村建设应当转变观念,不是去救活乡村,而是反过来,人类的未来要靠乡村去拯救。未来乡村是故园还是家园?当然需要实践来回答。这里,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一看。

从现象上看: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农村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曾经普遍存在的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四难”,正在成为历史;城乡差距正在缩小,以收入为例,全省已由

3.33:1

缩小到了

2.53:1,城乡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区域特色在凸显,就是在贫困地区,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乌蒙新村,同样各美其美。中农办来川调研后,对我们乡村建设的理念、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报告中写到:隐

隐感到这或许就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一种“返璞归真”,可能就是今后新村建设的一个“理想模样”。

从规律上看:发达国家的乡村,在城市化进程中,大体到城市化

50%左右的时候,一般都要经历由衰落到复兴的过程。与此相应,都进行过乡村保护、乡村更新、乡村营造。现在,人们羡慕英国的乡村,的确英国的乡村,无论环境、

产业,还是民居、文化,美不胜收,以至于有人说“英国的灵魂在乡村”。德国的乡村也非常美,被称为“童话世界”,它的基础设施、垃圾污水治理尤其引人注目。我们的邻国日本,其乡村亦不逊色,它的岐阜县白川乡合掌村,1995

年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把镜头收回来,我们看到,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

57%,城乡关系正在变化,农业农村正在走向现代化。

从价值上看:为什么城市化没有消灭乡村,乡村反而在城市化进到一定阶段以后复兴发展起来呢?这取决于乡村

存在的独特价值。比如,乡村生产,农业直接或间接同动植

物、微生物打交道,多样性、鲜活性、微妙性、随机性,其乐无穷。乡村生活,宁静,诗意,浪漫,就是人们说的田园牧歌。乡村生态,以自然为底色,贴近自然,友好自然,融

入自然,天人合一。乡村文化,淳朴,互助,和谐,浓浓的

乡愁。因此人们说,城与乡承载着同等重要的价值,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当然,这些价值要在城市化进入相当水平且

“城市病”充分暴露之后,才能逐步展现。

从新趋势看:透过现象,把握发展规律,剖析内在价值,

乡村变化趋势日益明朗。我们推测、遐想,未来乡村不是地狱,也不是天堂。断言乡村没未来,缺乏依据;说未来

30

年乡村将成为奢侈品,言之过早。依稀可见的是,未来的乡村应该是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市民休闲度假的理想乐园。那里有:新村民,除了传统意义的农民,还将有由城里来创业的、养老的、度假的;新业态,包括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民宿经济;新模式,如田园综合体、“小组微生”,就是新的建设模式;新生活,体验式的、田园牧

歌式的,人们衣食无忧之后就会梦想回归乡野。

基本结论:跳出传统工业化、城市化的思维,从生态文明和文化多样性角度,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未来的乡村是希望的田野,将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新家园、市民休闲养老的理想桃花源,人们将在那里诗意地栖居。换句话说,

乡村是可以振兴、能够振兴的,乡村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怎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报告明确要求: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促进农

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

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汪洋副总理参加四川代表团讨论时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要求,

探索建立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资金支持、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等保障体系。四川是农业大省,近年来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脱贫攻坚等方面积极探索,许多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全国提供了有益经验。希望四川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继续率先探索,

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王东明书记在石垭子村调研时强调,要把“四好村”创建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持续不断抓下去。方向已经明确,这里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角度,提八条建议:

进一步创新建设理念。“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

理念和“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个好”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一致的。应以此为基础,研究新时代乡村发展的趋势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更加强调生态保护、产业升级、文化传承、社会进步,结合实际深化和丰富每一个理念的内涵,建立一套涵盖农村五大建设的标准体系,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

坚持实施“五大行动”。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

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五大行动”是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关键在落实。应把分类指导与分层指导结合起来,贫困地区继续集中脱贫攻坚,确保如期脱贫,同时规划好脱贫之后的巩固、提升、振兴;普通地区在产业提升和环境整治上下大功夫,整体提升建设发展水平;条件好的地区在彰显特色上做文章,更加注重文化传承,着力打造精品,

