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肠球菌屎肠球菌

2022-06-28

第一篇:粪肠球菌屎肠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一、微生物室负责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监测,一旦发现MRSA或VRE耐药模式,立即通知相应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和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临床科室立即把该患者隔离于单间病房,进行隔离诊治、护理操作,并尽可能尽量集中进行,减少与病人接触次数。

三、在病床床头和病历本第一页上夹上蓝底版黄色MRSA或VRE字样的卡片标识。

四、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隔离、保洁与环境消毒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中的手卫生、消毒隔离、保洁与环境消毒措施。避免MRSA或VRE在科内爆发流行。

五、主管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及时使用MRSA或VRE的相应最有效的抗菌药物。

六、医务处和药学部要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督导管理,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质量。

七、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时到相应临床科室督导检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或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保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或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控制措施的落实。

八、严格执行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医疗废物管理和职业防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等措施同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

第二篇:猪链球菌病的综合整制

甘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论 文

目:猪链球菌病的综合整制

业: 动物检疫

名: 郑兴邦 准考证号: 87456321785

指导教师: 武宏子

甘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2012年7月

目 录

病例:..........................................................1猪链球菌病的检疫 ..............................................

1.1 流行特点 .......................................................1.2 发病类型 .......................................................1.3人感染猪2型链球菌的临诊特征 ....................................

2病理学检疫要点 ................................................

2.1败血型 ..........................................................2.2脑膜炎型 ........................................................2.4关节炎型 ........................................................

3实验室检疫要点 ................................................

3.1涂片镜检 ........................................................3.2分离培养 ........................................................

4检疫处理 ......................................................

4.1疫情报告 ........................................................4.2疫情处理 ........................................................4.3本病散发时疫情处理 ..............................................4.4本病暴发时疫情处理 ..............................................4.5解除封锁 ........................................................

5综合防制措施 ..................................................

5.1预防措施 ........................................................5.2治疗措施 ........................................................

6小结 ..........................................................参考文献:......................................................致 谢...........................................................

猪链球菌病的综合整制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 兰州 730000 )

摘要:猪链球菌病的检疫及综合防治 猪链球菌病有不同血清群链球菌感染引起猪多种疾病的总称。链球菌主要有C、D、E、L群。猪急性败血型链球菌病的特征为高热,出血性败血症、脑膜脑炎、跛行和急性死亡;慢性型链球菌病„

关键词 猪 链球菌 整制、

猪链球菌病由不同血清群链球菌感染引起猪多种疾病的总称。链球菌主要有C、D、E、L群。猪急性败血型链球菌病的特征为高热,出血性败血症,脑膜脑炎,跛行和急性死亡;慢性型链球菌病的特征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和化脓性淋巴结炎。

病例:2001年4月,古浪县某养殖户一头六月龄大约克种公猪突然发病死亡,经解剖确诊为链球菌病,该病属国家二类疫病,为人兽共患的高接触性传染病,2005年7月28日,四川省有131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其中27人死于该病,主要传播途径为伤口接触和误食病猪肉而致。

1猪链球菌病的检疫

1.1 流行特点

该病易感于各种年龄的猪,但以新生仔猪和哺乳仔猪的发病率、病死率最高。其次是生长肥育猪;成年猪较少发病。急性败血型链球菌病呈地方流行性,可于短期内波及同群,并引起急性死亡。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5~11月份发病较多。慢性型多呈散发。 1.2 发病类型

1.2.1少数猪呈最急性型 发病急、病程短,常无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体温高达41~43℃,呼吸迫促,多在24小时内死于败血症。

1.2.2急性败血型 突然高热稽留,绝食,流泪,结膜充血、出血,流鼻液,呼吸急迫。颈部皮肤最先发红,由前向后发展,最后于腹下、四肢下端和耳的皮肤变成紫红色并有出血点,跛行。便秘或腹泻,粪带血,1~2d内死亡。

1.2.3急性脑膜脑炎型:以脑膜炎为主,多见于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磨牙、口吐白沫,转圈运动,抽搐、倒地四肢划动似游泳状,最后麻痹而死。病程短的几小时,长的1~5天,致死率极高。

1.2.4亚急性型:与急性型相似,但病情缓和,病程稍长

1.2.5慢性型: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关节肿胀,跛行或瘫痪,最后因衰弱、麻痹致死。

