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音乐全册教学设计

2022-11-12

第一篇:二上音乐全册教学设计

二上音乐《小麻雀》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麻雀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学唱歌曲《小麻雀》

2、 动脑为歌曲创编歌词、动作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学会歌曲《小麻雀》,并能边演边唱

2、 动脑为歌词创编歌词动作

三、教学过程

1、律动《早上好》

2、同学们,今天通往这节课的大门需要你们自己来开启啦。看看你们打开的什么样的世界。(打节奏)

3、我们再拍拍这个神秘的暗号,看看会出现什么?(出现青蛙,兔子,鸭子,鸽子,并且来和他们打打招呼,做做动作)

4、听,这个什么声音?

5、老师:今天老师就要介绍这只非常热情的小麻雀给大家认识。 同学们仔细听,我是一只怎么样的小麻雀呢?(录音机放歌曲PPT展示相应歌谱)

6、为了迎接小麻雀的到来,我们一起来个欢迎会吧。看老师手上有个小乐器,叫做串铃,请你竖起耳朵听一听,老师拍的是哪一条节奏。请大家伸出双手握拳,左手在下,右手在上,跟着老师一起拍一拍。 为歌曲伴奏

7、小麻雀很高兴能够认识大家,初次见面,他给大家带来了两份礼物,0

X- - -

8、让我们一起来夸一夸小麻雀吧。(按节奏读歌词,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节奏)

9、听到了大家的夸奖,小麻雀忍不住跳起了舞蹈,请大家伸出手,跟着老师的歌声,画一画小麻雀舞蹈的路径

10、学唱:a、学唱第一乐句跟唱 b、师生合作唱谱 c、请学生找一找第一句相同处 d、请学生在相同处一起唱 e、加入赞美的歌词

11、再次用可爱的声音演唱,并为自信的小朋友带上小鸟头饰

12、此时若小鸟已经飞远了些,我们的歌声应该是怎样的

13、若小年都快看不见了,我们的歌声又该怎样

14、请带有头饰的小朋友随意飞,剩余的小朋友唱,注意小鸟来到身边应该怎么样,飞远了又该怎么样

15、编创:小麻雀带了他的一个小伙伴,听,是谁

16、开动脑经,模仿小麻雀夸一夸小花猫

17、用歌声来赞美可爱的小花猫

18、分角色演唱,比比看是小麻雀更可爱还是小花猫更可爱

19、加入串铃伴奏,丰富演唱

20、今天动物们很高兴认识我们,我们以后要爱护这些小动物,和他们做朋友

《小麻雀》教学反思

陆游小学 杨卉

1、 小麻雀是一首三拍子民族调式的的歌曲,三拍子的稳定性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较难控制,作为老师应该多用律动身体带动学生找到三拍子的感觉。

2、 聆听时画小麻雀的舞蹈路径,考虑欠佳,毕竟我面朝学生,方向与学生不一致的话会对学生有所干扰,可以第一遍指着ppt动画,第二遍在黑板上画。

3、 第一句乐句曲谱的学唱,一开始最好点着ppt学习,帮助学生认谱,另外钢琴的伴奏可以略去,只弹右手旋律,以免左手的声音干扰到学生

第二篇: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学设计

第一课 春天来了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小树快长高》、《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 学 内 容

聆听《嘀哩嘀哩》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后,提示学生回答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

2.可提示学生在纸上用线条或图形画出对歌曲旋律的感受。

3.边听边表演歌曲。

聆听《春晓》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

2.分小组创意,结合古诗词做表演或配乐诗朗诵。

表演《小树快长高》 教学基本要求

1.在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基础上,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2.引导学生看课本上方的四幅图理解歌曲。

3.通过对小树的讨论“你为小树做了什么?”加深对爱护树木,保护绿色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结合课本上的口风琴吹奏标记,根据本班学生的水平决定是先

1 奏后唱,还是先唱后奏,把演唱、演奏放在不难为学生的基点上操作,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爱护,逐渐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

5.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自编表演动作,然后一组一组地表演给大家看。

编创与活动

1.认识“0”(以四分音符为一拍,“0”休止一拍,“0”休止半拍),不告诉名称,只让学生通过节奏拍击,掌握时值。

2.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拍击歌曲的节奏,通过主动探索式的学习,准确地拍击歌曲的节奏。

3.还可以视学生的能力情况,发动学生创编带有“0”的节奏歌谣,使学生有兴趣地掌握“0”准确休止的时值。

4.在演唱歌曲时,遇到带有“0”乐句,要唱的轻松自然,不要因为有八分休止符的出现而使旋律的演唱变得生硬,以致破坏了歌曲的整体效果。

表演《郊游》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要有让学生听会的思想,让学生轻松地学会歌曲。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可提示学生拍击节奏、读歌词等活动,积极地听,感受音高,为准确地演唱歌曲做好听觉上的准备。

2.可结合歌曲的表演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去效游?心情是怎样的?每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效游时的发现等等,启发学生带着情感表现歌曲的内容。

2 3.分小组创编动作,熟悉加入小鼓的节奏,完整地边唱边表演歌曲。

编创与活动

1.课前准备沙子、豆子、饼干盒、饮料盒等物品,分小组将自己的设想实现。教师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创新。

2.可随着歌曲的演唱,敲击自制的乐器。但要事先确定节奏型,分小组练习后敲击。

 教 学 建 议

一、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

二、教师可根据自己教学的情况,任意搭配本课内的教学内容。在设计每一教学内容时,应用课程的理念提示自己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是否在教学中成为学生的朋友,是否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度过每一个40分钟。

 教 材 分 析

l. 童声齐唱《嘀哩嘀哩》

《嘀哩嘀哩》是由望安作词、潘振声作曲的儿童歌曲。采用2/4拍、大调式、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

歌曲的结构十分规整,每乐段都是由四个4小节乐句构成。第一乐段的第一乐句由大调主三和弦的三个音do、mi、sol构成,开始时作下行,在明亮的音调中糅入了柔和的色彩,给人以明朗、亲切之感。这一乐句是全曲的核心,揭示了歌曲咏唱的主题--春天。第二乐句

3 在前句的音调基础上略作发展,与之呼应。在第一乐句重复出现(即第三乐句)之后,第四乐句不再像前面三个乐句那样划分两个乐节,而是全句一气呵成,句末则运用休止符阻断形成顿挫感很强的节奏: 显得活泼、俏皮,颇具童趣。

第二乐段的前两个乐句以同音重复的旋律进行和活泼的节奏,配上象声词:“嘀哩嘀哩”,生动而形象地模拟可爱的小黄鹂鸟的鸣叫,富有童趣。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行四度模进,音区一高一低,仿佛是枝头黄鹂一唱一和,相互对答。这一乐段的第

三、四乐句是第一乐段末句的变化重复及完全重复,以再现的手法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加强了歌曲的统一感。

这首歌曲自创作以来深受孩子们喜爱,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咏唱春天,抒发了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

2.歌曲《春晓》《春晓》是一首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同名诗创作的歌曲。《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藏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合,有使人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让人想起那如烟似梦般的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而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

4 者自己去想像,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漫春光,这是用春声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

教学反思:利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学生很喜欢,但是要注意提示学生有强弱对比、声音不能压过音乐。 第二课 难忘的歌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并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用口风琴吹do、Fa两个音,按节拍为歌曲伴奏。

3.能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 学 内 容

聆听《儿童团放哨歌》 教学基本要求

1.聆听歌曲,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知道儿童团都做过哪些事?

2.复听时边听边表演。

3.用一句话谈谈对这首歌的感受。

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基本要求

5 1.完整地聆听歌曲。聆听时,教师可利用录像、图片简介影片《英雄小八路》的故事。

提示: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提示:歌曲中对少先队员提出了哪些要求?每人简要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3.再次复听,可轻声合着音乐唱一唱,并用手击节拍。

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组命名为游击战的节奏练习。有人打枪、有人敲鼓、有人在铁桶里放鞭炮,制造迷惑敌人的效果。教师可指导学生读出声响模拟枪声、鼓声、鞭炮声,形成节奏声势。

2.分组编创,编排小组表现效果,三种声响同时出现、相继出现均可,还可根据想像加上号角声。

3.分组为大家表演,看哪组节奏准确,三声部合作得好、声势效果好。

表演《共产儿童团歌》 教学基本要求

1.学会用听觉尽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完整聆听歌曲中学会歌曲。教师可提示学生用手击节拍、踏步走等形式感受歌曲,在多次不同方式的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3.跟琴小声熟悉歌曲,对准歌词,尤其是一音多字处。

4.可在学会歌曲后,让学生在歌曲演唱前加入自编的小军鼓的节奏,或拍击或读出,使歌曲的演唱更有气势(小军鼓的节奏可分小组

6 完成,尝试加入的效果)。

编创与活动

1.本课安排了一组固定音型伴奏的方式,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尽快加入器乐表演中去,尝试伴奏、合作的愉快。

2.可让学生听着歌曲录音伴奏,试着跟上歌曲的节奏。

3.分组互相伴奏。歌曲是4/4拍,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突出强拍,第一拍要强,第三拍次之。

表演《卖报歌》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简要叙述 。

2.复听《卖报歌》并出示歌片,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可将不会的字注音)。

3.随琴轻声跟唱,认真填词。

4.分小组讨论歌曲的情感。提示:说说歌曲给你的感受。

5.分组编创动作,也可简单化妆成小报童表演,如:拿报、背上卖报的袋子,分组表演。

6.歌曲学会后,加上沙球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教师要注意歌曲演唱与伴奏合作的整体效果。

编创与活动

1.这是本课安排的一个听辨音高的练习。可以有下面的几种作法。

2.教师可先唱唱名,让学生听并辨认是哪一个小报童唱的?熟悉

7 唱名并能说出来,是第几个?并模唱出来。

3.教师用琴弹奏,让学生听,说出是第几个报童并唱出。

4.教师可让几名学生分别唱出,让学生排出顺序,并说出同学的名字。这种方法既可以听辨音高,同时也可以听辨人声的音色,为将来听辨乐器的音色打基础。 

 教 学 建 议

1.本课可安排三课时完成。

2.本学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也应积极地挖掘教学的空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将课本、教师、学生、环境四大要素紧密结合,创设课程,创设自己的教学特色,使自己的教学有声有色,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协助下更喜欢上音乐课。

 教 材 分 析

1.合唱《儿童团放哨歌》

《儿童团放哨歌》是《红军根据地大合唱》中的一首奋进向上的儿童合唱歌曲。由女作曲家瞿希贤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歌曲为2/4拍,五声徵调式,不带再现的二部曲式结构。

第一部分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活泼跳跃,干脆利落,透着稚气与顽强。

第二部分,旋律完全由新的因素构成,节奏则起着前后统一的作

8 用。四声部卡农式合唱,歌声此起彼伏,既表现了革命力量的强大,也创设了儿童团员在红旗下成长的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

歌词以小公鸡的啼鸣表示人民解放了,翻身做主人的新生活开始了,颂扬了***和他领导的队伍是人民大救星的主题。

我们仿佛在歌声中看到了手拿长梭标,臂带红袖章的红小鬼机智勇敢、严阵以待的神态。尤其是中段结尾处,作曲家巧妙地加了一个升记号 ,将孩子们见到红军哥哥时天真而急不可待的甚至有点唐突的神态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

作曲家介绍

瞿希贤(1919- )女作曲家。上海人。自幼爱好音乐。1948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曾从师于弗兰克尔(德籍教授)、谭小麟教授等。解放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她的作品题材宽广,风格多样,音乐语言清新生动,刚柔兼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独创性。其中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获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歌曲比赛一等奖,合唱曲《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获1964年全国群众歌曲一等奖,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获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艺术创作评奖音乐作品一等奖。此外,大型声乐作品《红军根据地大合唱》和电影音乐《青春之歌》、《红旗谱》、《为了和平》、《元帅之死》等,也受到音乐界的好评。歌曲《新的长征,新的战斗》于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2.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采用2/4拍,

9 大调式,单二部曲式结构。

开头四句歌词概括了少先队员爱祖国、爱人民,决心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誓作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思想和情操。曲作者用明朗的大调性、宽广的节奏、经常从弱拍起的灵活多变的句法,和上下起伏度较大的旋律线条,刻画出少先队员昂首阔步、豪迈刚强的英雄形象。中间四个短句,同样处理得果断坚定,铿锵有力。末句“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是全曲的核心和高潮,为了给它作好铺垫,曲作者把前一句歌词“向着胜利勇敢前进”,用不同的曲调重复了三次,把音乐逐步推进,使最后一句高潮得以突出,从而成功地塑造了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音乐形象,加强了艺术的感染力。

作曲家介绍

寄明(1917-1998)女作曲家,原名吴亚贞。生于苏州,原籍江苏淮安。自幼会演奏多种乐器,曾在上海国立音专主修琵琶、钢琴,后参加抗日歌咏活动。1939年到延安鲁艺任教,是延安时期的第一个钢琴家。后任东北音专副校长兼教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从事电影作曲,曾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早期以小歌剧、说唱性歌曲创作为主,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小歌剧《干活好》(和张棣昌合作)、《谁沾光》等,歌曲《庄稼人小唱》也传唱一时。1953年起,先后为《小八路》、《凤凰之歌》、《李时珍》、《平凡的事业》、《鲁班的故事》等近30部电影作曲。其中《凤凰之歌》、《给解放军叔叔洗衣裳》等电影插曲广为流传,《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作于1962年,系儿童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此曲于1978年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10 队歌,并于1980年获少年儿童音乐作品一等奖。

3.歌曲《共产儿童团歌》

《共产儿童团歌》是一首革命历史歌曲,曾被作为故事片《红孩子》插曲。歌曲为四段歌词的分节歌,4/4拍,五声宫调式。

旋律以小跳、级进为主,多采用重复的手法构成,其典型的节奏 顿挫有致,几乎贯穿整首歌曲,给人一种威武的进行曲感受,恰当地表达了共产儿童团员“打倒军阀,保卫苏维埃”的坚定信念。

共产儿童团即共产主义儿童团,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劳动儿童组织。当时,共产主义青年团受中国***委托,在团的组织中设立儿童局,专门负责领导儿童团的工作,儿童团的任务是在中国***的领导下,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共产主义教育,领导儿童参加革命斗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革命工作,如站岗放哨、带路送信、拥军优属等,并开展学习、文娱、体育等活动。很多根据地的儿童团员小小年纪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4.歌曲《卖报歌》

《卖报歌》由安娥作词,聂耳作曲,写于1933年底。是一首多年来深受儿童喜爱的歌曲。

1933年聂耳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工作期间,认识了一个10岁左右卖报的小姑娘--“小毛头”。小毛头每天清早就要去报馆排队等派报,晚上卖报到深夜,卖不完就要影响一家人的生计。小毛头的遭遇,给聂耳以深刻印象。就以她为原型,写成《卖报歌》。1934年《扬子

