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技术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抗震技术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地震能够对国家和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也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在建筑物抗震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民的生活和物质水平也显著提升,对于建筑物的经濟、美观、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篇:抗震技术论文范文

提高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技术

【摘要】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关系着建筑物的稳定性,为了降低在地震灾害来临时的损失,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急需提高,但提高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首先需要探讨影响抗震性能的因素,分析在抗震性能中拟采用的技术所需要的条件,提出能够解决影响抗震性能因素的措施,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稳定性。

【关键词】土木工程;抗震技术;结构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快速发展的经济推动下,土木工程随处可见。近几年全球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地震灾害发生率明显提高,破坏力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建造土木工程时,施工人员应合理设计,针对土木工程的结构,分析对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措施,提高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

一、土木工程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

土木工程抗震性能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地基因素

地基是一个建筑物的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土木工程中加入低级的选址不合理,将会大大影响其抗震因素。假如地基选在比较松软的土地上,将会出现较大的沉降,影响土木工程结构的稳定性,甚至造成建筑物的倾斜与坍塌,影响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

(2)工程结构及原材料质量

土木工程的结构和原材料的质量关系着建筑物的承载能力,结构不合理,将会削弱土木工程后期的抗震性能,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整个土木工程的质量。

(3)土木工程高度

土木工程项目的高度不同,对抗震性能的要求也不同。国家对土木工程的安全指标、材料特性以及土木工程的高度都有相应的规范。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土木工程的高度越高,抗震能力就会降低。

(4)抗震预防因素

随着经济发展,土木工程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日益增加,究其原因大部分是由于结构失效引起的。即在设计之初对抗震预防能力估计有误,再加上国家的相关标准对预防检测中的参数要求太过于宽松,造成土木工程抗震预防有误。

二、拟采用的技术所需条件

(1)安全条件

地震本身就具有不可预估性,再加上现在随意的开采,加剧了地震的发生程度。总结最近国内外地震灾害,可以发现,最大的危害就是土木工程的损坏甚至是坍塌。所以提高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减少经济损失成为首要任务。尤其是现在土木工程的高度逐渐增高,地震的震动程度却在升级,要求土木工程的标准也要随之提高。

(2)经济条件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经济条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发展土木工程的同时也要减少资金的投入。提高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不一定要否定原有工程的抗震基础,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加固施工,进一步巩固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资金投入还提高了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

(3)社会条件

在社会需求方面,有很多古老建筑具有历史意义,不可拆除,但又不能够满足现如今的抗震性能,为了满足这种社会需求,所以需要对这些进行抗震加固。在我国最新修订的抗震减灾法中提出:对具有社会价值的土木工程项目进行抗震鉴定,为抗震减灾提供依据。

三、提高土木工程抗震性能的措施

(1)合理选择地基地址

地基的稳固性是土木工程抗震性能的有力保证。在土木工程选址时,设计人员应该深入施工场地进行实地勘测,了解当地的地震发生状况、研究地质以及地层的分布,结合实际状况分析改地址是否符合建设土木工程的要求,尽量选择有利于施工的地址,并对该处的地基进行加固,进一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保证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根据经验,一般选择在岩石较多或者密度较高的基土上,既保证了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还较少了经济投入。

(2)选择规则的工程结构

工程结构的规则性有利于合理分布和计算墙体的承载力,假如说工程结构不规则,则承载分布不均,也无法精确计算出墙体能否承载,更无法确定墙体的是否可靠。一旦出现地震,工程结构不稳定,刚性强度较低,很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在进行设计之初,平面布局要进行精细测量,防止工程结构不规则性。设计人员应选择较为简单的抗侧力结构,避免出现明显性的交错现象,防止在地震来临时产生严重的墙体偏离。

(3)合理选择原材料

在一定程度上,工程材料的质量与抗震性存在一定的关联,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质量安全,性能好的原材料有助于提高整个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土木工程要求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确保在地震来临时能够适应地震震动,保持稳定性。比如说钢筋的韧性。因此,选择原材料时,应充分地考虑原材料的抗震性能,从而有效提高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

