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专题

2022-10-29

第一篇: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专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作业提示

作业1第一题

要点:

遭遇而言,先起后落,40年代被奉为解放区文学榜样,作为一种文学方向大加提倡,50年代后被受批评。就评价而言,从40-50年代,是先褒后贬。起起落落。

赵树理在40年代后期获得广泛赞誉,就当时解放区文坛而言,是当之无愧、无人能比的,出了他的作品暗合了主流话语和《讲话》的精神外,还有一个现实原因,那就是他的小说紧密配合了当时的实际工作。如《李有才板话》是配合了减租斗争,是针对有些热心青年同事,不了解当时农村实际情况,为表面的工作成绩所迷惑这一现象的,《李家庄的变化》为了动员人民参加上党战役当等等(可多举些作品)

50年代,曾就《邪不压正》展开争论,贬褒皆有,他担任通俗刊物《说说唱唱》的执行主编,引起风波,接着因《武训问题介绍》《种棉记》等遭来连串批评。受到了胡乔木的批评,跟着1955年《三里湾》又大受批评,59年更是因《锻炼锻炼》引起讨论。可以说,50年代是赵树理备受批评的时代,他在文坛的地位一落千丈。这里的原因主要是赵树理没有根据政治形势的需要而改变自己的创作风格,达不到党关于农村的理论和政策高度,达不到文学“规范”要求的高度,所有的对“缺点”的批评正体现了当时文**流对它的要求。其实,赵树理的作品固然有其艺术不足,但地位下降,主要还是因为他太有文学家的良心和责任感,总是站在农民的角度,如实地反应农村的现实真实而没有见风使舵地改变自己的风格。今天看来,这正是他的艺术可贵之处。

第二题

样板戏的主体是京剧现代戏,它的创作、排练、演出,始于1958年,到1964年全国观摩会形成了一个高潮。这正是中国激进主义思潮形成的时期。对文艺问题抓得越来越紧,创造了“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的构想”毛主席对建国以来的文艺状况并不满意,表现了他在中国创立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的激情,提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两结合。正是这样,在八届十中全会上,他提出要提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现代的革命戏,跟着大加批评指责文艺状况。塔吊激进主义思想得到了江青 康生等人的热烈响应,接着形成了毛泽东审阅修改的《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京剧现代戏就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开展的,带有当时的时代色彩。其中一些剧目成了江青手中的样板,样板戏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并不是历史的必然,它更多的是人为的政治因素而产生的,因为样板戏是京剧现代戏的政治畸形儿,它违反了戏剧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

第三题

回答要点:

18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运动,再一次掀起了颂歌的狂潮,整个诗坛几乎沉浸在歌唱“三面红旗”的欢乐海洋里,一个“新民歌运动”以空前的规模迅速席卷全国,并蔓延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由此形成的浮夸风长期弥漫在文坛上,1962年底全国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使全国的政治形势再次发生重点变化。对政治情绪和社会动向反应敏感的诗歌创作,也从对劳动和建设的歌唱变成了对阶级斗争的宣扬。诗人们更加自觉地以流行的政治概念为创作的出发点,以演绎和阐发政治概念为创作目的,政治抒情诗成了诗坛占主导地位的潮流,其总体风格也由“颂歌”转向了“战歌”。可以说当时诗坛是一片政治宣言,但现实主义艺术传统却几乎消失殆尽。

“朦胧诗”一词起初是带有贬义色彩地出现在1980年的一篇名为《令人气闷的“朦胧”》的文章中,但后来却被作为一个正面概念得到广泛的认同。“朦胧诗”所指的不仅仅是某类诗歌创作,也不是一个诗人集团,而是一种文**流。它是存在意义基本上是建立在对于“文化大革命”的质疑和批判上,因其在艺术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

因而被称为“朦胧诗”

作业2

一 填空题

1 三仙姑 2 红灯记 3 江河 4 1962年 5 杨子荣6 汪曾祺 7 周立波 8 海港 9 章明 10

锻炼锻炼 11 红色娘子军 12 岗上的世纪 13 邪不压正 14 现实主义 15 赵振开 16 陈思

和 17 1958年 18 于坚19 金锁20杨炼

二 单项选择题

1 C 2 B 3 B 4 C 5 C 6 A 7 B 8 A 9 C 10 D

三 多项选择题

1AC2 AB3 BCD4 ABCD5 B D

四 简答题

1 那些批评意见是不符合作品实际的,因为该作家本人主观上没有歪曲农村现实,丑化农民

形象,客观上他只是以一个负有责任感的作家角度,如实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真实一面,暴

露了一些当时农村和农民存在的一些问题,批评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现象和做法。作家是富有

革命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之所以受否定。主要还是当时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在全国

大力推行,政治上、经济上都充满浪漫和狂想,激进主义文艺思潮逐渐盛行,农村政策越来

越左,跟农村实际越来越远,而赵树理却没有做政治运动的应声虫,所以招致否定。今天看

来,正是作家的创作良心和质朴性格以及严肃的现实主义态度,才使他的作品能经得住时间

和历史的考验,越显可贵。

2 主要是写胡司令和刁德一来到阿庆嫂的凉茶店试探阿庆嫂的底细,双方斗智斗勇,展开激

烈的斗争,最后阿庆嫂凭着智慧和胆量,沉着应战,巧妙地化解了敌人的怀疑,保护了自己。

精彩的地方主要体现在阿庆嫂怎样利用有利条件,巧妙地和跟刁德一周旋,说话得体但又带

有江湖气息,圆滑周到又充满机智的紧张激烈的斗争过程。因为这部分是戏剧冲突最激烈、

集中的部分,也是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形象的部分,这部分充分展现阿庆嫂的风采:地下工作

者的机智和敏锐、茶馆老板的八面玲珑、耳听八方、胆大心细遇事不慌,以及刁德一的狡猾

和凶狠,可谓棋逢敌手。精彩、紧张、又有革命浪漫主义色彩,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

3 不算是误解,因为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新诗潮是早期朦胧诗的发展和继续。正是新诗潮诗

歌理论使朦胧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推向了高潮。在内容上,北岛、舒婷他们的诗歌跟早

期的朦胧诗是一脉相承的,还进一步地做了丰富,更显得深刻和富有内涵。至于他们后来的

停笔或离开诗坛,却是诗歌发展和变异的客观现实所至。

五 分析题

1要点:没有多大可能逃脱这场批判。因为赵树理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作家,他有着社会良

心责任感,有着革命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而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是激进、狂热的大跃进,它

要求文艺必须要做政治应声虫,要大家赞颂农村、农民而不能“揭短”。从这两方面看来赵

树理是难以逃脱批评的。(请结合作品举例说明)

2 要点:我个人认为是这回事。因为京剧现代戏的样板化过程,是在当时的文艺要忠实地为

政治服务,按照领导人的意思进行改革的过程。虽然样板戏也有它自身的可取之处,但它不

是一种艺术发展的自然自发过程。而是充满政治企图、领导意志的一种戏剧运动,里面有太

多人为的因素,违反了艺术的自然规律,让人感到别扭和不情愿。所以可以看做是政治高压

下以革命的名义强奸艺术的过程(最好举一些江青主持戏剧改革中所施加的影响和对原作品

的改动来阐述说明)。

作业3

第一题

参看教材P227第三自然段---P229部分 ,内容一共有四大点,请自己节选。

第二题

直接参考作业P20最后一段到P21的内容,最好结合教材补充一些例子,使其详细化。

第三题

答案全都在提供的资料中,但自己要作一些节选。具体:第一段到第二段前七行再接后三

行,以及第三段,第四段前几行和后几行。(最好不要照搬,自己跳跃式地选一些语句)

作业4

一 填空题

1 小鲍庄 2 赵树理 3 我是谁 4 欧阳山5 海港 6顽主 7 残雪 8 高行健 9十八岁出门远行 10 黑色幽默 11 说说唱唱12 红灯记 13 梵高 1415 冰心 16文革

17 实验小说18 空中小姐19 收获 20王安忆

二 单选题

1 D 2 B 3 C 4 D 5 A 6 A 7 A 8 D 9 C 10 A

三 多选题

1 ABCD 2ABC 3ACD 4 AB 5 D

四 简答题

1 王朔是北京的移民与北京的血缘关系不深,他熟悉的是大院而不是胡同,老舍是地

道的北京人,与北京的感情很深,他熟悉的是胡同。老舍幽默取材于当地市民,王

朔的幽默,取材的范围比较光,不限于当地市民。老舍小说的人物很正经 王朔笔

下的人物玩世不恭。

2九叶诗派作为诗歌流派主要是风格意义而不是实体意义。九叶诗派在创作中,将

注重外在现实与探索内在自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到了现代性的思想深度,为

避免诗歌创作中感伤的个人化抒情和直接的政治说教倾向,所以他们在新诗现代化

的探索中,提出了新诗戏剧化的主张。而汪曾祺则是因为拓本人生性淡泊,崇尚自

然,讲究情趣讨厌做作,所以他极力反对小说戏剧化,他的小说都是按照生活本来

的原貌来描写的

3 参看自学指导P174第二 三自然段

五 分析题

1 参看自学指导P202—203第3小题

2 先说说先锋小说的特点(参看P338 )然后结合作品谈谈(可参看作品讲评P416)

第二篇: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专题研究复习范围

一、简答题

1、简述社会问题形成的基本条件。

第一,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着某种社会现象或公共问题的具体客观事实,而不是人们头脑中的假设和臆测。

第二,这种社会现象违背了现存的社会规范和价值原则。

第三,这一现象的发生和后果是社会性的,涉及这个社会生活,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才能获得解决。

2、简述社会问题的认定过程。

认定社会问题,往往要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包括以下诸方面的内容:第一,某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引起人们的注意;第二,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的觉察和认识;第三,社会舆论的作用;第四,公众的认识;第五,决策者的认可和支持。

3、简述社会流动的概念和意义。

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某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如果转移流动的方向是由较低社会地位流动到较高社会地位,称为上升流动(向上流动);反之,称为下降流动(向下流动)。有些社会成员从一种职业转移到了另一种职业,但其收入、声望、社会地位却基本相同,是在同一水平线上流动。

4.、简述斯米尔塞集群行为发生的六个必要且充分条件。

1)环境条件:有利于产生集群行为的周围环境,如公园、广场、剧场、街道、体育场等往往成为集群行为出现的地方。

2)结构性压力:任何使人感到压抑的社会状态,如经济萧条、自然灾害、贫困、不公平待遇、难以捉摸的前途等,都刺激人们通过集群行为来解决问题。 3)诱发因素:集群行为出现往往需要一个“导火索”多是一个戏剧性事件,其作用在于助长普遍性的社会情绪,加速集群行为的发生。

4)行动动员:群体内的领袖人物或鼓动者的鼓励和口号,标志着集群行为开始。它可使许多最初仅旁观的人成为实际的参加者, 使原本松散的无组织群体产生一致行动的倾向。

5)普遍情绪产生或共同信念形成:人们还必须对处境形成某种共同感受,对某些问题产生共同看法,出现普遍情绪。

6)社会控制机制:集群行为最后是否产生取决于社会控制的成败。

5、简述中间阶层存在的意义

历史经验表明,在社会中间阶层规模大的社会,社会资源的配置一般都比较合理,分配差距比较小,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一般都不会很大,这样的社会最稳定、最可持续发展。

原因在于:第一,中产阶级是介于社会高层与底层之间的缓冲层,这是社会稳定的政治原因。第二,中产阶级在社会上代表温和的、保守的意识形态,当这种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时,极端的思想和冲突观念就很难有市场,这是社会稳定的思想原因。第三,中产阶级也是引导社会消费的最主要群体,当中产阶级占社会的多数时,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就保证了社会庞大稳定的消费市场,这是社会稳定的经济原因。

6、简述马克思与韦伯关于分层的基本标准

马克思用社会阶级理论来解释整个社会结构,认为工业化以后,整个社会就是两个极端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提出掌握生产资料的标准。

韦伯的分层理论认为,马克思的阶级概念是个经济概念,社会具有经济、政治、社会三种基本秩序,就有根据财富收入、权力和社会声望标准区分的三种基本分层系统。

7、简述"相对剥夺感" 相对剥夺感(relation deprivation)是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等人首先提出。这主要指一种以他人或其他群体为参照物形成的心理感受。社会学家默顿(Merton)曾用“参照群体”(reference group)理论解释相对剥夺感,认为关键是人们将哪一个群体视为自己的参照群体,同哪一个群体进行比较。

相对剥夺感可能更强烈地影响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人们由于贫困问题形成的不满情绪,更多来自相对贫困,即来自与他人相比较而言自己的劣势地位。

8、罗尔斯正义论的基本内容。

正义即公平,正义应该体现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原则: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去拥有可以与别人的类似自由权并存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权。

第二原则:对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应能使这种不平等不但(1)可以合理地指望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而且(2)与向所有人开放的地位和职务联系在一起。

9、简述道德失范。

指在社会生活中,作为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伦理原则体系或者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个人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和引导作用,从而表现为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失控、失序和混乱。它常常是社会急剧变革或转型时期的产物。

二、论述题(答案仅供参考)

1、结合工作实际或社会现实,对当前我国某一突出的社会问题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

中国当前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

第一,体现在教育投入不足上。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要求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世纪末达到4%。这个目标一度跌到了1996年的2.44%,2003年才占到3.41%。尤其是农村教育经费的不足,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平衡。

第二,体现在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上。要让社会各个阶层成员能够公平合理地流动,尤其底层成员能够有机会向上层流动,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极其重要。

第三,教育不公平还体现在一些不尽合理的政策上。录取分数线和录取率不公平,给一些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造成阻力,人为地加大了城乡差距。

卫生资源享有的不公平

第一,医疗资源总体不足。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目标。80年代初,我国政府多次承诺达到这一目标。然而,2000年已过,目标最终未能实现,一部分社会弱势群体并没有分享到卫生改革带来的“实惠”,他们甚至被排斥在现行医疗保险制度之外。

第二,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城乡人口比例大约为36%和64%,但城乡公共卫生资源占有的比例刚好颠倒了过来,即城市占了60%以上,而农村占了不到40%。根据国情专家胡鞍钢的研究,我国卫生资源约80%集中在城市(北京高达85%)。

第三,医疗费用上涨过快,穷人看不起病。近年来,中国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3%和11%,大大高于人均收入增长幅度。从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来看,是呈现上升的趋势,1980年为2.92%,1999年第一次达到了5%的最低标准,为5.10%。但20年间,中国卫生总费用在稳步上升的同时,政府卫生支出却在逐年下降。

2、对我国某一底层群体的基本状况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改善底层状况的对策。

1)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农民。基本生存需求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其一是民西部地区的贫穷者。其二是富裕地区的贫困人。如广东地区的山区仍有50万人没脱贫。。城乡差别很大:1:6。从占有的金融资产来看,1999年末农户储蓄余额约为10000亿元,不到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五分之一,而农民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将近65%。

2)城市中的下岗职工为主的新贫困层,国家统计局统计有900万左右,总工会统计有3000万左右,民政部测算,目前处于城镇低保线以下人口是2000多万人。亚洲开发银行按照支出标准估计的城市贫困人口为3700万人。数字不一样。现在每年最多能够创造的900多万个就业机会,但有2000多万人竞岗,800万失业人员,700万下岗职工,200万失业农民工,80万待业大学生。

对失业问题提出了两个新概念。老失业群体,主要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失业群体。第一,年龄在40-50岁之间,再就业非常短暂。第二,基本生存不成问题,但生活艰难。第三,对自身不抱希望了,只要子女有希望他们就不会彻底的绝望。另一个概念是新失业群体,指没有在国有、集体企业工作经历的待业人员。第一,数量方面,可能在一些地方已成爲失业群体的主体。第二,这些人原来高中或初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在社会上闲荡,当时只有16-17岁,主要靠父母维持生活,但是现在生活变得很艰难。第三,比国企下岗职工更爲弱势。调查发现,他们连描述自己生活的能力都不具备。因此要建立请愿机制,防止社会矛盾冲突

3)进城的农民工,1.5亿左右。绝大多数农民工进入城市的时候,有的只有劳动力。只能从事那些城市人不愿从事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或具有某种危险性的工作。90年代初涌入城市的农民工人数众多,在城市中做一些拾遗补缺的工作,或从事一些城里人不愿从事的工作。但在一些行业中,比如建筑业,他们已经成了一线工人的主体。但僵硬的户籍制度仍然将他们排斥在他们所工作和生活的这个城市之外。在城市社会中,他们无疑是下等人。多年来农民工实际工资是在下降。2000年在广东惠州曾发生一起打工仔当场累死的事件。他们常常遭到公安、城管、工商等等执法人员的粗暴对待,无疑会滋生出社会仇恨。有一部分人走上犯罪道路。

4)特殊贫困层,本身可能不贫困,他们是具有“相对剥夺感的人群”,他们的贡献很大,但得到的回报不是很大,两者的差距就是他感受到的相对剥夺的部分,因而把自己划到相对贫困层去的社会群体。改革开放使这些人感到相对受损,有一些失落感。

3、结合实际分析我国当前社会流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社会流动的意义。

主要归因于当前社会流动机制不合理。

我国社会存在显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潜在的城市二元结构。一方面,户籍制度仍然制约着市民和农民从出生到死亡的逐个生活境遇;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在政策上为农民提供了非农化路径,但在城市中,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和市民一直处于冲突和对立,突出表现为市民对农民的歧视,以及农民对市民的厌恶。

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某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如果转移流动的方向是由较低社会地位流动到较高社会地位,称为上升流动(向上流动);反之,称为下降流动(向下流动)。有些社会成员从一种职业转移到了另一种职业,但其收入、声望、社会地位却基本相同,是在同一水平线上流动。

