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试用资源申请表

2023-02-21

第一篇:数据库试用资源申请表

中国农业科学院数据库资源

2007-9-3 10:51:56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从2003年开始建设,经过近3年的努力,已初步探索出农业科学数据整合和共享的路子。目前已经确定了农业科学数据整合集成的框架,分为作物科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水产科学、热作科学、农业资源区划、草地与草原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食品工程与农业质量标准、农业微生物科学、农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农业信息与科技发展、农业科技基础数据等12大类。制订、修订了农业科学数据共享标准11个,建成了基于元数据的农业科学数据共享网站,完善了农业科学数据共享所需要的网路环境,初步形成了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农业科学数据共享服务体系。,农业科学数据共享网站开通以来总访问量超过39万人次,数据下载量1000MB,离线提供的共享数据量超过6GB,为农业科研、教育和、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文章来源摘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官网http://@gmail.com

第二篇:人力资源论文数据

1、 雅居乐公司的员工现状:

(1) 部门、员工分布;

(2) 员工学历状况;

(3) 年龄阶段分布;

2、 雅居乐公司绩效薪酬体系的现状:

以粗放式的加班计时为主,积极性不高,无法吸引或者留住人才等; 加班计时表格、形式等;

固定工资+加班费+年终奖

3、 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4、对策建议:

(1)季度性绩效;

(2)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年终奖

(3)岗位关键绩效指标(KPI)、临时工作清单、极限行为记录

第三篇:人力资源数据分析

***公司人力资源部数据分析2015年版

一、 基础人事模块(数据截止点2015.1.1---2015.12.31)

1、 概述:总人数入职离职异动(内部流动、晋升)

2、 员工增长率(年度)

【定义】是指新增员工人数与原有企业员工人数的比例。

【公式】员工增长率=本年度新增员工人数/上年同期员工人数(2014.12.31在职员工人数)*100%

【说明】员工增长率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增长速度。同时也可以反映出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将员工增长率与企业的销售额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等结合起来,可以反映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人均生产效率。

3、 新员工入职人数部门分布

【定义】是指新入职员工部门分布柱状图

【说明】可以反映出各个部门人员需求的情况,还有培训需求有较大的关联。

4、 人力资源流动率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企业流动人数(包括流入人数和流出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是考察企业组织与员工队伍是否稳定的重要指标,报告期一般为一年

【公式】流动率=(一年期内流入人数+流出人数)÷统计期平均人数

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季平均人数=(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3 年平均人数=(年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 或:=(年内各季平均人数之

和)÷4 【说明】流入人数指调入和新进人数,流出人数指退休、内退、调出、辞职、辞退和合同到期不再续签人数。由于人力资源流动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稳定和员工的工作情绪,必须加以严格控制。若流动率过大,一般表明人事不稳定,劳资关系存在较严重的问题,而且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以及增加企业挑选,培训新进人员的成本。若流动率过小,又不利于企业的新陈代谢,保持企业的活力。但一般蓝领员工的流动率可以大一些,白领员工的流动率要小一些为好。

5、 人力资源离职率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离职总人数与统计期平均人数的比例。其中离职人员包括辞职、企业辞退、合同到期不再续签(即终止合同)的所有人员。不包括内退和退休人员。 【公式】离职率=离职总人数÷统计期平均人数×100%=(辞职人数+辞退人数+合同到期不再续签人数)÷统计期平均人数×100% 【说明】离职率可用来测量人力资源的稳定程度。离职率常以月、季度为单位,如果以年度为单位,就要考虑季节与周期变动等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合理的离职率应低于8%。

6、 非自愿性的员工离职率

【定义】当企业解雇员工或终止员工工作时,就发生了非自愿性的员工流失。其主要表现为:某员工因不能完成本职工作,不能达到绩效标准,或有严重的或故意的错误行为,不再满足运作要求而引起的员工流失。非自愿性的员工流失不但包括下岗、裁员、辞退等正常形式,而且包括因员工死亡或终生残疾等导致合同失效而引起的非正常形式的员工流失。

【公式】非自愿性的员工离职率=(解雇员工人数+因残疾而离岗人数+下岗人数)÷统计期平均人数]×100%

【说明】对非自愿性的员工离职数据的分析,有利于辨识员工主要的离职原因,较低的非自愿性员工离职率有利有弊。我们可以通过非自愿性的员工离职率转换视角,重新审视企业的业绩和生产力问题。

7、 自愿性员工离职率(可以考虑做一下关键岗位员工离职率)

【定义】是指自愿离开企业的员工人数与统计期平均人数的比例。自愿性员工离职率可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员工的个人境况、企业的内部环境、行业的趋势和宏观的经济形势等。

【公式】自愿性的员工离职率=(自愿性离职的员工人数÷统计期平均人数)×100% 【说明】 如果某一企业有较高的自愿性的员工离职率,可能是不健康的企业文化的反映,或者企业对员工的认同和奖励计划没有被恰当地评估,以及领导不力也会造成该比率的上升,也可能是该企业应该对招聘程序进行彻底地检查以确保工作岗位和雇佣员工的能力相匹配。

8、 内部变动率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部门内部岗位调整、在某企业内部调动的人数同总人数的比例。 【公式】内部变动率=(部门内部岗位调整人数+企业集团内部调动人数)÷报告期内员工平均人数

【说明】员工调动人次可以反映组织的相对稳定性,可以使相关单位及时关注调动员工的工作情况

9、 员工晋升率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实现职位晋升的员工人数同总人数的比例。

【公式】员工晋升率=(报告期内实现职位晋升的员工人数)÷报告期内员工平均人数。【说明】进行员工晋升统计可以反映出企业内部提升的情况,为改进员工发展通道,制定员工职业规划提供依据。

二、 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1、 人员岗位分布

***公司目前分为:职能、市场、教学三种岗位(以花名册为准) 【备注】人员类别划分依据企业所处的姐夫按和行业状况再进行规定。

2、 人员学历分布

【定义】是指按照学历划分,报告期末企业(部门)所有在岗员工的最高学历情况统计。包括各学历层次相应的人数以及相应的比重。

【说明】员工学历是指已经正式获得国家承认的最高毕业文凭学历。企业人员学历分为博士、硕士、本科、大专及大专以下五个层次。(目前可以不要博士层次,可能没有,呵呵。。)