1.2.6淋巴结脓肿型:以颌下、咽部、颈部等处淋巴结化脓和形成脓肿为特征。 1.3人感染猪2型链球菌的临诊特征

引起人感染猪链球菌的主要病原是猪链球菌2型,该菌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或心内膜炎,但感染仅限于与该菌接触的特定人群,且主要是通过伤口感染。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潜伏期短,常见2~3天,最短数小时,最长7天。病人感染后起病急,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头昏、全身不适、乏力、腹痛、腹泻。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严重患者发病初期白细胞可以降低或正常。部分病例表现为脑膜炎,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可能为喷射性呕吐),重者可出现昏迷。脑膜刺激呈阳性,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少数病例在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基础上,出现化脓性脑膜炎。

2病理学检疫要点

2.1败血型

病尸营养良好或中等,尸僵完全,可视黏膜潮红,胸腹膜下和四肢内侧的皮肤可见紫红色的淤血及暗红色的出血点。皮下脂肪染成红色,血管怒张,胸腹腔内有多量淡黄色浑浊液体,内含有纤维素絮片,各内脏浆膜常被覆一层纤维素性炎性渗出物。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甚至坏死。脾脏肿大明显,常达正常的1~3倍,质地柔软而成紫红色或黑紫色。被膜多覆有纤维素,且常与相邻器官发生粘连,切面黑红色、隆突、结构模糊。肺脏体积膨大、淤血、水肿和出血,常见化脓性结节和脓肿。发生纤维素性胸膜炎的病例,肺胸膜附着有纤维素或与肋胸膜发生粘连。心扩张,心外膜附有纤维素,心包腔内积有混有纤维素絮片的液体。肝脏肿大,暗红色,常在肝叶之间及其下缘有纤维素附着。肾脏稍肿大,被膜下与切面上可见出血点。膀胱黏膜充血或见小点出血。胃底腺部黏膜显著充血、出血,黏膜附有多量黏液或纤维素性渗出物。小肠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

2.2脑膜炎型

形成胶质结节。剖检可见大小脑蛛网膜与软膜浑浊而增厚,血管怒张。切面可见脑实质变软,毛细血管充血和出血,脑室液增多,有时可见有细小的化脓灶。镜检,脑脊髓的蛛网膜及软膜血管充血、出血与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增生、脱落,血管周围有以嗜中性白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脑膜因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而显著增厚。脑膜病变严重的病例,其灰质浅层有嗜中性白细胞散在,甚至可见白质中的小血管和毛细血管亦发生充血、出血,血管周围淋巴间隙扩张,并可见由嗜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等围绕而呈现的“管套”现象。灰质中神经细胞呈急性肿胀、空泡变性和坏死等变化。胶质细胞呈弥漫性增生或灶性增生而2.3淋巴结脓肿型

以颌下、咽部、颈部等处淋巴结淤血、肿大、化脓,严重时整个淋巴结形成脓肿。

2.4关节炎型

关节肿大、变粗,发生浆液性纤维素性关节炎。关节腔中含有大量浑浊的关节液,其中含有黄白色奶酪样块状物。关节囊充血,关节周围因增生而粗糙,关节软骨面有糜烂或溃疡。关节周围组织有多发性化脓灶。

3实验室检疫要点

3.1涂片镜检

组织触片或血液涂片,可见革兰氏阳性球形或卵圆形细菌,无芽胞,有的可形成荚膜,常呈单个、双连的细菌,偶见短链排列。 3.2分离培养

该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在血液琼脂平板上接种,37℃培养24小时,形成无色露珠状细小菌落,菌落周围有溶血现象。镜检可见长短不一链状排列的细菌。

4检疫处理

4.1疫情报告

4.1.1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患有本病或疑似本病的猪,都应当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4.1.2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按国家动物疫情报告管理的有关规定上报。

4.1.3疫情确诊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及时上报同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由兽医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同级卫生部门。 4.2疫情处理

4.2.1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4.2.2疫点:指患病猪所在地点。一般是指患病猪及同群畜所在养殖场(户组)或其他有关屠宰、经营单位。

4.2.3疫区:指以疫点为中心,半径1公里范围内的区域。在实际划分疫区时,应考虑当地饲养环境和自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以及气象因素,科学确定疫区范围。

4.2.4受威胁区:指疫区外顺延3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4.3本病散发时疫情处理

