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示范县评选

2022-08-22

第一篇:全域旅游示范县评选

全域旅游创建示范材料

树立“三个思维”

推进绿色发展

——东莲花院乡全力建设全域旅游示范乡

总书记讲,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如何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迁西县东莲花院乡充分依托该乡区位、人文、生态和林果优势,牢固树立辩证思维、发散思维、系统思维,强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乡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打造了发展全域旅游的“花院样板”。

一、背景

东莲花院乡地处迁西、迁安、滦县、丰润四县交界处,距京沈高速20公里,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花院民风质朴、人才辈出,有曹家坟、龙凤山、赶马河传说,柳沟峪会议、松山峪战役等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积淀厚实;境内空气清新,山峦起伏,峰峦叠嶂,树木苍翠,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处处呈现出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和秀美的田园风光,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乡内林果面积达到13649亩,盛产干鲜果品15大类、60多个品种,常年产量900万公斤,是名副其实的“花果之乡”,为该乡发展全域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国家层面,确定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国家高度重视并大力扶持旅游产业发展,而推进全域旅游,是旅游业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增长点和有效抓手,是促进旅游—1—

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15年,国内游达40亿人次,人均出游接近3次,旅游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且人们的出行方式更多选择自助游或自驾游,旅游产业尤其是全域旅游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2016年,迁西县被列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该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对发展全域旅游做出了详细安排部署,迁西旅游产业必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

二、做法

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东莲花院乡以绿色为指引,以开放和创新为保障,以协调和共享为目标,全力发展旅游产业,在全面创建全域旅游示范乡的道路上勇于探索、攻坚克难,将生态变成产业、将环境变成资源,探索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1、树立辩证思维,处理三个关系

一是大小并重强推进。大处着眼,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总体布局。发展旅游,规划先行。为实现乡内旅游资源开发的良性开发,该乡坚持高端站位,聘请知名设计公司精心编制了《东莲花院乡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构建“一线、一带、三个板块、七个组团”全域旅游总体格局,为建设全域旅游示范乡提供遵循和指导。小处着手,坚持精准施策,推动项目建设。每周四组织班子成员学习旅游知识,练好内功;4次组织班子成员、部分农村干部到河南郝堂、天津蓟县等地参观学习,开拓眼界和思路;将发展任务分解到每名班子成员和每个村,建立周分析、月调度、季总结制度,推动重点工作一件件落实、疑难问题一项项处理。—2—

二是点面结合促提升。点上,打造马家沟国学文化村、梨花坡富贵牡丹园、五海猕猴桃庄园等龙头旅游项目,以点带面,促进旅游产业发展;面上,将全乡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重点打造东花院—黄岩、杨家沟—徐庄子2条魅力花道,马家沟、东城峪等6个“美丽乡村”,实现打造景点到打造景区的转变,做到无处不精彩、处处是景点,打造干净整洁、天蓝水净、地绿山美的“秀美乡村”。三是长短兼顾求实效。立足当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资源很好,可开发的景点很多,但就是苦于没人投资。针对这种现状,该乡通过开展“凤还巢”、“政策优惠”等多种方式吸引投资者。目前,已组织招商活动3次,已落地项目2个,正在洽谈3个,做到了建设一批、储备一批。放眼长远,坚决守住生态红线。在招商过程中,明确“污染企业不能进、大拆大建不能搞”两条底线,切实保护好绿水青山,绝不为眼前利益破坏生态资源,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2、树立发散思维,实现三项融合

牢固树立“旅游+”观念,依托全域旅游把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把资源和产品对接起来,将生态环境优势转为旅游发展优势,真正实现旅游产业与特色农业、文化产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单纯发展旅游业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转变。一是实现乡村旅游与特色农业融合。近年来,深入推进了迁玉蔬菜种植基地、黄岩百果园、洼子地千亩核桃园、尚菌堂灰树花产品开发、千亩苗木花卉培育基地等项目,打造了一批农业特色产—3—

业集群;同时,依托特色农业开展赏花观光游、采摘体验游、康养度假游为重点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实现全乡旅游产业规模倍增、人气倍增、效益倍增。目前,全县形成了徐庄子安梨、黄岩葡萄、西路庄李子、东路庄樱桃等8个特色农业产业品牌。二是实现乡村建设与文化产业融合。将文化作为一项产业来抓,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本地实际,重点打造马家沟国学文化、西莲花院廉政文化、东莲花院红学文化、黄岩生态采摘文化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村级文化品牌,通过举办读书节、“广场舞大赛”等一系列文体活动,使国学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养生文化成为全乡文化根骨,使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感受浓厚的文化气息,提升旅游产业内涵,提高吸引力。马家沟村被评为河北省国学文化第一村,多次接待国际和省市有关部门调研参观,成为文化旅游一大亮点。三是实现项目建设与体制创新融合。为有效化解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矛盾,该乡在工作理念、发展模式等方面不断进行大胆探索与实践,有效推动了旅游产业发展。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百姓参与、利益共享”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入股分红、股份合作、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就业,实现了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利益的多方共赢。在梨花坡富贵牡丹园、五海猕猴桃采摘园两个项目中,村集体以土地入股、百姓靠出租承包地和为企业打工增加收入,仅这两项就每年就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农民年均纯收入1300元。同时,在增加集体和个人收—4—

