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民政政策

2022-07-17

第一篇:脱贫攻坚民政政策

民政领域脱贫攻坚实施要点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全县民政领域脱贫攻坚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和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重要论述、关于民政工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民政部、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大扶贫格局,坚持现行扶贫标准,持续推动责任、政策、工“三落实”,实施脱贫攻坚总攻战,确保高质量完成民政领域脱贫攻坚任务。

一、强化脱贫攻坚学习调研 ?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的重要论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民政工重要指示精神,为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和民政系统帮扶责任人培训会议的重要学习内容,坚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跟进学习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切实践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初心和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牵头股室:局机关支部) ?

2.加强调研培训。以贫困发生率 1%以上或剩余贫困人口超 50 人省挂牌督战的 4 个贫困村(高士镇毛安村、黄河村、龙口村、花园村)和贫困发生率在 1%以上或剩余贫困人口达

到 50 人重点督办的 4 个非贫困村(高士镇高士村、新坝村、官庄村、赛口镇红旗村)为重点,局班子领导定期开展调研,深入基层、贫困户家中听取干部群众意见,落实攻坚举措,安排救助办业务人员“一对一”加强省挂牌督战的 4 个贫困村业务指导。组织开展民政兜底脱贫培训,通过培训切实提升基层民政脱贫攻坚工能力。(牵头股室:办公室、社会救助办) ?

二、工重点 ?

(一)高效实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 ?

1.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对我县尚未脱贫的 2842 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逐户排查,确保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兜底保障。加强与扶贫部门的动态协调,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因病因残因灾等新增、返贫贫困人口纳入救助范围。配合扶贫等相关部门,全面比对、摸排未脱贫人口和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能力较弱、返贫风险较高的巳脱贫人口以及贫困边缘人口,掌握未纳入救助范围的人员情况,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救助。动态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稳定解决吃穿“两不愁”问题。(牵头股室:社会救助办) ?

2.积极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根据国家、省、市社会救助综合改革部署和要求,构建多层次有梯度社会救助新格局。优化简化社会救助审批流程,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加大临时救助力度,下拨临时救助乡镇备用金,对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

户积极实施先行救助,着力防范脱贫群众返贫。全面建立低收入群体数据库和主动发现机制,探索开展低收入群体帮扶解困工。(牵头股室:社会救助办) ?

3.加强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服务。按要求提高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通过公开招投标,全面推行特困人员住院护理保险;加强分散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全面签订委托照料服务协议,按季度发放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档案管理等基础性工。加强特困人员自理能力动态评估复核,加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提升改造,确保有集中供养意愿且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员都能得到集中供养,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 50%。(牵头股室:社会救助办、养老服务和慈善事业促进股) ?

4.深化农村低保专项治理。聚焦“脱保”“漏保”“落实政策一刀切”等问题,持续推进农村低保专项治理。畅通拓宽群众信访举报渠道,完善投诉举报电话接听处置规程,加强值班值守,确保电话畅通。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建立健全与纪检监察部门问题线索联查联办、直查直办机制,不断巩固提升专项治理成果。(牵头股室:社会救助办) ?

(二)加大特殊群体关爱帮扶力度 ?

1.做好农村儿童、留守妇女关爱保护工。加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实现“动态监管、应保尽保”。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的意见》,强化困境儿童分类保

障,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夯实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四位一体”救助保护机制,坚决杜绝无人监护现象。加强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工,摸底排查农村留守妇女情况。(牵头股室:儿童福利和社会事务股) ?

2.加强贫困残疾人关爱帮扶工。持续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工,协调财政、扶贫、残联等相关部门,探索建立“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动态管理,做到应补尽补,按月打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探索开展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统筹相关资金实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工。(牵头股室:儿童福利和社会事务股) ?

3.推动养老服务资源聚焦脱贫攻坚。完善高龄补贴制度,加强动态管理,应补尽补,按月打卡发放高龄津贴。推进乡镇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敬老院)和村级养老服务站相衔接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并按时完成农村留守老人数据录入工,持续推进农村老人联系人登记、赡养协议签订、探视走访工。加强资源统筹,对农村困难家庭的高龄、失能、留守老人,督促各方履行关爱职责,增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安全监护、权益保障等基本服务。(牵头股室:养老服务和慈善事业促进股) ?

(三)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

着力发挥社会组织在产业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帮扶、智力帮扶和对口援助中的用。组织 8 家左右社会组织到高士、

赛口挂牌督战的 4 个贫困村和重点督办 4 个非贫困村开展实质性帮扶活动。通过示范引领,推动全县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工规范化、常态化。积极引导慈善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进一步发挥慈善组织、专业社工和志愿服务在脱贫攻坚中的用。(牵头股室:社会组织管理股、养老服务和慈善事业促进股) ?

(四)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 ?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的政策指导,构建和完善惠及贫困人口等群体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开展“最美城乡社区工者”推选活动。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和基层干部能力建设,指导贫困村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开展村规民约推选活动,推动健全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加强农村红白理事会建设,推进婚丧领域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牵头股室: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股,配合股室:儿童福利和社会事务股) ?

(五)扎实做好结对帮扶工 ?

严格落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及时调整县民政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和结对帮扶责任人。深入调研,因村分类制定单位定点帮扶工计划,组织民政系统帮扶责任人为结对贫困户制定帮扶工“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电话、微信等“不见面”帮扶方式,加强与帮扶贫困户的联系沟通;条件允许后,及时开展入户走访,了解贫困户家庭生产生活现状。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持

续加大定点帮扶力度,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发挥民政部门职能优势,持续加大对帮扶村的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支持。(牵头股室:局扶贫办,配合股室:各相关股室) ?

三、工保障 ?

1.认真抓好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巡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抓好各级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巡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和国家、省市考核验收反馈问题涉及民政领域工整改,把巡视巡察整改工为检查“四个意识”、“两个维护”的试金石,为贯穿脱贫攻坚始终的重要政治任务,坚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持之以恒抓好巡视巡察整改工,确保各类问题改彻底、改到位。(牵头股室:局扶贫办,配合股室:各相关股室) ?

