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高考物理笔记

2023-01-31

第一篇:清华北大高考物理笔记

北大清华高考状元交流

懦弱的人在遇到挫折时只会逃避。(北大清华高考状元交流)

一.课本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阶段,特别高三复习阶段,要注重基础,反复研读课本,巩固基础知识。每看一遍课本,都会有许多新的想法和收获。

二.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深刻地理解课本,要注重课前的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总结。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效率掌握知识的保障。

三.要多与代课老师交流。谨记老师的教导,代课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清楚地知道学生的薄弱点。有句话这样说:学生只参加一次高考,老师却经历了许多次高考。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听老师的呢? 四.要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自信踏实,刻苦努力,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新一天的挑战。

一、学习习惯。

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我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会让学习变得有条不紊,不杂不乱。首先,上课要认真听讲。上课的时间是要充分利用的,因为那是同学们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的时候。所有的知识需要当堂理解,并且紧跟老师的思路,避免开小差。有一个小方法,就是上课时目光跟着老师移动,可以尽量避免走神,也便于老师监督。特别要提一下,有些老师讲课有时会出现“离题”的状况,同学们一是可以提醒老师,二还可以将刚才老师讲的东西巩固一遍,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其次,要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如果在上课前已预习,甚至只是浏览过课本内容,上课时思路就会更活跃,也有助于理解课堂内容,加深记忆。还可以记下不懂的地方,上课时着重注意。所谓“温故而知新”,复习自然也是必不可少。在高

一、高二时,同学们往往只在考试来临的几天里抓紧复习功课。但如果每天将学到的内容巩固一遍,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通常只需要大致将重点知识记一遍即可。

再者,要与老师交流,勤学好问。记得刚上高中时,看到有同学下课了拿着书去问老师难题,还觉得好生奇怪。然而到高年级以后,自己也成天“缠”住老师不放,并由此受益匪浅。尽管遇到难题可以问同学,但向老师提问时,老师会将一些类似的知识串联起来,提高学生的跨越理解能力。因此,请大胆地向老师提问吧!我们的口号是:“不让难题过夜!” 最后,重视笔记。许多科目都需要记笔记,而笔记的记法也不尽相同。例如我们的历史书上空隙很多,就不用专门的笔记本,而是直接写在书上;英语要记的新单词较多,所以要准备特殊的笔记本。而记笔记也是一门学问,看到清晰有条理的笔记,心情也会好很多,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既缓解眼部疲劳,又有醒目清楚的效果。(北大清华高考状元交流)

二、学习心态

首先,把学习当作快乐的事情。虽然做到这一点很难,但是每个学生都不应该从心里厌恶或放弃学习,如果那样,就等于放弃了自己。在这一条里,老师起很大的作用。怎样变枯燥为生动,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怎样让学生喜欢,都是很重要的。只有师生配合默契,才能够变学习为快乐的事情。

其次,把学习当作痛苦的事情。毫无疑问,高中学习是痛苦的。正是因为痛苦,才要求学生们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力与不屈的精神。你可以把学习当作轻松的事情,没有太大的负担,但是你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是很真实的:你付出多少,便会收回多少。高中生就要吃得下这个苦,并且学会苦中求乐。

最后,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情。你为什么要上学?面对这个问题,有多少人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出一个答案,有多少人曾认真思考过?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个答案。但是我的答案是:越努力,越幸运。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人生要活得精彩,要有理想;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和金钱;为了得到足够的知识和金钱,我要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我要上学,我要读书。我要实现我的理想!上学并不仅仅是“混日子”“理所当然”那么简单,受教育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与道路。 因此,请自己仔细思考我为什么要上学?

三、自我激励人要懂得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且永远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学习和生活一样,有时看起来似乎没有出路,但是你只要向前走几步,试一下,才发现别有洞天。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以前数学一直偏科,直到一诊前一个月还考91分。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一如既往地做数学,老师也没有放弃我,仍然耐心地为我解答难题,后来我生平第一次数学考了140以上,而高考更是考了150。换在三年前,我是做梦也不敢想的,但是我做到了,并以此为傲。可见只要有恒心与毅力,就一定会有回报。

四、目标理想人生要有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在高中学习时,也要有近期目标、中远期目标和最终目标。你要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才会最充分地利用好宝贵的时间。树立远大的理想,一经确认,便奋不顾身地向它前进,为它奋斗,这可以成为支撑你学习的精神支柱。以上浅谈了几点,尽管不是太详细,但的确是三年高中亲身所得,希望与渴望进步的人们一起分享。高中对一个人的一生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此时不拼,更待何时?

我在学习各学科时的具体做法:(北大清华高考状元交流) 语文:

1.早自习:朗读背诵课本上的重要篇目,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充分利用好语文读本,既紧密结合课本,又可以拓展知识面。早上的朗读很重要,对于学习文言文来说,可以增强语感,提高理解能力,而且朗读美丽的文章,本身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与熏陶。早自习时,我就经常拿着一本古诗集,看着窗外绿绿的树叶,或是云飘的天空,时而朗读,时而背诵,也是调整心情的一个好办法。

2.课堂上:紧跟老师思路,掌握学习语文的各种技巧,可以在考试中运用自如。学习语文需要同学们端正态度,不要以为是中国人语文都不会差到哪里去。上课的时间的确是重要的,老师的讲解会节约不少自己摸索的时间,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掌握并能正确运用自己的母语,而不是培养几个文学怪才或天才,要重视基础。

3.课外:在日常学习中,语文不会占到课外的太多时间。但是,同学们应该有意识地多看书看报,拓宽眼界,增强理解能力,尤其要充分利用好双休日与长假的时间。学习时准备一个摘抄本是必不可少的,把自己心灵有触动的字句摘抄下来,时时朗诵记忆,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作文的水平。 数学:

1.课堂上:专心听讲是第一位。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这个感觉:数学书上那些例题,我一看就懂,老师还不是都照着书讲下来,还不如我自己看。事实证明,自以为是的确是不好的习惯。同样的例题,自己看懂与听老师讲懂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效果。因此,数学课上专心听讲是绝对的第一位。

2.课外:数学是一个很重要的学科,也是以练习为主的学科。建议同学们在课外多投入些时间做题,并且要从心里重视数学。还应该准备一个错题本,老老实实地将每次错过的题抄在上面,并写上正确的解题思路,变不懂为精通。

3.特别提醒:请数学稍差的同学一定不要放弃这门学科,哪怕到最后一学期,也不能放弃。只要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只要塌实地付出了,就一定会有奇迹出现。永远不要放弃拼搏,因为奇迹只发生在相信奇迹存在的人身上。 英语:

1.早自习:朗读课文,并背诵其中的重要段落,以增强语感。我不提倡早自习背单词,这很破坏语感,也容易让人的英语水平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但是如果一定要记单词,就遗憾比失败更可怕。

学习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北大清华高考状元交流)

背笔记,背例句,背短语。尽量记长一点的东西。

2.课堂上:尽量多说英语,尽量多记一些东西,尽量弄懂每一句话的意思。个人认为英语课不是很累,但绝对不可以抱着玩的心态。即使老师在讲相对枯燥的语法,也必须打起精神,强迫自己听懂。每一分钟,都必须有收获,不然就是浪费青春。

3.课外:多用英语,多听英语,多看英语。课外的英语阅读与听力可以当作消遣,英语歌曲是一个不错的助手。多听英语歌可以提升听力,并增强理解能力,同时记忆短语。关于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我个人不太推崇《疯狂英语》,一是因为太贵,二是因为华而不实。平常看点《英语广场》《英语沙龙》之类的就够了,浅显,便宜,更深层次的可以试试《英语文摘》*文综:这里就只很笼统地说一下:不要以为文综就是死记硬背。背诵固然是绝对的重要,但是要背那么多本书,也必须有整体把握与串联的能力。这些老师都会有详细的方法,自己也要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笔记整洁会省不少工夫。因为我是文科生,所以不敢贸然地谈论理科的学习方法,但是都必须有毅力、良好的心态与诚实的付出、合适的技巧学数学,在扎实掌握好基本功的同时,学数学的最大秘诀就是把高考题当习题做。他把历年来的高考题汇总到一起,再跟自己平常的学习进度结合起来。“我从高二时就开始做高考题,老师讲到哪儿,我就把高考题中所有相关的题目做一遍。长时间做高考题,挺有感觉的,收获不小。”

对于学习理综朱凯也有窍门。他觉得理综的三门科目中比较重要的科目是物理。“做物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戒骄戒躁,拿到题目要先分析到位,千万别着急上手。”朱凯说。他认为,解物理题切勿着急得结论,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解题过程,这样才能体现学习思路。“我的观点就是要把所有相关的方程都清楚地写出来,这样才不会冤枉地丢分。”

我只谈谈化学化学是一门含有很大文科性质的学科,要求理解记忆的东西很多。要学好化学,必须把这一关过好。

在中学化学中,主要的内容还是以某一种元素或某一族元素为主,学习它们的物理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 每一种元素都是与众不同的,所以学习单种元素的时候,对于元素表现出来的所有性质都要一一掌握。例如学习铁元素的过程中,就应该掌握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重要内容。而学习某一族元素的时候,首先应对这一族元素的代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和制法等进行学习,然后从个别到一般逐步地展现这一族元素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北大清华高考状元交流)

这样掌握的知识全面牢固,在以后用到的时候就可信手拈来,而不用找课本,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学问,所以贯穿于化学始终的是化学反应,所以说学好了化学反应也就学好了化学。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先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就可以提高很大一截。

第二篇:北大清华状元谈物理学习经验

对于物理这样一门与现象密切相关的学科,我想生活中的观察是有益的。我一直对物理现象是感兴趣的。自我记事以来,我就对许多生活中的现象充满好奇,并且力图寻找原因。就拿飞机来说,不知道为什么能飞,我曾经做过许多次失败的模型。由于各种各样的幼稚的探索未果,我就很注意收集一些关于这方面知识的信息。于是等我上了小学之后,姐姐上初中有了物理课本,我发现天下居然有这样一种把我想知道的事情收集在一起的书,于是物理书成了我除《十万个为什么》之外最爱看的书。这样,我在初中刚上物理时就已经看过了高中的物理课本,所以屡屡在各类物理竟赛中获得很好的成绩,逐渐成为老师的重点培养对象,才踏上了通往清华之路。

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作出解释的目的逐渐达到的过程中;我的兴趣也渐渐转向对方法的探索上。从解题方法到学习方法都是我所感兴趣的。因为我认为:只有方法才是真正最实用的东西。试想:我们学的解析几何,有机化学等等,有几个人在将来会用到它们的?现在的大学生,只要不是热门专业的,也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与专业不符的。再譬如,朱镕基总理以前学的是工科,可以说与现在干的事关系不大吧!可见,很大可能是要在工作之后据实际情况新学很多东西的,故而我认为,方法是最重要的,要学会学习,就像学会打猎一样。话又说回来,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可以说没有不会学习的,拿着书慢慢看,慢慢研究,总能学下来的。但各人的学习速度是大不相同的。如果你时间紧,显然需要找到一个速成法。但如果成天无所事事,那也无所谓什么好学习方法了。但我想这种情况在准备高考的人当中是不会有的。之所以万事开头难,对于学习,说实话没哪门课是先难后易的。它之所以难在于我们对一门新课必须先研究一下学它的具体方法。在探索方法的过程中,我认为有三点是比较重要的。第一,不只伯牺性太多的时间在上面,磨刀是不误砍柴工的。第二,要大胆。敢于尝试各种方法,只要自己觉得有道理,就去试。第三,不要盲目迷信现成的xx书说的xx方法.只要觉得不合话.就马上放弃,以免浪费过多的时间。

信心。然后再回头追前面的船。同样,前方的船也不能选得太远,否则就会显得这是比较长远的事,而在近期中的"短"时间认为是没什么,"反正还有三个月,今天玩了就算了,从明天开始努力",这种思想就极易出现,但若是一只近处的船,你准备在后天就赶上它,那么今天的一时一刻自然都重要,这就有利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或许有的同学有更好的办法,总之,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使自已处于最良好的心理状态,分秒必争地学习,是最终的目的,一个心理上的波动,哪怕很小,很小,就有可能影响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对学习的损失是非常大的。也许我说了这些,有的同学说是什么也没说,没有一点实质性的东西,搬了一套套的道理,这些"纯"理论的东西没有一些实用性,好像我本来也懂。我在这里想指出的就是:具体如物理该怎么学,平时看什么书之类的学习方法其实不一定