争创全国一流。

推广“小组微生”模式。“小规模聚居、组团式布局、微田园指向、生态化建设”是源于成都的创新,经总结提炼,

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模式。2014

年,中农办曾把这一做法印发全国。这种模式既适宜于平原,也适宜于丘陵和山区;既适宜于新建聚居点,也适宜于改造旧村落,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应使之与旧村改造行动结合起来,作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典型模式推广,防止一些地方借口乡村振兴搞大拆大建。

探索建设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应该是以农民为主

体,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田园社区有机结合,

四位一体,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新形态,是城乡融合发

展的有效载体,应当积极试点探索。我省已成功争取到

1

财政部的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省上也正式启动了

3

个试点,

明年可支持部分市州开展市级试点。这些年建成的一批新农村综合体,比较接近田园综合体,可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进行改造提升。

深入开展“四好村”创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关键在念好“尊重、引导、激励、支持、组织、维护”“十二字诀”,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四好村”创建作为我省的首创,

正是激发农民群众内生动力的综合抓手,不能有半点动摇。应强调重在创建,着力解决好为谁建、建什么、怎么建、谁来建的问题。去年以来,各地都有一些探索,应尽快总结实践中的创新,在全省范围实实在在抓几件事,把创建活动引向深入。

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振兴乡村必须解决好人、地、钱的问题,这是老大难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只在农村内部打转转,路子越走越窄,会走入死胡同;不少地方的“城乡统筹”,最终还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违背了初衷。希望和出路在城乡融合,关键是建立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应把人才作为突破口和牛鼻子,实施人才强村战略,制定激励政策,吸引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等建设家乡。

加快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我省乡村治理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水平仍不适应乡村振兴的需要,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是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关键。报告强调,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为乡村治理指明了方向。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既需要顶层设计,

也需要基层探索。应组织专门力量,在全省不同类型的地区

研究剖析一批典型案例,从中总结比较成熟的经验,在适宜

的区域推广。

遵循乡村演进发展规律。这些年,我们审视新农村建设历程,环顾省外、国外的情况,从乡村与城市、新村与产业、村庄与自然、村庄与村庄、村庄与历史文化等多种关系中,

去找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看到了互动、融合、和谐、差异、传承和自治等带规律性的东西。这些思考逐步得到了认可,

还需进一步到实践中去验证和深化。当前应重点研究乡村振兴与城市化的内在联系,找到城乡融合的肌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第四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我们的责任

青海新闻网 2017-12-11 08:28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民充满了期待,看到了未来。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全面小康的目标达成,事关共同富裕的承诺兑现,事关现代化强国的蓝图实现。进入新时代,面对新要求,只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切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方位缩小城乡差距,让城市和乡村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能实现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才能让农民群众与全国人民一起共享伟大时代的荣光。 青海地处“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生态价值巨大,同时是欠发达的民族地区、高寒地区,搞好乡村振兴战略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既切中了当前乡村发展的要害,也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方向,明确了乡村发展新思路,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争先、开拓创新,采取更有针对性、更富实效性的政策措施,加快实现青海农牧业现代化步伐。

实现产业兴旺。要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

一、

二、三产业融合。要提供优质、绿色食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引领,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向高端、优质、高效、健康、营养方向发展。大力发展藏羊、牦牛、枸杞、沙棘、中藏药材、藜麦、果蔬花卉、饲草料等特色优势产业,注重品种改良,建成若干农畜产品产业带和示范园区。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打造全国最大的沿黄库区现代冷水鱼养殖基地。强化市场和品牌建设,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计划,打响高原、有机、优质、富硒、富锗等健康牌,提高特色产品附加值和中高端市场占有率。引导农畜产品加工业向种养业优势区域和城市郊区集中,努力建设一批优质农牧业标准化示范工程。建设一批田园综合体,为城乡居民提供“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高品质休闲旅游体验。

实现生态宜居。要大力整治农村环境。积极推广“平安经验”、大力发展“民和模式”,从农民居住区到农田面源污染治理综合施策,为建立山水林田湖草库生态一体化,为自身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保护热点难点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做到污染源底数清、治理任务明、工作措施强,以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突破口,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同时,强化联防联控,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强化科学治理、科技支撑。强化环境保护队伍建设,提升环境执法能力、监测能力和信息公开能力。坚持铁腕治污,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工作严查、责任严究、损害严惩。