2.加强民政领域脱贫攻坚信息交流和宣传。积极向上级部门报送民政领域脱贫攻坚信息。通过政务信息公开网、民生工程网等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推广民政领域脱贫攻坚工的政策文件、特色做法、工亮点、典型经验,做到主题宣传有声势,典型报道有分量,舆论引导有力度。(牵头股室:局扶贫办,配合股室:各相关股室) ?

3.做好民政领域脱贫攻坚信访事项办理工。积极畅通拓宽群众信访举报渠道,紧盯政策落实“一刀切”等漠视侵害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件件有回复,跟踪抓落实,认真化解信访突出问题,营造公正透明的信访环境。(牵头股室:办公室,配合股室:各相关股室)

?

4.加大对挂牌督战贫困村、重点督办非贫困村的资金支持力度。在安排临时救助资金时,重点对 4 个省挂牌督战贫困村和 4 个重点督办非贫困村所在的乡镇按照一定额度给予倾斜和支持,强化临时救助在解决“两不愁”问题的兜底用,助力解决“三保障”问题。同时,在安排城乡社区建设奖补资金时,给予 4 个省挂牌督战贫困村和 4 个重点督办非贫困村支持。(牵头股室:社会救助办、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股) ?

5.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民政服务”,加快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做好低保信息系统应用,全面推行社会救助工网上审批,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牵头股室:社会救助办,配合股室:各相关股室) ?

6.加大督查检查力度。通过加强日常管理和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推进民政领域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工落实。对民政扶贫领域有关问题线索,迅速组织力量,快查快办,严惩违规违纪行为。(牵头股室:局扶贫办,配合股室:各相关股室) ?

第二篇:民政局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今年来,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脱贫攻坚有关文件精神,紧跟全县脱贫攻坚步伐,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充分发挥精准扶贫“1+20”部门兜底保障职能作用,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

为切实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民政局及时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扶贫业务领导为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为成员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及社会保障兜底专责组,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局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与民政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局务会不定期听取民政兜底扶贫工作推进情况汇报,确保民政资金落实和全县扶贫工作有效融合。

(二)着力实施低保兜底,助推脱贫攻坚。

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4738户47719人,特困供养对象2016户2307人,其中兜底保障对象7655户17249人(农村一类低保1772户3721人、二类低保3878户11232人,特困供养对象2005户2296人),未脱贫建档立卡户中兜底保障对象5934户13669人(其中农村一类低保1398户3104人、二类低保2967户8767人,农村特困救助供养人员1569户1798人),占兜底保障人口的79.25%。按照为民办实事工作任务要求,从第二季度开始,补发了第一季度生活补助提标资金,农村低保一类保障对象月补助水平由292元提高到310元,二类保障对象月补助水平由275元提高到290元;

二是靠实乡镇主体责任,确保申请审批程序规范。

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6420元提高到8000元(护理补贴为158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5010元提高到5388元(其中:生活补贴每人每年5064元,其他324元统筹使用)。组织召开了全县社会救助工作座谈会和工作推进会,进一步靠实了乡镇人民政府农村低保工作主体责任,同时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农村低保工作的通知》(镇民发〔2017〕339号),进一步明确了乡镇干部负责申请受理、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综合评估、三榜公示等工作责任。组织开展了乡镇分管领导、业务人员社会救助工作业务培训,进一步规范了农村低保对象及类别精准认定标准、申请审批程序、档案建设等。同时组织县、乡开展了兜底保障暨社会救助政策宣讲会,重点从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解读,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进一步理清了落实社会救助相关政策及“两项制度”衔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明确了相应对策措施。继续坚持有效期管理办法和定期核查、定期报告制度,切实落实应保尽保政策。对家庭情况发生变化的及时增发、减发或停发保障金,特别是把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不能脱贫、因病因学造成大额支出的对象纳入到农村一、二类低保中,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同时组织工作组开展了社会救助工作督查活动,对各乡镇第一季度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针对发现的主体责任落实、评议程序执行、保障对象认定、救助资金管理、档案资料建设、业务资料报送、养老服务质量提升、政策落实、乡镇工作力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局下发了《关于2018年第一季度全县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的通报》(镇民发〔2018〕117号),要求各乡镇全面进行了整改,清理清退了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对象47户134人。加强了部门之间信息比对工作。县上通过与房管、车管、人社等部门衔接正式启动了信息核对工作,通过核对使保障对象进一步精准,兜底对象进一步明晰。现有农村低保对象较去年年初减少了6522户20295人(一类减少了826户2380人,二类减少了2095户6363人),农村特困供养较去年年初减少了33人。组织开展了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活动。印发了《镇原县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实施方案》(镇民发〔2018〕145号),召开了全县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动员会议,重点从社会救助主体责任落实不力、低保腐败、干部作风、错保、漏保问题、兜底保障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其他社会救助工作七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治理。县政府与19个乡镇现场签订了《农村低保对象审核暨专项治理工作责任书》,县局建立了科级领导包抓乡镇责任名单,并按照责任划分,利用10天时间对各乡镇动员部署情况、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各乡镇,要求即知即改。4月份,组织开展了特困供养人员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工作,严格按照文件规定,从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分为重度、中度、轻度、能力完好四个等次,按照特困供养对象护理政策,计划对评估结果为重度的分散供养对象,向护理照料人员每人每年发放护理照料补贴3600元,对评估结果为中度的分散特困供养对象,向护理照料人员每人每年发放护理照料补贴2400元。截止目前,初步评估全县有重度失能236人,重度失能464人,县上将按政策进行复审,并对符合条件的落实政策。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会议精神,提升养老服务质量。2017年县政府第八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镇原县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问题整改方案》,对全县养老服务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县敬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问题整改的紧急通知》的明电,我局配合各乡镇从法人登记、管理及工勤、运行经费、整合入住、医养结合门诊设置、账户设立、资料完善、硬件建设、岗位培训9个方面进行了整改。加强集中供养机构建设与管理工作。除城关、三岔中心敬老院外其他均完成了民办非企业登记;

