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集

2023-02-01

教案的书写过程是对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的整理过程,包括教学课时、教学时间、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过程,导入、讲授、讨论、作业、板书,还有教学后的反思和小结,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总结提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集

聋校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知道人类的起源,人类经历了很多的进化,造就今天的文明。

2、通过观察图片,了解远古人的生活、身体状况,了解远古人类的遗址,聚居地。

3、了解几个远古人类的活动特点。

教学重点:了了解几个远古人类的年代,生活特点。 教学难点:归纳远古人类的活动特点。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共同了解远古人类的生活,了解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

二、新课教学

(一)学习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

1、了解元谋人

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距现在有一百七十万年左右,他们生活在云南元谋。

2、在地图上找出元谋人生活点。

3、了解北京人生活

4、归纳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特点。 人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二)学习山顶洞人的特点

1、他们生活在一万八千年前,在北京周口店龙骨上顶部的洞穴里。

2、他们比北京人先进,已经使用磨制骨针和制作装饰品。

3、陕西西安半坡人的特特点。

4、总结新石器时代的特点:人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三)总结原始社会特点。

人们过着原始公有制的生活,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贫富的差别,人人平等。

三、总结

1

1、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主要特点。

2、对应排词

磨制骨针

山顶洞人

北京人

打制石器 板书设计:

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

北京人

旧石器时代

(打制石器) 山顶洞人

半坡人

新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历史过程。

2、了解禹的功劳,和禹坚持坚强的精神。

3、通过教师讲解,了解禹的功劳,通过学生自读、自己归纳出禹的精神和夏朝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卫生么人们尊称“禹”为“大禹”。 教学难点:

阶级社会的特点 。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我们华夏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新的内容《大禹治水》,了解一位历史伟人。

三、教学新课

(一)了解禹的功劳

1、炎黄的由来

炎:炎帝

黄:黄帝

2 他们在四千多年前领导部落人民在黄河流域创造灿烂的华夏文明。

2、黄河流域的三位杰出首领。

3、禹的功劳。

(1)采用疏导流水的办法治水。 (2)13年辛劳。 (3)三过家门而不入。

(4)中华民族以治理洪水在世界上树立光辉的形象。 人们感谢禹领导治水的功劳,尊称他为大禹。

(二)夏朝

1、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2、我国也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3、对立阶级。

4、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三、巩固练习:

1、为什么尊称“禹”为“大禹”。

2、我国从什么朝代开始进入阶级社会。

四、作业。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禹的功劳:疏导流水的办法治水。

树立治理洪水的光辉形象 ——称“大禹”

2、夏朝

奴隶社会:奴隶主

奴隶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第三课

教学内容:周武王灭商 教学目标:

1、了解商朝的腐败、暴君的残暴和灭亡的过程,周朝的建立。

2、知道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战争。

3、Tt通过教师讲解,了解商朝政治的腐败,通过看图体会牧野之战的激烈场面。

4、懂得残暴终将被人民推翻,仁爱才能得到民心,做一个善良的人。 教学重点:

商的灭亡,周朝的建立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战争。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奴隶社会经历了夏、商、西周和春秋大约一千多年的历史,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奴隶社会中一次正义的战争。

二、教学新课:

1、朗读第一段,了解奴隶社会经历的朝代。

夏、商、西周和春秋

2、朗读2-3自然段,了解商朝灭亡原因

说一说暴君对人民的残暴行为。

3、朗读第四段

说一说商王是怎样灭亡的?

4、看周武王灭商路线示意图:看看周武王是怎样灭商的

5、看图牧野之战,想象当时的场面,感受激烈的战争。

6、西周的建立:

(1)西武王对百姓的救济

(2)西周的建立,定都京镐。

7、卫生么说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战争。

商纣暴虐,丧失民心,武王伐纣,符合民意,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次正义战争。

三、巩固练习:

1、奴隶社会经历了大约多少年?

2、为什么说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战争?

第四课

教学内容:孔子讲学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的优点、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2、通过自读自悟孔子的教育死刑,通过教师讲解了解孔子的优点。

3、学习孔子虚心、勤奋好学的品质,将孔子的教育思想为自己所用,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的优点和教育思想 教学难点: 做一个孔子式的人。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西周的建立。

三、新课教学: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东周的建立

公元前770年,周把都城从京镐迁到洛邑。 (2)东周分期:

春秋和战国

2、学习孔子的优点: (1)阅读2-3自然段 (2)归纳孔子的优点 好学、胸怀大志

5 学习虚心、勤学好问 学习专心、知识广博 政治上强调“仁” 办事认真,体察民情

3、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

阅读第四段,勾画出孔子的教育思想

(1)因材施教

(2)温故而知新

(3)重视道德教育

4、孔子的成就

编写史书《春秋》,古代文化典籍《诗经》《尚书》,学生整理老师言论《论语》

三、巩固练习

1、孔子有哪些优点?

2、孔子有哪些教育思想?

3、我们从孔子的思想中学到了什么?

第五课

教学内容:商鞅变法 教学目标:

1、记住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商鞅变法的时间和变法的内容,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和意义。

2、通过分析商鞅变法原因措施,影响以及变法成果的原因,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

3、认识改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改革。 教学重点: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

商鞅变法一些措施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说说从哪个朝代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

2、奴隶社会大约经历了多少年?

二、新课教学: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师生共同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讲了谁,做什么?

4、提问:

(1)什么时候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

公元前475年,是战国时期的开始,这一年进入了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里,有农民和地主两个对立的阶级。 (2)什么事变法?为什么要变法?

变法:就是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进行改革。 (3)商鞅是那一年开始变法的? (4)变法的内容是什么? (5)讲讲商鞅诚信的故事。

(6)商鞅变法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秦国的奴隶制度废除了,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大大加强了,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国家。

三、巩固练习:

作业课后1-3题

第六课

教学内容:秦始皇 教学目标:

7

1、记住秦统一中国的时间,秦朝的都城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理解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及巩固统一各项措施的作用。

2、通过对秦始皇的评价,培养和提高历史人物评价能力。

3、认识统一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进行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的教育。 教学重点:

秦的统一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度量衡的统一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秦始皇是我国的第一个皇帝,我们在历史上见过许多有关秦始皇的故事及影片,今天我们学习历史上得秦始皇,看看他是怎样统一六国,统治国家的。

二、新课教学:

1、学生自学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

(1)秦始皇名-----,是我国-------的政治家,是我国第一个------ (2)公元前

年至

年,秦王灭掉了

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3)说一说

秦始皇怎样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学生读课文第三段,找出答案。

秦始皇建立了整套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4)为巩固统一,秦始皇做了哪些事情?

学生读课文第四段,说一说

(5)“六国文字”中“马”是什么样?这样对各国有什么困难?

三、巩固练习:

1、秦始皇怎样加强中央集权问题?

2、为巩固统一,秦始皇做了哪些事情?

第七课

万里长城

教学目标:

1、记住万里长城的历史意义及作用,了解万里长城的修建过程和修建缘由。

2、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阅读了解课文内容。

3、对历史建筑的敬佩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佩服。 教学重点:

了解万里长城的历史意义和作用。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秦统一六国后,做了很多事情,有哪些?

二、教学新课: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师生共同朗读课文。

3、提问:

A长城象征着什么? B为什么称为“万里长城”? C为什么要修筑长城? D秦长城的作用是什么? E当今看到的长城是合适修建的

(二)学生回答

1、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2、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3、长城修建,有效地阻止了匈奴骑兵的南下。

4、明朝遗留的。

三、巩固练习。

第八课陈胜、吴广起义

教学目标:

1、了解秦始皇默契的残暴,从而包袱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3、通过阅读课文,教师讲解,观察地图等了解课文。

4、了解历史人物,对历史人讹误的敬佩和干预与现实做斗争。 教学重点: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秦始皇是哪一年统一了六国的?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做了哪些事?

二、新授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看插图,明朝人绘制的阿房宫,说说看图后的感受。

3、这么美丽的建筑需要花费很多的钱和劳动力,这些是从哪里来的呢?

4、了解秦始皇的残忍,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A他不顾人民死活,兴建了许多浩大的工程。 B男力不够,强迫妇女去当苦力。 C拼命榨取人民的血汗。 D秦朝法律十分严酷。 E爆发了农民起义。

5、读课文,说说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

6、说一说:

陈胜、吴广起义进军线路图和历史意义。

三、巩固练习:

课后“想一想”和“说一说”。

第九课

汉武帝

教学目标:

1、西汉的建立时间。

2、汉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作用,了解汉朝盛世的原因。

3、想象汉武帝时期的繁荣情景。 教学重点:

了解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成果。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回忆秦朝是怎样灭亡的。

二、新课:

1、朗读第一段说说西汉是哪一年,谁建立的,定都哪里?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师生共同朗读第二段,思考:

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哪些主要作为? (1)政治上广招天下人才,重用有真才实学的人。 (2)经济上,汉武帝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文化上尊崇孔子思想。

3、看图:汉武帝讲学图,从中看出什么?

4、学习第三段。

思考:在军事上西汉武帝有哪些作为? 西汉取得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在那里设郡。

三、巩固练习:

说一说:

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哪些主要作为。

第十课

张骞和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了解张骞的主要功绩。

2、说一说内地与西域经济交往的具体内容。

3、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

4、通过看示意图了解张骞出示西域的路线。

5、学习张骞意志坚强,终于职守。敢预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丝绸之路线路。

2、内地与西域经济交往的内容。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汉武帝是位杰出的英明的皇帝,他在位时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经济、文化等达到极盛。

二、新课教学:

1、朗读第一段思考:

张骞是位什么样的人?

张骞:陕西人,是西汉武帝时候杰出的探险家,外交家。

2、看示意图。

了解张骞出示西域的路线。

3、学习

二、三段。

想一想:张骞有哪些主要功绩?

