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想和别人说话

2023-03-17

第一篇:为什么不想和别人说话

怎样说话才能巧妙地说服和影响别人

我们都“能说话”,但不一定“会说话”。

“能说话”,也就是你能表达你的意思而已;

“会说话”,是说,你能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用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去表达。

“会说话”,是说,你能用恰当的语言打动你想沟通的对象。

“会说话”有几个下个标准:

言之有物——有知识、有思想、有内容;这是根本。

言之有序——有逻辑性;

言之有理——有道理;

言之有礼——有礼节;

言之有文——有文采;

言之有情——有情感;

言之有趣——有幽默。幽默是语言的一种境界。

当然了,“会说话”≠“能说会道”。

古人云:口者,心之门户也。“会说话”,反映的是你内心的东西。

现在,让我们开始重新思考、重新发现:

——从小孩子开始到大人,无论在学习、游戏、工作中,不爱说话、不会说话的人都被爱说话、会说话的领导;

——人才不一定会说话,但是会说话的人一定是人才;

——会说话的背后是一个人的思想、思维、逻辑、知识、智慧、聪明、自信;

——有口才,不一定能成功;没有口才,肯定不能成功!

——而且,很多中国人在热衷于学习英语的时候,他们还不会说中国话;

——我们还发现……

从现在开始思考:我会说话吗?

马上行动!让自己“会说话”! 这里分享张旭婧老师的两篇文章:

1. 如何巧妙地说服别人

当你说一些有利于自己的事情时,人们通常会怀疑你和你所说的话,这是人的本能的一种表现。

当你以另一种方式说有利于自己的事情时,却可以大大消除这种怀疑。

对于你来说,那种更好的方式就是:不要直接阐述,而是引用他人的话,让别人来替你说话,即使那些人并不在现场。

举例:如果有人问你,这种产品是否耐用,你可以这样回答他:“我的邻居已经用了4年了,仍然好好的。”

事实上,是你的邻居为你有效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尽管你的邻居并不在旁边。

举例:如果你正在申请一个职位,未来的老板正犹豫你能否胜任这个工作,你可以谈一谈你以前的老板对你的工作是多么满意。

举例:如果你正在说服一个人租用你的住宅,而他对周围环境是否安静表示担心,你可以提及上一位租户对安静的环境大加赞赏。

在所有这些例子里,你不必回答问题。你的邻居,你过去的老板,你过去的租户会为你回答问题。

跟你谈话的人将会得到比你直接回答更加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人们通常很少怀疑你间接描述的真实性。然而,当你直接说出来时,他们就会深表怀疑。

因此,要通过第三者的嘴去讲话。

引述别人,运用成功的故事,引用事实和统计数据。

2. 如何巧妙地影响别人

促使人们按照你的意愿去做事情的第一步,是找出促使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即他们想要什么)。

当你知道什么会使他们感动时,你就知道该怎样去感动他们。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的喜好不同,我们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千万别误认为,你喜欢什么别人也喜欢什么,你追求什么别人也追求什么。

寻找他们所喜欢、他们所追求的东西。

和别人说他们想听的东西,他们就会感动。你只需简单地向他们说明,只要做了你要求他们做的事情之后,他们便可以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

这是个影响他人的巨大诀窍。这意味着用你的话去击中目标。当然,你必须知道目标在哪里。

把这一原则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假设你是一个老板,正想寻找一位工程师为你工作。你知道,已有几家公司想聘请他了。 运用以上原则:“了解人们所想”,你首先应该判断这位工程师所渴望的职位和公司,并竭力地吸引他。如果你发现他需要一个较高职位,你就应向他表示你能为他提供一个高职位。

如果他寻求安定,那么就跟他讲安定;如果他注重进一步深造,就跟他讲这个话题。归根结底,你应发现别人所想,然后告诉他们按你的意愿去做便可达到目的。

从 相反的一面来运用这一原则——假设你正在申请一份自己非常渴望的工作,你首先应了解做这项工作所需的能力、责任和义务,以便于向他们表示你可以胜任。如果 他们需要一个用电话联络客户的人,你就必须表示你能够用电话联络客户。当你知道了他们需要什么,便可以说他们想听的话了。