所有敬老院医养结合门诊设置、账户设立、资料完善均落实到位,并配备了监控、消防等设备;

五是全面启动追责程序,严肃责任追究。

城关、平泉、孟坝3处敬老院完成了维修改造。我局印发了《镇原县开展监督检查发现涉及农村低保主要问题集中整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镇民发〔2018〕3号),组织各乡镇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马渠乡唐塬村1户农村低保资金“二次分配”问题,新城镇郭沟圈村、小岘村5户“未整户保障”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县纪委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立案处理。对屯字镇下郑村文书郑洁领取低保及合户保一事进行立案处理,追回违规资金51510元上缴县财政,并对下郑村文书郑洁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村支书兼村主任白成理给予警告处分。下郑村支书家属违规领取低保问题,县纪委已进行立案处理。

(三)加强医疗救助力度,拓宽救助范围。

目前我县医疗救助工作实行住院救助为主,门诊救助、参保参合救助、其他特殊救助为辅的方式。通过各级会议、张贴标语、宣传专栏、网络平台多种形式,多渠道、全方位从救助范围、救助方式、救助标准、救助程序进行了宣传,充分发挥网站、报刊、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的宣传渠道和宣传功能,同时通过各乡镇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村组宣传栏、印发大病医疗救助宣传彩页,提升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对特困供养对象和孤儿政策范围内的住院治疗费用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再经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报销后,集中供养对象的剩余费用予以全额救助,分散供养对象的剩余费用按照95%给予救助。对城乡低保对象住院治疗的合规费用,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再经大病保险报销后,普通住院费用按照75%给予救助,重特大疾病住院按照85%给予救助。对2017年9月30日以后住院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自负合规医疗费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再经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报销后,年累计超过3000元以上部分,全额给予救助。低收入家庭个人自负合规医疗费用在5000元以上的部分,普通住院按照40%给予救助,重特大疾病按照50%给予救助。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的门诊费用在500元以上的,按照20%给予救助,年救助金额不超过2000元。对集中供养农村五保供养人员,因慢性疾病和特殊疾病在定点医疗机构的门诊费用按照95%救助。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孤儿、“三属”、七至十级在乡残疾军人、参战参试人员、农村籍8023部队退役军人、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民政部门按不同等次对个人参合费用进行资助。重新修订了《镇原县城乡医疗救助办法》(镇政办发[2018]2号),在救助范围、救助方式和标准、救助程序、资金筹集和管理、制度衔接、信息共享、监督检查等方面做了进一步明确。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并对2017年9月30日以后住院的贫困户住院产生合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年累计超过3000元以上的部门,民政部门给予全额救助。对城乡低保对象住院产生的合规医疗费用经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的剩余合规费用,不设起付线,普通住院按照75%给予救助,重特大疾病住院按照85%给予救助;

对低收入家庭个人自付合规费用在5000元以上的部分,普通住院按照40%给予救助,重特大疾病住院按照50%给予救助。将重特大疾病病种由省上确定的50种增加到51种,将救助金额封顶线提高到6万等。逐步实现了医疗救助和合作医疗报销、大病保险补偿相结合;

大病救助与常见病救助相结合;

住院救助与门诊救助、参保参合救助相结合;

五保供养对象、城乡低保对象重点救助的多样化救助新局面。目前共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591人457.59万元。其中救助健康扶贫兜底保障对象(一、二类低保和特困供养对象)1195人309.42万元;

救助低收入家庭396人147.52万元;

建档立卡贫困对象530人222.06万元;

三是全力资助困难群众,确保参合资金落实到位。

建档立卡3000元兜底救助270人71.05万元。严格按照市民政局、财政局、扶贫办、健保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庆市民发〔2017〕192号)精神,全面落实重点救助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参合缴费部分资金18.9465万人441.7311万元。同时对2016年补发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资助参合费用按照每人10元的标准补发12.1883人121.883万元。其中对农村低保一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人员、孤儿、重点优抚“三属”对象、七至十级在乡残疾军人、参战参试人员、农村籍8023部队退役军人共计7777人按照每人180元或100元(在校学生为100元)的标准发放资助资金134.79万元。对农村低保二类对象14529人按照参合标准的30%(即每人54元或30元)发放资助资金73.311万元。农村低保三、四类对象和城市差额保障对象44232人按照参合标准的15%(即的每人27元或15元)发放资助资金112.6299万元。为2017年9月在册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与以上重点救助对象未重合的122611人按照每人10元的标准发放资助资金122.611万元。为进一步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简化救助操作程序,方便城乡困难群众就医,提高救助时效,我局与镇原协和医院、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镇原县中医院签订了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协议书,并派驻两名工作人员对医院经办人员为期1个月的业务培训。并向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镇原县中医院和镇原协和医院共预拨救助资金50万元。先后与4所市级医疗机构和18所乡镇卫生院签订了“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协议,预拨“一站式”结算资金27.4万元元。实现了新农合报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补偿以及为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服务“一站式”同步结算,2017年重点救助对象“一站式”即时结算1506人34.99万元,2018年1月至目前我县实行“一站式”结算627人28.0175万元。申请医疗救助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在接到救助申请后,按照《镇原县城乡医疗救助办法》相关规定审核资料,符合条件的指导申请人填写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上报县局。县局接到乡镇政府上报的医疗救助申报资料后,再逐一审核,汇总提交局务会议审批。审批后会同财政局及时将医疗救助资金通过“一折通”实行社会化发放。在审核审批过程中,做到了谁调查、谁签字、谁盖章、谁负责的责任到人机制。

(四)加快民生工程实施,推进项目进度。

为了进一步加快民生工程的实施,我局及时成立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并设项目推进办公室,把项目工作作为全局重点工作来抓,并由副局长牵头协调相关部门,积极推进项目手续办理进度,指定专人专办。截止5月底三个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太平镇中心敬老院项目于2017年7月动工,现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做内外粉及内部装修。镇原县儿童福利院项目和镇原县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于2018年4月动工,镇原县儿童福利院项目正在回填基础,镇原县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正在修建主体。

