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2023-01-24

第一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管理考核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市“网上村委会”)()正常运行,加强市、乡、村三级平台管理维护,现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网上村委会”是指**市委组织部、**市经信委在互联网上设立的统

一、规范、权威的全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站,由一个市级平台和若干乡镇、村级平台组成。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三条 **市“网上村委会”网站实行分级负责、分层管理。建立**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协调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网站建设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工办、市经信委、市物价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局、市林牧业局、市水产局、市农机局、市粮食局、市计生委、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司法局、市民政局、中国电信**公司等组成。

第四条 市委组织部具体负责与各成员单位协调、各级平台管理、考核工作。市经信委具体负责网站建设的统筹规划,对网站建设、运行、维护实施监督,组织信息员培训等。各成员单位落实相关责任科室、指定一名信息员具体负责市级平台本单位相关信息的发布、更新工作以及乡镇平台本单位相关信息发布的指导、审核工作。

第五条 各乡镇党委组织科指定一名信息员负责本乡镇平台内容更新,村信息员培训、管理、考核,村级平台信息审核等工作。各村指定一名信息员负责本村平台内容更新工作,一般由本村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负责村级平台信息审核工作。

第三章 网站信息安全和保密

第六条 信息员要定时维护站点计算机系统,及时升级操作系统和防病毒软件,做好防范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攻击的安全措施。

第七条 信息员要做好重要数据的备份,严禁向外泄漏传播登陆的用户名和口令,并按照保密规定定期修改口令。

第八条 信息员发布信息时要遵守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严禁制作、发布或传播危害国家安全、危害社会稳定、违反法律法规以及迷信、淫秽等有害信息;各责任主体应依法对网站上发布的信息进行监督,确保网站规范、有效、可靠运行。

第九条 信息员应自觉保守单位及个人信息秘密,在做好党务、政务、村务公开的同时,做好相关保密工作,确保公开信息不涉密,涉密信息不公开;未经当事人同意,不得公布当事人证件号码、手机号码、家庭详细住址等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

第四章 网站信息发布

第十条 “网上村委会”各级信息员要及时收集本地党员教育、党建活动、公共管理、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新闻信息,注重原创性和时效性,并根据网站栏目内容,分类归纳、整理、上传至网站。

第十一条 “网上村委会”各级平台要做到栏目设置合理,内容充实完整,图片和文字格式规范,网站信息内容发生改变时能够及时更新。

第十二条 市级平台信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农业技术:主要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科技知识、农村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监管等信息(责任单位:农业局、林牧业局、水产局、农机局)。

2、涉农政策:主要包括国家、地方涉及农业方面的相关政策条文、规章制度及其相关解读(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办、市农业局、市林牧业局、市水产局、市农机局)。

3、市场信息:主要包括农产品农资供求信息、农产品农资求购信息以及相关的价格行情(责任单位:市物价局、

市统计局、市农业局、市林牧业局、市水产局、市农机局、市粮食局)。

4、农村经管:主要包括农村“三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土地流转价格、运行、补偿和纠纷调解等信息(责任单位:市农工办、市司法局)。

5、社会管理:主要包括乡镇和村政务、村务、财务、党务公开等信息(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农工办、市财政局、市民政局)。

6、为农服务:主要包括教育、卫生、社保、民政、计生、法律、新农村建设等以民生服务为重点的信息(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人社局、民政局、计生委、司法局、市住建局)。

第十三条 乡镇平台信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走进乡镇:提供乡镇概况、行政村基本情况的介绍。乡镇政府机构、领导分工、文件通知等相关内容。

2、新闻中心:提供乡镇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等信息,作为乡镇对外宣传的窗口。

3、涉农政策:提供本乡镇在涉及农业、农民的相关政策、规章和制度。

4、党的建设:提供本乡镇组织人事、廉政建设、宣传文化、人武工作、人大政协等方面的信息。

第十四条 村级平台信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村情展示:包括村情概况、村庄图片、一村一品等内容。

