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诊断治疗

2022-09-11

视网膜静脉阻塞属常见的一种致盲性眼病[1]。其致病原因较为复杂, 症状表现多样, 且并发症较为严重, 是眼科难治病症之一。其发病原因还未明确, 相关资料表示动脉供血不足、免疫疾病、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等均能引发视网膜静脉阻塞。为进一步有效防止其并发症的发生和疾病的治疗, 该研究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诊治视网膜静脉阻塞的82例患者, 观察分析其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诊治视网膜静脉阻塞的82例患者, 其中女性患者39例, 男性患者这43例。年龄均在49~79岁之间, 平均年龄 (58.47±3.64) 岁。根据眼底荧光血管的造影显示:患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者23例, 分支阻塞者19例, 半侧阻塞者6例, 非缺血型者11例, 缺血型者23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患者各41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

依据《眼科全书》及中医药行业制定的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的疗效标准》符合任何一条者:①视力突然下降, 甚至失明[2]。②眼底检查。视盘正常或者充血水肿, 边界模糊。静脉迂曲扩张, 且管径不规则。阻塞区的视网膜水肿、混浊。主要出血在浅层呈火焰状、片状或点状出血。③眼底荧光血管的造影显示:造影早期视网膜循环时间延迟, 其受累静脉充盈较迟缓, 而阻塞点远端的静脉壁染色, 同时荧光渗漏。

1.2.2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的疗效标准》作为参考, 诊断标准[3]:①视网膜和视盘水肿, 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 隐没于出血及水肿间, 视网膜动脉闭塞或变细。②身无热象, 全身没有症状或体征可供辨证者。③病程时间较长, 应用活血化瘀法及凉血祛瘀法进行治疗后, 病情由实转虚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激光治疗法[4,5]。治疗前采用50 mg托吡卡胺和50 mg盐酸去氧肾上腺充分扩散患者瞳孔, 用0.4浓度的倍诺喜表麻患者患眼1~2次。激光治疗前, 还需对患者实施眼底突光血管的造影检查 (即FFA) , 以便能够明确患者是否有黄斑水肿、新生血管的形成情况及无灌注区。以利于选择适合患者病情的激光光凝法。激光治疗时在裂隙灯照射下采用全视网膜镜, 通过瞄准光的引导, 照射病变部位。能量为80~850 mw, 曝光时间为100~200 ms, 光斑为100~300μm。其格栅光凝:激光532 nm且1级光斑为度, 激光810 nm时无光斑反应为度。而视网膜光凝:激光532 nm时2~3级光斑为度, 810 nm激光时1~2级光斑反应为度。

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采用银杏叶注射液结合激光光凝治疗[6,7]。激光治疗法同对照组。银杏叶注射液是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10 m L/次的银杏叶注射液, 加入0.9浓度剂量为250 m L的生理盐水中给予静脉滴注。1次/d, 15 d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

采用激光光凝治疗1个月后, 进行FFA复查。及时发现是否有渗漏部位或残留无灌注区, 如有发现应及时予以补打激光。随其进行3个月的随访, 观察分析其疗效。

1.4 疗效判定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的疗效标准判定[8]:治愈指视力提高了4行以上或者恢复至原来视力水平, FFA结果显示新生血管彻底消失, 眼底出血彻底吸收, 荧光素未有渗漏, 没有并发症。显效指视力提高了3行, FFA结果显示新生血管已消退, 眼底出血已基本吸收, 荧光素未有渗漏。有效指视力提高了2行, FFA结果显示新生血管已消退, 略有荧光素渗漏。无效指视力提高了1行或无改变, FFA结果显示新生血管消退不明显, 眼底情况与治疗前无显著改变, 荧光素仍渗漏。并且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或黄斑囊样水肿等严重性并发症。