二、存在问题

一是医疗救助审核原始资料难度大。

上半年,虽然我局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与去年相比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和问题。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医疗救助原则上救助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但在审核资料时不能从纸质资料上直接反应合规费用,甚至有一些原始票据经过彩印后、或者通过非正规渠道开具票据等再次上报县局申请救助,这样给审核资料增加很大难度。近年来,医疗救助对象逐年增多,省市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相关政策逐年细化,分报销对象、分患病病种、分诊疗机构类别等,民政大病医疗救助资金测算仅依靠手工操作,难免在工作中会造成遗漏、多救助、少救助或重复救助等现象。。目前我县医疗救助仍然按照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报销后,手工结算合规费用后,给予医疗救助,未能实现各部门间信息有效衔接,核算任务重,出错率高。目前各项目已顺利开工建设,但后续附属工程缺口1141万元(儿童福利院及附属工程缺口资金200万,镇原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及附属工程缺口资金277万,太平中心敬老院及附属工程缺口资金636万),我局已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同时希望能够在扶贫整合资金中给予援助。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开展低保专项治理。

继续加大兜底保障和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加大信息核对力度,积极与财政、车管、房管、工商等部门衔接,彻底杜绝“四有”人员违规享受低保的现象。开展农村低保“回头看”活动,重点对2017年以来提交申请未受理、审核审批未通过的家庭、动态管理中已退出的低保家庭、因病因学因残因急致贫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干部近亲属进行一次全面核查,建立工作台账,综合运用农村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社会救助政策,确保困难群众在动态管理下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指导乡镇建立已脱贫、未脱贫、未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和“漏保”四类兜底保障对象台账,按有效期管理分时段建立兜底保障增减对象花名册。核查兜底保障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基本情况,重点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分管领导定期不定期督导乡镇党委政府落实社会救助政策主体责任工作机制。进一步严格落实《社会救助责任追究办法》,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对发现的“关系保”、“人情保”、“错保”“漏保”等违规违纪问题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建立强化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新农合、平安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在三家定点医疗机构基础数据的无缝对接,简化申请、审批程序,真正做到各类不同社会救助对象医疗救助业务的一站式受理和即时结算,确保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加快项目建设,积极争取项目缺口资金,协调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使各项目及时竣工。

第三篇:贵州脱贫攻坚政策

贵州省脱贫攻坚政策汇编

(精要版)

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监制

2017年2月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更加扎实地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更加有效地解决当前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月9日,省委、省政府发出2017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令,确保今年脱贫攻坚再战告捷。

为进一步把脱贫政策宣传好,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围绕政策户户见面,聚焦“1+10”扶贫政策,再度制作享受对象明确、申报程序规范、审批快捷及时的简明扼要政策汇编精简版,以便干部掌握政策、群众知晓政策,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一)易地搬迁扶贫

搬迁对象和规模:搬迁对象主要是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对贫困发生率50%以上、50户以下的自然村寨优先实施整体搬迁。“十三五”时期我省的搬迁规模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0万人。

补助标准:我省“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实行差别化补助和奖励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住房补助2万元,非贫困人口人均住房补助1.2万元;签订旧房拆除协议并按期拆除的,人均奖励1.5万元。鳏寡孤独残(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三无人员”)等特困户先由民政供养服务机构进行安置,民政供养服务机构不能安置的,

再由政府根据家庭实际人口统一提供相应的安置房,免费居住,产权归政府所有。

建设标准:按照“保障基本”的原则,防止贫困农户因搬迁负债而影响脱贫,城镇安置的人均不超过20平方米,农村安置的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每户住房面积根据家庭实际人口合理确定。

办理流程:自愿申请搬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主管部门或实施单位公示搬迁户名单→搬迁群众纳入实施计划→下达资金计划→搬迁群众享受补助资金。

(二)教育精准扶贫

享受对象:在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普通高校(不含研究生阶段)就读,具有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和我省户籍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

资助项目:除执行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外,贵州省增加以下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项目: 1.普通高中

(1)扶贫专项助学金,标准为1000元/生•年;

(2)免教科书费,标准为400元/生•年;(3)免住宿费,标准为500元/生•年。 2.中职学校(

一、二年级) (1)扶贫专项助学金,标准为1000元/生•年;

(2)免教科书费,标准为400元/生•年;(3)免住宿费,标准为500元/生•年。 3.普通高校

(1)扶贫专项助学金,标准为1000元/生•年;

(2)免学费,标准为本科3830元/生•年、专科(高职)3500元/生•年。

办理流程:

1.省内学校:已获得过资助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入学报到时直接按资助标准免除国家免学费和贵州省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免学费、教科书费、住宿费资助项目的费用。农村建档立卡一年级贫困新生凭县级扶贫部门发放的具有二维码标识的“贵州省贫困户登记卡”和录取通知书,入学报到时直接按资助标准免除国家免学费和贵州省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免学费、教科书费、住宿费资助项目的费用。扶贫专项助学金资助项目由学校在每年秋季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通过学生资助卡发放。

2.省外学校:已获得过资助的农村建

档立卡贫困学生凭就读学校盖章的申请表,农村建档立卡一年级贫困新生凭县级扶贫部门发放的具有二维码标识的“贵州省贫困户登记卡”和录取学校盖章的申请表,在每年秋季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到户籍所在地县级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申请,通过涉农补贴“一卡通”或“一折通”发放资助资金。

(三) 医疗救助扶贫

保障对象:全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资助参合。2017年起,除原规定由民政、卫生计生部门分别资助当个人参合(保)的11类人群(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计生“两户”家庭成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精减退职老职工;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者;家庭经济困难的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以及老年人;因医疗自付费用过高导致家庭无力承担的患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群。)外,对其余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当个人参合(保)缴费确有困难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按照脱贫攻坚规划整合相关资金予以资助,确保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参合(保)。