实现乡风文明。要在农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涵育文明乡风工作,运用新媒体、农家书屋、村文化活动室(中心)等各类教育阵地,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亿万农民健身活动”。通过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活动,将移风易俗、遵规守法、保护生态等纳入创建内容,让农民在参与中受教育、提素质、树新风。通过“互联网+ ”传播正能量。通过红白理事会、网络点赞团等方式,助推农村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内容,引领乡风朝着更加文明、更加健康、更加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通过举行村规民约故事展览,把不同村镇的民俗规定进行展示,让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提高;有的地方将每家每户的家风家训都挂在门口显眼位置,作为一种家族的骄傲展示给别人。这些接地气、有温度、讲故事的做法,越来越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他们心甘情愿自觉成为“主人翁”,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源头活水”。 实现治理有效。农村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基础,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被摆上了重要位置。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的社会结构、组织体系、利益格局等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村社会治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要推进农村基层治理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着力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完善村级服务站建设,广泛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培训,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同时,完善村务监督机制。在海东市农村建设党组织、村委会、村监会、服务站、合作社、保洁队“六位一体”的基层治理模式,形成有效治理体系。

实现生活富裕。首先,要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一个“优”字,顺应市场需求变化,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高端供给。其次,要调好生产方式,突出一个“绿”字,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修复治理生态环境。再次,要调顺产业体系,突出一个“新”字,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的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种植业按照“减麦扩草、稳油增蔬、控薯护药”的思路去调整;畜牧业按照“稳定生猪、发展牛羊、适度特种养殖”的思路去努力;渔业方面将合理控制水体养殖强度,在确保水环境绝对安全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沿黄流域冷水鱼网箱养殖,着力建成国内最大的鲑鳟鱼网箱养殖基地,打造全国冷水鱼健康生态养殖试验区。不仅让农牧民物质生活富起来,精神生活也要提出更高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具体化,用身边的“好家庭”、 “好媳妇”、 “好婆婆”、 “好邻居”、 “好儿子”; “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的能人”、“助人为乐好人”、 “见义勇为英雄”等教育人、引导人,党员干部带头,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实行第三方评定办法,以村为基础、乡镇为单位每年评一次,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尤其是在发展生产、贷款、子女上学、外出打工、奖励性住房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青海农牧区地域广阔,自然风光多样,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多元,自然资源多有独特性、唯一性,保护好、利用好和开发好这些众多资源具有综合意义,我们一定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好机遇,建设美丽乡村,为建设大美青海、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贡献。(作者单位:海东市委党校)

第五篇:乡村振兴战略下精准扶贫的实践

摘要: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发展的战略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需要解决如何在农村全面消除贫困。当前形势下,农村扶贫要从扶贫开发模式向精准扶贫模式转换。山东省德州市全面推行的“村级扶贫专岗”制度,就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精准扶贫的实践探索。文章分析了该模式的制度设计、运行特点、实施程序和资金来源等方面内容,对其他地市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随着该模式的不断完善,将在决胜新时代脱贫攻坚收官战中发挥其重大历史性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村级扶贫专岗

我国经历了快速转型期,已经迈入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乡村发展成为制约共同迈向小康社会的短板。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旨在把中国乡村发展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家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是如何在农村全面消除贫困。改革开放 40 年来,根据不同时期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财政实力,党和政府一直不同程度的在农村范围内开展扶贫开发,先后走过了救济式扶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温饱式扶贫、以“输血”为主的扶贫、以“造血”为主的扶贫、综合性扶贫开发(整县→整乡→整村推进)、精准到户到人的扶贫等 6 个阶段。在精准扶贫阶段,如何完善扶贫开发的策略和帮扶方式,山东省德州市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提出并全面推行了“村级扶贫专岗”制度,成为精准扶贫的新模式。该模式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

验,值得借鉴。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的意义

(一)全面解决乡村贫困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步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该目标的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首先要推进精准扶贫,达到农村全面脱贫目标,其次要进行乡村重建,健全乡村的社会经济功能,最后才能实现乡村社会全面现代化。只有乡村社会全面脱贫,才能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因此要实现乡村振兴,第一步必须全面解决乡村的贫困问题。