(1)熟悉西域地貌、物产、和风土人情,了解西域各族渴望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2)出使西域加强汉西的经济文化频繁交流。

4、说一说:

十一课

张衡发明地动仪

教学内容:

1、了解地动仪的构造特征和地动仪是怎样测地震方位的。

2、通过看图和文字了解地动仪的构造特征。

3、学习张衡博学多能,学高品好,不求名利的品德。 教学重点:

12 了解地动仪的构造特征。

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有许多杰出人物,以前我们学习 孔子,张衡今天我们了解古代伟大的科学家张衡。

二、新课教学

1、学习第一段

了解张衡及他最大的成就。

2、图文结合学习第二段。

(1)了解地动仪的构造特征。

形似酒桶,仪器内竖立一根铜柱,周围设8个杆杠,外铸8条龙,朝8个方向,龙嘴衔一枚同求。

(2)地动仪怎样测地震方位?

一旦发生地震,铜柱就出动地震所在方向的杠杆,使龙嘴张开,铜球下落到蛤蟆嘴里,发生悦耳声,就知道哪个方向发生地震了。

3、朗读第三段 了解地动仪的准确性。

4、学习最后两段

想一想,张衡是个怎样的人? 我们向张衡学习什么? (1)博学多能

(2)学问高,人品好,一生不求名,不求利。

5、说一说对“君子不愁官位不高,只怕品德低下,不嫌俸禄不多,唯职知识贫乏”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课后三个题

十二课

赤壁之战

教学目标:

1、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事件。

2、了解曹操人物的朝代。

3、知道三国的方位及其都城所在地。

4、通过观察人物头像,了解人物,看地图了解三国住所。

5、正确地看待、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

赤壁之战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魏、蜀、吴三国方位及其都城所在地。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西汉是谁哪年建立的,谁建立的?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建都长安,史称西汉。

二、新课教学

(一)学生自学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思考:

1、三大军阀的方位。

2、说一说赤壁之战的过程。

3、赤壁之战的历史意义?

4、曹操是什么朝代的人?

(二)回答问题:

1、意思曹操,他基本统一了北方,二是孙权,他占据了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三是刘备,他实际控制了荆州一带。

2、指名学生讲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过程。

3、曹操失败的原因。

4、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致力于北方的治理,孙权巩固了再长江中下游的通知地位,刘备占据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进而攻占四川。

14

5、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人。

三、巩固练习 作业

十三课

魏孝文帝迁都

教学目标:

1、了解北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王朝。

2、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3、了解孝文帝迁都的过程。

4、了解北魏迁都的历史意义。

5、通过看插图,了解旧都的风貌,看地图了解新旧都的地理位置和新都的平面示意图。 教学重点:

1、北魏迁都的原因。

2、北魏迁都洛阳的积极作用。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西汉——东汉——北魏,今天我们来了解北魏的情况。

二、新课教学

1、学生自读第一段思考: 北魏是个怎样的王朝?

北魏,又称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一个王朝。

2、自读课文,说说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

北魏都城设在塞外的平城,为了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亲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决定迁都洛阳。

3、看图,阅读书上

三、四段 说一说孝文帝迁都的过程。

15 对照迁都路线示意图,说一说旧都与新都各自的位置。

4、阅读第五段:

说一说:迁都洛阳的积极作用。

迁都洛阳,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北魏境内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客观上促进了北方各个民族的融合和发展。

三、总结:

1、从孝文帝迁都,你觉得他是位怎样的皇帝。(机智、崇尚文化)

2、你觉得文明应该学习他什么品质?

四、作业

第十四课

祖冲之和圆周率

教学目标:

1、知识祖冲之是我国古代南朝杰出的科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发明家。

2、了解祖冲之为什么会成为杰出的科学家。

3、了解祖冲之在历史上得重要贡献。

4、通过看插图了解祖冲之,通过教师讲解了解祖冲之在数学、天文等方面的贡献,了解祖冲之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祖冲之为什么会成为科学家和科学家,以及在科学上得贡献。 教学设计:

一、回忆以前学习的有名的历史人物

孔子、张骞、张衡等,今天文明又要学习古代历史上的另一位伟大的发明家祖冲之。

二、学习新课

1、自读课文第一段想:

祖冲之是位怎样的人?

祖冲之是南朝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发明家。

16

2、为什么祖冲之会成为科学家?

祖冲之祖上几代人对数学和天文历法都有研究,受家庭影响,祖冲之青年时代曾专门从事学术研究,做官以后,他坚持天文观测和数学计算,进行机械发明创造。

3、了解祖冲之的历史贡献

(1)祖冲之曾制造出指南车,水锥磨,千里船等巧妙的机械。

(2)最大的成就在数学方面,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之后的第七位。

(3)在天文上

4、总结,你认为祖冲之是位什么样的人。

三、巩固练习。

第二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 【字体:小 中 大】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16616 更新时间: 2007-12-03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通过看图“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我们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和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

哪些进步”,养成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 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本课简要介绍了祖国境内旧石器时代远古居民的生活景象。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遍及南北,十分丰富。本课只是讲了三个典型: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以发现头盖骨化石闻名世界的北京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代表山顶洞人。

“北京人”是本课的重点。北京人是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它的发现成为古人类考古和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北京人”这一子目从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艰苦的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等内容,全面而简要地勾画了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山顶洞人”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比北京人晚数十万年,已处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时期。“山顶洞人”这一子目从体质形态、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使用骨针缝制衣服、结成氏族等方面,展现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反映出他们与北京人相比所取得的长足进步。

本课的难点是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学法指导:

1.观察配合课文的有关图画,提示一些观察的角度和思考的问题,培养注意观察的优良习惯和根据考古成果去了解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2.学习历史要善于抓比较、抓联系。本课中的“活动与探究”思考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对于比较能力很有助益,抓准对应的比点。可列表如下: 代表文化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生产活动 观念 社会组织

北京人 约70万-20万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石器 采集、狩猎 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 约18000年 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 采集、狩猎 懂得爱美 氏族 复习巩固: 选择题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

A.会不会制造工具

B.会不会使用工具

C.会不会渔猎和采集

D.会不会用火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山顶洞人( ) A.懂得钻孔技术 B.懂得人工取火

C.会制作装饰品

D.开始使用天然火 4.我们已发现的人类,请你按时间的先后排列( )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蓝田人④山顶洞人

A.①③②④

B. 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5.我国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 ) A.元谋人

B. 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6.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黄河流域发掘的原始人类遗址(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7.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 ) A.群居生活

B.人工取火

C.使用简单语言

D.制造使用简单工具

二、材料分析题

8.“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

阅读材料回答:

(1)这则材料证明了什么?

(2)材料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点和难点:

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三个子目展开叙述。考古发现,距今约一万年前,我国已出现原始农耕的遗存。教材所讲述的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需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把握好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的共同特征: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第二,注意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反映出不同地域条件对经济发展特点的影响,不同时间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变化。例如,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虽使用磨制石器,但主要用骨耜翻地耕种;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特别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第三,注意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的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的影响;第四,注意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渔猎经济。

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当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这些概念和结论难于掌握,课文略而不写,只用一段小字介绍大汶口晚期墓葬中随葬品多寡悬殊的状况,联系第1课中“北京人”“山顶洞人”有关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的内容,认识、对比人与人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 学法指导:

1.学生通过列表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 原始居民 时间 地区业 原始农耕 原始家畜饲养业 原始手工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大汶口原始居民

2.对于历史文物、遗物、示意图的观察、分析,应注意:第

一、注意图题中表明的文物所属时间、地点,以便联系已有的知识;第

二、注意观察对象的外形、结构和材料,以便对其功能、用途加以分析或推测;第

三、注意联系课文的大、小字内容,有的文字是概述文物等,有的是对文物的背景作介绍,有的是文物所反映的客观历史情况。

3.思考“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你怎样看这一现象?”的问题时,注意:第一,农耕经济有了更大发展,财富增多,这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表现;第二,氏族首领凭借权利拥有较多的财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第三,人死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复习巩固: 选择题

1.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的原始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2.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

A.彩陶

B.黑陶

C.白陶

D红陶 3.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

A.尧的部落联盟

B.禹的部落联盟

C.蚩尤的部落联盟

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 4.属于我国母系氏族时期的原始人类有( )

①大汶口原始文化早期居民②河姆渡居民③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居民④半坡原始居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人是( )

A.北京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山顶洞人

D.湖南玉蟾岩居民 6.在下列氏族公社人类遗址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 )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父系氏族公社遗址

7.下面几项表现了我国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用火把肉烧成熟食用

B.使用陶器器皿

C.穿着麻布缝的衣服

D.人死后有玉器等陪葬物

8.下面几个时期的氏族公社居民中,不属于氏族公社时期的居民是( )

A.大汶口氏族公社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二、材料分析题

9.“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通“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篇》

阅读材料回答:

①这段古文讲的是什么时候的情况?

②文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哪些史实?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学习目标

禹传启,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我国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夏朝建立的时间、国家机构。夏朝粮食等的生产。夏桀的暴政。商汤灭夏。盘庚迁殷。商朝统治区。商朝的繁荣: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商朝奴隶主贵族的奢侈。奴隶的悲惨生活:“人牲”和“人殉”。武王伐纣的经过、性质;西周的分封制、等级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的农业和手工业的状况;国人暴动,共和行政,西周的灭亡,东周的建立。

通过的“商汤灭夏”的讲解,指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去分析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结合教科书上的图画,进行形象直观教学,由学生看图说文,提高他们的观察想象能力。

通过对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着名的文明古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通过对商朝奴隶制文明的介绍,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奴隶制统治的残酷性,同时,还认识到奴隶社会扩大了生产规模,促进了经济繁荣,它比原始杜会前进了一步,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社会发展的观点.