3、 人员年龄、工龄分析 3.1 人员年龄分布

【定义】是指按照年龄区间划分,报告期末企业(部门)实有人员在各年龄阶段相应的人数以及比重。 【说明】

(1)年龄区间划分为25岁以下、26岁-35岁、36岁-45岁、45岁以上四个区间。

(2)仅仅对年龄分布进行一维分析,只能看出员工的年龄层次结构。只有当把年龄分布和其他相关的指标结合起来,才可以从数据中看出问题,例如将年龄分布和学历分布结合,或者将年龄分布和人员职位层次结合,组成一个二维的人员结构分析表,才能从双重指标中所显示的数据中,看出人员结构所折射出的具体情况。

(3)对年龄分布进行分析,可以判断组织人员是否年轻化还是日趋老化,组织人员的稳定性和创造性,组织人员吸收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组织人员工作的体能负荷和工作职位或职务的性质与年龄大小的可能的匹配要求。

以上四项反应情况,均将影响组织内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组织效能。企业的员工理想的年龄分配,应呈三角形金字塔为宜。顶端代表45岁以上的高龄员工;中间部位次多,代表36岁-45岁的中龄员工;而底部位人数最多,代表20岁-35岁的低龄员工。 3.2平均年龄

【定义】是指报告期末企业(部门)所有在岗员工的年龄的平均值。

【说明】一般情况,平均年龄与员工知识更新速度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成正比。平均年龄越小,员工知识更新速度越快,知识结构层次更全,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越强,企业的知识资源也就更为丰实。 3.3 人员工龄结构分析

【定义】是指按照工龄区间划分,报告期末企业(部门)实有人员在各工龄阶段相应的人数以及比重。

【公式】各等级人员数量以某企业人力资源部员工花名册数据为准。 【说明】

(1)工龄指标为员工在某企业工作工龄,截至日期为报告期期末,工龄超过半年按一年计算,半年以下按半年计算。

(2)通常工龄越长代表员工忠诚度越高,经验越多,工龄区间划分为5年以下、5年-10年、10年-15年、15年-20年,20年以上五个区间。 ***公司工龄区间建议划分:1年以下,1-3年,3-5年,5年以上。

4、 人员职级结构分析

【定义】是指按照职称体系划分,报告期末企业(部门)各职称等级上实有人员的数量以及所占总人数的比重。

【公式】各等级人员数量以某企业人力资源部员工花名册数据为准。

【说明】企业等级分为员工、副主管、主管、副主任、主任、副校长、校长7个职级。

三、 劳动关系

1、 劳动合同签订比例(兼职与全职区分开)

【定义】是指某组织所有人员中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及占总人数的比重 【公式】劳动合同签订比例=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报告期员工内平均人数 【说明】此指标从侧面反映了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程度

2、 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率

【定义】是指在组织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的比率 【公式】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率=参保人数÷报告期内员工平均人数

四、 招聘配置

1、 招聘成本评估

1.1 招聘总成本

【公式】招聘成本=内部成本+外部成本+直接成本。

【说明】内部成本为企业内招聘专员的工资、福利、差旅费支出和其它管理费用。 外部成本为外聘专家参与招聘的劳务费、差旅费。直接成本为广告、招聘会支出,招聘代理、职业介绍机构收费;大学招聘费用等。

1.2 单位招聘成本

【定义】是指在一次招聘活动中每招聘一位员工所占用的成本。 【公式】单位招聘成本=招聘总成本÷录用总人数 【说明】校园招聘可以做一个招聘成本分析

2、 录用人员评估

2.1 应聘者比例

【定义】应聘者比率是指某岗位应聘人数与计划招聘人数的比率 【公式】应聘者比率=(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说明】该比率说明员工招聘的挑选余地和信息发布状况,该比率越大说明组织的招聘信息颁布的越广、越有效,组织的挑选余地就越大;反之,该比率越小,说明组织的招聘信息发布的不适当或无效,组织的挑选余地也越小。一般来说应聘者比率至少应当在200%以上。招聘越重要的岗位,该比率应当越大,这样才能保证录用的质量。 2.2员工录用比例

【定义】录用率是指某岗位录用人数与应聘人数的比率 【公式】录用率=(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说明】该比率越小说明可供筛选者越多,实际录用的员工的质量可能比较高;该比率越大,说明可供筛选者越少,实际录用的员工的质量可能比较低。 2.3 招聘完成率(总的招聘完成率和岗位的招聘完成率)

【定义】招聘完成比率是指某岗位录用人数与计划招聘人数的比率 【公式】招聘完成比率=(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说明】 该比率说明招聘员工数量的完成情况。该比率越小,说明招聘员工数量越不足。如果为100%则意味着企业按计划招聘到了所有需要的员工。 以下2个分析标准适合校园招聘或者集体招聘的分析(2015年度可以不做分析) 2.4同批雇员留存率

【定义】是指同一批次招聘入企业的雇员直至统计时间为止,仍然在职的人数同同批雇员初始人数的比例。

【公式】同批雇员留存率=同批雇员留存人数÷同批雇员初始人数×100% 2.5同批雇员损失率

【定义】是指同一批次招聘入企业的雇员直至统计时间为止,所有离职人员人数同同批雇员初始人数的比例。

【公式】同批雇员损失率=同批雇员离职人数÷同批雇员初始人数×100%

同批雇员损失率=1-同批雇员留存率

【说明】同批雇员留存率和同批雇员损失率反映了员工流失状况,员工流失状况又说明了员工满意度。同批雇员留存率越低(损失率越高),同批雇员员工满意度越低,需要及时找出并分析员工离职的原因,实施补救;同批雇员留存率越高(损失率越低),员工满意度越高,组织满意度也越高。