具有普适性。这些东西因人而异,具体办法只能靠自己琢磨。而且,在这方面教师肯定有一套比我更普适的学习方法。听听老师的就足够了。另外,我在一些书中看到一些关于理科学习方法的论述,我想具备一定普适性的介绍给大家。多年的学习生活常常不可避免地使学生觉得老师所说的每个问题都是正确的。这种思想其实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味地接受在语言方面的可能还行,但在理科方面是绝行不通的。我们要学会提出疑问,即使老师真的说的全是正确的,何况这还不一定。在学习一些结论的过程中能自己推导,或是创造性地思维,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是最好的。即使努力而末得到,再去学习它,也比机械地学习要强得多。我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在一些比较浅的物理学习中,常常就是在看到书中对一个定理的叙述之前脑袋里已经有了这么一种思想,或清楚得可以把它用简陋而不严密的语言写下来,或模糊得只是一种说不出的直觉,但一旦我见到这个定理,就能在脑袋里留下一个十分清晰的印象,同时还发出:"哦,原来是它"的感叹。这种把脑袋里说不出的感觉和现实中书里的话对应起来的感觉真是妙极了。沿着历史发展的顺序,自己在各类书刊的帮助下把一门学科在自己的脑袋里"发展"起来,是我一贯的学习数理类学科的指导思想。但作为参加考试来说,对各类题目的熟练应用定理以达到快速解题,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目的。这就只有靠练了。据我所知 1 的几个得金牌的同学,他们也都是有巨大的练习量的。说实话,以我之见,这些东西对掌握和应用一些知识来说是没有必要的,但现在有许多考试如高考及竞赛的选拔赛之类,据我目前所知托福考试也是这样,因为是按名次选拔的,所以都被"炒"得"水平"很高。使得应试者得花很多不值得的精力在上面。但限于目前的升学状况,我们也不得不面临它。既然我们面临着考试,那么我想介绍一下考试技巧也是必要的。我自我感觉我能在各级选拔考试中战胜众多"对手",在某些程度上与考试技巧有关。有的同学可能也发现,高考中往往很多优秀生考不出原来的水平,而头几名很可能会"冒"出一些新人,我觉得这就是优秀学生心理状态不佳,包袱重的表现。我们往往忌讳说诸如没考好的话该怎么怎么办的话,说这是乌鸦嘴,我认为不然。打仗可以讲背水一战,以提高士气,使得战士更勇猛,但考试却不一样,如果没有退路,想一定要成功,到了考场上只要有一题做不出来,那就毁了,有的可能着急想做出来,缠在一题上花了过多的时间因小失大,有的可能就想完了,于是破罐子破摔,后面的题目随便做了。这些都是不可取的。重视学习,轻视考试是重要的指导思想。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才能以平常心面对它,做到正常发挥。(至于超水平发挥,我还不曾总结出来)。当然要做到这样,与家长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这方面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心里怎么想我不是太清楚,但表现出来的对于我考试成绩好坏的反应,我记得只有在小学的时候,曾经说过我,自初中以来,他们从没有与我计较过某一次考试成绩如何如何之类。所以这些东西一般由我自己调整、面对,不必担心父母方面的压力,这是最基本的一个条件。除此之外可能还会有各种因素的压力,我想都应该排除掉,最后再靠自我调整就比较容易了。调整好心理后,还要有具体的考试技巧,看准考试的目的是得分,所以做不出来的题,想尽办法把懂的东西往上写,或是做些推导之类,能做多少算多少,都有可能碰上能得分的东西。有可能碰到的几分能最终发挥巨大的作用。

最后我想谈一谈关于动手的问题,这就离考试比较远了,但我觉得这是必要的。中国在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上,得过理论总分最佳奖和总成绩最佳奖,但从未拿过实验成绩最佳奖。看过一些关于中小学生科技制作之类的报道,其作品之简陋,除去创造性一点都没有之外,模仿的也都不是很好。这也许和我们的教材有点关系,据说中国很多学科的教材难度在世界上算很大的,但距离现实也算是较远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我们的经济条件支持不起这些东西。中国的技术方面曾经在历史上达到很高的水平,现在却逊色得多了。这也许和孺家的孔子鄙视生产劳动对我们的影响有关。以我之见,脱离于实践的理论将来可能有用,可是在目前还是纸上谈兵,要实现对这些理论的运用可能需要另一种思想方法,从小培养一些动手的能力对此也许是有益的。还有,对自然的解释是人们研究科学的初衷,也许某门学科的研究会抽象于自然进行,但什么时候都不应跑得太远,立足于事实的科学才有价值。

徐凡(保送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习,北京市高考理科第二名):

物理与数学有所不同,它解决具体问题,更加具象。物理学习要重视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在分析中要注意培养几种能力。一是实验动手能力。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手段。况且,实验题为历届高考必考之项。实验题的考察范围在《考试说明》上当有划定。这些实验如果死记,不仅易混,而且易忘。因此,复习实验一定要亲自去做,做完后要跟初学时一样写实验报告,作数据分析。这其中一个难点是对系统误差的分析。如测量电池电动势与内阻时安培表内接、外接所产生的误差,分析起来较复杂,但对理解实验帮助很大。这一点突破了,应该说对这个实验已经掌握了。

二是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一种运动,有时要借助图形。但图形是死的,而且一些复杂运动根本无法用图形表示。这就需要在头脑中建立起物理图景,让物体"动"起来。这时,如果你已将所有的条件都加到了图景之中,第一感觉往往是正确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首先应从立体几何开始,首先考虑角度变换,再逐步发展为图形的运动。总之,这时候想象力还是能发挥些作用的。

三要按步骤行事。建立起物理图景后,对物理过程要进行分析。对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中,如果不循顺序,将会无从下手,或者思想混乱,迸一步分析将会受到阻滞。这时,从平日学习中提炼一个分析步骤,并将它应用于新问题,成为迫切需要的一种能力。步骤明确,则思想清晰,解答顺畅。这 2 个步骤并不要求很详细,很具体,而要求很普遍,对具体问题分析时能够因题而异作些变化。总之,物理学习与数学学习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按照数学的那一套建立一个知识网络也是必要的。复习方法大致相同,但物理鲜明的应用性所要求具备的上述能力还是希望诸位能够留意。纵无大用(不太可能)对将来大学课程的学习也会有所帮助。

刘海涛(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学生,青海省高考理科第六名):

再谈谈物理,它也是一个逻辑上联系在一起的知识体系,虽然历史上它们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但最终承认它们或者证明它们是其它定律的导出定理,或者把它们作为实验基础上的假定并朝定理化的方向努力,而且,我们学习物理知识,也是以逻辑为其各种知识块间联系手段的,因此,学习物理的根本方法也是力图把握其内部联系。物理知识大致可分为力学、电磁学、热学、振动与波动学等几大块。每块内部及各块之间均逻辑地联系在一起。力学在逻辑上是以牛顿三定律为实验基础上的假定,循着运动与能量两条线,推衍出力学中其它所有的运动规律。电磁学也是以电作用于电(F=Eq)、电产生磁(B=kI/r)、磁产生电(ε=Δφ/Δt)、磁作用于磁(F=BIL)四个实验定律为逻辑假定,从而推衍出电磁学中其它理论。热学的逻辑假定是分子运动论和热力学第一定律,而振动与波动的逻辑前提为力学及光学中有关光的波动性的假定。另外,各块间也相互渗透,如力学在逻辑上也贯穿于其它知识块中。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犹如知识的总纲,我们掌握得越广泛、越深人,就越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赵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平时成绩优秀保送入清华大学):

良好的学习方法中重要的一点是正确的思维习惯。这表现在复习中就是要真正从本质上即原理上明白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在复习中,通过经验我们总结出了许多定理、公式和结论,但是我们往往舍本逐末,只是记住了这些结论,而忽略了结论的适用条件和推导过程,结果在考试中乱套公式。比如,1995年高考物理试题中关于方波的有效值问题。大家平时只记住了公式I=Im/2,却忽略了这个经验公式的根本来源是有效值的概念: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同,因此不假思索地选择了错误答案。还有另一道关于变压器的题也给我敲响了警钟,使我深深认识到理解原理的重要性。在那次模考之前我只是记住了变压器的变压公式:v1/v2=n1/n2而对这个公式的得来过程不是很在意,结果在做下面这道时选择了错误答案v1:v2:v3=4:1:1,而正确结果为8:1:1。这是因为该题的理想变压器模型与推导公式时的模型有了较大差别,从中间出来的磁力线分成了两股,而原来的公式是根据ε=-nΔφ/Δt推导出来的,现在Δφ不再相同,因为此原来的公式就不能应用了。在总结每次考试时,我们经常使用这样一些词眼:"马虎","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实际上只是一种托辞,根据在于对原理理解得不深入,未能注意结论的适用条件。为避免这种张冠李戴的错误,在使用结论时一定要注意结论成立的前提。在允许的情况下,自己动手推导公式、定理不失是一种好办法。

良好的思维习惯表现在考试中就是注意审题和执行严谨的解题步骤。审题,无论对于哪一个科目,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是一个挖掘隐含条件,判断定理,公式和结论是否适用的过程。我们在考试中犯的一些错误有相当是解题不规范的结果。比如在物理解题中是有着一套比较严整的解题思路的。第一步是审题,第二步是受力分析或过程分析,弄清楚题目表述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涉及到哪几个物理过程,第三步才是根据分析选择适题公式进行计算,有些人自作聪明或为了偷懒,边审题选列方程,略过了过程分析这一步.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对物理的感觉远没好到一看即知的程度,承认这一点,我们就要老老实实地按照思维过程解题。

孟宪飞(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学生,平时成级优秀保送入清华大学):

3 物理和化学一个显然的特点是都是实验学科,所研究的问题更加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有些还是我们很感兴趣或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因而学习物理,化学除了继承学数学的一些好方法外,还必须多结合生活实际,多对比,多思考,用生活经验辅助定理定律的学习,并发现它们的区别,以便使感性思维上升为正确的理性思维。

物理课中有许许多多来自生活的例子,但有些理论与感性认识并不一致。亚里士多德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推断"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当然我们现在知道这一推断是站不住脚的,实际情况石头比羽毛落得快是由于阻力的影响。遇到这种情况就要着重对比理论与实际的差别,对生活实际建立正确的认识。同时生活经验也有助于我们对理论的学习。如坐公共汽车就能分明地感觉到惯性的存在,再讲解起来接受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总之,物理课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旨在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感觉,因而学习物理也不能脱离了它的源泉。 做实验是物理、化学课的关键一环。对生活中的物理、化学现象的认识是零散的、无条理的,因而为了突出体现某一定理的正确性,需要引进实验的手段。通过实验,便把定律的条文融人到具体情景中去,便于理解和记亿,并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善于从实验中抓住重点、发现问题,并尽量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加以解决,再遇到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经过一段时间水平就会有显著的提高。

做实验首先要弄通实验原理,在此基础上才能理解实验步骤的顺序和合理性,遇到问题才能以理论为依据加以解决。物理实验中的物理定律,如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化学实验中的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及生成物状态特点等等,这些都在实验之前就要明确的。做实验的过程是对综合能力很好的训练,一定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进来。仪器的布置调节连接,能体会到如何操作才更合理并不简单。实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书中、老师都未提到的问题,这时要积极思考,寻找原因,与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把这些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蔡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生,高考成绩666分):

我在高考中物理得了满分,这实在也出乎我的预料。回首前程,我不禁为过去的勤奋终有回报而感到欣慰,但想得最多的还是我可亲可敬的物理老师──胡坤英老师。在我觉得自己的努力都是白废,学习成绩停滞不前的时候,她不断提高要求,激励我前行;也正是从她的教育中,我得到了如何使自己的学习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的启示,并使之成为我的另一个成功的学习方法。时至今日,我仍深深地感激她教授与我的一切,并为身为她的学生而自豪。

在高三上学期,因为物理成绩不甚理想,我做了许多题(包括单元训练和综合模拟题),使自己的实力有了很大提高,尽管这种努力在寒假也不曾松懈,但在下学期初的摸底考试中我却只答了l29分,与同班同学的142分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考试后我与胡老师讨论物理的学习方法。她说:"你最近的成绩稳定在l20-130分的分数段,下一步要稳定在I30分以上。既然你觉得选择填空已游刃有余,那不妨专门练习一下大题,提高解难题的能力。要知道历年来物理高考的最后一道大题还是具有很大难度的。我相信胡老师的分析,回家后立即拿出新买的一本16套的物理模拟题做起来,当然只做大题。说实话,许多题都让我煞费苦心,伤透脑筋,然而当一一攻克那些坚固的堡垒,一页页翻向最后一道题的时候,我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喜悦。虽说16套模拟题并不多,但收获却很大。集中精力打攻坚战使我在短时间内熟悉了大量题型,并起到了重复记忆的效果。我在做完16套大题之后,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别的学科上,很少再大量做物理题了,然而由于思路已在16套题的痛苦磨炼中形成,以后的物理考试都考得很好。

