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机服务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

2022-11-08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三农”为主题, 体现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 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 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 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我市的农机化发展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解放和转移农村劳力, 提高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居全省前列, 并为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全年农机作业收入近8亿元, 是农村中规模最大的服务行业。农机具总量近三万台套, 服务人员1.8万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深入实施以及国家农机直补政策的强力支持, 我市农机化将迎来又一个发展的黄金期。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规模小, 决定的农机运用的方式以共同使用为特征, 因此, 建立起农机服务组织与农业生产者之间的信息通道变得十分紧迫, 为农机服务组织提供扶持与服务成为当务之急。“嘉兴市农机服务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下提出的, 项目的研究, 对切实提高嘉兴市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对“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信息化、品牌化、组织化和规范化程度, 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 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质量和效益, 支撑、保障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也将为全省及至全国地市级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的由传统走向现代提供有益的借鉴。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 国外情况

目前, 世界上国外在农机信息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家有美国、德国、日本等。美国是农机信息技术的领头羊, 日本、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紧随其后。

1.1.1 农机信息化方面

随着图像传递技术的发明, 美国的无线电声像广播得到了迅猛发展, 并在农村地区得到了普及, 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农机信息化进程;1984年, Apple Macintosh系列的推出, 带动了美国农机数据库建设的发展。1985年, 美国对世界上已发表的428个计算机化的农机数据库进行了编目。美国还建有全国作物品种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可在全国范围内向育种农家提供服务;2 0世纪7 0年代以来美国的计算机应用逐步推到农场范围。到1 9 8 5年, 美国已有8%的农场主使用计算机处理农机生产, 其中一些大农场则已计算机化。如今, 计算机的应用, 给美国的农场管理与生产控制、研究和生产带来了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益。

日本农林水产省对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从本世纪5 0年代中期的农事广播 (有线放送) 的基础建设开始。到了8 0年代末, 由于各种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网络化的发展, 农村信息化政策也不断地进行扩充, 农村地区的信息化程度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到1 9 9 8年底, 在日本各都道府县建立的与农机信息化相关的网络中心等机构有6 7个, 平均每个县有1.5个农机信息中心。日本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了农机技术信息服务全国联机网络, 即电信电话公司的实时管理系统 (DRESS) , 其大型电子计算机可收集、处理、储存和传递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机技术信息。每个县都设DRESS分中心, 可迅速得到有关信息, 并随时交换信息。

1.1.2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网络方面

在日本, 农协是为农业服务的社会化、企业化、协会性的组织。从中央到地方的市或村, 都有农协机构。农协从上到下, 形成网络, 形成体系。农协是农户和农民自主自愿参加的行业组织, 这些组织充分利用自全国各地的农机技术信息及时有效地为农业和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即为农民提供销售采购机械、配件供应、技术培训与服务、维修服务、油料供应和农机牌证照管理等, 农协还负责操作农机政府补贴事宜。农民使用农机没有后顾之忧。

德国的农机合作组织叫“农机环”, 约一半农户参加了共同使用农业机械的活动。农机合作组织由农民自愿参加, 政府对农机合作组织给予扶持:一是对农民合作购买大型农机给予资金补贴等优惠待遇;二是对合作组织提供必要的办公设施, 如电脑设备等;三是培训合作组织负责人, 提高他们的组织服务能力。农业机械的合作共用和全国联网的各种信息来源, 为农业机械技术不断进步创造了条件, 它解决了有机户与无机户的问题, 也解决了农户与市场的问题。

1.2 国内情况

1.2.1 农机信息化方面

与国外相比, 我国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 农民获取信息的方式比较少, 农村信息流传播的模式主要是单向的由上自下的通过电视网、广播、报纸、农村干部和农技部门来完成上情下达, 而作为现代先进技术支撑的互联网在农村的信息传播中几乎还是空白, 互联网成为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最薄弱环节。国内的农机化服务互联网信息主要是以农业部和地方省市政府网站发布的以行业服务政策指导和机具企业介绍为主的有关信息, 而缺少用户真正急需的农机作业信息、农机技术培训信息、农机维修技术信息等。当前, 农机信息化工作存在如下问题。

(1) 农机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较低:在农村基层缺少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网络体系和软硬件设备。同时, 农村地区无信息服务中介组织, 缺少能够主动、科学地进行信息管理的人才。

(2) 农机信息网站数量少, 网络应用层次低:目前的农机信息网站主要由政府农机部门建设, 社会资金还未介入, 缺少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

(3) 农村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投资少:农村地区用于硬件建设、软件开发、网络运行和信息队伍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