2、通知公告:村“两委”成员变动、党组织作出的重要决策、评先评优情况、集体资产招投标等信息。

3、党务公开:村“两委”人员、职务、分工;党组织书记任期目标承诺;党员创争规划、党组织学习计划、先进典型事迹;党员发展、党费收缴情况;村党组织书记离任审计报告等。

4、村务公开:村委会工作计划、村部值班表、村级经济收支情况(按季度公开);一事一议、债权债务等情况;低保户、五保户名单;计划生育允许生育二胎名单、土地流转信息、集体资产资源信息、集体租赁发包信息等。

5、便民服务:农村政策、地方规章和政策规章的解读;入党、参军、低保等办事流程;农副产品价格、供求等方面的信息服务等。

第五章 信息员管理培训

第十五条 市经信委负责定期召开市级平台、乡镇平台信息员培训,对“网上村委会”日常管理、内容更新、网站安全等进行培训,提高信息员责任意识、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第十六条 各乡镇(开发区)负责定期对村级信息员开展培训活动,市经信委负责培训内容和方法的指导、督查和

考核。

第六章 网站考核奖励

第十七条 各乡镇(开发区)要将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列入党建工作考核内容,定期对信息平台建设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确保信息平台稳定、持续运行。各行政村要配备固定的工作场所和信息员,有电脑设备和互联网连接,要建立信息平台管理办法、信息员工作职责等管理制度。

第十八条 信息员每周至少更新1条信息,市级、乡镇平台信息员每周至少择优采用下级平台1条信息,平台信息内容发生变化时,信息员须在一周时间内进行更新。市经信委每月对各级平台信息更新情况进行统计和通报。

第十九条 市委组织部每年对各级平台信息员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根据市级平台信息员考核情况评选优秀信息员,根据各乡镇两级平台建设的整体水平评选出

一、

二、三等奖,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条 市委组织部每年组织百佳村级信息服务平台评选活动,对获奖的村信息员进行表彰奖励。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并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上饶市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

工 作 总 结

上饶市是原信息产业部于2006年确定的首批“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市。两年来,我们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整合资源、围绕产业、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构建了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了全市统一的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上饶生猪产业系统和近千个农村信息服务点,探索了市场化建设和运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06年12月,在香港世界通信展上吴邦国委员长通过视频与我市玉山四股桥乡大洋村农民、农业专家进行了实时交流;2007年11月,英国牛津大学的瑞雪博士(Rachel Murphy)专程赴我市调研农村信息服务情况;2008年3月,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聚焦三农》栏目摄制组对我市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做了专访,并于4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播出。

一、打牢基础,统一平台,建设站点,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初具规模

1、建成覆盖全市各乡村的通信网络,初步解决了综合信息服务的传递基础问题。两年来,我市共投资9个多亿,实施“村村通”和“自然村通电话”工程,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居中西部前列。截至2007年,实现了100%自然村通电话,100%行政村通移动电话,96%行政村通宽带,50户以上自然村通移动电话;全市电话总数达102.5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162.20万户,初步形成了大容量、高速率、覆盖全市城乡的信息通信网络,为我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奠定了坚实的传递基础。

2、建成全市统一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初步解决了信息资源的集中处理问题。我们打破逐级建平台的传统方式,由市级建设一个统一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具有信息发布和查询、信息采集、远程教育、专家咨询和在线应答、短信服务、网上交易、基层政务和视频点播等八大功能。目前平台已初步实现集中收集、整理、发布市、县(市、区)各涉农部门、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种养大户的各类涉农信息;能够为电脑、电视、电话、手机、IPTV等多种终端提供信息的互动。2007年,我市玉山县通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外销柑桔120余万斤,柑桔价格由原来每斤0.3元提高到0.8元,为桔农增收60万元。