知识分析

公元前207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阶级社会取代了奴隶社会。夏朝出现了国家机构。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指导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才稳定下来。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得到了发展。 重点分析

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建立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也是第一个阶级社会。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因为商朝无论在农业,畜牧业还是在手工业方面都超过了前代.特别是商代的青铜器,从其铸造的精工、形状的繁多和花纹的精巧,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而为全世界所有青铜器时代的文化所少见。 地位分析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他的出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开始了阶级社会。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的讲解,是学生理解阶级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让学生能够把朝代的更迭放入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考虑。 教法建议

重点突破:

首先指导学生识别图示代表都城的图标,其次根据图示在地图上找到都城所在地。夏的都城为阳城;商的都城为毫。

难点突破:

首先介绍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发展、繁荣和衰亡4个时期,使学生对我国奴隶社会历史阶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抓住我国奴隶社会形成和发展这一线索,说明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阶段,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夏亡商兴的原因.主观即个人品德、对政事的态度;客观即人心向背,夏桀与商汤有何不同。从而教会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历史事件。

奴隶和奴隶主的阶级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紧扣教材讲清"国家"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讲述商朝经济生产时,突出青铜器的制造及其巨大成就,教师可适当补充些材料,讲清奴隶是怎样制造青铜器的,及青铜器工艺之高超、产品之多,使学生感受奴隶们的高度智慧和创造力。重点讲述司母戊鼎,教师需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充激情的描述,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并对学生进行保护文物的教育。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商朝奴隶制经济的繁荣。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的顶盛时期

教学难点: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学习方法:夏、商、西周的兴亡掌握三个朝代的起止时间、建立者,知道三个朝代是如何更替的,要能够讲出来。 练习:

1.填写下面的表格: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暴君 灭亡时间 夏 商 西周 2.选择题:

(1)夏朝的第一个国王是:A、禹B、启C、桀D、汤 (2)西周众多诸侯是通过( )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3)我国原始社会结束于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

(4)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做大臣,要求臣下勤恳办事,“有功于民”的这位有作为的君主是:A、汤B、桀C、盘庚D、纣 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学习目标:

1.了解夏、商、西周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

3.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我们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从而培养我们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重点和难点 :

本课的主题在于使我们对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了解。首先在“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这一子目中,介绍了自夏至西周重要的手工业--青铜制造业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其特点,以及其他手工行业如陶瓷业、漆器制造业、玉器制造业及酿酒业的概况;又在第二个子目“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中介绍了自夏至西周农业及畜牧业繁荣的表现;最后,以“奴隶的悲惨生活”这一子目明确了自夏至西周奴隶制繁荣的基础。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全课的重点子目。青铜制造业是我国夏商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等特点。在听这一重点问题时,除应注意讲清青铜制造业的上述特点,还应强调自夏至西周青铜文明的延续性,从而使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连续发展这一显著特征有初步认识,还应适当了解其他手工业行业的状况,使我们对夏至西周手工业的发达有一全面了解。

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是本课的难点问题。我们往往容易将“青铜文明”与青铜器或者青铜制造业简单地等同起来。我们应该对这一概念进行全面而准确的了解。首先应对“青铜时代”进行简单了解: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 学习方法: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概括提炼并列举本课所涉及的重要知识点,如:青铜器在夏、商、西周三代发展的阶段特点;青铜器生产的特点及种类;其他手工业行业;农业及畜牧业发展的表现;奴隶的悲惨境遇,等等。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总结。

2.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讨论:“为什么夏、商、西周三代会出现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在讨论过程中应注意引导,使我们掌握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这一结论。 复习巩固:

1.下列最能反映商朝手工业达到较高水平的是( )

A、造酒业 B、玉石雕刻业 C、青铜铸造业 D、制陶业。 2.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古鼎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像 D、青铜面具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我国最早出现瓷窑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4. 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 和造型奇特的 。

5.与商朝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文化。

6. 业、 业、 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的现象的能力。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我们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齐、晋称霸。齐、争霸体现了大国争霸的政治、军事特点。两国都通过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齐国凭借政治威势,晋国凭借军事胜利,都取得了霸主的地位。由此,改革与强国的关系,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互动影响,对于理解和把握春秋战国的朝代特征,有重要意义。

本课的难点是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春秋时代的争霸战争,军队数量较少,往往一天就决定战争胜负,强者通过召集盟会确立霸主地位,政治意味强烈。战国兼并战争,动辄几十万大军上阵,对阵双方攻守持续几个月,死伤几万、几十万,战争的残酷性尽显。对比分析齐桓公称霸和秦赵长平之战,上述特点明显。教材弱化了对战国兼并战争历史作用的分析。但从教材“有些诸侯中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表述中,就隐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我们要分析理解。 学法指导:

1. 指导学生识读《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形成春秋争霸大国和战国七雄的时空观。在教师的提示下,尽可能由学生分析概括出春秋霸主先后相继。战国七雄并存的特点。

2. 吴越争霸,特别是舔尝苦胆的故事,学生较熟悉,可由学生自学或讲述。同时告诉学生,由于年代久远,在故事的流传过程中,也增添了许多虚构的成分。培养学生从传说和故事中探究历史真实的科学精神。

3.“围魏救赵”内容设计成学生活动。教师可提供与这场战事相关的政治、军事和地理方位因素,由学生分小组设计出多种救赵方案,介绍方案特点,评价优劣,在比较鉴别中认识国魏救赵战例的典型意义,认识军事谋略对战争胜负的影响。(参照附图) 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2.晋楚争霸时,楚国势力最北达到( )

A.长江流域

B.渭水流域

C.淮河流域

D.黄河流域 3.下列典故与春秋末年吴越争霸有关的是( )

A.尊王攘夷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纸上谈兵 4.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国家是( )

A.齐

B.晋

C.楚

D.燕

5.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①管仲改革 ②城濮之战③勾践灭吴④葵丘会盟(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④②③ 6.下列历史事件或典故与成语“朝秦暮楚”有关的是( )

A.围魏救赵

B.纸上谈兵

C.卧薪尝胆

D.“合纵”“连横” 7.战国时期,都城分别在今湖北荆州和北京的是

①齐②楚③韩④燕⑤赵(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⑤

8.下列哪一战役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

A.城濮大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二、材料分析题

9.“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阅读材料回答:

①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②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

三、问答题

10.春秋时期,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我们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是反映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的特征。这一次变法运动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大改革。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历史特征。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所以“商鞅变法”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变化。理解这一历史转变是较困难的。课本只交待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了。这样的交待,使学生感到很抽象,也不好理解。因此,这是本课的难点。 学法指导: 1.注意前后联系。学习本课时,应把“春秋战国的纷争”和“大变革的时代”两课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注意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过程中从量到质的变化。

2.从现象入手,抓住本质。各国变法的内容是具体的历史事实,是现象,但是只看到了现象还不能抓住本质。只有通过每一个具体措施或现象的分析,才能找出它的本质。例如学习“商鞅变法”的内容时,就必须思考:商鞅变法采取怎样的措施?它有利于哪个阶级?对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或军队的战斗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增强整个国家的实力会产生怎样的作用?要指导学生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以便抓住商鞅变法的本质。 3.综合归纳。在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之后,我们把“商鞅变法”“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著名的都江堰”综合起来分析,才能深化对变法的历史背景、战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的理解。

4.人物评价。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应结合他们各自的活动和时代的需要,评价他们的历史功过。在课堂活动和讨论时,要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与同学们一起讨论。真理愈辩愈明。通过讨论,就会知道什么看法是对的,什么看法不对,从中学到很多的东西。 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

A.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B.牛耕的推广

C.肥料的使用和适时耕种

D.大兴水利工程

2.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其地理位置处在战国时期的(

)

A.齐国

B.楚国

C.赵国

D.秦国 3.李冰修筑的都江堰在(

)

A.黄河流域

B.岷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辽河流域 4.战国时期,推动各国国君变法的直接原因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称雄天下的欲望

C.缓和阶级矛盾

D.壮大新兴地主阶级力量 5.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农业生产

B.限制商业活动

C.增强秦国实力

D.废除旧贵族特权

二、材料分析题

6.“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阅读材料回答:

① 上述内容出自战国时期什么人之口?

②他在哪国实现了这一理论?有何历史影响?

三、问答题:

7.简述商鞅变法的内容。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重点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做课后“活动与探究”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我们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我们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这三点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而且影响至今。学生应重点掌握。

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是本课教学难点。 学法指导: 1.注意梳理知识。本课内容琐碎,在课后根据三个子目按类别列表格归纳学习内容,也可打乱书上结构,按朝代时期总结这一阶段的文化成果。通过按类和顺时两次梳理加工知识,提高驾驭知识的能力。

2.试作探索和研究的尝试。学习本课后,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做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例如,分析常见汉字的构成方法,探究中国古代乐器的演进过程等等。总之,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使我们的综合能力全方位得到提高。 类别 时间 主要成就 历史地位或影响

天文 夏朝 记录了我国最早的一次日食 古书记录的我国最早的一次日食 历法 商朝 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12月 是历法上最大的成就 战国时期 定出一年的24个节气 是历法上最大的成就

医学 春秋战国 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 一直为中医沿用

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 【字体:小 中 大】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16617 更新时间: 2007-12-03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下列哪个时期开始的(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竹书和帛书出现于( )

A.商朝

B.商周时期

C.西周晚期 D.战国时期 3.我国历史上最早记录的日食发生在( )

A.夏朝

B.西周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4.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这个历史时期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5.下列哪一项史实不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

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记录的日食

B.定出一年中的24个节气

C.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D.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

6.下列几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甲骨文已相当成熟

B.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

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

D.大篆出现于西周晚期 7.下列几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商周是我国青铜艺术的鼎盛时期

B.享誉中外的青铜艺术精品--四羊方尊是周朝人民的杰作

C.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朝后期制造的

D.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不断创新,出现“金银错”

二、材料分析题

1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阅读材料回答:

①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

②这一作品是谁创作的?

③我们应如何评价此人?