(4)合理设计减震、隔震措施

土木工程项目不仅要求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还要求具有减震、隔震措施。首先在选取地基场地时,土地的密实性与稳定性是地基稳定的基本,能够为土木工程打下一个良好的抗震基础。另外,在设计工程结构时,设计样式不同,结构的减震、抗震系数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当地的综合因素设计合理的减震、隔震支座。最后,选取选取减震、抗震性能较好的原材料,比如说延展性、坚韧性等,都要进行比较考量。合理的减震措施能够降低地震对土木工程结构造成的经济损失。

(5)进行抗震加固设计

在土木工程中经常使用到以下几种加固设计。第一、工程结构的设计存在不可更改性的缺陷,可以通过增加构件设计的方法来加固结构的强度,还可以通过替换抗震系数较高的原材料的方法进行加固。第二、整个工程不符合抗震标准,可以调整整个工程的结构,分散承载力,提高抗震性能。整体来说主要是通过增加构件和扩大结构的原截面的方法对整体结构进行加固设计。

结语:

土木工程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影响抗震性能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我国现有的抗震所需条件,提出了可行性方案,提高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土木工程促进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衡量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而且随着全球地震的频繁发生,民众也越来越关注到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施工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养,从抗震性能的角度设计土木工程的整体结构,从而提高整个土木工程的抗震技术以及施工质量,减少经济损失,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谢朝阳.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技术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

[2]沙飞.浅谈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技术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3]王丽明;李惠. 探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4.

[4]周锡元.中国建筑结构抗震研究和实践六十年[J].建筑结构,2009.

作者:孙静

第二篇: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装置及抗震技术发展

摘 要:地震能够对国家和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也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在建筑物抗震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民的生活和物质水平也显著提升,对于建筑物的经濟、美观、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说明采用结构抗震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提高抗震性能的具体措施,介绍了一种新型土木工程装置,并阐述了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结构抗震;抗震技术;抗震装置

引言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灾害主要表现在对建筑结构等设施的破坏方面,所以就必须对结构的抗震设备进行不断改善和完善,并不断更新和提高结构的抗震技术,来减少地震对结构和建筑物造成的伤害。根据国家相关规范的规定,在国家法律规定的各种地震设防烈度条件下,必须对结构进行相适应的抗震和建筑结构设计,采用结构抗震,对于建筑设计理念的改善和对于抗震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研究了导致一些建筑物在特大规模地震中发生或者倒塌而遭受严重破坏的具体影响因素,加以了防范和采取相应措施来增强其抗震性能,鼠标贴上红色文字,可查看与分句相似情况下减少特大规模地震所给人们带来危害最直接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在设计和施工上要求设计一种抗震性能高,耐灾和抵御风险强的新型高质量建筑。

1.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1.1满足安全性要求

建筑物的安全性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生活居住、工作、进行各种生产经营等活动,当我们对建筑结构进行时,建筑物的安全与否应该被认为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建筑物在整体结构上的安全性深刻地影响着到了人们的身体生命财产安全,一旦整个建筑物发生了倒塌或者破坏,人员伤亡和其他财产损失将被认为会是直接受害的因素,因此,建筑结构抗地震设计对于房屋建筑来说非常重要。当前,尽管虽然我们已经对于地震事件发生的原因与认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仍然无法做到地震提前预警,所以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震害,我们还需要不断地研究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工作中的科学与合理性,以提高安全性能要求。

1.2满足社会性要求

目前,我国存在很多古老的建筑物,建造时间比较久远,且很多都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这部分建筑物对于社会来说,能够带来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但是它们的抗震性能比较差,在发生较大程度地震时,无法抵抗地震灾害而发生破坏,而这些建筑物又不能拆除重建,所以只能采用一些抗震加固措施。抗震加固措施能够满足这类建筑物对抵抗震害的要求,同时最大可能地不破坏原有建筑物的外观,而且对其进行加固所产生的造价也较低,经济合理,保证了群众对这类建筑物的社会性需求得到满足。