4.3.1本病呈零星散发时,应对病猪作无血扑杀处理,对同群猪立即进行强制免疫接种或用药物预防,并隔离观察14天。

4.3.2对被扑杀的猪、病死猪及排泄物、可能被污染饲料、污水等按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4.3.3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畜舍进行严格彻底消毒。 4.3.4疫区、受威胁区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4.4本病暴发时疫情处理

4.4.1本病呈暴发流行时(一个乡镇30天内发现50头以上病猪、或者2个以上乡镇发生),由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用PCR方法进行菌型鉴定,同时报请县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

4.4.2县级人民政府在接到封锁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发布封锁令,并对疫区实施封锁。

4.4.3疫点:出入口必须设立消毒设施。限制人、畜、车辆进出和动物产品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运出。对疫点内畜舍、场地以及所有运载工具、饮水用具等必须进行严格彻底地消毒。应对病猪作无血扑杀处理,对同群猪立即进行强制免疫接种或用药物预防,并隔离观察14天。必要时对同群猪进行扑杀处理。对病死猪及排泄物、可能被污染饲料、污水等按附件的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畜舍进行严格彻底消毒。

- 456

致 谢

经过写本次论文之后,使我更加深入的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认识和掌握,学习到了猪链球菌病的综合防制措施,同时,也丰富了我的知识面,搜索相关资料、查询有关专著,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培养了我勤奋、踏实、认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这将会为我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要感谢系领导和各位老师的辛勤培养和孜孜教诲,让我写出了有价值的论文。在此,我衷心的感谢给我指导和帮助的老师及同学。

第三篇: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VRE是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缩写。万古霉素耐药的多重耐药肠球菌可引起全身感染包括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临床治疗非常困难。落实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是控制感染,遏制蔓延的重要途径。

一、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的预防

①合理使用抗生素。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知识》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②加强筛查,早期检出带菌者。在诊疗过程上加强对VRE的筛选,尤其是下述高危病人:⑴重症病人⑵免疫抑制病人(化疗或移植病人)⑶接受腹腔或心胸手术病人⑷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病人⑸延长住院时间的病人,或近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或接受口服或静脉万古霉素病人。

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监测与报告

1、微生物实验室发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时应按危急值报告要求向所在临床科室、院感科报告。做到早发现、早诊治、早隔离、早治疗。

2、经管医生如确诊为医院感染病例,必须在24 小时内填卡上报院感科。

三、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感染控制措施

1、微生物室须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一旦发现VRE立即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和院感科。

2、临床科室接到检验科报告后,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⑴立即将感染或带定植菌的病人隔离于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

⑵在病床床头、病历夹、病人一栏表上张贴隔离标识(蓝色为接触隔离)。

⑶尽量减少与VRE感染或定植者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最好限制每班诊疗患者为医生、护士各一人,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⑷严格执行手卫生,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

⑸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⑹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尽量专用。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消毒。接触患者后的仪器设备(如拍片、心电图)检查完成后应进行消毒。

⑺VER感染或定植患者的病室,其清洁、消毒用品(抹布、拖布等)应专室专用;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设施设备表面,每天清洁消毒不少于2次,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5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

⑻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利器放入利器盒,密闭运送。

⑼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等。

⑽患者在转科、转院之前要通知接诊的科室和医院,或开具放射、B超检查单时,要注明多重耐药菌感染,以便检查科室采取防控措施。

⑾此类病人如去其他科室检查,应有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控制措施,用后器械设备需清洁消毒。

⑿尽量限制探视人员,并嘱探视者严格执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⒀选用密闭容器运送患者标本。 ⒁生活物品无特殊处理。

⒂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症状好转、治愈或连续两次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并对床单位消毒。

3、院感科需及时到相关科室检查督导VRE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保证VRE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

五、参考文件

①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2008)30号 ②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卫生部(2011)5号 ③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1-2009

第四篇:人体口腔中变形链球菌诱发龋齿的讨论

摘要:近年口腔问题也成为人们越发关注的方面,龋病是危害人类口腔健康最普遍的疾病, 已把龋病列为癌症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重点防治疾病。国内龋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而发病的年龄在逐渐降低,发病类型多为窝沟龋。研究表明,变形链球菌群(mutans streptococci,MS)是人和动物主要致龋菌,但从人类口腔内主要检测出的MS主要是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简称变链菌)。该文的目的,在于综述口腔中变链菌的分离和鉴定方法。从标本的取样、收集、分离、鉴定的步骤入手进行试验,并对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分析,进一步分析现状和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龋齿、变形链球菌、分离、鉴定、综述