2.实施“两提高、两降低、一减免”政策。“两提高”即提高普通门诊和普通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幅度不低于5个百分点)、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两降低”即降低普通住院和大病保险起付线;“一

减免”即经转诊在省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不设起付线。

3.建立医疗扶助制度。对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费用通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补偿后,自费医疗费用仍然过高,影响其家庭基本生活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按照脱贫攻坚规划,整合相关资金,对其进行专项扶助,使其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90%以上,其中重大疾病患者、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的长期保障户、80岁以上老人等重点人群的实际报销比例达到100%。同时,对突发重大疾病暂时无法获得家庭支持、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患者,加大临时救助和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

(四)社会保障兜底扶贫

1.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享受对象:本省行政区域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以及居住证持有人及其共同生活家庭成员在当地持续居住1年以上的家庭。

享受标准:(1)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省级统一确定,由市县分公布实施;(2)家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保口径)〕×保障人数+增发特殊补助金。

申办流程:申请(本人或委托村居委会)→调查核实(乡镇、街道)→民主评困(乡镇或街道组织、村居干部和村居民代表参加)→一榜公示(村居委会或村民组)→

审查(乡镇、街道社会事务办)→审核(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二榜公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审批(县民政局)→三榜公示(县民政局、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批准待遇(县民政局)→保障金发放(县民政局或 乡镇、街道委托县乡金融机构按月发放)。 注意事项:《民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10〕153号)要求“坚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操作,纠正‘保人不保户’的不规范做法。严格把握政策界限,注意防止和纠正随意扩大保障对象范围的做法”,原则上农村低保实行按户施保(国家和省有明确规定不纳入整户识别的除外)。各地要按照“县级统筹、乡负总责、一次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一是必须按户施保,

杜绝保人不保户的不规范做法。目前,在基层低保工作中,除国家和省有特殊规定外,仍然存在大量的保人不保户的现象,对保人不保户的不规范做法,各地应该加强政策宣传,及时纠正。二是兜底的158万人以民政提供的名单为准。 2.特困人员供养

享受对象:本省行政区域内具有当地常住户籍或持有居住证且在当地连续居住1年以上,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困人员。

享受标准: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包括基本生活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由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省直管县(市)

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特困供养资金筹集等情况确定并公布。

申办流程:申请(本人或委托村民小组和其他村民)→民主评议(乡镇或街道组织、村居干部和村居民代表参加)→审核(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公示(村居委会或村民组)→审批(县民政局)→特困供养金发放(县民政局或乡镇、街道委托县乡金融机构发放)。 3.城乡医疗救助

享受对象:具有当地常住户籍或具有当地居住证且在当地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下列人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等。

享受标准:(1)对重点医疗救助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

给予补贴;(2)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按规定比例给予补助;(3)对医疗救助对象中的重特大疾病患者给予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补助;(4)医疗救助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经济社会 发展水平和医疗救助资金情况确定、公布。 申办流程:(1)对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精减退职老职工等已确定的医疗救助对象的医疗救助,由县级民政部门直接申办,实行医疗救助费用“一站式”结算或县级民政部门直接救助;(2)医疗救助范围中的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者,持当地卫生计生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及票据,直接到县级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

(3)其他人员,向户籍(居住证)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具体救助流程为:申请(本人或委托村居委会)→调查核实(乡镇、街道社会事务办)→审核(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公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审批(县民政局)→医疗救助金发放(县民政局或乡镇、街道委托县乡金融机构发放)。

4.住房圆梦行动

享受对象:住房救助对象是指符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城镇住房救助对象,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

享受标准:全省无统一标准,由各市、县(市、区、特区)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

确定。

保障方式:(1)住房租赁补贴;(2)配租(售)公共租赁住房。

申办流程: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申请人到工作所在市、县(市、区、特区)、乡(镇、街道、社区)或在住房保障部门进行申请。申请资料:申请书、申请人及家庭成员身份证、申请人及家庭成员户口簿、婚姻情况材料、申请人及家庭成员居住地住房情况证明、申请人及家庭成员收入证明以及市、县(市、区、特区)要求的其他资料。

5.住房圆梦行动(农村危房改造)

申报条件: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政府补助以户为单位,由户主提出申请,申请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房屋在城镇规划区外,

申请人是房屋产权所有人,且在此居住;(2)根据《贵州省农村危房评定暂行标准》鉴定的危房户;(3)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人均水平的农村困难家庭。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享受农村危房改造补助:(1)已有安全住房的;(2)住房困难、拥挤、需要分户的;(3)已实施过农村危房改造的。

危房评定标准:按照《贵州省农村危房评定暂行标准》,农村危房的危险状态划分为

一、

二、三级。(一级:整体危险,需要拆除重新建设;二级:局部危险,仅对局部构件进行更换、维修,即可恢复正常使用功能;三级:有危险点,仅需要更换个别构件或轻微维修,即可恢复正常使用功能。)

贫困类别:贫困类别分为贫困户和困

难户两种。(1)贫困户:户主属于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评定的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2)困难户: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人均水平的农村困难户。

补助标准(2017年):

(1)贫困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3.5万元,二级危房户均补助1.5万元,三级危房户均补助1万元;

(2)困难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0.5万元,二级危房户均补助0.3万元,三级危房户均补助0.2万元;

补助申请:(1)有改造意愿的农村危房户提出申请,以户为单位,由户主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2)申请人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对申请人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将调查结果在村务

公开栏、村民聚居地进行公示;(3)公示期满后,将相关材料整理上报乡(镇)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乡(镇)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对材料进行审查,并实地核实;(4)将符合条件的户主名单、贫困类别、危房等级和拟补助标准在乡(镇)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村民聚居地进行公示。公示期满后,将审查结果和相关材料整理汇总上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5)对不符合条件的出具书面意见,明确告知;(6)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农危改领导小组汇总各乡(镇)情况,对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审查,并将审批结果在乡(镇)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村民聚居地进行公示。(7)公示期满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批准成为当年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改造对象。

6.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享受对象: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享受标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目前国家规定的基础养老金为每人每月70元,个人养老金目前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