这次"物理难题大会战"打得很漂亮,是我高三复习的经典之作之一。我从此抽出了大量宝贵的时间来加强已呈下降态势的语文,保持了整体的平衡和稳定。 魏强(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学生,曾获全国化学竞赛三等奖): 其实高中数理化三科中还是要数物理最为难学,公式多得很,原理、定律也不少,所以平时,就要把这些公式、定律掌握得十分熟练,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同时,又要寻找各个物 4 理量之间的关系。例如用动量定理解的题,可否去用牛顿三大定律去解或者功能定理和动量守恒定理去做呢?反过来又如何? 在学习这些的过程中,要反复地去研究做这样的练习,使自己真正地掌握这些定律的本质和应用的局限性。与前面方法一样要注重前后的联系,要把知识融合在一起,不要让知识孤立,你是你,我是我,要集思广益;因为物理学习的过程重在分析,分析的对了那么解题不会费太多的时间,分析的不对,那么花的再多的时间,也不会有什么收获,而分析的基本功练在平时,不可能在课堂上练的十分得好,课外必须要进行练习,多练习这种分析的能力;多分析一些题,多看一看例题的分析过程,适当也可看一看历年的高考题,例如93年高考题理工农医类物理的最后一题,那是一道附加动量定理,牛顿第二定理,动量守恒的综合题,许多知识柔合在一起,分析的正确,做出此题也不是不可能。关键要分析它的各个过程,过程只要正确,那么就没有问题,就怕你分析不出来过程,那么你花再多的时间也于事无补,那么平时一定要花一些时间来分析题目之中的运动过程,清楚过程之后就可以知道该如何做,在哪一个过程中用哪些公式、定理,不能运用哪个定理。找个最好的运用,简单、明了节省时间。

高三过程中物理的学习更要注意这个分析与联系,复习过程中一边跟着老师走,另一方面要自己巩固,温习前面所学的,不然有些就会忘记,这对以后不利,会浪费许多时间,把知识融汇贯通,不要怕麻烦,怕累,联系分析的多了,积累的经验就会多,这样在做题时,有时凭感觉也会知道该运用什么来求解,立刻就可以反应出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这样在高考时明显比别人占优,而且还可以提高速度,把节省出来的时间运用在答不出来的"难题"之上。高三物理的复习过程不要做一些偏题、怪题,实在太难的题事实上也不会考你的,高考考的也是概念,但要比概念稍探一些,并不会难到做一星期也不会做,实在做不出,马上请教老师。让老师来解答,而我们仅仅是听一听思路即可。

李晓熙(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系学生,高考物理满分):

高中物理,内容丰富。从具体些的力学、光学到越来越抽象的电磁学、微观物理学,真可谓题海茫茫。有位著名的数学家说得好:"只有当一本书被读透得感觉薄了时,你才真正地把知识学到了手。同样,只有当觉得难得有一道新鲜的物理题时,你才真正可以说:我已经精通了物理。" 但这种境界决不是通过"题海战术"就能达到。相反,在题海之中,很容易迷失自我,似至每道题都在无可奈何中仿佛似曾相识。

我的意见是:找本合适的参考书(或者由有经验的老师指定),作为本章节相关习题的入门引导。(当然,这都是在弄懂了课本上的基本内容之后)在做明自了这些入门的题后,就应该有了自己的"方位感"和"方向感",好比溯流而下,寻根而上。之后,再重点做那么十多道有代表性的中等难度题,做的过程中认真思考透彻。特别是一些关卡的地方,可以先和同学讨论,最后请教老师。这时用功,收获最大。这个章节的内容,就仿佛长成一棵有坚实主干的树,树节还特别坚固。这以后就可以做各种难题,易错题。做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自己思考,尤其是易错题,但仅仅这样,并不能真正地把物理学习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内化为物理学的一种"涵养"。真正懂得学物理的同学这时都能反回头来回顾基础的理论和概念,认真地品味它们在整个章节体系中,尤其是在一些常用的重要方法中的地位和意义。这也正是"熟悉习题"和"精通物理"之间最大的差别。 太多的同学忽视了这一点:一棵树不能伸展自己的根系,怎么还会有生长的后劲。

当每一章节都这么在心中形成一个有机生长的体系后,我们的这片"物理丛林"也该开花了。但是能不能结果 能不能在最后关键的考试中完美地结出硕果,这还得看当时的发挥。这就不再是物理问题,而是心理问题了。所以从平时就必须注意养成百算不误的精细和严密谨慎的思维。做题之前先弄清题意,做题之后能多方验证。这都是经验之谈。此外,最好能练练精神上的"爆发力";平时学习以轻松的心情对待,但每一次有意义的考试都把它当成一种挑战,考场上要能紧张起来。这种紧张可不是漫无头绪的紧张,而是有条不紊地抓紧时间。在绝大多数的题上能牢牢握紧一种"可靠感",然后放 5 心地寻难题上的"灵机一动"。"专心的前提正是放心,或者说"自信心"。于是,在"精通物理"的自信心下,高考对于你就是力争满分的挑战。

尹鹏(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系学生,高考物理满分,河北省高考理科状元): 走过一年高三,对物理的学习和复习有不少体会,在这里想谈两点,一号如何读书,一是如何做题,希望能对高三的同学们有所帮助。物理是一间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有众多的概念和规律。在高三复习中,课本应是我们的立足点。读书,一定要读透,不要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翻一遍;也不要对知识死记硬背,生吞活剥。注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领会:明确各个概念、公式和定律的内涵及外延;对一组相互关连的概念,分清主次,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对一组定律、公式,搞清其相互联系和前因后果……一方面要深入把握各个知识点、知识块;同时还应站在高处;把握整个物理知识体系,以整体上和相互联系上来掌握知识。整个物理体系,就像一座宏伟的大厦,内部有和谐、完美的结构,每个知识点都有各自的位置,它们背后有相互联系。归纳和总结的工作,对于理清知识脉络,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而和谐的知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建议高三的同学能有一个总结本,用于知识的归纳和整理,相信这对大家的学习不无稗益。

可逆反应规律等等)为各元素各物质间的联系主线,这在高中化学书的章节安排中就可看出。而有机化学是以有机物的化学基(如醇基、醛基、酸基、酯基等等)为标志来组织知识的,各知识间也以有机物反应规律相联系。可见,化学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知识网络,因此试图把握这些联系是可行的。另外,我在理科学习过程中不仅重视把握知识间的联系。而且努力做到及时质疑、释疑。因为学习过程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其中主要的阻力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因此能否发现并解决这些疑问便成了能否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关键。学习的甘苦也往往能在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品尝到。而很多同学的心理本能是知难而退,这便使他(她)们失去了很多取得进步的机会,因此,有意让自己去质疑、释疑是很有必要的。

张岩(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学生,高考化学满分) 提起高考,就总是感觉自己是十分幸运的,特别是越来越多地看到新闻媒介对高三学生重负的报道,更加感到自己很幸运。因为记忆中我的高三绝没有这么苦,似乎轻轻松松就走了过来,也许这得益于我掌握了一些学习的小技巧。下面我就谈谈学习化学的一点儿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助益。高中化学主要可以分为三大块:基本概念与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和有机化学。其中,基本概念与理论和有机化学知识点都比较少,比较容易掌握,真正的难点与重点在于元素及其化合物这一块,众多零散的知识点,各类元素或者化合物性质的相同与相异,常常使人顾此失彼,考试丢分。要想学好元素及其化合物这一部分,不妨把元素周期表看作一块土地,学习的过程,就是以各周期、各族元素为种子在元素周期表这块地里培育自己的知识树丛的过程。

当然,攻欲善则必先利其器,要想使自己的知识树长得好,必须首先耕耘好元素周期表这块土地,也就是说要充分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现行的元素周期表一共收入了一百多种元素,它有七个横行,即七个周期,周期的序数就是该周期元素原子具有的电子尾数;它有18个纵行,分为16个族,即七主族;七副族、0族和W族(包括第

八、

九、十共三个级行)。我们应该记住各主族代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起码应该记住各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起码应该记住原子序数前20位的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核外电子排布及其在表中所处位置,还要牢记前三周期各有哪些元素和各主族由哪些元素组成,掌握了这些,就如同已经给地松了土。

记熟元素周期表之后,还需要掌握元素周期律。所谓元素周期律就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一规律。具体地说,主要是指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理解了元素周期律就好比把我们的种子,即元素,按照周期变化和性质的相似性进行了分门别类,选种的工作已经完成了。 在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通过元素及其化的心血。此外,记好笔记,也便于复习时抓住重点。听完课后,大脑中的知识点就像一个个漂亮的珍珠散落在地。必须通过"复 6 习"这根线,把它们连成一串美丽的项链。复习时应当对照笔记上的重点,预习时的难点来仔细咀嚼课本,重要的物理概念、物理定律应牢记在心。复习时就不能像预习时那样只局限于本节,因为物理学中有许多规律是相似的,许多概念、定律都有着内在的联系,例如物体在重力场和电场中的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的平方反比性,波动和振动的联系与区别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前后联系与沟通,从而更好地掌握它们的性质。

复习完后,并不是大功告成,你现在只是知道了物理定律,但它在具体情况下如何运用,运用时有何技巧,还有任何一个物理定律都有它的适用范围。超过这个范围,该定律可能就不成立了,就要用更精确的理论来代替它。这些你可能并不知道或不熟悉,这就得通过做题来巩固所学知识,运用物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在做题中积累经验,熟才能生巧。我并不主张搞题海战术,而是应当少而精,多做儿种不同类型的题。每次做题前要先认真审题,分清题型,从而找到适合于菜类题型的通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除了课本之外,还应当看一些课外参考书,它们对加深对物理定律的理解熟练运用是大有神益的。在参考书的选择上,不应当选择那些习题集、习题选、题库之类,因为它们只有一个简单的答案,既没有思路分析,又没有定律运用,做对了答案也是食而不知其物,做错了更是不知道为什么。因此,要选择学习辅导,解题指导一类的书,它们往往有详细的解题思路分析和具体的解题步聚。因为同一道物理题,由于思考问题出发点不同,采用的物理定律不同,运用的数学手段不同,往往会导致解题过程繁简程度大相径庭,当你做完题后再看参考书的解法时,往往会发现一种更巧妙的思路、更灵活运用的物理定律、更有效的数学手段、更新颖的解题方法。这样每做一道题就会有很大收获。而且久而久之,总是接触新颖变通、灵活的思路,会使你思维开阔、脑筋更灵活。此外,最好把做题时遇到有关定律应用的类型及技巧和注意事项都补充到笔记上的相应章节,这样会使你在以后的复习中把它们都系统地纳入你的知识网中。

总之,预习是做一个准备,听课是获取知识点,复习则是将知识点联成线,做题是迸一步把线复连成网,从而使知识融汇贯通。只有把握好学习的四个环节,才能在学习中得心应手,取得优异的成绩。 马经国(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学生,高考物理满分): 我们学任何一门课程,既要靠老师"扶着走",也要主动学会"自己走"。特别对于物理,自学更不可少。我们通常听说的预习,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自学。也许有人认为自己不具备自学能力,这不要紧,只要你有了对学习的兴趣,自学自然就有了动力,也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一个人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后天养成的。实际上,我们可以由自学来培这种解法的中心就是取出这个中点。用判别式保证PQ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由于y-l=k(x-l)垂直平分PQ的垂直性已在设PQ方程时保证,再用中点为两直线交点保证平分就构成了这种解法的基本思路。解法三同样取出中点,但利用了该点在抛物线内部以保证即与抛物线交于两点。由此可见,后两种方法较第一种方法要简单很多,但思路难于寻找。做题时想不到这种做法并无要紧,但看例题解法是切不可走马观花,而要作出些切实的分析,并进行适当的归纳、总结,以利提高。实际上概念,做题与总结三环环环相扣,把它拆开来说是不很恰当的。

做题时就要进行方法的总结。对于某种类型题,要对可能的方法进行列举,选出常规方法。有些比较巧妙的方法在一定范围内也有一定的通用性,也可记为常规方法。例如取中点对于点点对称问题往往很有效,这样你的思路就拓宽了。对解题步骤也要有所归纳。有时,对于有些题目,你会不会感到无从下手呢?这就要寻找到切入点。例如对含多个参变量方程进行讨论,首先要选取只影响一个变云的条件。这里就不再举具体例子了。实际上,这种对步骤的归纳在大学数学学习中是很普遍的。

对概念,定理进行总结。也许你会以为这没有什么好总结的。其实,所谓总结就是迸一步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将它们连成一个彼此交通的网络。我们都知道生物进化的树状结构,我以为数学知识,至少在局部上也应具有这样的结构。正如前文所叙,原始定义也从它引申出来的等价命题具有更大的普遍性。知识树状体系中越靠近根部越具有普遍性。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定义。也就是说在使用某种方法行不通时,使用定义往往可以获得解决。比如立体几何中,如果几个垂直关系间能使用三垂直定理, 7 不妨试一试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如果证明圆与直线相切不能用圆心到直线距离或其它方法求出,老老实实用切线定义当会有所收获。这里的例子也许并不恰当,实际应用中,这种思想当有用武之地。

