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观光农场景观植物设计研究

2022-09-10

正文:

在构成生态观光农场的景观设计要素中, 植物起到的生态效益最为显著, 对农场的建设贡献比较大。农场的植物生态设计应从原有场地植物资源保护和人工植物群落配置两个方面进行设计。

1 现有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我们在景观设计时, 往往一开始就着手进行植物品种的选择并进行植物群落的配置工作, 而忽略了我们的设计对象所在地原有的植物资源, 我们所忽视的其实尤为重要。原有植栽物种的保护与利用不仅有利于原有乡土物种的保护, 减少了新植物种植对环境的破坏, 也有利于区域生态系统环境的稳定, 保持生态链的完整, 维持该地区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在生态观光农场的植物设计之前, 需对农场现有的植物品种进行调查、分析、整理并最终得出结论。通过调查研究, 得出农场现有植栽品种有哪些、分别分部在农场的什么区域、生长状况如何、是否具有保护价值、是否需要继续保留在农场中, 并做出分析图, 对具有重要价值和重点保护的植物要注明, 以利后续设计与施工使用。

在所有的调查分析后, 要结合整个农场的生态景观设计要求, 对现有的植栽进行适当的设计与改造, 以达到农场的整体设计效果。在对现有的植栽进行改造过程中, 应尽量保持植栽原有周边环境不动, 减少对周边植栽环境的破坏, 保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

对原有的农场植栽的利用不仅有利于保护当地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 还有利农场景观的快速成型。

2 植物种类选择

在原有农场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基础上, 我们还需进行人工植物群落配置工作, 因原有的植物资源基本是满足不了生态观光农场的植物设计生态设计要求的。我们在选择树种时, 要从农场的生态、经济、景观效益多方面出发, 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在进行人工植物群落配置工作之前, 首先需按照以下几个原则进行植物种类选择。

(1) 谨慎采用外来和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破坏的物种

首先我们先举个外来物种引进案例并说明其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如凤眼莲 (水葫芦) , 原产巴西东北部, 195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大量逸生, 堵塞河道, 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1]。

单就某一区域内现有植物群落来说, 它们能在所处的环境中存活下来, 那是经过长时间的生态系统进化而成的, 群落内植物通过长期的相互排斥、相互竞争、相互适应而形成现有比较稳定的依赖制约体系, 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彼此的生长与生存。我们从其他区域所引进的外来另类植物种类, 在引进到此地的生态系统后, 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的外来物种竞争力不足, 适应环境的能力不足而被此生态系统所淘汰, 另一种则是新物种的到来打破了原有植栽群落相互依存的稳定关系, 破坏了原有系统的生态平衡, 其新来物种疯狂生长, 而原有物种生长不好以致整个植物群落消失。但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对新物种的引进工作, 应该辨证的看待此问题。可以在我们要大量引进新物种之前, 做一定量的试验, 以确认新物种的引进是否会造成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 但往往试验需要的周期较长, 且所研究的面不足, 不能将各个方面考虑周全, 所以我们在引进新物种时要谨慎对待, 要对当地原有生态植物群落负责。

(2) 多选用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指该区域天然生长的苗木树种或经外来引进且已适应该地区的自然生长环境的品种。乡土树种长期生长于该区域, 已很好的适应了该区域的自然环境, 也是该地区居民所熟悉的品种。与外来树种相比, 乡土树种具有适应力强、成活率高、抗虫害能力高等优点, 更有利植物生态效益的发展。乡土树种的抗虫害能力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化学杀虫药剂的使用, 减少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化学性破坏。

(3) 多选择果树类树种

观光农场的植物选择自然缺少不了生产性的果树种类。果树类植栽也具有创造景观效果的功能。我们要从果树的生长习性、树形、花果期、花果颜色、生产周期及产量等方面入手选择果树, 运用景观美学等概念合理配置果树种植, 以达到生态、经济、景观效益最大化。如只了解某果树的生长习性, 而缺乏艺术美感设计, 只注重效益化而缺少功能性考量, 那势必会给农场的游客观光量带来损失。如只注重艺术美感设计而缺乏生长习性的了解, 那就丧失了果树的生产功能, 破坏农场的经济效益。果园内果树的配置是否合理取决于科学知识、艺术美感与功能效益的有机结合。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大众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设计师要把实用功能与审美特性两者高度地统一起来, 最大程度地发挥科学与艺术的魅力。