1.5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量资料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疗效率是95.12%, 对照组疗效率是82.9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视网膜循环的时间缩短明显, 且观察组远远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指动脉壁硬化增厚对视网膜静脉造成压力, 内膜受损、内皮细胞增殖、管壁水肿导致血流受阻、血管腔受阻, 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等多种因素, 引发视网膜静脉的不同部位产生阻塞, 从而形成血栓产生视网膜血管病变。而新生血管的形成、黄斑出血及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是造成患者视力下降或致盲的主要因素。西医认为其发病主要与动脉供血不足、免疫疾病、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等有关[9]。血脉受阻及静脉血栓是该病症结所在, 其血管、血液及血流之间的改变, 血液成分变化是最根本病理因素。中医辨证则认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属暴盲范畴。主要因为烙劳倦竭视、阴血暗耗、气血上逆、扰于目劳等, 血不循经且外溢于脉外。因此, 治疗时, 应以活血化疲、通脉贯穿为主, 以通为用的治疗法则。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具有显著效果, 既能加强建立侧枝循环, 缓解视网膜血流的状态。又能促进渗出、出血的吸收, 消除水肿[10,11]。而且对血流速度的加强和加快血栓溶解发挥重要作用。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对眼组织产生热效应, 激光光凝可降低静脉回流阻塞的压力, 降低毛细血管的渗漏, 消除视网膜水肿、出血及渗出等现象, 且光凝能封闭无灌注区。其主要是对病变区存活的且处于缺氧缺血状态并伴有代谢紊乱的组织产生破坏, 让较少血循环得到残留视细胞供养的保证。降低新生血管的刺激因子, 以免新生血管和虹膜红变的形成, 有效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消退, 减少或避免玻璃体出血现象的发生[12]。

通过该组研究可知, 观察组采用银杏叶注射液结合激光光凝治疗, 较对照组相比疗效颇为理想。可显著提高患者视力水平, 有效促进视网膜渗出、水肿、出血的吸收, 减小视网膜微循环的时间。同时, 还能有效减轻激光光凝治疗造成额损伤, 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安全可靠,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诊治视网膜静脉阻塞的82例患者随机分组。一组根据中医辨证采用银杏叶注射液结合激光光凝治疗为观察组。另一组仅采用激光治疗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疗效率是95.12%, 对照组疗效率是82.9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视网膜循环的时间缩短明显, 且观察组远远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银杏叶注射液结合激光光凝治疗, 能加强视网膜出血或渗出的吸收, 降低激光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视力得到显著提高, 减小病程。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 廖华萍, 夏英杰, 朱彩红, 等.氩离子激光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J].国际眼科杂志, 2010, 6 (4) :823-825.

[2] 自建伟, 惠延年, 张鹏.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10, 21 (1) :116-119.

[3] 盛艳娟, 吴乐正, 江福钿, 等.中药黄斑方剂对大鼠光损伤后视网膜功能的防护作用[J].眼科研究, 2010, 23 (2) :179-181.

[4] 蔡小军, 柯敏, 朱意君.当归及丹参静脉滴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1 (4) :286-288.

[5] 黄剑虹, 张斌.葛根素与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学报, 2011, 19 (6) :354-356.

[6] Hayreh SS, Opremcak EM.Radial optic neurotomy for 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J].Retina, 2010, 22 (6) :826-827.

[7] 陈伟丽.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50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 2010, 29 (16) :52-53.

[8] 逯俊霞, 裴卉, 宋建英, 等.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0, 8 (2) :121-123.

[9] 张明德, 任建萍.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 2011, 30 (9) :544-546.

[10] 张惠蓉, 夏英杰.407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致病危险因素和视力预后[J].中华眼科杂志, 2010, 27 (5) :271-274.

[11] 吕颖, 黄宁侠.络泰注射用血塞通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10, 11 (6) :445-446.

[12] 陈明英.活血药穴位注射配桃红四物汤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70例[J].陕西中医, 2010, 28 (10) :1393-1395.

上一篇:走出教育科研的误区下一篇:基AdaBoost的智慧校园静默服务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