3、建成530个信息服务点,初步解决了综合信息服务的进村入户问题。从2006年起,全市共建设信息服务点530个。主要有企业信息服务点、农业特色信息服务点、共享信息服务点和乡镇(村)信息服务点等四种类型。企业信息服务点在农业企业和涉农企业的信息中心(站)建立;农业特色信息服务点围绕全市的一种特色产业,在具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经纪人、农产品专业市场中建立;共享信息服务点主要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文化共享工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示范点相结合。乡镇(村)信息服务点主要在乡镇、行政村所在地部署。其中乡镇信息服务站具备三大功能:一是展示功能,即通过全球眼系统、LED电子屏等,在互联网上向全世界展示本乡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二是查询功能,即通过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电脑、电话、农信通等传播手段,查询人才市场信息和农产品供求信息;三是培训功能,即通过IPTV、电脑教室等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党员教育、电脑操作等方面的培训。这些信息服务点的建立,把信息带到农民的身边,最大限度、最大可能地直接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为信息进村入户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渠道。如玉山县四股桥乡和该乡的大洋村信息服务点,从建立至今引来了浙江、福建等地客商,连片种植西瓜达1200亩,在大塘、潭头总投资310万元的甲鱼养殖基地,大洋村年出栏3000头的养猪场,200余亩冷水茭白,4000亩本乡土专家培育的紫宝香糯,3100亩花卉苗木基地和玉山生态旅游观光园,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

4、开展大规模的信息化培训,初步解决了农村信息员队伍的素质提高和农民信息意识的提升问题。我们通过培训班和信息大篷车等方式,在全市培训农村各类人员8万余人。特别是充分利用信息大篷车用于农村信息化培训。目前,信息大篷车共出行44050公里,培训137个课时,对全市120多个乡镇的1900多名农村信息员进行了信息化培训。我市的信息大篷车培训量在全国排名第三,得到赛迪集团领导的表扬。

5、探索商业运营机制,初步解决了综合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在资金投入方面,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建设、谁维护”的原则,基本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投资”的模式,公益资源整合等由政府负责,其它的建设和市场资源整合等由企业参与投资。据初步统计,各类企业在农村信息化方面的投入达8个多亿;在信息服务点的建设方面,采取信息服务与电信代办点、农家小商店等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信息服务点的自我生存;在信息终端方面,完全走市场化道路,由电信运营商与电脑商联合出台捆绑宽带上网、分期付款的方式,农民每月只付198元就能得到一台联想电脑和两年上网的服务,推出两个月就办理用户2000余位;在运营维护方面,信息服务商和平台建设方共同合作,独立进行综合信息服务经营,以农民能够接受的方式和价格提供信息服务,通过信息增值服务、广告业务、技术服务、信息中介等市场化发展项目,获得市场效益。

二、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市场运作,全力推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

1、理清思路,构建信息服务体系

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是一项崭新的课题,如何开展没有先例可鉴,也是试点工作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到兄弟省、市考察学习,召集相关单位、企业开座谈会,开展学术研究等方法,逐步理清了开展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的思路,构建了以通信网络为基础、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中枢、以信息服务点为落脚、以多种接入方式为载体、以各类涉农信息资源为核心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的体系框架。整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由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应用和信息反馈等五个工作流程组成,政府部门、电信运营商、信息提供商、信息服务机构、信息服务对象在体系内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使综合信息服务得以实现。有了这个体系框架,我们就能准确地把握综合信息服务的流程,把握各个主体在综合信息服务中的职能和作用,能够制定出符合综合信息服务特点的工作方案。

2、强力推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领导高度重视。2005年,我市就成立了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试点市批准后,又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领导小组,使我市农村信息化工作在组织领导上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市委书记、市长都亲自过问,经常听取农村信息化工作汇报,亲自部署农村信息化指导意见的起草,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增加市信息化办为成员单位,并将“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纳入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当中,统一部署。

出台相关政策。首先是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纳入《上饶市“十一五”电子政务规划》当中,综合考虑,统筹建设。试点市批准后,又及时下发了《上饶市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实施方案》。为加大推动力度,2008年,市政府又专门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号召全市上下协调配合,积极开展工作。