一、综合题

1.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民俗,相传是为了纪念谁?他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提高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对后世影响深远。准确、详细了解孔子,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上的许多问题。另外,由于孔子是一个争论颇多的历史人物,通过实事求是地了解孔子,也有助于我们进行正确的历史观教育。

各位思想家的主张是本课的难点。思想史本身就很难,加之这一时期思想繁杂,理论抽象,更增加了我们学习的难度。 学法指导

1.学会联系。第一,学习本课文化史内容可与同一时期经济、政治特点联系;第二,注意不同时期同一学派观点的前后承袭关系;第三,注意同一时期不同学派观点的联系;第四,可以将课外知识与本课涉及到的内容结合起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2.注意总结、归纳知识。本课共学习了六位思想家和一位军事家,内容十分庞杂。但是有些人的活动和思想是十分接近的,可以通过比较,归纳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也可以利用表格进行分类总结。这样将有助于深入、牢固地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处理复杂学习内容的方法。

3.要加强理解,避免死记硬背。本课学习内容或涉及政治,或涉及哲学,如果不理解,将变得十分乏味,如同嚼蜡。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一览表

流派 人物 历史时期 主要思想 代表作品及影响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仁的学说,爱人,为政以德;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言论收在《论语》中。

孟子 战国时期 民贵群轻,仁政,保护资源 言论收在《孟子》中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道家学派创始人,著《道德经》 庄子 战国时期 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 著《庄子》 墨家 墨子 战国初期 兼爱、非攻 法家 韩非 战国末期 反仁政、倡法治、中央集权 著《韩非子》

兵家 孙武 春秋晚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著《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列作品中,主要阐述道家学派思想的是( )

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孙子兵法》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3.提出“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4.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5.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这一主张的古代思想家是( )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荀子 6.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7.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这一思想的是( )

A.墨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 8.试找出下列人物中不同类的一项( )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荀子 9.庄子代表的学派是(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孔子提出了“仁政”学说

D.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11,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民贵君轻”的代表人物是( )

A.韩非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12.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频繁的争霸战争

B.学术繁荣

C.社会大变革

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13.下面四项内容中,表明墨子观点的一项是( )

A.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B.主张“兼爱”、“非攻”

C.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

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4.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15.战国时期,在诸子百家中,既是儒家代表人物,又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荀子

16.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君主掌握一切大权,主张改革,提倡法制的代表人物是( )

A.孙武

B.孙膑

C.孟子

D.韩非 17.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是( )

A.孙武

B.孙膑

C.孟子

D.管仲

二、材料分析题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阅读材料回答:

①上述内容是谁的名言?

②他在教育方面还有许多名言,试举两例。

③我们应怎样评价他?

三、问答题

19.试简述孔子在思想、文化及教育上的贡献。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归纳并试评“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提高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等直观教具,提高观察、想象能力。

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重点和难点

贯穿本课的核心问题是“统一”:秦灭六国,建立统一国家;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国家;北筑长城、开发南疆,维护统一国家。因此,秦的统一及其作用是本课的重点。 秦统一前,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战争频繁,严重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秦朝是第一次也是真正意义上在中国历史上完成了统一,开创了一个新局面。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虽然也出现过分裂割据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秦的措施几乎囊括了我国不同统一时期所例行的诸多方面,学好本课对今后学习我国不同时期的历史将有极好的启迪。 焚书坑儒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对我们来说,难以理解,易主观臆断。

此外,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因我们见识与阅历的因素,难以形成准确的空间概念。 学法指导

1.整体把握秦灭六国的原因,初步掌握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的学习方法以及比较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2.阅读教材“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一目,并填写地图,使我们能够把历史材料和地图联系起来,进行想象,建立正确的历史时间和空间观念。

3.通过制作“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表,简单学会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便于我们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

4.设计秦朝疆域示意图,学会压缩信息的记忆方法。 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1.秦国在军事实力上对六国形成优势是( )

A.商鞅变法以后

B.战国中期以后

C.嬴政在公元前246年即位后D.长平之战以后 2.建议秦始皇实行郡县制的是( )

A.李斯

B.蒙恬

C.赵括

D.淳于越 3.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 4.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西起临挑,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长平,东到临挑

D.西起临洮,东到长平 5.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

A.树立秦的形象

B.加强思想控制

C.限制人们的言论

D.禁止儒学传播 6.秦始皇派谁北伐匈奴( )

A.蒙恬

B.李斯

C.淳于越

D.赵括

7.为解决运输上的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开凿的灵渠把哪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

①长江②黄河③珠江④淮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8.秦始皇在南海等地设郡,还移迁50万人与当地什么族人杂居( )

A.匈奴

B.越族

C.回族

D.壮族

二、材料分析题

9.材料“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

阅读材料回答:

①材料中反映的内容在历史上称为什么?

②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危害性?

三、问答题

10.简述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加强封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比较战争性质。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秦朝的覆亡,课文完全紧扣此问题展开。

秦末农民战争是本课的重点,教材首先从导致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谈起,繁重的徭役、兵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沉重的赋税、严酷的刑法导致民怨载道。其次,介绍了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杀秦军,占县城,建政权,天下应,说明秦朝统治已失去了民心,推翻秦朝是人心所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的统治,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后,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沉重打击下,秦朝二世而亡。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难点。同样是刘邦、项羽,他们在秦朝灭亡前的活动属于农民战争的范畴,而秦亡后的活动就属于统治阶级争夺帝位的斗争。对此问题会有一些疑惑,从战争的目的,刘邦、项羽身份的变化等方面加以分析,化解难点。

时间 重大事件

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6年 楚汉战争开始

公元前202年 楚汉战争结束,汉朝建立 学法指导

1.阅读课本插图和史料,学会从图片和史料中感知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

2.农民战争是第一次学习的课题,要在学习中注意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训练系统、有序地掌握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其次,要学会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从特点、历史作用、英雄人物的功绩等几个方面入手,掌握历史表象下的深层次内容。

3.分析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应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入手,进行较全面的分析。 4.要比较刘邦、项羽在秦亡前后所领导的战争的目的,从而认识楚汉战争与此前进行的农民战争的本质区别,初步懂得判断战争性质的方法。 正确认识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九百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去戍守边境,在前往渔阳戍边业的途中,遇到大雨而误期,导致起义战争爆发。但这只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从当时社会现状来看,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秦的暴政既指秦始皇在位期间的残酷统治,也包括秦二世时的黑暗统治,这种暴政的主要表现是:(1)秦始皇广建宫殿陵墓;(2)繁重的赋税、徭役(农民要将收获的2/3上交国家)和兵役;(3)严酷的刑法(“族诛”和“连坐”);(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黑暗。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的途中,遇雨误期是偶然的,这只是战争爆发的表面因素,即使没有陈胜、吴广在渔阳遇雨误期,秦末农民战争也会爆发,只是时间迟早问题。所以,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1.秦朝的暴政对社会造成的最根本的影响是( )

A.阶级矛盾尖锐

B.政局动荡不安

C.人民生活痛苦

D.生产力严重破坏 2.秦朝的严刑酷法有( )

①人祭②人殉③炮烙④族诛③连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3.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4.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楚汉之争

D.城濮之战 5.秦朝灭亡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前202年

二、材料分析题

6.秦始皇时,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都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阅读材料回答:

①此事发生在哪一年?具体地点在哪里?

②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什么口号?

③两位小队长是谁?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三、问答题

7.秦末农民战争什么时候爆发?领导人物是谁?有何影响?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

本课主要从政治角度讲述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由于时间跨度大(约四百年),涉及史实多,但限于课时,在教材中,“两汉”侧重讲的是西汉,“兴衰”侧重讲的是“兴”。

“汉武帝的大一统”是全课的重点子目。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这也是课文前两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的客观条件;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是他能够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本目的重点是写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削弱封国势力,使其越分越小,再也无力与中央政权对抗,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使儒家思想成为法定的封建统治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大一统的历史意义,课文中未作任何理论性的评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本课的难点。首先,应理解实行该政策的原因:汉初,诸子百家各派学说仍很活跃,不利于中央集权,不适应汉武帝时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其次,要把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核心内容是把儒家学说抬高到“独尊”的地位,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再次,汉武帝推崇的“儒术”,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它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发挥,吸收了法家、道家学派的一些思想,即所谓“霸(法家)王(儒家)道(道家)杂之”。最后,设太学,以“五经”为主要教材,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是实行“独尊儒术” 的必然结果。 大一统 1.原因 { 客观: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 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2.措施 { 政治:削弱诸侯国势力,封国越分越小 } 加强中央集权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

3.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学法指导

1.阅读能力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功,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本课通过三段史料的投影,旨在使我们接触几段简短易懂的古文史料,读懂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加深对有关课文的理解。

2.在本课重点子目学完后,讨论“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并用图示小结,合乎逻辑地思考问题。通过讨论和图示小结,分析历史问题要依据史实,“让史实说话”,论从史出。 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1.西汉建立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02年

B.公元202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206年 2.西汉第一个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3.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

A.秦亡教训

B.文治天下

C.经济困难

D.人心思安 4.汉高祖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不包括( )

A.让士兵复员生产

B.发还逃亡者田宅

C.释放奴婢为平民

D.定田租三十税一 5.汉高祖时期的田租是( )

A.十税一

B.十五税一

C.三十税一

D.收获物的 2/3 6.连续12年全免田租的西汉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文帝

D.汉景帝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景之治的内容( )

A.定田租为三十税一

B.平定七国之乱

C.让士兵复员生产

D.主张以农为本

8.平定“七国之乱”,使汉朝统一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的统治者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二、材料分析题

9.(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

阅读材料回答:

① 这段话反映了汉景帝的什么思想?

②汉景帝的哪些措施体现了这种思想?

③历史上把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称之为什么?

三、问答题

10.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有哪些?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水利兴修与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进一步体会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两汉盛世奠定基础。 通过思考和概括两汉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我们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我们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手工业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这是炎黄子孙的骄傲。这和两汉四百年的政治统

一、文化积累是分不开的。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两汉经济发展的表现,课文紧扣此题从三个方面展开叙述。首先,农业的进步,包括黄河的治理,耕犁的进步,耧车的出现,小麦、水稻和桑麻的普遍种植。第二,手工业的新成就,包括丝织业的发展和冶铁技术的提高。第三,商业的繁荣,包括交通的发达,钱币的铸造以及长安、洛阳的繁荣。

“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是本课的重点子目。古代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反映在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上。两汉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兴修水利、改进农耕技术、粮食作物的种植以及桑麻的种植等。两汉手工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在讲述这两个重点子目时,不要仅局限于讲述其具体表现,还应注意其内在联系,如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兴盛。

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讲述经济发展的内容,不能就事论事,忽略它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这样就不容易讲深讲透。因此,在讲解时,既要深入分析本课课文的内容,又要跳出本课,结合前后篇目,联系到两汉时期的政治、文化、民族关系等等,注意贯彻历史的、辩证的观点。 农业的进步: 水利 汉武帝治理黄河

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农具: 耕犁:安装了犁壁(二牛抬扛耕作方法)