3、 招聘渠道的分析

【定义】招聘渠道分布是指某单位录用员工通过各渠道进入的数量分布及相应比重。 招聘渠道主要有校园招聘、职业中介机构、现场人才招聘会、内部推荐、媒体广告、网上招聘、应聘者直接找上门求职。 内部招聘:主要以内部推荐为主;

外部招聘:除内部推荐以外的渠道均为外部招聘;(外部招聘需要再详细的进行分析:网上招聘、现场招聘、上门求职;其中网上招聘要求对目前现用的网络渠道进行分析评估:前程、智联、58等各种网络渠道,以评估来年网络渠道的选择)

【公式】按以企业为边界分为:内部招聘比率=(内部招聘人数÷录用人数)×100%

外部招聘比率=(外部招聘人数÷录用人数)×100% 以渠道划分则为各渠道录用人员的数量及比率。

【说明】企业在新员工招聘中最好不要局限于采用单一渠道,而应考虑各种渠道的特点灵活使用,来自不同招募渠道的应聘者适应于企业的不同岗位,在招聘过程中根据需要有所偏重采用会得到比较好的招聘效果。

五、 培训(总部培训单独分析,分校人事此模块需要分析)

1、 培训人员分析 1.1 培训人次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企业(部门)每次内部培训和外出培训的所有人数累计之和。 【公式】培训人次=N1+N2+„„Nn 其中Nn指某次培训参加培训的实际人数。 1.2 内部培训人次(与培训人次计算方法类似) 1.3 外部培训人次(与培训人次计算方法类似) 1.4 依岗位(或者部门)类别计算的受训人员比率

【定义】受训人员比率用来衡量某一部门接受培训的员工人数,以及该部门受训员工数目在整个组织的培训人数当中所占的比例。

【公式】依岗位类别计算的受训人员比率=某一岗位类别受训员工的人数÷接受培训的员工总人数

【说明】 这种计算可以明确显示出企业对各类员工的培训的投资水平与培训的重点所在。

2、 培训费用分析 2.1 培训费用总额

【公式】培训费用总额=内部培训费用+外出培训费用

=岗前培训费用+岗位培训费用+脱产培训费用

【说明】按照利用培训资源的不同,企业的培训可以分为内部培训和外出培训。所谓内部培训就是在企业内部进行,所用资源包括培训讲师、场地、讲义、教具等等,都使用内部资源;相反,外出培训仅仅指脱产外出接受培训。其中请外部培训师来企业授课,或者参与某企业的培训也所归入内部培训。***公司基本内部培训为主。 2.2 人均培训费用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企业(部门)每位员工平均花费的培训费用。 【公式】人均培训费用=报告期内培训总费用÷报告期内员工平均人数 2.3 岗前培训费用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企业(部门)对上岗前的新员工在企业文化、规章制度、产品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所发生的费用。 2.4 岗位培训费用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企业(部门)为使员工达到岗位要求以及产品知识更新而对其知识、技能进行培训而发生的费用。

2.5 脱产培训费用(***公司暂时不存在这种费用,大家了解即可)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因企业(部门)根据工作的需要,允许员工脱离工作岗位接受短期(一年内)或长期(一年以上)的培训(即为员工提供继续深造机会)而发生的成本,其目的是为企业(部门)培养高层次的管理人员或专门的技术人员,而发生的培训费用。

2.6培训费用占薪资比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企业员工培训各项费用之和同该时期内员工工资总额的比例。 【公式】培训费用占薪资比=报告期内培训费用÷报告期内工资总额×100%

【说明】培训费用占薪资比并不是越高越好,合理的培训费用占薪资比一般水平为2%-5%。一般情况下,如果培训费用占薪资比高于5%,表明企业(部门)非常重视员工培训,但培训费用过高,人力成本过高;如果低于2%,表明企业(部门)对员工培训不够重视,或者说明为了节约挖潜,充分进行内部培训。

3、 培训效果分析

3.1平均培训满意度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企业员工对此期间内的所有培训的平均满意程度。 【公式】平均培训满意度=(TA1+TA2+„„+TAn)÷报告期内培训次数

其中TAn是指某次培训的平均满意度。

或者:平均培训满意度=∑报告期内某次培训某员工的满意度÷报告期内培训人次【说明】培训满意度越高培训效果越好。

3.2 培训测试通过率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企业员工参加培训后进行测试的通过率 【公式】培训测试通过率=通过测试人数÷参加培训人数 【说明】培训测试通过率越高相对培训效果越好。

六、 绩效

1、 绩效工资的比例

【定义】是指报告期企业员工获得的绩效工资占工资总额的比例 【公式】绩效工资比例=(绩效工资总额÷工资总额)*100% 【说明】不同的岗位应该设置不同的绩效工资比例; 不同的部门(或岗位)绩效占比是否具有激励性;

2、 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分布(按部门分析,总部需要分要分析省级校区的整体情况)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分类,各类别员工数量以及占总数的比例。

【公式】X类员工比例=(绩效考核结果为X的员工数÷员工总数)*100% 【说明】通常每类绩效评级员工的比例分布应符合正态分布,如果出现某一类员工过多的情况,则应该重新审视绩效考核的指标标准是否过低或过高、或者存在人为因素。

七、 薪酬

1、 工资总额(曲线图按月呈现)

【定义】是指报告期企业所有实有员工的应发工资总额。 【公式】工资总额=I1+I2 „„+In 其中,In 是报告期内一个月的应发工资。

【说明】(1)省级分校可以再展开分析各个部门;

(2)总部可以按省级分校做分析;

工资总额的增加和人员的增加会有一个相关,可以做曲线相关,若未正相关,说明人均成本的提高;

总部可以用今年和去年,前年的薪酬总额按月做一个曲线分析。

2、 运营维持性工资总额比率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企业用于实现和维持企业运营目标任务的工资额与工资总额的比例。目前***公司的状况:重庆校区为运营维持性;其他校区2015年度均为投资性人力支出。

【公式】运营维持性工资额比率=报告期内运营维持性工资额÷报告期内工资总额 【说明】通过有效区分维持性和投资性人力支出,可以更加科学和客观的了解对于人员方面的支出,因为有部分人力支出的效果产生有个递延性,可能会跨度到第二年、第三年,甚至更长,在作区分时,一般按照公司、职能进行区分