给予大力扶持。我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均财政收入只有862元,但全市财政共投入650万经费,用于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信息大篷车运行、涉农网站建设、信息资源整合、信息服务点的建设补贴等。其中给予每个信息服务点财政补贴1000元经费。

3、整合资源,提高信息共享程度

从部门方面,争取支持。我们主动上门,介绍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的意义和实现方法,争取他们的支持,共协调了50多个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综合信息服务。从资源方面,我们提出了“四合用”。一是合用网络资源。各部门的涉农服务工程不再重新建设物理网络,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通信网络。二是合用平台资源。市级建设统一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各部门的涉农服务系统均列为平台的组成部分,市直和县(市区)共享平台资源,无须另建平台。三是合用信息资源。各部门的涉农信息都要能够共享,通过统一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各自的系统,向农村提供信息服务。四是合用信息服务点资源。整合各部门在农村的服务机构,如农技站、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万村千乡”小商店、文化资源共享点和电信运营商业务点等等,做到一点(站)多用。从方法上形式多样,如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在内容上由组织部负责整合;在平台上向综合服务平台提供链接;在教室上与信息服务点合用;在视频会议室上与政府视频会议室合用等等,只要不重复建设就达到目的。

4、突出亮点,开展特色产业服务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直接为特色产业提供综合信息服务,使综合信息服务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是我们试点要探索的问题。因此,我们针对我市生猪产业在全省的强势地位,建设了上饶生猪产业系统。该系统主要有市场行情、技术推广、饲养管理、网上展示、供求信息、网上交易、行种养殖、专家医院、生猪加工、行业资讯等十大功能。同时我们在全市的生猪产业方面的养殖大户、兽医站、专业市场、行业协会、饲料和肉制品加工企业等建立专业信息服务点网络,每个点配备一台电脑,接上宽带,登录上饶生猪产业系统。一年多来,他们利用这套系统,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在养殖致富之路上尝到了甜头。一是提高了养殖户的科学养殖技术水平。利用生猪产业系统上实用的养殖技术资源,可以对他们进行反复培训,使他们能不出门便掌握了科学养殖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养殖的经济收入。二是便于他们查询实用信息。由于能从网上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养殖户卖猪能有个好价钱,增加了农民的直接经济效益。今年2月辽宁的一个客户从系统网站上获知我市万年县裴梅镇销售良种种猪的信息后,以较高的价格,一次就从我们这买走二元种母猪300头,农民收入39万余元。三是使饲料、种猪、仔猪、肉制品等产品销售扩大了市场份额,为他们增加了收入。

5、破解难点,探索市场运作的模式 综合信息服务的最大的难点是找到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让服务能够持续下去。因此,我们一直鼓励企业积极探索。在信息服务点方面,主要是通过电信业务代办、收取部分佣金、提供部分娱乐活动、卖一些饮料、书报等商品解决生存问题;在电信运营商方面,主要是通过宽带接入、电话、手机短信、IPTV等获得收入;在信息提供商方面,主要是采取和电信运营商分成的方式获得利润;在设备提供商方面,主要是销售设备的利润。例如我市铅山县葛仙山乡杨林村信息服务点的年收入约在20240元,主要由电信业务代收费(1300元)、部分佣金(800元)、兼营报纸和食品(5000元)和信息娱乐机时费(13140元)三部分组成;年开支约在12400元,主要在设备投资(5000元)、电费与耗材费(3000元)、店租(2000元)、宽带接入费(1200元)和税费(1200元)五项开支;核算年利润在7840元,信息服务点基本维持自我生存。

三、扩充功能,完善机制,做大规模,确保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持续发展

两年来的实践,我们感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虽然有了较好的起步,但存在着三个难点问题。一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还没有完全实现;二是提供农民真正实用的信息还没有做到;三是在整个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中担负不同角色的企业能够从提供的服务当中真正获得稳定而较好的利润空间还没有做到。因此,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建设,将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参与、资源共享、共建共赢、创新发展的原则,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推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