我想以上所述概括了数学学习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应该是有效的,但是需要投入较多时间。在一道题上投入时间过多,心理上要能承受。临考复习改变方法如同临阵易师,要冒一定风险,望诸君慎之。

王新(清华大学电子系学生,湖北省高考理科第三名): 首先,你应该对高中所学内容按章节全面地进行一次系统的复习。我高三那年,数学课上采用的就是这种复习方法。我当时态度十分认真,为数学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复习的过程中,最好能做一定量的习题(我并不要求大量。应该说,做题贵在精。那种对概念要求高,自己易做错的题比较好)。举个例子,比方说,这两周,你集中精力复习复数这一章,然后认真做一套复数题,检查自己复习中的漏洞。通常,你做错一道题,可能有四种情况:概念不清或根本全,要深刻理解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关键之二是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有人不提倡题海战术,我也不提倡,但做一定数量的习题对学好物理大有好处。多做习题不是重复上十几遍地做几道题,而是从题的本身发掘它的内涵,充分理解题所描述的物理环境是和什么定理、定律有关,应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解决物理问题的最好的方法是运用能量的观点(包括动量观点),因为自然界中几乎全部的物理现象都与能量或动量有关,用能量或动量的观点来解决物理习题会比其它方法简捷一些。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一味地追求能量或动量,能有什么方法解题就用什么方法,这样可能会省很多时间的。

关键之三要注重物理与数学的结合点。这一结合点往往是不等式、二次函数等。将这两个工具巧妙地用于解物理题上,可将一些毫无头绪的题目解得简单明了。

最后,学好物理要善于猜想。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其实,说得明确一些,猜想就是"蒙",但不是瞎"蒙",而是根据一些信息(能从题中得到,或由逻辑分析得出)来判断,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选择题的解答上。 胡湛智(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学生,高考物理满分): 很多同学头疼物理。这多半是因为给了自己"物理难学"的心理暗示所致。说句实在话,物理在高中阶段不能说有多难,甚至可以说有点呆板记忆的味道。总结起来说也是几个板块:一是力学板块,二是电磁学板块,三是气体板块,四是光学、声学、原子理论初步等板块。前两个板块尤其重要,考题大多数出自这两块,第三板块常出现在把关题中也要充分重视,而第四板块的题常较容易,可以拣不少分,不应忽视。解物理题比较重要的是程序问题,做题时即使不明确写出程序,也应遵循"分析、列式、计算"的步骤,切莫乱了方寸。这么做的好处是使解题变得容易明白。复习物理的要点首要的是充分重视课本知识,除了跟上老师的步调外,自己一定要多钻研课本,课本上的思考题是复习的纲,再找一些考点解析,认真搞清每个概念、每个要求,并相应做一定数量的习题;其次也要特别重视画图的作用,画图有直观、简捷、明了等特点,常常是解题的好工具。物理图的直观性更强,更重要的是有些关系式必须通过图象来得到。

另外,老师讲解的综合性例题非常重要,要作详细的笔记并加以揣摩,因为这些题除了经过老师挑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外,常常是综合运用并考查了许多知识点,能起到一题覆盖一片的作用。平时可不断地做一些这类综合性强的题目,作为对自己一个阶段以来复习成果的检验。同数学一样,物理复习做题也要以基础题为主,难题适量。

8 伍天宇(北京大学物理系学生,高考物理满分): 这一阶段,通常是各种练习、试卷纷至沓来,大量的习题令人眼花缭乱。面对全,要深刻理解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关键之二是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有人不提倡题海战术,我也不提倡,但做一定数量的习题对学好物理大有好处。多做习题不是重复上十几遍地做几道题,而是从题的本身发掘它的内涵,充分理解题所描述的物理环境是和什么定理、定律有关,应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解决物理问题的最好的方法是运用能量的观点(包括动量观点),因为自然界中几乎全部的物理现象都与能量或动量有关,用能量或动量的观点来解决物理习题会比其它方法简捷一些。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一味地追求能量或动量,能有什么方法解题就用什么方法,这样可能会省很多时间的。

关键之三要注重物理与数学的结合点。这一结合点往往是不等式、二次函数等。将这两个工具巧妙地用于解物理题上,可将一些毫无头绪的题目解得简单明了。

最后,学好物理要善于猜想。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其实,说得明确一些,猜想就是"蒙",但不是瞎"蒙",而是根据一些信息(能从题中得到,或由逻辑分析得出)来判断,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选择题的解答上。 胡湛智(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学生,高考物理满分): 很多同学头疼物理。这多半是因为给了自己"物理难学"的心理暗示所致。说句实在话,物理在高中阶段不能说有多难,甚至可以说有点呆板记忆的味道。总结起来说也是几个板块:一是力学板块,二是电磁学板块,三是气体板块,四是光学、声学、原子理论初步等板块。前两个板块尤其重要,考题大多数出自这两块,第三板块常出现在把关题中也要充分重视,而第四板块的题常较容易,可以拣不少分,不应忽视。解物理题比较重要的是程序问题,做题时即使不明确写出程序,也应遵循"分析、列式、计算"的步骤,切莫乱了方寸。这么做的好处是使解题变得容易明白。复习物理的要点首要的是充分重视课本知识,除了跟上老师的步调外,自己一定要多钻研课本,课本上的思考题是复习的纲,再找一些考点解析,认真搞清每个概念、每个要求,并相应做一定数量的习题;其次也要特别重视画图的作用,画图有直观、简捷、明了等特点,常常是解题的好工具。物理图的直观性更强,更重要的是有些关系式必须通过图象来得到。

另外,老师讲解的综合性例题非常重要,要作详细的笔记并加以揣摩,因为这些题除了经过老师挑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外,常常是综合运用并考查了许多知识点,能起到一题覆盖一片的作用。平时可不断地做一些这类综合性强的题目,作为对自己一个阶段以来复习成果的检验。同数学一样,物理复习做题也要以基础题为主,难题适量。

伍天宇(北京大学物理系学生,高考物理满分): 这一阶段,通常是各种练习、试卷纷至沓来,大量的习题令人眼花缭乱。面对"无边题海"何去何从?通常各人方法各异而效果也相距甚远。如果一味追求速度、题量,经常会陷得很深,成效却很浅,因此做题切不可一味贪多.以免"贪多嚼不烂"。一方面,人的精力有限,题海却无边,以有限对无边显然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也没有那个必要,如果做了许多题,有做错的改过答案就扔到一边,匆匆赶做其它题,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不能保证下次见到类似的题能迎刃而解不重犯错。做好了一些难题,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后又放置一边,用不了多久自然会忘却,那些原来得到的巧解妙答也会失去应有的意义,因此,单纯追求数量,立志阅尽天下题是不可取的。我想,做l00道类似的题的效用并不一定强于用l00种方法解决同一道题(如果可能的话);做许多意义不大的题并不强于做几道有价值的题。做题的真正高效率应该是有所筛选,选取有价值有典型意义的题目,反复捉摸,选取不同的角度思考,从中提炼出一些思想方法,举一反三,有所联想,熟练掌握一些重要解题思想。下面以一个力学小问题为例。

如图,小木块质量为m1,球质量为m2,光滑,绳与墙夹角为θ,试求m1与墙的最小摩察系数μ(使系统静止)。这是一道很简单的力学题,只要分别画出m1,m2的受力图便可一目了然。

9

况变得清晰、直观。

m1g=m2gtgθ∴μθ=m1ctgθ/m2

如果对此题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解决它的关键是用隔离法画出受力图。隔离法是受力分析中非常有用的一种方法。它的优点是能使一大类牵连体的受力情心下庆幸见过这道题却算不出准确的答案,缺乏规范的描述,追悔莫及。当然必须补充的一点是理科的学习务必心到手到放弃题海战术并不意味着作适量的练习,因为不做适量的练习就无法提高还算能力和速度,无法锻炼人的思维的快速应变,如果以为光凭看就可以心领神会,取得好成绩,那可真是对理科学习的误会,那样只会有一个结果,就是对一个具体的问题感到似曾相识,甚至既然明确了以上两点我想把刚上高三时学校向我们推荐的经验之一既建立错题本,现借花献佛推荐给大家。做法是将自己每次考试或自测中做错的题摘出记录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以备复习之用 我觉得这条经验的确不错,我自己受益匪浅。反复研究自己的错误,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结构的薄弱之处和思维方法的偏执不周全的地方,警钟长鸣,更能督促人不断进步。因此值得借鉴。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坚持不懈。另外,我认为要将全部错题摘录下来实在费不少精力.在紧张的复习中有时很难做到,因此我建议有选择的摘抄,只须选出确实有价值、值得日后再看的精品即可。"精"字非常重要。

楚 军(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学生,高考物理满分): 物理同化学一样也是一间实验学科,但同化学相比,它的理论部分所占的比例要大出很多。所以学习物理也要从最基础的概念、理论着手,对物理概念尤其马虎不得,要仔细抠到每个字的含义,一丝一毫的错误都有可能导出完全相反的结果。但物理不同于数学,它毕竟是一间实验学科,对实际情况的想象有时对解题很有帮助。如果脑子中己有了正确的物理场景,那么解起题来就会事半功倍。所以明确的草图有时就成了解题的关键。物理是实验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必每步都要有严密的数学分析,有时直接从物理学的角度反而更容易得出正确的解答。中学物理分为力热光电几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重点和思维方法,但其根本都是不变的,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要点,物理题其实很好解决。相比之下,我认为几部分中最重要的就是力学部分。因为在中学物理中,我认为力学是其它几部分的基础,不论解哪部分题,差不多都离不开力学,一些比较难的综合题也都是其它部分和力学的综合题。所以我认为,学好力学是学好中学物理的关键。老师总结的解力学题的步骤"先物体、查受力、分析运动、列方程,检验",极其精辟,我用它解题几乎都是迎刃而解。我的物理成绩在各科中算是最好的,也是因为当初在学习力学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致于以后的学习都感到很轻松。实验也是很重要的。做物理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时要胆大心细,实验后独立完成实验报告。这一过程可以帮助自己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理学既有数学严谨的推导,又有实验学科来自实验的特点,两种思维方式在这里融汇贯通,很能开阔眼界,锻炼人的思维。这也可能是我喜爱物理的最大原因吧! 张雅丽(北京大学物理系学生,高考物理单科第一名): 物理,这是公认的最难的一间学科,因为它不仅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之上,需要有坚强的数学后盾,还要求同学具备很强的过程分析能力。做物理题,首要的就是进行过程分析,只有把物理过程分析清楚,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题。如果你没有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那么你根本无法继续解题,即使算出结果来了,那也肯定是错误的。怎样才能分析清楚过程呢?首先,你应该知道,物理中主要有几个大板块的内容,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声学和初步原子理论,其中力学和电磁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必须给予充分重视。这两块内容的题目特别灵活,一般不易解答,而且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很多同学对此感到头痛.其实只要抓住它的规律,它就会变得容易起来。规律的掌握,还是靠平时积累,尤其是在听老师讲课时,你要抓住他的解题思路,并和自己的思路进行比较,看看自己的思路哪些地方是正确的,哪些地方是错误的,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其次,物理考试中综合题较多,这就要求大家能够把几个板块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大家可能一见到这类题就头晕,总觉得纠缠不清,因为它涉及的内容太多了,不易弄清楚,实际上,解这类题时,要注意把复杂的过程分 10 解为若干简单的过程,再分别对这些简单的过程进行解答,这样,题目的难度就降低了。接下来,我们谈谈画图在物理考试中的重要性。对应于一个物理过程,必存在一个过程图,那么我们在分析物理过程的时候,何不借助于图形的帮助呢?一个清晰明了的过程图,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整个过程,可以说是解物理题的一大法宝。如果我们在平时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做一道题,第一步就开始画图,它就能逐渐变成一种习惯性的解题步骤,从而增强你的过程分析能力。最后,还应注意光学、声学和原子理论中一些看似简单而又不被人注意的概念、理论。这些东西虽然简单,但如果你没有真正了解它的内涵,做起题来也会觉得无所适从。相对而言,这部分是比较容易得分的地方,我们只需花不多的时间,就可基本上掌握好,所以,应该花的时间我们不吝啬,争取做到没有知识上的漏洞。 刘满江(北京大学物理系学生,高考物理单科第一名): 物理课目需要较强的逻辑能力和抽象能力,与数学一样,二者都要求你懂得用不同方法解同一道题。你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你对这道题的理解很彻底,考虑到了方方面面,但也要明白通法才是法宝。高考场上,特殊技巧用得少,而通法即使繁杂也应用很广。物理复习过程中,注意深刻理解概念、定量,对于定理使用的前提一定要很清楚,各个定理之间有什么纵向、横向联系,又有何区别?如牛顿三大定律;力学中的守恒原理;热力学中的气体性质原理。数学较物理更加严密,各部分数学知识之间存在更深厚的内在联系。数学上有许多公式,如三角函数一章,这需要你理清各个公式来源和推导过程。数学是理科中最重要的主柱,数学学得好,表明你的逻辑分析、推理归纳能力强,加强对数学思维的改迸、磨炼,一定能促进你的物理、化学水平得到进步。我高三上学期,对数学进行全面复习,进行一些一题多解的训练,也详尽分析了各种数学解题方法应用的前提、应用面宽窄、应用于哪种类型题目,对数学中许多应用广的思路进行了比较。得到利或弊的结论;而在下学期,我则解题时尽量采用通法,因为通法容易掌握,只是过程繁一些,但是高考时间有限,与其花时间去寻找最优途径,还不如用基本方法解题来得快。一味追求技巧只会自误,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后,运用才能得心应手。 牛 强(北京大学物理系学生,高考物理单科第一名): 物理是一门令许多人头痛的科目,而且可以造成很大的分差。有人可以接近满分甚至满分,也有许多人难以及格。其实,物理中最令人头痛的该是力学,但力学是绝不可以回避的。热学、电学中的许多难点,不过是简单的热、电原理加上力学内容而已。在学习力学时,要从受力分析抓起,要绝对做到不多分析一个力,不少分析一个力,不画错一个方向。有很多同学学完力学仍不能断定"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