申办流程:

(1)凡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可携带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或户籍证明)等相

关资料,到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或乡镇人社中心办理参保手续。

(2)凡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城乡居民,应于到龄当月10日前,携带户口簿、本人居民身份证(或户籍证明)原件、银行存折等材料,到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办

理待遇申请手续,于次月开始领取养老金。

(五)金融扶贫

1.扶贫小额信贷(精准扶贫“特惠贷”)

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凡可以创收增收的项目均可申请“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除担保抵押、扶贫贴息支持、县级风险补偿”的低利率、低成本贷款。扶贫部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5万元以内的贷款,按实际贷款利率给予贴息补助,最高不超过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

21

准利率。

办理流程:

建档立卡贫困户向农村信用社提出贷款申请→农村信用社向贫困农户发放贷款→县级扶贫部门与农村信用社按季度进行贴息结算。

2.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入学前户籍在贵州省,被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含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学校名单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的,经有权部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经济收入不足以支付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的全日制新生或高校在读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生。可按照

22

学费和住宿费总和最高不高于8000元/人/年;全日制研究生(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按照学费和住宿费总和最高不高于12000元/人/年贷款。

3.保险扶贫:依据《贵州省2016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黔府金发〔2016〕6号),“对于自愿参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个人自缴15%的保费,从切块到县的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让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特殊待遇。建档立卡贫困户电话咨询当地县级扶贫部门,并按其要求办理。

23

第四篇:民政局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完善救助制度,发挥社保制度兜底脱贫作用。

一是健全管理机制,规范救助工作。为了让全县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最及时、最可靠、最便捷的帮助,我县在全市率先建立了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三级代办”的社会救助服务新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设立了社会救助便民代办员,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一做法得到了省市领导充分肯定,**市社会救助现场会在我县召开,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在政策落实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及省市有关救助政策,先后制定出台了*个社会救助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以规范我县低保工作,提高低保对象认定准确率,认真落实乡镇政府是审核主体,民政局是审批主体的责任。以完善社会救助便民代办员培训例会、乡镇干部联系困难群众、完善定期排查、及时发现和信息上报制度为重点,完善了救助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建立了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二是加大核查力度,实现动态管理。按照省市县要求,组织指导各乡镇开展了低保对象集中核查活动,制定下发了我县《关于做好*****年社会救助兜底脱贫工作的通知》、《开展低保对象集中核查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开展农村低保精准核查工作方案》,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多次召开调度会及时掌握进度,县政府主管县长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状,成立了专门核查组,加大核查力度,做到村村核查,家家登门、户户核实、人人见面,核查率达到****%。*****年*月份,又以县政府名义制定下发了《**县符合条件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救助工作方案》和《**县解决漏保问题的工作方案》,确保将符合条件的特困群体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年以来为*户*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实行了低保兜底。目前全县有农村低保对

象*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户*人属于低保对象,占全县建档立卡户数的*%。

社会化发放农村低保金*万元。

三是及时提高标准,落实“两线合一。按照省、市要求,我县严格执行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政策规定,以县政府办名义制定下发了《推行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的实施方案》,将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元,补发保障金*万元。从*****年**月份起又将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元。统一印制并发放了最低生活保障证和特困供养证,现已发放到位。

*、认真做好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提标工作。为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医疗权益,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卫健委、**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印发关于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水平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对贫困家庭分类实施救助,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贫困医疗保障对象由医疗救助资金按*%的比例救助,累计最高救助限额*万元。对患重特大疾病住院,超出最高限额以上的自付医疗费,由医疗救助资金按*%的比例救助,住院最高救助限额*万元;其他困难群众患大病,按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实施办法》通知精神,全面实施了救助,救助比例由原来的*%提高到*%。截止目前共对*人实施医疗救助,社会化发放救助金额*万元。

*、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和门诊医疗救助补发支付工作。*****年*月*日,市局召开会议以后,我县抓紧落实上级文件精神,进一步理顺工作步骤和工作内容,有针对性地制订完善工作举措,推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工作。按照市局的通知要求,我们及时于人社部门进行了沟通,考录了所有

符合条件的住院人员的基本信息,然后同扶贫办提供的人员信息进行比对,整理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住院补偿明细。为了第一时间将补偿资金发放到患者手中,我们一方面安排专人及时与各乡镇及村民政专干沟通,搜集贫困人员的联系方式,及时下发通知;另一方面在行政服务中心民政局窗口安排专人办理贫困人员住院救助的资金发放。此项工作共涉及*人次,补发资金**.*万元。

*、扎实做好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工作。已制定下发了《**县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施细则》和《**县临时救助暂行办法》,同时,加大社会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印发社会救助政策明白纸*万多份,使广大群众对各类救助政策、条件做到心知肚明,营造开展精准认定、精准核查工作的社会氛围。今年以来,为*户符合农村特困条件而享受低保待遇的及时转为农村特困供养待遇。为*户符合特困条件人员实行了特困供养救助。目前,全县共有农村特困供养对象*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户*人属于特困供养对象,占全县建档立卡户数的*%。*****年发放特困供养资金*万元。对*户遭遇突发生活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其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户。

*、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开展好三留守”人员摸底排查工作。按照省市要求及申办程序,确定残疾补贴对象*人,其中: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享受残疾补贴的有*人。今年来,社会化发放残疾补贴*万元。

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结合省市有关要求,周密安排“三留守”摸底统计工作。*月*日召开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启动上线电视电话会议,正在录入全国留守儿童系统。同时,为全县*名孤儿发放生活补贴*万元。其中*名为建档立卡

贫困户

第五篇:脱贫攻坚政策解读

一、住房扶贫

(一)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

1、搬迁对象:(1)、受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或其他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的村、户;(2)、距离行政村中心较远,基础设施、服务设施落后,发展条件较差,基础设施配套困难,无发展潜力的村、户;(3)、人口规模过小,经济来源少的村、户;(4)、距乡、村公路5公里以上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的村、户;(5)、位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和生态敏感区范围内,影响区内环境的村、户;(6)、已规划或即将建设的水库库区范围内的村、户。