11 江暴风雨》在上海公演时,聂耳还特地请小毛头扮演剧中的报童,并在过场戏中唱了这首歌。从此《卖报歌》传遍全国,久唱不衰。

《卖报歌》为F宫调式,2/4拍。歌曲的开始即以跳跃的节奏,简朴活泼的音调模拟报童的叫卖声,生

动地勾画出天真可爱、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



歌曲的基调乐观活泼,形象单纯,结构短小,是四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由于采用了五声宫调式,所以色彩明朗又富于民族风格,唱起来朗朗上口,优美流畅。这首三段歌词的分节歌在演唱时可做以下处理:第一段的速度稍快,反映了报童等派报时的焦急心情;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音量稍弱,表达了报童

内心的凄苦;第三段最后一句是全曲的高潮,表现出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作曲家介绍

聂耳(1912-1935)作曲家、音乐活动家。原名守信,字子义(紫艺)。笔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自幼喜爱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大革命时期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8岁到上海,翌年考进“明月歌舞团”,向黎锦晖学习作曲。因不满剧团的方针,于1932年退出,去北平与李元庆等开展革命音乐活动。后回上海参加剧联音乐小组,发起组织了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并在联华影业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工作,为左翼进步电影、话剧、舞台剧作曲。

12 他从事音乐创作时间只有两年左右(1933-1935),却为8部电影、3出话剧、1出舞台剧写出了20首主题歌或插曲,创作了15首歌曲,整理改编了4首民族器乐合奏曲、2首口琴曲,共创作了41首音乐作品。此外还发表了《黎锦晖的“芭蕉叶上诗”》、《中国歌舞短论》等15篇战斗性的音乐论文和《时代青年》等3部电影剧本(生前未刊出)。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大路歌》、《卖报歌》、《梅娘曲》传唱至今。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定为代国歌、国歌。他第一个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小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

音乐家聂耳创作群众歌曲,注重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他创作《卖报歌》有这样一个故事。

193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聂耳约周伯勋到上海霞飞路(即现在的淮海中路)上走走。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她把所卖报纸的名字喊得很动听。”?他早已注意到她,让周伯勋也来听一听。

他们走到吕班路(现重庆南路)口,在有轨电车站附近果然看见了跑来跑去忙碌卖报的那个小女孩。她不过十来岁,瘦小的身上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但浆洗得很干净,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报名,还同时报出报纸的价钱。聂耳买了几份报纸,在和小姑娘聊家常中得知她的名字叫“小毛头”。父亲卧病在床,家里生活很困难。在回去的路上,聂耳心事沉重,他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

13 要请田汉或

安娥写词。

过了几天,词作家安娥把词写好,聂耳又找到卖报的小毛头,把歌词念给她听,问她什么地方不合适可以改。小姑娘想了想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几个铜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面,我就可以边唱边卖报了。”聂耳听后和安娥商量做了修改,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的句子。后来小姑娘还真的

边唱边卖报,自然她的报好卖多了。

聂耳早已去世了,但他的《卖报歌》将长存于世

《大 家 来 劳 动》教 案

教学内容:

1、节奏传递游戏。

2、为歌曲《大家来劳动》配置劳动声音。

3、游戏圣诞晚会

教学理念:音乐是全方位的,教师的作用是组织与引导,让孩子们在玩中乐、玩中学,本节课的想法就是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声音叠置、立体的感觉。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引导孩子们感受三个到多声部的叠置。

2、通过创编“劳动”声响,让他们在创造中获得乐趣、获得知识。

教学重点:创编“劳动”声响.

教学难点:引导孩子们在其熟悉的劳动与生活环境中发现节奏,

使多声部的节奏创作在不感觉困难的情况下完成。

14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节奏卡片、动物贴纸

教学过程:

1、音乐律动《洗手绢》

2、节奏传递游戏。

师:老师刚刚收到动物王国寄来的信,我想请你们帮老师读一读,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读的又快又好

把节奏卡×、××、×—装在小动物信封里的,每个小组派一个同学上来读会,然后悄悄传递给他们的组员,由最后的同学上来告诉老师。

游戏后将三种节奏归类,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构成节奏叠置,

老师指挥学生律动。

×

×

(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感受三个声部的叠)

×× ×× 置,运用奥尔夫的律动拍手、拍腿、排肩

× — 为下面的节奏创造做铺垫。)

3、复习歌曲《大家来劳动》

a、师:我们在劳动时一般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呢?

生:扫地—沙沙沙 水声—哗哗哗 擦桌子—擦擦擦

拖地、擦窗等等

老师选用三种声音分三组练习,组成劳动的声音

口读、手做动作等。

沙沙 沙沙 沙沙 沙沙 (此处让孩子们创造劳动的节奏

擦 擦 擦 擦

将难点在不知不觉中解决。给

哗 —

哗 —

学生进行两次。)

b.师:当我们在劳动是除了劳动的声音,周围还有什么声音呢?

15 生:汽车、建房子、唱歌等

(将节奏创造扩展,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3、游戏圣诞晚会

师:今天是什么节日。

生:圣诞节。

师:刚刚动物王国给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发来了动物王国的通行证,邀请我们去帮他们搞一个圣诞晚会,你们想不想去啊

生:想去。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小动物的贴纸,让他们贴在头上,贴什么动物就扮那种动物。

a、.将学生分成六组,让他们自由选择为晚会做准备工作。

(孩子搬桌子、摘果子、抬水、扫地、擦凳子、洗食物等将劳动的声音节奏组合在一起,汇成一片劳动的海洋,此处是课的延伸)

b、师:晚会准备好了,让我们邀请我们的老师参加我们的晚会。

在欢乐的舞曲声中师生同乐,下课。

第二课

难忘的歌 《卖报歌》二年级 第二课

难忘的歌

教学目标:

一、

通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

16 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并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

能用口风琴吹DO、FA两个音,按节怕为歌曲伴奏。

三、

能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学习歌曲《儿童团放哨歌》、《卖报歌》

教学难点:

2、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表演《共产儿童团歌》

1、

会用听觉尽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完整聆听歌曲中学会歌曲。教师可提示学生用手击节怕、踏步走等形式感受歌曲,

在多次不同方式的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2、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17

3、

跟琴小声熟悉歌曲,对准歌词,尤其是一音多字处。

4、

可在学会歌曲后,让学生在歌曲演唱前加入自编的小军鼓的节奏,或拍击或读出,使歌曲的演唱更有气势(小军鼓的节奏可分小组完成,尝试加入的效果)。

二、聆听《儿童团放哨歌》

1、

聆听歌曲,歌曲唱出了那些内容?你知道儿童团都做过哪些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

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并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 用口风琴吹DO、FA两个音,按节怕为歌曲伴奏。

三、 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学习歌曲《儿童团放哨歌》、《卖报歌》

18

教学难点:

2、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一、

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

整地聆听歌曲。聆听时,教师可利用录象、图片简介影片《英雄八路》的故事。

提示: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提示:歌曲中对少先队提出了哪些要求?每人简要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3、复听,可轻声合着音乐唱一唱,并用手击节拍。

二、创编与活动

1、

这是一组命名为游击战的节奏练习。有人打枪、有人敲鼓、有人在铁桶里放鞭炮,制造迷惑敌人的效果。教师可指导学生读出声响模拟枪声、鼓声、鞭炮声,形成节奏声势。

2、

分组编创,编排小组表现效果,三种声响同时出现、相继出现均可,还可根据想象加上号角声。

3、

分组为大家表演,看哪组节奏准确、三声部合作得好、声势效果好。

19

三、《卖报歌》

1、

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简要叙述。

2、

复听《卖报歌》并出示歌片,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可将不会的字注音)。

3、

随琴轻声跟唱,认真填词。

4、

分小组讨论歌曲的情感。提示:说说歌曲给你的感受。

5、

分组编创动作,也可简单化装成小报童表演,如:拿报、背上卖报的袋子,分组。

6、

歌曲学会后,加上沙球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教师注意歌曲演唱与伴奏合作的整体效果。

四、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这一课学生积极性很高,但是应该给他们扩展知识,看一下《红孩子》或《英雄小八路》等革命影片,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歌曲。

第三课《童趣》

教学内容:《玩具交响曲》《出发》《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

20

教学目标:1 通过聆听和表演,体验与本课主题“童趣”相关的音乐内容。感受表现不同的

音乐情绪。

2 能杂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

3 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拍手游戏。

教学重点:学唱《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情绪

具:钢琴,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聆听《玩具交响曲》

1 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玩具?”

师:“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关于玩具的歌”————出示《玩具交响曲》音乐

2 引导学生体会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

3 复听乐曲,试着让学生说出音乐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在听到乐曲中模仿小鸟的声音用手势表示出来。

4 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或模仿敲击某种乐器。

二:聆听《出发》

21

1 导入

师: “看到小狗拉着雪橇你想到什么?”————出示《出发》图文

2 初听音乐

提示:音乐中描绘的小朋友是怎么出发的?

你仿佛听到什么?

3 复听时,让学生随乐曲进行表演。

三 学唱《打花巴掌》

1 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拍手游戏”

师:“北京的小朋友在玩拍手游戏时还能拍出各种各样的鲜花,你们听听”——————————出示《打花巴掌》音乐

2 提问:他们都拍出什么花?

3 通过听唱法学唱歌曲。

4 歌曲基本学会后做拍手游戏。

四 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1 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看见过蜗牛”——————出示蜗牛图

2聆听音乐。————————出示《蜗牛与黄鹂鸟》音乐

22

提问:这首歌讲的是关于蜗牛的什么故事?

3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 歌曲学会后请学生分组创编动作:有人做葡萄架,有人学黄鹂鸟和蜗牛。通过

音乐实践体会坚持下去就一定胜利的道理。

教后反思:在学欣赏课的时候,多给学生留出时间来听,而且要多听几遍,每一遍都有问题让他们回答,这样他们会很有兴趣,如果再让小组之间比赛的话效果会更好。

第四课《快乐的舞蹈》 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快乐的舞蹈

教学内容:《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加沃特舞曲》 教学用具:道具、多媒体电脑、钢琴、课件、奖牌

奖项设计:个人、集体最佳表演奖、最佳纪律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努力奖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用快乐的心情歌唱并用幸福的表情进行表演,从而培养学生演唱和表演的自信心及表现力。

2、通过音乐律动和音乐游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能够用动作体现音的高低。

23

3、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体荣誉精神。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通过编创表演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难点:

1、感受歌曲音乐的快乐及舞蹈性

2、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1 2 3 4 | 5 — | 1 5 5| 1 5 5| 5 4 3 2 | 1 -|

同学 们

好 !

您好

您好

闫老 师您

好!

师:看这是什么?今天表现出色的同学就能够获得最佳表演奖、最佳纪律奖和最嘉创意奖,最佳努力奖,今天要看看谁最出色就把这些奖颁发给他。

二、 进入教学

A、《加沃特舞曲》(为《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的情绪铺垫) 师:听一听这段音乐你熟悉吗?曾经在哪里听过呢?(播放音乐) (1)聆听音乐(节选)

师:谁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请一位同学来告诉我们。 (2)简单的律动(2次)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跟着音乐来做

(跟着节奏有规律的拍打身体,老师先用简单的动作带学生律动A段用一组动作,B段用另一组动作)

设计目的:此律动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曲式A+B+A的结构)

24 B、《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图片展示问:看老师手上拿的卡片上画的是什么?你能用动作做出来吗?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来试一试看能不能有节奏的跟着音乐来做卡片上的动作,看看你的反应够不够快。

1、玩一玩

(1)

用卡片训练学生有节奏的对卡片的图示做出反应。 师:现在你来听!(不带伴奏慢速范唱)

(2)

教师范唱并在音乐休止时做出夸张的提示,帮助学生记歌词。

师:这次我们跟音乐一起来好吗!(跟音乐原速范唱) (3)

学生跟音乐节奏在老师的提示下做出动作反应。 (4)

学生逐渐脱离老师的提示能够自己看图片做出反应。(教师把卡片放在胸前换而不必夸张提示)

师:游戏玩得高兴吗?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唱一次好吗?

2、唱一唱

(1)

看着歌词歌谱跟着钢琴伴奏(慢唱)边唱边做动作反应。 (2)

看着歌词歌谱跟着音乐(原速)跟唱

3、跳一跳

师: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边唱边跳,看谁唱得认真跳得也好。

3、编一编 (1)启发

师:如果你高兴的时候你还会怎么样?(启示:唱唱歌、拍拍屁股)

25 (2)把统一新编的歌词配合卡拉OK伴奏再唱一次。(叉腰、唱、跳、拍屁股)

师:现在能不能把我们自己的歌曲唱一唱跳一跳呢?

三、复听《加沃特舞曲》

师:刚刚我们一起听了《加沃特舞曲》,舞曲是给人们跳舞用的音乐那我们也来一起手拉着手跳一跳吧? (1)

围着桌子绕圆圈进行律动

师:音乐后三拍在原地做,其他跟着节拍走动,一句左右的换一个方向最后音乐结束后可以摆个造型,你可以自己来做造型,也可以和别的同学一起摆一个造型。

先围圆圈左右走动

师:刚才我们是边听音乐边走路,我们既然可以用脚合着音乐走路那一定还可以跟着音乐做其他的动作。

启发怎样用各种动作表现。

师:想想你怎样把你高兴的时候做的动作加到前三拍动作里去呢?(请学生合作示范)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试一次吧!

四、颁发奖项(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师:刚才全体同学的表现都非常的出色,现在颁奖仪式现在开始!

五、结束

带上课本做自己喜欢的动作突出每一句的后三拍离开教室

师:我们向这些表现出色的同学表示祝贺!好啦!现在请同学们带上

26 课本用你喜欢的动作跟着《加沃特舞曲》的节奏走出教室吧!