社会分层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内容、形式和分布形态。社会流动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分化中各层次间的互动、动力机制。

封建社会及以前时代,个人的社会地位是由先赋型规则决定的,凭借个人先天具有的如性别、年龄、出身血统等因素的地位继承,阶层之间等级森严,上层社会具有封闭性和精英内部循环特征。社会流动很少,主要是复制式社会流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近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社会开始流动,通过后致性规则亦即通过个人后天的努力奋斗,实现上升流动到更高层次的社会地位的愿望。“富不过三代”是替代式社会流动的典型,可被称为“家族盛衰循环定律”。

4、社会公平正义的含义及实现途径。

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社会公正问题是一切政府和社会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问题,我们对它的关注是与我国社会快速转型联系在一起的,20多年来,社会结构转型带来的巨大变化表现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中国社会变化的总趋势中,一方面,各个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另一方面,又引发出现了大量问题,有些问题还十分严重,当前社会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2)明显的财产分布差距;(3)就业与劳动报酬中的歧视因素;(4)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5)公共卫生资源分配和健康的不平等;(6)社会保障权利的不平等;(7)财政体制再分配功能的弱化引起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公共物品提供上的差异性。

1.始终坚持发展首位。在发展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须具备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满足公民对社会公平的要求,增加公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必须具备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好的物质条件。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仍然是努力发展社会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为实现更高水准的社会公平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2.建立公正的社会分配结构。对于现有的社会资源如何分配,最直接体现了公平原则的兑现制度,这种公平主要是一种结果上的公平。但这种结果上的公平不是收入上的均等。由于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收入分配公平一方面受社会主义制度规定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中国初级阶段现实国情的制约,现阶段得到的分配公平是相对的公平。为此,初次分配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分配中坚持以公平为主的分配原则;

3.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机制。制度上的公正是政治上的保证。制度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行为的框架,规则制定和程序执行的公正直接关系到制度本身的公正。应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把权利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加强社会监督,保障公民的检举权、控告权、申诉权,保障公民参与有关切身利益的各种决策。社会公正必然是大多数人民众意志的反映。唯有在完善的民主集中制中才能真正确立社会公正,也只有社会公正才能支撑民主机制的有效延续,使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塑造信息对称的政治环境,建立一套有效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正、公开和有效传递,实行信息公开化,推动决策民主化,是当前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4.建立公正的社会保障机制。社会保障是政府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处境,缓解贫富差距过大带来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社会保障的目标应立足于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通过社会救助、社会养老保险、失业救助保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优抚等多个方面的措施来实现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要改善国家的再分配,现在迫切的问题是要增加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农村基础教育及医疗的投入,高度重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建立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公共卫生和大病统筹制度。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培育和增强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源优势,根据社会财力的实际可能,逐步扩大保障的社会覆盖面,使更多的人能够享有社会保障。[3]

5、 试分析现阶段收入分配状况。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国家统计局将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数据分别汇总和公布,所以无法通过既有统计获得全国居民家庭收入分布数据,也就无法计算出全国总体收入不平等程度。另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选取“大岛指数”作为反映我国城镇居民不平等程度的指标。所谓“大岛指数”,是指在居民收入五等分中最高20%居民的收入总和与最低20%居民收入总和之比,也可以表示为最高20%居民平均收入与最低20%居民平均收入之比。

(一)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不平等程度逐渐增加。1985~2009年,我国城镇大岛指数不断上升,由1985年的2.33上升到2009年的5.61。这说明,我国城镇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在2002年,我国城镇大岛指数由2001年的4.64迅速上升到6.33,并且突破了大岛指数6.0的警戒水平。这说明,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不平等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二)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状况

我国农村地区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严重。从图2可以看出,2002年我国农村地区大岛指数为6.88,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大岛指数为6.0的警戒水平。2009年,农村大岛指数更是达到了7.95,这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已经非常高了。由此可见,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变化趋势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变化趋势并不相同。

(三)城乡之间收入差距

按照城乡分解之后,我国总体收入差距可以划分为城镇收入差距、农村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因此,除了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之外,城乡收入差距也是影响我国总体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总体上讲,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上升的趋势。

198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86,而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已经增加到3.3。由此可见,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呈现出扩大趋势。

6、 结合实际谈我国道德失范现象及成因。 现象:

公共生活领域:实体空间、虚拟空间 职业生活领域:公共部门、企业、社会组织 家庭生活领域:

道德失范的成因

( 一) 从宏观层面看, 社会转型出现失控

“失控”有两种表现: 第一种表现是社会控制欠度。社会成员的实际社会行为在一定范围内超出了社会规范的限度。如一些有损于社会公德的消极现象屡次出现: 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背信弃义、“黄赌毒”等。邓小平同志指出: “十年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 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 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 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第二种表现是缺乏新的道德规范。列宁曾经指出: “任何一个新的社会制度都要求人与人之间有新的关系, 新的纪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社会上所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问题, 用旧的规范是无法作出适当、全面评判的, 如互助与竞争、平等与差距、法治与人治、集体精神与自我表现等诸多关系的处理, 需要新的规范加以判断和约束。 ( 二) 从中观层面看, 教育活动存在失误

我们通常谈到的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学校教育重视科学,轻视人文。科学求真, 人文求善; 科学是基础, 人文是导向。在学校里, 科学提到了重要位置, 人文处于较薄弱的环节。“只要学习成绩好, 就是一个好学生。”“为集体争光, 向高分看齐。”这样的论调不足为怪。家庭教育重视物质, 轻视精神。物质求生存, 精神求发展; 物质是经济基础, 精神是上层建设。父母过多地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 却忽略了他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社交、尊重、自我实现。家长重“身”轻“心”,重“智”轻“德”的现象大量存在, 应该作为问题来研究。社会教育重视经济、权力, 轻视政治、思想。社会上有不少人对名利趋之若鹜, 对道德滑坡却熟视无睹。甚至有的领导干部直言不讳地传授提职晋升的“妙招”:从上到下, 层层加码, 马到成功; 从下到上, 层层掺水,水到渠成。面对现实, 困惑种种。

( 三) 从微观层面来看, 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结构中急剧增长

杜尔凯姆在分析原因时认为, 一方面是由于工业化的作用, 另一方面是人本身的发展。工业化的发展使各种欲望层出不穷, 就在传统法规失去权威性的同时, 人的欲望则变得更加强烈, 更难于忍受约束。另外, 人在发展的同时, “发达的思维会要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会使人渴望实现更理想的目标”。而现代社会不能满足所有个人的欲望, 客观上要求权威体系作出一定的规范, 这个权威体系便是社会。

第三篇: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废名的第一部小说集是他于 1929年 年在北大外文系任教时出版的

2.四铭是鲁迅小说中的主人公。

3-曾文清这个人物形象出自曹禺的《》 4.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指《秋收》和《残冬》5.周作人的小品文多以“言志”为主。早期“浮躁凌厉”的作品;多收《》、《谈虎集》中。

6.鲁迅一生中只出版过三部小说集。即〈呐喊〉、《彷隍》和

7.穆旦是现代以来中国最杰出的诗人和翻译家之 一,解放后;,穆但的名字逐渐被翻家的名字所取代。

8.对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除了通俗作家张恨水以外。还有也带有通俗倾向的“新文学”作家

9.关于“京派”的命名,与30年代初发生在上海与北京两个城市作家之间的一场论争有

关,当时论争的主要人物是北京的沈从文和上海的——,后来又加入了鲁迅等人。

10.新文学以来最令人遗憾的是“没有描写广阔气魄深厚的作品”,而最能弥补这一缺憾 的杰出代表作家是——·

11.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So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

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

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o

12.在“五四”初期,缜密漂亮风格的散文广受欢迎,尤其可以——与朱自清为代表。

13.鲁迅多次在他的小说写到群众蜂拥观看杀人场面的情景,除了小说《示众》以外,还有

他以华老栓为主人公的第三篇小说《——》。

14.“语丝派”集中了鲁迅和周作人等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散文大家,是现代文学史上的

重要的散文流派,它得名于——年成立的语丝社:和他们创办的《语丝》周刊。

15.“九叶诗派’’的诗人曾创办过两个诗刊,一是《诗创造》,一是《中国新诗》,所以,这个诗 派又被称为“——派”。

16.最早对老舍的创作进行评论,并肯定其创作具有现代品质的是——的《(老 张的哲学)与<赵子曰>》.

17.在“革命文学,,e

18.伴随着革命文学的勃兴,新成立的——以“抓住现实,歌唱新世纪

的意识”为旗帜,致力于“诗歌大众化”的探求。

19.在曹禺的《雷雨》中,出场的八个人物是周朴园、蘩漪、侍萍、鲁大海、鲁四风、周萍、 ——和鲁贵。

20.在长篇小说《——》中,当祁老人发现自己的一套行不通,被逼得“想做

奴隶而不得J,96绝境时,也终于勇敢地起来捍卫人的尊严,民族的尊严。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苍蝇》是周作人提倡“美文”的范本之一。一位著名的批评家甚至将此文的发表作为周

’作人散文创作,以致整个现代散文发生根本性转折的标志。这位批评家是()。A.鲁迅B.阿英C胡适D.茅盾

2.在现代文学史上,能够将先锋的西方现代派小说手法与传统的古典小说意味以及通俗

的市井小说色彩很好地熔合在一起,并得以广泛流行的小说家是()。

A废名U.张爱玲C芦焚D.沈从文

3.“二战”期间,在欧洲战场上惟一的一位中国记者是小说《梦之谷》的作者()。A巴金B.师陀C.老舍D萧乾

4.在老舍早期作品中,有一部作品在“文革”中受到严厉的批判,并直接导致了作者的噩 运。这部小说是()。A.《二马》U.《赵子曰》C《离婚》D.《猫城记》

5.鲁迅最早发表的一组散文诗是()。A.《野草》B.《自言自语》C《过客》D.《朝花夕拾》

6.在1939年,有人就提出了著名的“抒情的放逐”的口号,表明在新的历史面前,战争已

经“炸死了我们的抒情”。提出这个口号的诗人是()。A.冯至B.戴望舒C徐迟D.朱自清

7.“骆驼样子”被大家称为“骆驼”,是因为()。A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长得像骆驼B,祥于足壮与诚实,性格像骆驼

C样子吞的是粗粮,冒出来的是血,命运像骆驼

D.样子虎口逃生,在路上拣了三匹骆驼

8。曹禺在《雷雨》、《原野》中一再礼赞“蛮性”的原始力量,体现这种原始野性的人物既有

《雷雨》中的蘩漪。也有《原野》中的仇虎和()。A金子B.四凤C曾霆D.愫芳

9,张爱玲的小说表现出现代文学中少有的现代主义的“荒原’’意识,是—·曲关于文明与人

性的哀歌,而这哀歌的主旨是<)。

A刘不断委顿的中国封建文化进行深刻的社会批判B.对乱吐中日渐苍白的旧文明进行彻底的改造C.在迷茫的不可理喻的现实背景下展示精神的不安D)、在触及思想背景里的荒凉中重塑脆弱的人性

lo.周怍人的散文常常表现出一种“中年心态”,除此之外,还有一‘位作家也因为性情温

和,写作的姿态也比较平和,其作品也被看成是“中年的艺术”。这个作家是()。A。沈从文B、老舍C张爱玲D穆旦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o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卜—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1.Ii晓明的《沈从文:‘‘乡下人”的文体与“土绅士”的理想》对沈从文的文体及其写作心态有相 当深入的分析,其主要观点有(),

A他描写湘西风情的作品用时是“地方志式的文字”,是“笨拙而独特的文字句式”

B他追求逼真描写而放弃暗示和象征,都是为了传达他那“乡下人”在感觉与梦想

C、-他渲染牧歌情致的热情主要源发于他在都市中受挫的情绪和“乡下人”的自卑心理

D他受自卑心理的影响,在作品中有意无意地要赞美那些与都市文明相对立的东西

2.茅盾在创作《子夜》时,围绕着吴荪甫这个中心人物,引出了三条“火线”:()。

A吴荪甫与赵伯韬斗法的——条先虚后实B与农民矛盾斗争的一条以虚为主C:.与工人斗争的——条线一实到底D红军活动的一条线先实后虚

3曹禺的戏剧创作受到诸多外国作家的影向,其中主要有()。A契诃夫B莎士比亚c莫里哀D布莱希特

4老舍的小说在现代作家中独具—‘格.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

A表现出受英国文化影响的幽默风B没有二三十年代典型的“新文艺腔”

C大量使用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炼、纯净的浯盲

D具有浓郁的“北京味儿”

5 30年代散文创作更加繁荣的主要理山有:()。A抗战初期报告文学几乎—枝独秀B陈鲁迅外,涌现了一大批新的杂文家C小品文,特别是幽默闲适小品风行·时D——批年轻作者自觉追求抒情散文艺术

四、简答题(共2()分)

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为什么说以“海派”来笼统地洒括—l海文坛并不太合适?请举出具体的代表作家简要地说明当时上海文坛的主要情况。(s分)

2沈从文在他的作品中展现了”哪两个文学世界?为什么在两个文学世界中都大量描写了性爱题材?(6分)

3蘩漪性格的主要特点是什么?(6分)

五、分析题(40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得照抄教材或他人文章,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 流畅.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10000字。

1.为什么可以说《呐喊》、《彷徨》既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同时又是成熟的标志,试结台《狂 人日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2.张爱玲小说中的意象常常充满了象征的意味。有时一个意象就象征着一个人物的一生,或—

篇小说的全部主题意义。请就《金锁记》中“黄金的枷”这„意象为例,说明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 命运。

汉语言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说明:答案中凡出现错别字均不给分。1.竹林的故事2.肥皂3.北京人4.春蚕5.谈龙集6.故事新编7.查良铮8.老舍9.苏汶10.茅盾11.武则天12.冰心13.药14.192415.中国新诗16.朱自清17.郭沫若18.中国诗歌会19.周冲20.四世同堂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lo分)

说明: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B2.B3.D4.D5.B6.C7.D8.A9.C10.B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说明: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1.ACD2.A BC3.AB4.ABCD5.BCD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说明:只要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即可给高分,观点和行文可以不与本答案 相同。

1.[评分标准]

A上海文坛很复杂,既有典型的商业化的流行文学、堕落的文学,又有新感觉派之类的前卫文

学,还有张爱玲这样很传统又很现代的文学,更有富于使命感而受青年倾赖的左翼文学。(3分)

B商业化的流行文学主要指周瘦娟、张恨水等的“鸳鸯蝴蝶派”文学。(2分)

C新感觉派的前卫文学主要以施蛰存,或穆时英、刘呐鸥为代表;左翼文学以茅盾为代表。(2分>

D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2,[评分标准]

A沈从文展观的两个文学世界是“湘西世界”和“都市世界”。(1分)

B沈从文对性爱题材的描写是他观察不同生命形态的重要角度,他要由此探词不同文化制约

下的人性的健全或病态;他是把性爱当作人的生命存在和生命意识的符号来看待的。(2分)

C:在他的湘西世界中,面对性爱的涌动,乡下人总是能返朴归真,求得人性的和谐;而都市人却

用文明制造的种种绳索绑住自己,压抑自己。(2分)D文字通顺,浯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3[评分标准]

A蘩漪具有敢恨敢爱的突出个性。(1分)B蘩漪性格上还具有自私、阴鸷的——面。(2分)

C蘩漪的刘’压迫的反抗和对自由追求,完全出于她身上原始的野性。(2分)

D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

五、分析题(40 分)

说明:以下两题中任选—‘题,立意新颖独物,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超

辑清楚明了。但如果仅仅照抄教材或他人文章中的观点和内容,没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不能绐S分、该题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评分标准]

A照抄教材或他人文章。<扣15——20分)B论述不正确或』;深入。(扣斗—lQ分)C: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5分)D.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扣5分)

E有错别字或病句。(扣1分,最多扣分不超过2分)3

第四篇: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鲁迅原名周树人, 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周氏兄弟”之一。 2.郭沫若与郁达夫等人创办的创造社,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3.鲁迅给他的朋友许寿裳的信中说,他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尚是一个食人民族。

4.所谓三步的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而“文学史读法”往往偏重于名理分析。 5.爱姑是小说《离婚》中的主人公。 6.郭沫若的名诗《炉中煤》以恋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愿意为她掏出“火一样的心肠”。 7.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离骚》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郭沫若在《晨安》一诗里,以“晨安”问候的外国人士,除了诗人外,还有政治家林肯和华盛顿。

9.小说《风波》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风波,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10.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美国诗人是惠特曼。

11.《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社戏》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 12.在40年代的郭沫若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周扬发表于1941年11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文章《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13.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鲁(四老爷)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

14.1959年上**艺出版社出版的楼栖的《论郭沫若的诗》,是一部力图用马列主义观点作家作品分析的专著,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郭沫若的“创作道路”和《女神》的“时代精神”等问题。

15.鲁迅笔下的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 16.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话剧《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即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

17.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除了《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还有《白光》中的陈士成等。

18.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伤逝》。

19.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50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武则天》。 20.鲁迅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几乎全以两个字命名,如《铸剑》、《奔月》、《出关》等,只有《不周山》是三个字,后来,这篇小说也改名为《补天》。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郭沫若与鲁迅一样,他东渡日本的最初目的是为了( B )。

A.学习考古学 B.学习医学

C.学习文献学 D.学习文学

2.在鲁迅小说中,有关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著名比喻: “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这个比喻出自( B )。

A. 《孤独者》 B.《在酒楼上》

C.《孔乙己》 D.《伤逝》 3.郭沫若《匪徒颂》的主题是( C )。

A.批判古往今来的革命者 B.讽刺一切偶像的破坏者

C.歌颂古往今来的革命者 D.批判一切偶像的破坏者 4.如果说《女神》的主导风格是暴躁凌厉,那么,它真正具有代表性作品就应该是( A )之类的作品。

A.《天狗》 B.《凤凰涅槃》

C.《晨安》 D.《地球,我的母亲》

5.和“五四”前后的许多“前驱者”不同,鲁迅对现实对未来并不乐观,甚至有些消沉,他躲在S会馆里抄古碑,也以写小说来排遣“苦的寂寞”。这些小说后结集为( A )。

A.《呐喊》 B.《彷徨》

C.《热风》 D.《故事新编》 6.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 A )。

A.《在酒楼上》 B.《孤独者》

C.《肥皂》 D.《伤逝》

7.在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是( B )。

A.郭沫若的《女神》 B.胡适的《尝试集》

C.俞平伯的《冬夜》 D.康白情的《草儿》 8.创造社的第一份刊物是( D )。

A.《创造日》 B.《创造周报》

C.《创造月刊》 D.《创造季刊》

9.鲁迅写作《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主要是因为有人在《语丝》上提倡“费厄泼赖”(Fair play)。这位提倡者是( D )。

A.周作人 B.冯文炳

C.梁实秋 D.林语堂

10.创造社的小说创作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自叙小说”和“寄托小说”。郭沫若“寄托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是( C )。

A.《喀尔美萝姑娘》 B.《残春》

C.《牧羊哀话》 D.《漂流三部曲》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郭沫若的诗歌受到许多外国诗人的影响,其中主要有( A )( B )( D )。

A.惠特曼

B.海涅

C.海明威

D.歌德

2.对于如何为传统的民族文化寻求新的出路,鲁迅在三点明确的主张,它们是( B )( C )( D )。

A.分析

B.批判

C.继承 D.转化

3.《女神》的艺术探索是多方面的,其中也有一些比较优美别致的诗,如( B )( C )( D )等。

A.《凤凰涅槃》 B.《地球,我的母亲》

C.《密桑索罗普之歌》 D.《夜步十里松原》

4.鲁迅农民题材的主要作品有( B )( C )( D )。

A.《狂人日记》 B.《故乡》

C.《阿Q正传》 D.《明天》

5.在新文学史上,前两部个人新诗集是( A )( B )。

A.郭沫若的《女神》 B.胡适的《尝试集》

C.俞平伯的《冬夜》 D.康白情的《草儿》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近十年来,海内外都有人对鲁迅提出批评,甚至否定。这是为什么?