耧车:播种工具

农作物: 南北分别以水稻、小麦为主

桑麻广泛种植 学法指导

1.本课导入框的提示、子目中间的小字、引用的史料原文、插图、插问及活动与探究部分是对正文的形象说明和补充,要有选择地阅读和思考,以加深对正文的理解和认识。如利用导入框提示了解白渠的“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的作用,以便对汉代水利兴修有一较全面的认识。又如阅读引自《后汉书》的描述水排功效的史料,有助于我们理解水排的发明给当时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再如观察《东汉市集画像砖》一图,有助于我们体会两汉商业的繁荣景象。 2.本课所涉及的人物主要有三位,对于汉武帝,通过前一课学习已了解其雄才大略在政治、思想等方面的体现,为学完整个两汉历史后全面评价这一人物奠定基础。对于王景、杜诗两位人物,记住其功劳即可。

3.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是本课的重点,可列表归纳掌握。 类别 成就

农业 兴修水利 汉武帝治理黄河,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生产工具 耕犁安装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 ,发明播种工具耧车 耕作技术 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扛的耕作方法

农作物 南、北方分别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桑麻的广泛种植 手工业 丝织 使用提花机,丝织品精美

冶铁 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1.西汉时期实行的重要经济政策是( )

A.工商皆本

B.重农抑商

C.发展工商业

D.重商主义 2.汉武帝和汉明帝的相同历史功绩是( )

A.反击匈奴

B.治理黄河

C.提倡节俭

D.弘扬佛法 3.汉武帝时期发明的新的播种工具是( )

A.犁壁

B.耧车

C.水排

D.提花机 4.下面几项重大发明,属于东汉时的是( )

A.温室栽培蔬菜

B.发明耧车

C.发明水排

D.在耕犁上安装犁壁 5.西汉时期,不是手工业技术的新成就是( )

A.冶铁用煤作燃料,用水排鼓风

B.发明使用耧车

C.纺织使用提花机

D.用植物纤维造纸

6.下列对两汉时期历史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汉高祖和汉明帝都曾大规模治理黄河

B. 西汉时,牛耕已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C.两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几乎家家种植桑树

D. 东汉时期,都城洛阳的人口总数多达百万以上

二、材料分析题

7.(公元三十年)诏曰:“令……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

阅读材料回答:

①根据材料判断这是哪一位皇帝下的诏书?

②该皇帝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三、问答题

8.简述两汉时期在农业上的新成就。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包括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为初步掌握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和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奠定基础。

通过思考与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思考“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原因”,培养我们比较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受到后人的称赞。 重点和难点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是本课重点。匈奴是我国北方蒙古草原的古老少数民族,战国时建立奴隶制政权。活跃于秦汉时期的历史舞台。匈奴杰出的首领冒顿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匈奴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匈奴的兴起对我国北方草原的统一和经济开发做出了贡献。学习这段历史,可使我们感性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都对祖国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也为理解匈奴与两汉的“和”与“战”做了铺垫。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是本课又一重点。汉武帝时经济的繁荣和国力强盛为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准备了条件。反击匈奴的胜利使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有利于中原农业文明的发展。

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是本课的难点。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战与和。匈奴南下掠夺,是掠夺战争。虽然没有侵略与被侵略的性质,但是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因为它给汉匈人民带来了灾难。在和平时期,各族人民之间的杂居相处,友好往来,还有和亲、边境贸易等。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合作是历史的主流。 学法指导

1. 本课引用的图片、诗句、史书记载、文物等获取信息,了解历史和认识历史,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2.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通过对汉武帝、卫青、霍去病、昭君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初步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要求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简略的表述。 3. 过讲述两汉与匈奴的“和”“战”,学会学生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掌握历史知识。 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1.匈奴历史上称首领为( )

A.可汗

B.单于

C.赞普

D.大王 2.匈奴在统一后经济迅速发展,其中不包括( )

A.畜牧业兴旺

B.冶铸业发展

C.制瓷业发达

D.逐渐有了农耕 3.秦汉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之所以具有正义性,是因为( )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促进了民族融合

C.保护了中原的经济文化

D.打击了外族入侵 4.使匈奴不再能与西汉抗衡的历史事件是( )

A.白登之国

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蒙恬出击匈奴

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5.下列是两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其中属于西汉时期的有( )

①卫青②霍去病③窦宪④窦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描述的是哪一事件之后的匈奴关系( )

A.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B.汉朝宫女王昭君出塞

C.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D.东汉王朝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二、材料分析题

7.西汉时,有一名将,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英勇善战,屡建战功,汉武帝奖励他,为他建造了精致的住宅。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位名将死时仅20多岁,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形似祁连山的墓,象征他的赫赫战功。

阅读材料回答:

①材料中的名将指的是谁?

②“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表达了这位名将的什么品质?

③他的英勇善战对当时的边防产生了什么影响?

三、问答题

8.简述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① 汉初,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在白登,七天七夜才解围。②自登之围后,汉与匈奴"和亲"。③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政打匈奴,把匈奴赶到漠北,从此不再能与西汉抗衡。④汉元帝时,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执笔人

曹小丁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实,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通过将中原地区治乱兴衰与开发经营边疆地区的背景结合起来认识,培养思考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通过对于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全面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地理空间去认识和思考,培养跨学科的综合思维的初步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通过张骞、班超这两个历史人物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化我们的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中原地区与祖国西北边疆地区不可分割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这一主题集中地体现在张骞通西域这一重点问题上。张骞的出使西域,最初是以寻找盟友夹击匈奴为目的。因为熟悉了西域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同时伴随着同年卫青、霍去病在军事上对匈奴的决定性胜利,张骞在西域的活动明显带有与西域各国进行友好的政治经济交往和联系的目的(从出使的规模即可看出)。此后,汉朝和西域的联系日趋密切,终于形成了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政治管辖。

“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也是本课的重点子目。丝绸之路有海陆之分。陆上“丝绸之路”是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的。它从首都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西行,经武威至张掖至酒泉,然后到达敦煌。从敦煌西去,经玉门关、阳关往西的商路有两条,一条走昆仑山北麓,越过葱岭到大月氏,再西行大秦,称为南道;另一条沿今天的天山南麓,越葱岭的北部,西向到达大宛、康居等国,称为北道,再往西可抵大秦。

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本课的难点。丝绸之路的得名,是因为中国的丝绸最初由陆上道路运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成为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但它的更大贡献却是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后来都是由这条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至欧洲。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首先向东传入中国的。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目前,丝绸之路的研究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专门学问。 学法指导

1.本课用的地理知识较多,可以通过指图说出西域的地理概念,并能标出陆上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地区,从空间上强化我们对丝绸之路的掌握。也可以把丝绸之路作出以下简单图示: 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的大秦

2.本课基本知识点较多,围绕与西域的关系,可以让学生填写作出以下表格,帮助梳理知识:

重要人物 时间 主要事迹 结果和意义 张骞

班超

3.通过对张骞、班超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对丝绸之路作用的认识,充分调动思维,启发和开阔视野,提高分析和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 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1.匈奴历史上称首领为( )

A.可汗

B.单于

C.赞普

D.大王 2.匈奴在统一后经济迅速发展,其中不包括( )

A.畜牧业兴旺

B.冶铸业发展

C.制瓷业发达

D.逐渐有了农耕 3.秦汉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之所以具有正义性,是因为( )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促进了民族融合

C.保护了中原的经济文化

D.打击了外族入侵 4.使匈奴不再能与西汉抗衡的历史事件是( )

A.白登之国

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蒙恬出击匈奴

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5.下列是两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其中属于西汉时期的有( )

①卫青②霍去病③窦宪④窦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描述的是哪一事件之后的匈奴关系( )

A.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B.汉朝宫女王昭君出塞

C.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D.东汉王朝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7.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

A.发展同西域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8.西域地区正式归属汉朝中央政权管辖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

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辟

9.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开始于( ) A.秦

B.西汉

C.东汉

D.新朝

二、材料分析题

10.西汉时,有一名将,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英勇善战,屡建战功,汉武帝奖励他,为他建造了精致的住宅。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位名将死时仅20多岁,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形似祁连山的墓,象征他的赫赫战功。

阅读材料回答:

① 材料中的名将指的是谁?

②“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表达了这位名将的什么品质?

为国忘私的高贵品质。

③他的英勇善战对当时的边防产生了什么影响? 匈奴从此再不能与西汉抗衡。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比较系统地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章算术》和地动仪、张仲景和华佗。

通过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依据地动仪剖面图,分析其原理,培养我们观察想象能力。

通过学习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对科技史的学习,认识到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秦汉文化,而且是昌盛的秦汉文化,所谓“昌盛”,即兴旺、兴盛的意思,可见秦汉文化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本课主要介绍了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和医学成就。

本课的重点:(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在使用纸之前,世界各地人们的书写材料各不相同,不是价钱太贵,就是很不方便,不适合于大量使用。我国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不仅解决了上述种种困难,而且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2)地动仪。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在东汉时候,地震更加频繁,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由于当时对地震现象还不能科学地解释,以为是神灵主宰,造成人们的恐惧。张衡却不信鬼神,制造了地动仪。通过实际检测,告诉了人们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对破除迷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地动仪还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能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它表现了我国古代科学家非凡的创造力。

本课的难点: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涉及到科技名词和物理学原理,而我们没有学过物理,对于利用物体惯性来拾取地震波进行远距离测量的原理,难以理解,因此是本课的难点。 学法指导

1.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内容,掌握秦汉时期文化昌盛的背景,懂得文化的繁荣同国家的统

一、经济的发展、对外的开放有着密切的关系,避免孤立地、就事论事地看待历史现象的毛病。

2.通过学习本课的内容,归纳概括出本课所涉及的秦汉时期重要的科技成就和医学成就,可以设计成不同形式的表格,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出一期历史小报,在班级交流、展示。这既可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又可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类别 人物 著作或发明 时间 影响

造纸术 蔡伦 造纸术 105年 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 医学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东汉 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华佗 麻沸散 东汉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天文 张衡 地动仪 132年 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

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1.105年,总结劳动人民经验,改进了造纸术的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黄帝

D.蔡伦 2.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医疗专著是( )

A.《齐民要术》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3.下列哪一项是华佗的医学成就( )

A.望、闻、问、切四诊法

B.《唐本草》

C.《伤寒杂病论》

D.麻沸散

4.东汉时期,我国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是( )

①造纸术②地动仪③麻沸散④水排⑤指南针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二、材料分析题

5.老师把五禽戏传授了他的弟子吴普,对他说:“人体应该经常活动,血脉才能流通,不会生病。你身体若有不适,就做做五禽戏,自然就会增加食欲,身体也就轻便了。”吴普照着老师的话去做,活到九十多岁,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

阅读材料回答:

①材料中的老师指的是谁?

