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2022-08-06

第一篇: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材料:突出“五化”协同发展 全力打好扶贫攻坚会战

突出“五化”协同发展 全力打好xx扶贫攻坚会战

--xx自治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报告

(2015年4月)

xx自治县位于贵州西南部、安顺市南部,是全国唯一的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也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国土面积22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99万亩,辖5镇7乡,162个村,总人口37.12万人,常住人口26.87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2.55%。全县12个乡镇中,有10个重点扶贫开发乡镇,其中有6个乡镇属麻山地区,面积为1188.22平方公里,人口为17.48万人。2014年末全县贫困人口12.6万人,贫困发生率34%,贫困乡镇7个,贫困乡镇发生率58.33%,贫困村92个,贫困村发生率54.79%。201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5.02亿元,增长14.7%;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0.73亿元,增长49.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76亿元,增长34.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5868元,增长13.1%。

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增加收入、缩小差距、减少贫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必然要求。xx自治县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促进农业增产,加速农村发展,实现农民致富,全面建成小康”为目标,以“连片扶贫开发”为抓手,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

— 1 —

点,积极拓宽贫困人口致富之路,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有效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着力推进产业化、社会化、集团化、新型化、精准化“五化”扶贫攻坚,让贫困群众真正脱贫致富,共享发展成果。现就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认真总结成效经验,科学谋划思路布局

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举发展之旗,立赶超之志,解民生之困,大力发扬“不甘落后,不怕困难,不断进取”的xx精神,提速发展,奋力攻坚,强力推进“五化”扶贫战略,以产业扶贫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围绕抓产业扶贫就是抓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全面小康的工作理念,多措并举,聚力攻坚,闯出了一条符合xx实际的扶贫之路。

(一)坚定不移走产业化扶贫道路。农业产业化是扶贫开发的重要方式,是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将单纯的经济救助和帮助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向产业扶贫转变有效途径,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引导农民依靠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效益的重要举措,主要内容是以发展种植、养殖产业为主,推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我县紧扣“抓特、扶优、突弱”的发展思路,按照“一园、两带、四区”的产业布局,围绕“坡坡花果山、田田蔬菜园、户户农家乐”的奋斗目标,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形成了

— 2 —

一批特、优产业村和种养户,让扶持资金真正落实到每村每户的产业项目上。近三年来,先后投入资金1.7亿元,成功打造低热河谷早熟蔬菜产业园区、观光农业示范园区、生态茶业示范园区、紫葡萄山地特色示范园区4个省级产业园区,建成市农委认可的乡级园区7个,累计完成蔬菜种植8.5万亩、核桃8万亩、茶叶3.5万亩、红芯红薯3.2万亩、中药材3万亩、薏仁米3万亩、油茶1.42万亩、精品水果6.6万亩;存栏xx花猪6万头、牛11.1万头、羊3.7万只、林下鸡60万羽,引导扶持蔬菜、精品水果等产业连片种植300亩以上的企业(合作社、大户)208户,规模以上养殖企业(合作社、大户)22户,从事农产品加工和生产的企业5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直接受益贫困农户2.7万户12万人。一系列产业化扶贫项目的深入实施,对我县做大做强产业经济,培育农村经济支柱,稳定农民增收来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开创性地铺宽了xx“以山治贫”的发展路子。

(二)坚定不移走社会化扶贫道路。只有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才能有效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让贫困群众真正脱贫。按照“政府引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整体思路,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形成有效协作和全面监管,社会扶贫成为了我县扶贫攻坚的重要力量,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发挥着巨大作用。通过与青岛市结对

— 3 —

帮扶,在人才交流、招商推介、卫生教育、劳务合作等扶贫助农方面,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帮扶工作,青岛市先后向xx投入扶贫资金2800多万元,累计实施扶贫开发项目120个,“开发式”扶贫村41个,道路建设150余公里,援建村级小学13所,建设人畜饮水工程8处,扶持培育茶叶及蔬菜产业1100余亩,农技培训51200余人(次),我县直接受益125个村14万群众;我县致富能人周习惠领头从云南陆良引进200只梅花鹿,成立xx自治县天然鹿业开发有限公司,培育建成全县梅花鹿扩繁中心和养殖基地,推动覆盖全县12个乡镇适宜梅花鹿养殖区加快发展,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通过“入股共建、按股分红、放母还犊、分户饲养”等方式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我县“车轮上的能人”周明书独立出资发展养牛,全村群众按照“人三劳七”收益分配原则,通过诸如此类“借鸡生蛋、共同富裕”的方式撬动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工作,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有效拓宽了“全民参与扶贫攻坚”的路子。

(三)坚定不移走集团化扶贫道路。按照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省委、市委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有关精神,我县结合xx贫困的实际,确立“政府搭扶贫舞台、企业(协会)唱攻坚大戏、部门单位带头齐参与”的扶贫模式,扭转“单打独斗”局面,发扬“集团作战”精神,切实改变了过去“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的孤立

— 4 —

局面,积极催生聚合反应;通过建立领导挂帮、党建扶贫、部门帮扶“三位一体”的集团帮扶新机制,构建了城乡联动、单位牵手、干群联合的扶贫开发新局面,实现同步小康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对贫困村、贫困人口的“两个全面覆盖”,省集团帮扶工作有序开展,实现项目实施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000万元,发展林下养鸡60万羽、蔬菜大棚100个、种鸡场1个、精品水果3000亩、蔬菜种植2500亩、核桃种植18000亩、花猪养殖10100头、改圈20200平方米、大蒜种植610亩、核桃15000亩、中药材3000亩、蔬菜4476亩,直接受益贫困人口6000户24000人;按照“党群部门帮弱村、政法部门帮乱村、经济部门帮穷村、科技部门帮产业村”的原则,积极动员全县94个单位、乡镇、部门2390名干部职工开展“千名干部连户帮促”、“行政村第一支部书记”帮促活动,受益贫困群众11012人;编制规划项目建设重点向贫困村倾斜,建立专项扶贫、行业扶贫、重点扶贫“三轮驱动”扶贫机制,更加注重帮思路、建项目,破解发展难题。形成了“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出力抓扶贫”的良好局面,扶贫开发各条战线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创新了“多元化主体”参与扶贫攻坚的模式。

(四)坚定不移走新型化扶贫道路。新形势、新常态下的扶贫开发工作,要啃“硬骨头”、蹚“深水区”、打“攻坚战”,依靠老的办法、单项措施、常规手段很难奏效。我县按照《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围绕产业