3、 人均工资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企业平均每位员工的工资额。

【公式】人均工资=报告期内工资总额÷报告期内员工平均人数

【说明】(1)人均工资的统计,一般可以结合员工分类统计数据,也可以结合不同的时间跨度统计,这样就可以通过二维角度来分析实际问题。

(2)可以按省级校区、按部门、按岗位、按岗位性质进行分析;

4、 年工资增长率 【定义】是指报告年度企业工资总额同上年度相比所增加的比例。

【公式】年工资总额增长率=报告年度工资总额÷上年度工资总额×100%-1 【说明】一般可以结合员工分类、分层级进行统计数据

5、 年人均工资增长率

【定义】是指报告年度企业(部门)人均工资同上年度相比所增加的比例。 【公式】年人均工资增长率=报告年度人均工资÷上年度人均工资×100%-1 【说明】一般情况下,同期工资增长率应该比销售收入增长率小。如果同期工资增长率大于销售收入的增长率,表明工资增长速度快于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企业的人力成本增长过快。

6、 保险总额(***公司目前只有五险,没有一金)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企业(部门)为其所有员工按法规所缴纳的社会保险的费用总额。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五险一金”费用。

【公式】保险总额=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A1+A2+„„+An 其中An 指报告期内为某位员工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金额。

【说明】数据库数据收集中需要明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所缴纳总额。

第四篇:全国较大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保存库和数据库[最终版]

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建成

全国较大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保存库和数据库

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建成全国较大的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保存库和数据库。

自2009年以来,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又从原产地引进翘嘴红鲌(500尾)、贝尔湖野鲤(20000尾)、卡拉白鱼(1000尾)日本白鲫(20000尾).四个品种,使换新水产良种场淡水鱼类种质资源达到了46个品种,由此建成了以鲤鲫鱼为主的46个品种的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保存库。在换新场的种质资源保存库中,现已保存鲤鱼10个品种、亲本7723尾,鲫鱼8个品种、亲本126400尾,“四大家鱼”亲本517尾,其它养殖鱼类5227尾,其中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胭脂鱼和匙吻鲟,总体 重达60余吨。保存库的建立对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实现现代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起到重要作用。

建成了淡水鱼类种质资源数据库,对38个品种及野生种(3000余尾)的形态学特征、生活习性及生理遗传学性状进行了实验观察,完成了上述38个品种的形态学性状、生化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特性的测定,积累了详实的试验数据资料,并进行了系统化、标准化的整理和编辑,结集为48万字的《淡水养殖鱼类种质资源库》一书,准备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此书的种质数据,目前已被中国水产科学院“水产种植资源共享平台”收录,与之合成为全国重要水产科研、教学用网络共享服务平台,为实现现代信息和实物资源共享做出贡献。

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

赵建英

2010年10月24日

第五篇: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管理与维护指南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管理

与维护指南

Guideline for data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at land and resources data center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1 范围 ................................................................................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3 术语及定义 ........................................................................... 3 4 概述 ................................................................................ 4 5 数据接收管理 ......................................................................... 4 6 数据组织与存储管理 ................................................................... 5 7 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 ................................................................... 6 8 数据更新管理 ......................................................................... 7 9 数据共享与交换管理 ................................................................... 8 10 数据安全管理 ........................................................................ 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要求 ........................... 10

TD/T ××××—××××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管理与维护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接收、组织存储、运行维护、更新、共享交换等阶段的数据管理与维护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以及数据安全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省、市、县等各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数据管理与维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271.8-2001 信息技术 词汇 第8部分:安全

GB/T 20270-2006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988-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GB/T 21061-2007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技术和运行管理规范

GB/T 21062.2-2007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第2部分:技术要求 GB/T 22240-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BMB 17-2006 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 TD/T 1016-2003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

GX199900X-200X 国土资源信息高层分类编码及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3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国土资源数据

land and resources data 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产生或管理相关的数据,包括基础地理、土地资源、基础地质、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等专题数据和政务数据(包括业务数据、综合事务数据和档案数据等)。 3.2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

land and resources data center 是以各类国土资源数据为核心,依托成熟的存储、数据库、GIS、网络等技术,按照统一标准,建立的具有信息管理、分析、查询、统计及服务的一体化数据管理体系。它可为本级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管理及运行平台,为远程信息系统按权限调用国土资源信息提供共享和交换机制,为本级信息服务系统的信息提取提供数据源支持。 3.3

数据管理

data management 利用数据库、数据仓库、元数据和网络等技术,建立分布式、集中式或集中加分布式数据管理系统,开展数据接收、组织存储、运行维护、更新、共享交换等工作,实现对数据资源的有效组织和应用。 3.4

数据维护

data maintenance 在制定维护方案基础上,对数据和数据库进行的日常维护与监控、备份与恢复、应急处理和监督管理等,从而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移植性。 3.5

3 数据存储策略

data storage strategy 在数据存储、备份等方面采用的技术和方法的统称。 3.6

数据备份策略

data backup strategy 为了达到数据恢复和重建目标所确定的数据复制步骤和行为,包括确定备份时间、技术、介质和场外存放方式,以保证达到恢复时间目标和恢复点目标。

3.7

数据共享服务

data sharing services 为实现数据共享所提供的技术服务,如目录服务、导航服务、数据信息发布、数据检索、数据产品加工、数据及数据产品分发等。 3.8

数据安全

data security 适用于数据的计算机软硬件存储、备份和授权保护策略,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或访问所造成的数据更改、破坏、损毁或泄密。 4 概述