[2]

[1]

[1]

1、简介

据报道人体的口腔内含有700多种细菌,人类口腔中始终存在唾液,牙齿萌出或清洁后不久,唾液中的大量蛋白类物质可以选择性吸附于牙釉质表面,唾液是一种天然的“万能培养基”,含有各种无机物,可影响离子强度、渗透压等,提供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或刺激其生长。口腔内有需氧,兼性厌氧和专性厌氧(严格、温和、微厌氧、嗜二氧化碳菌,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病变类型存在的细菌也不同。细菌易停留在口腔内不易清洁的区域附着并生长,不同的细菌对口腔内各表面的粘附能力不同,故生长的区域也会不同。通常口腔内的微生物处于平衡状态,细菌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这种关系的平衡使得人体口腔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列如,变形链球菌(S.mtanus)能产生乳酸而韦荣氏菌(veillonella)及真杆菌又能能利用乳酸作为部分能量来源;口腔微生物之间还存在着拮抗作用,能大量分离出放线共生嗜血杆菌的龈下菌斑中,很少甚至于不能分离出菌斑固有的菌丛----血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相反,能够分离出血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的部位,几乎不能分离出H.a菌。总之,在一个群体中,这些细菌独立存在,但相互之间密切相关。

口腔内的细菌平衡状态被破坏就会引发一些疾病,例如龋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虫牙,早期无自觉症状,逐步加深,会有冷热水敏感饮食疼痛等,龋坏达牙神经时,会有自发性疼痛产生。龋齿的发病率很高,致病的四联因素:细菌、食物、宿主、时间,通俗的说就是口腔内的清洁不彻底,后牙槽较难清洁容易造成残留食物残渣的堆积,长此以往在细菌的作用下就会形成小黑点也就是虫牙。

本文根据该菌的生态学、生理生化的特点及一系列实验,分析了与变链菌耐酸、附着部位、致病性等。初步探讨了变链菌引发龋齿的原因及引起人们对龋病预防的重视。

[5]

[7]

[7]

[4]

[3]

2、研究现状

研究表明,变形链球菌群(mutans streptococci,MS)是人和动物主要致龋菌,但从人类口腔内主要检测出的MS主要是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简称变链菌)。致病能力在于能利用蔗糖合成细胞外多糖,粘附于牙齿表面,参与菌斑的形成,同时产酸使牙齿表面脱矿而引起龋病[2]。当此菌超过一定数量即有致龋的可能,所以,临床上常以其为指

[6]示菌预防检查龋的活动性[2]。变形链球菌的分离可从龋病患者的口腔中获取,根据变形链球菌的形态特点进行外观上的判断,再根据其生理生化性质等特点进行生化鉴定,分析实验结果就可以对变链菌进行判断。 2.1变形链球菌的获取

口腔细菌对口腔内不同部位具有选择性粘附的能力,研究表示唾液中常见革兰氏阴性球菌,由于唾液的特殊性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牙齿上已革兰氏阳性菌为主,舌背部革兰氏阴性、阳性球菌均有单位出现杆菌。革兰氏阳性菌牙表面分布居多,其次为舌背部和唾液中,革兰氏阴性菌反之[7]。变链菌对牙面羟磷灰石有很高的亲和力,因此牙面是变链菌在口腔内的主要定居部位,牙菌斑上通常是杆菌的定居部位。因此在细菌的获得上选择患者患有龋齿的牙面部位小心涂抹。 2.2细菌标本的培养

将不同浓度的菌液分别接种于MSBA培养平板上。在MSBA培养基中,含抗菌肽它能特异地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脱磷酸化过程,影响磷脂载体的转运及向细胞壁支架输送粘肽,还可与敏感菌的细胞膜结合,损伤细胞膜,导致离子外流。因此对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加上高浓℃的蔗糖抑制了口腔链球菌群的大多数的生长,如唾液链球菌,血链球菌等。将接种好的平板放入厌氧培养箱培养48-72小时后,对菌落从大小、形状、厚度、边缘、颜色、表面、透明度、粘度这几个形态方面观察培养基上细菌生长情况。