入的基础上,促进了农家乐的发展,减少了村企矛盾,赢得了百姓支持,加快了项目建设。

3、树立系统思维,开展三项行动

将全域旅游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从规划编制、宣传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景点打造、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入手,统筹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形成良好的公共服务及旅游配套体系。一是接待能力提升行动。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在提升景点吸引力的同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旅游产业发展根基。近年来,围绕旅游产业六要素,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村庄“绿、美、亮、净”及引导农民创业“

十、百、千” 三大工程,加大道路交通、服务中心、农家乐等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同时积极引导农户开展农产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切实提高景区承载力,使游客能引得来、留得下、玩得好,增加企业和百姓收入。3年来,累计投资6.8亿元,完成了新花线改造升级、16个村改水改厕、28家农家乐示范户打造以及35户微商扶持等工作,接待能力大幅提升。二是旅游环境优化行动。坚持“人人为旅游、人民全获益”的发展思路,在全乡开展了“比致富领富、比家庭美化,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两比一推”活动,充分激发全乡人民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切实发挥广大百姓在环境卫生保持、旅游环境优化、旅游形象建立、旅游景点推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全员参与、全民推动的强大合力,营造了人人爱旅游、人人懂旅游、人人为—5—

旅游发展做贡献的良好环境。三是特色品牌创建行动。加大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力度,实现满足顾客需求到引领消费理念的转变,切实将本地资源优势、环境优势、人文优势发挥到极致,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近年来,该乡依托西山梨花坡、黄岩百果园、马家沟国学村三个景点,开展了“梨花节”、采摘节等多项特色活动,开通了“花院旅游网”及“走进花院”微信公众账号和微信群,充分运用现代媒体加强宣传推广,打造了休闲观光游、农事体验游、国学文化游3大旅游品牌,旅游知名度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围绕亲子互动、摄影、写生、禅修、养老、美食体验以及徒步旅游、自行车骑行等体育运动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影响力也在逐步扩大。

经过几年发展,全乡乡村旅游特色村达到8个、特色点15个、农家乐示范户达到58家,从业人员达到1000人以上,游客接待数突破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500万元。2015年,西山梨花坡被评为河北省十大美丽田园,国家农科院牡丹实践基地,全域旅游示范乡雏形已经显现。2017年,东连花院乡将以西山梨花坡综合开发、五海猕猴桃庄园、马家沟文化产业综合体、董庄子五谷庄园目、马家冲锦鲤观光园五大龙头项目为统领,丰富看点,增加卖点,打造亮点,五大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马家沟国学文化园、西山梨花坡富贵牡丹园、五海猕猴桃庄园、黄岩百果园几大旅游景点的连线成片,实现集群化、全域化发展,切实提高景区承载力、影响力,真正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乡上实现重—6—

大突破。

三、启示

1、正确的执政理念和思维方式是全域旅游的基础。实践证明,一个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是靠政府来主导的,执政者的执政理念和思维模式,对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关键作用,执政者要在正确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切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做到不缺位、不越位,在有限度的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坚强后盾和坚实保障,使旅游产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向前推进,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双赢。

2、调动好各方面的积极性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关键。发展旅游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哪一个部门、哪个人是没有办法实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必须各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统筹协调、持续用力,认真做好规划编制、道路交通、农业产业发展、旅游产品打造等各方面工作;同时,要充分引导全体人民在环境卫生整治、景点宣传推广等方面发挥作用。

3、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发展全域旅游的目标。发展全域旅游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真正将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发挥出来,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让百姓依托自然资源富裕起来,实现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有机统一,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这样既可以减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阻力,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7—

名词解释:

一线,即燕山花果风景线;一带,即,迁曹绿色观景带,三个板块,即农事体验区、乡村娱乐区、养生度假区,七个组团,以梨花坡富贵牡丹园、五海猕猴桃庄园、黄岩百果园、马家沟文化产业综合体、董庄子五谷庄园、西莲花院玉泉山庄、鲤观光园为核心产品,打造生态产业群。

—8—

马家冲锦

第二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六大重点工作

经过地方人民政府自愿申报、省级旅游部门推荐、国家旅游局组织专家审核,海南省和北京市昌平区等262个市县成为首批国家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李金早局长指出,实施全域旅游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改革创新。从六个方面提出了重点工作:创新发展战略,改革管理体制;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旅游规划;改革评价体系;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旅游业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

根据各地方旅游部门工作实际情况,归纳了现阶段率先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的 六大重点:

一是做好全域旅游的系统科学规划 。从战略高度和综合角度,编制各地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规划、实施方案、推进意见,有条件的地方制定地方标准。编制的不仅是有针对性做好顶层设计,更是推进创建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明确分工,纳入地方党委政府考核。

二是构建推动全域旅游的领导机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以申报的省、市(州)县人民政府为主体。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要作为创建区域当地的总体战略来整体推进,加强党委、政府的领导,需要主要领导推动方能取得成效。可依托各地的旅游发展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等领导机制,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在党委、政府统筹领导下,制定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要求,形成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合力。

三是着力深化全域旅游的改革创新 。大力推进“多规合一”改革试点,把整个区域作为大景区来规划建设,确保全域旅游规划能真正落地实施,全面优化全域旅游环境。重点围绕适应综合产业发展和综合执法需求,因地制宜推进旅游委、旅游功能区、旅游警察、工商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等综合管理、综合执法的体制机制;抓住供给侧改革机遇,改革创新投融资模式,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PPP等投融资模式改革创新。从改革创新旅游体制,从旅游市场监管、旅游公共服务、旅游产业促进、扩大旅游开放、旅游管理体制和基础制度等方面推进综合改革。

四是统筹建设全域旅游的产品体系。整合资源、全面统筹考虑全域的旅游产业布局。培育核心吸引物,注重景区景点建设,发挥重点突破和极核带动,是全域旅游的基础。同时,以点带面、开放联动,构建多层次、特色化、大众与中高端并存、地域文化与国际品牌兼容的旅游产品和项目体系,创造一种更有吸引力的新旅游生活方式。

五是推进建设全域旅游的公共服务体系。既要重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硬件的建设,也要重视社会环境、软服务等品质提升。交通全域化、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全域覆盖,智慧旅游设施和服务全域覆盖等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要结合供给侧改革,整合各种渠道资金,加强对全域旅游的交通、厕所等配套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

各地要根据实际需要,在3A级以上景区、重点乡村旅游区以及机场、车站、码头等建设旅游咨询中心。鼓励依托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和道路客运站点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游客集散中心,逐步实现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城市、旅游线路等咨询服务全覆盖。加快推进城市及国道、省道至A级景区连接道路建设。加强城市与景区之间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输组织,加快实现从机场、车站、码头到主要景区公路交通无缝对接,加大景区和

乡村旅游点停车位建设。创新完善快行漫游的自驾车、自行车、自助游服务体系。

六是贯彻推进全域旅游的相关培训宣传。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必须要改变观念,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观念。有针对性地对各市县委书记、分管县市副书记副市(县)长、旅游局长、相关部门负责人、重点旅游乡镇长、村主任、重点旅游区负责人、重点旅游企业负责人等进行全域旅游专题轮训。

(本文系巅峰智业原创,作者技术总监胡晓苒,转载请注明)

巅峰智业在以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全程服务,大力发展旅游投资、景区运营管理、旅游营销等业务,形成“规划引领-投资驱动-运营支撑-营销拉升”的“四位一体”一站式全程服务模式,提供综合型智慧旅游系统解决方案。

巅峰智业拥有丰富的全域旅游规划经验,上百个省市县级总体规划项目经验,多项全域旅游案例及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战经验。

第三篇:全域旅游示范创建的八卦连环掌-巅峰智业

众所周知,全域旅游已经逐渐由旅游系统内的工作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由原来的众说不一到行业改革的主要抓手。继承优秀旅游城市、国家A级景区创建工作的经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也有望成为新常态下旅游行业的新标杆。引用哲学发展观观点,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与成长都会伴随着来自传统事物的阻碍,阵痛不可避免,但大势已来,如何推进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智业”)结合自己的 全域旅游创建经验与资源,总结出全域旅游示范创建的“八卦连环掌”,以期从体制机制、规划、产品、公服、营销、监管、环境及统计多方面攻破难题。

部门联动,行政改革从孤掌难鸣到群策群力 第一掌

部门联动,意为全域旅游的管理不再仅仅是旅游部门的责任,而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推进首先要解决管理的突破和创新。过去是旅游部门的小马拉旅游业的大车,在现代旅游业大变革环境下,急需地方政府将推进全域旅游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合力,达成群马拉大车的理想状态。

因此,我们提出“一个工作盘子”的路径,形成一套现代旅游治理体系:包括一个由旅游委综合协调的党政统筹抓旅游的领导体制、一套旅游警察+工商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的旅游综合监管机制、一个旅游发展联动机制、一个旅游发展保障机制及一套鼓励型旅游产业政策。

一个党政统筹抓旅游的领导体制,关键在于旅游发展委员会的设立,目前全国已经有海南、北京、云南、广西、西藏、湖北、河北、四川、黑龙江、贵州、甘肃、山东等20个省区市、155个地(市)设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可以说是一种历史性突破。自2012年北京市旅游局改为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之后,单一行业的旅游行政制度就此打破,无论是从行政主体、职责管辖范围、机构人员设置、管理方式与管理权力上都具有明显变化(详见表1),一句话,旅游委将从原来单一部门的行业管理转变为多部门协调的综合管理,真正为新常态下的大旅游发展思路做好改革工作。