第五课 《兽王》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学习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2、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本课歌曲。并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3、能用打击乐及自制乐器尝试编创有情景的打击乐合奏。 重点难点:

1、能够准确的把握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并将它表现出来。

2、用自制打击乐尝试编创有情景的打击乐合奏。 教学准备:

老虎头饰、小描头饰、狮子卡片、塑料尺子、空易拉罐、白卡纸、多媒体

27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两只老虎》

2、聆听《狮王进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动物说话》自由律动,拉近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平等、轻松、自由的气氛下进入音乐课堂。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孩子们你们还会唱哪些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养孩子们自信演唱的能力)

二、演唱《两只老虎》:

变魔术导入新课:(请两个孩子配合老师,在教室外将老师事先准备的老虎头饰戴上)

“孩子们,老师看出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为你们变出两只可爱的动物兄弟,好不好?请你闭上眼睛,

一、

二、三,变!(随《两只老虎》音乐两只小老虎走入教室模仿其行走特点在孩子们当中走一圈)

1、老师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两只老虎》第一声部

2、分声部按节奏朗读歌词

28

3、两声部配合按节奏朗读歌词

4、用“Lu”模唱歌曲旋律,注意两声部的配合

5、随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分别帮助两声部稳定节奏、音准

6、歌曲处理:有趣地

7、随伴奏模仿老虎的动作特点,边唱边表演

三、聆听《狮王进行曲》:

“两只奇怪的小老虎引来了许多看热闹的小动物,(放音效:狮子吼声)呀!这是什么声音?原来大狮子也来了。(出示狮子卡片)” 完整初听乐曲《狮王进行曲》,老师在狮吼时,适当加以引导,让孩子体会乐曲所描绘的森林之王的音调是怎样的。 复听乐曲,让孩子认真聆听,狮子吼叫的次数。

再听乐曲时,将事先准备的狮子卡片发放给孩子,让孩子边听音乐边贴卡片,并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线条将他们连接起来。

四、小结:

今天我们见到了两位“森林之王”,可以看出来,同学们非常喜欢他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朋友呢?对,我们应该关心、爱护我们的动物朋友们,与它们和谐相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猫虎歌》

29

2、聆听《老虎磨牙》

3、用自制打击乐跟着乐曲《老虎磨牙》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两只老虎》自由律动、演唱,进入音乐课堂。

二、表演《猫虎歌》: 故事导入新课:

“孩子们,今天老师为你们讲一个关于《森林之王老虎学艺》的故事好不好?”(如果有孩子听过这个故事,就让孩子来讲述) “故事非常有意思,我们把它变成一首歌来唱一唱,好吗?”(老师有表情的范唱,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用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

让孩子自由发挥,表演歌曲中的故事情节,利用头饰进行小小表演唱,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表演中来,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三、聆听、表演《老虎磨牙》

“好可爱的一只小猫,好糊涂的一只老虎,老师还有一位老虎朋友没有请出来呢,你听,他来了!”

1、初听乐曲《老虎磨牙》

孩子们,你们听老虎朋友在干什么呢?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形象。

2、复听乐曲

30 让孩子们模仿所听出的乐器的演奏方法,随乐曲表演,让孩子们体会音乐带给自己的感受。

3、用自制打击乐跟着乐曲《老虎磨牙》表演

老师将准备好的塑料锯齿尺子、空易拉罐、白卡纸等分组发放给学生,让孩子们分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参与合适,随乐曲击打自制的乐器参与到乐曲的表现中来。

四、小结:

孩子们,你们的表演太精彩了,下课后,请大家自由组合,模仿一个场景,用你们自制的打击乐器,来表现演奏它,下节课我们看看哪一组的同学表演的最精彩。

第六课《愉快的劳动》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31 学习目标:

1.通过聆听和表演本课歌曲,理解本课主题“愉快的劳动”,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用学过的唱名填写并准确演唱,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3.认识 和 节奏,能准确地读拍。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重点难点:

1、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2、认识 和 节奏,能准确地读拍。 教学准备:

电子琴、打击乐、彩笔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小渔篓》

2、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http://file.flash8.net/2003up/2003/7/22/20037221150042768.sw(《劳动最

32 光荣》Flash)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劳动最光荣》进入音乐课堂。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孩子们你们还会唱哪些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养孩子们自信演唱的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的音乐记忆力,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多多积累好听的音乐。)

二、表演《小渔篓》:

“孩子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海边孩子劳动的歌曲,大家想听吗?

1、完整初听歌曲,让孩子初步感知歌曲的音乐情绪、特点、及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让孩子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小朋友的心情。

3、用“La”轻声跟唱歌曲旋律,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4、随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给予及时纠正。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三、编创与活动:

“同学们的歌声太动听了,瞧!海边的小朋友给大家送礼物来了。”(多媒体出示带有唱名的贝壳、海星、海螺等等)

1、让孩子们划分小组进行讨论。

2、每小组讨论、填写唱名形成旋律。

3、每组派出代表演唱自己填写的唱名形成旋律。

4、比一比,哪一小组演唱的准确、流畅,旋律好听,便将哪一组选为优胜组。

33 (也许有些小组编写的并不流畅,老师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因为只要每个孩子都动脑参与进来了,就是最大的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2、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3、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随音乐《小渔篓》边唱边律动进入音乐课堂。 (可以借此巩固复习歌曲《小渔篓》)

二、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导入新课: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用海边小朋友送来的礼物创编出了那么多好听的旋律,有一位小姑娘可着急了,她说她也有一首好听的歌要送给大家,你们听,她唱着歌来了。”

1、完整地聆听歌曲,老师引导孩子轻轻合着音乐拍手。

“呀!小姑娘的歌唱的多好听呀,歌中都唱了些什么内容?我们一起

34 边听边用动作来表演,好吗?”

2、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3、分组听音乐表演,看哪一组表演的好。

让孩子自由发挥,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表演中来,培养孩子们的自我表现能力。

三、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1、完整地聆听歌曲。(直接播放歌曲)

“今天来了这么多的朋友,孩子们,你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听后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用你手中的彩笔画一画。”

2、复听歌曲。让孩子随着音乐在纸上画线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3、再次复听。让孩子用打击乐或拍手轻轻合着音乐,老师启发孩子轻轻随着歌声哼唱,看看能记住哪一句,哪一句印象最深刻。

四、编创与活动:

1、让孩子随着音乐将《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在纸上画出对比线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2、让孩子将自己不同的感受用相应喜欢的色彩图画到课本上。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35

1、表演《采山》

2、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采山》进教室,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旋律。

二、表演《采山》:

新课导入:谈话(有关山里的知识包括民族风情、山里的物产、山里的景色等等都会激发起孩子的兴趣)

小朋友们好,很高兴跟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首先,老师带小朋友到美丽的大山里看一看,走一走,然后告诉请你告诉老师你都听到、看到了什么。(播放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展现“采山小姑娘演唱”、“山里的物产”、“山里的景色”等) 我们今天就学习这首新歌《采山》。

1、歌曲学唱。(用跟唱法教学)

2、找出自己演唱觉得困难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3、设计表演动作,边演唱边表演。

4、分组选小小表演家来台上表演,其他小朋友演唱。

5、跟着老师拍击歌曲的节奏。出示歌谱中提炼出的节奏。 如 。

6、跟着歌曲拍一拍,找出在歌曲中出现的地方。

三、编创与活动:

36 “孩子们快看,老师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小蘑菇,我们一起来克服困难,把他们采摘回去,好吗?”

1、让学生将蘑菇上的节奏拍一拍。

2、分小组组合节奏,按着课本右上方的例子每人组合四拍,然后将一组几个人组合的节奏连起来读拍,形成一条节奏长龙,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读一读,拍一拍自己组合的节奏。

3、每人选择一种打击乐器,分组用打击乐器一人接着一人来表现本组所编的节奏。

第八课《静静的》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聆听,表演本课歌(乐)曲,体会音乐所表现的"静"。能用有感情的声音演唱。

2.能辨别不同物体的音色,选择适合歌曲内容的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能用颜色和线条表现并区别自己听到的音乐。

[教 学 内 容]

聆听《天鹅》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乐曲。

37

提示:乐曲使你想到了什么?

2.复听乐曲。请学生随音乐哼唱前面一段(即主题)旋律。记住这一优美的旋律。

3.随着乐曲做天鹅的动作。

聆听《月亮河边的孩子》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全曲。

提示:月亮河边的孩子在做什么?为什么?

2.复听歌曲。提示:这首歌用什么方式拍击,是拍手、拍腿,还是拍手、拍腿、拍腿?让学生感受歌曲的三拍子。

3.再听歌曲。可让学生用碰钟、沙球伴奏,参与歌曲的表现。

[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导与活动安排了用颜色或线条分辨两首聆听曲的音乐情绪的练习。

2.老师可提示学生,在听辨后选择自己的表现方式。实际上《天鹅》与《月亮河边的孩子》有一定的区别,前者比后者更"静"一些。但学生的感受不一定这样,不要强求统一答案。

表演《小小摇篮曲》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教师用动作提示学生边听边轻轻拍手,感受歌曲的旋律,体会歌曲甜美、宁静的音乐情绪。

提示:歌曲是在什么时候的唱?你应该怎样

38 唱?

2.听教师范唱,轻声跟唱。再听琴跟唱,学生跟唱时,教师要注意琴声清晰。

3.朗读歌词。提示学生有感情、轻声地朗读。进入歌曲中的情感表现。

4.听琴填唱歌词,有感情地轻声演唱全曲。虽然是轻声演唱,但每个字词都要交待清楚,而且每一小节第一拍要有强的内在力量,使歌声更有表现力。

5.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表演《月光光》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提示:这首歌曲是"静"的吗?为什么?让学生分析,月光下原本是"静的",但是人们夜晚纳凉,兴冲冲地夸赞家乡,而客观的"静"被打破了,夜晚变得热闹了。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把握好演唱的感情,理解"静静的"主题的不同含义。

2.歌曲很短,教师可采用听琴模唱的方式进行,先听教师弹一遍,学生再轻声跟唱。

3.有感情地读歌词,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做准备。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用选择好的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编创与活动]

39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练习。课本上介绍了很多物品,有铁丝、锣丝刀、废角钢、装水的玻璃杯、纸盒、桌子、木板地„„让学生分辨出哪些物体发出的声音清脆。

2.让学生分组讨论:敲击哪几件物品为歌曲伴奏?还可以动脑筋想一想,还有哪些物品可以敲击出清脆的声音。再编创伴奏的节奏加入歌曲的表现。一组伴奏,其他同学演唱。试一试,哪一组伴奏的效果好。为什么?做简短评价。

[教 学 建 议]

1.本课可安排三课时完成。教学内容的安排可由教师自己决定。

2.学习歌曲时,教师要以自己的情感、动作、声调为表现歌曲的内容做好铺垫。注意提示学生从一开始跟唱歌曲就要有情感表现,而不是在歌曲学会以后再加以处理。从小养成有感情地歌唱的良好习惯。

3.本课的聆听曲可有精听、略听的安排,可视学生的接受程度确定。

[教 材 分 析]

1.大提琴独奏《天鹅》

《天鹅》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由大提琴演奏,两架钢琴伴奏。在钢琴奏出的轻柔的琶音引子后,大提琴奏出了如歌的抒情旋律,

40 恰似天鹅的吟唱;同时钢琴以玲珑剔透的琶音与分解和弦为衬托,展现了清澈明丽、波光粼粼的湖面。乐曲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芭蕾舞《天鹅之死》即是根据这首乐曲构思的。

乐曲为6/4拍,行板速度,采用三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每一句的句首旋律迂回下行,复又作音阶式直线上升,旋律的气息绵长宽广。中段的旋律系由前面主题发展而来,也包含两个乐句,但调性有所变化,运用了模进手法,情绪略显活跃和激动,仿佛清风拂过湖面,吹皱了平镜似的湖面。第三段再现第一段主题,后句有所变化,力度稍作加强,最后全曲在悠长轻柔的乐声中结束,宛若天鹅缓缓地游向远方„„作者通过安娴、幽静略带忧伤的音调,形象地刻画了"天鹅"纯真的情感和高雅的姿态。

小故事:被埋没了25年的圣-桑作品

《动物狂欢节》这部如今广为人知的音乐作品曾经披打入冷宫25年。当然,这样的事情在音乐史上绝不少见。但是,最让人不解的是,使这部杰作人为地遭受这种不幸命运的不是别人,而是作曲家本人。

1886年,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完成了标题为《动物狂欢节》的管弦乐组曲。同年3月,作者亲自指挥了这部作品的演出,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但是,就在这次演出后不久,圣-桑突然宣布禁止这部作品在他生前继续演出,并且也不准出版这部作品的总谱。一直到作曲家逝世前夕,他才在遗嘱中解除了自己的禁令,使得这部25年内无人问津的作品重见光明,其中很多旋律,尤其是第

41 13曲《天鹅》,成为了脍炙人口的著名乐曲。人们感到奇怪:既然这部作品具有如此杰出的艺术价值,那么作曲家本人为什么要禁止它在自己生前继续演奏和为人所知呢?原来,圣-桑在这部作品里讽刺了当时的很多著名的音乐家,他用夸张、变形、戏谑的手法借用了柏辽兹、门德尔松、奥芬巴赫、罗西尼等音乐大师的一些著名的旋律,虽然圣-桑本人并无恶意,但为了慎重,他还是做出了上述的决定。

2、童声独唱《月亮河边的孩子》

《月亮河边的孩子》是近年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为3/4拍,由两部分构成。

歌曲的旋律起伏不大,歌唱性强,其节奏较为舒展。富有诗意的歌词叙述了天真而富于幻想的孩子们把洒满月光的青石板想像成月亮河,让"心儿像小船穿过云的波浪",表达了孩子们盼望自己快快长大,去实现心中美好的理想。

第一部分为四个规整的乐句,前两乐句 的节奏完全一致,旋律只在前后巧妙地改动了一个音,第三乐句出现了色彩性的"

"音,似旋律中亮点一闪,随即在下行起伏的旋律上结束。

第二部分为卡农式的二声部,提高了音区,重新构建成

的节奏,旋律变得更为抒情、激动,伴唱声部衬托着孩子的歌声,似孩子们起伏澎湃的心绪,随着

42

"月亮河"流向远方,懂憬着美好的理想。歌声在哼鸣中结束,意犹未尽。

3、歌曲《小小摇篮曲》

《小小摇篮曲》是一首亲切、抒情的创作歌曲。4/4拍,徵调式。

歌曲的旋律起伏、节奏紧凑,民族风格的音乐进行,给人一种清新的感受。歌曲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两乐句,起伏的旋律流畅而抒情,似摇篮有规律地晃动。第二部分旋律重复较多,配合着紧凑的节奏和幻想歌词的叙述,极富童趣。想像使孩子们进入了梦幻的童话世界,抒发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4、歌曲《月光光》

《月光光》是一首温州民歌。2/4拍,羽调式。旋律热情,具有一气呵成的特点。旋律开始的4小节规整,合着有规律的节奏,稍加变化,紧接乐句的旋律、节奏都有了新的变化,在高音区流动的激动音调并出现了歌中的惟一的附点四分音符的长音,并采用了两小节具有前面旋律因素的补充性结尾,巧妙自然,完整统一,带有浓郁的山歌风。流畅的旋律合着朴实的歌词,抒发了人们热爱自己家乡的真挚情感。

第九课《飞呀飞》

43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内容的聆听和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2、能准确地吹奏口风琴,用sol、re为歌曲《小蜜蜂》伴奏。

3、能演唱并准确唱出四个唱名的歌。

4、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能准确地吹奏口风琴,用sol、re为歌曲《小蜜蜂》伴奏。

教学难点: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材思路、教路和学路:

一、聆听《蜜蜂》

1、完整地聆听全曲。听赏前可不揭示课题,让学生通过对音乐形象的感知,自由想像说出乐曲表现的是哪一种动物。

2、复听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做动作,或边听音乐边用手指在课本上比划动作进一步体验,待学生比较接近地说出是“飞”的动物后,再揭示曲名。