4.1 对象

数据管理与维护的对象涉及数据及数据库、数据载体和数据管理环境三个方面中包含的所有相关对象。 4.2 内容

数据管理与维护的内容包括: 1) 数据接收管理

2) 数据组织与存储管理 3) 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 4) 数据更新管理

5) 数据共享与交换管理 6) 数据安全管理 4.3 目标

数据管理与维护的目标是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完整性、可用性和现势性。

1) 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在存储、传输、处理过程中不被泄漏、破坏和免受未授权的修改; 2) 数据的可靠性:数据的质量和来源可靠,进而促进研究结论科学、决策准确; 3) 数据的完整性:数据覆盖空间范围、数据内容及时间范围的完整,满足应用需求; 4) 数据的可用性:建立各类数据的元数据、说明文档,采用通用的数据标准和公开的数据交换格式,便于数据共享和交换;

5) 数据的现势性:及时获取和处理有关变化信息,建立信息持续更新机制,使获取的数据最接近现实状态。 5 数据接收管理

5.1 目标

按照国土资源数据成果汇交管理办法,完成数据接收任务,实现对本级国土资源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

5.2 管理内容与过程

数据接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数据汇交与接收是否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进行;汇交数据质量是否满足有关标准和规定要求;数据汇交的内容是否齐全;数据汇交是否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数据汇交方式是否满足数据安全管理要求;电子文件的内容与纸介质资料的内容是否一致等。

数据接收管理应包括以下主要过程:

TD/T ××××—××××

5.2.1 接收发生的依据

按照国土资源数据成果汇交管理办法、相关文件或项目合同的有关要求,汇交单位应按时向本级数据中心汇交相应的数据成果。 5.2.2 数据接收

数据中心在接收到数据,并对数据资料清单核实无误后,应对汇交单位开具数据接收凭证。 5.2.3 质量审核

数据中心指定专人负责数据质量审核,审核内容包括:汇交数据内容是否完整、是否通过验收、数据资料内容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审核发现存在问题的,应通知汇交单位限期改正。审核通过的,应向汇交单位出具汇交证明。 5.2.4 归档管理

数据中心应对所接收的数据资料进行必要的备份和归档管理。对于涉密数据,应按其密级采取相应的保管措施。 5.3 技术要求

1) 根据国土资源数据成果汇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技术规范和实施细则,明确数据接收具体要求,包括数据资料分类和命名、文件格式、目录编制、汇交介质等;

2) 数据接收内容应包括数据实体、元数据、数据字典、数据验收合格证明材料以及相关文档等,以形成完整的汇交成果;

3) 数据汇交的方式可以采用拷盘、邮件、上载、协议交换、交换系统等方式;

4) 可根据数据更新频率高低、数据涉密等级情况、数据类型、数据量大小、管理技术难易等方面,采用合适的汇交方式。 6 数据组织与存储管理

6.1 目标

按照数据科学分类、管理统一的原则,建立面向国土资源管理的多专题数据组织和存储框架,为数据加工和专题应用等提供基础。 6.2 管理过程

数据组织与存储管理包括以下过程:

6.2.1 数据组织规范建立

以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为依据,制订或采用相对统一的数据文件命名规范、数据分层、数据表结构、元数据标准等,形成一套完整的数据组织规范和存储框架。 6.2.2 数据资源目录建立

针对数据中心管理的各类国土资源数据,根据专题、区域、类型等特征建立数据资源目录。 6.2.3 选择数据组织存储策略

选择稳定性好的关系型数据库平台进行数据库方式的数据组织存储管理。

国土资源空间数据的组织、存储、检索方式可根据应用管理需求,选择行政区划单元或标准分幅等方式存储。 6.2.4 入库前数据整合

数据入库前,按照本级数据中心数据组织方式进行必要的数据过滤和整合,以形成统

一、规范的数据库。

6.2.5 入库质量检查和加载入库

数据入库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控制,具体检查方法可参照有关数据入库细则进行。 数据检查无误后,要进行预入库处理,将通过检查的数据导入到一个临时库中,并自动检查错误,数据经修改无误后,才能导入到各类国土资源数据库中。 6.2.6 制定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策略

根据数据访问频率、时间、容量、性能要求等因素,制定数据生命周期存储策略,实现数据分级存储,以提高数据存储管理效率。 6.3 技术要求

1) 数据中心应按统一要求建立数据资源目录;

5 2) 应根据数据组织框架组织数据,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存储,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资,专题数据库可采用最小图层单元存储,其语义尽量统一,保证国土资源数据库逻辑一致性;

3) 选用稳定性好的关系型数据库和中间件,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并尽量保持不同应用系统中间件版本一致性;

4) 根据在线、近线、离线数据量需求,确定一级磁盘阵列、二级存储设备和磁带库存储设备容量比例,建立与业务应用要求相匹配的分级存储策略,并能够实现数据在不同存储介质的有效迁移。 7 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

7.1 目标

建立主机和数据运行与维护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运行与维护业务流程,有效开展运行监控与维护、故障诊断排除、数据备份与恢复、归档与检索,以保障国土资源数据库正常运转,使系统、数据库在灾难发生时快速进行原系统恢复,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7.2 管理过程

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应包括以下主要过程:

7.2.1 制定数据运行与维护方案

制定科学合理的数据运行与维护方案。具体内容包括:

1) 根据应用需求、破坏程度、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划分应急处理等级和响应时间,并制定数据运行与维护计划;

2) 明确相应的组织体系,确定职责任务,落实防范重点和关键环节; 3) 制定工作程序,建立保障系统。 7.2.2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

根据数据备份制度和备份策略,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系统和数据日常备份,在系统出现异常时根据采用的备份策略进行恢复操作。

1) 制定数据备份策略,确定各类数据需备份的内容、时间及方式; 2) 尽量实现数据的全自动备份和跨平台集中管理;

3) 定期开展数据备份,以防止由于系统意外故障造成数据信息丢失; 4) 制定数据恢复预案,做好详细的灾难恢复计划,防备数据丢失; 5) 对介质的进行有效管理,对历史数据进行定期归档;

6) 根据灾难恢复计划,应定期进行灾难演练,以防备系统崩溃和数据丢失。 7.2.3 日常管理监控

按照维护计划定期进行数据资源目录、数据库系统维护,确保数据库得到经常性的监控、维护和优化。主要内容包括:

1) 数据库一致性检查;

2) 数据目录和索引更新与重建;

3) 系统数据库备份以及用户数据库备份; 4) 文件大小检查; 5) 系统冲突性检查;