— 5 —

扶贫、社会参与、金融互助等方面探索出了系列扶贫开发工作的方法。一是推动合作社经营,采取“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成立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增收,用土地入股分红致富,开创了“土地集中,全民入股,按股分红”的新型扶贫模式;二是推行大户、能人带动发展,群体参与分成,如我县猫营镇养牛场通过将利润的60%按照弱势贫困人口三成,参与劳动者七成的“人三劳七”利益分配模式,带领群众发展致富;三是实行“政府+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贫模式,通过政府支持指导,企业规模经营,大户引领带动,农户积极参与,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四是探索出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先建后补”模式,利用财政贴息的方式,撬动更多社会资金进入扶贫产业,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肯定;五是采取“土地流转集中经营”的方式,投入建设资金3000多万元,建设完成标准化厂房近1万平方米,建成供电、供水、综合服务中心、展销中心等基础配套设施“五通一平”,办起了全市第一家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引进返乡农民工入驻创业,开创了返乡农民工“大山里创业、家门口致富”的扶贫模式;六是我县达帮乡按照“一心两翼”的产业布局,以达帮紫葡萄为主导产业,辅以精品水果、中药村种植,发展示范种植与庭院种植,配套养殖黑山羊,开创了贫困群体“就地生产、连片脱贫”的致富发展模式;七是充分发挥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小微企业的主力军作用,有效利用金融工具和金融杠杆,搭建以“政、银、企、农”四方

— 6 —

联动为特征的经济、信息、资源融通平台,以集约整合政策、金融等各种资源为突破口,实施“百〃千〃万” 精准支农助企发展工程,支持地方中小微企业、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农村特色产业加速发展,助力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实现“百姓增收、企业增产、金融增效、财税增量、社会和谐”的目标;八是推动移民搬迁扶贫工程建设,以较低的成本,极大地改善了搬迁群众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并通过培育和壮大安臵区的后续产业,为搬迁群众搭建起增收致富和长远发展的平台,让群众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实现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五)坚定不移走精准化扶贫道路。总书记等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对扶贫开发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特别要求要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抓紧再抓紧、做实做实再做实”,全面推进精准扶贫。我县按照“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管理”的原则,摒弃扶贫工作“眉毛胡子一起抓,用手榴弹炸跳蚤”的老方法,锁定扶贫开发重点村、贫困户,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瞄准对象重点施策,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全面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研究制定xx扶贫攻坚发展规划,做好精准扶贫“七个到村到户”工作,深入推进“四帮四促”活动开展,按照“一村一对策,一户一规划”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明确挂牌帮扶责任人,确定具体的帮

— 7 —

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限,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精准扶贫力争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和“五清”(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六有”(有村情档案,有问题台账,有需求清单,有村级规划,有领导联系、单位帮扶、干部驻村工作台账,有村级综合信息监测管理平台和增收计划、脱贫时限),使扶贫开发工作帮到点上、扶到根上,坚决打赢“脱贫摘帽〃拔掉穷根”的攻坚战。

在推动xx扶贫开发、逐步建成小康的进程中,我县在带富农民上下了狠功夫、花了大力气,县域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困难局面得到有效改善,对扶贫开发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思想解放是关键。纵观过去,我县产业扶贫工作成效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干部没有打破封闭的、传统的、保守的思维壁垒,对产业扶贫的认识不足、责任不强、方法不多,群众受“以农为本”、“以粮为纲”、“小富即安”传统观念束缚,积极性不高。我县党委政府通过反复调研,力主思想解放大讨论,认真学习借鉴扶贫开发成功地区的经验和做法,深刻领会、广泛吸纳各级领导专家意见和建议,全县上下的思想得到了高度统一,深刻认识到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全力做大产业,实施“五化”扶贫,才能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机制创新是动力。按照“用活政府扶贫资金、撬动群众自有资金、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的总体思路,将扶贫项目与贫

— 8 —

困群众的利益相结合,将选定贫困对象与低保政策相结合,将政府引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将项目建设与职能部门和社会监督相结合,将扶贫效益与考核激励机制相结合,不断创新扶贫机制,激活群众自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干部投身扶贫事业的外部压力。

(三)明确目标是重点。结合xx扶贫开发面临的实际问题,紧紧围绕“抓特、扶优、突弱”的产业化发展思路,依托“一园、两带、四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把扶贫攻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大发展战略和重要政治任务来抓。

(四)狠抓落实是保障。在扶贫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我们以发展低热河谷早熟蔬菜产业扶贫示范园区为抓手,坚决贯彻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紧紧咬住特色支柱产业打造和区域特色产业开发,转变观念抓扶贫、依靠科技抓调整、典型带动抓产业,建立产业扶贫和结构调整责任体系,落实责任到人,建立奖优罚劣利益导向机制,以工作的实绩和农民增收的幅度评价干部、考核干部,全面营造“将扶贫之责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的工作氛围,多举措确保扶贫开发取得实效。

二、客观认识贫困现状,准确把握扶贫形势

(一)贫困面广程度深,扶贫工作形势依然严峻。xx自治县属于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总人口37.12万人,农业

— 9 —

人口比例高达92.55%,全县12个乡镇中,有10个为扶贫开发重点乡镇,其中有6个乡镇属麻山特困地区,石漠化面积1315.7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7.6%,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帮困之路任重而道远。

(二)脱贫“硬骨头”特征明显,减贫摘帽任务艰巨。我县贫困乡村主要分布在麻山地区、石山区地带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带,生存环境恶劣,严重缺土、缺水,是当前扶贫开发工作攻坚的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一是自然资源条件差。xx山大、沟深、坡陡,地貌形态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山区土层薄、蓄水困难,不宜耕作。二是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农村成年劳动力大多是小学初中毕业,缺乏有竞争力的就业技能;农村留守多以老人、儿童为主,现阶段农村“空心化”的问题总体比较严重;三是发展成本高昂。xx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往往高出其他地区数倍,山区群众因地理条件限制,居住相对分散,村内各户远则相隔半天路程,无论是通路、供水,还是供电,都额外增加了解决这些问题难度,需要巨额扶贫资金的投入。