“了解人们所想”的方法是:多询问,多观察,多聆听,再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

第二篇:不想辜负别人,就先不辜负自己美文

每个人都会度过一段一个人生活的日子,或长或短,或习惯或不安,免不了,逃不掉。三年前,朋友失恋,我们怎么也找不到她。快放弃时,在十号线上找到了她,她说自己难过时就喜欢在环线上绕,一圈又一圈,手机没信号,电话打不通,一个人待着。

包子差不多也是那时候被房东赶出来的,他来我家坐了会儿,把一切说得轻描淡写。晚上我想让他在我家住,他却不肯,第二天我接到物业电话才知道这货在小区门口的草坪上坐了一晚。后来他找了住处,那是个被改成卧室的仓库,我看着有点难受,他说没事这儿便宜。

很久以后我还能回想起找到失恋姑娘时她的眼神,和包子坐在桌子前做视频、脚下一堆杂物的情景。像黑白默片刻在脑海里,没有声音没有对话。因为我能看到他们在说:不要安慰我。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遇到再大的事自己扛着忍忍就过去了,听到身旁的人一句安慰就瞬间完败。所以让我一个人待着,不要安慰我。

不知道是不是想要彻底改变生活方式,姑娘在那之后一个人住了三年。我说,一个人住有好有坏,有副作用。

姑娘笑,问我副作用是什么。

我说副作用就是会产生只有一个人生活久了才会产生的怪癖,比如我每逢12点就会开着音响做夜宵,包子在房间里摆了12盆仙人掌,没人知道为什么。姑娘说,那我就是一回家就脱衣服,一路走一路脱,一直脱到淋浴间,正好脱掉然后洗澡。

一个人走得远了,心就像无坚不摧的变形金刚。越强大越柔软,不怕伤害怕突然的温柔,不怕挫败怕突然的想念。我们怕的,都是辜负。难过也好傻也好,自己选的,就不会有怨言。因为孤独的重量只是自己,辜负的重量还有他人。

我们怕辜负胜过孤独,那就确保自己不会再辜负身旁的关心。

不想再辜负别人,所以选择先不辜负自己。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孤独这门必修课上及格。

第三篇:小班语言听别人说话

语言:听别人说话

活动目标

能安静地听别人说话。

能注意听别人对自己说话并做出回应。 活动准备

玩具若干。 活动指导

1. 点名。

引导语:今天老师来点名,看看那些小朋友来了。

教师点名,故意说错两三个幼儿的名字,看看幼儿的反应。

提问:刚才我念错了几个小朋友的名字,是哪几个小朋友?你是怎么发现的? 2. 游戏“说说老师说的话”

玩法:将幼儿排成几个纵队,教师轻声对每组的第一个幼儿说一句简短的话,要求第一个幼儿轻声传给第二个幼儿,一直传到最后,由最后一个幼儿说出来。看看那个对说得最正确。 3. 你说我听。

引导幼儿两三个一起自由交谈,注意提醒幼儿要安静地倾听别人说话,当别人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说话的人,不能随便插嘴或打断别人说话。 4. 我说你做。

教师布置一些任务给幼儿,如“把红色玩具放到玩具筐里”、“把黄色玩具小狗拿给**等,引导幼儿倾听并完成任务。

说说做做。幼儿自由组合,由一个幼儿提出任务,其他幼儿听到后完成任务。

第四篇:为什么分组交流时不想说

大班的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丛老师围绕“快乐采摘”的主题,设计并组织了谈话活动。活动前,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采摘柿子活动,幼儿具备了丰富的采摘经验;活动中,教师投放了大量拍摄于活动现场的个人、小组、集体采摘柿子的图片和视频,不仅激发了幼儿的谈话兴趣,而且唤醒了幼儿关于谈话主题内容的已知经验。一开始的集体谈话环节,幼儿争先恐后地举手,充分展示了分享交流的愿望,显得表达积极性非常高。当有四名幼儿表达后,教师适时请幼儿与身边同伴、相邻的好朋友,围绕话题继续交流,希望给幼儿提供更多的表达交流机会,满足孩子们的表达需求。

