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党建工作经验材料

2022-08-30

第一篇:县党建工作经验材料

县纪委案件检查工作经验材料

**县纪委监察局始终把查办案件工作作为纪检监察工作重中之重,紧紧抓在手上。年初以来,县纪委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五次县纪委常委会,专门研究案件检查工作,分管案件检查工作副书记靠前指挥,亲自参与查办案件,从而使查办案件工作保持了强劲势头。截止5月末,我们县纪委监察机关共立查处违纪法案件76件,比去年同期增长50%。其中,大要案件37件

,占立案总数的48%。县纪委监察局本级案件27件,乡镇纪委、县直纪检组49件。查处违纪案件76人,其中:副科级以上6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在查办案件工作,我们重点强化了以下三个方面措施。

一、抓案源,在拓宽案件线索上下功夫

查办案件工作只有不断拓宽案件线索,才能保证查办案件工作顺利开展。为此,今年在查办案件工作上,我们首先着力在拓宽案件线索上下功夫。

一是重视信访主渠道作用,筛选案件线索。对群众来信来访认真受理,热情接待,对群众电话举报详细记录。对来信来访来电反映的问题详细排查,认真筛选,特别是对反映职级较高或问题严重的信访件,由领导亲自阅批,以保证不漏掉一个案件线索。对已掌握的案件线索,认真梳理,区分轻重缓急,逐个排队,为初核做好充分准备。

二是主动出击,捕捉案件线索。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自身优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改革的出台,重要决策的实施,组织力量,深入一线,对案件多发区、重点环节和关键岗位开展执法监察、监督检查和专项治理。并主动参加县里一些大的检查活动,做到提前介入,积极配合,从中捕捉案件线索。

三是细查深挖,扩大案件线索。对每一起案件,不就案件查案件,因事论事,认真研究案件的每个细节,从中发现新的案件线索,挖掘出“串案”、“窝案”,查处“案中案”,“大要案”。

四是加强沟通,搜集案件线索。主动与公安、检察院、法院、审计、物价等执法监督部门建立案件信息沟通联系制度,定期召开案件协调会,相互交流情况,移交案件线索。及时掌握执法监督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从中搜集寻找案件线索。

五是建立信访奖励制度,增加案件线索。今年我们对群众信访举报实行奖励制度,对群众举报属实,问题重大的署名举报,要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并加强宣传,赢得群众对我们的信任的支持,以增加案件线索。

二、抓机制,在制度落实上下功夫

建立良好的办案运行工作机制,是保证案件检查工作任务落实的关键。今年,我们在案件检查工作上着力在健全制度上下功夫。

一是继续实行委局领导包片、包案、办案责任制。领导包片,主要是把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划分成六个片,每片由一个纪委常委牵头,负责案件检查工作。负责常委不仅要经常下去监督检查片上的案检工作,而且要参与片上的查案全过程,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年终对各片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对完不成任务的,由负责的常委向主要领导说明情况。领导包案,对重大案件各片领导从立案到结案一包到底。领导办案,主要是委局领导年内要亲自查办1-2件有影响、有震动的大案。

二是继续落实好基层办案工作目标责任制。年初,把案件查处任务指标分解到各乡镇纪委、县直纪检组,每季度对各乡镇纪委、县直纪检组办案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调度,年终对各乡镇纪委、县直纪检组案件完成情况与其他各项工作目标一起进行考核,好的表彰奖励,完不成任务的通报批评,并限期赶上。

三是落实办案奖惩机制。对查办案件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纪委书记、县直纪检组长,积极向组织部门推荐,建议县委给予提拔重用,对查案工作不积极,工作不主动,因为主观原因,完不成查案任务的乡镇纪委书记、县直纪检组长,第一年、第二亮黄牌警告,并以书面材料报组织部门备案,不能提拔重用。连续三年被亮黄牌警告的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建议县委就地免职,同时对办错案的工作人员实行错案追究制。

四是实行异地交叉办案制。为了避免人情网、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对办案工作的影响,今年我们将对一些乡镇、一些部门发生的重要案件,委局统一调度人力,实行异地交差办案,以保证案件质量。

五是继续实行委局全员办案制。在明确领导办案责任的同时,也明确委局机关干部的办案责任、办案任务,做到在办案工作上人人都有任务,人人都有责任,特别是在案件多发期,要全员出击查办案件。这样,不仅锻炼了委局机关干部,而且又增加了办案工作的力量。

三、抓领导,在组织协调上下功夫

加强办案工作的组织协调,强化办案工作的组织领导是案件检查工作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案件检查工作上,今年我们在加强办案的领导力度上下功夫。

一是努力征得各级党委、政府对办案工作的支持。在案件检查工作上,我们要经常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情况,当参谋、提建议,积极争取县委、县政