1、 扩充平台功能,增强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正常运转后,随着信息量、用户会员的增加,对平台功能的需求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深化电子商务功能,重点完善网上农贸商城、电子结算系统、信用管理系统、物流配送系统等,实现网上交易。二是完善数据库。未来对现有数据库资源扩充完善,同时进一步加快重点数据库的建设,联网运行、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库资源效益。三是开通多种登录方式,如手机、IPTV等,实时随时随地进行信息查询、信息发布。

2、 丰富传输手段,方便农民多途径接收信息。充分发挥手机、电视、IPTV、信息机的终端设备作用,因地制宜。引进更为低成本普及型计算机及信息终端,采用性价比高、够用适用的软硬件,降低生产成本,还要解决低功耗节能、易于维护、环境适应性强等,以降低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达到降低农民的总体拥有成本,加强对手机用户的信息服务力度,提升信息实用性、快捷性和个性化,使农民喜欢什么就用什么,随时随地接受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3、 完善运营机制,实现以信息服务为龙头的全过程市场化。以信息服务商企业为总抓手,发挥信息服务商在信息资源收集整合和开发利用的优势,全面实行信息服务市场化,加强IT企业与信息服务商的合作,做到平台能够维持发展,信息服务点不但能够生存下去,还能获得较好的收入。

4、 加大共享力度,实现“上面多条线,下面一根针”。继续加大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在各涉农部门间、农业科技单位、农村市场开展横向信息交换,完善各类涉农信息数据,包括本地基础信息、政策法规、供求信息、市场信息、文化娱乐节目、农技知识等等,将多种终端、多种功能、多种服务手段、多种应用汇聚在一起,充分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

5、 扩大产业信息服务,实现全市所有农业产业信息服务专业化。在生猪产业网取得成功经验后,在全市逐步建起涉及各农业特色产业的服务网络,开拓在粮食、畜禽、水产、茶叶等其它上饶市农业特色产业的信息服务空间,扩大信息产业专业,用信息化助力农业产业的发展,加快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6、 扩大信息服务点建设,建成覆盖全市农村的信息服务体系。为信息服务抓住落脚点,把信息送到农户,继续坚持多方投资原则,整合各部门涉农工程,共享资源,扩大信息服务点覆盖面,到2012年,计划建设6000个信息服务点,将服务点从乡镇、村向农业企业、行业协会、普通农户家庭扩展,同时在种养大户广泛发展信息服务点,让信息服务点遍布农村各地,让农民能最近最方便的享受信息服务。

上饶市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管理制度

一、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以村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公共服务、信息咨询、培训服务、文化娱乐和代理服务等为主要服务内容,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为广大村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二、农村信息化服务站由信息员负责管理、维护,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指导,为村民提供文明礼貌、热情周到的服务,义务宣传信息化知识,引导村民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恪守《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分析和把关,防止传播虚假信息,严禁下载和播放不健康的内容。不准在服务站玩游戏。

四、建立健全设备使用规范,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持设备良好运行。

五、加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的管理和安全防护工作,做好防雷、防火、防鼠、防盗和防电脑病毒,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六、根据农事季节特点和本地生产生活实际情况,制定、公布开放时间,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20小时;制定专题信息服务计划和专题讨论制度,每月专题信息服务不少于4次,全年累计专题信息服务不少于50次。

七、建立健全服务站登记制度。村民自己上网获取信息及信息员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都要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记录簿》中进行登记;专题服务后有座谈讨论的要填写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记录簿》的“座谈讨论和信息反馈记录”栏。

第四篇: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总结(081126)

上海市金山区农村信息化 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总结材料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支持和指导下,我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我市金山区组织推动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在市“三农”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框架下,成立了由原市信息委(现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农委、市教委、市科委、市卫生局、市文广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农村信息化工作资源,指导金山区各项试点任务有序推进,并及时总结提炼试点经验,形成指导面上工作的政策文件和规范意见。