1.3满足经济性要求

地震灾害发生往往导致较大规模的建筑倒塌和破坏,对于国际、地方以及家庭个人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在开始进行房屋或者建筑物主体结构设计时,若是想充分改善和提高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耐久性,就要始终坚持做到"三水准,两阶段"的建筑物设防技术要求,即应该满足建筑物的小震不坏、中震能够维修、大震倒塌能够保护的三种标准设防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达到在该区域内或者多遇强烈地震时需要承受的主体结构及其建筑物主体的承载能力验算及建筑物结构的弹性变形验算。首先我们应该按各类建筑物结构依据规范的指示为导向而进行其设防所需的要求布置,其次是根据设防所需的要求针对在罕遇或者强烈地震下发生的弹性变形情况进行验算。增强了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可以有效减少地震灾害对于我们经济生产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影响,避免资源的消耗浪费,达到了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经济性。

2.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

2.1科学进行建筑选址

建筑选址在建筑物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会对建筑物的使用期限产生重要影响。在选择建筑地址时,设计人员应当充分的考察当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选址时要实地勘察目标地的工程地质活动以及发展变动趋势,结合过去发生的地质灾害情况,做好数据分析,对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地质变化情况做出合理预测,综合考察目标地区的工程建设条件。在进行建筑设计的初步阶段,建筑抗震中,应该选择将地址选在地质条件为地基夯实坚固、土质坚硬,地表起伏小且开阔平坦,土质颗粒均匀适中的中硬土等地段。要避开断裂带附近的地段,若在断裂带附近建设建筑物,发生地震灾害时,可能造成新的错动,将严重威胁建筑安全。

2.2优化结构抗震设计

抗震结构的优化,需要设计人员在图纸设计阶段,对建筑物结构的抗震设计进行详细的考察。既要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美观的要求,又不能影响建筑物结构抗震性能的设计。首要要构建合理的整体建筑结构体系,从宏观上确保建筑物各功能能够得到满足,保证达到经济、美观、安全的要求。要做到具体建筑结构具体设计,制定完整的抗震设计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对出现的设计缺陷及时改进,不断优化设计方案。要做好减震设计,科学设计隔震设施,合理选择隔震构件,选择具有良好延展性的构件,根据计算结果及实验验证进行多道抗震防线的合理布置,最大限度减小地震造成的危害,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稳定。

2.3选用优良抗震材料

为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提高,可以选择优良的抗震材料,来达到增强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效果。随着土木工程材料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性能优良的土木工程新型材料和土工复合材料应用到工程建设中来。在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设计人员要结合建筑结构和构造,充分利用先进结构材料的造价低、重量轻、环保节能、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合理调整结构设计,在保证建筑结构能力的基础上,降低建造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3.土木工程抗震装置介绍

3.1该抗震装置的研究意义

传统的抗震装置是采用的原理是增强整体框架结构的稳定性,但是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例如高层建筑框架立柱不能承受地震的快速震荡,容易断裂,从而无法达到抗震的要求,且在早期较多的土木工程中,由于其位于地下停车场内暴露的承重柱强度不够,在地震时极易发生断裂,从而怎么提高已有建筑的抗震能力成为一个难题,目前的抗震装置技术一般依赖于设置新的抗震墙,但是其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增加了工程造价,而且实际抗震效果不是很好。因此,本文提供一种新型的土木工程抗震装置,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抗震装置的缺陷,可以对现有建筑的承重柱强度进行加强,使其具备更好的抗震强度,给地震的减灾带来了便利,而且可以进行快速施工,进一步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成本,可以有效解决提高抗震能力及技术的问题。