2、提供资料:(1)移民搬迁安置户申请表;(2)户口薄复印件(首页---末页);(3)户主及家庭成员身份证复印件;(4)户主一折通复印件;(5)建房手续复印件及安置协议或购买合同(房产证)复印件;(6)新旧房照片(5寸)及电子版。

3、审定程序:本人申请→村张榜公布、向群众反馈确认后上报→镇初审、张榜公示向村组反馈后汇总上报→县张榜公示、向下反馈实施的“三上三下、三级公示、三榜定案”审批程序,张榜公示期为7天,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4、补助标准:分数安置户每户补助3万元,集中安置统规自建每户3.5万元,统规统建每户4.5万元(不含楼房化奖励资金0.5)万元。五保户,特困户每户4.8万元。“交钥匙”工程每户6万元。

(二)农村危房改造

1、危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农村贫困农户。

2、申请审批程序:乡镇对危房户普查---普查户提出申请---村危改领导小组调查核实---评议结果公示7天---(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填写《旬阳县农村危房改造申请表》报乡镇---乡镇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核查、定级---上报镇危改领导小组审批---乡镇公示栏公示7天---(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报县危改办审批/(不符合条件或经公示有异议且异议成立的)材料退回原村(居)委会并说明原因---县危改领导小组抽查复核纳入当年危改对象。

3、补助标准:每户10000元。

二、健康扶贫

(一)门诊补助:参合群众2016按人均60元标准确定个人门诊最高补偿额;户内成员门诊补偿可通用,余额结转至下累计使用。 (二)门诊特殊慢性病补助。

1、分类及病种:

一类:(1)尿毒症三期肾透析;(2)恶性肿瘤放、化疗;(3)各类器官移植后用药;(4)白血病;(5)肝硬化(失代偿期);(6)血友病;(7)Ⅲ期尘肺病。

二类:(1)重性精神病;(2)再生障碍性贫血;(3)系统性红斑狼疮;(4)残疾人部分康复项目治疗(包括运动疗法、偏瘫肢体总综合训练、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截瘫肢体综合训练、作业疗法、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言语训练、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评定9类);(5)心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康复期);(6)糖尿病(并发症);(7)冠心病;(8)高血压病(2级高危组以上);(9)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0)类风湿性关节炎;(1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耐药性肺结核辅助用药;(13)肾病综合症;(14)心肌病;(15)癫痫;(16)Ι期或Ⅱ期尘肺病。

2、补助比例:一类病种补助比例70%,封顶线2万元;二类病种补助比例60%,其中患一种病封顶线1500元,复合病种封顶线2300元。

3、补助程序:一类门诊特殊慢性病凭近期二级以上医院住院病历申报;二类门诊特殊慢性病凭近期二级以上医院住院病历或门诊病历、诊断证明、检查报告单在户口所在地镇卫生院申报。县合疗办组织审批,审批通过的可保留三年有效期。

(三)大病住院报销:

1、报销比例。

2、报销程序:定点医院出院时直接在就诊医院合疗报销窗口办理,非定点医院将住院资料交回户口所在地镇卫生院申报。

(四)大病保险补助。

1、补助条件:2016年1月1日起,经新农合基本报销后自付合规费用达1万元以上的申报大病保险补助。

2、补偿比例:1—2万元(含)补偿50%,2—3万元(含)补偿60%,3—5万元(含)补偿70%,5—10万元(含)补偿80%,10万元以上补偿90%,封顶线为30万元。

3、申报程序:县医院、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住院报销后,达到标准的,在大病保险经办窗口(并设在新农合窗口)直接办理。其它医院住院报销后,凭住院费用结算票据资料和患者身份证在县人寿保险公司大病保险窗口办理。业务咨询电话:0915-7202368。向镇人民政府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镇人民政府进行审核、公示后报县民政局按季度审批,并张榜公示。

(五)“两癌”救助。确诊为宫颈癌、乳腺癌的农村户口患者可向县妇联会申请并提供证明资料,经审核后给予1000元或10000元补助。咨询电话:0915-7202972。

(六)农村医疗救助。

1、特困供养人员及孤儿因病自付部分100%救助。农村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不含1—6级伤残)因病住院治疗自付部分按70%救助,封顶1.5万。县内定点医院住院报销终结后在民政救助窗口办理;县外住院治疗的经合疗报销和大病保险补助后向镇政府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镇人民政府进行审核、公示后报县民政局按季度审批并张榜公示。

2、农村精准扶贫对象因病住院经合疗报销和大病保险补助后自付费用超过1.5万的。患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白血病、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血友病、Ⅰ型糖尿病、甲亢、尘肺、尿毒症、乳腺癌、宫颈癌、重型精神病、耐药性结核、艾滋病机会感染等19类病个人自付合规部分按70%救助,封顶1.5万。其他病种个人自付合规部分按照50%救助,封顶1万元。患者或代理人向镇人民政府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镇人民政府进行审核、公示后报县民政局按季度审批,并张榜公示。

三、教育扶贫

(一)幼儿园学前一年家庭贫困幼儿生活一年补助750元。

(二)义务教育在校寄宿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可申请生活补助,小学每生全年1000元,初中每生全年1250元。

(三)正式注册学籍的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资助额度按贫困程度分为两档,特困生每生每学年2500元,贫困生每生每学年1500元。

(四)职中全日制正式学籍

一、

二、三年级在校学生中所有农村学生职中免学费资金采取分级负担原则,中省按照每生每年1600元的标准补助。对贫困学生予以减免学费。

(五)职中

一、二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职中助学金,每生每学年2000元。

(六)扶贫部门“贫困家庭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统计的贫困家庭中、高职在校学生可申请职中扶贫一次性资助3000元。

(七)户籍在我县,家庭经济困难,已被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的上述高校新生或在校生大学生可申请生源地贷款,贷款金额为学生学费加住宿费,最高不超过8000元每生每年。