一套旅游警察+工商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的旅游综合监管机制实质也是旅游委与各部门职能相互包容衔接的各种旅游发展制度,目前全国已有13个区市、34个县成立旅游警察。

为推动综合协调职能,强调联动机制和保障机制两种机制,要推动形成发改、财政、统计、招商等相关部门明确旅游专(兼)职负责人,形成“行行+旅游”、各部门齐抓共管旅游业的崭新格局;促进组织、宣传、人社、安监等部门支持保障旅游业发展的能力。 此外,要健全旅游用地、金融支持、财税扶持、人力资源开发、干部队伍建设等专项扶持政策,在旅游用地政策上,吉林冰雪旅游用地、浙江坡地村镇、桂林小型设施不占指标、权力下放等政策颇有建树(详见表2)。

高瞻远瞩,全域规划从孤立规划到一张蓝图干到底 第二掌

高瞻远瞩,意在站得高、看得远,形成顶层设计。规划的顶层设计重在落地,旅游规划的落地性关键首先体现在“多规合一”。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旅游行业更是如此,旅游开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必须打破以往“规划打架”的局面,将涉及区域发展的各项规划整合起来,实现一个区域一张蓝图干到底。

所以我们强调“多规合一+政府审批”的规划流程。全域旅游的多规合一就是要凸显旅游的引领作用,由旅游局牵头,相关部门参与支持,共同形成区域范围的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及要求也要贯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各类规划中。政府审批需要全面落实各类旅游规划由地方人大或政府批准制度,并以政府红头文件的形式发布,从而加强规划引领指导力,防止运动式、跟风式一哄而起和大拆大建。 多规合一最初理念萌芽于广西钦州的“三规合一”,后经地方政府实践,逐渐发展为全国性的工作,201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沈阳市政府对《沈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0年)》的编制实施过程非常重视,在市政府全文印发之后,组织全员逐字逐句修改,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定期视察规划中的重点项目,将规划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图1示意)。

图1:沈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政府文件和修改落实

投其所好,旅游产品从传统式开发到目标导向型开发 第三掌

投其所好,意在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开发旅游产品,目标导向。旅游产品开发可谓五花八门,人人都可以有一套产品的开发圣经。但随着2016年旅游投资增速出现首次下降(15年40%左右,16年下降到近30%),旅游投融资市场更加理性,热点产品领域表象的红火背后是一道道残酷的现实竞争。因此,全域产品的开发最需要遵循的是火热之后的市场选择,这是根本法则。 我们提出全域旅游产品“要素+园区+目的地”三管齐下的策略。一是丰富要素型旅游产品,即对现有的食住行游购娱产品进行拓展创新,丰富旅游吸引物体系。同时提升品质,结合当代科学技术营造更人性化的旅游体验。二是加强园区型旅游产品,包括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区、旅游综合体、主题公园、大型实景演出等,提高体验类产品的比重,强化核心吸引物的竞争力,着力提升产业效益。三是构建目的地旅游产品,如美丽乡村、旅游小镇、风情县城、文化街区、宜游名城等,推动社会资源向旅游吸引物的转化,注重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从而展现区域整体宜居宜游的形象,形成全域产品格局。这三大产品并不是相互分割,而是相辅相成、循序渐进,正如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一样,由“点”式开发向“面”式拓展。

600岁的新晋网红故宫在旅游要素的提升上做出了很好的示范。至2015年底,北京故宫文创产品已达8700多种,已上线的8款app平均下载量上100万,线下商店最高销售额每天超过10万元,总营业额超过10亿元,小小的文创商品要素,爆发大能量,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故宫。巅峰智业也深谙体验之道,巅峰智业开发的绿心童乡项目,特别注重孩子的娱乐体验,深深抓住小孩子们的心理需求,研发打造了绘画草帽、抓泥鳅、古法射箭、亲子厨房等等爆棚项目,真正打造了一个孩子们的欢乐之堂(图2示意)。

作为目的地型旅游产品,乌镇就是一个系统性成功的案例。2016年乌镇实现14亿的营收,游客达936万人次,是全中国最能赚钱的景区。其发展遵循的就是一个不断升级、系统开发的过程,从观光小镇、度假小镇到文化小镇再到会议小镇的层层升级。乌镇不怕游客不来,就怕游客不再来,所以业态盈利模式上实行门票+酒店+景区综合收入三三制,不仅仅靠门票,还要做足酒店、景区综合业态,尤其注重二次消费和夜间消费。

图2 巅峰智业绿心童乡项目的T桖彩绘与古法射箭

四化合一,公共服务从单一供给到共享利用 第四掌

四化合一,意在旅游公共服务要注重便利化、休闲化、信息化、安全化四个方面。旅游公共服务贯穿了旅游活动的始终,是游客出游的服务保障。但随着游客数量的井喷式增长,游客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和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是不平衡的。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保障性的公共服务也必须要同步完善。