力学中有许多结论,在精力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尽量记住它们,但不要只记结论,一定要同时掌握它们的推导过程,否则很可能误用。

光学在学时常使人学得简单,因为它的公式少而且简单,但灵活运用才是关键,简单易懂的光路可逆性原理常成为解题的钥匙。

相比之下,我认为稳恒电流、原子物理两部分是比较简单的,只要细致地了解书上的基本知识,一般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在物理学习中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即课外知识的使用。有许多问题,如果正确的用课外知识解决,将省时省力,但如解不好,又会把本可以拿到的分丢掉。我认为,像虚像、惯性力、基尔霍夫定律和一些课外的公式、结论,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学习,但一定要在全部学会,了解应用条件、范围后才可以应用。比如:v=BSWcosθ这一公式可以求得在均磁场中的旋转线圈的电压,但θ是磁力线与线圈平面夹角,而非与法线夹角,千万用错不得。

第三篇:北大清华高考状元学习经验

学习方法,很简单又很难。(北大清华高考状元学习经验) 第一,专注,必须要心无旁骛,非常非常专注,不能为外界干扰。

第二:把除去吃饭睡觉之外的任何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至于说劳逸结合,根本没必要。这是中国高考的现状,也是考生必须要面对的现实。你要相信,一个人的抗压潜力是无穷的。

第三,谦虚好问,不懂就问。只有解决不懂的问题,才会进步。题型就那么多,你会的题目,做一万遍也不会进步。

第四,打好基础。基础不牢固,对于难题、大型综合题的理解,永远都不会透彻。尤其是越到后面,越困顿迷茫。

第五,要准备几条警示语,时刻提醒自己。我高中时候有这么几条,至今熟记,非常常见:细节决定成败,规范造就成功。好好体会这句话。(北大清华高考状元学习经验)

其次:远离诱惑,耐住寂寞,守住宁静。即便是现在网络发达,但是依然要坚守内心的宁静,只有内心宁静,才能专注。或许听起来很非人,但这是高考现状决定的。

再次:自我暗示,三省吾身。所谓三省吾身,于高中生而言,不是指修养反思,而是要不断地问自己,最近哪些学会了,哪些还不会,会的标记出来,不会的也要标记出来。最好是每天早上和晚上睡觉之前,都要反思一下,记下来,后面复习的时候,以此为参考,提高效率,直击要害。第六,要有强大的自信,训练自己的考试霸气感。考试的时候,不要犹犹豫豫,要高度集中,快速答题,舍我其谁,高度自信。在答题的同时,快速暗示和回忆自己需要注意的一切细节,比如读题陷阱,比如答题规范,等等。反复训练,就会提高神速。

这样长期下来,会形成这样一种感觉,只要看到一道题目,一边答题,大脑一边飞速转动,以前的知识点和错误都历历在目,回答题目,行云流水。

总之,最重要的,还是要高度专注,高度集中,这样思维、记忆都会效率最大化,绝对可以事半功倍。(北大清华高考状元学习经验) 一些感触,谈不上方法。

第四篇:12位清华北大学子谈高考复习

春节过后,新一轮的高考复习更加紧张了。剩下短短三个月时间,如何正确备战高考,也成了大部分参加2007年高考的考生及其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

趁着春节期间,大学生们纷纷回家的机会,泉州五中策划了一场清华北大学子与应届高中毕业生面对面的活动。12名于2006年从泉州五中(应届)考上清华、北大的大学生作为本次活动的嘉宾,被再次请回母校,为学弟学妹们传授当年备战高考的一些心得。

在这次面对面中,这些当年的优秀学子,他们备战高考的“武功秘笈”惊人的相似:懂得规划学习、有效利用时间、及时查缺补漏、保持轻松心态„„除了透露“秘笈”外,他们还现场接受学弟学妹们的提问,为他们指点迷津。

在此,本报将这些清华北大学子传授的高考备战宝典奉献给即将参加高考的泉州学子,相信这些成功经验能给学子们 一些启示。 四大备战秘笈

在本次面对面中,12名清华北大学子们不约而同透露了备战高考的三大“武功秘笈”,这三大秘笈表面看似普通,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既有效、又实用,差别只在于你能否持之以恒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 规划学习有所侧重

过完年,离高考只有三个多月,在如此紧迫的时间里,如何做到明确规划、合理利用就显得尤其重要。高考那么多科目,每天的复习就要有所侧重,不可能科科都兼顾。对此大学生们认为:每天晚上回家后,只要重点复习两个科目就行了。具体来说,当天老师重点复习课本的科目,回家后可做适当的练习题;当天老师重点讲练习的科目,回去后要回归课本,对知识做个梳理。

另外,课堂上老师复习细致的内容,可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及时消化;课堂上老师复习不够完整的,回家后要强化。一周结束时,不忘在周末回顾这周的复习。 见缝插针利用时间

要懂得见缝插针利用空余时间。比如早上上学时从家里到学校的十几分钟里,可以在脑子里快速过一遍昨晚的复习内容;每天中午、下午放学时段往往是交通高峰期,有心的同学完全可以利用这十几分钟的时间,留下来再做一篇英语阅读、背一首古诗词,把比较零散的时间利用起来。

归纳总结查缺补漏

在大学生们眼中,无论哪个阶段的复习,懂得归纳总结,找出自己的薄弱项都很重要,一个小漏洞就是一个潜在的失分点,必须“分毫必较”。

所谓的归纳总结,有两个方面,对课本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对练习、试题的归纳总结。可以试着归纳课本知识体系,从全局着手由大的知识板块到各个小的知识点,分析各部分联系,形成一张网络,通过联想延伸来记忆。这样一来,哪部分比较薄弱就可刻意加强。

同时,对于典型题目,要归纳出各种常规方法,但不要满足于只用常规方法。试着用发散思维,思考有否其他方法,比较哪种方法最为简便。这样做既锻炼了思维也巩固了知识。

劳逸结合精力充沛

人不是机器,脑子也有一定的弹性限度,当发现自己读不下去或心情烦躁时,应抛下书本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像看看电视、打打球,甚至是上上网。玩是为了有更好的效率和效果,所以应毫无顾虑地放松。

当然,放松也不是无限度的,不玩那些需要时间长、会让自己沉迷于其中的。像看电视,最好不要选择连续剧;看闲书,可以选择杂志,不去看太长的小说。最好是在玩的过程中还可以学习,像一些时政新闻,就是不错的选择。等情绪调节好了,再回到书本中。

另外,越临近高考越要注意进行适当的运动,打羽毛球、散步、跑步,每天坚持半小时至1小时的运动,劳逸结合不仅能排解高考前的压力,更能帮助自己恢复精力、健康迎考。

在本次与清华北大学兄学姐的对话中,泉州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们提出了许多高考复习中遇到的问题,而学兄学姐们自是不吝赐教,一一给予解答。以下就是我们摘取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十二个问题。

问:高考前这两三个月,一天的时间具体该如何安排?

答:这段时间,可以按照高考模式来调整自己的生物钟,让自己及早适应。比如高考一般是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那么,在考前可以安排早上7:00~7:30起床、吃饭,8:00后开始复习语文,中午11:30后休息,下午2:30开始复习数学,依此。

一天复习两科足够,不要排太满,这样复习才能比较细致。晚上不要熬夜,在11点左右就可以休息,最迟不要超过12点,考前熬夜不利于状态的保持 。

听课多琢磨不打题海战自信少年李龙理科夺魁

“武汉外校有很多优秀学生,实力都差不多,我有幸取得全省第一名,只是在细节上处理得更好一些!”昨日上午,记者见到了夺得今年湖北高考理科第一名的李龙,他个头不高,皮肤有些黝黑。

在李龙的班主任孟凡盛老师看来,他勇夺理科第一在意料之中:“这名学生学习品质好,各科都很突出,考试心态也不错。”在今年全市二月、四月调考中,他连夺两个全市第一,成为老师和同学们都很熟悉的“小名人”。 最大的优点是自信

在对付心理压力方面,李龙有他的招数。李龙说,看电视是他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哪怕高考在即,每天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也是必看的,然后才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高考两天,一切生活照常,晚上仍坚持看一会儿电视,再翻一会儿书。所以,晚上睡得特别香。”李龙告诉记者,无论大考还是小考,一定要保持平稳的心态。 练书法让卷面更整洁

李龙从小喜欢背诵古诗词,这对提高记忆力很有好处。

在许多任课老师的眼中,李龙懂事、诚实、谦虚、成绩优秀。班主任孟凡盛说:“李龙是个机灵的孩子,学习上注重归纳总结。这孩子小时候练过书法,写一手漂亮字,什么时候看他的试卷都是赏心悦目,对提高卷面分十分有益。” 学习秘诀:及时消化老师的讲课内容

记者问他取得如此成绩有什么秘诀?沉思一会后,李龙说:“学习要讲究效率,打疲劳战或题海战都是不科学的。因为从初中开始在校住读,所以我每天的作息都很有规律,一般都会在晚上11点前入睡。”

李龙说,消化好老师的讲课内容最为重要。因此,课堂听讲一定要多琢磨,想一想为什么运用这个公式,为何采取这些解题步骤,与以前做过的类似题目有哪些不同,及时进行归纳、总结. 农家男孩圆了北大梦

高分考生的动人之处

他们都来自于农村家庭,他们都有着一张尚显稚嫩的脸,以及谦逊的表情——昨日,贵州省2006年高考成绩出炉,六盘水市水城县二中的黄厚翰和贵阳市清华中学的姜君,分别考取文理科第一名。

仔细聆听了这些考生以及他们的家长、教师的讲述后,记者发现,这些高分考生所具有的执着、自信、坚强,看似平常,却处处动人。

寒窗苦读期间,黄厚翰、姜君二人每个星期都要回一次家,之后又要乘坐1个多小时的班车,再赶回学校。每次,他们只能带上为数不多的生活费,“这些钱不光是用来吃的,还得买肥皂和牙膏„„”黄厚翰和姜君的“苦”与“累”,显然是许多城里孩子无法想象的。

比之物质优越的学习环境,黄厚翰和姜君有着另外一种“优越”,那就是他们的家庭均未带给他们过多的高考压力。

“学习上我们一点都帮不上他,但我们也不去给他任何压力。”姜君的母亲如是说。

在记者采访的四位高分考生中,有三人都是复读生。以他们去年的成绩,足以考取一所名牌大学。然而,去年落榜心仪的学校后,他们依然心怀“我的理想是北大、清华”的信念,继续刻苦学习,毫不气馁。这一次,他们成功了。

农家男孩圆了北大梦

人物档案

姓名:黄厚翰

毕业学校:六盘水市水城县二中

高考成绩:语文124分 英语136分

文科综合273分

数学122分

总分655分

报考学校:北京大学

瘦瘦高高的黄厚翰显得很低调,他说:“要感谢学校和老师。”

几乎每个月总会有这么一天——他提着七八斤蔬菜或者面条、黄豆,步出家门,走过一段山路后,乘上开往县城学校的小面包车。通常,载客7人的面包车里会挤满10多名乘客,黄厚翰就这样在人堆中沉默不语„„

黄厚翰的家,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县木果乡双河村,距离县城学校足有35公里。

2005年高考,黄厚翰虽然考取了645分的高分,但还是和北大“失之交臂”。复读,这是一个困难的决定——黄厚翰父母都是农民,四个兄弟姐妹中,大哥刚从贵师大毕业,二哥目前仍就读于长春大学,妹妹还在读高中——如果复读,这对本不宽裕的家境来说,肯定又增添一层负担。

然而,黄厚翰父母、兄妹给了他最大的支持,鼓励他复读。接受采访时,瘦瘦高高的黄厚翰显得很腼腆,他说:“要感谢学校和老师。”

黄厚翰的父亲告诉记者,这个孩子从没让家人操心过。“每次回到家,我们都很少见他看书,除了和家里人聊聊学校和城市里发生的事,他就知道打篮球。”嫂紫这样评价黄厚翰。

在学校里,黄厚翰绝对是学习最认真的一个。水城县二中的王校长说,“他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头脑灵活,老师说的东西一遍就能领悟。”

据悉,黄厚翰在高考后估分为660分左右,但他没想到会是全省第一。这次,他填报的还是北大,并打算选择经济方面的学科。 福建高考文理状元成才攻略

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着全社会关注的目光。随着2007年高考文理状元的“尘埃落定”,除了人们开始好奇状元究竟是怎样炼成的?许多准高三学子更想知道她们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她们的学习方法有何可取之处?