府主要领导对案件检查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同时,对乡镇和部门通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敦促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对查办案件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进而有效地排除办案工作中的各种阻力。

二是切实加强对基层查办案件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对乡镇纪委、县直纪检组实行重大案件报告制度,对于乡镇纪委和县直纪检组查办的重大案件,要求从案件受理、

初核、立案、调查、移送审理处理每个环节都要向县纪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业务科室进行汇报,防止重要案件线索漏失,提高查办案件质量。另外我们将逐步建立和完善乡案县审等几项制度。并通过定期召开案件调度会、信访跟踪催办督办等形式,对基层办案工作及时督促检查。同时还要根据基层办案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对工作薄弱的乡镇纪委、县直纪检组要“开小灶”,使其尽快赶上,对于案件线索较多的乡镇、部门,要“开快车”,不断提高办案率,保证基层办案工作均衡发展。

三是加强对公、检、法等执法监督部门的组织协调,形成整体办案合力。多年的实践证明,有些案件仅仅依靠纪检监察机关本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与其他执法监督部门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合力攻坚,只有这样才能使办案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今年我们要加强与公、检、法等执法部门的组织协调,涉及到谁就找谁,涉及到哪个部门就找哪个部门,甚至有些重大案件,公、检、法要提前介入。以保证力量,集中突破大案要案。

四是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能力建设。今年我们采取集中培训、开展学习活动月、每个干部一堂课等形式,加强学习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为查案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是做好办案工作的后勤保障工作。在办案工作上,要保证人力、财力和物力。对办案工作需要人的就抽人,需要钱的就拿钱,该出车的保证出车,为办案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二篇:XX县工会工作经验材料

突破陈规 勇于创新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新路子

近年来,XX县总工会在县委和市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新修改的《工会法》为强大法律武器,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积极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的变化和经济全球化新的趋势,克服固有的思维定势,创新有效的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推进工会各项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依法履行维护职责、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加强工会经费收缴、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突破陈规,敢为人先,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最广泛地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最积极地把工会组织的活力激发出来,使工会组建逐步与我县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会员发展与职工队伍变化相适应,并在组织覆盖、职能履行、作用发挥、思路创新等方面创先争优,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XX特色的工会工作新路子。

一、把握契机,创新举措,实现基层工会组建工作质的突破

近年来,我们全县各级工会组织始终把加强基层工会的组织建设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特别是2002年以来,以实施新修改的《工会法》和《浙江省实施〈工会法〉办法》为契机,加强党工共建,加大责任落实力度,坚持因企制宜,坚持扩面与提质并举,边组建边规范,认真扎实地推进了全县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使基层工会组建工作,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工作逐步走上了快速发展和规范化建设的轨道,实现了质的突破。目前,全县有基层工会总数1097家,工会会员40167人,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工会785家,村级联合工会72家,职工人数在25人以上的工会450家;建立女工组织526家,拥有女职工会员16045人;建立工会经审组织828个,调解组织636个,建立职代会254个;建立职工之家436个,25人以上企业创评验收合格职工之家436家,基本形成了多方协调、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2003年,XX县总工会被评为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先进单位。

1、党工共建,形成组建良好氛围。在XX县委的领导下,近年来,我们基层工会组建工作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良好格局。县委建立了非公企业工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党工共建”的工作思路,建立了相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县委和乡镇党委把工会建设纳入党建工作的整体格局。县委与各乡镇(开发区)党委签订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建设责任状,并把这项工作列入对乡镇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使工会组建由“要党委政府抓”转变为“党委政府要抓”。劳动保障和工商、经贸等部门也是大力支持,密切配合,从各种角度采取措施,有效地保证了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的整体推进。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2、落实责任,发挥好乡镇工会的主导作用。在基层工会组建工作中,我们把发挥好乡镇工会的主导作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重视乡镇工会的建设,建立乡镇基层工会目标考核责任制。从2002年提出“全县乡镇一年内实现8人以上企业工会组建率达85%,以全员入会为要求,实现相对稳定企业职工入会率达90%”工作目标起,我们连年下达乡镇工会工作考核目标,细化有关考核指标,与年终考核奖励挂钩。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乡镇工会工作督查联系制度,专门刊发了《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建设情况通报》,每10天左右通报一次组建工作情况,开展督查和交流。到2002年底,全县各乡镇圆满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2003年,进一步加大了对乡镇工会考核激励的力度,同时,顺利完成对全县18个乡镇工会干部的换届,调整配备工会干部48名,其中专职干部22名,这批事业心、责任感强、素质高的工会干部为乡镇基层工会组建工作奠定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2004年,我们又明确提出了8人以上企业工会组建率达99%,实现相对稳定企业职工入会率100%的工作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对乡镇工会出台了有关激励措施,划拨了一定的工作经费,同时,争取县委的支持,明确要求乡镇落实工会主席享受(现职)副职的政治和经济待遇。积极推进了乡镇工会在基层工会组建工作中发挥好主导作用。

