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循环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生态循环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黄鳝,又名鳝鱼,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有补血、补气与治疗风湿、黄肿等疾病的功效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水蚯蚓又名红线虫,营养价值极高,干品粗蛋白含量为62%,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达35%,是肉食性水生动物最理想的开口饵料。

第一篇:生态循环论文范文

领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莱州市泽润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山东省莱州市平里店镇,2015年成立,共有成员27户,种植规模300多亩,现建有高标准冬暖大棚4个、大拱棚10个,标准化果园1处,贮存菌种、菌棒、菇品和苹果的恒温库、冷冻库各1个。合作社主要以种植香菇、平菇、双孢菇、草菇、大球盖菇和苹果为主。近几年来,合作社致力于创新发展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打造“泽润绿洲”生态农业品牌。

瞄准产业前景,坚持不懈打好基础

平里店镇食用菌种植基地,是当地十几年来自然形成的小户农业产业基地,大部分是一家一户的小拱棚种植,产品主要在当地的农村集市销售。

2008年,合作社创办人姜娜和丈夫承包了100亩苹果园,发展果树种植管理之余,将改造老果园砍伐下来的木头加工成木屑,卖给当地的食用菌种植大棚做菌棒。在与食用菌种植户打交道的过程中,了解了食用菌种植周期短、效益好的特点,于是萌生了利用自己手头现成的碎木屑发展食用菌种植的想法,并向当地种植户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陆续建起了15亩香菇大棚。

虽说食用菌种植条件简易,劳动强度较小,但对温度格外的敏感,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食用菌的生长,有时甚至会出现烂菇。由于栽培技术的缺乏和资金的不足,加上市场销售渠道的閉塞,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总是不温不火、没有起色。

意识到产业发展的短板,种植户们开始不断走访请教周边地区有经验的食用菌种植大户,总结种植管理经验,主动对接农贸市场和果蔬超市,开拓销售渠道。经过几年的发展,食用菌种植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收益越来越好,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食用菌种植基地。

热心合作经营,共同致富惠泽众乡邻

要更好地发展当地的食用菌产业,就要懂得如何提高种植标准、规避市场风险、扩大销售渠道。2015年泽润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致力于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推广栽培技术,带领周边食用菌种植户抱团发展、共同致富,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地的一些种植户慕名找到合作社学习栽培技术。对前来学习的乡亲,合作社技术人员总是热心传授技术,哪怕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向他们讲解,并带他们到种植基地现场参观并示范操作。

合作社的成立,给周边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以往,每到夏秋农忙季节,由于农民忙着抢收抢种,作物秸秆被随意堆放在路边、地头以及房前屋后,大部分都会被焚烧掉。现在,合作社出动4辆秸秆青黄贮机到田间地头义务为老百姓处理秸秆,将周边的秸秆拉回合作社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沼气化。不仅消除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更让秸秆变废为宝。

同时,合作社还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近年来,合作社发展得越来越红火,常年需要人手帮忙打理,工作时间灵活,工资较高,周边不少老百姓都争着到合作社打工并有加入合作社的意愿。

引领生态农业新发展,实施品牌战略

产业要发展,技术是关键。合作社定期邀请农技专家到现场指导,为社员们讲解先进栽培技术。2018年,合作社负责人姜娜经莱州市农广校推荐,参加了山东省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集中学习了农业标准化、品牌建设、产业融合、信息化发展、规模经营等十几门课程。通过这次培训,合作社确立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目标,并看到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广阔前景。

经过不断地大胆实践,合作社渐渐探索出了在苹果树下推行“秸秆-大球盖菇-蚯蚓-羊肚菌”这一生态循环创新种养模式:将作物秸秆粉碎后与牛粪发酵,加工成大球盖菇菌棒放于苹果树下,压上土,再将秸秆直接铺于果树下面,采完菇后,菌棒就地粉碎成菌渣,发酵后成为蚯蚓的美食,果园满地都是野生蚯蚓的粪便,菌渣和蚯蚓粪又改良培肥了土壤。产出的蚯蚓,除了饲喂家禽,还卖给药厂。这种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有益菌快速提高,生产的苹果个大、型端、多汁、无渣、爽口、脆甜,品质很好,很受消费者欢迎。2018年底,合作社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评为“山东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并通过了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19年,合作社注册了“泽润绿洲”商标,走上了品牌化发展之路。