为此,记者采访了今年我省高考文科状元罗宏晟、理科状元陈默以及她们的老师和家长。回首今年高考状元的“练就”之路,希望能够给将来同样要面临高考的学生和家长们带来一点启发和帮助。

学习贵在坚持

也要懂得劳逸结合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是今年我省高考文科状元罗宏晟的座右铭。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来说,她能用如此淡泊的心态去面对成功或者失败,着实让我们颇感意外。这也许就是她成功的关键所在吧!

高三体会:学会自我减压和劳逸结合

高三是高考冲刺十分关键的一年,许多高三学生、家长以及老师们的神经都绷到了“临界点”。不过,在罗宏晟看来,高考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适当的紧张当然是必需的,但是要学会自我减压和劳逸结合。

罗宏晟说:“高考并不能决定我的未来,它不过是检验我高中三年学习成果的一次考试。今年五月下旬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次校自检,当时我的成绩并不十分理想,特别是语文发挥得有点失常。不过,老师和父母并没有给我太多的压力,而是给我创造了一个更加轻松的氛围,我也努力地进行自我减压。

我告诉自己,我高考的目标并不是一定要考上北大、清华,只要能上一所重点大学就可以了,‘条条大路通罗马’,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以后我还可以通过考研等各种方式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

高三这一年,罗宏晟还学习了乒乓球。她觉得,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打打乒乓球能够缓解自己心理的压力,从而能更好地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当中去。

学习心得:学好数学没有捷径 关键是坚持

对于大部分的文科生来说,数学是最令他们头疼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也往往是数学拉了不少“后腿”。罗宏晟在这次高考的数学成绩是146分,差四分就是满分。作为一个文科生,数学取得了如此高的成绩,一定有什么秘诀。但是,罗宏晟的回答却出乎我们的意料。

“我觉得其实我也没有什么秘诀。学好数学是没有捷径的,关键是要学会坚持。”罗宏晟这样告诉我们。

有的同学一碰到数学题,就有种惧怕心理,觉得自己一定不会做。久而久之,就由惧怕数学变成了讨厌数学,结果形成“恶性循环”,那么数学就更学不好了。其实,我们可以尝试着以一种“喜欢数学”的心态去学习数学。

数学有很多概念和公式,这些是需要我们去理解的。如果我们只是囫囵吞枣般的背一下就完事,那么在做数学题的时候,这些概念和公式还是不懂得运用,到头来只能“望题兴叹”。

学好数学贵在坚持。大部分的数学题都是一些常见题型,我平时会把一些典型例题整理起来,不时都会翻看巩固一下。我还建立了错题集,总结自己出错的原因,避免以后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遇到难题的时候,我也常常会和同学一起讨论,在讨论的过程,我对题目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这些事情做起来似乎都很琐碎,可能一时也看不出能够让数学成绩提高多少。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一直坚持下来,日积月累,这对我们学好数学是会有帮助的。

在快乐中学习

用平常心应对高考

“人类历史的童年,是萧索的冬天。在茹毛饮血的蛮荒年代,笼罩大地的永远是那未知的黑暗和寒冷。但,在某一幸运的时刻,人类发现了火种„„”

这是今年高考理科状元陈默在作文《季节》中开头的一段。对历史的刻画与认知,让这个18岁的理科班的女孩取得了作文满分的优异成绩。

高三体会:保持平常心 把高考当成阶段考

有的学生到了高三,变得非常紧张,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生物钟都被打乱了。但是陈默一直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并没有刻意改变生活习惯,该怎么复习就怎么复习,该几点睡就几点睡。

“轻松的心态”是陈默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考前夕,父母和老师在周围为她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也让她感觉高考就像是一次普通的阶段考试。有句话说得好:“环境造就人才。”陈默能够以平常心应对高考,并且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和她成长的家庭环境不无关系。

面对紧张的高考,在如此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陈默笑着说:“她最大的感触是高考不像高考,而像一次阶段考。”

高三阶段,陈默的父母仍然像平常一样接送陈默上下学,甚至连饭也没做特别好的,即便是高考前夕,一家人还时常出去散步,父母更是一点变化也没有。陈默的父母觉得,一个轻松的考试环境能够帮助陈默发挥出更高的水平。

学习心得:不要埋头做笔记 关键是要听懂

对于学习,陈默一直坚持一种理念,那就是“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高三期间,陈默并没有给自己什么特别安排。陈默觉得把学习当成享受,其实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对于陈默来说,读书是一种快乐,她从来都不偏科。她学习的自主性特别强,她在学习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一套既定的计划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每天晚上,陈默都会事先计划好各科的学习时间,一旦有科目或难题超过了15分钟,她就会先放下,转到下个科目。而且,每天都保证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有个好计划,那样听课质量就提高了。

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陈默还是有一些自己独到的学习方法,她说:“很多同学比较喜欢在课堂上边听课边做笔记,而我一般不太喜欢做笔记,主要以听为主,听懂了,接受了,然后再把要记的,用简短的、自己的话记下来。”

漳州一中高三段长、陈默的化学老师高新建老师告诉我们:“陈默平时还特别喜欢阅读文学作品,语文基础特别好。我想,这次她的作文能获得满分,和她平时大量的阅读有很大的关系。”

2006年上海理科高分考生:“一分也不能少”

上海2006高考理科状元武亦文 武亦文 格致中学理科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复旦经济

高考成绩:语文127分数学142分英语144分物理145分综合27分总分585分 “我坚持做好每天的预习、复习,每天放学回家看半小时报纸,晚上10:30休息,感觉很轻松地度过了三年高中学习。”当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绩后,格致中学的武亦文遗憾地说道,“平时模拟考试时,自己总有一门满分,这次高考却没有出现,有些遗憾。” 坚持做好每个学习步骤

武亦文的高考高分来自于她日常严谨的学习态度,坚持认真做好每天的预习、复习。

“高中三年,从来没有熬夜,上课跟着老师走,保证课堂效率。”武亦文介绍,“班主任王老师对我的成长起了很大引导作用,王老师办事很认真,凡事都会投入自己所有精力,看重做事的过程而不重结果。每当学生没有取得好结果,王老师也会淡然一笑,鼓励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 “一分也不能少”的学习态度

“在整个年级,名气最大的就是她。”班主任王淑英老师告诉记者,武亦文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兼语文课代表,高中三年来,大小测试一直稳居年级前三名。也许她的每一门学科成绩都不是最高,但各科成绩加在一起,她雄厚的综合能力就能体现出来。在王老师看来,“偏科”这一词语是没法用在她身上的,她会认真对待任何一门学科再微小的学习细节,“每逢课间,缠着老师问问题的同学里面肯定有她。只要知道自己在某一个知识点上掌握得不够透彻,她都会不停追问老师,直到自己理解为止。”王老师本人是语文老师,令她印象颇深的是,每次读写练习之后,武亦文都会指着其中的主观问答题问她:我怎么能不扣分呢?事实上,在这些主观问答题上做到一分不丢,对于任何学生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这种“一分也不能少”的学习态度甚至被武亦文用在作文上。高考前一周,高三年级放假,各科老师布置了两套可做可不做的试卷,用意在于让学生保持学习状态,勤快一些的同学也只做个大概,但武亦文仍然把每张试卷从头做到尾,并在返校时拿给老师批阅。当王老师告诉她,班上另一名同学作文写得更好一些时,她便重写了一遍作文,看到老师点头,她才放下心来。“其实武亦文早已被复旦自主招生考试录取,按她的成绩,这次考试哪怕考得再差,她进复旦也不会有问题的,但她好像忘了自己已经被虚拟录取了!”在高三复习最后阶段,她还给其他同学做起了“小老师”,各门功课都解说得头头是道。 “没有特长,均衡发展” “我女儿没有特长,只是各门学科的发展都很均衡。”武亦文的父亲武先生介绍,自己对孩子的学习看得很淡,一直都很担心孩子的身体,所以,每天自己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提醒孩子多休息。 女儿学习一直都很自觉,父母工作都很忙,每天晚上回家,只对她说“早点休息,注意身体。”每到周末,武先生还经常督促武亦文出门逛逛,调节一下。 “她高考这么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很重要。”武先生介绍,今年5月份,女儿已经被复旦自主招生录取,所以,参加高考没有什么负担。数学考试结束后,她对父亲只说了一句话:“数学考试拿不到满分了。” 经验有三完成作业很重要

郭城:总分第一(物理类) 所在学校:深圳实验学校高三1班 第一志愿: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

郭城告诉记者,他出生于沈阳,2000年随父母来到深圳,那年他读五年级。从小学开始他就很喜欢数学,到初中时,数学和物理是他最喜欢的,以至于当同学在做其他事时,他一般都在做数学题。他说,高

一、高二的时候,自己成绩其实不好,最差的一回,他排到了年级57名。

郭城说,他有三大学习经验,其一是老师交给的功课一定要认真完成,他反对在老师讲课的时候,自顾自做自己的习题,“跟上老师的步伐,这很重要。”郭城说;其二,高三学习要有正确心态,任务是做好每件事,当天事当天完成,不要被考试牵制自己的情绪;其三,要研究考试技巧,每次做试卷都要以模拟考的状态投入,总结做容易的或是难题如何做,考试时间如何把握,如此熟能生巧,高考时就会有不错的发挥。

值得注意的是,郭城说,面对高考,他的真实心态是“高考是自己的事情,不要去和别人比”,因此面对考试,他都是“花足够大精力尽量考好,但对结果不要太在意”。

郭城说,他的家庭是“很自然、很平常”的那种,父母都是工程师,母亲在他来深圳以后就没有上班了,全心照顾他。他和父母既是朋友也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家庭环境对他的成长是潜移默化的。 临门一脚平常心最重要

2006年高考,武汉外校高三毕业生李龙以692分的好成绩拔得全省理科头筹。目前,这名听课爱琢磨的男生正就读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谈起去年参加高考的情形,李龙的思绪十分清晰。

考前一天仍按平常一样

去年高考,家住青山的李龙考场安排在武汉十二中。于是,李龙6月5日起就住在小姨家,此处离考场步行仅需10分钟。考前一两天仍按平常一样复习,上、下午各安排2个多小时。

6月6日看完考场后,回家看了一会儿电视。由于次日上午考语文,李龙就花1小时看字词、成语,把作文步骤简单回顾一下,最后再听一会音乐放松,晚上10时多上床睡觉。

“上床睡眠时间应不早不晚”,李龙说,“由于元月、4月调考成绩都是680多分,所以当晚并未很紧张,睡得很好。”

提前半小时到考场

高考首日,李龙7点钟起床,吃点自己平时就爱吃的面包,喝点豆浆,然后拎着装好证件、铅笔等文具的袋子,不急不慢地走到考场。

“高考每科考试,我都提前半小时到考场,既不用担心迟到,也能和同学聊聊天,互相鼓励。”李龙说,“高考当天,考生应给自己一些良好的心理暗示,这有助于高考发挥。”

中午休息半小时

“高考两天,我中午会休息半小时,2点钟准时起床。中午不睡一会儿,下午精神不好。睡得太多,也会睡得很疲。”李龙介绍,作息时间、饮食尽量按自己最适应的习惯来,尽量避免喝一些特殊的饮料。

别被理综高分值吓坏

“理综分值高,考得好坏直接决定上几类大学。”李龙提醒,理综卷分数高会给考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考生在答题时要努力淡化试题分数,带着“拼搏”心态去专心致志答题。