②材料中提到的五禽戏指的什么?

③此人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是什么?

三、问答题

6.概述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成就。

①西汉前期出现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②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③东汉华佗制成的"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7.纸的发明,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① 大大便利了人们的书写。②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二)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简要内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和磅礴气势。

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意识理论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初步能力,提高辩证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秦兵马俑的认知和感受,培养历史审美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秦汉时期辉煌的文化成就,培养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操。通过了解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经历和《史记》的卓越成就,培养我们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重点和难点:

本课主要叙述的是秦汉文化中有关宗教、思想和史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是佛教、道教在我国的传播情况和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难点是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教材重点介绍了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佛教的传入是秦汉时期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带来的结果,道教则来源于我国春秋战国以来逐渐发展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佛教所提倡的今生忍受苦难,来生转世得到幸福的思想,起到麻痹人民反抗意志的作用,符合统治者的政治需要;道教主张修身养性,修道成仙的思想又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需要。因此,这两大宗教得以传播和发展。佛教和道教的兴起与传播,对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司马迁撰写《史记》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我国古代史学的发展有着悠久的传统,到西汉时期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并为后世史学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司马迁的《史记》是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代表。司马迁修成《史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汉武帝时期西汉社会的繁荣与国力的强盛为他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司马迁的史学家传和个人的不懈努力是《史记》得以修成的直接原因。《史记》在中国古代史学研究和文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既为研究西汉之前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成为后世历史研究的典范;同时,司马迁的史学思想更成为历代史学家修史所遵循的原则。此外,《史记》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也反映了西汉时期传记文学的发展。鲁迅因此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学法指导:

1.学习本课的内容,充分利用前几课所学过的秦汉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有关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加深对教材中所介绍的文化现象的理解。

2.本课内容涉及比较多的学科,而且各子目涉及的知识相对独立,可以通过表格整理各部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整体结构。如下表:

宗教 思想 史学 艺术 秦

西汉

东汉

3.阅读教材中的小字补充内容,思考教材中所提出的问题,加深对教材正文内容的理解。如,阅读教材中对王充及其著作《论衡》的介绍,思考王充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从而深入理解宗教的兴起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

4.运用本课中所学习的有关知识,与日常生活和影视作品中所见到的文化现象进行对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进而培养我们的文化素养。 复习巩固:

1.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倡导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

A.一些封建贵族信佛

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封建国家统治有利

D.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道教之所以被统治阶级尊奉,是因为它( )

A.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B.适应了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C.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

D.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作者是( )

A.司马迁

B.班固

C.司马光

D.孔子 4.下面对《史记》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C.《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史学名著

D.《史记》是一部文学名著 5.《史记》叙述了( )

A.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

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C.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历史

D.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历史 6.秦汉时期杰出的雕刻作品是( )

A.马王堆汉墓画

B.秦始皇兵马俑

C.龙门石窟

D.敦煌莫高窟 7.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 )

A.龙门石窟

B.云冈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秦始皇陵兵马俑 材料分析题:

8.秦始皇陵墓里有骑、步兵俑七千多件,陶马六百余匹,战车一万多辆。武士俑有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神态……

阅读材料回答:

①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雕塑艺术?

②这一时期雕塑艺术中的杰作是什么?

③该雕塑艺术品被誉为什么?

第18课 三国鼎立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同时,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

通过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历史作用。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本课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官渡之战:公元200年发生的官渡之战,是割据北方的曹操和袁绍两个军阀之间为控制北方地区进行的重要战役。袁绍的实力优于曹操,但曹操顺应人民希望安定的愿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自己的势力迅速壮大。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的地位。经济上,采取了恢复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的一些措施。所以,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发生的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官渡之战以后,曹操陆续消灭一些军事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此时,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是为了乘胜消灭江东的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刘备采纳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这场战役使曹、刘、孙三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利的主要原因,可从三方面分析;第一,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第二,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第三,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曹操统一北方后,北方的社会经济尚未得到恢复和发展;刘备还没有自己巩固的地盘,孙权的江东也刚刚在开发之中。无论统一的经济基础,还是能够完成统一的力量对比条件,都尚未成熟。这是最根本的一点。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被迫退据北方,重新积蓄力量;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后来又得四川。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刘备和孙权也先后称帝、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了。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这就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 学法指导:

1.学习本节内容时,要注意将历史的真实情况和自己以前从小说或电视剧中了解到的有关三国的故事进行比较,分辨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经过艺术加工了的。

2.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节课许多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现象背后所反映的本质的东西。如:袁绍的一个谋士许攸投奔曹操的故事,反映了袁绍和曹操对人才的不同态度,也反映了曹操善于抓住人心的特点。再联系到曹操恢复北方经济方面的措施,更能看出他胜人一筹的政治家品格。

3.分清主要与次要。在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胜败原因时,会发现许许多多的因素。找出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对诸多因素进行比较,看看是哪个因素决定着其他因素,找出这个决定性的因素,便可找到战争胜败的最主要原因。 两幅“三国鼎立”图: 复习巩固:

1.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一带实力最强的封建军阀是( )

A.袁绍和曹操

B.曹操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刘备和孙权 2.曹军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3.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重要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4.官渡之战中,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

A.兵精粮足

B.战术得当

C.政治优势

D.取得民心 5.魏国的建立者是( ) 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权

二、材料分析题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阅读材料回答:

①此诗的作者是谁?②他的“壮心”是什么? 曹操。 完成统一大业。

③此人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他为什么能有如此作为? 基本统一北方,因为有远大理想,并能采取正确策略。

④我们今天应如何评价此人?

曹操是我国古代史上的政治家、军事家。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内容所含时段相对较长,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也相应较多。因此,有必要先搞清楚本课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本课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从3世纪中叶到6世纪后期三百多年历史的简要脉络;一是各个时期内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 简要脉络大约由三个时期构成:第一个时期是西晋兴亡,讲述的主要事件是司马氏代魏和西晋的皇族纷争,连带简述了少数民族的内迁。第二个时期是东晋十六国的对峙,在简略说明朝代的兴替之外,对十六国政权仅仅涉及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而着重讲述淝水之战。第三个时期是南朝,突出了江南经济的开发问题。

“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江南地区的开发”还是本课的难点。 关于“淝水之战”的处理,应该突出趣味性,想象战争波澜壮阔、瞬息万变的场面,领会战争指挥者的斗智斗勇,还可以充分利用地图建立关于战役的空间概念。同时,还应领会东晋将士在强敌压境、众寡悬殊的形势下,不畏强暴、奋勇抗争的精神;探讨前秦失败的原因,认识到前秦军内部的民族矛盾是导致其失败的主要因素,进而懂得民族团结对于稳定政治的重大意义。

“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加以学习和掌握。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搞清楚江南开发的条件和原因、主要表现和重点区域、深远影响等问题。江南开发问题之所以成为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内容高度概括了这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象,而不是讲述具体的历史事件,趣味性不强,不太适应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结合课文中提供的一些古籍记载的资料,将江南开发前后的社会经济生活特点进行比较,加以阐释,尽可能能有直观的印象。 学法指导:

1.本课虽然头绪较多,但是着重要掌握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可以指导学生集中精力掌握好“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两个问题。对于“淝水之战”应着重认识前秦失败的原因和对当时局势的影响。对于“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是认识清楚江南开发的原因和条件、江南开发的成就以及江南开发的深远影响。2.理清本课的基本线索是学好本课的关键。可以通过以下的图示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线索: 复习巩固: 选择题

1.以下组合选项中,属以少胜多的战役有

①马陵之战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

④淝水之战(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2.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

A.氏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匈奴族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4.北朝末年时完成了黄河流域统一的是( )

A.东魏

B.西魏

C.北齐

D.北周

5.3~6世纪,黄河流域先后四次出现统一局面,其共同点是( )

A.都结束割据,实现了局部统一

B.都是由少数民族政权完成的

C.都是经济发展推动的结果

D.都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材料分析题

6.“迁都洛阳……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语,改穿汉服。”

阅读材料回答:

①材料中所反映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推行的改革措施?

②这些改革有何积极意义?

③历史上是怎样评价这位统治者的?

三、问答题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出现过哪几次统一局面?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融合进程,首先,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其次,培养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使我们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就是民族大融合,课文紧扣此问题展开:首先,简要地说明了自十六国以来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这为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其次,比较全面地讲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和采用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强调孝文帝改革对推进北方民族大融合进程的积极作用。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是全课的重点子目。孝文帝改革从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等领域比较全面地反映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深化和巩固了民族大融合的成果。在处理这一重点问题时,除注意讲清具体的改革措施,还应该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迁都洛阳和孝文帝迁都后的改革措施有机地联系起来,看到孝文帝的这些改革措施是北方民族大融合趋势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是一个难点问题。通常我们容易把民族融合与汉化简单地等同起来,这是不正确的。民族同化,指的是一个民族(或其一部分)丧失本民族特点而成为另一个民族的现象。历史上有两种民族同化,一种是强制同化,另一种是自然同化。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互相影响,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这在阶级社会的历史时期是不可能出现的,只有到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取得胜利以后很长的时期内才有实现的可能。目前学术界在论述古代的民族关系时,往往使用民族融合一词,一般指的是自然同化这一现象而言,本教材也是如此处理的。 做出北朝更替的简单图示: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学法指导:

1.通过对与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概括提炼并列举出本课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要点,明确本课所要了解的主要知识。在此列出本课的基本知识,供参考:黄河流域的统

一、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要求依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略的表述。

2.做好本课的“活动与探究”,思考推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深层原因,揭示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到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的内在联系,对于教科书的逻辑结构建立起这样的认识图式: 各民族人民的长期接触 民族融合的趋势 北魏政府的改革 改革措施 迁都洛阳

3.除了理解和接受教科书上的知识以外,还应注意提出或思考对孝文帝改革历史意义的认识和评价,进而认识民族融合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1.以下组合选项中,属以少胜多的战役有

①马陵之战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

④淝水之战(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2.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

A.氏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匈奴族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4.北朝末年时完成了黄河流域统一的是( )

A.东魏

B.西魏

C.北齐

D.北周

5.3~6世纪,黄河流域先后四次出现统一局面,其共同点是( )

A.都结束割据,实现了局部统一

B.都是由少数民族政权完成的

C.都是经济发展推动的结果

D.都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材料分析题

6.“迁都洛阳……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语,改穿汉服。”

阅读材料回答:

①材料中所反映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推行的改革措施?