可分组后,幼儿完全没有了集体谈话时的积极表达状态,取而代之的是纷纷交谈话题以外的其他内容,或坐着发呆。不过,一旦教师以同伴身份、以询问方式参与小组谈话时,幼儿又恢复了之前集体谈话的状态,变得积极主动、想说会说。但当教师离开参与他组谈话后,该组幼儿又恢复了教师没参与之前的状态。如此的情景相继出现在谈话活动每一个环节的分组交流中。

为什么幼儿在集体谈话时积极表达、大胆交流,但小组谈话时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呢?小组谈话和分组交流形式如何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真正的支持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区级机关幼儿园新区分园 陈金娣

支持一:合理的环节设置

活动开始,丛老师为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谈话兴趣,借助了图片和视频,引发了第一次集体交流。个人认为,这一支持策略略显不妥。因为这个环节看似激起了幼儿的谈话积极性,但实质上让幼儿的谈话演变成对图片和视频内容的简单讲述。尤其是在开始的导入阶段中,大量的图像从一开始就限制了采摘经验比较丰富的大班幼儿自由表达的经验和愿望,让幼儿的思维受阻,只能跟着老师的提问进行讲述,所以在分组谈话时一旦失去了老师提问,幼儿难免会出现岔题或不说的现象。

而且,谈话主题不变,从集体到分组,表面上是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谈话机会,但实际上谈话的内容不变、幼儿的角色不变,导致幼儿的分组谈话无挑战、无新意,不能激起彼此交谈的兴趣,分组交流变成了集体交流的重复。

因此,围绕快乐采摘的谈话活动可以设计以下环节:谈话导入——自由交谈——集中分享——分组谈话——集中交流并拓展——总结后结束。自由交谈环节,可让幼儿自主地两两或三两结对,实现自然交谈;分组谈话环节,可让幼儿按采摘的小组结伴,这样幼儿因为共同的经历,相对容易保持注意力倾听同伴的讲话,对同伴讲话及时作出反应并适时补充。经验交流在前,分享交流在后,幼儿始终是谈话活动的主体。支持二:富有层次的话题设计

案例中提到,“教师投放了大量拍摄于活动现场的个人、小组、集体采摘柿子的图片和视频”,但多不代表有层次。“快乐采摘”是个大主题,在突出“快乐”这一重点的同时,本活动可分为“我的快乐采摘”、“小组的快乐采摘”、“大家的快乐采摘”等的谈话主题层次。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进行多方面的信息交流,从不同角度挖掘采摘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

同时,多不代表适宜。如果教师能提前梳理出谈话主题的层次,那么也就能够从大量的活动图片和视频中筛选出经典的、适宜的材料,根据不同的谈话层次出示,配合分组、集中谈话的不同情境,引导幼儿从看一幅图谈一个经验,到看一幅图谈几个经验;从看着直观的图片谈话到发挥想像谈话;从谈自己的个人采摘经验和情感体验,到谈与同伴共同采摘的经验和情感体验等,引发幼儿表达出更多精彩的话语,避免出现幼儿面对大量图像资料说不深、重复说的问题。

支持三:养成交流的规则意识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的,幼儿与客体环境的交互作用愈积极、主动,发展就愈快。要想组织好分组谈话,实现幼儿间的有效互动,在幼儿自由和分组交流前,教师应该明确谈话规则。如当别人讲话时,要注意认真倾听、不随意插话打断别人,等别人讲完了再讲出自己的想法、对别人所说的话给予适当的应答以保证谈话的延续等等,让幼儿能专注地听别人的讲话,并能迅速掌握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升听辨和理解的交流技能,实现和同伴的积极主动的互动与交流。