高考最后一科考英语,题目非常多,答题时要格外心细,“有的考生想到马上要熬过高考了,就显得很兴奋,答题有些大意。”

北大清华学子讲述高考成功心得态度很重要

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是很多人的梦想,众多的学子为此在孜孜不倦地努力着。那么,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的成功经验又是什么呢?7月10日,南宁二中举行经验介绍会,10名今年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优秀学生介绍了各自的成功经验。他们学习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是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学习态度。

张远,一个其貌不扬的男生,提前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对于自己的成功经验,张远的第一句话就是:学习态度比学习方法更重要。

张远说,对待学习的态度不仅要认真,还要学会坚持,不轻易言败,对自己要有信心,时常给自己一些激励,比如在自己的课桌上贴一些激励的话,那是可以的。学习一定要有计划、有目标,计划要有长期性,但不必要定得太多,一步一步地去实现就好了。

薄诗雨也是今年参加高考的,已经被提前保送到北京大学。和张远一样,其也提到了学习态度问题。对于学习态度,薄诗雨是这样说的:学习态度是天长地久的积累,学习是生命的需要,和呼吸、吃饭、睡觉一样,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除了日常的积累,薄诗雨认为,学习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善于共同学习,从自己的同学身上多学习一点,学会与同学讨论,这样才能共同进步。薄诗雨还特地提到自己的一个体会:学习要全面,除了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做人。

很多学生上了高中后,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兴趣爱好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今年高考总分名列广西理科第三名,已经提前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的陈星尘是这样处理这个问题的:要学会克制,要适当克制一些占用时间太多的兴趣爱好,对于一些占用时间不多,而自己又很喜欢的,可以适当地进行,不赞成完全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经验介绍会上,对于很多即将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除了可以学到师兄师姐的成功经验,有一句话也许会让他们更加受益:上了高中,也不要忘记童年时的梦想,有梦想,才能让自己想方设法去实现梦想。

状元们的复习秘诀

状元们的学习方法是最令人感兴趣的,许多人都会问,考出这么高的分数,有什么秘诀吗?座谈中,几位状元也交流了一些学习方法。

有一点,状元们的观点非常一致,用叶婧的话来说就是,“第一,方法永远是因人而异的;第二,只有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才能提炼出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方法,学习、成功永远没有捷径可以走。”内蒙古的理科状元石悦也说,“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一切都因人而异,自己也只是幸运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

有趣的是,魏冰做题后都会仔细地研读答案,而黄厚瀚恰恰相反,做完题从来不对答案。这也正说明了没有什么统一的学习方法。法无定法,因人而异,所谓秘诀,就是最适合自己的那套学习方法。

尽管如此,状元们在复习方法上还是有一些共通之处可供借鉴的。比如语文,状元们都很重视平时的积累,石悦从高一起就建立了“杂记本”,积累一些字词、精彩片段和数据等。上海市文科状元常方舟建议,高三的学习时间比较紧张,不妨多读一些报纸杂志上的时文与美文,关注时下的文化热点,同时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多变而富有美感。叶婧则提醒大家要特别注重第一轮复习中的“字音”、“病句”、“文言文”、“作文”等专题复习。再比如数学,几位状元都有自己的“错题本”,把平时容易出错的题单独记下来,内蒙古文科状元徐钰则进一步把错题本优化成“剪贴本”和“索引本”,魏冰有一个独特的小窍门,就是考场上开始答卷前,把自己常犯的小错误凭记忆写在演算纸上,等答完试卷后再对照这些小错误检查一遍试卷,看有没有再犯相同或类似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对于英语的复习,几位状元都强调要培养语感,叶婧培养语感的方法是多接触英文的报刊、电影,多读些英文的小故事,王晓月的诀窍则是“朗读生语感”,认为多读课文可以辅助记单词,熟读一个含生词的句子便会熟悉这个单词,在句子中记又明白了它的用法,一举两得。

叶婧说,同一个省类似水平的考生不下50人,只是他们幸运地成为了这个第一人。他们是幸运的,这种运气有偶然的成分,但他们的成功则是偶然中的必然。座谈中,状元们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对于考试、对于高考的清醒认识,对于自我和周围环境的分析能力,对于学习的主动探究精神,或许这是广大考生更应该学习的宝贵财富。

第五篇:12位清华北大学子谈高考复习

秘籍二:见缝插针利用时间

要懂得见缝插针利用空余时间。比如早上上学时从家里到学校的十几分钟里,可以在脑子里快速过一遍昨晚的复习内容;每天中午、下午春节过后,新一轮的高考复习更加紧张了。剩下短短三个月时间,放学时段往往是交通高峰期,有心的同学完全可以利用这十几分钟的时

间,留下来再做一篇英语阅读、背一首古诗词,把比较零散的时间利用如何正确备战高考,也成了大部分参加2007年高考的考生及其家长们

起来。 最关心的话题。

趁着春节期间,大学生们纷纷回家的机会,泉州五中策划了一场清秘籍三:归纳总结查缺补漏

在大学生们眼中,无论哪个阶段的复习,懂得归纳总结,找出自己华北大学子与应届高中毕业生面对面的活动。12名于2006年从泉州五中(应届)考上清华、北大的大学生作为本次活动的嘉宾,被再次请回母的薄弱项都很重要,一个小漏洞就是一个潜在的失分点,必须“分毫必

较”。 校,为学弟学妹们传授当年备战高考的一些心得。

在这次面对面中,这些当年的优秀学子,他们备战高考的“武功秘

所谓的归纳总结,有两个方面,对课本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对练习、笈”惊人的相似:懂得规划学习、有效利用时间、及时查缺补漏、保持试题的归纳总结。可以试着归纳课本知识体系,从全局着手由大的知识轻松心态„„除了透露“秘笈”外,他们还现场接受学弟学妹们的提问,板块到各个小的知识点,分析各部分联系,形成一张网络,通过联想延

伸来记忆。这样一来,哪部分比较薄弱就可刻意加强。 为他们指点迷津。

在此,本报将这些清华北大学子传授的高考备战宝典奉献给即将参

同时,对于典型题目,要归纳出各种常规方法,但不要满足于只用

常规方法。试着用发散思维,思考有否其他方法,比较哪种方法最为简加高考的泉州学子,相信这些成功经验能给学子们 一些启示。

便。这样做既锻炼了思维也巩固了知识。 四大备战秘笈

在本次面对面中,12名清华北大学子们不约而同透露了备战高考的秘籍四:劳逸结合精力充沛

三大“武功秘笈”,这三大秘笈表面看似普通,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人不是机器,脑子也有一定的弹性限度,当发现自己读不下去或心既有效、又实用,差别只在于你能否持之以恒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 情烦躁时,应抛下书本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像看看电视、打打球,甚至

是上上网。玩是为了有更好的效率和效果,所以应毫无顾虑地放松。 秘籍一:规划学习有所侧重

过完年,离高考只有三个多月,在如此紧迫的时间里,如何做到明

当然,放松也不是无限度的,不玩那些需要时间长、会让自己沉迷确规划、合理利用就显得尤其重要。高考那么多科目,每天的复习就要于其中的。像看电视,最好不要选择连续剧;看闲书,可以选择杂志,

最好是在玩的过程中还可以学习,像一些时政新闻,有所侧重,不可能科科都兼顾。对此大学生们认为:每天晚上回家后,不去看太长的小说。只要重点复习两个科目就行了。具体来说,当天老师重点复习课本的科就是不错的选择。等情绪调节好了,再回到书本中。

目,回家后可做适当的练习题;当天老师重点讲练习的科目,回去后要

另外,越临近高考越要注意进行适当的运动,打羽毛球、散步、跑

步,每天坚持半小时至1小时的运动,劳逸结合不仅能排解高考前的压回归课本,对知识做个梳理。

另外,课堂上老师复习细致的内容,可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及时消化;力,更能帮助自己恢复精力、健康迎考。

课堂上老师复习不够完整的,回家后要强化。一周结束时,不忘在周末

在本次与清华北大学兄学姐的对话中,泉州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们提

出了许多高考复习中遇到的问题,而学兄学姐们自是不吝赐教,一一给回顾这周的复习。 12位清华北大学子谈高考复习

予解答。以下就是我们摘取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十二个问题。

问:高考前这两三个月,一天的时间具体该如何安排?

答:这段时间,可以按照高考模式来调整自己的生物钟,让自己及早适应。比如高考一般是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那么,在考前可以安排早上7:00~7:30起床、吃饭,8:00后开始复习语文,中午11:30后休息,下午2:30开始复习数学,依此。

一天复习两科足够,不要排太满,这样复习才能比较细致。晚上不要熬夜,在11点左右就可以休息,最迟不要超过12点,考前熬夜不利于状态的保持 。

面对2013,高三生该怎样增强信心?

心理专家为高三学生找出了10种可以增强信心的小方法,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帮助自己自信乐观地面对2013年的高考。来源:安徽高考网

1.要学会微笑

人在充满信心时往往春风满面,面带笑容,而人在丧失信心时往往愁眉苦脸、无精打采,面带愁容。笑是使人充满信心的表现,是人内心快乐的外部表现,笑和人的信心体验是一致的,和人的自信心相互促进,自信心使人充满微笑,微笑使人更加充满信心,两者相互产生促进作用。因此,建议考生学会微笑,经常微笑。学会发自内心的微笑,信心就会在心中滋长起来,还建议考生每天对着镜子开心地笑几次。来源:安徽高考网

2.走路挺胸抬头 人外部的姿势和步伐是和人的内心体验有着密切关系的,人在充满信心时挺胸抬头,走起路来步伐坚强有力,速度也稍快。人在丧失信心时会低头哈腰,走起路来无精打采,步伐软绵,

速度缓慢。来考生经常挺胸抬头,走路步伐坚强有力。速度稍快,有助于增强考生的信心。来源:安徽高考网

3.运用积极自我暗示

不少考生在高考前受到消极暗示较多,不利于自己信心的增强。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在考试前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自我暗示来改变自己的心态,来增强自己的信心。例如,心中默念,我有实力,我有能力,我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这类的语言暗示都能起到增强考生信心的作用。来源:安徽高考网

4.不打疲劳战术

很多考生搞疲劳战术,学习时间很长,特别是晚上搞到12点,甚至是一点、二点。这样使考生精疲力竭,使考生第二天无精打采,上课时趴在桌上睡觉,这种疲劳烦躁的心情会使人信心减弱。而考生安排好作息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既重视学习时间又重视学习效率,这样考生就有一种生物节奏感与心理节奏感,就有利于增强信心。来源:安徽高考网

5.不要相信迷信

有的考生说,早上听到乌鸦叫了,认为这是不吉之兆,意味着高考可能会失利,其实这都是不可相信的东西,实际上不存在超自然的力量来控制考生的命运,考生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是由考生的学习实力和心态来决定的。

6.高考目标要期待适当

考生要根据自己高三以来的考试成绩,特别是一模的考试成绩,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的学习实力,确定自己的高考目标。来源:安徽高考网

考生如果把高考目标定得过高就会为难以达到目标而产生考试焦虑,影响考试发挥。考生把高考目标定的太低也会影响考生潜能的发挥。来源:安徽高考网

7.不要攀比

所谓高考成功就是考生在高考中考出自己的实际水平,这就是成功。有的考生学习实力550分左右,高考考出550分左右就是成功,如果考出600分就是超常发挥,如果考出480分左右就是考试失败了。另外,一个考生他的学习实力是460分左右,他高考考出 2

460分左右就是成功。不能与前一个考生的成绩去相比,因为大家的学习实力不一样,因此考生不要相互攀比,只要能考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就意味着高考成功,攀比只能挫折自己的信心,挫伤自己高考的积极性。

8.多和同学、老师、家长交流 不少考生当高考信心不足的时候,把自己的心事憋在心里,越想越别扭,越想越失去信心。其实,这个时候主动与同学、老师、家长多交流,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把自己内心的苦衷倾诉出来就会得到心理上压力的释放,老师、同学、家长再给你一点安慰,鼓励和支持,就有助于改变信心不足的状态。建议考生在信心不足的时候看看那些高考非常成功的和状元们介绍经验的文章,他们是怎么在没有信心的状态下从挫折中走出来的,对考生解决信心问题也颇有益处。

9.做做容易题

高考试卷的难度是30%的容易题,50%的中等题,20%的难题。应该说绝大部分考生30%容易题是都会做出来的。当考生缺乏信心的时候不妨来做做容易题,这样也会焕发起你的信心来。来源:安徽高考网

10.增强学习实力

考生的信心是建立在学习实力基础上的,只有学习有实力高考才会有信心。因此,考生在备考冲刺阶段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知识的网络体系,查漏补缺,确实把自己的学习实力增强一步,提高一步,这样来讲就有利于考生信心的增强。来源:安徽高考网

迎战2013:调节睡眠应知应会

每天睡眠8小时,是满足一个人生理需求的基本保证,高三考生也不例外。但是,高三毕竟是不平常的一年,考生自身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睡眠减少,也有的因为升学愿望,家长要求考生或者考生自己

要求减少睡眠,为复习多腾出一些时间。出现这些情况而睡得少些,也是在所难免、情有可原的。但是,高三考生无论学习压力多大,功课多紧,睡眠时间绝对不能低于6小时,这是高三考生的睡眠底线,不要突破。

可是面临着2013年高考,我们高三学生怎样才能休息好呢?安徽高考网综合了老师们和专家的意见,希望能对广大高三的学生有所帮助。来源:安徽高考网

放下书就睡不可取

有的考生睡的时间不短,但是仍感到睡眠缺乏,这涉及到一个睡眠质量的问题。深度睡眠也可以提高“睡眠的效率”,在短时间内,获得良好的休息。如何进入深度睡眠?高三考生有一点需要切记:千万不要从书桌直接上床,放下书倒头便睡,这样不利于进入深度睡眠。因为,人的大脑从兴奋状态到睡眠状态,应该有一个过度、缓冲的过程。因此,应该在睡觉前让大脑放松5分钟,到户外慢跑5分钟,使思维放松下来。不爱运动的考生,可以洗一个热水澡,热水淋到身上起到为考生全身按摩的作用,这样考生也能睡得香、睡得实。来源:安徽高考网

怎样调节好睡眠?