具体来说,便利化包括公共交通、标识系统、绿道慢行系统、集散咨询中心、停车场、自驾房车营地等旅游公共设施完备齐全,满足居民和游客的基本出行需求。休闲化即在保证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强休闲化的设计,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共享利用,拓展公共休闲空间,如城市绿道、市民公园、骑行专线、登山步道、慢行系统、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纪念馆等公共休闲设施。信息化是指依托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旅游信息服务功能,包括智慧旅游的基础设施、景区监控系统、智慧营销和智慧服务的平台等。安全化则是强化旅游安全保障服务,确保公共服务设施的安全使用系数最大化,制定对应的应急计划和措施,,满足最基本的安全需求。

在便利化方面,例如美国的加州一号公路,它连接了两大城市,区间所有的重点项目包括数十个海滨景点和别墅区都沿着公路的主干道布局,极大地便利了游客的出行。在休闲化方面,例如新加坡榜鹅滨水绿道,9公里长的绿道耗资1670万,并且突破材料的限制,将美观与实用合为一体,打造成具有艺术价值的休憩设施。还有广州的广州塔实现了城市地标与旅游功能的结合,打造成为了结合旅游观光、至高游乐、时尚餐饮、婚庆会展、影视娱乐、购物休闲等一体的旅游观光塔(图3示意)。在公共服务设施的共享利用方面,广西率先尝试旅游自驾车共享租赁,一期将在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百色5个城市布局1000辆租赁自驾车进行试点先行,“十三五”期间,将在全区各地逐步投入旅游自驾租赁车达10000辆。

图3 广州塔与广州城市示意图 强强联手,旅游营销从传统渠道到创新整合 第五掌

强强联手意为旅游营销不能只依赖传统的旅游传播渠道,而是要要构建整合营销体系。营销一直是全域旅游的龙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旅游营销,那我们在之前在旅游产品、公共服务上作出的努力可能会收效甚微。只有不断迎合游客的消费行为选择,创新营销方式,才能打响全域旅游品牌。

因此我们提出“树形象,融主体,显特色,拓渠道”四位一体的营销战略。树形象,即塑造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要精心策划具有高度代表性、识别度和影响力的形象标识和宣传口号,突出目的地形象的文化内涵和核心价值;融主体,即营销不仅仅是政府或者企业的单打独斗,在全域旅游背景下,要形成上下结合、部门联动的整合营销体系,充分发挥旅游企业在营销中的主体作用,建立推广联盟合作平台;显特色是区域旅游吸引力差异化的体现,要提炼出最能够代表区域内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的形象概念进行包装和强化,以特色化差异打动人心;拓渠道需要结合时代趋势和消费者偏好,创新营销渠道和方式,如品牌营销、互动营销、内部营销、事件营销、高层营销和反季营销等,扩大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新途径在宣传推广中的运用。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营销成为一种时尚潮流,营销更加贴近生活,有人说“现在的营销抓住了屌丝,等于抓住了市场”。巅峰智业也锐意进取,一次满洲里的直播营销,就能带来6000万次的关注量,成本仅仅44万,千次成本7.3元,可以说如何用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化品牌效用(图4示意),成为当下营销工作的新挑战。

图4 巅峰智业满洲里直播营销

优胜劣汰,市场监管从一锤子买卖到持续维护 第六掌

优胜劣汰,意为动态进出、强化考核、持续管理,强化综合监管机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过去,旅游是“到此一游”的行为,“一锤子买卖”的行为居多。但全域旅游时代下,市场秩序关乎旅游行业的整体形象,因此要注重过程性,持续关注口碑。只有市场监管跟得上,游客权益才能得到保障。

因此我们提出“强监管+促文明”双轮驱动的路径。强监管即各地要建立完善综合监管机制以及多部门之间有效的协调机制,健全旅游诚信体系,加大监管惩罚力度,约束旅游企业主动规范经营活动。实行动态监管、长效监管,扩大应用旅游“红黑榜”,将旅游景区点纳入旅游“红黑榜”评价机制,充分调动社会群众的监督作用。促文明即积极倡导绿色旅游消费,落实文明旅游公约,加强对绿色可持续理念的宣传引导以及游客不文明行为的记录管理。从政府监管和游客素质提升两方面下手共同创建有序和谐的旅游市场环境。

这次

“两会”部长通道中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也提到要让景区有进有退,可以说,未来景区管理成为一个重点,创建成功只是一个开始,如何可持续的运营受市场欢迎才是更大难点。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在景区摘牌方面出手不含糊,共有107家A级景区被摘牌(含55家4A级景区),367家景区被处理,彻底打破A级景区终身制,可见一斑(详见图5)。