对于这一题,我们希望大家在回答时能提到这些要点:A。人们仍然很腻味把鲁迅作为宣传的工具,试图颠覆神化,让鲁迅回到人间本位。 B.有人认为鲁迅毕生贬低民族传统文化,丑化中国人,附和了激进的思潮,使传统文化在“五四”断裂。C.也有人认为,鲁迅对传统的批判虽有理由,但破坏有余,建设不足。D、甚至还有人认为,鲁迅是“五四”以来全盘否定传统的代表。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一种原因是因为人们很腻味把鲁迅作为宣传的工具,试图颠覆神化,让鲁迅回到人间本位。从这一角度看,可以理解,也比较正常,但批评应实事求是,讲求理性。另一种原因是人们对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误解。认为他对传统的批判割裂了传统,伤了元气,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在如何为民族文化寻求出路这一点上,鲁迅有其明确的主张,那就是对传统一要批判,二要继承,三要转化。鲁迅同时在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批判、攻打、破坏,二是梳理、继承、创新。不能轻易断言,鲁迅和‘五四’一代割裂了传统,并指责他们是破坏者。”这样的回答,不算很标准,但既回答了题目所问,也表达出了自己的意思,我自己认为,是很好的。当然,也有与我们的要求十分接近的。

2.作为当代的读者读《女神》这样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的作品,应该怎么读?

对于这一题,我们希望大家在回答时能提到这些要点: A.时代感越强的经典作品,越容易“时过境迁”,因此,首先应破除“历史的隔膜”,在了解其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唤起自己的阅读兴趣。B.经典作品都具有“不可重复之美”,应从“作品 / 读者”所构成的互动互涉关系中去寻找“历史现场感”,充分考虑到当时读者的“接受状况”。 C.可以采用三步阅读法:非专业阅读的“直观感受”、还原历史氛围的“设身处地”、专业的文学史读法的“名理分析”。

当然,也可以主要围绕着“三步阅读法”来展开,但最好能包括A、B两项中的内容,有不少同学都做到了这一点。但也有一些同学习惯于先找书上的答案,找到了“三步阅读法”立即标上页码,到时候一抄就完事,因此,目光就完全局限于教材有关“三步阅读法”的这一段,对其他相关内容就不再去管了。

3.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是什么?《呐喊》和《彷徨》主要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这个题目是四个简答题中最容易的,但也有出错的,主要是对“创作基调”没有真正理解,也未注意到教材中关于鲁迅自己所作的“忧愤深广”的总结。对于《呐喊》和《彷徨》主要反映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关于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都没问题,大家都说得很全,但也有人惜墨如金,一省再省,不肯再举一个作品的例子来作说明。

我自己认为,在回答与作家作品有关的问题时,凡能举出具体例子的,都应尽量举例,养成习惯,不但可以增强答案的说明力,也会迫使自己在学习中多了解一些作家作品的情况。

4.郭沫若的创作生活道路是多变的,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这对他的创作有什么影响?每个阶段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这实际上是两问,三个阶段和每个阶段的特点可以联系在一起来回答:第一,“五四”时期,是一个“异军突起”的天才诗人,其浪漫主义诗歌杰作《女神》震撼了一代青年,是他的黄金时期。第二,三四十年代,是一个诗人政治家(或“诗人-社会活动家”),虽也有诗集《恢复》和戏剧《屈原》等作品问世,但艺术创造力大减;第三,五十年代以后,虽也有《蔡文姬》、《武则天》和一些诗作,但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为观。但还有一问,即郭沫若多变的生活道路对他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常常被大家忽略了,但也有同学谈到了这一点:郭沫若是一位天才型的诗人,而非政治家,生活道路的多变,特别是政治生活的过多介入,影响了他的创作和声誉。

五、分析题(40分)

因此,大家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审题”不清。在第一个题目中,“鲁迅小说反映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一语,是一个提示,并不要求论述,而真正的要求是后面的话:“以《阿Q正传》为例,说明鲁迅小说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在那些作业成绩在90分以下的同学中,绝大多数都在回答时用了一半左右的篇幅去讨论与“辛亥革命”无关的问题,主要的“废话”大多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阿Q的形象”,诸如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作为一个流浪汉,与土地并无多少联系,因而除了也有某一程度的憨厚、质朴的农民性格外,又明显地沾染着游手之徒的油滑,以及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等等。二是“阿Q的特征”,即“精神胜利法”。三是有关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也许,是大家的确还不太会怎么样来做“40分”这样大的分析题,还不会把自己在做论文和回答简答题的知识和智慧运用在这个“小论文”中。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反正我是不明白,大家都只选鲁迅的题而不选郭沫若的题,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小说比诗歌容易分析,还是有关《阿Q正传》的内容比《天狗》的内容更容易找到可抄的材料?我们等着下一次作业再看吧。

1.鲁迅小说反映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请以《阿Q正传》为例,说明鲁迅小说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

2.从新诗发展的角度,分析《天狗》在新诗史上的意义。

下面我推荐两篇作业,大家一起来研究和讨论。

其一:

关于对辛亥革命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是鲁迅小说的重要方面,这在《阿Q正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阿Q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受尽地主豪绅剥削、压迫和毒害,最终被杀害了的落后农民的典型。鲁迅塑造阿Q是有意通过这个形象来刻画出国民的灵魂。阿Q形象的塑造最能体现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鲁迅写了辛亥革命来到时阿Q的一场革命梦幻,阿Q对革命的理解十分愚昧,但却毕竟也包含着革命要求。“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这就是阿Q所可能提出的革命目标,他不分敌我,要杀小D,但同时毕竟也把赵太爷归入应处决的首恶。他暂时还没有想到取赵太爷而代之,只是要把赵家的宁式床搬回土谷祠,至少当时还没有忘掉自己这个生活根据地。可以想见,阿Q的革命如果成功,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抛弃土谷祠住进赵府的。所以,这无非想拿点东西式的革命,带着农民自发性革命的特色。

阿Q这类农民的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给予教育和领导,大体上只能是这么个革法。对于阿Q身上有革命的要求,鲁迅是明确的。他说“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只是对阿Q式的革命并不持肯定的态度。因为这种革命正是他所批评的“盗寇式的破坏,奴才式的破坏”。还谈不上是革新的破坏。可悲的是当阿Q怀着满腔抱屈之情去投革命党时,遇到的却是“不准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党宁愿联络,依靠地主阶级反满,而鄙弃农民的力量,最后阿Q竟被当作抢犯随随便便地杀了。这是阿Q的悲剧,更是辛亥革命的悲剧。1913年,列宁曾经批评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政党说:“这个党的弱点是什么呢?弱点就是它还没有能充分地把中国人民的广大群众吸引到革命中来。”“农民由于没有无产阶级当领袖,非常闭塞,消极被动,没有知识,对政治漠不关心。„„由此也可以看出,吸引真正广大的人民群众来积极支持中华民国这件事还做得很差。而没有群众的这种支持,没有一个组织起来的坚定不屈的先进阶级,共和国是不能巩固的。”鲁迅对“不准革命”的阿Q悲剧结局的描写,同样可以从中引出辛亥革命失败的这一根本性的教训。这正是他具有伟大革命家、思想家的眼力的表现。

这篇作业的优点就在于“紧扣题目”,没有东拉西扯地瞎说一气。而最大的毛病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东西,几乎都是抄的教材。当然,就这个题目而言,他能找到抄的地方,没有抄错,也不错了。但在抄的过程中,再结合作品内容谈一点自己想法不行吗?再说,字数一看就不够(仅870字),举几个例子(字数达1200-1500)不正好吗?所以,对这样的作业是不能满意的。

其二:

鲁迅是现代中国不可多得的伟大哲人和战士,他的思想不是书斋式的或体系式的,而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痛苦而切实的摸索,带有对传统得失的深刻感悟,对国情民性的透彻理解,又渗透着独到的人生体验。早在1920年,他就下定决心--“我以我血荐轩辕”,到日本学医,希望用现代医学来“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1909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曾使他一度兴奋,创作了文言文小说《怀旧》,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中国社会依然如故。鲁迅之后数年来只怀着失望与颓唐的情绪,埋头抄录古碑、整理古籍,真是“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也正是这沉默中的思索使鲁迅逐渐走向成熟。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打击了当时统治中国的北洋政府,如风助火势,有力地推进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不可或缺的一条战线。《呐喊》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诞生。

鲁迅以其独具的慧眼,从一个启蒙主义者的立场出发,描绘了那极端沉闷、闭塞、一潭死水般的封建农村,写出了农民的“辛苦麻木”。《阿Q正传》这部中篇小说就鲜明的反映了那一时期的国民状况,是对辛亥革命有力的经验教训总结。鲁迅认为,变革中国,要注重改造国民性的工作,他在小说[中]尽量地“将旧社会的病要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救的希望。”阿Q性格中最为鲜明的病态特征--“精神胜利病”,例如:他挨了人家的打,便以“儿子打老子”来安抚自己,并自己[以]为胜利了。直到最后糊里糊涂地被杀,才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呼喊中,完成了最后一次精神胜利。阿Q这种我自麻醉,自我解脱的“病根”是身受惨重压迫却不自觉,不思为改变命运而抗争,反而苟活着。鲁迅认为这才是最大的不幸,同时也同情他们的不幸。而阿Q的愚昧也表现在他对革命的理解,“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可以想见,阿Q的革命如果成功,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抛弃土谷祠住进赵府的。这类的农民的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有领导和教育,大体上只能是这么个革法。对于阿Q身上有革命要求,鲁迅是明确的。他说“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可悲的是当阿Q怀着满腔抱屈之情去投革命党时,遇到的却是“不准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党宁愿联络、依靠地主阶级反满,而鄙弃农民的力量,最后,阿Q竟被当作抢犯随随便便地杀了。这是阿Q的悲剧,更是辛亥革命的悲剧。

1913年,列宁曾经批评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政党说:“这个党的弱点是什么呢?弱点就是它还没有能充分地把中国人民的广大群众吸引到革命中来。”“农民由于没有无产阶级当领袖,非常闭塞,消极被动,没有知识,对政治漠不关心。„„由此也可以看出,吸引真正广大的人民群众来积极支持中华民国这件事还做得很差。而没有群众的这种支持,没有一个组织起来的坚定不屈的先进阶级,共和国是不能巩固的。”鲁迅对“不准革命”的阿Q悲剧结局的描写,同样可以从中引出辛亥革命失败的这一根本性的教训。这正是他具有伟大革命家、思想家的眼力的表现。所以《呐喊》是现代民族文学的第一座丰碑

第五篇: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

引言

1.鲁迅是我国新文学的开山鼻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他半个世纪的经历,他的思想发展和创作道路,对我国广大作家、艺术家有着普遍的、典型的意义,鲁迅也是我国老一辈知识分子所走的必由之路。

2.在鲁迅一生的活动中,爱国主义像一根红线贯穿始终。他为了祖国民族的前途,追求真理、追求进步,追求光明,百折不挠,一往无前。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终于使他由一个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义者,逐步转变为一个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世界观:(以1927年为界限)1927年以前,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者,在社会历史观上基本是唯心主义者。1927年以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即翟秋白在《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所言“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了)。

文艺观:前期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认为文学有改良人生、改良社会的作用,后来由“为人生”的文学发展为无产阶级文学,认为文学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一翼,文学应为解放全人类的理想而斗争。 艺术方法:早期接受了拜伦等“摩罗”派诗人的浪漫主义,后又接受了果戈里、显克微支的现实主义,乃至安特莱夫的“使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调和”的思想。因此,表现在鲁迅的创作中,艺术方法是丰富多彩的。既有以现实主义为主调的《呐喊》《彷徨》,又有以浪漫主义为主调的《故事新编》,还有充溢着象征主义的《野草》。

3.鲁迅一生写作最多的是杂文。

4.鲁迅的《野草》是我国现代散文诗的第一块纪念碑。它构思新颖独创、想象奇特瑰丽,是浓郁的诗意与深邃的哲理的巧妙结合。它的发表,标志着我国现代散文诗的成熟。

5.鲁迅的《故事新编》可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文学体裁的创新。它熔今于古,古中有今,在“神话、传说及史实演绎中”,穿插不少现代生活细节,使作品妙趣横生,风格独具。

6.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也是我国有史以来关于小说的第一部学术著作。他把我国古代小说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作了系统而精当的阐述,为我国古代小说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 鲁迅小说崇高的历史地位

1.鲁迅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被誉为“五四”文学革命的一声春雷,是反封建主义的宣言、声讨封建礼教、仁义道德的檄文。因此,《狂人日记》成为划时代的杰作。 2.鲁迅的小说真正称得上是现代化的作品。表现为: (1)表现在思想内容上的现代化上。其标志是“人”觉醒。

(2)鲁迅小说画出了现代中国人的灵魂,在有限度的篇幅中塑造出了具有无限生命力的艺术典型,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文库中的宝贵财富。

(3)鲁迅的小说为中国现代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给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 3. 鲁迅的小说在艺术形式上也对旧小说进行了全面革新,使“五四”开始的小说创作能以现代化的崭新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表现在:

(一)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用白话文进行小说创作并获得巨大成就的第一人。《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作品,一扫旧小说的陈词滥调,稳固而扎实地奠定了用现代白话文进行小说创作的基础。

(二)鲁迅的短篇小说不是中、长篇的浓缩,也不是原原本本、从头道来的流水账,而是截取生活的片段,来显示现实的全貌。(鲁迅自言:“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以一篇短小的小说而成为时代精神所居的大宫阙”。典型例子:《示众》)

(三)鲁迅的小说突破了我国古代小说着重叙述故事情节的模式,强调人物性格的刻画。

(四)随着内容和形式的现代化,鲁迅的小说在叙述方式和叙述角度也发生了变化。(1)我国旧小说几乎都是采用流水式的叙述方式和全知全能的视角,鲁迅使叙述方式、叙述角度多样化。小说《狂人日记》采用第一人称的日记体裁;《祝福》是序幕、尾声夹倒叙的形式,祥林嫂的半生经历是通过大量的倒叙来完成的。(2)鲁迅的小说在艺术形式上极富独创性。A.他的作品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很多,但同是第一人称手法,表现形式却千变万化,同中有异。《狂人日记》是日记体,通1

篇都是“我”的内心独白;《孔乙己》中表述的“我”不是作品的主人公,而是穿针引线的次要人物,作品是通过一个旁观者酒店小伙计“我”的回忆来展开对主要人物孔乙己的描叙的;《一件小事》通过“我”来展开情节,但这个“我”份量很重,他不是穿针引线的人物,作品通篇采用对比手法,将“我”同车夫对比,将“一件小事”同“国家大事”对比,从而揭示作品的深刻含义;《故乡》中的“我”更富有抒情意味和哲理意味,通过“我”抒发了浓烈的诗情,阐发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祝福》采用倒叙手法,通过“我”的回忆把祥林嫂一生的几个生活片段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B.他的作品用第三人称叙述的作品在表现上也各有特色。《药》的艺术结构十分独特、新颖,两个故事、两条线索,一明一暗,相辅相成,互为表里,而用革命者的鲜血染血的馒头——“药”作为两条线索的枢纽,使二者扭结为一个整体,这样的结构方式,在我国短篇小说中是空前的。《阿Q正传》的结构则类似改革后的章回体,它的独特之处是开头的“序”并不是游离作品之外的序文,而成为表现主要人物阿Q性格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也是一个创造。《白光》在艺术上也是别具一格的,它通篇是对主要任务陈士成的心理剖析和描写,可说是吴敬梓的讽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与安特莱特的神秘幽深的奇妙结合。