3、让学生选择打击乐器,参与到乐曲的表现或歌曲的伴奏中。

44

4、教师要提示根据乐曲和歌曲所描述的音乐形象,采用哪几件更合适,分组试一试效果,学生评价。

二、聆听《蝴蝶》

1、完整地聆听钢琴曲。感受钢琴伴奏《蝴蝶》的生动形象。

2、复听时让学生在课本上画线条,画出自己听到的蝴蝶。

3、进行唱名编创旋律的练习。活动拟定是为小蜜蜂的歌填写完整,赋予实践活动一种趣味性。

2.练习可分小组进行,一小组内编唱的旋律不可重复,按编唱的字母提示接着编下去,然后分组唱一唱,吹一吹,看哪一组编唱的旋律流畅,唱奏得准确。

三、表演《小蜜蜂》

1、完整地聆听歌曲。教师可采用歌曲录音或自身范唱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范唱可进行几次,视学生接受程度确定。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指导学生咬字、吐字清楚,尤其在八分音符处的每个字都要交待清楚。还要注意全曲的速度统一,避免起速快,到八分音符处放慢速度。

3、歌曲学会后,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再跟着老师用唱名唱一唱。

45

4、用口风琴吹一吹课本提示的sol、re两个音。一拍一个音,并试着这样为歌曲伴奏,也可以由教师弹奏旋律,一组学生伴奏,其他学生唱歌。

5、让学生选择打击乐器,参与到乐曲的表现或歌曲的伴奏中。

6、教师要提示根据乐曲和歌曲所描述的音乐形象,采用哪几件更合适,分组试一试效果,学生评价。

四、表演《小乌鸦爱妈妈》

1、完整地聆听歌曲,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2、启发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结合歌曲。提示:它们都在做什么?为什么?使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课本上标记了三种打击乐器;响板、沙球、三角铁,学生可以按着标记,敲一敲为配合演唱歌曲,还可以编创其它伴奏方式试一试。

五、总结并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根据教材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46

打开课件按《蜜蜂》按钮进入,按播放按钮听范唱及节奏指示。学生兴趣很好。

打开课件按《蝴蝶》按钮进入,按播放按钮听范唱及节奏指示。

按《小蜜蜂》按钮进入,按播放按钮听范唱,按图片看《小蜜蜂》。学生兴趣很好。

47

按钮《小乌鸦爱妈妈》按钮进入,按播放按钮听范唱。学生对创编活动很感兴趣。

作者介绍,让学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第十课《跳起舞》 教学理念

新课标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跳起舞》是集唱歌、欣赏、编创于一体的综合课。也许有人认为音乐课就只要把这首歌学会就行了,其实并非如此。音乐欣赏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音乐欣赏及其教学,是满足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唤起学生对音乐的激情,走进音乐世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的接受性环节。音乐教师自身的审美修养对音乐教育的质量和层次起着决定性作用。音乐教师的审美修养就是通过音乐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在本课里面,包含了两首歌曲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和《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两首欣赏曲目。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这堂课设计成融歌唱、欣赏、创作、

48 律动表现为一体的综合课。在课堂中,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既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培养,又重要非智力因素(情感因素)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从中获得许多新鲜的感受。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特点和意义所在。

本课主要是意图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并且学习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教学用具:音像资料、钢琴、录音机、有关图片资料、打击乐器 课时:两课时 教学重点:

感受藏族民歌独具特色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

一、学唱时,对于藏族民歌风格的把握

二、踢口达 基本步的学习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和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欢快活泼

49 的不同音乐特点。

二、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三、 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四、 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自己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以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内容 教 的 活 动

入 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那么今天呢,老师要带着大家

学的活动 意图

到西藏去旅游,看一看那里的美丽风光,听一听他们藏族歌曲,跳一跳他们的舞蹈,大家说好吗?

出示图片,并播放藏族民歌《在北京的金山上》的音乐。 图片1 藏族自然风光

50

第三篇: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学设计

《快乐的泼水节》 授课教师:许慧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准确,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2,能力目标:并能结合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演绎歌曲.如,舞蹈,器乐伴奏等. 3,情感目标: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激发起学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探索傣家人民生活习性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亲近感.并教育学生我们祖国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团结、互帮互助。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泼水节的了解以及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掌握. 难点:”人人 都象只 小水 鸟”的节奏把握 教学准备: 1,学具准备:课本 铅笔盒

2,教具准备:手风琴

教科书

“泼水节”影音资料 3,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节奏训练 ’

1、出示附点节奏

2用附点节奏向老师问好 3用附点节奏向同桌问好

4学习有附点节奏的本课歌曲的结束句 师先示范学生学并用手势作提示

1 二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快乐的泼水节>观看泼水节视频并听范唱 2,生说”自己心中的泼水节” 3介绍傣族泼水节的相关知识 二 学习歌曲. 20’

2,找”相同的节奏型”把它读出来,比一比谁找的最快.

3、按节奏读词

4、试着背一背第一段歌词

5、按节奏读”第二段歌词”师伴奏 6师逐句教唱第一段歌词 7,学生互学,自学.第二段歌词

8、师拉琴生唱全曲 9感情处理

10,找出难点,师生共同克服.

11、跟琴完整”接龙”演唱. 三,拓展与延伸欣赏图片

1、 再次出示泼水节的图片

2、 模仿泼水的动作

3、 师生边做泼水动作边唱歌

4、 出示葫芦丝 让生模仿葫芦丝的演奏动作

5、 师拉琴生用葫芦丝的声音来模唱歌曲旋律

6、 出示象脚鼓让生模仿象脚鼓的演奏动作

四、总结

2

教育学生我们祖国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团结、互帮互助。

五、下课 师生互别!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

《快乐的泼水节》说课稿 授课教师:许慧茹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我国的民族节日这一主题开展学习。我所上的《快乐的泼水节》一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准确,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2,能力目标:并能结合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演绎歌曲.如,舞蹈,器乐伴奏等. 3,情感目标: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激发起学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探索傣家人民生活习性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亲近感.并教育学生我们祖国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团结、互帮互助。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泼水节的了解以及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掌握. 难点:”人人 都象只 小水 鸟”的节奏把握 说教学准备: 1,学具准备:课本 铅笔盒

2,教具准备:手风琴

教科书

“泼水节”影音资料 3,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

3 下面我说一下教学过程以及相应的教法和学法 一谈话导入 节奏训练 ’

1、出示附点节奏

2用附点节奏向老师问好 3用附点节奏向同桌问好

4学习有附点节奏的本课歌曲的结束句 师先示范学生学并用手势作提示

本环节主要是为了突破歌曲中难点附点节奏及四分休止符

(教法 示范法

学法

模仿法 创编法) 二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快乐的泼水节>观看泼水节视频并听范唱 2,生说”自己心中的泼水节” 3介绍傣族泼水节的相关知识 4学唱歌曲 教师拉琴学生学唱

本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并对傣族泼水节有进一步的了解并让学生学会本课歌曲(教法

谈话法

学法 观看发 讨论法)

5感情处理

6找出难点,师生共同克服. 三,拓展与延伸欣赏图片

7、 再次出示泼水节的图片

8、 模仿泼水的动作

9、 师生边做泼水动作边唱歌

10、 出示葫芦丝 让生模仿葫芦丝的演奏动作

4

11、 师拉琴生用葫芦丝的声音来模唱歌曲旋律

12、 出示象脚鼓让生模仿象脚鼓的演奏动作

此环节主要让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巩固歌曲更好的演唱歌曲 (教法

引导 示范

学法

模仿 伴奏) 四 德育教育

教育学生我们祖国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团结、互帮互助。 (教法

引导

谈话

学法

思考

讨论法) 五

下课 师生互别! (谈话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

《快乐的泼水节》课后反思 授课教师:许慧茹

我所上的《快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能根据课标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并能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抓住本课民族特点傣族泼水节让学生一上课就观看傣族泼水节的现场视频进一步了解傣族泼水节。在学习歌曲时我采用先提出歌曲难点进行学唱,把歌曲难点直接出示在黑板上,先学唱歌谱让学生熟悉歌曲的结束句旋律,接着突破教学难点的第一点:四分休止符,学习的方法采用握拳及舌头打“嘚”的方法,通过学习学生掌握较好,最后前八分后八分休止出我采用给手势的方法突破节奏难点。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傣族特有的乐器葫芦丝 铓锣 象脚鼓的演奏姿势来巩固歌曲。在授课过程中我能做到教态自然,语言亲切。

5 但本节课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课教学环节如做调整,让学生观看傣族泼水节的现场视频后紧接着让学生用傣族特有的乐器葫芦丝 铓锣 象脚鼓的演奏姿势,这样教学环节比较紧凑,学生学歌也比较完整。本课评价学生的教学语言较单一,对学生的鼓励较少,课堂气氛不够好。我应对学生的表现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下上课,让学生自信的学习。

6

第四篇: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 快乐的do re mi 第一课时

歌曲:《快乐的do re mi》 教学目标:

演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认识和演唱音符do re mi。

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 1.听赏歌曲。

(1)听录音范唱《快乐的do re mi》 (2)请你跟音乐唱一唱这三个音。

(3)教师演唱《快乐的do re mi》,学生接唱歌曲中的do re mi。

2.听唱法演唱歌曲。 (1) 轻声读歌词第一段。

(2) 听教师慢速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心里默唱一遍,轻声唱一遍。

(3)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教师仔细听学生演唱,加以指导。

(4)学习演唱

二、三段歌词,听录音范唱。 (5)全体演唱全曲二至三遍。

三、演唱歌曲

1.再演唱过程中可不断变换演唱形式。 2.表演唱或小组表演唱、个人表演唱。

1

第二课时

欣赏:《哆来咪》 教学目标:

听赏歌曲《哆来咪》,进一步巩固对音符do re mi的识记,并在欢快的歌声中进行律动表演。

教学过程:

一、复习音符do re mi

二、听赏歌曲《多来咪》

1.初听歌曲录音,教师简介歌曲,引导学生读一读歌词。 2.听歌曲。

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三、音乐表演《多来咪》。

1.教师讲解《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 2.讨论表演《多来咪》片断。 3.进行音乐表演。

四.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

第三课时

演唱:《爱唱歌的小杜鹃》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和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爱唱歌的小杜鹃》。

2.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律动。

1.课前循环播放,让学生有个初步认识。

师:刚才听到的这段音乐你们熟悉吗?这就是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欣赏过的《杜鹃圆舞曲》,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随着音乐像小鸟一样翩翩起舞,飞向花丛,飞向蓝天,想不想试试?

(二)导入新课。

1.听见杜鹃鸟的歌声了吗?谁来模仿一下。

2.杜鹃鸟的歌声美不美?那我们来唱一唱吧。小杜鹃的歌声是活泼、跳跃的还是拖的很长的啊?

3.同学们能不能来扮演一下这只小杜鹃?把自己藏起来,到小鸟唱“咕咕”的时候,再把你们的小脑袋探出来一下,好不好?

4.下面我们就来完整的把这首歌来唱一唱吧。

(三)小结。

3

第四课时

表演唱:《爱唱歌的小杜鹃》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作品中的音乐形象。

2.看懂歌曲的反复顺序及休止符的运用,对歌曲进行简单的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复习歌曲《快乐的do re mi》、《爱唱歌的小杜鹃》

(二)新授。

1.仔细听一听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是什么? 2.学生有节奏的读一读歌词

3.分句模唱,解决弱起小节以及第一段向第二段过度的两拍休止,以及让学生找出相同的乐句,慢慢的唱一唱。

4.现在啊老师要请大家跟我来做个游戏,我唱歌词,你们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模仿小杜鹃的 “咕咕”声,明白了没?

5.完整的把这首歌曲连起来唱一唱。

(三)总结今天这节课,让我体会到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很活泼,你们的歌声也像小杜鹃一样动听,我要感谢大家为我们演唱了这么好听的歌曲,谢谢大家,最后请同学们唱着歌走出教室吧。

4

第五课时

歌曲:《快乐宝贝》 教学目标:

1.这是一节以声乐为主、律动为辅的综合课。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2.为歌曲创编律动。

一、律动

1.初听音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动感十足的歌曲,请同学们边听边跟着乐曲的节奏打拍子。

2.复听音乐,同学们的节奏感真强,这一遍我们再听的时候,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律动。

二、教唱歌曲

1.范唱同学们的动作非常优美,现在请大家休息休息,听老师把这首歌曲给大家唱一遍

2.接龙游戏这一遍,我请同学们和老师配合,唱的部分老师来完成,说的部分请同学们来完成

3.学唱歌曲

请同学们跟着录音自己学唱歌曲。 4.指导纠正 5.巩固新授

5

第六课时

歌曲:《快乐宝贝》 教学目标:

1.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为歌曲创编律动。

(一)引入。

复习歌曲《爱唱歌的小杜鹃》

(二)新授。

1.练习歌曲《快乐宝贝》 2.请同学领唱

3.通过领唱、齐唱,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三)、创编活动。 1.谈话

师:歌曲中唱到的快乐宝贝是谁呀?

师:谁来说说你的快乐,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2.创编律动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快乐,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尽情展现我们快乐的生活吧!

生:一边唱《快乐宝贝》,一边即兴表演。

6

第二单元 农家孩子的歌

第七课时

歌曲:《放马山歌》 教学目标:

1.学唱《放马山歌》,并能结合歌曲的音乐情绪来演唱。 2.通过学习歌曲《放马山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云南,了解云南山歌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由宋祖英演唱的《放马山歌》 你知道这首歌曲是哪个地方的?(云南)

2.大家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了解?(出示图片,展示云南的风土人情、特色、景点、代表歌曲,比如泼水节等……)

二、新课教授 1.歌曲介绍

《放马山歌》是50年代初,擅长演唱云南汉族民歌的优秀歌唱家黄虹的代表曲目之一,她自己在艺术上的钻研和积累,使这里民歌的地域风格更加鲜明,在全国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

2.初听录音机《放马山歌》

⑴歌曲的演唱形式——演唱形式是指演唱形式是指齐唱、独唱、重唱、合唱等演唱的组合形式。(独唱)

⑵讨论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 3.学唱歌曲。

7

第八课时

歌曲:《放马山歌》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放马山歌》,让学生知道民歌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云南是我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各民族民歌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几乎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在民歌中都有生动的反映。

二、新授

1.复听《放马山歌》

讨论:这首歌曲描写的是什么内容,歌曲的音乐特色。 2.加强练习歌曲

⑴听《放马山歌》,学生轻声跟唱。 ⑵老师唱歌词,学生进衬词,进行几次。

⑶提出问题:为什么最后一句“不会发,不会发”演唱的速度要逐渐减慢?

