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自然与和谐共鸣——评价一堂优质美术课的关键

2022-09-12

一手行云流水、挥洒自如的书法可以令人赞叹;一张色彩斑斓、如诗入梦、栩栩如生的自然风景作品会让人陶醉不已;一曲旋律悠扬、悦耳动听的乐曲, 能激起听众的共鸣……对于上好一堂美术课有很多标准, 如果缺乏真实自然、和谐共鸣, 我认为就难以称为“好”了。

先说一件不久前发生的真实事例, 某区举办美术“优质课”评比活动上, 一位美术老师为了把自己设计得“无以伦比”的教学案利拿出来评比, 居然说服主办方把自己任教的一个班级用旅游大巴士, 把学生“调”到主办方进行了一堂“优质课”评比, 这场典型的彻头彻尾的“表演秀”, 这位老师还是得偿所望获得美术“优质课”评比第一名。

1 一堂好的美术课必须是“真实自然”

上成怎样的美术课才是好课?评价标准比较难定论, 不同的背景, 不同的目的, 不同的要求, 采用不同的方法, 会产生许多不同的角度, 涉及到的因素也十分复杂。上好一堂美术课的角度应该从符合教学事实的角度出发, 可以这么说根据美术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美术课堂必须包容着一种真实自然、和谐共鸣, 首先是课堂的真实性, 必须符合美术教学事实, 是顺应常规教学自然规律;其次是教学的和谐制造出来的共鸣, 这种和谐共鸣不是停滞的, 也不是凝固的, 而是一种积极的延伸的教学状态。

由于很多教师受所谓展示课或者评比课的影响, 一遇到有人听课, 普遍的现象做足十二分准备, 这样教师很辛苦, 学生很兴奋, 到了课上变成把准备好的东西背一遍, 表演一下。这里不能否认该教师课前的准备对于师生的能力提高, 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美术课堂有其自身的价值, 这一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公共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 要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 技能的转换等因素, 不是已经设定好的一个整体, 更不能单纯地把教学变为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的共同演出, 让人听完课觉得完全是——“尽是作秀”的“演出”。

老师展开课堂教学研究, 首先着力的就是探求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现怎么教, 再怎么教, 后怎么教, 还要讲究学生怎么“学”, “学”的怎样?在所有这些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怎么导向学生能够注意力是否集中, 课堂教学的气氛把握, 这些因素都要符合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某种真实的课堂互动, 不是前面所说的“尽是作秀”的课堂。

但是只要是真实的, 难免有缺憾。但很多的“优质课”, 往往追求要上成一点也没有问题的课, 这种预先设定好的教学氛围和目标首先是有问题的。课与课之间的关联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 学生所获得的个体进步或者发展。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思维能力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和教师之间在心理始终存在着思想、感情、兴趣和爱好等心理活动的双向交流, 从而形成师生之间友好、谅解、亲近和依恋的心理关系。这种良好的心理关系有利于形成学生认真听课、刻苦学习、勤于思考、虚心求教和乐于表达的优良学风。教学有没有效益, 不是指教师是否教完内容或者教得认真与否, 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学得好不好。

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如果说某位教师上的课无可挑剔, 十全十美。这种课绝对是被教师粉饰过的, 是不真实的课堂, 是值得反思的。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上课, 总是要反思和重建, 制订恰如其分的课堂教学目标等都是常规教学的重要表现, 这些都是教师取得的教学效果重要前提。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 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 尤其是把握学生思维活跃的调节把控能力, 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 又有过程的生成。教师能否及时修正课堂教学活动, 以满足学生的要求;有没有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等, 教师都来不得任何一点虚假造作!故此, 一堂好的“优质”美术课必须是反映真实自然的课堂, 不该是被教师粉饰过的“作秀演出”。

2 一堂好的美术课必须要“和谐共鸣”

美术课经常有两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第一种是老师布置了任务, 学生会制造不少骚动或者声音, 老师立马举手叫停, 经过整顿纪律, 把整个班级治理得出奇安静;第二种现象跟第一种现象相反, 老师一心一意地营造浓墨重彩的课堂, 让学生主动讨论, 自由发挥, 争辩不已, 整个课堂乱糟遭, 混乱一片, 美术室内脏乱差, 都让人感到是课堂不协调的感觉。这两种现象都在告诉我们, 学生要在课堂有思考探究的灵动, 需要秩序有条的良好环境, 更需要教师用有效率的协调课堂的能动力, 发挥教学的效率, 是多么的重要。

在这些情景中, 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 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 学生是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学习情绪和课堂联系的准确率高不高, 学生动手能力的高低;其次, 是效率的高低, 如果没有效率, 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 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教师能否做到讲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准确熟练, 示范和技法成熟严密, 能否在遵循“启发诱导、联系实际、形象直观”原则的基础上,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针对学生个体的等因素调整课堂学习的整体效果。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做到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注意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承上启下, 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是否结构紧凑和层次分明, 是很需要一种共鸣来呼应。这种良好的和谐共鸣有利于形成学生认真听课、刻苦学习、勤于思考、虚心求教和乐于表达的优良学风。相反, 当教师作风专制, 对待学生不公正、不尊重、不信赖, 简单地采取训斥, 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出现心理障碍, 甚至出现逆反的对立情绪。

在自然和谐的背后, 蕴含的是教师的功底, 越是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教师, 越不显山露水, 语言直白简捷, 情绪轻松随意。同样一件事情, 可以处理出两个绝然相反的效果。教师如果功底深厚, 表面上虽然不挑剔, 洒脱大气却可给人予美的享受, 令人印象深刻。这种自然平和、稳重得体的学习环境下, 很容易让学生能产生课堂共鸣, 教学效果会更好。

作为美术课堂, 在审美、听觉视觉的传达上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学生上你的课, 能欣赏到美丽的画面, 享受到美的熏陶, 发现美好的事物……学生就会佩服你、欣赏你、仰慕你。这种有意义的课, 即能产生学生“共鸣”的课, 学生学到了知识, 激发了兴趣,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 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去。当然, 还有技术的层面, 美术课的实质就是进行多方位的审美能动协作, 完全没必要装的激情四射, 追求“表演式”的“作秀”, 但这一切, 都蕴含于自然和谐之中。

摘要:根据中学美术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任何美术课堂必须包容着一种真实、自然、和谐;美术教学的和谐不是停滞的, 也不是凝固的, 而是一种积极的延伸的教学状态。

关键词:真实自然,和谐共鸣

上一篇:沸石转轮浓缩焚化腐蚀性技术在VOCs治理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下一篇:安体舒通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衰5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