(三)贫困的差异性明显,扶贫形势较为复杂。xx村组、家庭之间的贫困差异明显,有的贫困家庭学龄孩童多,帮助孩子接受教育是当务之急;有的贫困家庭以青壮年为主,促进转移就业尤为重要;有的贫困家庭老弱病残占多,需要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政策发挥更大作用;加之地理位臵、资源条件、人口素质和历史遗留等因素相互交织,使得减贫工作形势纷繁复杂。

— 10 —

(四)基础设施落后,仍是扶贫开发工作的“短板”。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文化等基础设施薄弱,历史欠账较多,建设投入不足,加之现有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招商引资困难,遏制了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机会的有效增加及相关产业的带动发展,加大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难度。一是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内的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薄弱,机耕道、引水沟渠、管道、生产便桥、冷链物流、仓储、加工等配套设施尚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园区的持续稳定发展,削弱了产业扶贫攻坚的能力;二是群众受制于“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等生存实际的突出问题,生产生活条件极其困难,因灾、因病返贫率较高;三是县区财政极其困难,基本上是“吃饭财政”,主要依靠转移支付维持运转,自身调控能力虚弱,投入能力十分有限,扶贫支出一直偏低,加之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巨大,动辄上千万、上亿,上级项目配套资金严重不足,导致地方财政无力承担;四是融资渠道狭窄。由于现代农业投入大,见效慢,较易受自然灾害影响,银行放贷的风险与成本高,加上部分农户(企业)对自身信用价值的认识和重视不够,致使银行对农民(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获取贷款数量,银企关系紧张。

三、立足xx实际,力争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下一步扶贫工作中,我县将围绕“坡坡花果山、田田蔬菜园、户户农家乐”产业发展目标,牢固树立“滴水能穿石,弱鸟

— 11 —

可先飞,至贫能先富”的发展理念,密切结合我县扶贫工作实际,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借助“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整县推进工作平台,全面施行精准扶贫“七个到村到户”,着力破解扶贫难题,全力做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梦想迎难而上、奋勇向前。

(一)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开发贫全面覆盖。一是确保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完成对贫困村、贫困户的登记造册、建档立卡,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做到“一家一户调研摸底、一家一户一本台帐、一家一户一个对策、一家一户结对帮扶、一家一户跟踪见效”,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贫困户应扶尽扶;二是确保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引进产业附加值高,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扩大扶贫对象就业,吸引劳动力回乡创业,辐射带动连片脱贫;通过土地流转,统一规划,以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扩规模,提档次,集中力量整合产业项目,打造地区产业品牌,改变农户自产自销、粗放经营的“小农作坊”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加农户收入;三是确保职业教育培训到村到户。通过开展“县校合作”、“雨露计划”等项目工程,以职业教育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提高贫困农户的职业技能,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就地就业脱贫,加快“输血”变“造血”的扶贫“转型升级;四是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对长期患病、重度残疾、年老体弱的低保户、贫困户开展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列入实施危房

— 12 —

改造计划名单;五是确保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对于偏远的贫困农户,灵活运用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等扶贫政策,通过部门(单位)积极协调解决宅基用地,将农户集中安臵到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居住,配套建设医疗、教育等生产生活设施;同时,积极为搬迁户规划产业发展,确保搬迁户“搬得出、安得稳、能致富”;六是确保基础设施到村到户。整合扶贫专项、农业、水利等资金,重点投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等民生保障,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七是确保健康保障到村到户。打破传统公共卫生保障机制,促进公共卫生的公平性。整合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服中心、村级卫生服务站等医疗资源,组建“健康团队”进村入户开展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使贫困群众享受可及、连续、便捷免费“保健餐”。

(二)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县覆盖。一是继续按照“抓特、扶优、突弱”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和“坡坡花果山、田田蔬菜园、户户农家乐”的目标,以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龙头,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乡乡镇镇建园区,促进农业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二是抓好乡镇园区创建工作,确保今年全面实现乡乡镇镇有农业园区(示范基地)的工作目标;三是大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引进深加工和精深加工企业落户园区,为园区产业加工提供保障,增强园区产业竞争力;四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量完善园区配套设施,积极帮助园区健康发展;五是加强融资和信息平台建设,构建农产品

— 13 —

市场和信息体系,建成优质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大中型批发市场、生鲜蔬菜水果零售市场,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起一支训练有素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形成集信息采集、加工、发布、服务为一体的农业信息体系。

(三)深入推进扶贫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更加注重与时俱进,借力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途径、新模式、新机制,以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加大扶贫工作的推进力度。一是创新完善扶贫动态管理机制。通过建立信息档案,开展建档立卡、登记造册、信息录入等工作手段,扎实摸清贫困底数,准确掌握贫困实情,实行信息化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因户施策开展帮扶,实施动态监测,实现贫困农户有退有进动态管理;二是创新完善扶贫考核工作机制。把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和降低贫困发生率列入年度考核主要指标,采取由县、乡、村、贫困农户共同评议的办法,对各乡镇扶贫工作成效和有关单位部门及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纳入年终目标考核管理,同时,对扶贫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和已经制定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落实;三是创新完善扶贫驻村帮扶制度。在现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明确各级帮扶责任、工作措施,继续实行领导干部挂钩帮扶、单位部门驻村帮扶、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实行党员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点对点”、“一对一”、“多对一”等结对帮扶的工作制度,实现驻村帮扶长期化、制度化;四是创新完善扶贫资金管理

— 14 —

平台。以扶贫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整合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集中解决突出贫困问题;五是创新完善金融服务机制。探索建立抵押担保、信用担保贷款机制和平台,逐步建立健全贫困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三权”抵押贷款的多元担保机制,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增加财政贴息资金,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开展资金互助,建立扶贫小额信贷担保基金,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发展农业担保机构,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帮助贫困农户解决贷款难的问题;六是创新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完善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制度,推广扶贫先进典型经验,充分发挥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在社会扶贫中的引领作用。

(四)深入推进人才资源开发建设。通过选拔到扶贫工作领导岗位,借调、抽调加入扶贫工作队伍,选派驻村入户扶贫等方式,培养锻炼年轻干部,为扶贫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充实、壮大扶贫力量,进一步增强“敢于担当”的勇气和“能够担当”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纪律严、作风硬、业务强、素质高、品质优、形象好、讲团结、讲奉献的扶贫干部队伍,为更好、更实地开展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人才基础。

四、关于推进新常态下扶贫攻坚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财政困难,资源整合机制尚不完善,扶贫投入亟待加强,特别是xx所在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属于国家扶贫