3、因企制宜,确保工会组建的覆盖面。在基层工会组建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组建过程中,我们坚持从XX非公有制企业量大、规模小的特点出发,在确保规模以上、25人以上企业必须独立建立工会的同时,对规模较小、季节性用工明显(如竹制品行业)的小型企业,按照地域相近、行业相同的原则联合组建工会,组建了一批村联合工会、行业联合工会,从而有效扩大了工会组织的覆盖面。

4、规范提高,不断提升工会组建工作的水平。从2002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一手抓组建,一手抓规范,先后出台了《XX县总工会关于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XX县乡镇(开发区)规范化建设一览表》、《XX县产业(系统)工会规范化建设一览表》;在全县基层工会广泛开展了以“有印章、有位子、有桌子、有牌子、有制度”的“五个有”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建设工程活动。全县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制度上墙公示率达71%,其中乡镇上墙公示率达95%。每个乡镇(开发区)树立1—2家示范工会,加大示范的力度,不断提高已建工会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在2002年开展“基层组织规范年”的基础上,2003年,我们又进一步加大了规范化建设的力度,全县建立示范工会44家,25人以上企业创评验收合格职工之家436家。2004年,我们将力争25人以上基层工会“合格职工之家”创建率达到100%,培育示范工会45家。

二、知难而进,创新机制,实现依法维护工作新的发展

维权是工会的天职,维权也是当前各级工会工作的难点。如何把工会维权工作放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去思考,既保护好职工,又维护企业主,做到维护弱势群体的保障权和强势群体的发展权相结合,达到双赢,这确实需要工会从实际出发,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近年来,我们全县各级工会和广大工会干部把切实履行维护基本职责作为天职,坚持职工利益无小事的原则,知难而进,创新机制,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责,切实把维护工作贯穿到改革、发展、参与、帮扶全过程。

1、开拓创新,着力搭建“帮困维权”的绿色通道。创建了新的维权机制。2003年,在乡镇建立了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为建立和完善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提供了组织保障。2003年6月,率先在全市成立了“XX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职工法律维权中心”,聘请县分管领导担任名誉主任,聘请14个有关部门主要领导担任顾问,聘请三名律师常年驻会办公。出台了《XX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帮扶办法》,切实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并着力积极创造条件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从2003年开始,XX县政府每年拨专款20万元支持帮扶中心开展帮扶工作。帮扶中心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临时性救助、帮扶结对、结对助学等活动,为困难职工提供了及时、方便、快捷的帮扶救济。2003年以来,帮扶中心发放困难职工慰问金13万元,与25名考上大学的困难职工子女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解决助学补助款7.6万元。在帮扶中心的大力倡导下,基层工会积极开展“1+1”互助帮困基金。帮扶中心还新开办了XX职业介绍所培训班,免费为409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就业岗位介绍和职业技能培训。授职工以“渔”,强化中心“造血”功能。法律维权中心成立以来,共调处各类劳动纠纷100余件,其中重大工伤纠纷5起,劳动仲裁6起,切实加大了对广大职工群众的法律援助。2004年4月28日职工维权日,我们开通了“96351”XX县职工维权热线电话,并在全县16个乡镇和四个社区设立了帮扶中心联络站,开通了16个乡镇的维权热线电话。真正把“帮困维权”向基层、向广大职工群众延伸,使“送温暖”工程切实向着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着力搭建起“帮困维权”的绿色通道。

2、争取支持,努力加大源头参与维权的力度。近年来,我们积极争取县委、人大、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进一步加大了源头参与维权的工作力度。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学习贯彻〈工会法〉〈劳动法〉宣传月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意见》、《关于全面开展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签订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从2002年以来,由县人大牵头,县总工会会同县劳动保障局参加开展新修改的《工会法》学习宣传月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县、乡镇人大组织市、县人大代表进行有关《工会法》的执法视察和检查近百次,特别是2003年县领导班子换届,我们县工会主席进入了县人大常委班子,在涉及到全县重大政策规定出台和有关改革举措时,能够积极地建言献策,真正从源头参与上加强了维权。2004年,我们根据省总参议的有关精神,积极争取了县委的重视,就关系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工资集体协商问题,在递铺、昆铜两个乡镇开展了试点,下一步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由县里出台有关政策文件,在全县竹制品、转椅两大行业进行全面推行。