(二)当前形势下精准扶贫的现实意义

贫困问题是每一个国家都回避不开的社会问题。发达国家也有落后城市,繁华都市也有贫民窟。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贫困问题在城市并不突出,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地区,成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瓶颈。目前,农村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国民经济也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家有能力进行农村城镇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脱贫攻坚三年来先后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9.5 亿元,实施工业项目 1300 多个,使 96.8 万人脱贫。贫困率从 2016 年初的2.88%降至 0.1%。全市 566 个省级重点扶贫开发村全部脱贫。原先的反贫困策略已不能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农村扶贫的宏观政策要从扶贫开发模式向精准扶贫模式转换。精准扶贫在当前形势下具有特殊意义。一是随着农村扶贫进入攻坚阶段,扶贫对象发生了变化,预期的脱贫目标随之改变,扶贫工作任务愈加艰巨,扶贫面临最后的难题。必须探索更加精准、更加有效的扶贫模式,采取精准有效的扶贫措施,

才能满足新形式的需要。二是只有精准扶贫才能提高扶贫的效率和效果。要确保扶贫攻坚的胜利成果,就必须提高工作效率,发挥更好的扶贫效果。精准扶贫不仅是扶贫途径和方式的转变,更意味扶贫政策更具合理性和适应性,能够带来更广泛、更强劲的扶贫力量。

(三)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的必要性

精准扶贫的核心就是“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各地应结合自身贫困问题的具体情况,大胆创新,探索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山东省德州市提出并全面推行的“村级扶贫专岗”制度,就是精准扶贫新模式的典范。

二、山东省德州市“村级扶贫专岗”模式分析

(一)德州市“村级扶贫专岗”的制度设计

《德州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2018 年工作要点》将村级扶贫专岗作为全市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行村级扶贫专岗实施意见》,制定了《精准扶贫村级扶贫专岗》山东地方标准。该项制度推动了开发性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相融合,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全面落实村级扶贫专岗制度,德州市有信心在三年内,让“能干活”的贫困人口都得到工作岗位,实现服务特困群体全覆盖。

(二)德州市“村级扶贫专岗”的特点

德州市推行的“村级扶贫专岗”制度只要体现为五个特点,一是扶贫专岗的岗位具有公益性。岗位薪酬所需资金来源于政府出资或社会

筹资,这与企业设立的商业性岗位明显不同。二是扶贫专岗就业人员具有特定性。只有符合政策的贫困户人员才能在专岗就业,一方面要有劳动意愿,另一方面劳动能力较弱或因故不能外出务工的;同时被帮扶人员是老弱病残等特困群体。三是具有互助性。上岗人员与被帮扶对象一般为本村或者邻近村贫困人口,相互之间相对熟悉,双方均能受益。四是具有社会参与的广泛性。扶贫专岗的开发不是仅靠政府完成,而是由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参与。五是制度设计的持续性。专岗设立是党委、政府的制度设计安排,不是临时性的,是保障性扶贫的长久举措。

(三)德州市“村级扶贫专岗”的实施程序

德州市“村级扶贫专岗”制度的实施程序严格。坚持以贫困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着力点,通过全面清点全市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精准摸排,重点排查,对“无业可扶、无力脱困”的特困群体,建立帮扶需求台账。同时,对有劳动意愿和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行摸底排查,掌握上岗需求。经过详细深入的调查,13 个县市区登记在册的有上岗需求的贫困人口 1183 人,有被帮扶需求的特困群体 2442 户。专岗人员聘用必须严格遵守 6 道程序:1.符合条件且有意从事扶贫专岗的人员向村级扶贫专岗工作机构提出申请或帮扶责任人推荐。2.村级扶贫专岗工作机构应对申请人员的资料和体检结果进行核实并提请召开民主评议会;民主评议无异议后,进行村级公示,并向所在乡镇(街道)扶贫专岗工作机构进行报告。3.乡镇(街道)扶贫专岗工作机构对报告进行审核。4.审核通过后办理相关录用手续。5.确定岗