⑷集体演唱,然后分组演唱,最后男女比赛。 分析歌曲表现的情绪,并提出要求 3.课后扩展:

欣赏阎维文演唱的《放马山歌》,让学生感受不同歌唱家所演唱的《放马山歌》。

8

第九课时

歌曲:《老爷爷赶鹅》。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体现歌曲趣味性,近而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为学习轮唱打好基础。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小动物的思想品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再来模仿一下不同同形态的鹅。(游泳的鹅、胖胖的鹅、、、、、、)(放伴奏音乐学生模仿。)

二、舞蹈动作,解决难点。

看,一只懂礼貌的鹅,正向我们问好呢!(模仿走路的样子,同时边走边说,在有空拍的地方不出声只点头)

八分休止符处理

X X X X X | O X X X O | X X X X X | O X X X O || 嘎嘎 嘎嘎嘎 嘎嘎嘎 嘎嘎嘎嘎嘎 嘎嘎嘎

三、聆听旋律,记忆歌词

1.这么多可爱的鹅是谁为我们带来的呢?让我们一起跟着老爷爷赶鹅吧!(放伴奏音乐学生模仿。)

2.谁来说说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啊?按节奏读歌词。

四、学唱新歌,体验感受。 1.听范唱,说感受 2.学唱歌曲。

五、小结。

9

第十课时

歌曲:《老爷爷赶鹅》。 教学目标:

能用诙谐、幽默的情感演唱歌曲。唱准二声部轮唱。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复习引入(齐唱歌曲)

二、介绍什么是轮唱及轮唱的要求和方法。

三、学唱新歌,练习轮唱。 1.轻声演唱,注意强弱。 2.跳音演唱,速度加快。 3.视唱曲谱。

4.(播放带二声部轮唱的歌曲范唱带,学生听出轮唱部分) 跟着范唱带,模唱轮唱部分的二声部。 分成两组进行二声部演唱练习。

四、小结。

10

第十一课时

歌曲:《森林水车》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感受音乐带给的情绪,加强学生的审美。

一、导入部分

请见过水车的学生,为大家介绍水车的作用。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

1.播放乐曲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

(1)主题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 (2)主题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 2.再次播放乐曲,

主题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再次播放乐曲,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三、欣赏乐曲

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 2.再次完整听赏乐曲。

播放《森林水车》。乐曲播放结束,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可以用颜色、图式等方式)。

四、课堂小结

乐曲《森林水车》,是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

11

第十二课时

歌曲:《打枣》

教学目标:

1.欣赏唢呐独奏《打枣》,感受乐曲诙谐、幽默的音乐形象。

2.通过欣赏乐曲《打枣》,了解民族乐器唢呐,听辨大小唢呐的音色区别。

一、导入部分

播放乐曲《打枣》引子部分,请学生听辨乐器音色。

二、欣赏乐曲《打枣》

1.完整听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完整播放《打枣》并提出问题: (1)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你能感受唢呐在演奏过程中,音区的变换和对比吗? 听完以后,教师针对以上两个问题,请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完以后,教师介绍乐曲内容。

2.小结《打枣》是一首活泼、风趣的唢呐独奏曲,表现了河北农村,爷爷和孙女在庭院里打枣的欢乐情景。

3.完整听赏乐曲。

完整聆听乐曲《打枣》音频,学生认真聆听并随音乐的进行展开想象。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欣赏唢呐独奏曲《打枣》,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乐曲诙谐、幽默的音乐形象以及歌曲的民族风格。

12

第三单元 进行曲 第十三课时

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感受歌曲雄壮、神气的进行曲风格。

2.能用饱满的热情、奋发向上的情绪演唱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伴奏,创设情境。

二、新授:趣学新歌

1.初听歌曲第一段,感受歌曲的情绪。 2.复听歌曲,感知情绪和音乐节拍特点。 3.教师范唱(或播放音频)

同学可以选择喜欢的伴奏方式,比如拍手跺脚踏步等等。 4.看课本或者音频读歌词跟录音唱 5.编排形式表演歌曲

三、拓展欣赏《闪闪的红星》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让我们向着美好的明天,好好学习,前进前进吧!下课!

13

第十四课时

歌曲:《小号手之歌》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号手之歌》,初步感受进行曲的风格。 2.学会用圆润、有力度的声音歌唱。

3.教育学生要学习小号手不怕苦、刻苦学习、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动画片的主题曲,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介绍动画片《小号手》的故事概况

二、节奏练习

三、学唱歌曲

1.听了这首作品,大家有什么感受? 2.介绍进行曲的风格,并再次感受音乐。 3.朗读歌词。 4.学唱第一段歌词。 5.完整唱歌曲第一段

6.学唱歌曲的第二段歌词,并纠正不足。 7.学唱歌曲的第三段歌词,并纠正不足。

8.请同学们随着音乐完整演唱歌曲,并利用各种方式巩固。

四、小结

14

第十五课时

复习歌曲:《小号手之歌》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音乐欣赏:《土耳其进行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土耳其进行曲》,让学生感受乐曲明快、含蓄的性质,体验演奏活动中合作的快乐。

2.感受乐曲的情绪,体验演奏乐器的快乐。

3.复习歌曲《小号手之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号手之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用领唱的方式复习《小号手之歌》。

2.用齐唱的方式复习《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二、欣赏《土耳其进行曲》,熟悉音乐。 1.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熟悉乐曲。

2.介绍:乐曲的作者、名称及内容。

三、总结

四、延伸活动,用身体动作表现图谱的三种符号,让学生听音乐做动作,音乐结尾学生排队走出教室。

15

第十六课时

复习歌曲: 聆听《号手与鼓手》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音的长短。 2.通过聆听《号手与鼓手》,听辨出号和鼓的声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了解《号手与鼓手》

管弦乐《号手与鼓手》选自法国作曲家比捷的《儿童游戏小组曲》,这首管弦乐组曲作于1871年,是根据四手联弹钢琴曲《儿童游戏》(共12曲)中的五首小曲改编而成。本文来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学生通过这首小曲,感受乐曲明朗的进行曲风格,感受并想像音乐中描绘的号手和鼓手。

四、聆听《号手与鼓手》 1.完整地欣赏全曲 。

2.复听,请学生在号手响起时做做吹鼓手号的动作,听到鼓声响起来时做做打鼓的动作。

3.老师领头,学生排成一排,听音乐走走、吹吹、打打。

五、课堂小结

16

第十七课时

音乐活动:《出旗》 教学目标:

1.通过跟着音乐走路感受进行曲特点。

2.通过观看影片,演唱队歌,演奏出旗曲,激发学生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听不同音乐的片段,用动作表现音乐情绪: 教师: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听的时候你心里想到什么就请你用动作表现出来。

播放《出旗曲》

二、欣赏《出旗曲》

1.介绍《出旗曲》,欣赏鼓号队演奏视频: 2.学唱《出旗曲》旋律: (1)模唱《出旗曲》: (2)视唱歌谱:

三、欣赏鼓号队表演,导入队歌:

看全国鼓号队花样操比赛录像,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四、小结

17

第四单元 小乐队 第十八课时

歌曲:《法国号》 教学目标:

1.学唱《法国号》这首歌曲,并学习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

2.认识法国号的外形,知道其另一个名称──圆号,并熟悉其音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简介圆号

1.教师展示圆号,介绍圆号构造图、演奏姿势等。 2.它的名字叫法国号,也叫圆号,我们再次来听一听它演奏的声音。(播放《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引子音乐)

三、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法国号》。

2.出示歌谱,教师范唱歌曲曲谱(边唱边指谱)。(播放《法国号》歌曲学习)

3.学生音乐完整地演唱曲谱。

4.学唱歌词。播放《法国号》伴奏音频,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5. 分小组进行演唱比赛,教师评价。

四、小结。

18

第十九课时

音乐活动:《自制小乐器》 教学目标

1. 通过背唱、做律动等活动,使学生顺利掌握伴奏部分的音型节奏。

2. 通过使用自制乐器为同学的演唱伴奏,培养音乐节奏感和协作、配合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

1.学生共同复习演唱《法国号》这首歌曲,要求背唱。 2.学生自己边唱边表现四三拍强弱变化的声势。 3.学习简单的舞蹈律动,加深对四三拍节拍的感受与体验。

(1)教师完整示范。

(2)教师分解示范,学生模仿。

(3)播放歌曲《法国号》的录音,学生自己做舞蹈律动。

二、学习用自制的乐器伴奏。

1.看看教材中小朋友做的小乐器,用手边的材料试着做一做。

2.学生展示自制的打击乐器,并做简单介绍。 3.教师对学生的自制乐器做简单评价。 4.请学生按乐器类型分组站立,进行练习。 5.尝试配合演唱和伴奏《法国号》。

三、课堂小结

19

第二十课时

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2.随音乐分角色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英国的小音乐家,你们听听他会演奏什么乐器?

2.欣赏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动画。

二、《我是小小音乐家》歌曲学习 1.学歌词。

(1)老师范读一遍歌词,学生注意听重音出现在哪里。 (2)学生再读一遍这一乐句,读出重音。 2.学唱歌曲。

(1)学生演唱第三乐句。

教学要求:学生演唱这一乐句时,要注意声音轻巧有弹性。 (2)学生和老师配合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学生演唱第三乐句,老师演唱其他乐句。)

(3)学生演唱歌曲第二段、第三段歌词。注意:歌声轻巧。

3.歌曲表现。

4.播放《我是小小音乐家》伴奏,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三、课堂小结

20

第二十一课时

音乐欣赏:《紫竹调》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讲解及参与性听辨,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紫竹调》这首乐曲。

2.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培养起强烈的求知欲。同时达到再次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随着《紫竹调》音乐,进入教室。

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你刚才听到的乐器是什么乐器?声音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

二、介绍、欣赏《紫竹调》

1.教师简介《紫竹调》的相关知识。

2. 教师播放《紫竹调》,学生感受歌曲曲调特点。 3. 请学生尝试模唱前两句,以感受地方风格。 4. 听赏《紫竹调》全曲,记录出演奏的顺序依次为:乐队合奏──笛子领奏──琵琶领奏──二胡领奏──乐队全奏。

5. 再次聆听《紫竹调》全曲,学生分别代表三个乐器,模仿进入演奏的顺序。

三、课堂小结

21

第二十二课时

音乐欣赏:《小乐队》 教学目标

1. 通过集体欣赏和分组视唱、听辨各声部的旋律等方法,感受合唱曲《小乐队》的变换无穷的结构魅力。

2. 学生通过配合欣赏《小乐队》进行舞蹈律动的编创,培养创造和参与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学生随着《法国号》音乐,边做律动边唱。 2. 导入新课内容。

刚才我们听到歌曲中唱的是我们的老朋友法国号,今天老师将继续我们的音乐之旅,认识和了解更多的新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

二、听赏《小乐队》 1.完整聆听歌曲《小乐队》。

请大家注意听,我们的新朋友就在这首歌里。 2. 简介小提琴、单簧管、小号、大鼓四件乐器。 (1)观看四种乐器演奏图片,可以模仿演奏姿势。 (2)小游戏:“找朋友”。

3.完整欣赏《小乐队》的演唱录音,听出演唱的顺序。

三、课堂小结

师:今天的课给我们带来了四位新朋友,它们是谁啊?(学生回答)

22

第五单元 民族的舞步 第二十三课时

歌曲:《秧歌舞》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2.学习简单的秧歌舞,能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3.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了解祖国多民族文化,从而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歌曲(《秧歌舞》动画欣赏)

1.听音乐练习十字步。

2.学习歌曲。(《秧歌舞》歌曲学习)

(1)播放《秧歌舞》音频,学生听音乐旋律走十字步。

(2)学生演唱歌曲旋律。

(3)按节奏朗读歌词。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按照节奏朗读歌词,感受歌词表现的热烈情绪。

(4)演唱歌曲歌词。

三、表现歌曲

1.歌表演

2.学习简单的秧歌舞。(民间秧歌舞视频欣赏)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手的动作与脚配合。

四、课堂小结

23

第二十四课时

音乐欣赏:《儿童圆舞曲》 教学目标:

1.欣赏圆舞曲音乐、舞蹈短片,感受圆舞曲优美明快的韵律,丰富音乐视野。

2.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基础练习

二、创设情境、欣赏体验 1.导入

教师播放《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合唱片段。 2.介绍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 3.介绍圆舞曲

4.请同学观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舞蹈的片段。

三、学唱歌曲、加深理解 1.体验歌曲 2.视唱旋律 3.填词演唱

四、丰富表现、深入领悟

24

第二十五课时

音乐欣赏:《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举例说明哪些民族是我们所熟悉的,从中使学生了解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

2.从视觉上使学生了解彝族这一民族的风格特征。 教学过程:

1.通过音乐使学生了解到彝族民歌《阿细跳月》的旋律,并进行详细的段落分析,乐曲开始是弹拨乐、锣鼓的轻轻敲奏的短小引子,表现了男女青年在聚集。

2.跳月就要开始了,竹笛领奏出热情奔放、欢腾跳跃的主题:

(1)这段主题在第一部分中由高音笛、弹拨乐、弦乐及全奏多次反复出现,表现了多变的舞蹈姿态。

(2)第二部分作者将主题乐段作了移调处理,并进行几次反复,与前面调性形成鲜明对比,好像健壮的小伙子们跳起了粗放的舞步。

(3)第三部分音乐又转回原调,由高音笛演奏旋律后,整个乐队全奏,乐曲进入高潮,在乐队全奏中展现了宏大的舞蹈场面,仿佛狂欢中的人们忘记了疲劳。最后的短小尾声,是采用了主题乐段的最后两拍 扩充发展的,在渐强中结束全曲。 3.通过乐器使学生了解这首旋律活泼跳荡的《阿细跳月》,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

4.通过服饰使学生了解彝族的文化特色。

25

第六单元 童趣 第二十六课时

歌曲:《白鸽》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白鸽》,表现出白鸽的可爱,同时引导学生更加的热爱生活、感受到身边事物的美好。

2.通过律动、模仿白鸽歌唱等方式,使学生充分感受歌曲、学习歌曲。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律动:《嘀哩嘀哩》

(二)学习新歌 1.欣赏歌曲

2.仔细听,歌曲共有几句?先听老师读读歌词,你们试试。刚才这三句中有哪几句旋律我们很熟悉?对了,这两句旋律是一样的,但是歌词有变化了。

3.那我们一起唱唱新歌词吧。

4.我可要出个难题了,谁会唱歌曲的第一句啊? 5.真好,我们来完整的唱一唱。

(三)歌曲轮唱与提高 1.领唱,齐唱。

2.今天我们再来试试轮唱。轮唱的特点就是有两个声部,一前一后的演唱。

(四)总结

26

第二十七课时

音乐欣赏:《鸟店》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鸟店,让学生学会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作品您的理解。

2.教育学生保护鸟类,维护绿色家园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2.初听(部分片段),要求:听出故事发生的地点 3.完整复听,要求:听出音乐里的不同情绪出现的顺序,听完之后让学生排序。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讲故事。

4.分段听

第一部分安祥宁静。要求: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从哪里听出来的?

第二遍边听边用动作表演

第二部分欢快活泼。要求听出速度的不同变化,并想象出鸟儿在干什么?