3.2该抗震装置的创新之处

本土木工程抗震装置,与现有通用抗震技术相比,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可以有效对现有建筑的承重柱强度进行加固防护,使其具备更好的抗震强度,给地震的减灾带来了便利,而且可以进行快速施工,进一步降低了施工成本,肋板结合底板的设置可以有效对U形定位板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预拉力弹簧和伸缩杆可以有效对地震时经由矩形不锈钢框架传递来的冲击波进行缓冲,从而可以对U形定位板进行有效的保护,通过矩形不锈钢框架可以加强承重柱的强度。

4.土木工程抗震技术发展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对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起到了关键作用,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效果的好与否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稳定性的大小。在我国建筑土木工程抗震技术发展中,加强建筑主体抗震技术相较于其他建筑土木工程的抗震技术具有更广阔发展前景。能够在地基承载力状况不是很佳情况下,通过这种装置可以提高建筑物的防水和抗震性能,提高地基承载力,保证了建筑物稳定运行,解决了在天然地基上承载力不高并且根本不宜进行更改场地和对建筑物进行大规模地基处理的问题。该装置在安装上使用方便等优点进一步推动了此类装置在本领域应用和推广。在不断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该装置的整体效果好,可以在其它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进行改善。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对该装置进行适当优化以适用于不同情况。该装置对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并且其本身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有效进行加固防护提高承载力的优点有着显著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5.结束语

本文从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意义及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装置介绍、土木工程抗震技术发展四个进行阐述,目的在于能让更多人对土木工程抗震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也能理解土木工程抗震对建筑物的重要性以及该装置在抗震设计方面的作用和优点,对于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希望此抗震装置能够广泛应用以切实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保障建筑物的安全,为中国的抗震设计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朝阳.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技术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8).

[2]李惠,关新春,郭安薪,等.可持续土木工程结构的若干科学问题与实现技术途径[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S1).

[3]沙飞.浅谈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技术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6).

作者:段蓉蓉 袁华琪 孟琪

第三篇:浅议房屋建筑抗震加固技术

摘要: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房屋结构的抗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尼泊尔和智利地震灾害为背景,提出增强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措施,以达到提高建筑的整体抗震能力与抗震目的。

关键词:房屋建筑;建筑设计;抗震作用

据有关调查统计,地震灾害是导致建筑物倒塌的首要因素。2015年4月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造成了8000余人遇难,而智利的8.2級强震却只造成十多人遇难,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尼泊尔多数房屋建筑质量较差,几乎没考虑抗震标准,而智利的建筑抗震技术好、标准高、执行严,智利的建筑物广泛采用“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建筑的主要支撑是钢筋混凝土立柱,还用钢制框架加固。这种防震设计理念不是建造坚不可摧的建筑,而是尽可能缓冲,释放地震能量,最大限度地保全建筑。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喜马拉雅至地中海地震带)的交汇处,因地质地理构造的特点,属于地震多发国家之一。因此,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是保护人们安全的最直接措施。

一、我国房屋建筑的结构形式

建筑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加上其房间面积大小、开间进深以及组合方式的不同,相应采用的结构也就有所不同。目前,我国房屋建筑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的砌体结构,以粘土砖作为主要的承重结构,砖的形状及强度决定了房屋的强度,砖的形状越规则,砂浆的强度越高,灰缝越薄越均匀,砌体的强度就越高,房屋的耐用年限就越长,具有施工技术简单、造价较低、保温性和隔音性好的优势,是在房屋建筑中运用最为普遍的结构。(2)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3)以钢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钢结构框架以及钢与钢筋混凝土的组合结构。其中,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多见于多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多用于高层住宅;框架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多用于公共建筑,砌体结构或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则多为住宅。

上述各种结构形式的抗震性能(指结构在大震和小震下的表现各不相同)各有千秋,框架—剪力墙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好,而框架结构和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相对差一些。

二、房屋建筑抗震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思想、新材料、新技术得到了大量的应用,这大大丰富了提高建筑抗震性能的手段,其中,隔震和消能减震就是建筑结构减轻地震灾害的两种技术。