位,签订聘用协议,集中岗前培训。6.乡镇(街道)扶贫专岗工作机构完善档案资料,并向县级扶贫专岗工作机构备案。

(四)德州市“村级扶贫专岗”的资金来源

德州市“村级扶贫专岗”具有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坚持“财政拨一块、集体投一块、社会筹一块”,市财政专门设立了扶贫专岗专项资金,整合就业扶贫资金、慈善捐助资金、社会捐助资金、村集体经营收入、扶贫项目收益资金及其他可用于支持扶贫专岗的资金,不足部分本级财政予以足额保障,明确资金的来源、实用程序、使用方式,形成了多元化、可持续的专项资金保障机制。发挥政府资金作用,以财政扶贫投入为先导,截至目前,全市已投入村级扶贫专岗资金 742.3万元,推动扶贫成效成倍“放大”。其中德州市乐陵市发挥爱心企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示范带动作用,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57 家企业捐助资金73.8万元,49家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扶贫专岗131个。

三、德州市“村级扶贫专岗”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精准扶贫的的现实意义

村级扶贫专岗的意义不单单是为有一定能力的贫困户落实了岗位,同时,让鳏寡孤独病幼残等特困群体得到了基本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满足了贫困群众的生活所需,拓宽了保障性扶贫的新路径。更重要的是有效带动了乡风文明,提高了村级治理能力和水平,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有效带动了乡风文明建设

相比物质上的贫困,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精神短板”问题更加不能

忽视。有些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补齐脱贫攻坚的“精神短板”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的精髓,是对党的扶贫理论的新发展。贫困,既包含物质层面的匮乏,同时也包括精神层面的窘困。既有衣食住行方面的物质贫乏,也不乏安于现状、甘于贫困等方面的精神贫困。实施村级扶贫专岗可产生双向激励作用,既让被帮扶的贫困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同时也能有效地激发上岗人员的心气和内生动力。

(二)拓宽了保障性扶贫的新路径

脱贫攻坚初期,大量的扶贫资金投向见效快、收益高的扶贫产业项目,开发的就业扶贫岗位也大部分适用于劳动能力强、有技能的贫困人员。主要目的就是尽快打开扶贫工作局面,带动尽可能多的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但是扶贫工作发展到保障性扶贫阶段,关注的重点就必须要转移到那些基本生活难自理、日常照料缺乏保障、生存条件长期恶劣的贫困户,因为这些人才是扶贫工作最难啃的硬骨头。村级扶贫专岗的做法来源于群众,来源于实践,从成本上、方便度上更加灵活,更加接地气。村级扶贫专岗的设计与实施具有天时地利,恰逢其时。

(三)提高了村级治理能力

从实践上看,村级扶贫专岗在提高村级治理能力方面作用重大,可谓一举多得。一是引领贫困群众有尊严地脱贫解困。开发村级扶贫专岗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上岗人员可以实现稳定脱贫增收,解决了一批有意愿且“能干活”的人的脱贫问题。村级扶贫专岗不仅解决了一家一

户一人的就业脱贫问题,还通过精准帮扶服务了更多的贫困家庭,解决了特困群体的解困难题。二是打造了治理有效的新农村。推行村级扶贫专岗的村庄,党支部积极作为、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得到了群众认可和拥护,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公信力。三是树立了乡风文明的新风尚。村级扶贫专岗的推行,增加了对贫困群众的关注关怀,扶贫济困、邻里互助、孝善义举、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得到传承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弘扬,带动了社会风气的不断改善。四是拓展了居家养老的新途径。这种扶贫模式丰富了农村居家养老形式,为农村集中养老提供了现实劳动力,实现了老有所管、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参考文献:

[1]黄祥祥,朱雅妮.乡村振兴:理念依托、规则确立与技术路径———第三届中国县域治理高层论坛综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1).

[2]成兆文.精神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应有之义[J].社科纵横,2017(09).

[3]张志胜.精准扶贫领域贫困农民主体性的缺失与重塑———基于精神扶贫视角[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8(03).

[4]王晓毅.重建乡村生活实现乡村振兴[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1).

作者:王宇峰 张乃琴 贾海慧 许少红 王希江 张荣昌 单位:德州学院

上一篇:新产品开发奖励制度下一篇:小城镇建设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