2.加强相关工作的统筹。着眼于资源集约利用的原则,在总结金山区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联合市农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7个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工作的意见》,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东方农村信息苑、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千村通等工程的相关资源进行了统筹,在场地、系统、设备、人员和等方面提出了集约化建设的要求,提高了综合应用效率,避免了重复投资的问题。

3.指导开展城镇电子政务工作。为探索信息化支撑农村管理,提高农村基层管理水平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在金山区城镇政务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的基础上,形成了《上海市城镇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指南(试行)》,对全市城镇政务管理信息化和镇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工作进行了规范,较好地提高了农村基层公共管理信息化和镇务、村务公开水平,促进农村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4.推动政企合作不断深入发展。在工信部的大力支持下,在金山等区县开展了“集约化建设、多样化服务、市场化合作”的探索。一是依托电信运营商的ASP平台,开发建设农事管理系统、农产品身份追溯系统、农产品销售系统和农业生产服务系统等系统,对金山区优质农产品信息进行统一采集、管理和发布,即拓展了电信服务商的业务领域,扩大了农业企业和农户的商机来源,又加强了政府对农产品的监管力度。二是在工信部的支持下,与联想、微软等IT企业合作,在5个农村区县16个乡镇30个村建设了一批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较大地提高了这些地区的信息化服务水平。

明年,我委将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管理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工作指导和项目管理,注重经验总结和提炼,推进金山区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不断深入发展,确保试点任务的顺利完成,推动全市农村信息化工作全面发展。

我市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与工信部信息化应用推进司领导的指导和关心是分不开的。希望工信部信息化应用推进司的领导今后继续关心我市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对我市的工作指导和支持。同时,建议工信部加强试点地区的工作交流与沟通,定期以组织学习考察、经验交流会议、工作情况通报等方式,加强国家和地方以及试点地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试点地区的共同发展。

附:金山区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总结

整合资源 注重创新

探索发达地区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模式

——金山区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总结

2007年以来,金山区认真贯彻中央及上海市有关件精神,积极按照原信息产业部《关于开展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的要求,以开展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为契机,在原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以信息化服务“三农”为目标,以开展“一站二网二平台”(即: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互联网、政务外网、城镇政务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现已取得初步成果。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在试点工作中,我们根据农村地大面广、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特点,遵循“整合资源、相对集中、服务农民”的原则,注重资源整合和政策聚合,紧密围绕服务“三农”这一主线,创新服务方式,强化服务功能,以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为主要渠道,以两个平台建设为抓手,以统一的网络为纽带,探索形成了“一站二网二平台”的服务模式,为缩小数字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支撑。

(一)强化服务功能,打造一个服务载体

为解决农村地广人稀,农民办事不便的问题,我们坚持“方便农民,就近服务”的原则,结合社区事务受理服务、卫生、文化活动等三中心的建设,在村委会建设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探索了“集约化建设、多样化服务、市场化合作”的建设和运营模式,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政府事务代办、农业生产销售咨询、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公用事业代办等6种综合信息服务,既承接了国家、本市重大涉农信息化项目,又极大地方便了农民获取农业生产、生活信息以及各类政府公共服务。这种服务模式得到了市级有关部门的认可,原市信息委等7个市级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统筹推进本市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的意见》,在全市推广。

(二)完善网络环境,夯实两个网络基础

在加强全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制定《关于加强金山区信息基础设施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区域内信息管线集约化建设,建成了区、镇、村三级政务外网网络和覆盖全区各村委会的宽带互联网络,为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内的各种信息终端提供统一的政务外网和互联网接入,既整合了网络资源、避免了多渠道重复投资,又保障了网络安全和传输速率。同时,大力推进无线通信,完善农村地区的无线覆盖,在区农委、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相关镇、村等农业生产场所配置了农信机131台,为农业生产和销售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三)创新服务模式,构建两大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构建城镇政务管理和涉农综合信息服务两大平台,为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应用服务提供支撑。