②这些改革有何积极意义?

③历史上是怎样评价这位统治者的?

三、问答题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出现过哪几次统一局面?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一)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我们的综合归纳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

第21课、22课均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属姐妹篇。其中本课重点介绍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展现了本时期我国在数学、农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祖冲之是十分博学和深邃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过重要贡献。其中推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是他最主要的贡献。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是本课的难点。认识祖冲之利用并发展了刘徽的“割圆术”,经过高位数字的极艰苦、繁琐的推算,终于取得光耀世界的先进成果。要充分利用发挥活动与探究1及“神奇的小棍”的作用。 学法指导:

1.回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大发展。引导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思考这一阶段的时代特征与本课内容“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内在因果联系,使历史知识建立在科学系统之上。这一系统认识可概括为下述认识图式: 北方民族大融合 南方经济大发展 南北经济发展 科技文化繁荣

2.本课课文中介绍的古代科学家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治学和做人的品质,应从中吸取宝贵精神财富,提高自身的素质。 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

A.刘歆

B.刘徽

C.何承天

D.祖冲之 2.《齐民要术》的内容不包括( )

A.农作物的选种、施肥方法

B.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方法

C.抓紧农时适行耕作

D.景色如画的塞外风光

二、材料分析题

3.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曾著书总结了我国古代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

阅读材料回答:

①上述材料中的内容反映了哪位科学家的成就?

②这位科学家生活在什么朝代?此材料节选自他的什么著作?

③这部著作有何重要价值?

三、问答题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哪些杰出的科学家?他们各有什么贡献?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二)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与思想成就: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通过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介绍,使学生认识: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造型艺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使我国的书法升华为一种高级艺术形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顾恺之绘画艺术的介绍,了解他的人物画创作的特点和主要代表作。

通过对“辉煌的石窟艺术”的介绍,认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都是闻名世界的古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 【字体:小 中 大】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16619 更新时间: 2007-12-03

代艺术宝库,它们以令人惊叹的浩大工程、无比雄伟的气魄和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量。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我们的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树立爱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本课是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第二课,侧重介绍魏晋南北朝的艺术。这个时期是我国艺术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发展转化时期。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和“辉煌的石窟艺术”是本课的重点子目。其中王羲之的书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艺术成就,世称“唐诗、晋字、汉文章”。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伟大的艺术宝库。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又是本课的难点。由于缺乏书画艺术修养,分不清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等。这给本课学习带来难度。 学法指导:

1.事先预习,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分析,概括提炼本课的基础知识。

2.手脑并用,“知动学习”。课前尽量搜集一份摹本王羲之字帖,结合课后“活动与探究”让学生动手临摹其中几个字,加深对王羲之书法的认识和理解。

3.开展疑难问题的讨论。提出疑难问题,学会通过讨论方式,集思广益,纠正偏见,加深认识。如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均属北魏统治者为宣传佛教、加强统治而开凿,这些石窟还有现实意义吗?我们应怎样评价这种带宗教色彩的石窟?通过讨论,正确区分石窟的内容和艺术形式,形成正确认识。

4.新课学完后,设计制作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简表,以培养综合归纳能力。 类别 代表人物 朝代 代表作品

艺术 书法 王羲之 东晋 《兰亭序》

绘画 顾恺之 东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雕刻 南北朝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1.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始于( )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西晋时期 2.下列关于云冈石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山西大同市

B.主要开凿于北魏前期

C.第20窟露天大佛是代表作

D.以雕刻和壁画艺术为主 3.顾恺之生活在( )

A.西晋

B.东晋

C.南朝

D.北朝 4.下列关于石窟艺术表达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B.包含外来艺术特色

C.不限于雕刻艺术

D.佛教盛行的结果

二、材料分析题

5.吸取前人精华,独创一家,其字端秀清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阅读材料回答:

①材料中反映的是什么人的艺术成就?

②他的代表作是什么?有何美称?

③后人怎样尊称此人的?

一、问答题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文学和艺术上有哪些成就?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上册《华夏之祖》教案

第3

华夏之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归纳概括的能力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方法:采用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

难点: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

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

让学生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展现黄帝对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揭示黄帝是人文初祖。

[教学资源]

结合本主题自制幻灯片若干张教学挂图等。

[时]1时

[型]新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

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向来有炎黄子孙的称谓,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哪些人吗?我们为什么称他为人文之祖?

让学生在回顾上节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教师导入时提出的问题。

讲授新

一、炎黄战蚩尤

出示问题:

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

2、华夏祖是怎样形成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简要的总结。教师出示孙中山的一段话要求学生齐声朗读,并有其中内容过渡到下一目

认识黄帝像,对黄帝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阅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小组

讨论涿鹿之战的双方、过程及其结果;在此基础上思考华夏祖的形成。

二、黄帝----人文初祖

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提出设问: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谈,要求各组推选代表回答。

各个小组根据《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其本中的文字内容,小组相互合作

三、尧、舜、禹的禅让

出示问题:你能说说尧、舜、禹的故事吗?除了本上的外你还知道哪些?

你能根据本内容说说禅让的含义吗?

教师设问: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教师简要总结说明

各个小组推选代表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或文学作品中搜集到的材料相互交流,相互讲述,增强历史堂的趣味性。

举出实例说明(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大禹治水的故事)。

堂小结: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点出只因为炎黄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我们称他为人文之祖。

堂检测:外延伸: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外作业:从你得到的寻找历史的途径中选择一个最有趣的事例,讲给同学听。

让学生自我总结本节的收获及其所得看书整理笔记。

、P16页的练一练

2、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建立的时间(

)名称()思考回答

记录在预习本上要求:后通过查找有关的资料,精心筛选、整理,记忆,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

第四篇: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他们使用的工具特征及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养再造想象能力;通过比较北京人、猿类、现代人,帮助学生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劳动在人进化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和生活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北京人;难点:元谋人的地位、北京人身体不平衡、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据。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书上的导言,当科学考队员,来考察一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观察《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设计考察的线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

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学生阅读课

积极参与设计考察线路,初步知道先后顺序。

二、元谋人

要求学生看书,找出“为什么叫元谋人?(同时解决‘北京人’、蓝田人等名的来历)”“生活的年代与地域?”

考察:“作为科学工作者,你怎么知道他已经是人了呢?”“元谋人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小结。过渡:已经发掘的元谋人的遗存不多。接下来我们重点考察一下北京人。

学生阅读,仔细研究,体验一下考察的感觉。

过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域、环境、身体特征、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等)

问题:你认为有哪些条件(不)适宜人的生存?

比较体质特征。

旧石器与天然石块有何不同?如何制作石器?观察书上的石器,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如何获取食物?依据是什么?

怎么样知道北京人用火?如何得到火的?如何保存火种?使用火有何意义?

教师小结本目内容,说明:北京人遗址是遗存最丰富的远古人类,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遗产名录。”

活动: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学生阅读,先建立一个整体映像

然后分别进行考察(阅读、观察、分析、结论、发言等活动)。

增加学生的自豪感。

四、山顶洞人

大约二十万年后,在北京人生活过的地方,又出现了一种进步得多的原始人类――这就是“山顶洞人”。

引导学生考察一下,山顶洞人有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注意哪些方面,列表归纳)。

比较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生活年代

体质特征

工具制作

生活

用火

穿着

自然过渡,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阅读教材,填表比较

着重考察:怎么知道他们会人工取火?他们是如何钻孔的?

五、收获与疑问

我们今天的科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作为小结。

拓展思路。

六、练习

书后“学习测评”。

【教学后记】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他们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理解自然条件对农耕生活的影响。

能力和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培养审美能力;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所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他们适应、利用与改造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河姆渡和半坡遗址为重点,前者更重。

难点为新石器的涵义,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大汶口墓葬所反映的社会情况。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一日三餐吃的主食是什么?……导入农业及农业的起源而导入本课的新课学习。

(科考队进入下一站,来到浙江余姚……)

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谈话,接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河姆渡遗址

该遗址是何地发现的?发现了些什么?这些发现能说明什么问题?能画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吗?

除此以外,他们还从事哪些生产活动?你知道稻谷是如何种植、储存、加工、食用的吗?

当地的气候条件怎么样?这与先民的这些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P12史海拾贝。

这是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那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是否一样呢?

学生看书、寻找、发现

理解生活的需要制造相应的工具

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知道最早种植水稻与粟

过渡,引起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三、半坡遗址

要求学生看书找找“半坡遗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是否与河姆渡原始居民一样?”“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观察书上的石器和陶器,看看它们有什么用途?是如何使用的?

你能根据书上P10小字的描述和你的理解复原出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吗?

带着问题看书,有的放矢

大胆猜测、想象

学生看书,然后自己试图画出半坡人居住的房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四、大汶口遗址

在山东泰安附近,比河姆渡和半坡晚些的时候,出现了一处更先进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即大汶口遗址。

现在请大家看看书,想想河姆渡、半坡、大汶口三处遗址的其同点?各有什么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想一想“大汶口墓葬的差异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去归纳发现。

五、小结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我国的原始农耕文化具有起源早、成就大、存在南北两大类型。

认真听,自豪感。

六、学习活动与学习测评

当堂测评、巩固。

巩固知识、激发兴趣。

【教学后记】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始祖。理解炎帝和黄帝与农业起源关系的传说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能力和方法: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印证历史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验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禹治水的传说。

难点: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黄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

上一课时,我们从考古发掘的物证来学习了原始农耕文化,本课时要通过传说来认识农耕文化。看看那些流传久远的传说中,包含了有关远古农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

听,集中注意力。

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二、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讲解“炎”、“黄”之意及其传说(或抽学生来讲)

整理出华夏族的来历:

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农耕文化的重要信息?