参与型的生态观光农场中配置果树, 通过采摘等农业生产活动, 让游客参与其中, 体验其中的甘苦与乐趣, 丰富农场的旅游观光性。

(4) 选用环境适应强的树木

观光农场通常建立在郊区或农村, 面积相对较大, 那么对于农场的养护与管理不能像城市园林一样做到精细化管理, 所以, 在选择农场的树种方面应考虑成活率高的, 易于养护的, 耐贫瘠土壤的等适应力较强的植物品种。

(5) 充分利用野生植被

通常来说, 观光农场范围较大, 且一些野生植被较为丰富, 可以在非重点观赏区域配置一些野生植被, 这既可以降低农场的建设和养护成本, 又可以改善农场的生态景观环境, 利于农场可持续发展。如蛇莓、马兰等园林野生地被。

(6) 适当选用景观树种

生态观光农场有其观光旅游的一面, 建设的目的即为吸引游客来农场进行游览活动, 虽说不仅仅是出于这个目的, 那势必在农场规划设计与建设时要考虑到景观效果与游客游览景点这块, 而植物是景观塑造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因而, 我们在选择时要适当的选择适宜种植的景观观赏树种, 很多乡土树种与果树也都具有观赏特性, 因而可以结合美观、生长习性、乡土性等方面综合选择有利于景观造景的植物品种。

(7) 选用有保健功效的树种

城市居民平日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较快, 心里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而他们选择乡土生态旅游就是要调节这种不健康状态, 恢复身心, 故而很多乡村游都有开发保健类项目。因而我们在选择树种时要选用具有保健功效的品种。

植物自身散发的香气是天然保健品, 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如桂花、菊花、水仙及兰花等具有花香的植物品种, 使人物嗅闻后心旷神怡, 神清气爽。还有些植栽可以净化空气, 这也是我们选择的重点, 如海桐、玉兰、垂柳、山茶、石榴等植栽。通过这些物种的合理搭配, 营造出一个生态保健环境, 使游客置身其中倍感舒适。

3 植物的配置

生态观光农场的植物配置那就要满足农场的生态需求, 要综合考虑植物种类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植物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合理配置。使得植物的配置符合农场整体规划设计要求, 尊重自然生态系统, 保持生物多样稳定性, 兼顾功能与艺术双面特性。

(1) 多空间多物种模式

多空间多物种的种植模式能发挥植栽群落生态效益最大化。多空间植栽群落空间结构从高到低依次为高大乔木、小乔木、大灌木、小灌木、草木与地被。这种配置方式避免了植物之间的相互遮挡, 可以让各个层次的植物充分得到阳光的照射, 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 将更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还有相对密集的植物叶片会遮挡雨水, 减少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 减少地表径流。此外, 多空间多物种的种植模式也是满足生态多样化设计的手段, 这样有利于保持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维护植物群落生态平衡, 也对观光农场的景观起到良好的美化作用。

(2) 以植物生长习性配置

我们在配置植物时, 首先需了解植物的特性, 如其喜阳或喜阴性、对于土壤的要求是否耐贫瘠、常绿或落叶、花季等等特性, 在配置植物群落时综合各特性的特点, 合理配置, 丰富植物群落类型, 增加植物品种与空间多样性, 这样有利于整个生态农场的生态平衡, 减少农场的建设与养护费用, 促使农场经营效益最大化。

(3) 合适的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情况与景观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进而还可能影响整个农场的生态效益。合适的种植间距与密度是植栽生长所必需的。如果种植密度过密, 则植物之间对于养分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植物的生长状况会比较差, 但如果种植密度过稀, 则又达不到景观遮挡与观赏效果, 还可能对生态功能造成影响。因此, 在配置植物时, 要合理安排植物的种植密度, 这样既有利于植物的成活与健康成长, 又对农场的环境与生态系统起到有利作用。在实际设计时要根据苗木的规格及生长习性等因素, 综合考量, 进行密度设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生态观光农场的景观植物设计首先要从原场地植物资源入手, 在原有场地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基础上, 再通过合理的植物选择与配置, 达到符合生态景观、旅游观光、农业生产三方面要求的植物设计目的。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生态观光农场景观设计要素之一的植物设计进行研究, 从对农场所在区域现有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植物设计时的种类选择、植物配置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希望研究成果能对类似观光农场的景观植物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生态观光农场,植物资源保护利用,植物种类选择,植物配置

参考文献

[1] 凤眼莲.http://www.Zhiwutong.com/latin/vascular-plant/22212.htm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中的管与理下一篇:双侧乳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