3、积极协调,全力推进维权良好格局的形成。近年来,我们在维权工作上十分注重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切实争取了工商、财税、劳动仲裁、劳动监察、新闻媒体、社会保险、就业服务、民政低保、法律服务等单位和机构的大力支持,2002年,我们与地方税务局出台了《XX县总工会XX县地方税务局关于加强工会经费收缴工作的通知》,使我们XX县成为浙江省实行工会经费由地税代征的的最先的几个县市之一。2003年,县工商部门把是否建立工会和缴纳工会会费,作为企业单位年检的条件之一。这些举措的出台,不仅有力推进了工会经费的收缴,更是促进了全社会依法建会、依法治会意识的强化。2002年以来,我们与劳动保障部门紧密协作,出台了《关于建立XX县总工会与劳动保障局工作协调联系制度的通知》,县、乡镇工会干部兼任劳动仲裁员、劳动监察员,积极参与一线的劳动仲裁和监察工作,特别是2004年,我们总工会与劳动保障部门抽调一批力量,共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双方协作的力度。通过这种密切的协调配合,在全县各阶层有效强化了工会法律意识,围绕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形成了互相配合、相互支持的良好格局。

三、围绕发展,创新服务,实现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大的跨越

坚持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为重点,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职工队伍,进一步加强企业职工素质教育,服务于企业发展,是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去做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我县技协组织逐步发展,各级组织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四技”服务,从2002年以来,每年技贸成交额都突破千万元。

2002年、2003年,我们县职工技术协会连续两年被评为省职工技协工作先进集体。目前,全县有基层技协组织发展到37家。

围绕XX“科技兴县”战略目标,全县技协组织认真组织广大企业职工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比武、提合理化建议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创新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XX锦轮化纤有限公司工会在职工中深入开展“优质、低耗、高效”劳动竞赛和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每年为公司增效100多万元,有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在省、市组织的技术比武和技术创新、经济技术优秀成果等评选的活动中,我们也是屡创佳绩,在全县上下呈现出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十分活跃的局面。围绕服务企业安全生产活动,我们近年来配合县安全生产部门,狠抓各项安全生产宣传和检查活动。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为劳动模范办实事、办好事活动,大力宣传劳模的先进事迹,2002年以来,先后为18名改制、破产企业劳模解决落实荣誉津贴76890元,为了各省(部)级劳模落实了医疗保险,并为31名在职劳模投保了补充养老保险,还解决落实了4名离退休劳模的待遇问题。在2003年“非典”非常时期,我们还为29名2001—2002年度的劳模免费投保“非典”保险,赠保额达33万元。通过这些服务上的创新举措,有力凝聚和团结广大职工群众为企业发展多作贡献。

四、实力强会,创新理念,实现工会自身建设新的成绩

近年来,我们在“实力强会”工作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主动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切实把工会干部这支队伍建设好,才能真正达到实力强会的目的。从2002年开始,我们开展实施以提高各级工会干部综合素质的“充电工程”,切实加大对各级工会干部的培训力度。从2002年以来,我们共组织全县销售收入500万以上规模企业的68名工会主席,25人以上基层工会主席275名,34名乡镇和系统工会干部赴金华、省总干校进行为期3天以上的集中培训活动。同时,通过召开例会和邀请“外教”来XX,组织了501名工会干部进行了短期培训。2002年到2004年4月,我们县总工会就培训工会干部一块投入达37万元。

在“充电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的同时,更注重“创新”理念的培养,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开展思想解放的讨论,引导我们的工会干部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模式,正视当前工会运行机制、工作方法和工会干部队伍不适应的问题,结合单位和自身的实际,去思考去研究,在实践中去创建新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方法,去培养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扎扎实实的良好作风。通过培训,我们的工会干部素质特别是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如:XX超亚家具有限公司的工会主席,通过培训,更加注重工会工作与企业发展的融合,找准工会工作在企业中的位置,使工会工作得到了企业资方的大力支持,获得了广大职工群众的普遍赞美。特别是我们的乡镇工会干部通过培训,思想观念更新,工作的事业心、责任感更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更加明显,工作协调能力和水平也有明显的提高。2002年以来,有10名乡镇工会干部获得了市级以上先进工会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孝丰镇工会等6家工会被评为省、市级先进集体。

同时,在硬件建设上,从2004年起,每年由县总工会划拨部分活动经费到各乡镇工会,我们还根据乡镇工会工作需要,在县总工会建立局域网的基础上,给全县所有乡镇配备电脑,加快工会工作信息化进程,提高工作效能。2004年,县总工会积极筹措资金,拟投资800万元新建XX工人文化活动中心。