谈后世祭祀炎、黄(谈两碑上的字),华夏之祖

调动参与兴趣

听或自己讲

清晰明了,便于掌握。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禅让的传说

简要讲:黄帝以后很久,尧禅舜、舜让禹。要求学生概括其过程的共同点。

然后得出结论。让学生简单发表一下关于如何看“禅让制”的看法。

听讲、看书、归纳得出结论。

四、治水的传说

禹之所以在舜死后出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必定是他的德才出众、威望很高。何以见得?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禹治水的传说。

要求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传说。然后问,禹治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然后小结:禹治水成功,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处理辅栏的读读、说说。

过渡、导入。

学生好表现,给他们提供表现的平台,取得成功感

五、情感升华

我们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将其发扬光大。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六、拓展学习

P16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讲其他的传说故事,要说出传说的名称、点出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或提供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学生讲。

【教学后记】

第4课 夏朝和商朝

【课程标准】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的更替。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中华大地上国家产生的大概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后期的都城。理解夏朝在我国历史的重要地位。了解商朝繁荣的主要表现。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夏、商历史特点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禹、成汤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初步了解公元纪年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国家形成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夏、商历史的学习,更多地了解祖国悠久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夏朝的建立和商朝后期的都城。难点:夏朝建立的标志;国家的含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谈话导入新课

禅让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是谁?大家想不想知道从这以后又是怎么演变的呢?

导入三:大家知道皇帝吗?知道皇位是如何继承的吗?你又知道这种称为“世袭“的制度开始于何时吗?

认真听,吸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的兴趣。

从谈论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夏朝----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讲解夏朝的建立。事实上,禹已按照自己的愿望建立起了一个王朝。这在历史上称为----夏朝,建立的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借助于数学上的“数轴“解释”公元“纪年法。

本目理论性强,又缺乏相应的历史物证,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认真听讲。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夏朝的统治

①禹死后,其王位是如何继承的呢?这与禅让有什么不同?你如何看待这种王位的继承方法?②要求学生谈启是如何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并提醒学生注意“奴隶“两个字。③为什么把禹开始这个政权称为国家呢?它与前面的部落联盟有何不同?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结合自己课外了解的知识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然后教师归纳整理,以突破难点。

三、商朝的建立与迁都

、商朝的建立:过渡。然后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的问题“说说夏桀是一个怎样的君主?你认为成汤灭夏的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

2、商朝的迁都:原因、情况、影响。

进入下一问题的学习。

认识是非善恶,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

为下一目的学习铺垫

四、商朝的盛衰

、商朝的疆域: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地图,说说。

2、经济的发展:观察插图说明了什么?然后阅读教材,说说商朝表现?并要求学生来概括。

3、商朝的灭亡:知道,找找夏、商亡的共同原因。

培养读图能力。

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认识到国家兴亡与暴政的关系

五、小结:学生:讲了哪些问题,有何启示。

培养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后记】

第5课

西周的兴亡

【课程标准】:了解西周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识记周武王灭商、西周的建立与结束;理解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文史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与能力,以及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心向背决定战争的结果,客观历史地认识分封制的作用,认识到正确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调整统治正确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而分封制实行的必要与其得以维系的缘由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大家看过电视《封神榜》吗?谁来说说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而导入。

注意引导学生神话作品与历史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用学生熟悉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文艺作品

二、西周的建立

、周族的发展:简要讲述。

2、周灭商:抽学生来讲周灭商的牧野之战,并要求学生概括出一个相关的成语来。并谈一谈这一战的胜败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3、西周的建立:学生一起说西周的建立时间与建立者。教师运用书上的地图说明西周的来历。

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让学生通过分析认识人心的向背是战争胜败的最关键性的因素。

观察地图、识读地图

三、分封制

、学生一起阅读教材以后,抽一学生来主持:对其余的学生进行提问。

由学生来主持,热情很高

参与积极

可能的问题: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都分封的是些什么人?主要有哪些诸候国?分别在哪条大河流域?诸候与周王之间有什么样的权利与义务?起了什么作用?你认为分封制能长期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吗?

2、学生或教师进行归纳整理。

有关分封制利与弊的分析,为以后春秋的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四、西周的结束

点出西周末年,由于各种矛盾交织,决定了西周灭亡的必然命运。最终在周幽王在位时的前771年,被犬戎攻破镐京而统治结束。

要求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找找西周在周幽王时灭亡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原因,训练概括能力

五、小结全课:学生来小结全课的内容。教师补充。

六、学习与探究:学习测评,阅读“史海拾贝“。

布置作业:心得与疑问。

【教学后记】

第6课

春秋争霸

【课程标准】

知道春秋争霸的史实。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识记春秋的年代与特点、春秋五霸、晋文公与楚庄王称霸,吴越争霸的史实,理解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及各霸主成就霸业的共同原因。[能力与方法]:通过讲解、阅读教材、归纳比较的方法,学习本课的历史,培养提高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分封制的崩溃导致春秋争霸,学习齐桓公的胸襟与用人、容人之量,认识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意义,认识霸主成功的共同原因在于改革而国强。

【教学重、难点】重点: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春秋争霸的原因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复习分封制的权利与义务而导入。

回忆,为学习打下基础

二、春秋五霸

、东周的建立:西周结束,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并说明东周包括整个春秋时期和战国。

2、春秋的特点:讲解特点:一是王权的衰落,二是诸候争霸。指导阅读“引文“。

3、春秋五霸:学生勾在书上,并在地图上找出这些诸候国在地图上相应的地方。

本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缺乏必要的直观材料来帮助理解,所以要求学生认真听讲,阅读教材,并且落实在书上。

这说明了什么变化?反映了当时历史的什么特点?

三、齐桓公首霸

、看地图。“读读”:说的是什么人?与齐桓公称霸有何关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何感想。

3、指导阅读小字,看看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在他当国君前后有什么变化?由这种变化你想到了什么?

4、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后,是如何成为霸主的呢?学生看书解决。

训练识读历史地图。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对学生进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教育的渗透。

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四、晋楚争霸

阅读,找出“晋文公与楚庄王能够称霸,分别与哪次重要的战役直接相关?第一次战役,我们可以用哪些成语来说明呢?哪些成语与楚庄王称霸有关。

简略处理。

学生阅读教材找成语,文史结合学习历史。

体现什么智慧?

五、吴越争霸

、阖闾是如何成为霸主的?它采取了哪些措施?

2、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是如何重新振作的?与之相关的成语你知道哪些?勾践称霸对你有何启示?

学生阅读教材,整理出答案来,互相补充。

六、小结:学生小结本课的内容。

问:你发现这些霸主能够称霸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请你联系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谈谈你的看法。

训练学生综合历史的能力学习历史,联系古今

七、学习与探究:学习活动:讲故事,说成语。

【教学后记】

第7课 战国争雄

【课程标准】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战国时期战争特点的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孙膑、白起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通过对战国形式图的学习,培养学生释读历史地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合纵与连横。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战国时期的起止年代,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

难点:对战国时期的战争的特点的理解,合纵、连横的含义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春秋争霸”,作为一个时期的名字,春秋和战国常常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了解了春秋争霸的情况,战国争雄的局面又如何呢?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争雄战争有什么不同?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战火硝烟的战国。

请大家先把课文认真预习一遍,包括课文中设计的所有信息,看书的同时找出你没有弄懂的问题,5分钟后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认真听,吸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的兴趣。

第五篇:七年级历史上册开学第一教案

主备人

复备人

审核人

开学第一

新授

了解历史、读史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树立远大人生理想抱负。

学习态度、作业要求。

推荐历史书籍,读史明智明理,增强对自己对祖国的责任感。

鼓动读历史书籍,与伟人名人交朋友,立大志、做大事。

教学设计及活动过程

个性化思考

情感导入:

开学问候:

同学们好!见到同学们真高兴!我是历史老师,能够和同学们在一起是我们的缘分。开学第一堂我们不上,我和同学们一起聊天谈心好不好?

读史明理:

问题

导引

、同学们,暑假怎么过的?暑假都读了哪些书?

2、你们知道毛泽东主席在你们这个年代都读了哪些书?做了哪些事?

思考

探究:

学生畅所欲言,师生一起回忆研究,寻找答案。

教师启发:同学们,毛泽东读的大多是历史书籍。从毛泽东主席的伟大功勋看,读历史书籍有什么好处?

学生畅所欲言:(励志、才华横溢、克服困难挫折、意志坚强、战无不胜,实现人生梦想、成就伟业,古为今鉴,少走弯路)

推荐

书目

老师推荐书目:伟人名人传记。如:《孔子》、《孟子》、《韩非子》、《李白》、《杜甫》、毛泽东传、周恩来传、十大元帅传记、马克思、恩克斯、诺贝尔、比尔盖茨、贝多芬传记等;历史小说:如《隋唐演义》、《李自成》等。

推荐理由,用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我们读伟人名人传记有什么好处呢?(学生:与伟人名人交朋友,交流思想,学会说话做事处理问题,学会克服困难挫折、成为意志坚强的人,能积极向上、勇往直前,成就人生梦想,取得事业成功,也能成为名人、伟人。

老师鼓励:同学们要趁青春年少多读书,特别要多读历史书籍。将来走上社会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实现人生梦想、实现中国梦。

学习要求:

同学们,学习要端正态度,讲究方法。

态度要认真,上时排除一切干扰,聚精会神听讲。

学习要得法。要想学好中国历史,前要预习,画出重点内容、不懂的问题;上聚精会神听,做好听笔记,做到听懂了、记住了,讲究时效性;后要巩固复习。再记背重点知识。

作业要求:

作业本:用规范的正楷字认认真真地写好自己作业本上的名字,不能涂抹。

作业:每次作业要写好标题。每一行写到头,反面不写。

预习新:

预习第一:远古人类的足迹

1、

人类是怎样诞生的?

2、

请你说说北京人是什么样子?有什么能力?考古是怎么发现的?

3、

旧时代人们是怎么生活的?用什么工具?

4、

学习了第一给你什么启示?

板书设计:

毛泽东16岁时励志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读书“贯通今古,融合中西”

上一篇:青年教师培养教学反思下一篇:七年级上册期中默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