— 15 —

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建议在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社会事业、财税金融、土地使用、防灾减灾、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生态、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方面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二)加大对贫困地区扶贫产业的支持力度。产业扶贫作为贫困地区扶贫攻坚会战中的“利器”,建议出台相关政策,促使扶贫项目、资金安排的重心下移,使更多的贫困农户获得支持,通过扩大招商引资、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户参与等多方式,多渠道投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壮大园区扶贫产业实体,带动连片群众脱贫致富。

(三)进一步加大对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规划组织实施好扶贫项目,改变资源分散、体制分割、管理分治等“多龙治水”的散碎现象,坚持和完善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积极发挥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作用,加大对乱投乱用扶贫资金行为的惩处力度,逐步引入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筑牢扶贫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防洪堤”,严肃查处、治理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等问题,确保扶贫资金落到实处,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四)实行差异化扶贫机制。更加重视贫困地区的“硬件”开发,在扶贫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向基层、向贫困县倾斜,对于国家安排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贫困地区承担配套资金

— 16 —

的,适度降低配套资金比例,财政困难地区确实无力负担的,建议予以免除配套资金;赋予贫困地区一定自主调整项目的权利,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实施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五)大力支持贫困地区扶贫攻坚“人”的问题。加强对贫困地区“软环境”的建设开发,为贫困群众“转基因”、“大换血”,理顺脱贫致富的发展“脉络”,全面提升增收致富的能力,建议出台贫困地区公务员考录、干部职工待遇、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给予贫困地区人才政策倾斜,为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 17 —

第二篇:党课讲稿: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党课讲稿: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同志们:

按照镇党委统一安排部署,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给我们村的党员讲一堂关于疫情防控和精准扶贫的党课,与大家共同学习,我感到非常荣幸。怎样讲好这堂党课,近段时间我也进行了一些思考。去年冬季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库宗桥镇,乃至全国各个领域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很多工作因此停滞。而今年又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有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可以说,这两件事让我们倍感压力。但作为党员干部,这是我们必须完成的政治使命。因此,我就以“克服疫情影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题,来讲这次党课,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体会,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一、提升思想认识,坚定脱贫攻坚信心

在今年国务院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表示,我们正在逐步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局决不会改变,全面实现脱贫任务和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决不会改变,现行扶贫标准决不会改变,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间节点决不会改变。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层面已经给出了清楚而坚定的判断,决不能因为疫情的原因,影响脱贫攻坚工作。咱们石口村作为是镇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目前还有 7 户***人没有实现脱贫,可想而知,将是市、县重点检查的对象,镇党委龙书记也十分关注,表示要我们再接再励,坚决完成脱贫任务。同志们,脱贫攻坚工作既是党对人民群众做出的一项庄严承诺,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有力措施,更是一项民心工程、

民生工程和政治工程。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更要充分认识脱贫攻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大家要瞄准攻坚任务目标,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二、学习先进典型,加强自身作风建设

今年疫情发生以来,经常上网的同志应该有这样的感受,我们总能被广大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所感动,以李文亮同志为代表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我们可以称他们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了解到他们的事迹之后,在感动的同时,我心中燃起的是一种敬佩之情。我们衡阳县的一位典型代表就是我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医生颜丽同志。颜丽同志是一名90后的青年,当1月23日武汉封城后,她在防护物资短缺的情况下接触了县内第一例从武汉返乡的发热患者,难道她就害怕吗?不是这样的,作为一名母亲,她也有自己的家庭,有一岁半的宝宝。但是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生命重于泰山,她第一时间投身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县城选择了坚守岗位。颜丽同志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县委的高度关注,拟授予她全县优秀青年代表荣誉。

同志们,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都应该选择成为党和政府各项政策落地生根的坚定守护者、践行者。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对标先进找差距,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使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当前的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剩下的任务都是“硬骨头”,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必须要有更“硬”的作风,才能攻下贫困堡垒。

三、统筹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完成重点工作任务

2 月底以来,疫情发展整体呈下降趋势,但近期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增加,黑龙江、吉林等地区的新增病例还时有发生,甚至北京都一度报警,防疫这根弦绝对不能松。同时,脱贫攻坚考核即将启动,这是对我们多年来扶贫工作成效的集

中大考,同样是重中之重。对于我们村如何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完成重点工作任务,我想提出三点建议:

(一)继续抓好疫情防控。当前疫情防控要以外防输入为重点,全面排查、全面防控、全面保障、全面动员。要将从北京等地区的返乡人员进行重点排查,根据健康体检状况实施隔离观察,落实管控措施。严格返乡人员管理,并及时上报镇党委备案。

(二)加大措施保障力度。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保障支撑,要根据形势变化,对各方面保障措施,查漏补缺,创新完善,让保障更加精准、支撑更加有力。要进一步完善扶贫资料,出现变努应及时进行调整,信息第一时间反馈,让大家的工作有的放矢。

(三)加大争先创优力度。今年脱贫攻坚面临收官之战,贫困村仍是抽查的重点对象,省市县的检查总是少不了的。我们更要将责任牢牢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深刻认识到今年脱贫攻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问题导向、精准导向、结果导向,上下团结一心、形成合力,把各项准备工作做细、做实、做充分,以最佳状态、最高水平迎接上级检查。

总之,在当前疫情攻坚和脱贫攻坚的双重压力下,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真正做到“平时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能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党课讲稿: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今天我给大家上一堂党课,与大家共同谈一下,新时期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党员作用,勇于担当作为,全力冲刺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这方面的重要论述吸纳了中华民族担当文化传统,弘扬了马克思主义担当精神,把担当精神上升到了新的境界,赋予了丰富的时代内涵,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性。深入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意识,更好地完成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项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拓创新,勇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时代发展和新的实践,着眼党的宗旨、历史使命、执政理念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职责、能力素质、历史使命、执政理念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职责、能力素质,从民族担当、为民担当、改革担当、职责担当、大国担当、治军担当、治党担当、为官担当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面对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要有担当精神,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主动肩负起“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使命,勇于直面矛盾、困难和问题,锐意进取、恪尽职守,大胆探索、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善作善成。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三、攻坚拔寨、决战决胜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冲刺阶段,我们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站在政治高度抓攻坚、促脱贫,集中精力和资源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攻克脱贫攻坚最后的堡垒。要突出着力重点,高度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结合摸底情况,瞄准薄弱部位,实施好拾遗补缺、冲刺清零行动,确保今年“三保障”和安全饮水任务高质量完成,确保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取得重大突破。要坚持抓实抓细,盯紧工作计划抓具体,对照任务清单具体抓,逐项“过筛子”,把解难题、破瓶颈落实落细落到位,做到全覆盖、无盲区、见实效。要全面落实责任,形成协调联动、合力推动的良好格局。要切实转变作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大力发扬敢死拼命、连续作战精神,坚定信心、顽强拼搏,有效巩固强项,尽快提升弱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确保如期实现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同志们,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我们要抓住重点、补齐短板、加固底板、强化弱项,防止“两不愁三保障”留死角,把固强补弱的工作做扎实。要冲刺清零,盯任务、盯时限、盯责任,清单管理、冲锋冲刺、对账清零,把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完,把任务一项一项完成好,把战场一个一个打扫干净。要真严真实,务必做到靠前指导、一线指挥、整治作风、保质保量、严管厚爱,务必铆足全劲、拼尽全力,背水一战、决战决胜,以过硬的作风保障脱贫任务完成。