分组交流时,教师参与时幼儿则想说会说,不参与却相反。这种现象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教师适时介入和有效指导的重要性。因此,建议老师应关注幼儿间的交流,鼓励和支持幼儿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引发幼儿的继续交流。如观察谈话内容是否围绕主题、幼儿是否注意倾听、是否注意轮流等,并用微笑、点头等体态语给幼儿以鼓励和肯定;再如,关注幼儿交流的个别差异,用适度的期待激发不太积极的幼儿大胆表达等。这样,给幼儿的谈话营造充满民主和宽松的交流氛围,让幼儿在遵守规则中人人有机会说,在老师和同伴更多的积极回应中更加有信心地说。

“领头雁”和“指南针”

北京市平谷区第五幼儿园 李丽霞

大班经常需要进行分组讨论或者探究。最初进行分组时,我们班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通过比较和分析,我发现孩子分组交流时不想说和说跑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分组交流时,老师把问题设计得太大,高估了大班幼儿的交流水平。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需要交流双方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回答。虽然大班幼儿的语言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毕竟生活经验、思维和语言能力有限。如果交流主题只有一句话,那对他们来说很空洞,再加上不像集体谈话时老师会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问题进行引导,孩子们更没了思考、谈话的明确方向。二是没有了老师及时的表扬,失去了集体谈话中那种争先恐后的气氛,孩子也容易失去积极参与交流的动力和激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语言领域的实施要点中写道:伴随着幼儿的绘画、图画记录等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简单的文字记录,帮助他们建立文字与画画、口语之间的关系。我尝试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分组交流活动中,把分组交流的引导工作做得细致而有序。提供分组交流的“指南针”

在大班的分组交流中,很多孩子还没有形成较强的独立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更别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发现,给幼儿提供纸笔,进行文字或图画记录很有效。记录纸既是孩子们交流时的参照物,也是孩子们发言的记录表,还可以供教师在最后的总结评价环节进行有根据的点评。例如,我们在创编故事《小蜗牛走过四季》时,按照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特征进行分组交流。每组的记录纸上也采用相同的结构进行简单装饰,并通过细节突出季节的独特信息,暗示交流线索。记录纸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分组活动中很少再出现发呆、跑题的孩子。

安排分组交流的“领头雁”

在集体讨论中,老师是“领头雁”,根据活动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再从孩子的回答中去发现更多的关联信息,拓展问题,组织讨论。孩子们会在老师的带领下越来越有参与发言和交流的兴趣,思维和表达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怎样让分组活动中也有这样的“领头雁”呢?于是,我把能力强的孩子安排在各小组中,让他们当“小小领头雁”,带领能力弱的孩子一起沿着话题的方向进行讨论,并做记录;寻找有趣的信息,形成新话题,再讨论„„我在各组轮流指导时,还会在每个发言记录边上画一朵小红花作为奖励,让孩子们不断产生投入谈话的热情。

虽然大班幼儿在语言方面的发展比中班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无论在集体谈话还是分组交流时,仍然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这样才会真正实现想说、敢说、知道怎样说。

实现有意义的分组交流

江苏省如皋市东皋幼儿园 陈美华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对交往情境的判断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等,并通过语言获取信息,逐步使学习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小组交流是幼儿之间互动学习的最好方式,这正是分组讨论的真正意义。但不少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分组讨论时,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请你去和身边的好朋友去说一说,为什么„„”如果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幼儿听了很难理解,为什么要跟身边的人说,也体会不到教师希望幼儿自主交流的用意。

如何才能实现从教到学之间的有效转换呢?我尝试了以下两点策略。

策略一:提前设计带有明确目标的开放性话题,合理把握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激发幼儿互相学习。

首先,我们应当明确,并不是为了讨论而讨论,而是需要讨论才讨论。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用来作为小组讨论的话题,什么样的话题是需要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的,这就需要老师根据本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来决定。