回顾近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的体会到:一是领导重视,齐抓共管是我们做好工会工作的重要保证。工会组织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工会的各项工作开展一定要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要围绕服务经济、服务发展、服务企业这条主线,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主动协调有关职能部门的配合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去全面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二是突破陈规,开拓创新是我们做好工会工作的重要前提。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工会工作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不突破计划经济条件下旧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模式,工会工作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会落后于时代的要求,落后于党的要求,落后于广大职工群众的要求。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勇气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工会工作才能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三是改进作风,求真务实是我们做好工会工作的重要关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更加任重而道远,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扎扎实实取得工会工作的全面发展,必须始终把改进工作作风摆到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只有坚持改进作风,落实责任,强化考核,求真务实,狠抓落实,才能使工会工作更加贴近基层、贴近职工群众,才能使工会工作具有良好的效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会组织服务经济、服务职工的重要作用。

第三篇:县社科联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县地处成都市第三圈层,是一个拥有86万多人口的丘区农业大县。**县社科联如何紧密结合实际,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也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以来,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一、围绕中心、制定课题

联系

**“坚持科学发展,推进三大建设,构建和谐**”的实际,为实现“超常规、可持续、再跨越”的发展思路和争创全省丘陵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排头兵,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县的目标,**县委宣传部、县社科联根据省、市社科联的总体要求,在“全城成都”大背景下,紧紧结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践,在年初制定了几十个调研课题,课题涵盖了工业强县战略、新农村建设、天府花园水城打造等“三大建设”的方方面面。比如:针对**县交通现状,我们制定了“城乡交通全城畅通——**实践”;针对当前农村的各项改革,我们制定了“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破解‘三农’难题”;针对**工业发展现状,制定了“加快工业发展,实现区域经济新跨越”等课题。在初步确定后,分别印发给每位县委常委,请他们根据各自分管工作的实际,作进一步修改,最后确定了12个调研课题。分别由县委领导带头,组织课题研究。

二、开设讲座,提高能力

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效的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必须用科学的、前瞻的理论武装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头脑,提高广大领导干部驾驭和领导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能力。为此,**县委宣传部、县社科联根据县委要求,认真做好每月月末周六的全县领导干部专题学习会的专题设计和专家讲座的相关工作。到现在为止,已邀请了省、市专家10人到**作专题讲座。市社科联陈家泽教授的《土地资本化的制度障碍与改革路径》专题讲座和专题讨论,对我县正在进行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的淮口镇领导有很大的启示,从一个更深的层次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的路径,从而使淮口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后重建的问题同样摆到了**县面前,尤其重要的又是规划问题。为此,我们邀请了市交委副主任、博士导师王钺教授给我们讲《城乡规划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通过专题讲座,大家对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农村住宅建设认识更为深刻,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克服简单复制(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城市规划的作法,要打造四川特色乡土建筑聚落,要因地制宜、要适用。全县社会事业项目灾后重建规划,在听取专家意见,结合**实际基础上数易其稿,最后达到了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目标。

三、深入调研,成果丰硕

破除盆地意识,强化开放合作意识。**县委宣传部、县社科联整合了县政研室、县委党校、各协学会的社科资源,深入到“三大建设”的第一线,撰写出大量的调研成果。通过会议交流,提案等形式提供给县委、县政府作决策参考,充分发挥了“咨政服务”的作用。今年已收到各级领导干部撰写的“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探索、推进三大建设”等方面的调研文章168篇,正精选编印成册。

在今年市社科联开展的“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社科研究重点课题立项申报”工作中,**县推荐上报的五项社科优秀成果中,有三篇研究报告获奖:王世录同志的《“股田制”改革刍议》、何立斌同志的《**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张顺强同志的《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修复性司法之借鉴——由一篇报道引发的思考》分别拟评为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二、三等奖(已公示);《**镇村党组织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整合机制研究》、《**农村林权制度改革研究与应用》获准立项。

四、下一步工作。

1、进一步加大社科联对经济社会的服务功能。随着全县各项工作的推进,有针对性的邀请专家、学者到**指导,研究经济运行规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直接的理论指导。

2、形成合力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今年,**县把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社科联要主动与县委办、县委政研室、县委党校、县农发局、县文明办、县委宣传部理论科配合,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强大的社会教化功能,净化人们思想,校正道德失范,培育社会文明风尚。

3、积极配合县委“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大讨论。组织相关单位和广大会员,深入调研**县在推进各项改革中人们思想上存在的障碍,展开大讨论,撰写相关调研文章,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参考。

4、积极配合县委做好改革开放30周年各项纪念活动。回顾改革开放历程,从中吸取营养,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超常规、可持续,再跨越”的发展思路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第四篇: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文章标题: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汇报__县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

一、主要内容及做法

我县农村综合改革主要围绕合理调整乡镇规模、创新乡镇领导体制、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探索和创新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和改进乡镇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五个方面进行。目前,基本完成了以下主

要改革内容。

1、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改革后,全县由原有28个乡镇调减为17个镇,平均人口由原来的4.25万人扩增到6.99万人,平均国土面积由原来的83.89平方公里扩展到138.1平方公里。