党课讲稿: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协作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产业帮扶为突破口开展精准帮扶,抓好抓实抓细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目前,该区投入帮扶资金**.*亿元,实施重点产业项目 40 余个,带动 1***个贫困人口发展产业增收,***个贫困

村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从帮扶前不足 3**元增长到近 9**元,增长幅度达 2 倍以上。

一是创新“村集体经济”运作模式,实现长远发展。借鉴该区***个行政村改制村经济发展公司的成功经验,在各贫困村推行公司化运作模式,创新“村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方式,助力贫困村脱贫攻坚。由经济联合社和村民生产合作社担任股东,全体村干部及村民小组长按所占股份共同行使股东权力,其中经济联合社占股**%,所得利润全部用于贫困户脱贫和集体公益项目;生产合作社占股**%,代表全体村民的利益。通过股权激励机制有机结合外部帮扶和内在动力,激发村民脱贫致富动力和热情,有效盘活产业,推进村集体经济长远发展,如兴宁市宁中镇石岭村成立了全省首个贫困村经济发展公司,引进优质水稻和莲藕种植,推出无公害农特产品,注册“石岭情”商标,打造成熟稳健的产业链。

二是开拓“飞地经济”捆绑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探索实施“飞地经济”捆绑模式,在贫困村之外物色产业合作项目,引导企业与贫困村开展股份制合作,优化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专业合作社直接入股企业的方式与企业捆绑发展, 实现企业增效与村集体经济增长互利共赢,破解部分贫困村地理位置偏僻、自然资源匮乏等发展难题。如兴宁市永和镇石陂村、仁里村、新寨村、林场村等 4 条村,分别以专业合作社与兴宁市熙和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利用该集团在资金、管理、销售、土地及市场的优势,种植果树 1200 亩、养殖水产品500 亩,构建以柚子、百香果等连片果园为主题的农家公园,承接亲子游、自驾游等活动项目;合作期间,贫困村享受年收益**%的固定分红,贫困户优先在柚果基地就业,确保稳定长效的收益。

三是构建“绿色产品”供销模式,打造品牌效应。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围绕无花果、水稻、红薯等特色农产品,协助开展商标注册和无公害农特产品认证,树立品牌优势。畅通产供销渠道,采取定向采购方式,引导村公司与贫困村建立

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通过精选谷种、改进种植技术、提高运输效率、产品多元化等措施,提升农产品品质,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开展“山货出山”行动,利用广博会、天河花市灯展、客商大会和食博会平台,开展兴宁农特产品推介,协调该区沙河街供销社龙口东农贸市场免费提供3个档口和1个铺面,作为兴宁市优质农产品销售、宣传、推广平台。目前,该区帮助贫困村注册“石岭情”“华唇塘”等品牌商标,其中“石岭情”系列农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年营业额逾***万元;“华唇塘”推出无花果、水稻、红薯等系列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带动***户贫困户***人实现增收。

四是实施“乡贤能手”引领模式,发展产业脱贫。发挥当地致富能人、乡贤或在外成功人士有资金、懂技术、会管理的优势,鼓励乡贤能人建设家乡,带动贫困户发展。通过投资成立公司、创办合作社等,由村集体提供租赁场地,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指导、销售或保价回收等,预期利润按双方 4:6 占股比例分红,实现村集体与企业捆绑发展。与市场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带动意愿足的水稻种粮“10 大能手”合作,整合大量粗放闲置土地,开荒复耕 460 亩,改良种植品种,推广鸭禾同生、太阳能杀虫灯等无公害种植技术,建立水稻种植基地,取得显著效果。

第三篇:关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建议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至关重要。当下,精准脱贫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着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提高精准脱贫成效,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机衔接,注重激发、培育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管好用好扶贫力量、资源,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关键词: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作?槭?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关乎民生,同时亦关乎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能否如期实现。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机衔接,注重激发、培育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管好用好扶贫力量、资源,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机衔接

2018年1月2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根据十九大提出的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要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精准脱贫攻坚战有机衔接。

乡村振兴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的全面振兴,而不是单指某一方面。《意见》指出,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等十个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其中的一个方面,将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置于乡村振兴各项举措中协同推进、统筹谋划、整体部署,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有助于为精准脱贫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有助于提供良好的精神文明基础,构建乡村治理体系、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有助于破除阻力,为精准脱贫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要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力争实现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要素上的“无缝衔接”,全面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兴工农城乡关系。在此过程中,要谨防工商资本变相圈地,谨防新农村建设克隆城市,失去乡村文明固有的精气神。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要强化制度性供给。对于精准脱贫实践中形成的好的、成熟的经验做法要及时以政策规章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以资借鉴;对于在精准脱贫实践中发现的制度漏洞,或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反馈,加以研究,弥补漏洞,以减少阻力与损失;对于上级的制度安排,要认真结合实际,及时制定配套措施与实施细则,以惠及于民。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要强化农民主体地位和主角意识,在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挖掘农业发展潜力,激发乡村活力。要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其增产增收,不断提升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注重激发、培育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一头热”,政府主导、百姓围观,是绝对行不通的。要注重激发、培育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扶贫应该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要做好贫困人口的思想教育工作,立足当前,谋求长远,彻底斩断穷根,避免返贫现象发生。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即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人口。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致贫原因不外乎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就客观原因来说,主要是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生存条件恶劣,发展产业欠基础、没有项目,即使有项目,产业结构也多比较单