图5 被摘牌的5A级、4A级景区和严重警告的5A级景区名单

从点到面,旅游环境从围墙开发到全域宜游 第七掌

从点到面意在扩展旅游建设范围,形成处处是风景的环境格局。过去我们经历了景点旅游的模式,但在全域旅游观念之下,我们必须将发展眼光由点向面转化。全域旅游不同于以往的围墙式开发,需更注重环境氛围的营造。因此要跳出景区围墙的限制,彻底改变景区内外两个世界的景象,不断优化区域内整体环境。

我们总结了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的“文房四宝”:环境保护、风貌营造、质量提升、交流促进。环境保护首当其冲,因为对于自然类旅游目的来说,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绿色的自然资源是其发展旅游的基础和根本,因此要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永续利用。风貌营造对于人文类旅游目的地来说至关重要,要保持传统村镇的格局肌理和建筑元素,避免千城一面,将城乡风貌和自然山水有效的结合起来。还要注重区域人文环境的营造,充分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以期获得游客在精神层面的认同和满足。质量提升即不断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服务人员的素质,推动旅游标准化工作的深入,从而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更贴心、人性化的服务,创造更好的旅游体验。交流促进是为了了解、学习其他优秀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经验做法,增强区域之间的交流和共同提升。

被誉为东亚之窗的满洲里就十分注重文化环境的营造,相比于其他城市灰色调的氛围,满洲里充分发挥其拥有中俄蒙三国风情、中西文化交融的优势,将所有的建筑都设计成欧式城堡、彩色的建筑,充分体现了浓郁的俄罗斯风情,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图6)。

图6 满洲里彩色建筑

如数家珍,从模糊不清到科学评判 第八掌

当前旅游统计口径不统一,导致关于很多旅游指标数据的争议。因此要正确量化旅游产业的贡献率,合理指导城市产业发展布局,需要解决统计口径不一致、统计数据难收集的问题。未来旅游的评价更加注重综合性、共享性,统计工作是难点痛点,任重道远。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工作导则中明确规定全域旅游示范省要建立旅游大数据中心,全域旅游示范市、示范县要建立形式多样的旅游数据平台。旅游部门联合统计,农业、扶贫部门协助数据的收集、整理,建立统一的统计方法和口径。同时要将发展旅游作为当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要秉承共建共享的理念,大力推动旅游富民与就业创业,实现科学评判。

全域旅游无疑已经成为一种自中央认可到地方政府实践、自行业发展内需到各行各业外界推动的共识,全域旅游给大家带来最重要的信号是一场理念的变革,一场逆向思维的变革,原来行不通的现在可以了,原来不能进的现在可以了,原来不敢想的现在敢想了,让旅游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更加切近人性。

(本文源自巅峰智业,转载请注明。)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智业”)始创于2001年,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旅游规划设计业务的企业之一。

巅峰智业在以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全程服务,大力发展旅游投资、景区运营管理、旅游营销等业务,形成“规划引领-投资驱动-运营支撑-营销拉升”的“四位一体”一站式全程服务模式,提供综合型智慧旅游系统解决方案。

巅峰智业拥有丰富的全域旅游规划经验,上百个省市县级总体规划项目经验,多项全域旅游案例及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战经验。

第四篇: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思路和措施

旅游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子系统,旅游经济和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目前旅游业以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快速扩张的市场规模和普遍看好的发展前景,被誉为“朝阳产业”,并成为促进现代经济社会繁荣和发展的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推进作用。乐东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优势十分突出。现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乐东未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粗浅的可行性建议,旨在为乐东旅游业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背景

根据国家旅游局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旅发[2015]182号)文件的精神。为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中的作用,实现旅游业与其他行业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构建“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推动旅游产业向深度和广度空间拓展,树立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形象,国家旅游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一)全域旅游的概念。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示范区

- 12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要求,严格对照县十三五规划和多规合一,以西环高铁开通、中线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和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金字招牌为契机,积极科学谋划景区发展总体空间布局、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组织、业态布局、标识系统、管线系统等内容。

(二)打造独具特色的乐东旅游品牌。要吸引境外游客来乐东旅游,除了要不断提高各景点景区的软硬件设施外,更重要的是要凸显乐东旅游特色。要依托乐东独特互补的海洋和生态旅游资源,创建以魅力滨海、热带雨林和黎苗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旅游精品,规划和发展具有山海并举、山海互动的特色旅游产业,更多的开发一些人文景观,如乐东黎苗风情景观、乐东乡村民俗文化景观等。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吃、住、行、游、娱、购是旅游的六大要素,均涉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因此,相关部门和景区必须因地制宜,妥善配臵,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协调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加快龙潭峡河谷漂流项目、昌化江两岸旅游休闲慢行道项目、沿海三湾旅游公路、佳西岭旅游公路等项目的建设。