6) 监测批处理、数据查询作业是否正确执行; 7) 查看日志的错误;

8) 复制日志代理的运行情况;

9) 复制分发清除作业是否正确执行;

10) 整理数据库碎片,监测数据库大小、增长情况; 11) 监测磁盘自由空间、释放磁盘空闲空间; 12) 监控用户操作和使用数据情况。 7.2.4 数据归档与检索

TD/T ××××—××××

根据数据使用的频率、数据量和磁盘容量进行数据离线归档,在需要情况下,可实现归档数据检索在线处理。 7.2.5 监督和评价

1) 聘请或委托专门机构,定期检查评估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情况,按月通报检查结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2) 聘请有关专家、用户担任监督员,对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进行监督,并定期报告监督情况;

3) 由第三方监控数据管理系统安全运行状态,形成定期监控报表;

4) 月度检查情况、监督员监督报告和监控报表将与目标考核挂钩,并作为数据中心运行评优的重要依据;

5) 定期对数据中心的运行状况进行审核和评价,察看系统是否仍处于有效适用状态,为数据中心数据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改进和扩展提供依据。

7.3 技术要求

1) 数据文件的管理尽量采用元数据管理方式,并定期对元数据库进行管理和维护;

2) 可采用数据安全综合监控管理平台、数据访问行为控制、数据安全综合审计等进行数据运行与维护综合管理;

3) 数据运行维护过程应采用实时监控、定期维护与应急故障处理相结合的机制,实时监控能实现动态监测系统软硬件运行状态,并实现对用户访问、查询、下载进行监控和记录;

4) 按照特定周期,对各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性能调优;

5) 制定全备份、增量备份、累积备份等备份策略,并能使数据备份工作以自动方式进行,采用多层体系结构的备份软件,实现数据备份的统一管理,保证数据一致性,根据应急处理等级和响应时间要求,及时处理系统故障,保障数据库正常运行;

6) 系统崩溃后,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数据库的还原与恢复,恢复方式可采用全盘恢复、个别文件恢复和重定向恢复等方式,采用灾难恢复技术,应支持对整个系统的恢复;

7) 备份与恢复系统应考虑网络带宽对备份性能的影响、备份服务器的平台选择及安全性、备份系统容量的适度冗余、备份系统良好的扩展性等因素。 8 数据更新管理

8.1 目标

根据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有关规定和各类专题数据库运行管理职能,建立可持续的数据更新机制,由数据库更新职能部门对通过生产、汇交或交换获得现势数据完成本级中心数据库的版本升级,实现数据库更新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现势性,并确保数据更新能够满足有关数据管理和应用要求。 8.2 管理过程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各类专题数据库更新由具有数据库更新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数据库更新管理应包括以下主要过程: 8.2.1 制定数据库更新策略

建立有效的数据库更新方式,实现数据的定期、有效更新。按照事件数据的发生周期进行数据库的定期更新。数据更新可采用多种方式,在对数据进行远程更新时,设定相应的更新频率(按年、按月、按季度、实时)、更新范围(整体、部分)、传输方式(网络、物理介质)、更新方式(脱机检查、联机更新)和历史数据保存方法等。 8.2.2 更新申请与审批

根据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管理现状,专题数据库更新一般由业务部门提出申请,经主管领导审批同意后,数据中心执行更新;日常业务数据更新根据系统权限管理功能自动实现更新;基础地理数据库一般由数据中心负责更新。 8.2.3 更新执行

7 采用既定策略进行数据更新操作。主要包括更新实施前的数据备份、更新数据与元数据一致性处理、原版本数据归档和新版本数据生成等。 8.2.4 更新确认

数据中心或负责更新的业务部门应对更新的数据进行检查,并更新相关系统元数据记录。在数据更新结束后,系统将对数据更新的过程记录日志,以备审计和回溯。 8.3 技术要求

1) 数据更新应按照相应的权限管理、审批程序和操作规范执行;

2) 专题数据库设计应做到最小冗余,避免内容重复,权威机构确定并更新权威数据,不允许跨部门直接对其他专题数据库进行更新;

3) 各数据库之间应建立数据关联,数据更新时从已建数据库中自动提取相关信息,并进行逻辑检查,保证数据更新的一致性;

4) 采用远程数据更新需要使用符合国家保密要求的网络; 5) 系统应对数据更新的过程记录日志,以备审计和回溯;

6) 数据和数据库更新时,需要根据数据管理系统功能设计同时更新数据中心相应元数据和数据资源目录。 9 数据共享与交换管理

9.1 目标

按照统一的数据服务模式,建立基于网络的国土资源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为用户提供多种方式的共享服务,并实现各级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安全、可靠的交换。 9.2 管理内容

9.2.1 数据分级分类管理

基于国土资源数据的公益性、保密性等要求以及用户群等因素,对国土资源数据进行分类分级管理,主要包括数据共享等级划分、用户分级分类、数据共享方式和数据共享措施等。 9.2.2 建立数据共享交换服务机制

建立规范化的数据共享与交换管理机制,保证共享与交换系统的稳定持续运行。 1) 参照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数据中心数据共享与交换相关技术标准;

2) 根据数据性质不同,采用用户分级制度,按照用户的权限提供数据共享服务;

3) 涉密数据和非公开数据的认定参照国家或部门有关规定,申请单位应具备相应资格。 9.2.3 建立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

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基础平台、共享与交换服务体系、信息发布与用户管理体系三个部分。

1) 基础平台主要指通信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平台;

2) 共享与交换服务体系由目录服务、数据服务和功能服务等组成; 3) 信息发布与用户管理体系包括信息发布方式和用户服务管理等。 9.2.4 数据共享与交换审核

依据数据服务流程,由相关人员对共享与交换数据进行审核,确保运行过程数据安全和数据质量。

9.3 技术要求

1) 共享和交换数据应符合国家信息安全和保密相关规定,内容包括元数据、数据实体、以及其它相关信息;

2) 非涉密数据交换可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数据内容应以电子报盘数据内容及电子报盘压缩数据包格式进行;对于数据量小、非涉密数据可通过Internet等提供在线方式进行;