(八)当年考上大学本科并且就读的贫困家庭学生可申请大学本科生资助,资助金额以市当年下达补助金额为准(2015年每生5000元)。

(九)当年考上并且就读的贫困家庭中高职学生可申请“雨露计划”中高职资助,资助金额以市当年下达补助金额为准(2015年每生3000元)。

(十)申请程序:(一)至(六)项为个人申请(提供证明材料)→村、镇盖章审核→学校汇总上报→县教体局、财政局审批;第(七)为项个人申请(提供村镇盖章签字证明材料)→县资助中心审核--签订贷款合同上报开行→开发银行审批;第(八)、(九)项为学生申请并提供资料→镇政府审核→县扶贫局审批、发放。

四、信贷扶贫

(一)农村金融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至少有一名具备劳动能力且有意愿发展,承贷主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龄在18周岁至60周岁的家庭可申请农村金融扶贫。对5万元以下、3年以内的贷款免担保、免抵押,全额贴息。享受贴息贷款的贫困户按期结息,贴息资金“一卡通”到户。对通过发展产业已脱贫的户再延续三年贷款贴息扶持。申请程序为由贫困农户提出贷款申请,由村审核列出贷款清单,经镇政府审定,报县扶贫局汇总复核,交由县农商银行各贷款经办机构根据贷款管理有关规定审核、审批发放贷款。

(二)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者经创业培训后,成功创办经济实体的(限微利项目),可申请2-5万元,期限为2年的创业担保贷款。创业担保贷款国家财政全额贴息。申请人须填写申请表格一式三份,并选定一名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工作人员作为担保人,申请资料齐全后交镇社保站初审,后资料交县人社局,由县人社局、财政局、商业银行实地考察,联席会议通过后,进行审批,审批结果交由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发放。

五、救助兜底

(一)五保供养。因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可申请五保供养,集中供养对象每年5800元,分散供养每年5300元。符合条件的由本人或监护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镇人民政府审核→县民政部门审批发放。

(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持有当地常住户口的居民,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16年农村低保保障标准2500元/人.年),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条件的可申请农村低保,实行“三档”救助:一档175元/月,二档165元/月,三档145元/月。由户主或者其代理人向户籍所在地镇人民政府提交申请及相关材料→镇人民政府组织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审核、公示→县民政局组织抽查、公示、审批。

(三)临时救助。因火灾、交通等意外事故造成临时性、突发性的基本生活暂时困难的家庭或个人可申请临时救助。标准为火灾:5000元-8000元;基本生活类救助1000元-3000元;教育类(大学新生)3000元。由户申请→镇政府受理、初审、公示→县民政局审批、公示。

(四)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残疾人以及非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残疾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的困难残疾人可申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补贴标准为18周岁以下残疾人每人每月100元;18周岁以上残疾人每人每月60元。申请程序为向户口所在地的镇政府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村民委员会初审→镇政府审核→县残联发放。

(五)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具有旬阳县户籍并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残疾等级为一级、二级且需要经常照护的残疾人可申请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享受当年残疾人生活补贴的对象为上一9月30日前已办理二代残疾人证并符合补贴对象条件的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为一级残疾人每人每月120元;二级残疾人每人每月80元。申请程序为自愿申请:提供居民身份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通过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向户口所在地的镇政府提出申请→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初审→镇政府审核→县残联和民政部门审批→补贴资金实行社会化发放,通过惠农中心采取“一折通”直接发放的办法,将补贴资金一次性兑付到残疾人帐户。单纯的听力、言语残疾人是否享受护理补贴尚未明确。待明确后,从相关数据库中比对符合条件的补贴对象。

六、养老保障

(一)老年人生活保健补贴。具有旬阳县户籍,年满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可申请老年人生活保健补贴,补贴标准为:70-79岁,50元/月;80-89岁,100元/月;90-99岁,200元/月;100岁以上,300元/月。申请程序为:个人申请→村初审→镇审核→县复核审批→补贴发放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城乡居民申办养老保险养老金。标准为60-69周岁基础养老金标准为80元/月,70-79周岁基础养老金标准为90元/月,80-89周岁基础养老金标准为100元/月,90-99周岁基础养老金标准为110元/月,100周岁以上基础养老金标准为120元/月。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携带户口本、身份证、协议银行存折原件及复印件交镇社保站审核→县城乡居民养老经办中心复核→通过协议银行发放养老金。

七、技能培训

(一)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法定劳动年龄以内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毕业内高校毕业生和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可申请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培训专业不同,补助标准不同,最低600元/人,最高1200元/人。需参加培训人员在镇社保站报名,并提供相关资料→同一专业报名人数达到开班标准→县人社局批准开班→选定具有培训资质的培训学校承办培训。

(二)“雨露计划”短期培训。贫困系统内的贫困家庭人口及移民搬迁户可申请“雨露计划”短期培训,补助标准为1000元/生,程序为县扶贫局拟定资助计划和标准→扶贫部门选定学校→组织对象入校培训→兑现培训补助。

八、涉农补贴

(一)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我省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可申请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扶助标准为1200元/年(100元/月)。申请程序为本人申请→村民委员会审议并公示→镇政府初审并公示→县卫生和计生局审核、确认并公示。

(二)能繁母猪保险。能繁母猪养殖户可申请能繁母猪保险补助,补助标准为每头补助保费48元。(保险机构每头收保费60元,其中养殖户每头投保12元)能繁母猪养殖户向指定保险机构购买能繁母猪保险,经镇汇总后,财政部门直接将补贴资金兑付保险机构。

(三)农机购置补贴。农民及从事农业生产者可申请农机购置补贴,补贴标准为单价不超过30%。程序为县农机局申请办理→乡镇农业站核查验货—财政“一卡通”兑付资金。

(四)良种补贴。购买良种农户可申请良种补贴,补贴标准为水稻每亩15元,玉米、小麦、油菜每亩10元。程序为村统计→镇申报→财政、农林科技联审→一卡通发放。

上一篇:提升党组织凝聚力下一篇:脱贫攻坚整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