一是城镇政务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利用覆盖区政府及各镇(金山工业区)、街道并延伸到村(居)委会的政务外网,将电子政务服务资源向农村基层延伸。该平台融合了政务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一体,包含城镇政务管理和社区事务受理两个子系统,能在村委会代办4类19项政府公共事务项目和受理10类329项咨询项目,提高了农村基层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是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生产管理方面,着眼于加强对农业生产的决策分析能力和管理能力,开发了规模经营户生产档案管理分析系统,具有农业生产信息上报和国家农业补贴核对功能,既有效提高了规模经营户管理工作的效率和信息的利用率,也使国家补贴真正发到农民手中,杜绝了虚报瞒报现象。在信息服务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在电子商务运营方面的优势,支持上海电信依托“商务领航”平台开展农事管理、农产品销售和农业生产服务等系统的建设,统一采集金山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类信息,从而提高农业企业的生产效率、扩大商机来源。

(四)精心组织实施,全面普及信息化知识

着眼于提高农民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让农民共享信息化带来的成果,我们加强了信息化知识的普及与应用技能的培训工作。2007年,金山区配合原市信息委开展新农村信息化培训教材编写,并在枫泾镇开设了首批村干部培训班,尝试与探索适应农村特点和特色的信息化培训工作。2008年我们又按照本市“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要求,成立了由区信息委、教育局、妇联、农委等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落实培训计划,对金山区10个培训点进行了认定与授牌,并对各培训点的相关教师进行了师资培训及指导,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培训质量。经过精心组织与合理安排,共完成3066人的培训和20139人的宣传普及工作。

二、工作做法和经验

(一)整合资源,统筹建设。在试点工作中,我们综合考虑了有关涉农综合信息服务工程对网络、场地、设施和人员等资源的配套要求,坚持建设、管理、运维“三统一”的原则,统筹规划服务站建设。在网络方面,统一接入政务外网和互联网,既整合了网络资源、避免了多渠道重复投资,又保障了网络安全和传输速率。在服务场地和设施方面,结合行政村现有布局,落地各项市级涉农信息化项目,达到资源充分利用和便民利民的目的,满足农民各类需求。在人员和管理方面,建立区、镇、村上下贯通的管理服务机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了村信息员人员和职责,规范了服务程序和内容。

(二)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和企业商业服务资源的优势,与众多运营商和IT企业广泛开展合作,探索形成了良好的农村信息化投入和产出机制,共同推进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一是在服务站中设立电信、移动等运营商的代办点,运营商对服务站的建设和运维给予补贴,既拓展了运营商的业务、方便了农民,也减轻了政府和村的负担。二是引导上海电信利用商务领航平台,探索了针对规模农业生产企业的信息化服务模式。三是在工信部和原市信息委的支持下,联合惠普、英特尔、微软、联想等公司在农村设立信息化体验中心,实现合作共赢。

(三)形成机制,长效服务。

在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在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注重探索与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为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的长效推动机制。一是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了由两位副区长任正副组长,区政府办公室、信息委等21家单位为成员单位的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试点工作。二是协调管理机制,明确区、镇、村三级层面地责任单位和人员,分工合作,共同推进各项试点任务有序开展。三是加强制度规范,制定了《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电脑管理办法》、《信息室管理制度》、《多功能室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规范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内部管理和服务,使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的各项功能得以有效实现。四是设备管理制度,对不同层面的信息化设施(设备)进行了分级管理,落实各种信息化设备的管理主体,发挥信息化设施的最大效益。