4.鲁迅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外为中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外国,发展中国新文艺的经验。用白描手法勾画人物,强调神似,以形写神,以及作品的抒情性、讽刺性、哲理性上,又完美地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国画、剪纸、古典小说及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

5.鲁迅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以现实主义为基调,吸取其他艺术方法的营养,使艺术方法多样化的经验。鲁迅的小说是以现实主义为主调的,但又吸取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创作方法的有益部分,丰富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如《药》是一部革命现实主义作品,但充满象征意味。“药”这一题目即是象征性的,“华”、“夏”即象征着整个旧中国社会。所以它的象征不仅仅是手法问题,而是从构思到表现,贯穿在作品的始终尤其是作品结尾瑜儿坟上的花环,既富有象征意味又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给笼罩全篇的惨淡气氛,增添了若干的“亮色”。

6.鲁迅的小说创作对我国“五四”以来的小说发展中一个重要流派——“乡土文学”派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谓“乡土文学”是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文学作品。二三十年代以赖和为代表的台湾乡土文学,三十年代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沈从文的《边城》、肖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四五十年代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其实都可以说是乡土文学这一大派。

第二章 鲁迅小说创作的准备

1.在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进化论为理论武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为核心内容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这就是创作《呐喊》前的思想准备。

2.鲁迅认为文艺的性能与其它科学不同,它是以触动人的情感为其特征的。文艺不仅以触动人的情感为特征,而且它同样能显示生活的规律、人生的真理。

3.《摩罗诗力说》是鲁迅在从事文学创作之前所写的第一篇文艺论文,与此同时写作的《文化偏至论》及稍后写作的《以播布美术意见书》等可以说是为鲁迅创作小说做了理论准备。

4.《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这三部书辑录了从秦汉到清末关于我国古代小说的重要资料。它不仅对于我国小说的研究有重大意义,而且对鲁迅小说及其它作品的创作也极大帮助。 5.鲁迅曾说他开始从事文艺活动时,“也不是自己想创作,注重的倒是在介绍,在翻译”。1903年鲁迅翻译过雨果的短篇《哀尘》,法国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地底旅行》。1909年他与周作人共同翻译出版的两册《域外小说集。其中,安特莱特的短篇小说《谩》与《默》,迦尔洵的《四日》是鲁迅亲手翻译。 翻译虽不是创作,但翻译过程也是一个学习过程,这对于后来鲁迅从事小说创作是大有帮助的。

第三章 《斯巴达之魂》与《怀旧》

鲁迅先生在创作《呐喊》、《彷徨》之前,曾经有过两次用文言文写作小说的尝试。一次是1903年,根据希腊历史故事改写的《斯巴达之魂》。一次是1911年冬创作的《怀旧》。这两次的创作,为《呐喊》的创作奠定了若干基础。

2

1.《斯巴达之魂》最初发表于一九零三年六月十五日和十一月八日在日本东京出版的《浙江潮》月刊第五期、九期上,署名自树。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七卷《集外集》中。

2.鲁迅写作《斯巴达之魂》的目的,“就是要借异国士女的义勇来唤起中华垂死的国魂”。

3.《斯巴达之魂》虽然是一篇用文言文写作的小说,但是在艺术表现上却突破了旧小说的格局,这不是原原本本,从头道来,而是采用外国短篇小说的方法,截取战斗生活的几个片段,“借一斑知全豹”。 4.作品剪裁得当,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作者集中笔墨比较完整地描写了温泉门战役的情况,而对次年“浦累皆”决战只是一笔带过。在描述温泉门战役时,着重场面描写。通过场面刻画人物,突出主题。因而显得简洁、明快。《斯巴达之魂》是一篇有着浓厚浪漫主义情调的小说。情节和人物具有传奇色彩。 5.作者对我国古典文学有很深的造诣,诗情画意的描写随处可见。(画面描写和境界颇有《红楼梦》神韵) 6.《斯巴达之魂》所表现的热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是与鲁迅早期向往拜伦、雪莱、斐多菲、普希金等爱国主义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分不开的。

1.短篇小说《怀旧》完成于一九一一年冬,发表于一九一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出版的《小说月报》四卷一号上,署名周逴。这篇作品原来没有题目,《怀旧》是周作人加的篇名,并由他寄给了《小说月报》。 2.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夜的社会生活作为背景来展开故事,在动荡不安的现实中刻画了各阶层任务不同的性格、心里。作品构思新颖。它用第一人称手法,通过一个九岁孩子的天真的眼光和心理活动,将现实生活的几个片段联缀起来,反应出辛亥革命前农村乡镇各阶层对革命所抱的不同的态度。

3.在艺术方法上,《怀旧》运用现实主义方法创作的。它很少有热烈奔放的激情和惊人的情节,而大多是冷静的叙述和客观精确的描写。它的人物不是传奇式的英雄,而是平凡生活中的普通人。作品中“仰圣先生”和土财主金耀宗的形象更为突出。

4.《怀旧》不仅深刻地揭露了上流社会人物的种种丑态,而且也逼真地写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朴实的品质以及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传闻中的革命风暴使金耀宗、秃先生张皇失措,急忙商讨对策。故事中的人、讲故事的人、听故事的人,都显示出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可见广大群众对革命运动的冷漠、隔阂,他们是革命的旁观者。地主豪绅、帮闲文人害怕革命、投机革命,也不欢迎革命,这就是辛亥革命前夜的现实,《怀旧》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面镜子,它照出了上层人物和下层群众的脸相。

5.《斯巴达之魂》与《怀旧》对比:

(一)《斯巴达之魂》是一出动人心弦的壮美的悲剧,《怀旧》是一出令人忍俊不禁的讽刺喜剧。《斯巴达之魂》是将涘烈娜等爱国英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怀旧》是将金耀宗等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二)从《斯巴达之魂》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古典诗词及《红楼梦》的影响,从《怀旧》中可以看到《儒林外史》对作者创作的某些启示。《怀旧》通篇充满《儒林外史》式的喜剧性,金耀宗、秃先生在气质上与《儒林外史》中的某些任务是一脉相承的。

(三)《斯巴达之魂》是以浪漫主义为主调,其中不乏现实主义因素;《怀旧》是以现实主义为主调,但某些情节却富有传奇色彩(如“长毛”的描述)。从《斯巴达之魂》开始的浪漫主义同《怀旧》开始的现实主义,为鲁迅小说创作方法的多样化打下了初步基础。同时,《斯巴达之魂》中浓郁的抒情色彩、感人的悲剧气氛和《怀旧》中冷静的剖析以及戏剧性的讽刺笔调也初步显露出鲁迅创作的艺术风格。

第四章 《呐喊》、《彷徨》的基本内容

1.《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它收录了写于1918—1922年的十四篇作品:《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1923年8月,由新潮社初版时,除上述十四篇外,还收有一篇《不周山》。1926年10月《呐喊》第三次印刷时改由北新书局出版,1930年1月北新版第十三次印刷时,作品抽去了《不周山》(《不周山》后来改为《补天》,收入《故事新编》集中)。以后各版都只收录十四篇作品。 2.《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收入1924—1925年创作的小说十一篇:《祝福》、《在酒楼上》、《幸福3

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1926年8月由北新书局出版。

3.《呐喊》、《彷徨》“充分地表现了从辛亥革命前夕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之前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集中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反映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力下的农民生活的面貌,描写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中挣扎着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他不仅以卓越的艺术语言,无可驳辩地证明了白话应该是民族文学的新语言,以实际的成绩为白话扩大阵地;并且一开始便将文学艺术和广大人民命运联系起来,通过小说的形式写出被压迫人民的思想和生活,在具体的形象创造中结识了深刻的社会问题,为现代文学创造树立了杰出的榜样。

4.由于研究者的着重点和侧重点不同,对《呐喊》《彷徨》的基本内容,也可以作出完全不同的概括。 (1)从鲁迅的小说与我国现代革命的关系看,可以概括为中国革命的一面镜子,或者是中国现代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2)从文学与社会人生的关系看,可以说鲁迅的小说揭露了“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人民的不幸”。(3)从鲁迅小说隐藏的深层思想即所谓哲理思考来看,是希望与绝望双重主题的演变:在绝望中寻求希望,希望失落后对绝望的超越。(4)从审美的角度看,鲁迅的小说描写了大量的悲剧(包括喜剧形式的悲剧),是悲剧艺术的高峰。(5)从作者创作小说的最初、最原始的动机看,主要是想“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呐喊》《彷徨》思想内容的核心应该是揭露愚弱国民性的弱点或“攻打国民性的病根”。《阿Q正传》自然是揭露和鞭挞国民劣根性的代表作,它画出了“现代我们国人的灵魂”。其它作品也大都从不同的角度揭露了国民性弱点的某些方面。即使是《狂人日记》那一声春雷,也是为了唤醒铁屋子中那些昏睡的愚弱的国民们。

5.鲁迅小说中的悲剧和悲剧主人公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觉醒者的悲剧或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悲剧。

鲁迅笔下的觉醒者或改革者的形象多为知识分子,这是与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历史相一致的。先进的知识分子往往是最先觉醒的向旧势力冲锋陷阵的战士,但他们的结局大多是不幸的。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狂人日记》)、疯子(《长明灯》)、夏瑜(《药》),他们因坚决反对封建政权、家族制度、封建礼教道德、文化,而被杀、被囚;一种是吕纬甫(《在酒楼上》)、 魏连殳(《孤独者》)、子君涓生(《伤逝》),他们都具有新思想,并从不同的方面对封建势力作过斗争,因而遭到旧势力的种种迫害,终于无路可走,像苍蝇一样“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或重新去教子曰诗云,或躬行自己先前所反对的一切,或又会带封建家庭的牢笼中,在无爱的人间死去。

二、奴隶的悲剧或想作奴隶而不得的悲剧。

鲁迅在《坟·灯下漫笔》中悲愤地指示出:“中国人向来没有正到过的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屡见不鲜的”。故鲁迅将中国人的历史概括为这样一句话:“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作者笔下的祥林嫂(《祝福》)、闰土(《故乡》)、华老栓(《药》)、单四嫂子(《明天》)等即是生活在这样时代中的奴隶。他们勤劳、善良而又愚昧、麻木。在封建主义统治下安分守己、循规守纪,想作以具低眉顺眼的“良民”。但是天灾人祸不断袭来,在统治阶级的钢刀子、软刀子交替使用下,他们想做奴隶而不可得。

三、旧的封建主义世界的殉葬者的悲剧。

封建主义社会的末代知识分子孔乙己(《孔乙己》)、陈士诚(《白光》)即是这一类的代表。他们中毒极深,但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尤其是孔乙己还不失善良、诚挚。如果旧的制度变了,他们在乡镇中也许能为社会、为百姓做一点有益的事,但在那个“吃人”的社会制度下,终于只能成为旧时代的殉葬品。

四、著名的悲剧人物阿Q,则是介于奴隶与觉醒者之间的人物。他与一般的奴隶不同,他不安于屈辱的地位,有反抗“革命”的要求。但是,由于没有经过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启蒙,他的所谓“革命”,只是农民的一种原始的反抗,不过是想抢一点东西而已。

6.鲁迅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所揭露的悲剧大多带着双重的悲剧性质,这与同时期的其他悲剧作品相比,显得更为深沉、凝重。

(1)《呐喊》、《彷徨》中的润土们,本应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但是在旧制度、旧思想文化的统治下,他们4

却失去了主人的资格,甚至失去了做“人”的资格,成为了奴隶,这是第一重悲剧。沦为奴隶后,他们的奴隶地位并不稳固,不论如何辛辛苦苦,奉公守法,仍然是想做奴隶而不可得,这是第二重的悲剧。甚至像祥林嫂那样,不仅生活在人间时充满着巨大的痛苦与不幸,而且死后在阴间仍然不得安宁,“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阎罗大王只好将她的身子锯成两半,分给两个死鬼的男人。这真是难以忍受的超乎人间的悲剧了。(2)改革者的悲剧也是如此。觉醒了的知识分子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和历史使命,起而奋斗、抗争,但在强大的旧势力围攻之下,变革失败,希望破灭,这是第一重悲剧。失败后,旧社会逼得他们无路可走,使他们精神扭曲,心理变态,从而躬行先前所反对的一切(如《孤独者》中的魏连殳),这是再一重的悲剧。(3)鲁迅小说中许多有五名的群众,如柳妈、咸亨酒店的酒客、华老栓茶馆的茶客、《示众》中的一群看客等。他们是“吃人者”筵席上的美味佳肴,也是“被吃者”,但是在统治阶级思想的毒害下,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了“吃人者”的帮凶。自己担任着悲剧角色,却又自觉不自觉地帮忙制造着大大小小的悲剧。(4)《呐喊》、《彷徨》中所描写的大量的悲剧,是那个历史时代的产物,是旧中国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现实中存在着狂人、阿Q、祥林嫂的原型,才有狂人、阿Q、祥林嫂这些悲剧艺术形象。 7.“五四”前后,鲁迅独具慧眼创造出这么多悲剧原因所在:(1)由于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为了民族的新生儿致力于发掘国民性的病根,故他高瞻远瞩,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从现实与历史血肉相连的深度,去观察、发现、思考问题,从而能穷究底蕴,发人所未发。(2)这与作者反对“瞒”和“骗”的文艺、反对庸俗的大团圆的美学观念也有着密切关系。

8.鲁迅的悲剧创作有明确的理论指导,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9.鲁迅的深刻之处,不仅表现在他强调了悲剧的“价值”观,而且还表现在他作品中充分揭示了造成悲剧的原因的复杂性,而没有将悲剧的形成表面化、简单化。

(1)鲁迅在描写人们的悲剧时,总是将它们同那个罪恶的时代、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紧密联系起来。挖掘人物思想性格与批判旧社会、旧制度、旧传统、旧思想同时进行;改造国民性、改造人们的心灵与改造整个旧社会、旧制度、旧思想同时进行。是那个罪恶的时代、社会、制度造成了大量的悲剧。 (2)鲁迅小说的悲剧既是性格悲剧,更是社会悲剧。清除悲剧的途径是直接面对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奋起抗争,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人肉的筵席,毁坏这厨房,砸烂这窒息人的铁屋子,去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

10.《呐喊》、《彷徨》中称得上是喜剧的有《肥皂》和《高老夫子》。鲁迅说:“喜剧将那些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讽刺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肥皂》以辛辣的讽刺笔调揭露了四铭一伙道貌岸然的卫道者们的伪善与无耻。《高老夫子》以漫画的夸张笔法勾画了新国粹主义者高干亭之流的无学不术的流氓脸相。 11.《呐喊》、《彷徨》中其他作品中可称得上是喜剧人物的还有《离婚》中的七大人,《风波》中的赵七爷,《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等。至于《阿Q正传》、《孔乙己》则是用喜剧笔调写作的悲剧,阿Q、孔乙己则是喜剧性的悲剧人物。

12.鲁迅小说中的悲剧意识的来源主要是客观存在的大量悲剧现实的反映,喜剧亦是如此。

13.在鲁迅的小说中,揭露国民性的弱点、改革国民性与彻底反封建是互相渗透的,主张“立人”与反对“吃人”是相辅相成的,同情下层民众的不幸和揭露上流社会的罪恶是同时并举的。上述内容决定了《呐喊》、《彷徨》中悲剧或喜剧形式悲剧实质的作品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第五章 鲁迅于果戈里

1.鲁迅是为了改良人生、改良社会,为了探求祖国民族的解放而翻译外国介绍外国作品的。 2.果戈里对鲁迅小说创作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狂人日记》的创作上。

1834年,果戈里创作了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主人公波普里希钦是帝俄时带某一个部的九等文官—小书记员(实即抄写员),作品即由他二十天的日记连接而成。这二十天日记所标的具体时间是不连接的,甚至是混乱的。作者力图从日记的时间上现实出“狂人”不正常的精神状态。作者借狂人的口尖锐抨击了俄国官场的黑暗和丑陋;同时,作者借狂人的口抒发了对俄国官僚登记制度的愤懑。作者有力的揭露了俄国社会中官僚制度的腐朽,嘲笑了大人物的种种丑态,表达了对小人物的深切同情。

5

3.1918年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显然比果戈里的“忧愤深广”,在思想和艺术表现上均有独到之处。这表现在:

一、两篇作品虽同样具有反封建意义,但是内容的侧重点以及它们的深度,广度有别。

果戈里主要是从一个小官吏的发狂,揭露封建官僚等级制度的罪恶,从而表示了自己的愤怒与不平;鲁迅在《狂人日记》是向整个封建社会制度发起进攻,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它“吃人”的本质,并予以彻底否定。同时,鲁迅是从封建社会的实际出发,抓住它的要害进行攻击的。鲁迅说自己创作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制度的弊害,这的确是抓住了我国封建数社会的特点,打中了它的要害。