一、抗风险能力差。就主观原因来说,长期封闭和文化教育水平落后导致贫困地区群众视野狭窄,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对新文化新事物比较排斥,普遍缺乏致富的门路和信息,无法将自己的资源转化为增加收入的资产,等、靠、要思想严重,消极认命观深入骨髓。

激发、培育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当有的放矢。第一,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贫困人口思想工作。首先,由村干部、帮扶干部入户宣传党的扶贫政策与相关的致富技能、信息,同时,辅之以必要的宣传牌、展板、文化宣传墙等媒介进行长期宣传。其次,开设相关致富技能培训班,手把手教贫困户致富技能。再次,树立先进典型,并邀请其现身说法,向贫困群众讲授脱贫致富经历,以现实案例激发贫困户内在脱贫热情。最后,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对脱贫过程中形成的好的经验做法及时进行提炼总结,并以政策规定的形式固定下来,严防贫困现象反弹,彻底斩断穷根。第二,推进科技下乡、电商扶贫。针对贫困户中科技意识薄弱、科学素质低等问题,组织农业专家进村实地指导、技术培训,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解决其生产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大数据中心解决就业。整合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和农村大学生等新生力量,通过运用电商平台打通信息渠道和销售渠道,推广本地特色产品,带动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三、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管好用好扶贫力量、资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等扶贫力量入村帮扶,同时,凝聚各方力量、资源于帮扶对象。如何统筹使用、合理安排帮扶力量、资源,直接关系着精准脱贫攻坚的成效。

当前,在扶贫力量、资源的管理、使用上存在一些问题,如前期,精准识别阶段对有些贫困户的识别并不精准;后期,该摘帽的没有及时摘除;扶贫力量、资源过度集中于贫困村贫困户,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起来了,反超过靠自己艰苦奋斗发展起来的非贫困村非贫困户,造成新的矛盾与社会不稳定因素;扶贫方式同质化比较严重,扶贫队伍素质还待提高;个别扶贫干部存在优亲厚友,损公肥私,不守规矩现象等。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管好用好扶贫力量、资源。具体来说,第一,精准脱贫资金、对象、政策措施要动态管理。一是扶贫资金要动态管理。对于扶贫资金的使用要全程监管,对于扶贫资金的来源要注重整合,形成合力,集中高效管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二是扶贫对象要建立动态进出调整机制。除了要按照现行贫困标准精准识别贫困户之外,对于帮扶对象中已经脱贫的要及时“摘帽”,避免扶贫资金被挤占、闲置、浪费。三是扶贫政策要动态调整、与时俱进。针对每个时期、每个地区不同的具体实际情况,除了上级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宏观指导政策外,下级部门要及时制定实施细则或出台配套措施。对于过时的政策要及时废止或修改,对于因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解决的要及时“立”出新政策。第二,加强扶贫队伍建设。首先,从严管理扶贫相关部门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加强对扶贫资金、项目审批、使用等环节的监督,严防跑冒滴漏、“梗阻”现象发生,打通扶贫资金、项目走向贫困人口的“最后一公里”,确保扶贫资金、资源、项目不打折扣地惠及到真正需要帮扶的每一名贫困户手中。其次,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好干部发掘、培养、使用起来,把他们放在合适的环境、适当的平台上,创造有利于其成长的环境,鼓励其爱岗敬业,并做出贡献,拓宽其发展路径,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以重庆市荣昌区为例,截至2018年3月,荣昌151个行政村中有89个行政村,除去财政拨款,没有任何集体经济收入,这意味着村集体自身没有造血功能。这些贫困地区脱贫,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至关重要。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存在党的领导弱化,党员领导干部缺乏干事创业热情、法治观念和意识淡薄,致富门路、信息匮乏等问题。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将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富民强村有机结合起来,在健全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同时,强化党在农村各项工作中统揽全局、协调四方的核心地位,坚持并强化党的领导,健全党管理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为精准脱贫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第二,选优配强农村带头人队伍,健全从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等制度,注重吸引大学毕业生、农民工、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的先进分子到村任职,健全选派贫困村第一书记长效机制,同时,建立村党组织容错纠错机制,为广大想干事、能干事、有冲劲的村干部提供良好的环境。第三,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集中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确保定期开展“三会一课”,积极推进党务公开,认真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要严肃党员标准、严格培养发展党员,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在精准脱贫过程中,党员要先行一步,努力抓住机遇、学习技能、争取资源,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带动全体农民群众行动起来。同时,在脱贫资金、项目、资源使用过程中,要严于律己,避免优亲厚友、雁过拔毛。第四,完善脱贫攻坚监督、检查和评估体系建设。脱贫攻坚监督、检查、考核不能搞一刀切,不能雷声大雨点小,而是要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出科学的考核标准,使脱贫攻坚工作真正符合总书记提出的“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精神。

?⒖嘉南祝?

[1]党的十九大报告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

第四篇:打好我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新华社评论员:打好我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30日在北京闭幕。会议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形势,全面部署了未来10年的扶贫开发工作。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对于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和政府矢志追求的目标。党和政府始终把扶贫减困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把扶贫开发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长期任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把扶贫开发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农村扶贫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减少贫困人口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标志性成就,这一成就将彪炳史册。

近10年来,我国政府几次提高扶贫标准,扩大扶贫覆盖面,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畜饮用水问题大面积解决,自然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话比例达到90%左右,儿童入学率接近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经过多年扶贫开发,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扶贫开发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看到扶贫开发工作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扶贫对象规模大,相对贫困问题凸显,返贫问题时有发生,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扶贫开发在我国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推进科学发展攻坚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我国的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从新的起点出发,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将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扶贫开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发展,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必须坚持开发式扶贫和社会保障相结合。在引导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经济结构,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的同时,必须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五保供养水平,不断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生存保障。

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必须坚持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在编制专项扶贫开

发规划分年实施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各行业各部门的职能和特点,积极促进贫困地区水利、交通、电力、国土资源、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还要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通过定点扶贫、东西部协作、社会各界参与等多种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开发建设。

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必须坚持外部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一方面,要通过专项扶贫资金、财政转移支付、部门建设项目、社会各界捐助、引进利用外资等途径,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不断探索参与式整村推进、小额贷款、贫困村互助资金等多种扶贫模式;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农村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广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通过干部群众自强不息、苦干实干,依靠自身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了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即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实现这个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既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工作力度,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以更大决心、更有效的举措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必将有力促进社会和谐,确保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顺利推进,造福全国各族人民,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三位一体”战略构建扶贫开发工作新格局 新华网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 林晖、于文静)在已经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得到了广泛关注。