第二遍全体同学边听边表演

第三部分恐怖紧张。要求学生想象发生什么事情 第四部分欢快活泼。要求学生边听边作出相应的动作。 5.再听,找部分学生根据音乐情绪的变化分角色表演。 6.师小结 ,谈话引导学生爱护小鸟,做一个保护大自然的好孩子。

27

第二十八课时

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大树桩你有几岁》感受三拍子歌曲特点,并能用欢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全曲。

2.学唱附点二分音符,认识几种常用的力度记号(跳音、自由延长)和它的表现作用。

教学过程:

一、律动表演、激发兴趣 律动《蜗牛与黄鹂鸟》

二、感受探究、聆听学唱

(1)让我们先来听听《大树桩你有几岁》!

(2)听完了这首歌曲,大家也知道了这颗大树有多少岁了吧?对了,它有70岁了呢,你们喜欢这首歌曲吗?愿意和老师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吗?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歌曲谱表,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讲解“顿音记号”和“延长记号”和“力度记号” “延长记号”下面对应的音或词要唱得再长一些。 (4)和着音乐小声哼唱,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好吗 (5)师生接龙唱、生生接龙唱、男女对唱。 (6)全班有感情齐唱歌曲。

(7)教师小结:大家演唱和表情都很好,下面让我们来表演表演吧!

四.总结

28

第二十九课时

歌表演:《对鲜花》 教学目标:

1.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感受民歌特有的韵味。

2.通过聆听、演唱、表现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增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播放歌曲《对鲜花》音频。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歌曲特点。(如:有衬词,好像是一问一答……)

2.再次播放歌曲《对鲜花》,学生熟悉歌曲内容。

二、《对鲜花》歌曲学习 1.师生互动。

老师按节奏提问,同时指导学生按歌词中的句子有节奏地回答。

2.欣赏《对鲜花》动画,这首歌跟我们以往学的歌曲不一样,歌曲是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这样的演唱形式叫对唱,是一种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对歌。刚才我们按节奏进行了对答练习,下面我们来试着进行对唱。(《对鲜花》歌词创编表演) 3.跟音乐学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通过对歌曲《对鲜花》的学唱,让同学们知道以后要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29

第三十课时

歌曲:《捉泥鳅》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捉泥鳅》,体会嬉戏的愉快情绪

2.认识四四拍,了解其含义及强弱规律。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发生练习。

二、新歌学习。

听一听,歌中的这些孩子在玩什么呢?

1.初次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揭题:捉泥鳅2.再听歌曲。听听歌中提到了哪些景物?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跟音乐练唱歌曲。 5.完整演唱歌词。

三、总结。

30

第三十一课时

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教学目标:

1. 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通过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初步掌握二声部合唱的方法,能够与同学和谐演唱。

2. 通过二声部的训练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和谐相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很多的城市都因为水而有了灵气,有水自然就有桥,你们知道哪些著名的桥呢?

二、《在阿维翁大桥上》歌曲学习 1. 初听感受。

(1)初次聆听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孩子们正在阿维翁大桥上玩儿游戏。歌曲是欢快、活泼的情绪。

(2)再次聆听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2. 学习齐唱部分。

(1)教师出示齐唱部分曲谱。 (2)请一位学生演唱出记忆的乐句。

(3)教师纠正学生演唱的乐句,对音准进行指导。 (4)学生没有记忆的旋律反复练习,请学生演唱。 (5)完整地演唱齐唱部分。

31

第三十二课时

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教学目标

1. 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通过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初步掌握二声部合唱的方法,能够与同学和谐演唱。

2. 通过二声部的训练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和谐相处。

教学过程:

一、学习合唱部分。

1.高声部(教师出示高声部词谱)。 ① 演唱高声部歌谱。 ② 练习高声部的歌词。

2.低声部(教师出示低声部词谱)。 ① 演唱低声部歌谱。 ② 练习低声部的歌词。 3.二声部合唱。

① 演唱歌词。 ② 激发情感。 ③ 感受背景。

④ 随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表现歌曲

1. 用不同的表演形式进行表演。

学生自由分组,创编动作和演唱形式进行表演。 2.独唱、合唱。合唱的同学拉圈跳舞。

32

《种太阳》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练习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2、发展想象力,学习用诗歌语言表达自己经验和想象。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种太阳》。

2、《种太阳》儿歌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春天到了,农民伯伯就要播种了,把种子播到地里,等到秋天才会有所收获。现在有个小朋友也要播种,他播种的不是种子,而是愿望,他要播种什么愿望呢?我们学完这首诗歌就知道了。

二、欣赏诗歌

1、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倾听。

2、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老师出示教学挂图后,师生齐读题目)

3、提出问题:

(1)诗中的小朋友有一个什么愿望?

(2)诗中的小朋友要把太阳都送给谁了,为什么? (3)诗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要播种太阳?

三、朗诵诗歌

1、老师范读诗歌。

2、教师教幼儿朗诵诗歌。

33

3、教师示范:表演朗诵诗歌。

4、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朗诵诗歌。

四、谈话“我的愿望”

1、提问:你的愿望是什么?

2、教师谈谈自己小时候的愿望,引导幼儿说出怎样实现自己的愿望。

3、提问、为了实现你的愿望,你现在应该怎样做?

五、结束部分

欣赏儿歌《种太阳》(幼儿边欣赏边做动作)。 活动延伸:

1、让幼儿拿出彩笔和纸,画出自己美好的愿望,然后和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流。

2、回家后问问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愿望是什么,再把自己的愿望说给家长听一听。

《童心是小鸟》 ○29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并能够带着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够听出歌曲的曲式特点(二段曲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的童年都玩儿些什么吗?

生自由说

34

师:(鼓励)老师的童年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我的校园里有一大片空地,老师带着我们到那里去种蓖麻,种花草,我们把我们的爱心播在了校园里,我们一样拥有我们多采的童年,我们每位同学都拥有一颗童心。

二、 新授

聆听《童心是小鸟》它的速度怎样?

情绪是什么样的?

歌曲中都讲了些什么? 听后学生自由答

复听:认真听旋律,轻声用u哼唱。 再听:打开书,边听音乐,变轻声跟唱。 学唱歌曲:教师范唱,学生看书,

教师弹伴奏,学生轻声哼唱。第二句谱子较难,可以单拿出来演唱。(注意每句的最后一个字的归韵,注意口型,注意声音要用轻声演唱)

唱2遍,全体学生自己随伴奏演唱第一乐段。 第二乐段,先听,它的情绪与第一乐段稍有不同,它的旋律特点要求学生把握住,然后随教师的钢琴演唱。

全曲学完后,请学生集体演唱一遍,指导还演唱不好的地方,并强调口型,吐字。

三、师:才我们一起学习了《童心是小鸟》这一课,它用比喻的方法通过小鸟来顺序叙说"我"的童年生活,同时也让我们感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是那样的美好。最后让我们再一起用欢快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

35

《期末复习》 ○30 课型:复习 教学目的: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复习讲解每首歌曲的重、难点及演唱技巧的处理方法。

3、把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及课后练习题复习好。 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老师弹琴,师生同唱:“do re mi”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从头开始复习每个单元,用正确的情绪演唱每首歌曲。

2、复习每一课的识谱知识。

3、学习课后练习。

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

《期末考核》 ○31

36

课型:考核 教学目的: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注意音准、节奏,有动作、有感情地唱歌,并能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声情并茂地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同唱:“do re mi”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每位学生任选一首歌曲,到前面来有感情地演唱。

2、同学互评、老师打分。

3、小结优缺点,以供下面的其他选手借鉴。

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公布成绩。

37

第五篇:小学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课 春天的歌

教学内容:歌曲《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欣赏《春到沂河》《春》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材分析:

1.柳琴独奏《春到沂河》乐曲采用了浓郁的山东风味的旋律,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曲中的引子和第一部分就是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素材,加以提炼和发展而成的。

2.小提琴协奏曲套曲《春》这首乐曲系18世纪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春》的第一乐章。作曲家也往往在旋律或伴奏背景中模拟淙淙泉声、啾啾鸟鸣等音响使听者联想起春天。维瓦尔第的这首乐曲是描写春天的范例中最早的一首。

3.歌曲《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曲调欢快活泼,它以天真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歌曲为4/4拍,大调式,采用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结构规整。

4.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跳动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色图景。富有形象的象声词奏响了一曲优美动听的“春天交响曲”。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春到沂河》歌曲《嘀哩嘀哩》

教学目标: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能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示乐曲的变化。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学会十六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欣赏《春到沂河》

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 师问:

(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

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 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三、学习《嘀哩嘀哩》

1.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 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2.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3.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 4.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A、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 ”的长短。 B、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5.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6.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

(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

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

再学唱最后8小节。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7.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8.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创编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并进行表演

2、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春天举行音乐会》的伴奏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歌

二、学习《春天举行音乐会》

1、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音?春雨的声音?春风的声音?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的《春天举行音乐会》。

2.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

3.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 4.学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节):

(1)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按音乐节奏)。

3 学生吟诵歌词时,教师弹这16小节曲调为他们伴奏,既作为背景,又为学曲调铺垫,注意:

(2)在有感情熟读这段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曲调与歌曲。

5.学唱歌曲第二部分:(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春天举行音乐会”是点题乐句,也是全歌的高潮,要注意唱好。)

6.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表演。 7.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

8.打击乐的编创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乐器,二是选择节奏

三、创编活动

1.启发引导谈话,本课听的、唱的音乐作品,都集中表现一个主题,即大自然的春天。表现春天的音乐作品有成千上万,都是作者对“春天”的有感而发,我们每一位学生也度过了九个、十个春天,你们能否也尝试一下创作„„

2.课本上有四幅图,你们还可以画出更多的春天的画面,在欣赏的作品中用柳琴、小提琴表现,你们可用打击乐或你们各自所掌握的各种乐器(凡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可以来表现),用你的想像去创作吧。

3.创作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伙伴

二、三人一起创作,也可以是小组,请大家自由结合,充分想像,即兴创作。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春》复习《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节奏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节奏练习巩固掌握XXX 和 XXX的节奏型

2、通过欣赏《春》让学生感受回旋曲式,感受标题音乐的造型手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4

2、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欣赏《春》

1.在歌曲《嘀哩嘀哩》声中导入本课的欣赏。 师问:歌曲《嘀哩嘀哩》讲的是什么主题? 2.听《春》的主题音乐。

师问:你能从这一段音乐声中感到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说说你 3.分别聆听第

一、

二、三插段音乐。

4.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想像音乐所描写的情景,并校对、调整自己刚才填写的答案。

5.用彩色笔涂色块,描述音乐的情绪变化与发展。

想像音乐描写的情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音乐的情绪发展。不要求统一答案,只要大致情绪(色彩)相同即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四、音乐节奏的听辨练习

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2.教师还可以自己编三条节奏,让学生听辨。 3.可以让学生创作三条节奏进行听辨。 4.三条节奏要同时拍击,并可以重复二到三次。 5.听辨后让全体学生模仿拍击。

五、教师课堂小结

第二课 我们的朋友

教学内容:歌曲《顽皮的杜鹃》《花喜鹊和小乌鸦》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教学目标:

5 1.天上飞的杜鹃,地上跑的马,都是可爱的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感受、体验以“杜鹃”、“马”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2.认识低音 掌握 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唱好《顽皮的杜鹃》、《我心爱的小马车》,并试用 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

教材分析:

1.管弦乐《森林深处的杜鹃》其音乐形象的造型生动而别出心裁,幽默而略带戏谑。乐曲由十三首带有标题的小曲及终曲组成。本曲是其中的第九首。

2.二胡独奏曲《赛马》描写了我国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的热闹而欢快的场面,表现了他们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乐曲由三个部分组成。

3.歌曲《顽皮的杜鹃》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词意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童趣。

4.歌曲《花喜鹊和小乌鸦》是一首儿童寓言歌曲,用拟人化的对比手段评价花喜鹊和小乌鸦的“品格”,歌曲词曲结合贴切,平稳的叙述性音调,插入大跳音程加上波音的唱法,生动的表现了两只鸟的形象。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顽皮的杜鹃》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教学目标:

1、认识低音 掌握 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2、学会歌曲旋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1.解题导入。设问:谁有过去大森林的体验?也许我们大部分都没有去过。能称森林的是几万株几十万株的大树组成的茫茫一大片大树。今天要欣赏的作品是《森林深处的杜鹃》,你能从音乐声中想像吗?

2.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3.再听《森林深处的杜鹃》,要求:

(1)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 (2)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 4.师生讨论。

 师问:(1)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吗?  (2)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

5.复听乐曲: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认为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如:简笔画、身体的动作„„边听边表现,要保持教室安静能听清音乐,自由想像。

6.简单介绍圣-桑的《动物狂欢节》。 7.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思考。 8.在括号内填入单簧管名称或图形。

三、学习《顽皮的杜鹃》

6 1.复习已学过的音高 ,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

2.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 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 6 7”的低音就用 来表示。教师示范“5 6 7”的柯尔文手势。

3.唱准 八个音,同样要注意唱准 。学生边唱边打手势。 4.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视唱:

5.在能准确视唱前4小节的基础上,再加4小节: 谁能以最短的时间,唱的最准确,进行表扬

6.听辨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奏全曲。)

7.视唱全曲。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8.学唱歌曲。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9.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教师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赛马》歌曲表演《花喜鹊和小乌鸦》创作自己的歌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生自己创作小歌曲,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3、聆听赛马,通过热烈奔放的节奏,感受草原的热闹景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歌

二、欣赏《赛马》

1.准备一段内蒙古大草原举行赛马盛会的录像,以及一段二胡演奏。如班上有学生会拉二胡或教师本人会二胡演奏更佳。

2.播放内蒙古人民赛马盛会的录像让学生感受赛马时的热烈场面。同时播放录音《赛马》

3.师问:刚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场景? 4.揭题《赛马》二胡独奏。

5.听听二胡的音色,讲讲二胡的主要结构与发音原理:二根弦, 一个共鸣箱,一把弓。弓摩擦弦,振动发声,由共鸣箱扩大传音。

6.聆听第一乐段主题 。再随主题哼唱一次。

师问:这段音乐表达了当时比赛场面怎样的气氛?音乐主要运用什么节奏型表现这种气氛?

7.聆听第二乐段的主题:再随这主题哼唱一次。

8.师问: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音乐比较,又表达了比赛的怎样情 ? 9.再听第二乐段。

师问:(1)第二乐段的主题反复了几次?

 (2)你能想像每次反复的不同变化,在比赛的场面上的不同情景吗?  (3)第二次反复时,独奏乐器二胡是怎样演奏的?你能模仿一下吗?

10.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课本上的五幅插图。听完后谁能把这场赛马盛会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7 11.复听全曲,边听边用节奏乐器、或人声表演赛马时的情景。

三、学习歌曲

1、用寓言故事导入课题

2、教师范唱歌曲,在聆听时要注意歌曲的情绪时怎样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时哪几句?