考生还应该学会用各种方法调节自己的睡眠。如果夜间睡得少,睡得差,可以通过午睡调节。有条件的考生回家睡半个小时,上午的疲劳随即消失。中午不能回家的考生,也应该在教室里趴一小会。不要小瞧这一点点的工夫,中午趴10分钟相当于晚上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的深度睡眠。来源:安徽高考网

如果考生长期睡眠不足8小时,会造成今后睡眠困难等疾病。因此,考生可利用假期、周末的时间,多睡会儿,补补觉,让疲惫的大脑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不能让不良的作息形成今后难以克服的习惯。来源:安徽高考网

此外,睡眠也是有学问的。睡觉的时候应该侧卧,左侧在上,右侧在下,因为人的心脏在左边,这种睡姿使心脏位于身体上部,身体不至于压到心脏上。

睡觉时穿着的睡衣应该宽松,面料应该是质地柔软,被子不能盖得过厚,压在身上的重量过重,容易做梦。来源:安徽高考网

还有一点很重要,睡觉时千万不要蒙头,因为蒙头睡觉时,随着棉被内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大脑供氧不足,长时间吸进污浊的空气,不仅睡眠质量不高,还对大脑损伤极大。

快速入睡小窍门

摆动法:自由站立,全身放松,双手在体前有节律地上下摆动,双腿带动身体进行有节律地抖动,10分钟左右。来源:安徽高考网

自我按摩:和做眼保健操一样用手指推眼眶周围,后揉太阳穴还有眉心等各2分钟,然后揉按风池穴(颈椎两侧的下陷处)3分钟。

深呼吸:睡觉前数自己呼吸的次数,同时做深长的呼吸,呼气时尽量呼尽,吸气时尽量吸足,吸气时想象气吸入腹部,吸气呼气都要缓。一般36次左右。

丰富的教学经验,给我们做的题目都是精心研究、精心挑选的。”课堂上,老师讲解的题目很多都是他已经掌握的,肇嘉辉却没有因为自己是优等生就轻视它们。“关键是听思路,可能你觉得这个题我会做,那就要思考它背后的思路是什么样的,这种解题的思路在其他类型的题目里有没有出现?”在听课过程中,尖子生注意的应该是方法上的探索,而不是单纯地看一个个步骤和最终的结果。“这样可以把听讲解的过程,变成自己清晰地整理知识体系的过程,很有价值。”如果漫不经心地对待这些课堂内容,自己一味去钻怪题、难题、偏题,将是得不偿失的。来源:安徽高考网

对于尖子生在高考竞争中的优势,肇嘉辉有自己的看法。爱琢磨的他从进入高三就经常钻研往届高考题,他发现,尖子生之所以能和其他考生拉开距离,可能不是因为尖子生解题能力特别高,而是因为他们基础扎实,能够有效避免错误。正因为如此,肇嘉辉才成为了老师们的“忠实跟随者”,他对要面临高考的尖子生们说:“试试看用我的方法去听复习课,边听边思考,绝对很有效率。”

如何克服考试恐惧心理?

一位同学自述:不知怎么回事,一提起考试我就不寒而栗,紧张优秀生如何面对2013年高考:做“踏实”型尖子 得要命,总担心这、担心那。这是一种考试恐惧心理。考试恐惧心理是学习很优秀,是否一定能在2013年高考中做到优秀呢?怎样才能重度的考试焦虑的表现,是考生在考前预感到考试的威胁性刺激,而又保证在高考中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呢?下面这个案例应该对优秀生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紧张、烦躁、情绪不安的反应。这一现象在那些准的2013年的高考复习有所启发。来源:安徽高考网 备参加事关前途的中考、高考的同学中表现得最为常见,他们在考前较

“我不觉得自己特别聪明,踏实一点的方法可能更适合我。”刚刚长的一段时间便产生对考试的恐惧感和焦虑的情绪,有的甚至因此而产考上清华大学的肇嘉辉说起自己的备考过程,最强调的还是“踏踏实实生爷种严重的心因性不良生理反应,如头痛、失眠、多梦易醒、神经衰往前走。”他毕业于一个市级重点中学,在年级里排名基本都在前十位,弱、食欲不振、记忆衰退等。考试恐惧会引起大脑对学习的抑制,严重一直发挥很稳定。在复习过程中,他从不盲目求快,而是坚持“跟着老地影响复习备考的正常进行,对考试成绩的威胁很大,也容易影响身心师的步伐走”。“这不是说不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是说各科的老师都有 4

健康,导致精神上的创伤,必须进行认真的心理自我调节。这里提出几点供同学们参考:

1.不要人为地在考前制造紧张气氛,努力创造一个宽松的临考气氛

有些同学出于过强的求胜动机,心理压力重而自我过于、紧张,每日生活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考试"二字上,生怕刀一哪里没有复习到,于是加班加点,挑灯夜战,废寝忘食,走路、吃饭、睡觉都想着考试。自己给自己制造紧张气氛,仿佛草木皆兵。与同学也是言必谈考试,去猜题、押题,从而使自己时时处于紧张的临战状态中,有的想依靠各种"补品"滋补。其实只要平时学得扎实,完全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要设法保持心理的平静,保持正。常的学习、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该怎样就怎样。

2.掌握自我情绪的调节方法

(1)自我质辩法。即对消极的自我暗示进行挑战。考试恐惧、焦虑具有以担心为特征,由消极的自我暗示所形成的意识体验成分。有考试恐惧、焦虑的同学考前常常有各种担忧,总是不知不觉地对自己进行消极的自我暗示。比如,"我担心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胜任这次重大的升学考试"、"我担心其他的同学在考试中都比自己强"、"这次考试使我很紧张、害怕,忧心忡仲"等。这些消极的自我暗示和意识会使自己精神不振,引发自己对考试的恐惧和过度的焦虑。向消极的自我暗示挑战,是指对消极自我暗示、自我意识中的不合理成分进行自我质辩。

这种方法的一般原则和步骤是:

第一步,检查自己的担忧。在一张白纸上把自己对考试的所有担忧逐条写下来,使你清楚地意识到当前造成你对考试恐惧、焦虑的消极的自我暗示究竟有哪些。

第二步,向消极暗示中的不合理成分进行自我质辩。其程序是:①指出担忧的事项中的消极的自我意识的不现实性和不必要性;②阐明由

此对个人造成的危害;③作出合理的反应,明确今后应采取的态度,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如,"考试使我很紧张、害怕、忧心忡忡"。可以这样自我质辩:真是这样吗?不见得。自己为何要害怕考试呢?并不是考试使自己紧张,而是自己在使自己紧张。把个人的情绪紧张完全归咎于考试情境,这是不正确的,也是不负责任的。此种想法是有危害的,最大的危害就在于使自己推卸责任,势必会形成一种惰性的和不负责任的心理,遇到考试就怨气十足,处于这样一种情绪状态之中,怎么能使自己在考试中沉着应对,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呢?个人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呢?最重要的就是,从自己身上找紧张的原因,运用个人的理智和意志力来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这是排除考试紧张、恐惧的根本良策。

又如,"我担心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胜任这次考试"。可以这样来对自己质辩:这种担心必要吗?毫无必要。只要认真做好考前的准备工作,这次考试完全可能考好,自己丝毫不该为这种无端的忧虑而苦恼。这种担忧对自己当前的复习备考有百害而无一利。它松懈自己的斗志,转移自己的注意目标,扰乱臼己当前的精神状态,应及早排除它。要牢记:当前最紧要的是有条不紊地搞好复习。

通过向消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意识的质辩,可以帮助有考试恐惧、焦虑的同学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增强考试的信心,克服考试恐惧、焦虑的担忧成分。

(2)行为矫正法。这里介绍的是自我系统脱敏法,它对考试恐惧、焦虑严重的同学尤为适用。其方法是在放松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使同学对考试恐惧、焦虑的过敏性反应逐渐减弱,直至消除。具体步骤和方法如下:

第一步,列出引起你考试焦虑反应的具体刺激情景。如"明天就要考试了"、"我是走在去考场的路上"、"我被一道题难住了"等。

第二步,将各种焦虑的情景,按从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焦虑等级"。下面是假定的6个刺激情景的排列,它们引起的焦虑反应是依次递增的。

①明天就要考试了,我还有很多书没有看。

②我走在去考场的路上。

③我收到了试卷。

④我被一道题难住了。

⑤时间快到了,我根本做不完了。

⑥考试后我和别人对答案,发现自己的许多答案同他们不一样。

第三步,通过放松训练形成松弛反应。放松训练的方法在"离中考、高考时间越近心情越紧张,怎么办?"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已有述及。现在假定你已完成了全部放松步骤,身体正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

第四步,按照焦虑的等级,在大脑想象中,循序地使松弛的反应抑制焦虑反应。当你完全放松时,开始想象"焦虑等级"中的第一种情景。明天就要考试了,可你还有很多书没有看。围绕这一情景利用你的想像力在脑海中生动地加以描绘。你可以想象你手忙脚乱地翻书,可以想象同学问你问题你回答不出来„„在想象过程中,如果你发现有些部位的肌肉开始紧张,身体开始出现一些焦虑反应,如心跳加快、出汗、呼吸急促等,就需要再次进行放松,直到你的想象结束后,同时感到所有的肌肉完全放松为止。这说明,你对"焦虑等级"的第-种情景的脱敏成功了。松弛反应已经抑制了想象中的相应的焦虑反应。接着便可转入下一个等级,对第二种情景进行脱敏。其余以此类推。

应当注意的是,每次脱敏数量不宜过多,一般每天进行一次脱敏,每次脱敏所包括的"焦虑等级"不应超过三种。每次脱敏前,一定要先做一遍放松训练,让全身处于松弛状态,才可进行,否则无效。

我的弱项能提高了么?----给高三学生的七条忠告

1) 在学习一门课程的开始阶段,要学会忍受困难; 2) 不喜欢老师,并不意味应该不喜欢这门学科; 3) 不耻下问,并不意味着没有自尊;

4) 对一门课学习不好,绝不意味着自己不聪明或不擅长这些,而是没有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5) 遇到困难时,想法多于实际的用功,一时的热情多于不懈的努力; 6) 对“小”问题不以为意,一个真正的高手,首先是一个细心全面的人; 7) 不能盲目追求虚的东西,比如做题的数量、上了多少堂辅导班、买了几本辅导书等,实际的效果最重要.

适当放弃法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话。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我认为要根据自己的实力,为自己准确定位,保证基础题全部答对,并适当放弃自己力不从心的高难题,这样达到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补短应该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应试方法。俗话说“狗熊嘴大啃地瓜,麻雀嘴小啄芝麻”,我这个小嘴“麻雀”,在数学学习中没有多大的优势。在平时考试中,数学最后一道题对我而言难度就挺大的,我经常只是做出第一问,第二问基本上是无可奈何、屡战屡败。在高考中,我一看最后一道题的第二个问题挺难的,于是很快决定放弃了这个难啃的“地瓜”,并立刻回头检查前面已经做过的试题,幸运的是检查出做错的一道5分的选择题。或许,正是由于这样量力而行的战术,我保住了“芝麻”——基础题,只在较难题目上失去了12分,其他题全部做对,做到了数学考试的超水平发挥。

上一篇:起航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下一篇:全国知名公司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