(四)对乡村旅游景点进行引导和规范。一是对乡村旅游景点进行统一规划,避免景点重复建设导致无序竞争。同时,尽可能吸纳当地居民进入旅游相关产业,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二是引进国内外乡村游经营管理的先进经验,打造较高水平的乡村旅游景点景区;三是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水平。

(五)不断加大营销力度。积极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扩大旅游市场范围,深入挖掘国内外市场潜力。不断探索联合营销、捆绑营销的市场宣传推广运作机制,充分借力三亚等市县周边大景区旅游宣传及营销活动,针对不同客源市场策划包装新产品、新线路,加大对全县旅游市场推广力度。

- 5 -

第五篇: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经验交流材料

☆年☆月,☆景区入选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录,☆年☆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围绕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将发展全域旅游作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主要途径,统揽提出“三五一”总体工作思路,坚持以创建补短板、促改革、促升级、促转型,在体制机制、乡村旅游、智慧景区和旅游扶贫等领域取得有效突破,全域景区建设持续向纵深推进。在此,和各位同行分享我们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过程中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与大家共勉。

一、突出体制机制大改革,进一步释放旅游发展活力

我们坚持高位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机构、机制和体系,让☆型景区发展越来越有活力。

1.建立决策协调机制。成立由书记、区长为主要负责人的☆区旅游工作指导委员会,作为全区旅游工作的最高协调、议事、决策机构。出台《中共☆区委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意见》,全面加强对旅游工作的指导和统筹协调,对于旅游工作中的问题第一时间研究,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决策。

2.健全综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1+4”旅游综合管理工作机制,强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职能,成立☆区旅游发展委员会,设立旅游警察大队、旅游速裁法庭、工商旅游分局和旅游综合投诉处理中心等旅游综合管理机构。建立以全域旅游为核心的工作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机制,凝聚全区上下合力抓旅游,“一切为了旅游,为了旅游的一切”氛围初步形成。

3.完善旅游规划体系。建立“1+5”规划体系。编制《☆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景区驱动+全业聚焦+全民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配套出台《☆区全域旅游突破行动计划》《☆区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专项规划》《☆区城镇旅游发展规划》《☆区重点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区旅游品牌推广及市场营销规划》,推动旅游规划与产业、交通、土地、环保等规划深度融合,实现规划引领、多规合一。

二、突出产品开发大突破,进一步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我们坚持补短板、促融合,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旅游产品供给不断优化,让☆型景区玩法越来越多样。

1.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按照分类发展、试点引领发展,统筹规划全面发展的思路,设立乡村旅游投资平台,鼓励村民以土地、劳务、服务入股,全面参与全域旅游建设和分享成果红利。围绕“一体两翼,一带多点”的空间布局,基本建成以☆、☆观光运动休闲区,古镇祈福文化体验区,中心景区观光康养区,十里茶乡茶文化体验区,☆度假养生功能区为组团的“全域旅游经济走廊”。

2.积极推进文旅融合。深挖历史遗迹、传说典故等文化内涵,改造提升各类人文景点,规划建设城市文化小品,提升景区文化品位。推进☆书院提质改造,规划建设忠烈祠抗战陈列馆,积极恢复中正图书馆,提升文化承载力。建立荣誉市民制度,出台名人名家门票减免政策,吸引更多的艺术名家、文化学者落户名山,建立名馆。

3.有效丰富旅游业态。高位推动天子山火文化园、旅游农业休闲观光园、汉韵文化城、南城区旅游度假区、☆大院、共和国际养老养生中心、☆景区开发、☆景区开发等旅游产业项目,提升景区承载能力。围绕传统旅游六要素,组织开展旅游产品设计大赛,开发旅游纪念品,提升素食、土菜、传统美食小吃等特色餐饮品牌,改造特色民宿和家庭旅馆,规划建设特色文化街区和旅游综合购物体。围绕旅游发展新六要素,在高铁☆西站、☆机场、☆停车场以及乡村旅游示范区,规划建设全域旅游VR体验馆,开发低空旅游、机器人智能导览、自驾游营地、房车营地、帐篷酒店等特色旅游产品。

4.推动旅游精准扶贫。创新旅游精准扶贫方式,建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由平台派专人进驻乡村服务点,指导和帮助产品包装入网销售,促进农副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推动农户增收。设立电商扶贫联席会议制度,将村级电商服务站与金融扶贫服务站、助农取款服务点进行整合,形成“三站合一”的电商服务中心。延伸“旅游+扶贫”触角,与国家级贫困县☆结对,投入帮扶资金改善☆镇旅游服务设施,并实现景区广告位互换、客源互送、政策互惠、农产品互推;与省级贫困乡☆对接,签署旅游农副土特产销售协议。

三、突出旅游环境大优化,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我们坚持强管理、扬传统,旅游环境不断优化,旅游形象不断提升,让☆型景区旅游越来越舒心。

1.全面强化综合治理。加大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建立“领导包社区、单位包路段、干部包门店”的旅游环境治理工作机制,以☆市建市以来第一步地方性法规《☆市☆区综合管理条例》颁布施行为契机,加大旅游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旅游市场服务与监管,设立旅游行业诚信“红黑榜”。