比如,大班语言活动《幸运的一天》,第一次试教时,在小组讨论环节,我让孩子们看图讨论“小猪用了些什么方法保护自己”,孩子们都很积极地发表着自己的意见,但都是自说自的,七嘴八舌,好像很热闹,其实效果一般。在第二次试教时,我没有出示图片而是让孩子们调动积极性,自己想像:“如果你是小猪,你会想什么办法保护自己呢,和旁边的小伙伴商量一下,看看谁的办法比较好。”话音刚落,就听到孩子们在各个小组中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想法,“你这个不行,大灰狼会很快识破的„„”,“你听我说”等等。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技巧,想出了许多对付大灰狼的办法,小组讨论的效果较好。

对于“对付大灰狼”这样目标明确的情境,幼儿都很感兴趣,而且开放的问题让幼儿能有话可说,这样才能将话题讨论深入地开展下去。

策略二:教师要适度指导,从“教导者”转变为真正的“引导者”。

很多教师会有这样的困惑,当幼儿讨论的时候,自己的角色很难定位,不知道自己以什么样的身份介入引导。不少教师在指导幼儿分组讨论时,惯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如“你们在说什么呢”、“想到什么办法”、“你怎么不说呢”。这些教师介入分组讨论的常用指导语更让幼儿认为分组交流不过是集体活动的重复,是教师在“教”自己。既然如此,教师来了,孩子们就会应付一下;老师一离开,孩子们自然认为“教”结束了,又会恢复之前的“自由谈话”状态。

对于这些交流能力和技巧还比较薄弱的大班幼儿来说,教师的“引导者”身份不可或缺,但引导绝不等于“教导”。幼儿小组讨论时,我经常会“串门”,会“报信”,告诉孩子们其他组的讨论情况,激发幼儿心底的挑战欲望。这样,分组交流时,整个教室也不是一个个分散的小集体,而是无形中被我这个“串客”巧妙串联在一起,形成资源共享、经验共享、不断挑战的合作学习氛围。

第五篇:为什么孩子不想上幼儿园?

孩子长大了,去幼儿园适应团体生活是个重要的课题,然而,由于家庭与幼儿园有着极

大的差异,孩子在适应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许多孩子可能经过了开学初期的混乱后,就

能渐入佳境,越来越习惯幼儿园生活。可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这样从此高高兴兴去幼儿

园,有些孩子因为曾经遭遇过的负面经验,使得上幼儿园变成他们最大的压力来源。那么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孩子不想上幼儿园呢?

1、不想与爸爸妈妈分开。

对孩子来说,爸妈在身边,不但能随时回应自己的需求,而且心里还会有无比的安全感。

而上学以后,得独自面对、处理问题,不难想象孩子会产生失落、焦虑与不知所措的感觉。

2、对陌生环境感到害怕。

习惯了自己熟悉的家,现在却得长时间待在充满陌生人的学校里,孩子会感到莫名的焦

虑与不安。

3、无法适应团体生活。

孩子在家中受尽呵护,到了学校,却只是团体中的一分子,必须遵守团体的规范,想要

的东西需与人分享,想吃点心、玩玩具都得排队,上课时还被要求守秩序,不能随便讲话;

到处都是限制,让孩子觉得学校真不好玩。

4、跟不上团体进度。

团体生活中常常无法照顾到个人的需求,如果孩子听不懂老师的话,而没有达到老师的

要求,或者跟不上其他小朋友,成为团体中的特殊份子,他会觉得受了挫折,也会因此产生

心理压力,一想到上学就紧张。

5、人际交往受到挫折。

小孩子都渴望友情,在幼儿园 (托儿所) 里面可以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是每个孩

子上幼儿园最大的期待。然而,真的上了学后,如果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排挤,孩子就可能

不想去了。

当孩子吵着不愿上幼儿园,心中可能有很多的害怕与焦虑,爸爸妈妈必须耐心安慰鼓励,

给孩子最温暖的支持,才能帮助孩子突破心理障碍,勇敢的面对问题。

上一篇:五四文艺汇演活动方案下一篇:五四青年节优秀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