3、放录音听范唱,模唱印象深刻的乐句。

4、教师弹琴学生听歌曲旋律

5、跟随录音,看歌谱哼长唱歌谱

6、重点解决难点部分,老师及时给予纠正

7、完整的学习歌曲。

8、学习演唱歌曲曲谱

9、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做伴奏

四、创编活动

1.该曲调的创作要符合三个条件: (1)用 八个音。 (2)用 四种节奏型。 (3)4小节长度。

2.凡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 3.在学生创作后,要让学生自己唱自己创作的歌。

4.评价后(师生共同评价),唱几首优秀的创作,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第三课 童 趣

教 材 分 析

1.歌曲《猜调》

这是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

2.管弦乐《木偶的步态舞》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于1910年为其爱女写了题名为《孩子们的角落》(也译作《儿童乐园》),木偶的步态舞》是曲集中的最后一首。曲中大量运用切分音和带顿音的八分音符,这是美洲黑人糕饼舞音乐的常用节奏,因此这首钢琴小曲成为欧洲音乐作品中吸收黑人舞蹈音乐的先例。乐曲正以此描绘一个红眼黑面、毛发耸然、外形奇特的黑人小木偶跳舞的滑稽形象。

3.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具有民歌风味的儿童歌曲。歌曲以短笛的吹奏叙说了家乡的美景,赞美了生活的幸福,富有童趣。

4.歌曲《摇船调》

这是一首流行在台湾的汉族人民喜爱的民间歌舞曲。歌曲采用了问答对歌的形式。十分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在相互对歌时活泼、欢乐的情景。节奏明快、紧凑,体现了客家儿童爽朗、活泼的性格特征。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体验其童趣。

2.从《猜调》中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8 3. 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

教学重难点:在学唱歌曲时结合歌曲学习认识并实践反复跳跃记号。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一位小学生在山坡上、在草地上,一边放羊一边吹着笛子,是多么富有童趣。请听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2.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范唱)。要求:听听歌曲唱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 3.讨论歌曲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4.分句学唱:

(1)难点突破,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节奏较复杂,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都在一句3小节内同时出现,有一定难度,先给予突破。先慢速度学唱曲调:当曲调唱熟后,再把歌词唱好,注意后十六分音符与前十六分音符的准确。

(2)学唱第一乐段前8小节与后4小节的曲调。学唱时注意乐句的完整性。这三个乐句,建议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视唱法学习曲调与歌词。然后完整地唱第一乐段的歌曲。

(3)第二乐段,建议用听唱法学唱,以减轻学生的识谱负担。 5.歌曲处理:

(1)模拟笛声在乐谱上有顿音记号“ ”要唱得短促、轻快,以表达主人翁欢快的心情。

(2)两个乐段要处理得细致:第一乐段是绘景,第二乐段是抒情,两段要有对比。 (3)在教室内准备些道具,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表演唱,然后在全班展示,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6.《猜调》是一首一问一答的对歌,这种形式在民歌中很常见。 7.聆听《猜调》。

设问:你能否听出歌中问什么?答什么? 8.再听《猜调》。

设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9.复听《猜调》。

10.分析小结:这首民歌的问句一气呵成,几乎让你没有喘息的机会和思索的余地;回答时,机灵、敏捷,对答如流,显示出回答者的智力和思路的清晰。

11.提出要求:课后请大家收集谜语,可以到图书馆去找,也可以自己编,我们下节课交流。

12.音乐知识:反复跳跃记号

⑴.反复记号的一种形式。反复记号有许多形式,当乐谱出现重复时,而在最后结尾处略有不同,往往在反复时跳过不同的小节,这就是反复跳跃记号。

⑵.这一音乐知识,在学唱《一支短笛轻轻吹》时结合歌曲学习讲解并实践。 ⑶.还可以通过本练习,用色快表示曲调进行的顺序来理解这一知识。 13.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为《木偶的步态舞》即兴编创表演,体验其童趣。 2. 节奏问答编创活动。 教学重难点:

通过节奏问答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

9 教学过程: 1.形象导入。

(1)设问:你们看过木偶戏吗?谁玩过木偶?哪位同学来模仿一下木偶的动作、木偶的走路?

(当学生自由即兴模仿,教师可轻声地播放《木偶的步态舞》作为背景音乐衬托。当有的学生能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

(2)设问: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木偶的形象?(活泼、可爱、滑稽、动作机械„„ 教师适时表扬用词恰当的学生,表扬他们观察很细致,总结很得当„„) 2.聆听《木偶的步态舞》。 (1)揭示课题--标题名称。

(2)欣赏第一部分音乐,要求学生在安静听音乐的前提下,可以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做无声的动作及脸部的表情。

(3)再次听第一部分时,学生可离开座位,走合拍的步子,及做身体动作,还应保持安静,能边听边即兴表演,互相不必语言交流。教师也同时加入学生的行列。(有条件的教室,学生最好脱鞋在地板上走动,教师也一样,这样能保证安静,听清音乐。)

(4)聆听第二部分音乐,要求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

(5)设问: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木偶的怎样形象? 3.完整地聆听《木偶步态舞》。

要求学生安静地边听音乐边根据音乐的发展变化即兴地做各人的模拟木偶的动作,把第

一、

二、三部分的动作有变化地进行表演,看谁做得最好?尤其是“步态”要做得与音乐相吻合。

4.小结:音乐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童趣与乐趣。 5. 编创活动:节奏问答

⑴节奏问答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是一种较为自由的一种即兴创作活动,没有太多的制约,原则上长度相同即可,但也不是完全一定要一样的小节数。

⑵节奏问答包含诸多音的要素,如力度、速度,以及疏密度等,而问答相当灵活,可以强对强,也可以强问弱答、弱问强答„„。

⑶开始可以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在实践中主要是学生间的相互问答,时间上也较宽松,按课堂情况而定,但不宜做得时间太长,视学生兴趣而定。宜每课做些活动,细水长流。

6.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表演《摇船调》,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2.猜谜活动交流。 3.单元小结。

教学重难点:感悟谜语的乐趣。 教学过程:

1.由《猜调》导入:一问一答的歌曲上节课我们学了《猜调》,今天我们再唱一首这样的一问一答歌曲。

2.聆听(录音)范唱。要求:能听出问什么?怎样回答?

3.再听范唱。要求:能感悟到“摇船”的感觉吗?如当你有感觉时,请用摇船的动作为歌曲伴随律动。

10 4.用投影或幻灯打出歌谱(也可抄成歌片),让学生边听录音边做摇船动作边看歌谱,反应快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

5.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分男女声(或小组)试唱歌曲。教师从中获取反馈,纠正个别乐句的错误,如第3、4小节的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

6.各人自学歌曲并设计表演。

7.各组排列成船形(四组4条船)教师手执口风琴到各组轮流伴奏(不带旋律,曲谱见课本),全班学生随教师的口风琴伴奏边唱边观察各组的表演(即兴)。教师到哪一组中间,该组就边唱边表演,各组唱一段歌词即间→答→问答。师生评价。

8.学生学习口风琴伴奏:

(1)找到G音及G=1,并顺次找到“1 2 3 5”四个音。 (2)学奏伴奏谱8小节。

(3)在教师弹奏钢琴的旋律下,学生吹伴奏。 (4)学习最后4小节口风琴伴奏。

9.两组为一歌队,一问一答(表演、伴奏,均由队员自己承担)。 10.评价小结。 11.猜谜语活动

⑴各人把上节课后收集到的谜语进行交流。 ⑵修改收集到的谜语。

⑶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

⑷演唱创作新的歌词的《摇船调》,并进行表演。 ⑸单元小结:音乐与人的关系给我们带来童趣、乐趣。 12.教学小结。

第四课 音乐会

教 材 分 析 1.歌曲《游击队歌》是由我国作曲家贺绿汀所作的一首具有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自抗日战争初期之始传唱至今,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歌曲反映了处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游击健儿的昂扬斗志、乐观精神和必胜的信念。歌词以精练的语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游击战士战斗生活,表达了他们的精神风貌。

2.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

这首口笛独奏曲的主题旋律取自苗族“飞歌”,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口笛是一种小巧玲珑、可含在口中吹奏的笛子。它即能吹奏悠扬的旋律,又具有模仿鸟类鸣叫的造型功能,因而赋予乐曲以生动的趣味。

3.器乐合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这首舞曲原来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后被改编成管弦乐曲。这是在世界上较为流行的两首匈牙利舞曲中的一首,另一首为《匈牙利舞曲》(第六号),也出自于勃拉姆斯之手笔。这里我们将欣赏到的是用三角琴(俄罗斯的民族弹奏乐器)、手风琴等乐器合奏的改编曲。

4.小号与乐队《那不勒斯舞曲》 《那不勒斯舞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首舞曲,以小号为主奏乐器。

5.歌曲《我是小音乐家》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心声“我是小音乐家”。

6.歌曲《嘹亮歌声》

11 这是一首曲调规整,词意简练而富有意境的日本儿童歌曲。歌曲形象地描绘了儿童们在大自然中面对远山纵情欢唱的情景,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聆听《苗岭的早晨》等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犹如参加一场音乐会活动,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给我们一次美的享受,并在这场“音乐会”中能听辨各种独奏乐器的音色(如小号、口笛„„)。

2. 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 教学重难点:熟悉乐器的音色及种类。 教学过程:

1.听觉直接导入:

(1)播放《游击队歌》与《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句音响。

(2)设问:你能听辨出这两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揭示作品的名称及演奏的乐器名称: 《游击队歌》--口哨; 《苗岭的早晨》--口笛; 3.聆听《游击队歌》:

(1)有条件的学校可将该歌谱用投影仪显示出来,让学生边听口哨吹奏,边看歌谱,以加强对作品的理解。

(2)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及作曲家贺绿汀。

(3)复听时,可允许班上会吹口哨的同学随录音跟着学吹片断,如: 4.聆听《苗岭的早晨》:

(1)设问:听了这首作品你想像一下,苗寨早晨的美丽情景,并把它描述出来。 (2)教师简单介绍口笛乐器。

5. 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

⑴这一听辨活动,主要是将曲名、音色、画面形象连为一体,即:将听觉、视觉、人文联系在一起,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的能力。

⑵这一练习可以是两个作品为一组,分组听后即做练习。也可以四个作品听完后,再完成该练习。

6.欧洲文化中音乐、舞蹈具有重要地位,在特定地区都有传统的音乐、舞蹈传承,这些音乐、舞蹈往往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均分律动节秦,按小节线划分而循环往复地交替,如圆舞曲、波尔卡等,本课中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具有匈牙利吉普赛舞蹈以及匈牙利民间恰尔达什舞曲音乐的特点与风格,而《那不勒斯舞曲》是意大利南方那不勒斯舞蹈的音乐。

7.欣赏《那不勒斯舞曲》--小号独奏:

(1)初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该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速度的变化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吹”、“拉”、“弹”属哪一类?

8.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1)初听乐曲。要求:该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属哪一类?(介绍三角琴:三角琴是东欧俄罗斯一带的传统乐器,以三角形琴身为特征的一种三根弦的拨弹乐器。)

12 (2)复听乐曲。乐曲的主题音调出现几次?乐曲可分为几段?速度有没有变代?每段的情绪有什么不一样?

9.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 2. 活动与练习

(一)

教学重难点:掌握轮唱的基本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1.演唱形式导入:我们两年多的音乐课上,基本上是大家一齐唱,这种形式称为齐唱。有种演唱形式,曲调是一样的,但不是一齐进入,有先有后轮流进入,这就称为轮唱。

2.聆听轮唱《嘹亮歌声》。要求能听辨出同一曲调分先后进入交叉进行。

3.看歌谱再听一遍。请大家看图形谱:两个人的睑部,二次进入线条是一样的。 4.学唱第一声部。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

(1)设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

(2)每4个小节为一句,共四句。全班分四组学生每组自学一句。(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句)

(3)分组接唱第一声部,相互纠正,教师指导。 (4)交换乐句,再次接唱。 (5)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 5.学唱轮唱:

(1)全班分为两部分,A唱第一声部,B唱第二声部。先学唱第二部最后一句。 (2)在教师指挥下,唱二声部轮唱。 (注意进入要准确,最后结束二声部音准)轮唱时,两个声部都要注意相互倾听,相互照顾。各人唱自己的声部还要能听另一个声部,这是唱好二声部的关键(也包括轮唱)。

(3)填入歌词。要唱得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 6.活动与练习

(一)

⑴教师先范唱内蒙古民歌。

设问:这支歌的歌名?是哪一学期唱的歌? (这首歌是第五册第二单元的歌《草原上》) ⑵全班学生齐唱。

⑶设问:这支歌能否唱轮唱?怎样唱轮唱?最后结束怎么办? ⑷分组讨论。

常见的可以有这样两种: (1)隔两小节进入; (2)隔一小节进入。

结束句可以不一起结束,即第一声部先结束,第二声部晚结束;也可以同时结束,例如隔二拍进入的最后结束时第二声部最后一小节为 ;隔一小节进入的最后一小节可压缩为 ,还有很多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创造。

7.分组展示、点评。表扬有创新的小组。 8.教学小结。

13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趣。 2. 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并能在读谱实践中运用。 3. 活动与练习

(二)。

教学重难点:学习演唱《我是小音乐家》,并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 教学过程:

1.说说自己的理想?

2.听听美国的孩子他们想干什么?--聆听歌曲录音。

3.设问:在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是哪几个国家?哪几个城市?他们各演奏什么乐器?怎样演奏?