2、创新镇领导体制。按照“主官合

一、减少副职,明确职责、提高效率”的原则,我们确定镇人口在6万人以上的镇领导职数控制为9名,6万人以下的为7名;实行乡镇党政领导交叉任职、党政正职实行一人兼;同时,设副书记2名,分别兼任镇人大主席和纪委书记;设党委委员4-6名,其中2-3人兼任副镇长,1人兼任人武部长。改革后,全县镇级领导班子成员由原来409名减少为153人,减幅达62。

3、整合镇内设机构。对镇机关统一设置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挂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牌子),并明确了各办的职能及职位设置,界定了各个职位的主要职责。“三办”分别设主任1名,副主任1-2名。改革后,全县有153人通过竞争走上了镇中层干部岗位。

4、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采取“执法职能上收、行政管理职能归位政府、公益性职能整合设置、经营性职能推向市场”的不同举措。将原乡镇事业单位受委托承担的国土资源、林业、农机等行政执法职能上划县直有关主管部门;将原乡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土地建设管理所、文化广播电视站和计划生育服务所等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收归政府,由镇政府承担;保留垂直管理的财政所,撤销农税所;保留计划生育服务所;撤销农村经济服务中心、文化广播电视站;将原乡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的农技、畜牧、水产重组按镇综合设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将原农村经济服务中心承担的农资、农机经营与动物疾病诊疗等经营性职能推向市场;将原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转制为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改革后,全县乡镇事业单位由原来140个(不含中小学、卫生院)调整为84个,精简40。

5、精简镇行政、事业编制。对调整后的镇机关行政编制和事业单位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镇人口在14万人以上的镇暂按60-65名核定控制数,人口在8-14万人的为45-50名,人口在6-8万人的为40-45名,人口在6万人以下的为30-35名,较改革前压缩28.8;镇事业单位人员核定控制使用数为818名,比改革前压缩28.8。

6、认真做好人员定岗和分流工作。中层干部采取竞职演讲、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一般人员,机关采取双向选择。事业单位采取考试、民主测评、组织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定岗。全县镇机关共定岗693人,事业单位定岗818人。人员定岗后,采取提前退休、经济补偿、离岗创业、待岗等多种渠道,全县共妥善分流乡镇机关干部150人,其中副科及以上干部77人;事业单位人员266人。

7、探索建立了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建立以镇主要负责人任期目标责任制为主的镇管理新机制,县委、县政府对镇主要负责人任期目标进行量化考核,明确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激励奖惩措施,强化其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乡镇公益性事业单位用人新机制,事业单位全面实行上岗竞争制、全员聘用制、末位待岗淘汰制和绩效工资制,以岗位管理代替身份管理。建立镇涉农公益事业“以钱养事”新机制。按照“政府出钱,购买服务,合同管理,农民认可,考核兑现”改革思路,对农技农机、林业推广服务等,全面实行“两个打破、两个贴近、三个规范”的管理手段,建立职工薪酬与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直接挂钩的绩效评价体系;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治、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着力推进“定防区、定任务、定目标、定报酬、统一收费标准”的“四定一统一”管理模式,实现政府购买和委托服务,直接将公益服务经费拨付到公益性服务项目上,在年终或项目完成之后,按照“253”架构,加权计算考核得分,按绩取酬。全面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方便群众,促进政府职能和机关工作作风转变。

8、开展村级规模调整工作。按照5000人左右的规模、每千人一名村干的标准,将全县原来398个村(含社区)调整为231个村(含社区),减幅达42;村均人口由原来的2886人调增到5005人,增幅为73.4;村干由原有的1908人精简为1386人,减幅为27.7。

二、初步成效

我县农村综合改革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实践和运行,初步成效已经显现,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发展空间得

到了拓展。乡镇村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和财力的聚集,使镇村的生产要素得到有效的整合,拓展了镇村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新农村建设。2006年,我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3亿元大关,达到3.16亿元,比上年净增7000万元,是过去10年净增的总和。

第二,体制创新取得了突破。一是乡镇主官合

一、党政交叉任

职,工作合力和行政效率大为提高;通过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每一个在岗人员职责更加明确,目标更加务实。二是将该由政府办的事收归政府,将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经营性事业推向市场,使政府真正从“越位”中“回位”,职能得到了进一步理顺。

第三,内部机制实现了活化。建立以镇主要负责人任期目标责任制为主的管理新机制,突出了任期目标和绩效考核。对乡镇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及一般干部,实行“公推、公选”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新机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将农民群众和服务对象的评价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调动了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和质量大为提高。