二、两者同样以狂人为主人公,但两个狂人的思想境界不同。

果戈里笔下的狂人,是一个可怜的“小人物”的形象。《狂人日记》中的波普里希钦对那个黑暗的社会缺乏抗争的勇气,它并不是出于对真理和理想的追求而被迫害发狂,而是由于升官发财,飞黄腾达,与部张小姐结婚的幻想无法实现而发狂。故他不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相反地,在骨子里他却是一个等级观念极重的人。鲁迅笔下的狂人却不同,他所那个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因受到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严酷迫害而发狂,他反对“吃人”的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敢于向整个封建社会挑战;他充满勇气和自信,坚信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他怀抱着伟大的理想,盼望着一个“真的人”的世界的出现。这个理想“真的人”的世界,带着新时代的特点,显然有别于旧的以“吃人”为特征的剥削阶级专政的世界。

三、两篇作品虽然同样是以内心独白的日记形式展开情节,但两者的创作方法不尽相同。

四、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基本上是客观写实的手法。

(1)虽然两只狗—美琪和菲德尔的通信,对话的情节十分荒诞,近于浪漫主义方法,但是他们通信,对话的内容却基本上是现实社会人生的写照。故它大体上是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2)鲁迅的《狂人日记》较为复杂,他可以说是多种艺术方法的融合、统一。既有对现实的真实具体的描写,字里行间又蕴含着巨大的激情;既有对旧事物的无情揭露,抨击,又有对未来的展望。从作品的情节和狂人的形象来看,它还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因此,它可以说是写实、浪漫与象征方法的结合。 (3)鲁迅对狂人的狂乱心理和思维的描写,基本上是遵循现实主义方法,严格按照医学上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思维特点来进行的。从整个作品看,作者所使用的艺术方法不仅仅是现实主义这一种。在现实主义的描写中往往充满着象征意味。狂人所生活的具体环境,实际上象征着整整个封建社会。从作品对未来的“真的人”的世界的展望,作品字里行间所蕴含着的激情和巨大的冲击力看,作品不乏浪漫主义因素。

五、两篇作品的艺术风格不同。

果戈里的《狂人日记》是悲剧中含有大量的喜剧因素。作者对狂人波普里希钦的态度是同情中夹着调侃、揶揄、嘲讽。鲁迅的《狂人日记》却完全是悲剧格调,没有一丝喜剧成分。作者对狂人的态度,是同情,支持中包含着激励和赞美。从语言风格来看,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基本上是散文式的语言,细腻、流畅、亲切朴素,富幽默感。鲁迅的《狂人日记》不少段落是一种诗的语言,苍劲挺拔,精炼含蓄,富暗示性,象征性。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较多。

4.果戈里的创作对形成鲁迅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1)鲁迅同果戈里创作的一个共同点,是关心现实生活的重大问题,敢于揭露社会中的不合理现象。 (2)他们都善于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发觉可悲而又可笑的矛盾因素,给以辛辣的讽刺。

(3)鲁迅和果戈里都是以严谨的创作态度,以对现实生活反映的广度、揭露和挖掘的态度、以及批判的力度著称于世。他们以朴素的现实主义手法,用典型形象打动人心,促人深省。绝不粗制滥造,哗众取宠,愚弄读者。

第六章 鲁迅的《药》与俄国文学

1.屠格涅列夫的《工人和白手的人》(《工人和白手的人》是一篇用对话形式写成的散文诗),安特莱夫的《齿痛》(《齿痛》描写的是救世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的那一天,附近的群众万人空巷赶去看热闹的情况),安特莱夫的《黯淡的烟霭里》(作品主人公尼古拉,作品描写的重点是革命者的亲人好友对革命者的隔膜、疑惧,作品刻画了一个坚定而又孤独、寂寞的俄国革命党人的形象),安特莱夫的《默》(《药》的收束也分明地留着安特莱夫式的阴冷,安特莱夫作品的阴冷突出地反映在《默》中),对鲁迅创作《药》有一点6 启示。

2.鲁迅的《药》与屠格涅列夫的《工人和白人的手》:

(1)革命者为群众的利益勇敢斗争,甚至流血牺牲。但是,愚昧、麻木的群众并不理解和同情,相反,却企图从革命者的牺牲中捞到某种好处,这样令人揪心的事件不只是发生在十九世纪俄罗斯,在二十世纪的旧中国同样存在着发生这类故事的土壤。鲁迅先生在《药》中就描写了一个类似的悲剧。

(2)屠格涅列夫采用了散文诗的表达方式。他写得极为精练、概括,全文才四百字,却揭示了相当深刻的思想,艺术表现的成熟、巧妙非一般之辈可比。《药》更富于象征意味。它的情节对于华、夏两家的悲剧有更大的概括力量和象征意义。同时,选择“人血馒头”作为革命者流血牺牲与群众享受牺牲的愚昧行为的纽带,含义更深刻、丰富、发人深思。因为“人血馒头”的“血”是革命者的热血,他比绳有更深沉、更内在的思想意义。

3.鲁迅的《药》与安特莱特的《齿痛》:

(1)耶稣为了救助人类,为群众受苦,却被他所拯救的群众视为“强盗”,他的被处以极刑,却成为了人们散闷消遣的材料,这同《药》中的革命者夏瑜被看作“贱骨头”、“发了疯”,他的牺牲只被当作茶馆中闲人们的谈资一样令人心痛。

(2)《齿痛》和《药》的作者怀着同样悲愤、沉痛的心情,描写了麻木的群众如潮向刑场奔涌的场面,这些人都盼望从他的流血牺牲中得到一种满足,应该说两篇作品中对愚昧群众的描写是相当深刻的。但正面人物的刻画,以及他们在读者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却不尽相同了。

A《齿痛》中的圣者—耶稣的形象显得较为模糊,作品中仅有一出地方对耶稣作出了简单的交代:“其中一个人,便是他,披着浅色的长发,穿着一件破碎有血迹的小衫,他绊着路上的一颗石子,便跌倒了。”至于这位圣者的精神世界却丝毫没有触及。

B《药》中革命者夏瑜的形象虽然没有正面描写,但通过茶馆中闲人们的议论,寥寥几笔的点染,夏瑜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却烘托得相当突出。夏瑜虽然穷得“榨不出一点油水”,却胸怀远大革命理想:“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即使在监狱中仍然不忘宣传革命理想,并“劝牢头造反”。这些都表现了一个革命者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文学作品只有充分得描写出正面人物的精神品质,才能更有利地衬托群众思想的愚昧、麻木。

4.鲁迅的《药》与安特莱特的《暗淡的烟霭里》:

(1)正是在一种充满敌意,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冷酷的气氛中,《暗淡的烟霭里》中主人公尼古拉怀着坚定而又孤寂的心情,在一个寂静的雪夜再次从家中出走,消失在“那不可知的、怕人的、黯淡的烟霭里”。 (2)《暗淡的烟霭里》作品中革命者的寂寞,孤独以及笼罩全篇的悲剧气氛,对鲁迅先生的创作是有明显影响的。夏瑜的善良的母亲不仅不理解儿子革命行为的正义性,反而有些羞涩的颜色,夏瑜的亲伯父夏三爷更是心狠手毒,他怕连累了自己而向官府告密,以亲侄儿的生命换得了二十五两雪白的银子。夏瑜的处境较尼古拉更为悲凉、寂寞。

5.鲁迅的《药》与安特莱夫《默》:鲁迅曾说:《药》的收束,也分明地留着安特莱夫式的阴冷。安特莱夫作品的阴冷突出地反映在《默》中。

《药》的结尾如作者所说,受到安特莱夫的“阴冷”气氛的影响,尤其是夏四奶奶同华大妈上坟的描写:枯草、荒坟、乌鸦、纸锭,以及周围死一般的寂静,确实有点令人不寒而栗。但从整体来看,《药》的结尾没有那种神秘莫测、绝望发狂的恐怖气氛。《默》的气氛愈来愈阴冷,“鬼”气笼罩着一切,而《药》却在“阴冷”中显出明亮。悲凉中渗出希望。

6.《药》在整体上高于上述任何一部作品。它是鲁迅先生在艺术上的一个创作。 (1)《药》的思想格调高于上述作品。

上面那些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带着一种绝望、虚无的气息。给人以低沉压抑之感,看不出前途会有任何希望。而创作《药》时,作者的指导思想与上述作者不同,作者“不顾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我于是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故“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天上一个花环”。表明革命者后继有人,夏瑜并不是完全孤寂的,由此可7

以看出《药》同上述作品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革命现实主义作品,后者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2)《药》概括深广,内容丰富,寓意深刻,上述外国作品都是一条线索,一个故事,内容较为简单。《药》独具匠心,它是两个故事,两条线索,一明一暗,交替进行。

革命者的被害和民间用人血馒头治病的迷信,在现实生活中本事没有必然联系的两件事。他从革命者与群众的关系中,找到了这两件事情的内在的联系,从而用革命者的鲜血取代一般的人血,这样,“人血馒头”治病这件事就赋予了更深一层的含义,而革命者的牺牲的悲剧也更动人心弦、发人深思。在此基础上,作者以“药”为篇名,以华、夏两家的故事象征整个旧中国的大悲剧,更耐人寻味,富有深邃的哲理性,组着的脑海中,《药》所赋予的东西比上述作品中的任何一篇都要多。

7.由于《药》内容丰富、内容较大,又有浓厚的象征意义,因而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的主题可以做出不同的分析。(1)因为作品中有夏瑜被杀及小栓吃用夏瑜的血所染成的人血馒头后仍然四驱的内容,所以人们很容易想到作品的主题的封建社会“吃人”。这既有作品的主要情节作为依据,又可与《狂人日记》的主题连结起来,将它看成是《狂人日记》主题的继续或深化,尤其是还有《孔乙己》、《祝福》等,可以组成一个封建社会“吃人”的作品系列。(2)从作品中华老栓父子的愚昧、迷信、麻木及茶馆中一帮茶客的精神状态看,也就是从故事情节的明线:买药、吃药、谈药这一条线索看,又可以说《药》的主题是揭露人民群众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即批判国民性的弱点。(3)同时,从这一角度向前延伸,革命者为群众的事业牺牲了,群众不仅不理解,反而用他的血染成人血馒头治病,可见这一革命脱离群众。因此得出作品的主题是批判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但是不少人不同意这样几种看法(4)周全一些可以把主题概括为:作品深刻揭露了封建革命者镇压革命的狰狞面目;赞扬了革命者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同时,对以华老栓为代表的群众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而对他们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给予了严肃的批判。(5)从紧扣《药》这一题目出发。对作品的主题又可以作这样的理解:从革命者的牺牲和群众以人血馒头治病这一血的事实中,可以看出只有唤醒民众,改造国民的劣根性,才是医治中国的良药。

第七章 《阿Q正传》与《胜利者巴尔代克》、《炭画》

1.鲁迅早年创作小说之时,当时最爱看的是俄国的果戈里和波兰的显克微支。鲁迅早年之所以接近显克微支的作品,除了有着类似的出身、教养和生活经历外,主要的还是为了寻求唤醒民众的药方,以求得民族的生存和解放。因为十九世纪中期以后的中国处在世界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之下,情况类似波兰。着力描写在民族的阶级的双重压迫下,广大民众的痛苦生活,并为此“而呼号,而战斗”,就成为鲁迅和显克微支小说创作的共同特色。而其中对广大农民命运的关注又占据着突出的地位。他们在创作中从不同的角度、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刻画出了活生生的波兰或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反映了农民的愿望、要求、痛苦和挣扎,以及“在灾难的强国的掌握中,简直是像一只鸟被顽童所作弄着”的悲惨命运。我们从《胜利者巴尔代克》的主人公巴尔代克·史洛维克的精神世界的变化中,看到了阿Q道德影子;从《炭画》的女人公玛丽萨善良、朴实、深厚而坚韧的性格中,触摸到了祥林嫂的灵魂。

2.果戈里和显克微支两位大师是描写现实的能手。他们从将自己的必出停留在对生活作肤浅的揭露上,而是将锐利的笔锋刺破生活的表皮,深入到它的血肉中去,寻找那隐秘的足以反映生活本质的事物,并通过揭示人物精神世界的变化,反射出整个社会历史的复杂面貌。在这方面显克微支的《胜利者巴尔代克》和鲁迅的《阿Q正传》是出色的代表作。这两部作品从不同烦人方面描写了在民族的阶级的双重压迫下,农民心灵的创伤和精神、性格被扭曲的令人惊心动魄的事实。显克微支以农民巴尔代克为作品的主要人物,精心刻画了他精神被扭曲的过程,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广大波兰民众命运的关注,而且更重要的是表吸纳了他对整个波兰民族命运的巨大关切。《胜利者巴尔代克》的主人公巴尔代克·史维洛克,是一个有着阿Q的质朴、愚蠢的波兰农民。作品主要描写了它在普鲁士殖民统治下,被迫应征入伍参加1870年的普法战争,在战争进行中及战争结束后,他的性格被扭曲,肉体濒于毁灭的过程。

3.鲁迅同样是以对整个中华民族命运极度关切的心情来创作《阿Q正传》这不世界名著的。他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为了振奋民族精神,改革“国民性”,于是深刻地挖掘、鞭打了存在于当时广大人民中的劣根性—可耻的精神胜利法,并塑造了在长达千年的封建主义统治和近百年来帝国主义的奴役下,精神、性格8

被严重扭曲的农民形象—阿Q,提示了精神胜利法在阿Q性格中的种种表现。《阿Q正传》同《胜利者巴尔代克》有许多相似之处:(1)它们不仅都以农民的性格被严重扭曲作为描写的重点,都着重人物性格的刻画,着力于现实主义艺术典型的塑造,而不着重情节曲折离奇;在人物刻画上都更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而使外部特征的描写服从于内心变化的需要,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2)在艺术风格上,《阿Q正传》与《胜利者巴尔代克》也有相同之处。两者最大的共同点都是以喜剧性的讽刺笔调,刻画悲剧性的性格,在人物的喜剧性冲突中,往往潜藏着人物深刻的悲剧危机。《阿Q正传》和《胜利者巴尔代克》一开头,作者便使用幽默讽刺的语言对阿Q和巴尔代克的名字发表颇有些滑稽意味的议论,由此往下作者的喜剧笔调和人物悲剧命运水乳交融地溶合在一起,一直贯穿作品的终结。

4.周作人1909年所翻译的显克微支的《炭画》,也给予《阿Q正传》的创作以某些影响。(1)在《关于鲁迅之二》一文中,周作人曾指出《阿Q正传》与《炭画》的共同特色是“用滑稽的笔法些阴惨的事迹”。在表现手法上,他们都以一个村庄作为人物活动的共同环境,通过农民的悲惨遭遇,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达到反映整个黑暗、腐朽的社会的目的。《炭画》中的羊头村是当时被波兰农村社会的缩影,而《阿Q正传》中的未庄是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缩影。这种“窥一斑而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的艺术方法,正式作者极所倡导的。其次,在结构安排与语言风格上,二者也颇为接近。《炭画》分十一章,除

七、

八、九章外,每章都有一个小标题,而且两者的小标题都是围绕着主要人物活动,用讽刺性的幽默的语言来概括的。在两篇作品中,讽刺性的反语、夹叙夹议的笔法随处可见。(2)共同之处还在于:在鲁迅和显克微支的短篇小说中,无论是用喜剧性的情节,或是用抒情的笔调描述哀伤的故事、刻画悲剧性的人物,都无油滑或浮泛之感,却显得深沉、凝重、发人深思。(3)不同的是《炭画》中所着力讽刺的对象是羊头村的秘书、反动的左尔什克,而《阿Q正传》中幽默、讽刺的反语,主要是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流浪雇农阿Q。(4)在许多近似之中却渗透着两位天才各自对生活的独特发现,他们是从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的独特认识和感受中,通过能充分体现本民族特性的典型人物来反映出那个时代生活的某些本质的。

第八章 鲁迅的《长明灯》与伽尔洵的《红花》

1.伽尔洵是十九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小说家,也是鲁迅先生早年所推崇的俄国作家之一。

2.《长明灯》和《红花》在艺术构思和比喻象征手法的运用上有某些相似之处,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1)两篇作品都以一个具体事物象征反动势力。《红花》是以红花作为世上一切邪恶的化身,而《长明灯》则以长明灯作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实力的象征,并都以象征反动势力的具体事物作为篇名。而鲁迅先生选择长明灯作为反动势力的象征更为贴切,含意更为丰富、深刻,而且富有中国特点。《红花》中以红花作为世上一切邪恶势力的象征,只是疯子幻想中的产物。《长明灯》是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直接地反映了旧中国反对封建主义与维护封建统治两种力量的斗争,它具有更浓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

(2)两篇作品都以疯子作为主要人物,并写了他们奋不顾身、坚韧不拔的共同品质。作品的基本情节也是相似的。《红花》中的疯子千方百计地要摘除红花,《长明灯》中的疯子则一心一意想熄灭长明灯。但两位疯子的个性全然不同,作者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也迥然有异。A.《红花》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易于激动的十九世纪俄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其写作特点是细针密缕,精心刻画,可以算得上是衣服细腻入微的工笔画。作者笔下的重点是在疯子摘花的行动上,三次摘花的斗争写得错落有致,详略得体。《红花》中的疯子虽不时散发出一种“救世主”的气味,但仍不失为一个真实、动人、丰满的正面人物形象。B.《长明灯》中的疯子则是一个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反封建战士的生动形象。作者采用虚实相映、烘云托月的方法,从大处落墨,寥寥几笔就点染出任务的精神风貌,可说是一幅传神的写意画。C.《长明灯》除了出色地勾划出一个反封建战士的生动形象,还展示了吉光屯中富有个性特征的各色人物的群像,多方面地描写了旧中国农村社会复杂的现实生活。《红花》主要是写疯子三次摘花的行动,更多的是从疯子与花的关系中去描写人物,因此,疯子的形象虽然突出,而疯子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却很少落笔,因而疯子以外的其他人物就显得苍白无力、形象模糊了。《长明灯》是以疯子要熄灭长明灯,吉光屯的各色人物阻挠熄灭长明灯为矛盾的焦点来展开情节的。它更多的是从人与人的关系中去刻画人物,因此,围绕着主要人物疯子9