2.全力加强生态保护。实施最严格、最有效的城景乡生态保护政策,推行城乡卫生保洁一体化,保持涉旅路段和景区生态环境的美化绿化亮化净化;严格规范景区内生产经营活动,抓好中心景区非吸烟点禁烟、城景区限禁烟花炮竹、林相改造及古树名木、珍稀动物保护,有序推进景区村民搬迁;建设景区防火林道,建设森林防火监控平台;加强库区水源地保护,保持全域内水质达标、环境优良、干净整洁。

3.努力提升旅游形象。全面实施“全民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制定“订单式”培训计划。编制文明素质乡土教材《天下☆》,全面进入全区中小学生课堂。全区☆个平安四型小区开展“文明☆,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素质教育活动。举办景区轿运人员和导服人员培训班,分批集中培训从业人员服务意识、礼仪、流程和技巧。持续开展教风创建活动,推行佛道教职人员备案复查常态化,设立值殿教职人员阳光台,全面规范宗教场所执殿行为。

四、突出基础设施大改善,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我们坚持强基础、促服务,无缝换乘、如厕方便、无现金支付等新举措,让☆型景区旅游越来越便捷。

1.构建全域服务网络。提质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增设游客咨询点和休憩服务设施;提质改造中心汽车站,建设独具特色的全域旅游交通换乘服务中心。加快☆、☆、☆、☆等停车场站建设,健全交通接驳系统;提质城区免费公交,增设乡村旅游客运停靠点;开通城区至乡村旅游示范区的旅游专线,实现全方位的对外互联互通。

2.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坚持高品质新建和提质旅游公厕☆座,完成☆处“第三卫生间”建设,确保全区旅游公厕达到“数量充足、布局合理、干净卫生、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标准,实现旅游公厕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鼓励和引导交通沿线和临街、临景的企事业单位厕所免费向公众开放,实现共建共享。

3.优化智慧旅游服务。加快建立大数据采集机制,全面提供视频监控、人流控制、环境监测、景区承载量公布等旅游服务,完善并扩展电子门禁和智慧票务系统;完善停车引导系统和“乐游☆”电子商务平台;重点旅游场所、服务设施移动网络和WIFI全覆盖;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网上支付、投诉处理实现一体化。借助扫码支付东风,建设“无现金支付景区”。

五、突出营销理念大创新,进一步拓宽旅游客源市场

我们坚持创新旅游营销手段,注重品牌打造,组织活动营销,让☆型旅游景区的游客越来越多。

1.统筹媒体营销。用好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两个平台”,全年安排旅游营销专项资金☆万元。重点策划“五个一”营销载体,即制作一个全域旅游宣传片,搭建一个“乐游☆”APP旅游服务平台,设计一本“净心生活从☆开始”宣传画册,策划一套宣传☆文化的创意产品,编辑一系列新☆新旅游指南;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加强对旅游客源市场分析,组建“☆+媒体”营销联盟,强化微信、微博、手机APP终端等自媒体宣传,深化与☆的营销合作,出台“扶优、扶专、扶精”旅行社专项扶持政策,大力推广“乐游☆”APP平台。

2.创新活动营销。按照“稳定传统市场、培育新兴市场、激活抚育市场”的要求,分类主打“心愿之旅·☆”祈福游和“寿比南山·☆”康养游两大旅游品牌。推出“我在☆有棵树”活动,让公益环保与旅游“活起来”;打造全新爱情线路“山盟之旅”,丰富爱情旅游文化内涵;组织“祭茶大典”和“茶文化节”,在民俗传承中拉近☆与世界距离;举办“☆星空节”,策划五大主题活动,巩固“中国南方最佳☆地”旅游品牌形象。

3.舞好旅游龙头。积极与周边各县市区探索建立“区域一体型”“景点对接型”“线路参与型”合作平台,深化“发展观念、市场环境、产业布局、市场信息”对接,促进全域一体化发展。整合各景区景点的优势资源,编制推出“祈福康养游、名人故居游、湖湘文化游、生态休闲游、抗战文化游”等精品旅游线路,让游客在☆各县市区、各景区景点中有序流动。鼓励有实力的旅游企业组建和发展跨区域、跨行业的大型旅游集团,投资建设大型游乐场所、高端酒店等旅游综合服务设施,提高区域间的整体承载能力、产品供给水平和旅游消费档次,积极构建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市场共享的“大☆旅游经济圈”。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各位朋友,“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旅游发展的初心,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升国民幸福指数。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不仅以☆至尊的历史定位永载史册,更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友谊只有交流才能加深,智慧只有碰撞才能升华。我们真诚期待,与兄弟☆携手并肩,利用本次年会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做大做强五岳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为弘扬华夏文明、繁荣中华文化、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企业趣味运动会主题下一篇:企业培训师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