第四,行政成本有所降低。通过扩大乡镇规模、精简机构人员、减少领导职数,有效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初步测算,改革后全县每年仅乡镇非工资性财政支出可减少1100万元。同时,将乡镇事业单位人员逐步推向市场,实现“以钱养事”,服务成本也将逐渐降低。

三、几点体会

总结这次改革实践,我们的体会是:

改革必须解决“我要改”的首位认识问题。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形成上下一个调、全县一盘棋,方方面面都维护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浓厚氛围,这是改革顺利推进的前提和保证;改革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调整乡村区划,确定职能重点,这是改革能够深化的基本途径;改革必须以机制创新为重点,以体制的创新、机制的转换来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让那些愿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人在事业的平台上脱颖而出,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个人及群体的能量,这是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改革必须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定岗过程阳光操作,分流人员妥善安置,这是化解改革中复杂矛盾的有效办法。

各位领导,我县作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虽先行一步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与省委、省政府和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在全面贯彻好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各地改革的好经验、好做法,按照“一个转变、三个建立、一个改进”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已经取得的效果,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创新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推动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来源于,欢迎阅读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第五篇:县节能降耗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文章标题:县节能降耗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声明:(http://)原创文章!对于其他网站的抄袭行为我们将联合作者追究其法律责任!--节能降耗作为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龙游县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规划先行、项目推进、重点突破、政策配套”的总体思路,以推进资源节约利用、清洁生产和生态园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施节能降耗,促进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推进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县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两年来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强度下降5。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规划先行,明确思路

节能降耗的核心是引导企业依托技术创新,转变增长方式,提升企业发展水平,重点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理清思路,对此,我县先后委托或组织编制了《龙游县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龙游县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龙游县集中供热规划》等一系列规划,通过规划编制,一方面在反复征求企业意见的同时,提升企业的认识,明确节能降耗对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从空间布局、资源整合、项目设计、推进时序上理清思路,引导产业集聚,提高基础设施共享率,大力推进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着力构建区域生态产业链。

二是设计载体,推进项目

节能降耗工作的顺利推进,主体是企业,关键是项目。近几年来,我县坚持以项目为载体,每年安排一批节能降耗重点项目,实行县领导联系制,加强服务,及时协调,大力推进企业实施节能降耗,重点抓好三类项目:一是清洁生产项目,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近年来,全县14家重点清洁生产企业共投资6650万元,实施清洁生产方案391个,每年可节煤20030吨,节电1886万度,节水526万吨,减排COD、SO2等污染物20以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二是节能项目,以废物、废料、废旧物资的合理利用为重点,着力推进一批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实施节能工程,绿得公司通过建设综合节电、节约蒸气、废气废渣回收利用等项目,年节电达到280万度,节约蒸气折标煤5127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500,万元产值废水排放下降率为85,固废排放下降率为82。三是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结合龙游产业特性,推进一批企业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浙江青龙山建材有限公司通过引进国内先进的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建成总装机2×3000千瓦的纯余热发电项目,为公司解决了1/4的用电量,年节电支出近1700万元,既充分利用资源,缓解了电力矛盾,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是突出重点,以点带面

节能降耗工作,重在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结合龙游发展现状,着重从区域、产业两个层面循序推进,以点带面。一是从区域上,突出龙游工业园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的创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坚持“高新技术立区、环保绿色建区、精品特色兴区”理念,严格项目决策咨询制度,坚持环保一条红线,在产业、项目的引进上从严把关,杜绝经济效益低、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重的项目入园建设。同时通过项目科学布局,推进产业空间集聚,提高基础设施共享率,努力发展园区循环经济。二是从产业上,重点围绕水泥建材、化工、造纸等高能耗产业,大力推行节水改造、节能变频、纯余热发电等技术,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节能降耗,形成了绿得农化、恒达纸业、腾龙竹业、青龙山建材等一批节能典型示范企业,并进而推进了整个产业的节能降耗,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是加强领导,完善保障

节能降耗工作即是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当前一项相对薄弱的工作,为全力推进这项工作,近年来,我县先后建立工业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电力迎峰度夏工作领导小组等工作机构,由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加强对节能降耗工作的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督查,确保完成。同时通过加强组织协调,提高电力、煤油利用效率,在用电上,通过争取电力部门支持网架配套改造,提高电力输出能力,同时通过实施科学的接用电方案,合理调配电力供应,引导企业有序组织生产,确保电力供应安全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建立煤、油供应应急预案,加强对煤、油市场供应的预警,合理配置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加强政策保障,先后制订《加快工业发展若干意见》、《加快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2006发展工业循环经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行动方案》、等政策意见,充分体现政府导向作用,积极鼓励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对列入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通过省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省绿色企业等给予资金补助。

在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全力推进节能降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经济主体发展理念上,与节能降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尚未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二、下步主要工作举措