的行动,作品生动地提示了吉光屯中各阶级、阶层人物的内心世界。

(3)两篇作品都是短篇小说,都具有单纯、集中、精炼的特色,但《红花》较为直露奔放,一目了然,而《长明灯》却含蓄凝重,意味深长。伽尔洵擅长欧洲式的心理描写,他才去单线结构方式,不仅以疯子为中心人物,而且以房子摘除红花为中心线索来展开情节,所以全篇几乎都是疯子不正常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是一串心理活动的联缀。《长明灯》则采用双线结构,以疯子坚决熄灭长明灯,吉光屯各色人物阻挠熄灭长明灯为线索来展开故事,以对话和场面描写为主要手段,将现实生活凝聚在几个概括性极强的场面中,因而显得格外干净、利落。

第九章 鲁迅小说与阿尔志跋绥夫

1.阿尔志跋绥夫的《工人绥惠略夫》和《幸福》中某些情节、人物以及作品所发掘的深刻思想,曾长久地撞击着鲁迅的心灵,引起他感情上的共鸣和深沉的思索。而这些在他的创作中留下某些痕迹。

(1)在表现改革者要“救群众,而反被群众所破坏,并由此引起改革者的孤独、悲哀这一点上”,鲁迅于阿尔志跋绥夫的创作有相同的地方。

(2)《工人绥惠略夫》中阿伦加姑娘“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悲剧引起了鲁迅的共鸣。类似的悲剧,在鲁迅创作中也留下了某些痕迹。

(3)鲁迅于阿尔志跋绥夫一样,都为不幸者“残酷的娱乐”和可耻的健忘症而倍感痛心。

2.鲁迅翻译《工人绥惠略夫》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作品所揭露的“那个不可救药的社会”与旧中国现实极为相似;

二、绥惠略夫的境遇与中国“现在”仍至“将来”的改革者的境遇佷想象,他们都是要救群众,而被群众所破害,终至于成了单身。

3.古今中外的改革者往往不被理解,他们是孤独、寂寞的;鲁迅本人也是一个改革者,他也是十分孤独、寂寞的。这残酷的客观现实和强烈的主观感受,极大地影响着、制约着他的创作。故他笔下的改革者也都是孤独、寂寞的。《狂人日记》中反对封建家族制度、礼教的先觉者,被称为“狂人”,没有一个人理解他,被关进屋子中,被全村的人设计关在神庙的西厢房中;《药》的改革者夏瑜,不仅一般的群众不理解他,连他的亲人也不理解他,牺牲时他的鲜血被愚昧的群众去做了人血馒头,《在酒楼上》的吕纬莆本是个有血性的改革者,后来却被旧社会逼得“敷敷衍衍”、“模模糊糊”地做一些“无聊”的事;《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只因为在宣统初年见了辫子,于是“同事是避之唯恐不远,官僚是防之唯恐不严”,“中日如坐在冰窖里,如站在刑场旁边”,还要被路人骂为“冒失鬼”! 4.鲁迅在作品中勾划了一大群愚昧、麻木的群众形象。

(1)《狂人日记》中的群众:“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这一群被压迫者、被迫害者,却也帮着”吃人的人们去迫害“狂人”。 (2)阿Q在造反前,在城里以看杀革命党为一大乐事。造反后的阿Q被押着游街示众时,他也免不了被别的看客当作“喝彩的材料的命运”。

(3)鲁迅在《药》中也写了愚昧麻木的群众对改革者的隔膜,但作者对群众的态度与阿尔志跋绥夫有所不同。对华老栓夫妇,是揭露了他们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又写出了他们善良、淳朴的基本品质。即便是对围观夏瑜就义的看客、以夏瑜的牺牲作谈资的闲人们,作品也只是止于揭露、嘲讽和鞭挞,而决不会想到从肉体上消灭他们。革命者夏瑜,就义前在监狱既不绝望,也不疯狂。他从容不迫地抓紧时机宣传革命道理,并劝牢头造反。夏瑜的这种革命精神,正反映出鲁迅当时积极进取的革命乐观主义思想。 5.在鲁迅的创作中,也有向群众“复仇”的作品,但那只是一种精神上的复仇,而并非流血的杀戮。如散文诗集《野草》中的《复仇》即是。它以一个寓意深刻的象征性故事,着力鞭挞了“戏剧看客”们麻木的精神状态。至于小说作品中向社会、向群众复仇的,则是《孤独者》中的魏连殳。

(1)魏连殳是一个所谓的“吃洋教”的“新党”。他对当时的黑暗社会怀着巨大的不满,时常发些“奇瞥”、“没有顾忌”的议论,因此,被视为“异类”。在反动势力下,各种旧社会势力包围迫害,终于使他丢掉了中学历史教员的饭碗。不就,凡可卖的家具、书籍都变卖完了,连买邮票的钱也没有,几乎成了乞食者。在此情况下,周围的群众冷落他,甚至连房东的孩子大良、二良也不吃他的东西了。在走投无路,借贷无门的绝望中,为了向社会报复,“偏要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于是他到军阀师长门下作了顾10

问,“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师长顾问这一显赫的地位,使人们对他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由冷漠、歧视、打击、迫害转为献媚、磕头、送礼。每天宾客盈门,川流不息。而他却以傲慢的冷眼观看过去蔑视、迫害过自己的一群,现在如何颂扬、恭维自己,以取得报复的快意。 (2)魏连殳同绥惠略夫有某些相似之处:两人都是知识分子,都希图革新旧社会,因此,为旧社会不容;一个被追捕,一个受迫害。在此情况下,都因为社会谋幸福转向对社会进行报仇,以此发泄愤懑与不平,最后都走向毁灭。

(3)魏连殳同绥惠略夫向社会复仇的形式是打不形同的,绥惠略夫是在绝望中疯狂地向群众开枪,在流血的杀戮中得到个人的满足和快意,而魏连殳却是在失败后,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以高傲的态势,蔑视过去迫害自己的一群,从无血的杀戮中,求得精神上的报复和快意,这种以自虐为代价换得的复仇的满足,其内心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

6.“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悲剧,强烈地震撼着鲁迅的心灵。鲁迅创作的《伤逝》,女主人公子君的悲剧可以说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悲剧。、

(1)在《工人绥惠略夫》中,阿伦加姑娘的悲剧是亚拉藉夫教她懂得了人生的意义、懂得了爱,心目中也有了所爱的人,但是她和她所爱的人不能自由的结合。而《伤逝》中子君的悲剧却深刻多了。她“梦醒后”经过一番坚决的抗争“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终于赢得了婚姻自主的胜利,同自己深爱的人—涓生结婚了。在这一点声应该说她比阿伦加要幸福。但是,鲁迅的现实主义的深刻之处,正在于子君与涓生取得自由结合的胜利之后,仍然无路可走。旧社会的种种迫害,逼得他们无以为生,而他们又没有得到正确的理论的指导去杀开一条生存的血路。结果,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子君又回到了封建阶级的家中,“负责虚空的重担,在严威和冷眼中”过早地凋谢、死亡。

(2)如果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除了子君、涓生外,狂人、疯子、魏连殳、吕纬甫等都可说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悲剧,连作者自己当时也正处于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悲剧中。“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7.阿尔志跋绥夫创作《幸福》的着眼点,是在批判女人公赛式加的健忘麻木的“幸福”感,而鲁迅从中不仅看到了这种不幸的“幸福”,而且体味到更深一层的思想,即是以他人的不幸作为“残酷的娱乐”资料的人,也并不是“幸福者”。阿Q不是“幸福者”,工厂的仆人也并不是“幸福者”。

(1)鲁迅在小说中不止一次地写到过这种以不幸者作为“残酷的娱乐”资料的现象。孔乙己的不幸成为咸亨酒店的闲人们不断取笑的资料;《示众》中一个人力车夫不幸摔倒,却引来满街人同声喝彩:“好”!《明天》中的单四嫂子的悲惨境遇,成为兰皮阿

五、红鼻子老拱寻开心、找便宜的机会;而《祝福》中祥林嫂的儿子阿毛的惨死,却成为了鲁镇的人们“听故事”的材料,一些老女人还“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道呜咽,她们才“满足”的走了。(2)以不幸者为“残酷的娱乐”的资料的现象,在旧中国十分普遍,它是国民劣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鲁迅对此十分痛心、愤激,屡屡给以无情的揭露、鞭挞。这种可耻的现象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乃至成为一股无比巨大的社会力量,给善良无知的不幸的人们以无形的精神重压,在不知不觉中甚至能逐渐毁灭、吞蚀一个人的灵魂和生命。在《阿Q正传》中,作者怀着及其沉痛的心情,写了这样一个令人颤栗的场面:当阿Q被判处死刑游街示众时,那像蚂蚁似的人群簇拥着赏鉴这杀头 的盛举,他们不仅“发出豺狼的嗷叫一般的声音来为阿Q叫好,而且这些看客的比饿狼更可怕的眼睛”似乎练成了一气,在那里叫绝阿Q的灵魂。(3)在以不幸者为“残酷的娱乐”的描写中,鲁迅于阿尔志跋绥夫有所不同。后者侧重在肉体上的摧残,而前者更侧重于精神上的虐杀。鲁迅作品中大量存在的以他人的不幸作为“残酷的娱乐”资料的描写,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思想分量,使作品显示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深沉的者利益为,发人深思,催人猛省。

第十章 鲁迅与我国古典小说

1.鲁迅先生不拘守一隅,他从现实生活出发,一方面大胆借鉴外国作品,另一方面创作性地继承我国古典小说的优良传统,从而为我国现代小说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古典小说对鲁迅小说创作的影响力是多方面的,但在浩瀚的古典小说作品中,我们认为鲁迅的小说无论在思想内容或艺术表现上,同《聊斋11

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这几部古典名著关系更为密切。 2.鲁迅的小说创作在思想内容上与我国古典小说的密切联系: (1)反封建主义的问题,是我国古典小说的进步传统。

(2)对封建礼教的揭露、批判是在鲁迅小说创作中继承我国古典小说优良传统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3)鞭挞旧的事物与赞美新生力量是一对孪生兄弟。

3.鲁迅先生以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将反对封建主义的主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达到了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彻底否定,并使文学上的反封建主义主题与政治上的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紧密结合,融合一体。因此,鲁迅的小说在反封建主义上与既与我国古典小说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又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这从批判科举制度、批判封建礼教、歌颂封建社会的叛逆者等方面,可以得到具体说明。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揭露批判,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一个重要课题。《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中都用不少篇幅揭露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以及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迷恋科举功名的种种丑态。鲁迅的小说中也有对这一内容的典型描写。我们从《聊斋志异》中的王子安、宋生,《儒林外史》中的周进、范进,以及《呐喊》中的孔乙己、陈士成这一组人物形象中,可以看出后者对于前二者的借鉴和发展。

(1)鲁迅先生继承了《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中揭露、批判科举功名的积极方面,并大大向前发展了它。他站在彻底反封建的革命立场上,用小说作武器投入“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的斗争,先后写出了《孔乙己》、《白光》这样接触的短篇,塑造了封建社会末代知识分子孔乙己、陈士成两个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把对封建科举的批判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白光》中的陈士成是一个醉心功名富贵、利禄熏心,然而终因屡试不第,迷梦破灭,最后神经错乱,沉于水中的封建知识分子形象。他在疯狂致死之前的经历同周进、范进大体相同。《孔乙己》中 的孔乙己是一个备受科举毒害、摧残,胡子都“花白”了,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的腐儒。他因白首穷经为八股所害,一无所能。由于“好喝懒做”,日子“愈来愈穷”,终于沦为小偷,被爬上去了的丁举人打断了腿,潦倒而死。

(3)陈士成和孔乙己是与周进、范进大半生经历相似,而结局全然不同的另一类典型人物。封建科举制度不仅毒害、腐蚀了陈士成、孔乙己们的心灵,而且吞噬了他们的肉体,造成了他们从精神到身体的彻底毁灭。鲁迅先生对科举制度的“吃人”的本质的揭露是震撼人心的。陈士成、孔乙己这两个形象对科举制度的控诉,较之王子安、周进、范进更强烈的艺术力量。

4.在《祝福》中,鲁迅先生塑造了一个二十世纪现代的封建礼教维护者—鲁四老爷的形象。他在恪守封建教条,用礼教杀人这一点上与上述人物是相同的。这一人物性格的特点是不动声色,在踱方步,皱眉,三言两语的告诫中,就可以逐步毁灭一个勤劳、善良而又倔强的劳动妇女的生命,他没有暴怒,也没有毒打,他是一把软刀子,祥林嫂即是在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封建文化的迫害下,不声不响地离开了人间。 5.《祝福》的深刻之处还在于从鲁四老爷与祥林嫂的关系中,结识了阶级的对立与迫害,写出了收封建礼教迫害最深的是广大劳动妇女。鲁四老爷与王玉辉同样遵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教条,但是王玉辉却不折不扣地害死了自己的女儿,因而时感内疚,有时见了别的戴孝的年轻妇女,便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女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出开”,使人感到这个人物既可恶又有几分可怜。鲁四老爷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维护礼教却是为了损人利己。他用“不干不净”、“败坏风俗”等罪名从净胜上给祥林嫂以巨大压力,使她老老实实供自己剥削、奴役,当祥林嫂在沉重的精神压力下,神情恍惚,手脚迟钝,失去了供剥削、奴役的条件时,他便将一脚踢开。故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迫害,渗透着一种对封建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深刻关系。

6.我国古典小说中揭示了一些列封建社会的叛逆者的形象,这是鲁迅的小说创作继承古典小说优良传统的又一个重要方面。《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在精神上与《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他们都出身于官僚地主阶级家庭,都是这个封建社会的逆子。他们反对礼教,蔑视等级制度,敢于向世俗陋习挑战。在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时,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狂态”。狂人的性格中,既发扬了杜少卿、贾宝玉的性格中积极的主导的一面,又熔铸了西方激进时的“摩罗”诗人拜伦等勇于反抗进取的斗争精神。

12

7.《红楼梦》“如实描写,并无讳饰”,“摆脱俗套”,打破传统和《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戚而能谐,婉儿多讽”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艺术风格,对鲁迅的小说创作也有较大的影响。

(1)鲁迅的小说打破了流行的才子佳人小说、公案侠义小说“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旧框框,充分结识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塑造了一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

(2)鲁迅先生的小说没有旧小说中粉饰现实,迎合小市民区委的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俗套,而是像《红楼梦》那样,敢于写出旧社会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悲剧,从而激起人们对旧制度的强烈愤恨。 (3)鲁迅先生的小说同《红楼梦》一样、创造了一种诗意盎然的艺术境界,它们可说是小说与诗的结合。 8.鲁迅笔下人物性格的复杂、丰富性,往往表现出多层次、多侧面的特点。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从表层看是一个迫害狂,而深层显示出的却是一个对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有着深刻认识的清醒的战士。《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既有穷酸、迂腐可笑的一面,又有善良、真挚、值得同情的一面。《弟兄》中的张沛君既是“兄弟怡怡”的典型,在弟弟靖甫得了病后,又做了一个苛待侄儿的梦。《伤逝》中的子君曾勇敢地宣称“我是我自己的”,但结婚后又不自觉地将自己拴在涓生的衣襟上,她最初勇敢地冲出了封建家庭,最后又回到了那个吃人的牢笼。《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一个游学在外“吃洋教”的“新党”,但祖母去世时,丧葬仪式可以依族人们的要求一切“照旧”,先前很有些愤世嫉俗,后来却做了杜师长的顾问,躬行自己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至于著名的阿Q,既沉醉于可耻的精神胜利法,又向往革命造反,既严于“男女之大防”,却又不忍不住调戏小尼姑,甚至跪下来向吴妈求爱。 9.鲁迅小说还有一个经常出现的重要人物—我,在多数作品中,“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形象,其内心活动也是极为复杂的。

(1)《祝福》中的“我”是是一个新派人物,同讲理学的老监生鲁四老爷话不投机,却十分同情被鲁四老爷撵出门的祥林嫂、但同情中有“敷衍”,对“魂灵”、“地狱”的有无,用“说不清”三个字搪塞。搪塞、敷衍之后又感到“不安”,由不安到逃避,逃避中夹带着自嘲。当听说祥林嫂死去了时,“我”先是“惊慌”,继之以“宽慰”“轻松”,偶然之间又似乎有些“负疚”。最后是“激愤”,因为“我”毕竟是一个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对祥林嫂之死,表现出无比的愤慨。

(2)《故乡》中的“我”,思想感情也是相当复杂的。回忆中童年时温馨如春的美丽的故乡,与现实中在严寒笼罩下荒凉萧索的故乡的鲜明对比,引起了“我”的情感变化。先是悲凉失望:“这不是我二十年来记得的故乡?”到家后母亲提到闰土时又涌现出美好的回忆,透露出一丝希望:活泼勇敢的少年闰土的形象,新鲜有趣的生活,使童年美丽的故乡又回来了。见到闰土既吃惊又失望,一声“老爷”在两人之间筑起了一道可悲的厚障壁,二千年来故乡已将闰土压成木偶人了。但在下一代水生和宏儿的纯真友情中又看到了希望,最后是对希望的超越:“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经过的这样一个由失望—希望—再失望—再希望—超越希望的感情变化过程,与作者前期的思想历程是基本一致的。