国务院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的新阶段后,扶贫开发也逐步呈现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其中,专项扶贫主要指国家安排专门投入、各级扶贫部门组织实施,通过既定项目,直接帮助贫困乡村和贫困人口;行业扶贫主要指各行业部门履行行业管理职能,支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政策和项目,承担着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提高贫困人口发展能力的任务;社会扶贫主要指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事业,从不同角度扩大扶贫资源,提高扶贫工作水平。

在《纲要》中,我国未来十年“三位一体”的扶贫工作格局逐渐清晰:

——专项扶贫。包括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以工代赈、产业扶贫、就业促进、扶贫试点、革命老区建设等。

——行业扶贫。包括明确部门职责、发展特色产业、开展科技扶贫、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改善公共卫生和人口服务管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重视能源和生态环境建设等。

——社会扶贫。包括加强定点扶贫、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发挥军队和武警部门的作用、动员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等。

目前,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构建了国家扶贫战略的完整体系,互为支撑,相互呼应,将共同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于文军:提高扶贫标准意味着什么? 11月29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宣布,根据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适应我国扶贫开发新形势,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的1196元提高了92%,更多低收入人口将被纳入扶贫范围。

邓小平曾指出,当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就该考虑共同富裕问题,让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大家共同致富。如今,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了,而大多数人未富,更让人揪心的是,还有相当数量的人饱受贫困的煎熬。虽然这些年,国家不断加大扶贫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问题也是严重存在的,我国的贫困线标准低于国际标准,这将拖我们奔小康的后腿,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这次中央将扶贫标准一次提高将近一倍,我国的贫困线标准基本与国际接轨了,国内贫困人口的数量大幅增加,全国贫困人口数量将由2010年的2688万人增加至1.28亿人,占全国总人口(除港澳台外)的近1/10,这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穷人被纳入扶贫范围,会有更多的穷人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的蛋糕,表明了中央自加压力,致力于共同富裕的坚定决心。

事实上,现在政府有钱了,既应该也有能力加大扶贫力度了。需要看到的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总是在基本平衡——不平衡——新的基本平衡的矛盾运动中运行的,出现收入分配上的差距、贫富差距、城乡差异都是正常的,即使我们的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也会出现这类问题,也仍有具有相对意义上的贫

困人口,问题在于,我们解决还是不解决?如何解决?这次中央将扶贫标准再次提高,表明中央从动态的角度来思量扶贫标准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政府财力进一步增强,扶贫标准还需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提高扶贫标准只是第一步,如何将扶贫资金落实到位,用得有效率,让真正的贫困百姓得到实惠,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政府部门要节衣缩食,精打细算,杜绝铺张浪费,降低包括“三公消费”。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不能把扶贫资金吃光、喝光、消费光,要利用好扶贫资金培育贫困群体的“造血功能”,“授人以渔”。中央确定贫困线标准是保底性质的,经济发达的地区应该在这一基础上再提高,因地制宜,将本地的低收入人群列入扶贫范围,把扶贫之火烧得旺旺的。

第五篇:百侯镇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工作方案

侯府办字„2011‟ 号

百侯镇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百侯镇打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

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委会:

《百侯镇打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攻坚战实施方案》已经镇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百侯镇人民政府 2011年3月10日

1

百侯镇打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

攻坚战实施方案

根据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和市人大五届六次会议精神,以更高的认识、更强的责任、更大的力度、更好的方式,打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硬仗,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美丽和谐新侯乡为目标,以建立贫困村、贫困户长效脱贫机制为重点,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帮扶力度,提升开发水平,“整村推进”建设示范点,力争2011年被帮扶的贫困户基本实现稳定脱贫、被帮扶的贫困村基本改变落实面貌。

二、目标任务

(一)帮扶贫困户目标任务

1、力争全镇100%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2011年继续加大对贫困户的扶持力度,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方式,在2010年脱贫98户(占总贫困户总户数的40%)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年内脱贫比例达到100%的目标任务。

2、帮助贫困村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最低生

2 活保障,并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3、贫困村贫困户家庭全部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4、贫困村贫困家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全部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5、全部完成贫困村内贫困户的危房改造任务,2011年全镇计划完成危房改造101户。

6、完成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贫困村95%以上农户用上安全卫生饮用水。

7、贫困户适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达100%,且没有发生因贫困被动辍学;考上高中和高等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对没有考上高等院校的和未能升高中的贫困家庭子女,经本人同意,98%能进入技(职)校培训。

8、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劳动力能参加免费职业技术培训,至少输出一个劳动力;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家庭劳动力接受免费技能培训2次以上,学会一至二门种养技术或者手工加工技术,提高种养劳动技能。

(二)帮扶贫困村目标任务

1、村集体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其中,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低于3万元的,增长率达到50%以上(市指标30%以上)。在2010年全镇有3个省定贫困村实现村集体经济3万元以上稳定增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其他各村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模式,力争年内全部贫困村集体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2、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家以上的龙头企业或经济合作组织对接,培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脱贫项目。

3、完成农田水利设施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4、镇到村公路实现硬底化,自然村通机耕路,完成贫困村300人以上大自然村的道路硬底化改造任务。2011年计划完善苏姑坪主村到青坑、软桥村至武塘腾公寨、帽山林场的村道硬底化建设,横乾村至东山电站的沿河公路硬底化建设。

5、贫困村大自然村实现通电、通邮、通讯、通电视广播。

6、贫困村有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设施,村容村貌整洁、卫生。

7、贫困村“两委”班子团结,党员队伍发挥作用好,村民自治各项制度健全,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实现“五有”,即:有牌子、有活动场所、有电教设备、有宣传栏、有工作制度。我镇2011年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好配强贫困村班子成员,将具体工作责任层层落实到村、到人。

三、主要措施和责任分工

按照“县负总责、镇抓落实、各部门分工合作”的原则,整体推进扶贫开发“双到”硬仗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镇(场)党委、政府责任。镇(场)党委、政府是落实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硬仗的责任主体、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要成立专门机构,加强统筹协调,制订实施方案,落实

4 工作责任,集中时间、集中资源、集中力量,确保全面完成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硬仗各项工作任务,打造一批成效明显、特色鲜明、有创新模式、有示范效应的先进村。