仔细观察初代培养平板上的菌落,挑选变形链球菌典型菌落:深蓝色嵌顿,粗糙,质硬,边缘不齐,突起状。取少量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在油镜下镜检为紫色,长链或短链小球状。将此类典型细菌分离出来接种于MSA培养基上,在设置相同的厌氧培养箱中进行次代纯培养,此时获得的纯种变链菌再次镜检并进行生化鉴定。 2.3变形链球菌的鉴定及结论 2.3.1糖发酵实验

变形链球菌族能发酵葡萄糖、乳糖、菊糖等糖类,使其产生有机酸,指示剂呈酸性反应,发酵管发生颜色变化。在糖发酵实验中,若细菌能分解糖产酸,则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呈酸性反应(溴甲酚紫呈黄色),实验结果为阳性,反之指示剂颜色未发生变化则表示为阴性。 2.3.2甘露醇、山梨醇发酵实验

变形链球菌族能发酵甘露醇和山梨醇产酸,使培养基颜色发生改变,而其它口腔链球菌则不能。该实验利用口腔中只有变形链球菌能发酵甘露醇和山梨醇使其产酸这一特性,使微量发酵管中培养基的颜色发生改变(紫色变为黄色),实验结果为阳性,反之指示剂颜色未发生变化则表示为阴性。 2.3.3耐酸性实验

口腔变形链球菌能在酸性极低的环境下继续发酵底物并产酸,通过改变发酵管的酸性梯

[8]

[2]度,培育后再次用精密pH仪测试发酵管中pH变化,了解并验证最低耐酸℃仍可产酸的范畴[25]。细菌发酵底物产酸会使原有的pH降低,若相同的发酵管中,两次对应所测的pH值发生减小,则该发酵管中变链菌发酵了乳糖底物并产酸,说明该pH下变链菌仍能在当前环境存活并进行生命活动。 2.3.4合成细胞外多糖实验

利用变链菌可将蔗糖合成不溶性多糖这一特性,将细菌接种于含1%蔗糖的BHI培养基中,培养离心后制得不水溶性胞外多糖。硫酸---蒽酮法

[17]

测定胞外多糖,由标准葡聚糖所绘制的标准曲线为参考,根据标准曲线及样本、稀释倍数和吸光度值来测定样品中是否合成葡聚糖。

3、引发龋齿的因素及其防治

通过以上的鉴定实验可以得知,变形链球菌对牙齿这种坚硬表面有很高的附着力,并能发酵糖产生酸来腐蚀牙齿,产生水不溶性糖,对酸有极高的耐受力在很低的pH条件下任然存活,酸使钙溶解长时间的侵蚀形成龋洞。

从经验和实践都可以看出,龋齿是一种与饮食有关的疾病,是牙齿在机体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发生应组织软化和有机溶解,使牙齿组织遭到破坏缺损。随着生活越来越好,龋齿低龄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显著,食物残渣遗留在口腔内牙齿的缝隙处,这种滞留的残渣给细菌创造了发酵条件,特别是糖、蛋糕、饮料等精制食物很容易粘滞在牙表面和牙缝里,经细菌作用发酵,侵蚀牙齿而脱钙,形成龋齿。糖类是细菌进行代谢的基础物质,所以可使牙菌斑增加,加速变形链球菌的繁殖,加速龋齿的产生。

预防龋齿可以从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做起。注意个人口腔卫生,口腔内多种疾病都可以从注重个人口腔卫生来进行预防。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的遗留是引发龋齿、牙周炎、口臭等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21]

[9]。还要注意平时的日常饮食均衡,合理的摄入含磷、钙、维生素等食物,以提高牙齿的防卫能力,还要少食甜食,特别是在睡前尽量不吃甜食,摄入甜食后要漱口并且认真刷牙。发现出现有龋齿出现要及时治疗,防止牙齿内部更深的腐蚀。针对公认的龋齿主要致病菌.变形链球菌的免疫生物防治已被认为是控制龋齿的公认的有效手段。只有改变目前传统生物免疫制剂的研发思维模式和方式及深入透彻了解龋齿致病菌.变形链球菌的自身特点,综合利用各种生物免疫制剂的优势,根据龋齿的发病流行病学和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研发出新的变形链球菌的龋齿免疫生物防治产品

[24]

。 参考文献:

[1]王引童.国内龋齿的防治动态.口腔医学,2003,23(02)