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合作社生产的各种菌菇、苹果等农产品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农产品进入当地的几个大型超市销售外,合作社也在积极运用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发挥产品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优势。合作社生产的生态富士苹果一箱8.5斤净果,在网上卖到了128元,2斤赤松茸,更是卖到了98元的高价,产品供不应求。

莱州市泽润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姜娜,荣获“山东好人”2015十大年度人物荣誉称号,2019年被评选为“烟台市劳动模范”。姜娜心里很清楚,作为合作社的领头人,她要把合作社经营好,将其发展壮大;作为农广学员,她又承担着把科学服务送到农民手中的责任。越来越多的人以她为榜样,开始了生态循环农业的探索和实践。

(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莱州分校)

作者:姜铄松

第二篇:黄鳝生态循环养殖试验报告

黄鳝,又名鳝鱼,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有补血、补气与治疗风湿、黄肿等疾病的功效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水蚯蚓又名红线虫,营养价值极高,干品粗蛋白含量为62%,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达35%,是肉食性水生动物最理想的开口饵料。为促进湘乡市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低碳渔业的发展,我们于2011年在湘乡市东郊乡浒洲村进行了猪粪养殖水蚯蚓、再用水蚯蚓养殖黄鳝的生态循环养殖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条件。黄鳝养殖池塘面积39.8亩,池埂水泥护坡,池底平坦无淤泥,池深2.5米,可保水2米,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水源为水库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池中设置5台1.5千瓦增氧机。配套水稻田2块共计10亩用于水蚯蚓养殖。

2. 准备工作。①池塘消毒。4月10日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生石灰用量为150千克/亩,消毒后7天注水,注水至1.2米深,后期加深并保持水位相对稳定。②池塘套养。消毒15天后,每亩投放平均规格为0.4千克/尾的鲢、鳙鱼125尾和0.5千克/尾的青鱼4尾。③网箱设置。选用40目绞纱网片制作的网箱,规格为3米×2米×1.5米。网箱通过拴系在池塘两岸桩上的铁丝固定,呈“一”字形排列,箱距0.8米左右。网箱入水0.8米,箱底距池底0.7米以上,每亩池塘放置网箱25口。网箱安装后,在箱内投放用1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消毒处理过的水花生。④水蚯蚓养殖。4月3日将水田平整,按0.5亩/块分成小块,撒施猪粪3000千克/亩,接种水蚯蚓,以后培施猪粪。

3. 黄鳝苗种放养。注水15天后(5月3日)投放黄鳝苗种。苗种为洞庭湖野生苗(用地笼网捕获),平均规格为75克/尾。按规格大小分箱分级饲养,放养密度为8千克/箱,共计7984千克。

4. 饲养。投喂岳阳展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鑫富翔黄鳝料和培育的水蚯蚓,比例为1∶1。日喂2次,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5%。投饵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5. 水质调节。保证水体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高温季节每周加注新水1次,并加强水体环境管理,及时捞出水中杂物和残饵,保持食场卫生,保证水质良好。

6. 日常管理。坚持早、中、晚巡塘,勤观察黄鳝的摄食与活动情况、水质变化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半个月左右清洗1次网箱,确保箱内外水体交换通畅。高温季节适时开启增氧机。定期用聚维酮碘、季铵盐络合碘对水体消毒。

二、试验结果

经过6个月的饲养,于11月4日出塘,产黄鳝31283千克,鲜鱼9360千克。共计产值1682876元(黄鳝价格52元/千克),平均亩产值42283元。总成本912422元(见表1),平均亩成本22925.2元。总利润770454元,平均亩利润19358.1元。黄鳝成活率为93%,鱼苗成活率为95%。

三、问题与讨论

1. 试验表明,利用水蚯蚓与颗粒饲料养殖黄鳝效益好,黄鳝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

2. 根据食物链原理、生态学原理以及水体承载能力、水体交换能力,合理确定黄鳝网箱数量、放养密度和水体中鲢、鳙鱼的比例、数量,合理确定水蚯蚓和黄鳝养殖面积的配比,进而建立黄鳝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3. 本试验水蚯蚓养殖采用无水养殖,相对流水养殖更省时、省力、省钱,同时又不造成猪粪污染的扩散,产量高(亩产4000千克);但水蚯蚓生产人工成本偏高,生产工艺有待进一步改进。

4. 利用水蚯蚓养殖黄鳝,不需驯食,既能解决黄鳝拒食人工饵料而出现“闭口症”难题,提高苗种成活率,又可以加快黄鳝生长、提高品质。水蚯蚓是许多名贵鱼类的优质开口饵料,可以推广运用于甲鱼、鳜鱼等名优水产品种养殖。