3) 共享与交换数据库采用单独的服务器,并与内部网络系统实现物理隔离,共享系统应具有用户统计管理功能,针对不同共享用户和不同服务内容应规定响应时限;

TD/T ××××—××××

4) 利用中间件技术,或其他相关的传输服务程序,保证当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异常情况时,将数据安全、可靠、完整地传送到目的地,数据交换系统需提供日志、审计、查询、监控等辅助功能,以增加数据交换过程的透明度,提高数据交换过程可管理性。 10 数据安全管理

10.1 目标

以数据安全为重点,统一规划,建立信息安全认证体系、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系统和功能完备的容灾备份系统,确保数据中心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 10.2 物理安全

1) 原则上,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物理安全应满足《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第三级物理安全的技术要求;

2) 涉密系统使用单位须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法律法规建立保密管理制度。 10.3 网络安全

1)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具备性能较为完善的网络安全设施,非涉密系统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应符合《GB/T 20270-2006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2) 涉及国家机密、部门敏感信息的局域网的安全标准不得低于《GB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中规定的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

10.4 系统安全

1)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依据国家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相关规定和《GB/T 22240-2008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确定本中心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 2) 涉密信息系统建设使用单位应当依据《BMB20-2007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范》的有关要求,加强涉密信息系统运行中的保密管理,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消除泄密隐患和漏洞。

10.5 数据安全

1) 所有汇交的数据资料应严格按照有关数据资料管理规定进行分类存档管理;

2) 应设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负责数据中心数据安全工作,并与关键岗位人员签署岗位安全协议和保密协议;

3) 根据国家保密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完成数据安全定级工作,明确制度、分清职责、分级管理、逐级落实;

4) 应采用数据加密、数字签名、数字证书及内容防篡改等技术,防止敏感数据被非法访问、修改和破坏,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5) 应具备数据访问的身份鉴别、安全标记、访问控制、可信路径、安全审计、剩余信息保护等功能的用户识别系统,按照“用户级别及权限”的规定来授权用户对资料的访问,防止越权访问或未授权的有意或无意地泄露、修改或破坏数据; 6) 对于通过非网络下载形式提供的数据共享服务(包括涉密数据),定期将数据提供合同、协议或其它有效凭证的复印件等进行归档和备案;

7) 重要大型数据库必须运行于专门的服务器或工作站上,并实现异地备份;

8) 在数据资源终止阶段,对于数据转移、暂存和清除、设备迁移或废弃、存储介质的清除或销毁等活动须按照《GB/T XXXXX-XXXX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的要求执行,如果是涉密数据,应该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进行转移、暂存和清除;

9) 涉密数据资料的存储、传输、共享、使用应指定专人负责,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执行。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要求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各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数据管理、运行和维护,保证国土资源数据安全和数据服务功能实现,根据《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管理与维护指南》的原则和基本要点,制定本管理要求。

第二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本着科学、高效、共享、保密的原则进行数据的汇交接收、组织建库、数据存储、运行与维护、数据更新、共享交换等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实现数据管理的安全和规范化。

第三条 本要求适用于国家、省和市县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管理与维护工作。

数据管理与维护的基础条件

第四条 为了保障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安全和系统的正常持续运行,数据中心需具备以下场地条件、软硬件基础设施和人员组织:

1. 具备与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相适应的独立工作场地和机房。制定机房管理规定。

2. 具备必要的网络相关设备、信息安全设备、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数据存储备份设备等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存储管理平台。制定软硬件设备管理规定。

3. 根据需要和实际条件建立与级别相适应的电子政务专网、内部局域网,恰当处理与Internet的连接关系,应将涉密网和非涉密网物理隔离。制定网络管理规定。 4. 应制订数据管理工作预案,建立相对独立的容灾系统,有条件的可建立异地容灾。 5. 应设置固定岗位并配备相应数量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分工。制定数据中心人员组织管理规定。

数据接收管理

第五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依据有关行政管理机关授权制定相应的数据成果汇交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

1. 数据接收应由数据中心具体统一负责,各责任单位分工协作完成。 2. 应明确数据汇交的责任单位和汇交数据范围。 3. 应明确数据接收的程序。

4. 应明确数据汇交的内容、方式、期限、责任和义务等基本要求,以及汇交数据的检查、审核、登记、保存技术方法。

5. 应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数据的接收、审查、签收和接收后数据的管理。

6. 涉密数据的汇交须根据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执行,涉密数据不得通过Internet进行汇交。

数据组织与存储管理

第六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制定数据组织管理规范。

1. 以相关标准为依据,形成一套完整的数据库数据组织规范和存储框架,便于数据中心各类数据库统一应用服务。

2. 针对数据中心管理的海量各类国土资源数据,根据专题、区域、类型等特征建立数据资源目录,实现数据资源统一管理和共享服务。

第七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制定数据存储管理规范。

1. 制订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策略,实现分级存储管理,提高对海量国土资源数据存储管理水平。

2. 采用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并建立元数据库。

TD/T ××××—××××

3. 制定严格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制度,统

一、规范数据入库管理。

第八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制定数据存储归档管理制度。

1. 制定数据存储管理策略,明确数据存储模式、要求等内容。 2. 制定数据归档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归档流程。 3. 制定数据档案管理制度。

数据运行与维护管理

第九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制定数据的运行与维护管理制度。

1. 制定科学合理的数据运行与维护方案。

2. 明确数据运行维护人员的职责、工作内容、安全操作规范等事项。

3. 明确数据中心的日常维护、例行巡检和监控管理内容,实行异常、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第十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建立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相关制度。

1. 应对备份信息的备份方式、备份频度、存储介质和保存期等进行规范。

2. 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数据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制定数据的备份策略和恢复策略,备份策略须指明备份数据的放置场所、文件命名规则、介质替换频率和将数据离线运输的方法。

3. 应建立控制数据备份和恢复过程的程序,对备份过程进行记录,所有文件和记录应妥善保存。

4. 应定期执行恢复程序,检查和测试备份介质的有效性,确保可以在恢复程序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备份数据的恢复。