为确保到2010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强度(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05年下降20,年均下降4.4;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强度下降30,年均下降6.8。我县准备组织实施“1479”工程,即到2008年,创建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1个——浙江龙游工业园区、示范企业4家——绿得农化、恒达纸业、腾龙竹业、青龙山建材,实施7个工业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完成9家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审核。并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编制节能降耗规划。节能降耗是一项长期性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在充分把握县情的基础上,深化节能降耗规划编制工作,立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立足于生态资源优势的发挥,明确阶段性节能工作具体目标,并纳入各项经济社会工作之中,全力推进。并通过规划带出一批项目,加快能源结构和工业经济结构调整。

二是全力推进“三大工程”。一是能源节约工程,继续鼓励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大力推广余热、余压和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发展热电联产、热电冷三联产和生物质综合利用电厂等能源开发工程,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对传统工艺设备进行改造。二是清洁生产工程,以减量化为重点,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继续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污染物超标排放或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规定限额和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对造纸、化工、水泥建材等行业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三是资源综合利用工程,重点抓好矿渣、炉渣和竹加工废料的综合利用工程,加快新型材的开发和生产,提高散装水泥使用率,有序推进预拌混凝土的发展。

三是切实抓好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节能降耗是个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加速阶段,即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更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在当前要素资源紧缺的背景下,要坚持政策规范和技术推广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继续抓好龙游工业园区的试点,根据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的创建要求,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快污水处理、集中供热、供气等公用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共享率;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实现区内资源消耗减量化和循环化,从而通过试点,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统筹协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是严格把握产业发展导向。要结合龙游产业现状,根据金衢丽产业带和钱塘江流域产业发展导向,进一步明确我县产业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和工业布局,严把产业门槛,重点打造特种纸和竹板材两大制造基地,加强培育和提升。要进一步健全项目决策咨询制度,着力引进生物医药、新材料、专用机械、绿色食品等新型产业,严格控制高能耗、有污染产业发展。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和能源替代、“零排放”、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回收处理等先进技术。

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完善落实现有政策规定的同时,探索建立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1479”工程的建设。对实施节能降耗工程的企业,在供地、供水、供电、信贷等方面优先予以保障。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工业循环经济专项资金,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全面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工作。

《县节能降耗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来源于,欢迎阅读县节能降耗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在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全力推进节能降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经济主体发展理念上,与节能降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尚未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二、下步主要工作举措

为确保到2010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强度(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05年下降20,年均下降4.4;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强度下降30,年均下降6.8。我县准备组织实施“1479”工程,即到2008年,创建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1个——浙江龙游工业园区、示范企业4家——绿得农化、恒达纸业、腾龙竹业、青龙山建材,实施7个工业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完成9家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审核。并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编制节能降耗规划。节能降耗是一项长期性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在充分把握县情的基础上,深化节能降耗规划编制工作,立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立足于生态资源优势的发挥,明确阶段性节能工作具体目标,并纳入各项经济社会工作之中,全力推进。并通过规划带出一批项目,加快能源结构和工业经济结构调整。

二是全力推进“三大工程”。一是能源节约工程,继续鼓励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大力推广余热、余压和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发展热电联产、热电冷三联产和生物质综合利用电厂等能源开发工程,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对传统工艺设备进行改造。二是清洁生产工程,以减量化为重点,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继续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污染物超标排放或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规定限额和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对造纸、化工、水泥建材等行业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三是资源综合利用工程,重点抓好矿渣、炉渣和竹加工废料的综合利用工程,加快新型材的开发和生产,提高散装水泥使用率,有序推进预拌混凝土的发展。

三是切实抓好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节能降耗是个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加速阶段,即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更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在当前要素资源紧缺的背景下,要坚持政策规范和技术推广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继续抓好龙游工业园区的试点,根据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的创建要求,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快污水处理、集中供热、供气等公用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共享率;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实现区内资源消耗减量化和循环化,从而通过试点,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统筹协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是严格把握产业发展导向。要结合龙游产业现状,根据金衢丽产业带和钱塘江流域产业发展导向,进一步明确我县产业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和工业布局,严把产业门槛,重点打造特种纸和竹板材两大制造基地,加强培育和提升。要进一步健全项目决策咨询制度,着力引进生物医药、新材料、专用机械、绿色食品等新型产业,严格控制高能耗、有污染产业发展。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和能源替代、“零排放”、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回收处理等先进技术。

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完善落实现有政策规定的同时,探索建立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1479”工程的建设。对实施节能降耗工程的企业,在供地、供水、供电、信贷等方面优先予以保障。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工业循环经济专项资金,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全面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工作。

《县节能降耗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来源于,欢迎阅读县节能降耗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上一篇:选调生自我鉴定材料下一篇:学党史忆党恩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