5. 本试验不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解决了猪粪处理难题,能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探索推动低碳渔业的发展、促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总结出了成功经验。

(作者联系地址:湖南省湘乡市畜牧水产局 邮编:411400)

作者:刘建波 陈礼和 曾习文

第三篇:黄鳝生态循环养殖的效益评价

为推动低碳渔业的发展、促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湘乡市畜牧水产局和湘乡市全成鑫渔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猪粪养殖水蚯蚓、再用水蚯蚓养殖黄鳝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试验,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现对该项目的效应综合评价如下:

一、基本情况

1. 养殖模式。水蚯蚓养殖水田面积与黄鳝网箱养殖池塘面积比为1∶4;每亩池塘放养6米2的网箱25口,每口网箱投放黄鳝苗种8千克;黄鳝用水蚯蚓与全价配合料按1∶1比例混合投喂,日投饵量5%;池塘内套养适量的鲢、鳙鱼,力求通过能量食物链和生态学原理建立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2. 养殖结果。以2011年公司2号池塘养殖情况为例,该池塘面积39.8亩,经过6个月饲养,产黄鳝31 283千克,亩均产786千克,产鲜鱼9360千克;总产值1 682 876元,亩均产值42 283元;总支出912 422元,亩均成本22 925.2元;总利润770 454元,亩均利润19 358.1元。黄鳝成活率93%,鱼种成活率95%。

3. 为探索该养殖模式的综合效益,我们委托中科院亚热带现代农业生态研究所对猪粪样、猪粪处理样,养殖黄鳝产品和野生黄鳝产品,养殖水蚯蚓的田间土壤和邻近稻田土壤,养殖池塘进、排水口的水,分别采样进行对照检测,取数据平均值,详见表1、表2、表3和表4:

二、综合效益评价

1. 经济效益

采用这种循环模式养殖,黄鳝不需驯食,可以生产出仿生态食品,获得亩均产值42 283元,亩均利润19 358元的经济效益,在淡水养殖中比较理想。

2. 生态效益

①表1数据显示:水蚯蚓分解利用了猪粪中87%的氮、79%的磷和40%的钾,说明利用猪粪养殖水蚯蚓不仅可以生产高蛋白的生物饲料,而且能有效解决农村生猪生产猪粪处理的难题,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②表2数据显示:利用水蚯蚓投喂黄鳝,生产产品与野生黄鳝比较,除脂肪偏高外,其余营养成分和野生黄鳝差距不明显,产品安全性能好,产品质量优。

③表3数据显示:田间施用猪粪3年后和邻近稻田的部分成分比较(除磷外)仍然相对稳定,说明使用猪粪养殖水蚯蚓没有造成土壤的富营养化和沙漠化,对土壤肥力影响不大,可以推广。

④表4数据显示:黄鳝排泄物进入养殖池塘被水体中浮游生物利用,鲢、鳙鱼吸食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分解后,水体pH值略有下降,化学耗氧量略有上升,其余数据影响不大,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没有造成水质污染。

综上所述,利用该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既可以处理猪粪污染,又不造成土壤肥力变化和养殖水质恶化,能生产出优质仿生态黄鳝,生态效益显著。

3. 社会效益

猪粪养殖水蚯蚓,1个人只能负责3亩地左右的生产,整个养殖过程中40亩池塘、10亩水田要聘用5个劳动力负责水蚯蚓生产、2个劳动力负责黄鳝养殖、1个劳动力负责进出货物和防病治病等管理工作,这既安排了劳动力就业,又带动了周边农户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社会效益明显。

三、讨论

1. 施粪稻田和邻近稻田土壤的氮含量相对《GBW07401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标准值》而言均高出50%,其余成分均偏低,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究。

2. 养殖黄鳝的脂肪偏高,我们准备采用调整水蚯蚓和黄鳝配合饲料的比例进行对照养殖,探索最佳的配比模式。

3. 有待进一步适当调整水体中黄鳝、鲢鱼、鳙鱼的数量以及饵料配比等,建立一种最佳的养殖模型,使循环养殖中能量既得到有效利用,又不造成水质恶化,真正实现循环养殖业高效、优质、安全、生态。

注:本试验项目获湘潭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编号NY20111028)和湖南省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专项支持。

(作者联系地址:湖南省湘乡市畜牧水产局 邮编:411400)

作者:刘建波 罗映华 陈礼和

上一篇:城市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移栽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