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职称职称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研究

摘要:当前,课堂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中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教师课堂教学理应受到关注。在优化中职课堂教学的众多举措中,学情分析是一个重要抓手。然而学情的分析和应用是当前职教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盲点,因此亟需加强相关研究。本研究以中职专业课教师为研究对象,拓展了学情分析的内涵和外延,将学情分析贯穿教学始终。基于最近发展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等理论基础,结合已有研究基础、课堂观察、深度访谈等构建了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主要围绕“为何要进行学情分析”“如何进行学情分析”“如何应用学情分析结果”三个方面展开。具体而言,其一,之所以强调中职教师学情分析的必要性,是因为学情分析既是遵循一般课堂教学规律的重要体现,也是彰显职业教育教学特色的重要抓手。其二,教师学情分析的内容应囊括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和差异状态;学情分析的方法应囊括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其三,教师对学情分析结果的应用应囊括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这三个维度。基于构建的分析框架和指标,本研究开发、修订了问卷,在确保信效度的基础上对江浙沪地区的338名中职专业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研究发现:(1)当前专业课教师对学情内容的分析程度总体不高,且在性别和学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教龄16-20年的专业课教师对学情内容的分析程度要显著高于教龄0-5年的教师;副高级职称教师要显著高于未评职称教师;在校级以上教学大赛获奖的教师要显著高于未获奖教师。(2)教师分析学情时以定性分析方法为主;随着教龄的增长、职称的提升,教师对学情分析工具的选择趋于多元。(3)教师对学情应用的总体程度不高,将学情应用到教学策略设计的程度最低。教师学情应用程度在性别、教龄、职称和学历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教龄16-20年、本科和硕士学历、高级职称的专业课教师的应用程度相对较高。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可知,当前中职专业课教师在学情分析中尚存在学情分析内容缺失、学情分析方法窄化、学情应用困难等问题,而影响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的因素包括:教师对学情分析的认知、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反思能力、教师的教学精力、学生给教师的反馈状态、班级规模大小、学校信息化设备支持等。为优化学情分析,中职专业课教师应树立系统学情分析观,按需分析学情内容;树立科学学情分析观,灵活采用分析方法;树立实用学情分析观,应用学情优化教学。此外,为加强学情分析保障,教师个人需要提升学情分析能力,学校也要综合营造学情分析环境。

关键词: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学情应用

学科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学情分析研究概况

二、职校教师学情分析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学情

二、学情分析

三、中职专业课教师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框架构建

第一节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必要性探析

一、学情分析:遵循一般课堂教学规律的重要体现

二、学情分析:彰显职业教育教学特色的重要抓手

第二节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内容和分析方法框架构建

一、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的理论基础及启示

二、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的已有研究参考

三、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的实践调研

四、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内容和方法的应然框架

第三节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应用框架构建

一、教学过程设计理论基础

二、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应用调研

三、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应用的应然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现状

第一节 学情分析现状问卷调查设计

一、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问卷的编制

二、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问卷的应用

第二节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内容分析的现状

一、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内容分析的基本现状

二、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内容分析的差异特点

第三节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方法的使用现状

一、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方法使用的基本现状

二、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方法使用的差异特点

第四节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应用的现状

一、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应用的基本现状

二、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应用的差异特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既存问题

一、学情分析内容缺失

二、学情分析方法窄化

三、学情分析应用困难

第二节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影响因素

一、教师内在因素

二、教师外在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优化学情分析策略

一、树立系统学情分析观,按需分析学情内容

二、树立科学学情分析观,灵活采用分析方法

三、树立实用学情分析观,应用学情优化教学

第二节 加强学情分析保障

一、教师提升个人学情分析能力

二、学校综合营造学情分析环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课堂观察表

附录二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访谈提纲

附录三 :中职专业课教师学情分析调查问卷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上一篇:中小企业成本会计论文提纲下一篇:物流优势发展研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