1、隔震技术。目前,国际上较热门的工程抗震新技术就是隔震技术,它是通过把如橡胶隔震垫等隔震消能装置安放在结构物底部和基础(或底部柱顶)之间,来隔开上部结构和基础,从而改变结构的动力作用和动力特性,有利于减轻结构物的地震反应。隔震技术主要适用于较重要的如学校、医院、商场、科研机构及重要的指挥职能单位的低层和多层建筑。

2、消能减震技术。消能减震技术主要用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其原理是指在建筑结构的某些部位,如节点、剪力墙、支撑、连接件或连接缝等,设置消能元件,通过消能装置产生摩擦非线性滞回变形耗能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以达到减震抗震的目的。

三、增强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措施

1、合理设计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北京等少部分地区为8度。资料显示,建筑抗震设计时,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并对抗震设计的质量以及出具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准确性负责。首先,慎重选择建设场地。建筑场地事关建筑安全,要坚决避开地震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危险地段,应避开地震时可能发生地基失效的松软场地,应选择坚硬场地。其次,综合运用抗震原则,严格遵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树立建筑抗震理念,注重建筑规则性,通过合理的空间组合与艺术处理实现建筑目标,不应一味追求 “奇、特、怪”的处理手法。第三,合理选择建筑结构体系,应根据建筑方案设计(平面布置、建筑高度和层数、空间要求等),结合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合理选择结构体系,以刚度、承载力和延性为主导目标,多道防线刚柔结合,使结构具有多道支撑和抗水平力的体系,同时保证结构体型简单,结构传力和受力途径直接,整体结构和结构构件共同作用,应优先选择整体性较好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等结构体系,逐步加大各类钢结构的应用范围,积极采用隔震消能等抗震新技术,少用或慎用各类砌体结构。第四,设计中要力图使从地基传入结构的振动能量为最小,使结构具备足够大的、适当的承载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以及以减少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和扭转的刚度;第五,结构布置要力求使刚度、质量、延性、几何尺寸等规整、对称、均匀,避免突然变化。

2、正确施工

合理的抗震设计必须通过高质量的施工才能起到抗御地震的作用,只有把好抗震设计和施工两道关才能有效地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性能。要根据房屋建筑特点,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对项目进行分级管理,做好施工准备,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并进行自审、会审工作,将房屋建筑抗震设防作为专项审查内容,编制抗震设防工程总的施工方案,针对细节及重要部位进行详细说明,做好质量通病的防控,以便正确无误地施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选用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落实具体计划,形成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系统。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质量负责。以木柱人字架坡顶房结构为例,这类房屋的主要抗震措施有:①在梁柱节点处加斜撑;②屋架间加剪力撑;③山柱移至里墙皮;④隔墙采用轻质材料,屋顶可以做成泥顶或瓦顶。

3、房屋加固

对房屋建筑进行加固改造,也是增强房屋建筑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类,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和配套的技术。直接加固一般包括加大截面加固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结构胶植筋加固法等。对于木结构房屋的抗震加固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减轻屋盖重力、加强构件连接、加固木构架、增砌砖抗震墙、增设柱间支撑等措施;对于土石墙房屋的加固,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加固墙体、加强墙体连接、减轻屋盖重力等措施。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逐步加大工程建设投入,做好新建工程的抗震设防,对原有未经抗震设防的工程进行抗震加固,是减轻地震灾害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做好防震减灾工作,需进一步提高对建设工程,特别是房屋建筑抗震设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或隔震、消能减震能力,切实保证建筑物抵御地震灾害的可靠性,努力降低地震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葛学礼,朱立新,王亚勇,范迪璞,王新平,崔健.村镇建筑震害与抗震技术措施[J]. 工程抗震. 2001(01)

[2]程绍革,任卫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综述[J].建筑科学. 2001(03)

[3]潘明辉,缪昇.从云南省大姚县6.2级地震看我国小城镇和村镇房屋存在的抗震问题[J].世界地震工程. 2004(04)

[4]张国侠.新型节能墙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作者:李玉炜

上一篇:法人制度论文范文下一篇:造福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