10.鲁迅先生小说创作的杰出意义在于通过短小的篇幅,用有限的文字揭示出我们社会、民族的大悲剧。《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正是我们民族的悲剧的深刻写照。在血和泪的现实生活面前,鲁迅先生十分厌恶粉饰现实的“大团圆”文学,在他笔下涓生、子君没有团圆,祥林嫂和她的丈夫、儿子没有团圆,华家父子、夏家母子都没有团圆,也不可能团圆。鲁迅先生作品中唯一的一次“大团圆”文学是阿Q枪毙的时候,这个“大团圆”的结局,实际上是对现实社会以及粉饰现实的作品的一个强有力的讽刺。 鲁迅既继承了曹雪芹敢于写悲剧的现实主义精神,又有所发展。鲁迅的悲剧意识较曹雪芹更为强烈、深广。曹雪芹眼看自己生活的那个家族的崩溃、没落,深感无力回天,着眼的只是那个阶级的命运。而鲁迅是毫不可惜自己所出身的那个阶级的溃灭,他着眼的是二十世纪初列强瓜分下祖国民族的命运、前途:中国人向何处?因此,鲁迅的悲剧意识有强烈的现代性。他纵观古今,放眼世界,呼唤的是“现代”中国的“国魂”,批斗的是不长进的国民性,向往的是一个没有吃人的真的人的社会。

11.鲁迅的小说同《红楼梦》一样、创作了一种诗意盎然的艺术境界,它们可说是小说与诗的结合。《红楼梦》的诗、词完全溶化于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中,使作品洋溢着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不仅如此,作者还善于从环境和人物性格描写中显露出一种内在的诗的意蕴,令人玩味。如林黛玉的性格与潇湘馆的13

诗的气氛即是一例。鲁迅的小说都是短篇,却也往往能用极精炼的笔墨点染出人物与环境的神韵,而那抒情的语言,更增添了作品诗意。他的有些作品如《伤逝》、《故乡》、《社戏》、《祝福》、《孤独者》等可以说就是有没的抒情诗篇。即以《故乡》为例,开头由“阴晦”、“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构成一幅苍凉的画面,渗透出一种诗的氛围,在情节开展中又描绘了一幅饱含诗情的少年闰土的图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最后,作品又在充满哲理诗的意味中结束。故《故乡》可说是在诗的意境中展开故事的。由此看来,鲁迅的小说不是以工笔画似的细腻逼真的描写见长,而是以写实与写意、情与境的融合取胜,它所创造的诗的意境,给读者留下广阔的空间,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12.“戚而能谐”的讽刺艺术在鲁迅小说中表现为令人沉痛的悲剧因素与使人发笑的喜剧因素的巧妙结合,在一系列的喜剧性的情节中,贯穿着人物的悲剧命运,这典型地表现在《阿Q正传》、《孔乙己》这一类作品中。穷酸、迂腐的孔乙己已潦倒一生,最后不知所终,命运是悲惨的,然而他的性格、言行又那样引人发笑,咸亨酒店的酒客们也时常故意逗他引起“哄笑”。在这不断的喜剧性的哄笑声中,孔乙己一步步走向死亡;在这不断的哄笑声中,我们沉痛地触摸到了酒店中那一群精神麻木的人们的灵魂;但是在这不断的哄笑声中,我们深深体味到了作者那极其而悲哀的心情。

“婉而多讽”在鲁迅的作品中则表现为让讽刺完全寓于场面描写和情节的发展中,力避作者站出来对讽刺对象作解释或说明性的叙述,而是以人物自己语言和行动的自相矛盾来构成喜剧性,达到“无一贬辞,而情伪毕露”的艺术境界。这在《幸福的家庭》、《肥皂》、《高老夫子》、《离婚》等作品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肥皂》中以四铭买肥皂引起的纠葛为线索,将四铭一伙道学家的丑恶灵魂揭露无遗。他们表面上冠冕堂皇,搞什么移风文社,要力挽颓风,似乎以天下为己任。实际上心怀鬼胎:“不是骂十八九岁的女学生,就是称赞十八九岁的女讨饭”。四铭买肥皂的动机同那一般光棍流氓的心思毫无二致。然而这一切都是通过细节以及几个场面而自然流露出来的。

13.用对比手法,揭露事物的矛盾,以形成强烈的讽刺,是鲁西南的小说同《儒林外史》的另一个共同特色。《儒林外史》中通过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来揭露其脸相给以深刻有力的讽刺的地方很多。用对比的手法形成讽刺,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言行对比、表里对比、名实对比、幻想与现实的对比等等;目的只有一个:通过对比,形成强烈的喜剧性。

鲁迅的小说《幸福的家庭》即是用幻想与现实的对比,名与实的对比形成强烈的喜剧性的一个代表。这篇作品写于1924年2月,当时在帝、官、封残酷统治下的旧中国,军阀混战,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妻离子散,到处充满痛苦与不幸,而某些人却故意粉饰太平,竭力宣扬当时并不存在的所谓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这篇作品的主人公—一位生活并不幸福的文人,为了捞几文稿费维持最低的生活,不得不迎合“幸福月报社”的要求写一篇《幸福的家庭》的小说。不幸的人要虚构一个幸福的家庭,这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讽刺。

14.写实是讽刺的基础,讽刺离不开写实,这正是鲁迅先生对现实主义的讽刺艺术所做的科学概括。恰恰是在“写实”这一基本点上,《儒林外史》和《红楼梦》达到了现实主义基础上的统一。而鲁迅先生在小说创作中所继承和发扬的也正是《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所代表的现实主义光荣传统。当然,同是现实主义的杰作,它们所现实的风格特色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作品主要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因此,以扣人心弦的悲剧为其特色;有的作品则是主要是“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所以,以动人的讽刺喜剧为其特色。从我国古典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来看,《红楼梦》可说是悲剧美的高峰,《儒林外史》则是喜剧美的代表。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兼有二者之长,可说是“悲喜交集”。既有《祝福》、《伤逝》式的悲剧美,也有《肥皂》、《高老夫子》式的喜剧美,更有《阿Q正传》式悲喜交错,用喜剧形式解释悲剧实质的杰作。

15.悲喜剧的作用,鲁迅先生深刻指出:“悲壮滑稽”,“都有破坏性”。这正是《红楼梦》、《儒林外史》的伟大价值所在,也正是鲁迅先生肯定并发扬它们的悲、喜剧精神的原因。鲁迅先生的伟大在于他所创造的悲、喜剧对旧世界的破坏性比他的先辈们更巨大、更彻底。

第十一章 鲁迅小说的特色

14

1.从整体上看,鲁迅的小说有这样显著的特征:情节单纯、蕴含丰富、篇幅短小、意味深长、有历史的深度、哲理的精辟、诗的意趣。

2.鲁迅创作小说在艺术构思时,高瞻远瞩、熔古铸今,以“立人”、“吃人”为中心,着眼于人们心灵的改造,所以开掘深、立意新。

3.“五四”时期,提倡老劳工神圣,不少有进步思想的作家竞相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其中人力车夫是颇受关注的题材。历史证明鲁迅的《一件小事》意味深长、更耐人寻味。它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人力车夫不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人物,而是处在积极主动的位置上,它不是令人同情、怜悯的可怜虫,而是令人赞美、崇敬的高大艺术形象。这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旧中国,是破天荒的创举,因此,作品有深度、有新意、艺术上也不落窠臼。《一件小事》高于其他同类作品,显示思想深度和“五四”时代精神表现在:(1)作者通篇运用对比手法,讲“我”这个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同人力车夫进行鲜明对比,从对比中揭示出“我”同人力车夫思想境界高下、美丑的巨大差别。从对比中体现出劳动人民崇高的品质,高大的形象,并榨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自私心理和“皮袱下面藏着的小米”。(2)作品前后将“一件小事”与当时所谓的“文治武功”“国家大事”进行对比,指出“国家大事”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而“一件小事”却将“我”从坏脾气里脱开,从而肯定了“一件小事”,否定了“国家大事”,表明了作者鲜明的政治立场。(3)作品通过“我”与车夫的对比,不仅使“我”看出了自己思想上的差距,“教我惭愧”,而且“一件小事”成了促成“我”前进的动力,它“催我自新”,“增长了我的勇气和希望”。《一件小事》所表现出的思想境界,时代精神,是当时同类作品所难以企及的。题为《一件小事》,其实却是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大问题。

4.同是描写个性题材的题材,胡适的《终身大事》与鲁迅的《伤逝》的思想差距,也是不可以道里计的。 (1)独幕剧《终身大事》提出了“五四”时期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田亚梅的初中普表现出对封建包办婚姻、对封建迷信以及旧的习俗的不满和反抗,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五四”时期要求婚姻自主、个性解放的反封建精神。但剧本的反封建内容却是相当浅薄的,艺术形式也比较简单,既没有什么尖锐的冲突,也没有什么动人心弦的情节。矛盾的解决也是轻而易举的:田亚梅“暂时”出走了,而且走得很阔气。其次,田亚梅只是暂时告辞了父母,并未与封建家庭决裂。

(2)《伤逝》形象地揭示出:没有整个社会制度的改革,离开了政治、经济上的解放,孤立地追求个性自由婚姻自主,以为只要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即可实现妇女解放,这不过是主观幻想而已。同时,作品还指出:“人比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如果“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也难以导致悲剧的结局。

5.鲁迅的小说之所以开掘深、立意新,主要是因为他在构思时高瞻远瞩,熔铸古今,他是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从现实与历史血肉相连的深度来认识、分析、发掘事物的内在本质,铸造艺术形象的。 “立人”,“吃人”这是鲁迅考虑中国问题的两个基本点,也是他们创作时进行艺术构思的中心,围绕这一中心,着眼于人们心灵的创造,而改造人们心灵的目的是在改造社会。因此,他的小说创作在思想内容上站的高、看的远,开掘深,即是是描写同样题材的作品,他也往往能翻出心意,高人一等。

鲁西南小说历史的深度,立意的新颖和它的另一特点哲理的精辟密切联系着的。作者在深入观察,认识生活时,往往有自己独特的发现和感受。这种独特的发现、感受通过提炼、升华,渗透在人物性格或整个作品的形象中,甚至成为作品的灵魂。它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使读者从中认识到某些生活的真理,读后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这种发人深思的哲理常常以言简意赅的警句形式表现出来,如《故乡》的结尾和《在酒楼上》“我”与吕纬甫邂逅时,吕纬甫对“我”讲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语。

6.鲁迅小说的创作,在艺术表现上是:古今中外,为我所用,打破旧套,力求创新。写真实,抒真情,着力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强调神似,以形写神,景随人出,景人相映,以小见大,以实显虚,因此,水平高,成就大,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鲁迅的小说创作起步是借鉴外国文艺,落脚点却落在民族文化上。无论是借鉴外国文学或是继承传统,都是以我为主,有拿来,汲取、批判继承的宏大气魄,有消化、吸收一切营养的良好的肠胃。故他能将果戈里含泪的笑,安特莱夫的象征与写实相调和等与《红楼梦》的“如是描写,并无讳饰”、《儒林外史》的“戚15

而多谐,婉而多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高瞻远瞩,熔古铸今,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眼前的现实结合起来,创造出卓越的典型形象来。众所周知,《狂人日记》在艺术表现上对果戈里的同名小说有所借鉴,而狂人这一形象在内在精神上对杜少卿、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所继承,但《狂人日记》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是一个创造。狂人是一个独特的艺术典型。它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块基石。鲁迅的《狂人日记》之所以不同于果戈里的同名小说,是因为他是从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出发进行创作的:鲁迅笔下的狂人之所以不同于杜少卿、贾宝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从今天的现实出发认识、反映塑造典型的。鲁迅描写的是当时中国的现实,它既不是外国的,也不是古代的;他抒发的是自己独有的真实情感、真知灼见,既不是果戈里的,也不是吴敬梓、曹雪芹的。正因为鲁迅能从当时当地自己的真切感受出发,写真实,抒真情,因此他才能创造出既有民族特色又具现代个人风格的文学杰作来。

7.(1)鲁迅的小说,一类是侧重描述的,往往含有杂文的讽刺因素,如《阿Q正传》、《孔乙己》、《肥皂》、《高老夫子》、《示众》、《离婚》、《幸福的家庭》等,在艺术构思上接近于果戈里的作品与古典名著《儒林外史》;另一类偏重抒情,往往含有较多的诗的因素,如《故乡》、《伤逝》、《孤独者》、《在酒楼上》等,在艺术风格上受《红楼梦》和我国古典诗歌的影响较大。而《狂人日记》、《一件小事》、《祝福》、《社戏》等兼有杂文和诗的因素,“释愤抒情”,别具一格。但无论就哪一类作品说,它们都蕴含丰富,意味深长,饱含哲理和诗的意趣。(2)若从人物与故事情节的关系看,鲁迅的小说又可以分为这两种情况:一种是以人物性格为中心,环绕人物性格的发展展开故事情节。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孔乙己》、《白光》、《孤独者》、《祝福》等;一种是以时间为发展线索,在故事情节中着力刻画人物。如《药》、《示众》、《长明灯》、《故乡》、《风波》、《社戏》、《肥皂》等。这两类小说虽然情况有所不同,但着力刻画人物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

8.鲁迅小说着力刻画人物性格的刻画,这不仅符合现代小说这种叙事题材的文艺形势要求,而且也是与鲁迅艺术构思时着眼于“立人”、“吃人”这一指导思想血肉相连的。无论是“立人”、“吃人”,它们的中心都是一个“人”字。故写出现代人的灵魂,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性格,是鲁迅小说创作的一个中心问题。 (1)在塑造富有生命力的典型人物时,鲁迅汲取了我国传统画论的精髓,强调神似,以形写神,达到形神兼备。他提出了“形神俱似”的要求。所谓“形似”,是对人物外形和细节的逼真描写,是塑造典型人物的基本要求,也是“形神俱似”的前提;“神似”是要求写出人物由内在的精神特征,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奥秘,显示出“灵魂的深”,是形似的归宿。鲁迅在小说创作中,是不断地实践着“形神俱似”这一高标准的。他在人物创造中绝不忽视“形似”的重要性,甚至连人物戴的帽子、着的衣衫都有严格、准确的要求,丝毫不能走样。(2)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外形描写都极为精炼,他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人物的外貌特征,达到以形写神的目的。(3)鲁迅刻画人物的外形时,很少孤立、静止地描写,往往是紧扣情节发展的要求,从人与人的关系中,尤其是从他人的眼中作动态的描写,《故乡》中闰土外貌的变化即是从“我”的眼中反映出来的,从“我”的眼中看到的闰土不仅是外貌,简直是他半生悲惨经历的高度概括。(4)当某一人物的外貌由另一人物反映出时,往往渗透着观察者的感情色彩和个性特征,如《离婚》中爱姑眼中的七大人的肖像,即带有爱姑本人的心里和个性特征。(5)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揭示人物的神态。(6)用富有个性特征的行动和心里来揭示人物的神态。

9.鲁迅从平凡的生活素材进行提炼、加工,使人物典型化,创造典型人物时,大都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是个拼凑起来的角色”。鲁迅笔下的阿Q这个伟大典型,在现实生活中是有模特范儿的。其一,是绍兴周家旧台门里的阿桂或阿贵。其二,是阿贵的哥哥阿有。其三,是鲁迅的亲戚衍太太的之二桐少爷,阿Q的《恋爱的悲剧》的素材即出现在他身上。这种从生活原型到艺术典型的熔铸、提炼和升华,作者借用传统国画经验,将它概括成十六个字:“静默观察,烂熟于心,凝神结想,一挥而就”。 10.鲁迅创作小说时,往往从大处着眼,而从小处落墨,以实显虚,虚实相映。

(1)《风波》的创作即是如此。它取材于1917年张勋复辟事件。辫师张勋在黎元洪与段祺瑞闹矛盾时,率五千辫子兵乘虚进入了北京,演出了异常废帝溥仪重新登基复辟的丑剧。但偌大的一个政治事件从何写起,如果正面实写既可以写成一个长篇,也可以写成一个流水账式的空空洞洞没有艺术感染力的短篇。鲁迅巧妙地避开了这两种写法,而是胸怀全局,从大处着眼却从小处着墨,实写辫子,虚写复辟。他抓住航16

船七斤“辫子”的有无这一典型情节大做文章,并生发开去,以实显虚,以小见大,从一条小辫子反映了当时中国旧社会的一场轩然大波。从而使作品凝练、集中、含蓄,篇幅短小而意味深长。

(2)《肥皂》的创作亦是如此。作者通过四铭买肥皂引起的纠葛,展开一系列情节,深刻地揭露了伪道德的丑恶嘴脸和卑劣的灵魂。全篇以肥皂始,以肥皂终,从一小块肥皂入手,反应的却是二十世纪尊孔读经、保存国粹这一复古逆流对新文化运动的疯狂反扑这一历史面目。

11.鲁迅小说的语言可说是千锤百炼的,句中无余字,篇中有余味,善于少中见多,故它凝练、冷隽、贴切、传神,是精粹的文学语言。(1)鲁迅是运用语言的巨匠,他极善于挑选适当的字眼,以加强作品的表现力。尤其是精心挑选恰当的动词,以增强描述的形象。(2)鲁迅运用语言极富独创性、有些普通的字眼,经他精心选用,确实有点石成金的特殊功效。(3)鲁迅的语言有一种匀称和节奏美。犹以《阿Q正传》中间阿Q和小D的一场“龙虎斗”最为典型。(4)在更多情况下,作者往往采取某一语句多次反复、照应的形式,以增强作品内在的节奏感。(5)鲁迅小说的语言之所以凝练、隽永、贴切、传神,是与他反复推敲,精心锤炼分不开的