4.讨论上述问题:

(英国-伦敦、法国-柏林、法国-巴黎。吉他-弹奏、提琴-拉奏、法国号-吹奏。) 5.再听歌曲。仔细听听这个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或规律? (每句的开始都是第二拍的后半拍起唱)这个规律学生不一定能讲得出,教师可通过范唱曲调,边唱曲调边打拍子,尤其在弱起时击拍更突出,以引起学生注意与思考。教师适时用动作、独唱进行暗示及语言点拨。

6.教师用点谱法指导学生唱后半拍起拍的节奏,唱好第

一、二句曲调(注意乐句的完整性)。7.学唱第三乐句时,穿插讲八分休止符。

 学生已掌握十六分符的时值,只要点拨适时,加上点谱法的动作,学生是能理解的。

8.完整地唱好全曲后,填上歌词。 9.以第一人称的角色投入即兴表演唱。

10.自编歌词。如住在无锡拉起二胡;住在昆明吹起芦笙;住在上海吹起笛子„„各地学生可以编当地的民族乐器,加上后面的象声词即可。还可以打开思路,完全自编:我是小音乐家„„

11. 音乐知识:八分休止符

⑴八分休止符的认识可以从八分音符引入,这样即复习八分音符的时值,同时也掌握八分休止符。“0-5”。

⑵结合本课《我是小音乐家》教学中穿插进行。

⑶八分休止符在后半拍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前半拍的音符唱得短些即可,但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这样往往是后半拍起唱,这就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拍击、点谱、动作启发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一节奏。

⑷本课的“活动与练习

(二)”就是配合这一乐理知识的实践活动,要让学生认真练习。

⑸通过四分休止符与八分休止符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和理解。 12. 活动与练习

(二) ⑴唱熟曲调。

⑵分别用X0 X0 或0X 0X 节奏改编,再唱与奏。例: 13.教学小结。

第五课 牧童之歌

教 材 分 析

14 1.钢琴曲《牧童短笛》

这是一首短小精致、形象鲜明、风格清新、富有田园风味的钢琴曲,为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所作。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作曲家介绍

贺绿汀(1903~1999) 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早年即投身于革命并进行音乐创作。后入上海国立音专,攻读音乐。1934年所作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在“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选中分别获头奖和名誉二奖。此后进入电影界,为进步电影《风云儿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创作音乐。抗日战争期间创作了《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等歌曲,广为流传。解放战争期间,又创作了管弦乐小品《森吉德玛》、《晚会》等佳作。解放后,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和中国音协副主席,主要从事培养音乐人才,但仍坚持音乐创作园地上的耕耘。]

2.歌曲《孤独的牧羊人》

 《音乐之声》是一部美国好莱坞音乐剧,叙述了一个发生于1938年奥地利的真实故事。一个退役的海军军官,家中有七个调皮的孩子,因丧偶而疏于教育。为了调教好自己的孩子,他聘用了一名家庭女教师。女教师能歌善舞,并喜爱这些孩子。女教师通过音乐及生动的教育方法,对孩子们进行启发及熏陶,终于使七个孩子对她产生深厚的感情,同时也赢得男主人公的爱情。此后,他们一家组成家庭合唱团,在被纳粹德国统治下的奥地利,以巡回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的形式,与纳粹分子进行斗争和周旋。

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是这部影片中的插曲,它是以“戏中戏”的方式出现。女教师和孩子们一起作木偶戏表演,歌曲为表演时所唱。

3.歌曲《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甚广的民歌。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剪羊毛”这一劳动情景,以“白云”、“冬雪”、“丝棉”夸张地形容工人们劳动而剪下的遍地羊毛,把“皮袄”比作羊儿身上的绒毛,富于想像,很有童趣。

4.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其曲调采用了内蒙古民歌《蒙古小曲》的音调和词意,使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歌风特点。音乐宽广而又宁静,富有意境。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表演《剪羊毛》和聆听《牧童短笛》。这两首歌曲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教学重难点: 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 教学过程:

1.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这是一幅多么淡雅的水墨画。这一情景你能想像吗?音乐如何去表现这一情景?请听听(《牧童短笛》第一部分)。

2.再听一遍。设问:你能从音乐中体验这一情景吗?听完后说说你的想像与感受? 3.师生讨论对第一乐段的感受„„

4.揭题:《牧童短笛》,对照图形谱哼唱[1]

5.聆听第二乐段。设问:这段音乐描绘牧童在干什么?在速度上、节奏上与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变化?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6.师生讨论第二乐段提出的两个问题。

7.完整地听全曲。设问:全曲分几段?为什么?有没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乐段? 8.再次完整地听全曲,根据你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边聆听边即兴用动作来表演。(动作是无声的,一定要保持教室的安静。使大家能边欣赏边表演。)

15 9.完成课本上的涂色块及线条连接的作业。 10.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

11.板书澳大利亚牧场的画面。(如能做成有动感的多媒体画面效果更佳,也可让学生从课本的插图中去感悟。)

12.边看画面边听范唱。设问:歌曲唱些什么内容?这一群牧场上的男女老少在干什么?

13.再连续听两遍,请大家边听边看歌谱,在听完两遍后,测试一下,谁的记忆最好?哪一位能唱出歌曲中的哪几句?比谁唱出句子多而准确?

14.在学生试唱的反馈中学会全歌。(学生的反馈可以是歌,也可以是曲,凡是唱歌的,再请学生补曲;是曲者,请学生补歌。)

15.再聆听一遍范唱。他们的情绪怎样?从你对歌曲的理解中认为用什么速度、什么情绪来演唱更能表达这群牧场上人们的心情。

16.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全歌。

17.把歌中的 节奏改为 唱一唱,比较一下感觉如何?为什么? 18.再完整地更有感情的唱好歌曲。

19.分组讨论,为第二部分[2]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配伴奏。(打击乐的选择权给学生自己,要完全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20.各组展示表演并进行点评。 21.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学唱《小小羊儿要回家》。表演《小小羊儿要回家》、《剪羊毛》。 2.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教学重难点: 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教学过程:

1.歌名导入。设问:谁能来解释一下歌名?小小羊儿为什么要回家?它们的家是怎样的家?

2.聆听范唱二遍。要求能感受歌曲的内容、速度与情绪。 3.学唱曲调:

(1)听一遍曲调的范唱。要求:边听边看谱,是否发现歌谱上出现一个新的音符。 (2)简单复习已学过的音符。 。

(3)新授全音符。 如果四分音符唱一拍,那么全音符就唱四拍。 (4)学生再听一遍曲调范唱,找出 出现几次?

(5)跟着钢琴弹奏的曲调轻轻哼唱。教师纠正曲调中的音准及节奏错误。 (6)完整地唱全曲。 4.学唱歌曲与处理:

(1)跟着钢琴轻声地把歌词唱准。纠正错误处。 (2)复习《剪羊毛》。

(3)师生讨论这两首歌曲演唱的相同点与不同处。

(相同点:题材相同,描述牧场--牧羊的内容。不同处:地区风格不同;中国山区与澳大利亚牧场。情景不同:黄昏赶羊群回家与剪羊毛劳动场面。速度、情绪不同;中速、抒情与稍快、活泼。)

(4)从对比分析中唱好《小小羊儿要回家》。

16 (5)讲解延长记号 。结合歌曲的意境,讲述 在本歌中的作用。还可让学生想像最后的“嘿”和 延长是怎样的情景。

(6)创作歌曲伴奏的节奏型及选择打击乐器。宜采取分组讨论自由结合讨论方法,并进行分别试唱试奏,尊重学生的创作实践活动,给予鼓励。

5.表演实践。

以小组为主或以小组为主邀请外组同学参加。可以选择《小小羊儿要回家》,也可选择《剪羊毛》。曲目、队伍确定后,进行适当的排练活动,然后展示表演成果。这一环节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积极配合、做好服务,如道具、伴奏等,学生要什么尽量服务好,但不是去“发号施令”、“指责”。

6.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孤独的牧羊人》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2. 在曲调接龙活动中,以即兴创作相连接,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曲调接龙活动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1.设问:谁看过影片《音乐之声》?教师可简单介绍一下剧情,(也可放录音《do re mi》歌曲导入)。(有条件找到影碟片VCD,通过多媒体播放一片断,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聆听《孤独的牧羊人》。

介绍这一插曲是女教师与孩子们在玩木偶戏时的一首歌曲。

3.这首歌曲中每隔两小节就出现“来咿噢嘟”这是谁的歌声?再听时,请在“来咿噢嘟”处轻轻地合着拍子拍手。

4.介绍这一插曲的风格: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奥地利,但这是一部美国的音乐剧,所以这首插曲是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尤其是“来咿噢嘟”是用假声唱法,这是地道的美国乡村歌曲的演唱特点。

5.复听歌曲。可边听边表演。

6.单元小结:四首作品,一个题材,三个个体,一个群体,地区不

一、风格多彩。 7.曲调接龙创作游戏 ⑴游戏规则:

①头尾相接必需是相同的音高,如:

②有节奏的一个接一个,中间不能卡着脱节。所以要求接者要注意力集中,并且接好最后一个音即兴脱口而出一句曲调。凡卡着的,接错的,音不准的被淘汰。

⑵游戏开始时,可以由教师开始,也可以由学生开始唱头一句,接着就按座位顺序而接。看谁坚持到最后为胜者。

⑶初次时不宜太复杂。此游戏在其它单元课中也可穿插进行,以经常锻炼学生的即兴曲调创作的反应,提高他们的音准、节奏等综合能力。

8.教学小结。

第六课 爱祖国

教 材 分 析

17 1.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少年儿童合唱歌曲。歌曲的音调、节奏乃至词曲的结合,具有现代通俗歌曲的特点,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2.管弦乐《红旗颂》(片断)交响序曲《红旗颂》为作曲家吕其明所作,1965年5月作为“上海之春”(音乐节)的开幕曲首次演出。作曲家以充满激情的笔触赞颂了象征革命的红旗,讴歌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3.歌曲《救国军歌》

歌曲作于1936年,是冼星海从法国归国后所写的抗日救亡歌曲中最为成功的一首。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北三省,并步步向南进逼,妄图侵吞全中国。在此大敌当前、国难当头之际,国民党当局却一面采取不抵抗政策,一面则加紧策划、挑起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因此,“枪口对外”如一声惊雷,迸发出全国人民的心声,表达了爱国军民齐心抗日的坚定决心。这首歌曲立即在全国流传开来,成为救亡歌咏集会上必唱的歌曲。

4.歌曲《一个***女儿》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语言朴实简练,主题鲜明的儿童歌曲。其曲调采用了川藏地区的民歌音调为素材,使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它热情地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祖国妈妈无比热爱的心情。

5、歌曲《只怕不抵抗》是冼星海所作的一首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儿童歌曲。歌曲以进行曲的节奏、平稳级进和跳进交替出现的旋律,描绘了儿童团员们不畏强暴,英勇杀敌的战斗精神。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2.学唱《一个***女儿》。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学过程:课前做好歌片(黑板上抄歌曲、幻灯片、投影片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 3.出示歌片,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 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

(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风”、“雨”的含义?

(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

一、二部分比较。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 研究的问题: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7.谈话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妈妈,你的妈妈叫什么? 8.太阳和月亮也有个妈妈,他们的妈妈叫什么?--光明。  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18 9.聆听歌曲范唱。

讨论歌曲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 10.学唱歌曲:

(1)由于此歌音域较广“ --6”,节奏较复杂,所以对三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宜用听唱法,反复多听几次模仿学唱。歌曲定调建议改为1=F。低声区的声音不要压,要放松,高音不要喊叫,用些假声唱。

(2)为了降低难度,可分为两部分学唱,先唱第1~12小节曲调,唱会巩固后再唱后面部分。在歌词方面要先唱好第一段、熟练流畅后,有时间再唱第二段,或第二段让学生课后再学唱。

11.唱熟练、流畅后,可以用西藏舞的基本舞步,边跳边唱。 12. 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聆听《红旗颂》,感受相同的曲调由于不同的表现而产生不同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歌曲,学会分析曲调情绪。 教学过程:

1.谈话:200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晚会。晚会的题标就是总书记亲笔题写的“红旗颂”。红旗象征着革命,是我们的信仰。它火红炽烈,燃烧着无数先烈血染的风采。红旗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

2.熟悉、哼唱“红旗”主题。

(1)听赏第一部分“红旗”主题旋律的片段。

(2)出示主题曲调的歌谱,教师在钢琴上弹奏,并要求学生看着谱跟唱曲调。 3.欣赏第一部分。 设问:

(1)乐曲一开始的音调你熟悉吗?是取材于哪一首歌曲的音调?(国歌) (2)“红旗”主题给你什么感受?从红旗标题出发,你想到什么? 听后讨论以上两个问题,如有必要还可以听一次。 4.欣赏第二部分。 设问:

这部分主题音调是什么曲调?与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相比较,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里? (这环节是本教学内容的重点,要细致引导点拨,让学生从音乐中获得体验。) 5.重点讨论相同曲调表现出的不同情绪。

(1)要求发表意见的学生不仅是讲,还要唱。唱出两个相同曲调的不同表现(第一部分抒情歌唱性,第二部分进行曲风格,速度也加快了)。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启发。

(2)分析两部分不同的情绪表现、发挥学生的想像进行形象比较。

(3)有必要的适度播放第

一、第二部分的“红旗”主题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的感受。 6.完整地聆听全曲。

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分析、对比,要激发学生听全曲的欲望,并提出聆听的要求: (1)要保持安静地聆听音乐的环境。

(2)对乐曲的演绎理解,可以各人用自己最容易表达的方式进行,善于画画的,可以边听边用简笔画来表现乐曲的意境;善于用动作表演的,可以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各段音乐的发展。当然还可以创造更好的方式来表现。

7.小结:人们赞红旗,颂红旗,用最美的旋律表达对红旗的颂扬。显示出我们民族的伟大,民族的骄傲。

19 8.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学习演唱《只怕不抵抗》,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2.聆听《救国军歌》中,感受队列行进的音乐特征并进行表演。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教学过程:

1.在抗日救亡歌曲中,冼星海还专为孩子们写了这类歌曲,《只怕不抵抗》就是流传最广泛的一首,作于1937年。

2.聆听范唱。设问:谁能把歌词内容记住?听后,说说歌词与歌曲的情绪。 3.板书歌词、再听一遍歌曲范唱。 4.学唱歌曲:

(1)板书1-10小节歌谱,教师范唱曲与歌各一次。

(2)学生自学,学会后相互唱给旁座的同学听,并相互纠正。 (3)教师范唱11-17小节三遍,并提问:

谁的记忆力最好,能准确地唱出?(可以看谱,从实际出发,教师随时调控自己示范的次数,大致估计75%-80%学生已掌握即收。)

(4)用以上方法再学唱第二乐段10小节。

(5)把第

一、二乐段连起来完整的唱(包括词与曲,前后顺序从班级学生水平出发),并在歌谱需要唱的强的部位涂上实心黑圆点。

(6)教师示范歌曲最后一句[5小节方法同(3)]。

(7)学生自学全歌。要求:先学会唱的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帮助他人的过程也是巩固自己学习成果的过程,最终达到能背唱。

5.表演歌曲:

(1)认真地聆听范唱、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绪。 (2)有感情歌唱《只怕不抵抗》(背唱)。

(3)分组讨论设计歌表演,(包括动作、伴奏等),教师巡视指导。 (4)分组展示成果,评选二组歌表演A组与B组。

6.综合表演:顺序可以由学生自编,但要包括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以突出单元主题--爱祖国。如:

 顺序一:《只怕不抵抗》A组-《救国军歌》队列表演 -《只怕不抵抗》B组 全班同学唱 全班同学唱

顺序二:《只怕不抵抗》-《红旗颂》表演-《一个***女儿》。  顺序三„„顺序四„„顺序五„„

7.单元小结:爱祖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以表达我们中华儿女对我们伟大祖国最真挚的感情,最崇高的祝福。

课前要求学生到图书馆及网上收集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及音乐作品。 8.初听《救国军歌》

设问:为什么提出“枪口对外”?

师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理解歌词“枪口对外”的含义。

9.再听歌曲《救国军歌》。

设问:这首歌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在音调、节奏上、风格上„„去讨论。

20 10.教师归纳学生的讨论,音调高昂激越,节奏铿锵有力,风格是进行曲队列歌曲。在歌曲《救国军歌》音乐声中,做队列方整队伍行进步伐操练,在歌词第二段时,可变化队列方向或变化队列。教师要指导学生,步伐要体现音乐的特征--威武、雄壮,展示抗日队伍勇敢前进的形象。

11.教师介绍这首歌是冼星海从法国归国后于1936年开始创作的救亡歌曲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12.教学小结。

21

上一篇:二级学院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二年级部编版上册语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