1.2.2 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情况

我国正处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农业机械的投资主体由国家与集体为主转变为以个人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统计表明, 2 0 0 3年全国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已达近3 0 8 1.8万个, 其中县级以上 (含县级) 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为0.1 3万个, 乡级组织为1.7 3万个, 村级组织1 8.4 7万个, 村级以上组织占服务组织总数的0.6 6%, 不足1%;农机户约3 0 5 4.6万个, 其中农机专业户近3 6 0.3万个, 农机户占服务组织总数达9 9.1%, 9 0%以上的农机具都是农户个人购置并自行使用的。显然, 把农机户有效地组织起来并发挥每台农机具的效率, 在这些方面的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浙江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宁波、温州以及杭嘉湖平原地区, 农民收入较高, 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 城镇化步伐较快, 农村劳动力不足, 对农业机械化要求迫切, 这些地区的农机装备, 机械作业和服务管理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全省现有各类农机大户2 5万左右, 资产规模较小, 拥有大中型农机具一般不超过2台套。真正从事农机作业的专业公司和服务组织不多, 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和规模效益总体偏低。就嘉兴市而言, 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模式下, 嘉兴市的农业机械化从国家、集体所有转变为绝大部分农业机械归个人所有。一户一机的情况比较普遍, 组织化程度很低, 资源配置效率差,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低, 信息不畅。农机作业服务仍停留在各自为阵、孤军作战的松散环境中。农机具闲置现象比较普遍, 没有形成一个与配件供应、维修、作业服务紧密结合的一个产业链。由于作业市场、配件市场和维修市场等相互传递的信息渠道不对称, 致使机找田、机找人、田找机和人找机的现象屡见不鲜。

(2) 农机服务体系不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机服务体系还停留在表层管理的初级阶段, 缺乏联动机制, 服务组织实体化、服务实体企业化、企业群体产业化的目标难以实现。

(3) 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应用能力差。绝大多数农机手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吸收消化农机新装备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急需观念更新和技能培训。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凭嘉兴市自身的农机化服务力量, 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如何加强农机服务信息系统建设, 适时扩大农机服务组织队伍, 合理引进区域外农机服务组织, 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服务需求, 确保农机作业市场又好又快发展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 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机化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制定统一的信息网络建设规划, 整合农机信息资源, 建立省、市、县、镇、村、户多级联动的网络体系, 形成一个信息畅通、功能强大和制度规范的农业机械化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 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边用、适度超前”的原则, 实现信息体系网络化、自动化, 信息采集制度化、规范化, 信息服务多元化、社会化。将传统的农机信息服务手段与现代信息传输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相结合, 开发利用各类信息资源, 把农机生产、科技、政策等信息快速有效地传送, 使信息在指导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中发挥积极作用, 形成农机服务市场化、服务组织实体化、服务实体企业化的服务格局, 同时提升传统农机服务水平, 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综合服务功能、体系相对独立的服务型产业。

2 研究开发内容和与系统应用

2.1 系统研发

(1) 技术培训模块:建立农机电子图书库、多媒体教学课件库和农机专家库, 提供远程技术培训服务。

(2) 信息互动模块:建立农机技术社会化服务的标准化格式信息发布平台, 提供农机生产商、农机服务组织及广大农户信息发布和检索服务。

(3) 技术交流模块:建立服务技术多媒体可视化语音交流平台, 实时提供技术咨询, 信息交流。

(4) 信息管理模块:设计一套基于网络的管理软件, 提供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统计、分析有关信息数据, 以利于科学决策。

2.2 系统应用

建设一支由“市、县、乡镇 (街道) 、村”四级组织构成的农机服务信息员队伍。在农机服务直通车中, 作业类型为:机割, 机耕, 机开沟, 机直播, 机植保。作物类型为:早稻, 晚稻, 大麦, 小麦, 油菜, 其他。每年作业前有村信息员在系统中录入需要作业的农田种类, 农田面积, 需求的农机数量, 大面积作业的时间。乡镇用户可以看到本镇所有的村相应的信息。农机组织查看到的是镇的需求农机数, 和大面积作业的时间, 可以和镇中管理人员联系, 由镇来调度农机到村。农机到村后, 由村用户及时在系统中登入已来作业农机数, 在需求的农机数量中减去。为了调动各级用户的积极性, 最好能够让村用户看到邻村的工作情况, 镇看到邻镇的, 县看到邻县的, 市则看到所有县的。系统中数据是否有效和村中提交上来的数据有直接关系, 所以应该抓好村信息员的建设。如果系统运行成熟后村信息员可以转变为经济人, 由经济人负责村信息的录入, 安排农机人员的日常生活, 收取相应费用。县用户可以看到所有镇的信息汇总, 已及管理自己乡镇用户和村用户。市用户可以看到本市信息的汇总, 管理县用户、乡镇 (街道) 用户、村用户。

整个系统实现如下功能。

(1) 建立农机电子图书库、多媒体教学课件库和农机专家库, 提供远程技术培训服务。

(2) 建立农机技术社会化服务的标准化格式信息发布平台, 提供农机生产商、农机服务组织及广大农户信息发布和检索服务。

(3) 建立服务技术多媒体可视化语音交流平台, 实时提供技术咨询, 信息交流。

(4) 设计一套基于N E T技术的管理体系, 提供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统计、分析有关信息数据, 以利于科学决策。

(5) 建立村、镇、县、市各级农业信息的采集和统计系统, 并针对各级部门和用户进行权限限制。

摘要:本文以嘉兴市为例来介绍如何通过网络实现对现有农机资源包括本地农机和外地农机进行合理调配, 及其他相应配套服务来发挥农机的最大效率。农机服务信息系统包含:掌握农田动态信息、农机动态信息的农机服务直通车, 农机买卖的农机交易直通车, 解决疑难问题的专家团等部分。

关键词:农机,信息,效率

参考文献

[1] 孙世民.论农机服务产业化得发展[J].农机化研究, 2000 (2) :20~23.

[2] 戴树云.浅谈对农机信息化建设的认识[J].山东农机, 2004 (4) :16~17.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下一篇:《科技资讯》期刊投稿要求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