第十二章 鲁迅小说的新开拓

1.1922年11月,鲁迅创作了以“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为题材的小说《不周山》,开始了小说创作的新开拓。《不周山》的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从“古代”采取题材创作小说的开端;一是开始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进行文学创作的尝试。鲁迅吸取弗洛伊德学说创作的第一篇小说是《不周山》即《补天》。《不周山》的坚决反封建精神与《狂人日记》是完全一致的,是“五四”时代精神的充分体现。 2.(1)《不周山》的一大特点是既运用弗洛伊德的学说来揭示创造—人和文学的—的源起,又不为其所拘束,精神分析在作品中并未处于支配地位,而是作为塑造女娲形象的一种手段。作者将古老神话中伟大的人类母亲的形象同现实生活中平凡的普通人的生活欲巧妙地揉合在一起,使伟大中见出平凡,平凡中不失其伟大。而不是像后来某些作者所表现的那样,将性欲作为作品的主导线索或支配一切人物行动的力量,强调英雄人物的人格分裂,一谈到英雄人物的“世俗化”时,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便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平庸和卑劣。(2)作者站在“五四”反封建思想革命这一精神统率下,吸取、溶化精神分析学说中某些合理因素,丰富自己的创作,使艺术方法多样化。

3.鲁迅在杂文中多次涉及潜意识问题,他在1924年3月22日创作的《肥皂》,即是吸取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写作的一篇肌肤特色的短篇小说。在这篇作品中,小小的一块肥皂,集中反映出维护旧礼教的道学家四铭潜意识中的邪念,揭示了在“正人君子”的外衣掩盖下极其卑劣丑恶的灵魂,具有极深刻的象征意味。《肥皂》是一出《儒林外史》式的讽刺喜剧,作者对潜意识心理活动的巧妙运用,更增强了作品的喜剧色彩,它是现实主义与精神分析的有机结合,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思潮的有机结合。 4.鲁迅在不少作品中也通过任务的梦境来显示人物潜意识的隐秘——那些被压抑的思绪,从而揭示出人物矛盾、复杂的心理活动。如《野草》中于1925年11月3日创作的短篇小说《弟兄》。

5.若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取材于“现代”题材的新小说作品,那么《不周山》便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取材于“古代”创作的第一篇小说创作。故鲁迅是“五四”文学革命中,历史题材小说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从《不周山》开始,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刻画了一系列古代英雄的光辉形象:女娲、羿、禹、墨子、宴之敖者等。他们都是“中国的灵魂”,中华民族的脊梁。这一系列正面形象与《呐喊》中的阿Q、孔乙己、单四嫂子、闰土、华老栓等不幸的人们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有力地证明着:作者在小说创作中,一方面着力挖掘现代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提出了国民性的改造问题;另一方面,从《不周山》开始,也在努力于我们民族本有的创造力的发掘,以作为振奋民族精神的根基。

6.《不周山》在艺术上也有独特之处。它不是以现实主义为主调,而是以浪漫主义艺术方法为主进行创作。作者在极其简略的神话故事的基础上,发挥巨大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用宏伟的气魄、如椽的巨笔,塑造了一个以宇宙为背景,与天地浑然一体的人类伟大母亲的形象,热烈歌颂了中华民族从古以来就具有的无与伦比的创造精神和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不惜牺牲自我的高尚品质。这与作者过去创作的小说迥然不同。《不周山》的创作意图是不仅要解释“人”的缘起,还要解释“文学”的缘起。

7.以《不周山》为起点的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断断续续进行了十三年,最后以《故事新编》为书名,193617

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全书收小说八篇,其中《补天》(即《不周山》)、《奔月》、《铸剑》三篇写于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曾分别发表于《晨报四周年纪念增刊》及《莽原》半月刊。写于1934年——35年的《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五篇,除《出关》曾发表于1936年1月出版的《海燕》月刊第一期外,其余各篇均未在报刊发表,直接收入本书。

8.从1922年冬开始写作到1935年底编定书成,《故事新编》的创作贯穿作者思想发展的前后两个时期。但同作者其他作品集不同,《故事新篇》不是一句写作时间的顺序,而是按照故事内容的历史时期的先后编排的。前期的三篇,虽然有着强烈的表现意义,但《奔月》、《铸剑》多少流露出一丝孤寂、低沉的心绪,而后期的五篇有所不同,充满对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洋溢着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故事新编》的内容可用这样两句话概括:发扬民族正气,刨坏种的祖坟。

9.由于《故事新编》中的八篇作品分别取材于神话、传说及某些史实,所以具体内容并不完全相同,《补天》、《奔月》是神话、传说的演义;《理水》是史实、传说的演义;《非攻》、《采薇》《出关》基本上是史实的演义;《铸剑》近于历史传奇;而《起死》则更像一部富有哲理意义的独幕讽刺喜剧。而就作者处理史料的具体情况看,八篇作品又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史料的“铺排,没有改动的”。如《铸剑》。一类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如《起死》;一类是“古今交融”,将神话、传说、史实与现实融为一炉。如《理水》、《采薇》等,这一类作品较多。

10.“只给铺排,没有改动”,是指作者在创作时较为严格地遵循原作的主题、人物、情节,给以铺叙编排,而没有改变原作的基本内容。《铸剑》的故事出自相传为曹丕所著的《列异传》及晋代干宝所著的《搜神记》中。《铸剑》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原作的内容,而且写出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扩大、深化了原作的主题,赋予了它以新生命。

(1)《铸剑》刻画了眉间尺、宴之敖者的鲜明性格,描绘了国王、往后以及王妃、大臣乃至弄臣的群像。《铸剑》的最大成功是创造了眉间尺和宴之敖者这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铸剑》的突出特色之一是揭示了宴之敖者的精神世界,并通过他的精神世界的揭示、扩大,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2)《铸剑》作为一篇历史小说,虽然作者“只给铺排,没有改动”,但既然是一篇艺术创作,它就不可能没有虚构。这些艺术虚构虽然不是史料上的记载,却是从历史真实出发在当时完全可能发生的事实,人们读来感到真实,合乎情理。

(3)《铸剑》可以说是一首充满悲壮美之美的诗篇,而“三头相斗”的场面及四首古怪难懂的歌词不仅增添了它的诗情,也更抹浓了作品的传奇性和浪漫主义色彩。

11.《起死》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叙事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却不过信口开河。”故《起死》可以说是一个作者虚构的“独幕喜剧”,它深刻地揭露、辛辣地讽刺了庄子的“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唯无是非观。宣扬无是非观的庄子,却要请巡士来判是非,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绝妙讽刺。《起死》是一个寓真实于荒诞之中的故事,但它的创作“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作者是受到《庄子·至乐》篇的诱发而驰骋想象创作出来的。

12.将《起死》同《庄子·至乐》篇加以对照,便可以看出《庄子·至乐》篇中的某些情节只是作为《起死》的引线,也可以说是作者创作《起死》提供了艺术想象和构思的某些条件,至于《起死》的基本内容、主题思想却与《庄子·至乐》篇没有打的关系,而是作者浮想联翩,“随意点染”,艺术想象的产物。庄周这个任务是历史上实有的哲学家,而《起死》中的情节却是虚构的,故很难说《起死》是一篇合乎文学概论上要求的历史小说,坐着的成功之处在于用虚构的一个荒诞的故事,再现了庄周精神世界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唯无是非观,从而将二千年前的古人写得栩栩如生,达到了借古讽今的目的。

13.作者巧妙地将庄周这个人物安放在一个矛盾重重、进退失据的是非圈子里,用他自相矛盾的言行,逐步深入地揭露他的唯无是非观的荒谬和虚伪,使之现出丑恶的原形。作品从三个具体问题入手,来展开对庄子的刻画的。(1)庄周一方面说:“活就是死,死就是活”,另一方面半路上见了髑髅却又认为他确实是私人的枯骨,并召来司命大神将髑髅复活过来,而且一再向那个汉子声明:“你已经死了五百年了”,“是我看得可怜,请司命大人给你活转过来的”。可见,“死”、“活”是界限分明的。如果真认为“死”就是“活”,那么髑髅就等于是活人一样,庄周也就用不着请司命大神来复活了。(2)庄周一方面说“奴才就是主人公”18

(即主人公也就是奴才),另一方面,当他被一群鬼纠缠时,却又抬出了他心目中最大的主子——楚王来镇压小鬼,说“楚王的圣旨在我头上,更不怕你们小鬼的起哄!”可见,在关键时刻,主子和奴才是有区别的。(3)庄周一方面说,当巡士帮赤条条的汉子向他讨一件衣裳遮羞时,他又说“我这回要去见楚王,不穿袍子,不行,脱了小衫,光穿一件袍子,也不行”。可见,在这时的庄子看来,逼近是“有衣服对,”而且,只穿一套衣服不行,还要配套。(5)最后,庄周是宣扬“无是非观”的,但是当那个赤条条的汉子部分青红皂白硬是要他赔衣服、包裹、雨伞时,他无可奈何,只得掏出警笛,请巡士来辩明是非,可见,一切事理都是有是非曲直的。作者即是这样通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手法,将庄周的“无是非观”的虚伪、荒谬揭露无遗。

14.《起死》与《故事新编》中的其它作品相比较,颇为独特。

(1)就其内容看,颇似一个借古讽今的寓言故事。庄周的文章用语言的格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起死》采用寓言的形式,寓真实于荒诞,以荒诞表现更大的真实,从这一点看,也可说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2)从另一角度看,《起死》又恰似一个独幕讽刺剧。它用人物的对话和“舞台指示”展开情节,有尖锐、紧凑而富讽刺性地喜剧冲突,在令人发笑的喜剧冲突中战士人物性格的重重矛盾。鲁迅曾说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起死》正是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将“唯无是非观”的丑恶本质撕破给人看,在一连串的笑声中,让表面超然物外的庄子现出为统治者所用的原型。

15.《理水》即是作者“将历史与现实融为一炉”这一类作品的代表。《理水》写的是距今约四千年前,我国古代的英雄人物大禹治水的故事。它不同于《起死》,不仅主要人物在历史上实有其人,而且大禹治水这一主要情节线索也有充分的史料依据。《理水》是从大量的史料出发,将禹作为历史上的主要英雄来赞颂的。禹的治水事迹没有虚构,可说是“博考文献,言必有据”。但《理水》又不同于《铸剑》,它虽然有充分的史料依据却不是史料的“铺排”,而是在史料的基础上揉进了大料的现实生活内容,使作品显示出与一般历史小说不同的特色。这在第一二章中尤为突出。在禹正式出场之前,作者用相当大的篇幅描写了“文化山”上一群卑劣无聊的名流学者及搜刮民脂民膏的反动官员的活动。作品中所描写的“文化山”上的那一群学者,在现实生活中是有模范儿的,他们的言行都有充分的现实依据。鲁迅一向憎恶那些鄙视劳动人民,有意无意向统治者献媚的文人,故在创作《理水》时,信手拈来地将他们揉进作品中,作为禹的主要对立面来加以辛辣的讽刺。同样那“两位”考察水灾的大员,也是现实生活中国民党反动派官僚的缩影。《理水》的创作,就是人物禹的实际来说,可谓“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而就某些次要人物和情节来说,它又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甚而至于是“信口开河”。

16.题为《理水》,作者却没有用很多篇幅去描写禹如何治水的详细过程,而是围绕着大禹治水的一系列斗争,着眼于禹的精神和品质的歌颂,及对形形色色的反面人物的揭露批判上,以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从整个作品看,作者是在层层铺垫的基础上,从正反的鲜明对比中,通过场面描写,用白描的手法勾画出禹高达的形象。至于禹将个人置之度外,数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过程,则是通过禹太太闯水利局的一段插曲及禹后来的追叙交代出来的。禹太太虽是一个昙花一现的人物,但却从另一角度对禹的形象作了有力的烘托。从作者的创作意图来看,禹这一高大的英雄形象自然是作为“中国的脊梁”来刻画的。与《补天》、《铸剑》等比起来,《理水》揉进去了大量的现实生活细节,其所占的篇幅几乎将近一半。它不是古人古事的现代化,而是今人今事的巧妙穿插,所以我们把它称为“古今交融”。它是史料、传说与现实的巧妙融合。作品内容的古今交融,人物刻画的正反对比、铺垫烘托,创作方法上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是《理水》的重要特色。这些特色小说突破了一般历史小说的框架,再一次显示出作者艺术创作上的独特性。

第十三章 《故事新编》的特色

1.《故事新编》的一大特色是“油滑”。所谓“油滑”是指在古人古事的描写中,巧妙地揉进去了不少今人今事,穿插了某些喜剧性的现代生活细节与词汇,构成作品特有的艺术风格。《故事新编》从第一遍《补天》开始就出现了“油滑”,以后“油滑”便几乎伴随着每一篇作品的创作,成为贯彻始终,并与其他历史小说显然不同的特色。从《故事新编》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油滑”主要是表现在反面人物或落后人物的刻画上。这些形象虽然是以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为依据的,但作者一旦将他们揉进作品后,便成为某19

种艺术典型,获得了普遍的意义,从而与现实中的原型有所区别。另一方面,作者将他们揉进作品时,又明确地划分出了一条古今的界限,使读者一眼便能看出它们并不是古人古事,不至于产生以今人代替古人,或使古人现代化的特点。作者的这种古今交融的写法,在艺术上的却是一个创造,但是这种写法也只有本人能够运用自如,他人是不易学到的。

2.《故事新编》的另一大特色是它的浪漫主义倾向十分鲜明、突出。

鲁迅早期是一个浪漫主义的倡导者。1903年他写了肌肤浪漫主义传奇色彩的《斯巴达之魂》。浪漫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在《呐喊》、《彷徨》中并不占主导地位,比较来说,《故事新编》中的浪漫主义较前二者更为集中、突出。《故事新编》中的有些作品基本上是浪漫主义的,《补天》、《奔月》、《铸剑》、《起死》;有些作品基本上是现实主义,但也不乏现实主义色彩,如《理水》、《非攻》、《采薇》、《出关》。浪漫主义在《故事新编》中,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故事情节的传奇性

《故事新编》中不少篇章取材于神话传说,如《补天》、《奔月》、《铸剑》、《理水》。《故事新编》直接取材于神话的篇章,不仅继承了它的浪漫主义,而且作者借助艺术想象和极度的夸张,进一步丰富了神话传说的内容,使浪漫主义得到更充分的表现。《铸剑》的材料来源于《列异传》或《搜神记》,原故事虽有着一定的传奇性,但只是一个轮廓。作者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进行艺术加工后,增强了不少神异奇特的情节,使它的传奇性得到充分的表现。《铸剑》中三头相斗的场面及四首古怪的歌谣,使作品显得更为奇特、浪漫,而人物的反抗精神,作品的复仇主题也随之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起死》中一堆枯骨居然复原为血肉之躯,并且与庄周进行了激烈得争吵,共同演出一幕不可多得的讽刺喜剧,这可说是现代的新传奇。

二、正面人物塑造的理想主义

与《呐喊》、《彷徨》比较起来,《故事新编》的突出特色是塑造了一批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的形象。这些人物的创造充满理想主义色彩,作者从几个方面突出描写了这些人物的光辉形象。

(一)奇特的外貌与雄伟的气概。从《故事新编》整个来看,应该说作者对人物的外貌肖像描写是不多的,但是寥寥几笔的勾勒已经显出了与众不同的气概。

(二)非凡的才能。《故事新编》中的英雄人物都具有超人的智慧和才能,他们或者能开天辟地,或者能改天换地,或者能力挽狂澜,作中流砥柱。女娲能炼五色石补天,搏黄土造人;羿的神力能射日,为民除掉封豕长蛇;禹能驯服滔天的洪水,救民于水火中;宴之敖者却能使砍掉的人头唱歌,为万民除害报复。这些人物既是超人的非凡英雄,又是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的化身,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古代人民群众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反抗强暴、战胜邪恶的强烈愿望。作者在塑造他们时,既强调了他们超人的一面,又突出了他们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一面,他们是根植于人民生活土壤中的巨人形象。

(三)崇高的品德,美好的内心世界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女娲为了救助人类,炼石补天,日夜辛劳,用尽了自己的全身力气,终于累死在补天的活动中;羿为民除害,射尽了封豕长蛇,文豹黑熊,最后妻子奔了月,只剩了一个孤寂的自己;禹为了治水,新婚四天就离开了妻子,治水十三年,数过家门而不入;宴之敖者为千百万被压迫的人民复仇,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这些人物完美的品质,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追求。

三、奇妙的想象、联想和极度的艺术夸张。

奇妙的想象、联想和艺术夸张是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故事新编》中它们鲜明地体现在一些富神话传奇色彩的篇章中。就《故事新编》整个创作来说,作者敢于突破一般历史小说创作的框架,采取古今交融的写法,在古人古事中揉进不少今人今事,这本身即是大胆驰骋想象、充分发挥联想的结果。是浪漫主义的一种表现。这种突破古今界限,古中有今的奇妙构思,使人们大开眼界,获得一种新的艺术享受,进入一个新奇的艺术境界。

奇妙的想象、联想是与极度的艺术夸张紧密联系的。作品中的艺术夸张不仅表现在正面英雄人物的雄奇、伟美、理想化上,而且也表现在被嘲讽对象的漫画化上。《起死》中突出章子思想上唯无是非观的荒谬的一面,给以夸张的描写,使之洋相出尽,充满喜剧性。《出关》中一再强调老子“好像一段呆木头”的夸张描写。乃至《理水》中“文化山”上的一群学者,《采薇》中的小丙君、小穷奇,《铸剑》中一群混用的 王妃、大臣,都无不具有因艺术上的夸张而带来的喜剧性。

20

上一篇:督导意见反馈整改记录下一篇:道德与法治中学第一课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