[2]王成龙,刘姣姣,苏东华,等.高致龋性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初步筛选.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3,31(02)

[3]Aas JA, Paster BJ, Stokes LN, et al. Defining the normal bacte-rial flora of the oral cavity. Clin Microbiol, 2005, 43(11):5721-5732. [4]UassilakosN etal.Adsorption fromsalivary fractions at solid/liquid and air/liquid interfaces.Arch Oral Biology,1992,37:549 [5]施文元,周学东.人体口腔微生物群的相互作用.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28(01) [6]张志愿,俞光岩,等.口腔科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5-48 [7]孙红武,刘开云,邹金明.龋齿主要致病菌变形链球菌的生物免疫治疗新进展.国际免疫学杂志,2012,35,(02)

[8]黄定明,罗宗莲.变形链球菌的粘附机理.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4,21(3) [9]Rolls G et al:"Tooth surface Interactions and Preventive Dentistry",IRL,P 182,1981 [10]李伟,胡红梅,秦翠,等.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培养及鉴定.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5)

[11]张久常.龋齿的成因及其预防.职业教育研究,2008,(10) [12]Yakushiji T and lnoue M:Archs Oral Biology 25:297,1980 [13]苏东华.不同致龋性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筛选和鉴定.2011 [14]Clarke JK. On the bacterial factor in the etiology of dental caries.Br J Exp Pathol, 1924, 5:141-147.

[15]Yakushiji T and lnoue M:Archs Oral Biology 25:297,1980

[16]周学东,岳松龄.变形链球菌细胞外不溶性多糖合成的体外实验.华西医大学报,1987,18(2)

[17]Scott TA.Determination of dextran with anthrone.Anal Chemistry 1953;25:1656 [18]Tsang P, Merritt J, Nguyen T,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genes associated with mutacin Ⅰ production in Streptococcus mutans using random insertional mutagenesis. Microbiology, 2005, 151(Pt 12):3947-3955. [19]王晓丽,于英,孙善珍,等.乳牙深龋时冠部牙髓的病理变化和细菌分布.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35(05)

[20]黄恕,刘珍清,孙晓菊.口腔变形链球菌生物学特性观察.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院报,1995,01(02)

[21]梁景平,朱敏,等.口腔中粘着性细菌的分布比较.口腔医学,1998,18(02)

[22]宋丽英,金恒启,等.甘露醇和山梨醇鉴别反应原理的实验研究.白求恩医学杂志,2011,09(02)

[23]Tsang P, Merritt J, Nguyen T,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genes associated with mutacinⅠ production in Streptococcus mutans using random insertional mutagenesis. Microbiology, 2005, 151(Pt 12):3947-3955. [24]Concha ML Castillo A,Liebana,et a1.Initial pH as a determi— ning factor of glucose consumption and lactic and acetic acid pro— duction in oral streptococci.Microbios,1996,87(353):207-216.

第五篇:革兰氏阳性球菌微生物学检验的标准操作程序

1 检验目的

做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查找于疾病有关的病原菌以及了解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和流行病学的调查。 2 原理

使用梅里埃ATB微生物鉴定系统,原理见鉴定系统操作规程 。 3 标本要求

(1)标本类型:血液,骨髓,脑脊液,胸水,腹水,尿液,等体液;痰液,前列腺液,脓液,组织分泌物或穿刺液等。

(2)标本采集:见标本采集手册

(3)标本储存和运输:室温放置,室温运输并立即送检。

(4)标本拒收状态:非无菌方式采集的标本或未按要求部位采取的标本。

4 容器和添加剂类型

均使用灭菌器皿盛放标本

5 试剂

(1)试剂名称:革兰氏染液、氧化酶试剂、3%触酶、血平板、中国蓝平板、SS平板、柯玛嘉平板、相关生化试剂等。 6仪器设备:

(1)接种针、接种环、酒精灯

(2)梅里埃ATB药敏鉴定仪

(3)显微镜、SPX-150B型生化培养箱、超净工作台、台式离心机、天平

7 校准程序

(送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所校准)

8操作步骤

革兰氏阳性球菌

9质量控制:

参加我科质量管理小组组织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 10患者检验结果的可报告区间

细菌鉴定到种或属,同时报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1 临床意义:

为医生提供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上一篇:副班主任工作心得下一篇:饭店厨师聘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