(二)帮扶单位责任。各级帮扶单位负有打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硬仗的主体责任和直接责任,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考评办法各项要求,积极筹措帮扶资金、落实帮扶项目、推进帮扶工作,充分调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完成帮扶目标任务。

(三)镇相关职能部门责任。镇相关职能部门负有专项工作的指导协调配合责任,具体职责和分工如下:

1、建立产业发展平台,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脱贫。按照镇的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贫困村的基础和条件,积极构建与特色主导产业对接、与农业龙头企业对接、与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对接的产业发展体系,提升产业化扶贫水平,确保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项目、市场机制健全,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家以上的龙头企业对接发展,力争在广州市对口帮扶区镇甚至珠三角超市和农贸市场设立大埔特色农产品专区。继续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农业站)

2、创新劳务输出帮扶模式,实现贫困户转移就业。实施免费培训转移就业智力扶贫工程,加强对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动

5 力的转移就业和创业培训。对大埔县域内企业的用工需求进行摸底调查,组织订单培训,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探索建立有效转移就业机制,对接省直和广州市帮扶单位、对接广州市及珠三角等地的劳务县场,帮助贫困户实现异地转移就业。(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人才所、镇劳保所)

3、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建立贫困户基本生活保障机制,通过政府支持一点、帮扶单位补助一点、贫困户缴纳一点等办法,把60周岁以上的贫困家庭老年人全部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特别是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老年人,引导帮扶单位按最高档次趸交,确保老有所养。同时,对45周岁以下、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探索提高趸交、提高享受养老保险的途径和办法。(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劳保所)

4、进一步巩固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成果。对符合救助条件的特困农民实行医疗救助。完善村级卫生站建设,方便群众就医,实现“小病不出村”。(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卫生院、镇民政办)

5、统筹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危房改造指标、资金,重点投向贫困村内的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鼓励帮扶单位提高危房改造的补助标准,对特困户的危房改造项目实施特殊补助,确保所有贫困户都能够完成危房改造。(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扶贫办、村镇站)

6、不断拓宽投入渠道,引导帮扶单位参与建设,鼓励农

6 民投工投劳,积极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确保完成贫困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同时,继续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开展省“大禹杯”竟赛活动。(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水管所、镇扶贫办)

7、进一步加大贫困村道路改造、建设力度,切实改变贫困地区的交通落后状况。(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公路站)

8、继续推进贫困村大自然村通电、通邮、通讯、通电视广播和网络进村等公共设施建设。(指导协调配合单位:大埔百侯供电所、镇广播站、中国电信大埔分公司、中国移动大埔分公司、中国联通大埔分公司)

9、加强贫困村教育、公共卫生和生态旅游、红色旅游设施建设,扎实开展洁净乡村活动和创建生态镇村活动。(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村镇站、镇林业站)

10、整合各方资源,切实加大扶贫“双到”工作的专项资金投入。用好各级扶贫“双到”工作专项资金和广州市对口帮扶资金。整合“三农”资金,农业、水利、民政、社保、交通、卫生、教育、扶贫等部门要围绕贫困村、贫困户的项目优化资金投向,优先安排贫困村项目建设计划,确保如期完成贫困村的道路改造、饮用水安全、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农田基础设施、危房改造等工作任务。主动配合、服务省直(中直)、广州市、梅州市直和大埔县直帮扶单位的扶贫“双到”工作,争取更多支持。(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财政所、镇扶贫办、相

7 关职能部门)

11、完善扶贫济困各项制度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双到”工作。高质量办好“扶贫济困日”活动,积极主动募集社会扶贫资金。(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民政办)

12、选派优秀干部驻村,加强驻村干部管理。建立驻村干部教育培训和管理激励机制,确保驻村干部会干事、干成事、有奔头。(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组织办、镇扶贫办)

14、搞好村级换届工作,把能带头致富和带领村民致富的“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组织办、镇民政办)

15、加强扶贫“双到”工作信息宣传报送(导)工作,总结推广先进典型。注重对贫困户的教育引导,在全社会营造“等靠要”可耻、自主脱贫致富光荣的良好氛围。(指导协调配合单位:党政办、镇广播站、镇扶贫办)

16、培育打造扶贫“双到”工作示范村,进一步激发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培育典型,办好武塘百亩红肉蜜柚基地、横乾蜜柚基地、新乐蜜柚基地三个示范点和武塘示范村,在各贫困村打造5-6个脱贫示范户,通过以点带面,实现贫困户脱贫和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的目标。(指导协调配合单位:镇扶贫办、镇村镇站)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成立镇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攻坚指挥部,指导、 8 协调扶贫“双到”攻坚战各项工作。镇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攻坚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张红梅任总指挥,镇党委副书记黄海军总负责并兼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党政办、财政所、农业站、水管所、林业站、民政办、公路站、镇卫生院、人才所、劳保所、扶贫办、村镇站、文化站主要负责同志和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镇扶贫“双到”办。

(二)细化方案,落实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间。各村要制订扶贫开发“双到”攻坚战工作《实施方案》。各职能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制订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攻坚战《专项工作方案》。

(三)建立定期研究制度,及时协调推进工作。镇党政联席会议每季度听取全镇的和各村的扶贫“双到”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以及各职能部门的专项工作汇报。每月,挂村镇领导负责召集所在村驻村干部协调会。每半年,镇党委、政府召开一次全镇性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会议,并组织一次观摩活动。

(四)加强督查问责,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成立专责督查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张红梅任组长,镇长蓝尚柏任副组长,党政办、组织办、扶贫办相关负责同志和各村书记为成员,每季度组织专项督查。督查组对各村实行“一月一督查”制度。每月根据督查情况,对各村进行综合排名,树立典型,鞭策后进。做得好的村在镇扶贫“双到”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排在末位的村支部书记则做作表态发言,限期整改跟上。制订好扶贫“双

9 到”工作村书记、主任长绩效考核办法。同时,对工作不落实、考核不达标的,对相关单位进行问责。同时,要加强工作指导,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责任单位:党政办、人大办、镇纪委、镇扶贫办、督查组)

(五)严格考核,严明奖惩。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考评结果纳入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绩考核,作为干部奖惩、考核任用的依据。完成任务好的村和职能部门,由镇党委、政府通报表彰;未完成责任目标的村和职能部门,由镇党委、政府通报批评。(责任单位:镇纪委、镇组织办)

上一篇:党建工作的特色亮点下一篇:大连地税局网上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