5. 应在统一的应急预案框架下制定不同事件的数据应急恢复预案,应急预案框架应包括启动应急预案的条件、应急处理流程、系统恢复流程、事后教育和培训等内容。

数据更新管理

第十一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制定数据更新管理制度。

1. 应建立数据更新管理制度,进行更新前,向主管领导申请,更新和更新方案经过评审、审批后方可实施,并在实施后将变更情况向相关人员通报。

2. 应制定数据更新策略,明确数据更新的责任单位、更新周期、更新方式。

3. 应建立数据更新控制的申报和审批程序,对更新影响进行风险分析,记录变更新实施过程,并妥善保存所有文档和记录。

4. 应建立数据更新日志,确保历史数据可追溯。

5. 应建立中止更新并从失败更新中恢复的文件程序,明确过程控制方法和人员职责,必要时对恢复过程进行演练。

数据共享与交换管理

第十二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制定数据共享管理制度。

1. 建立国土资源数据共享机制,保证共享服务有效运行。 2. 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制定数据共享应用策略。

3. 制定共享管理办法,确定共享数据内容、共享数据等级、数据共享范围、方式、措施等内容,明确数据共享审批程序、保密要求、用户责权、处罚措施等。 4. 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制定信息发布安全管理策略。

5. 明确信息发布的主体、审核程序、信息更新机制、信息安全策略等内容,以及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6. 应对共享用户进行审核,根据用户权限提供服务,防止越权使用数据。 7. 数据发布应建立用户登记、权限管理和数据发布审查等相关制度。

8. 对于涉密和非公开数据共享,必须满足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要求。 第十三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制定数据交换管理制度。

11 1. 数据交换应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原则。

2. 应建立数据交换标准体系,规范数据交换的格式、内容、元数据、技术文档等。 3. 应建立数据交换审批文件化程序,记录交换实施过程,并妥善保存所有文档和记录。 4. 数据交换需填写数据交换日志。

5. 数据交换管理应建立数据安全控制方案、用户交叉权限体系和实时监控机制。 6. 涉密数据的交换必须根据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执行。

数据安全管理

第十四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1. 根据数据安全工作的总体方针和安全策略,对数据安全管理活动中的各类管理内容建立相应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2. 形成由安全策略、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构成的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第十五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应设立数据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能机构。

1. 明确管理机构职责和安全工作的目标、范围、原则和安全框架等。

2. 设立安全主管、安全管理各个方面的负责人岗位,并定义各负责人的职责。 3. 建立健全数据日常管理操作规程。

4. 组织安全意识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和相关安全技术培训。 第十六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立数据安全审批、检查和考核制度。

1. 应根据数据安全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明确授权审批事项、审批部门和批准人等。

2. 针对数据变更、重要操作、物理访问和系统接入等事项建立审批程序,按照审批程序执行审批过程,对重要活动建立逐级审批制度。 3. 记录审批过程并保存审批文档。

4. 制定数据安全审核和安全检查制度,规范安全审核和安全检查工作,定期按照程序进行安全审核和安全检查活动。

5. 应定期对各个岗位的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及安全认知的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记录并保存。

第十七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人员安全管理。

1. 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不可兼任。 2. 关键事务岗位应配备多人共同管理。 3. 应签署保密协议。

4. 应从在职人员中选拔重要岗位人员,并签署岗位安全协议。 5.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部门办理数据安全人员录用、调离手续。 第十八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存储介质管理。

1. 应建立数据存储介质安全管理制度,对介质的存放环境、使用、维护和销毁等方面做出规定。

2. 数据存储介质在物理传输过程要严格执行审批制度,涉密介质必须经过审批才能带离机房或办公地点。

3. 应对存储介质的使用过程、送出维修以及销毁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对带出工作环境的存储介质进行内容加密和监控管理,对送出维修或销毁的介质应首先清除介质中的敏感数据,对保密性较高的存储介质未经批准不得自行销毁。

4. 应对介质归档和查询等进行登记记录,并根据存档介质的目录清单定期盘点。 5. 应根据数据备份的需要对某些介质实行异地存储,存储地的环境要求和管理方法应与本地相同。

6. 对重要介质中的数据和软件采取加密存储,根据所承载数据和软件的重要程度对介质进行分类和标识管理。

第十九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密码管理。

TD/T ××××—××××

1. 根据国家密码管理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密码管理办法》,应建立数据中心密码使用管理制度,使用符合《国家密码产品生产管理规定》的密码技术和产品。 2. 应确保密码产品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密码管理局的要求。 第二十条 依据《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制定涉密数据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1. 应明确数据保密的边界和安全保护等级。

2. 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安全技术专家对数据保密定级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论证和审定。

3. 数据保密定级结果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 4. 保密数据传输过程要有严格的审批制度。

5. 存储、管理和传输保密数据的涉密系统网络建设与使用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批准。

相关责任

第二十一条 在数据中心数据接收、组织存储、运行维护、更新交换过程中,明确职责和责任人,制订相应处罚措施。

第二十二条 本要求的解释权属于国土资源部。 第二十三条 本要求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参考文献

[1] SDS/T 1003-2004 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技术标准《科学数据共享概念与术语》第1部分:概念

[2]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

[3] ANSIX 3.1 72-1990 美国信息系统国家标准字典(ANDIS)

[4] 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技术标准《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建设规范》,2005 [5] SDS/T 2313-2004,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技术标准《科学数据中心(网)运行管理》 [6] 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2 [7] 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建设规范,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标准,2002 [8] 全国金土工程总体方案,国土资源部,2006年

[9] SZl999002-2001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试行)

[10] SZ1999XXX-200X 全国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系统建设规范(试行) [11] 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12] GB/T XXXXX -XXXX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报批稿) [13] BMB20-2007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范 [14]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15] GB/T 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16] GB/T 17798-2007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17] GB/T 7156-2003 文献保密等级代码与标识

[18] GB/T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19] GB/T1.1-2002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的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上一篇: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下一篇:数据结构课程实习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