三、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设想

金山区“一站二网二平台”的服务模式得到了广大农村居民、基层组织、相关部门和市领导的认可。其中,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和城镇政务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应用模式在市有关部门的联合推动下,在本市其他区县推广。但是,尚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涉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共享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农民信息化意识和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的市场化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为此,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工信部和上海市相关文件要求,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部门联动,资源整合,切准一点,抓住一线,铺开一面,做成一块”的思路,继续以“一站二网二平台”为主要抓手,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做好涉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丰富综合信息服务的内容,完善市场化运维机制和长效机制,全面完成各项试点任务。

1.继续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与优化农村信息服务基础。我们将继续依托通讯运营商,加强对全区各镇、村的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加强区域内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共建公用,优化与完善全区各镇、村的宽带网络,在全区实现无线覆盖,促进农信通等设备的普及,满足政府管理、服务和普通农民生活、娱乐的需求,使他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享受信息化带来的成果。

2.进一步完善城镇政务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加大信息资源开发与整合的力度。以提高涉农信息的实用价值、强化“三农”服务为应用重点,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任务:一是完善城镇政务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深化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村级财务管理系统的建设,进一步加强镇务、村务管理和信息公开。二是完善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重点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3.拓展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的功能,完善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增强和完善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的功能,通过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把种籽、化肥、农药和农机配件销售下延到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中。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的长效机制,包括:组织领导机制、协调管理机制、企业合作机制、人员培训机制和设备管理机制等,保障农村信息化服务能长期有效地推进、运作。

4.继续实施“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充分利用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内的相关设施及资源,开展针对村干部、村工作人员、村信息员等农村基层管理者,专业农民以及有积极性的普通农民的农村信息化培训和针对普通农民的信息化宣传普及工作,提升农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宣传普及对象的信息化意识,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信息化所带来的便利和实惠,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第五篇:湖南大学校友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技术方案

目录

1. 项目背景 2. 项目概述 3. 项目建设原则

3.1.1. 易用性 3.1.2. 可控性 3.1.3. 高效性 3.1.4. 安全性 3.1.5. 可扩展性

4. 项目软件需求描述

4.1. 用户权限管理

4.1.1. 用户权限组/角色的创建与分配4.1.2. 用户认证

4.2. 校友信息管理

4.2.1. 校友数据批量导入 4.2.2. 校友走访记录管理 4.2.3. 个人消息管理 4.2.4. 消息发送和接收 4.2.5. 人脉搜索 4.2.6. 信息群发功能 4.2.7. 校友信息查询 4.2.8. 校友信息去重 4.2.9. 校友信息统计 4.2.10. 数据标记功能 4.2.11. 模板设计 4.2.12. 校友信息卡面板 4.2.13. 个人空间

4.3. 校友组织管理

1 1 2

2 2 2 2 3

3 3 4 6 6 7 8 9 9 9 10 11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11 12 12 12

4.3.1. 组织结构 4.3.2. 组织管理员 4.3.3. 地方校友会空间 4.3.4. 学院校友会空间 4.3.5. 班级空间

4.4. 校友活动管理

4.4.1. 活动组织 4.4.2. 活动参与 4.4.3. 活动分享 4.4.4. 投票活动

4.5. 校友服务

4.5.1. 校友卡申请服务

4.6. 后台管理

4.6.1. 日志管理 4.6.2. 权限管理 4.6.3. 数据备份管理 4.6.4. 动态数据库管理 4.6.5. 系统字典管理

4.7. 校友门户页面与栏目

4.7.1. 网站首页 4.7.2. 部门概况 4.7.3. 新闻中心 4.7.4. 岳麓之星

4.7.5. 合作办学(产学研合作) 4.7.6. 校友组织(与社区数据同步)4.7.7. 校友活动 4.7.8. 校友刊物 4.7.9. 校友爱心 4.7.10. 校友服务

5. 项目主机与软件配置要求

5.1. 主机硬件

5.2. WEB服务器的软件布署环境

12 13 13 13 14 14 14 14 15 15 16 16 16 16 16 16 17 17 17 17 18 18 18 18 18 19 19 19 19

20 20

5.3. C/S《校友实名信息数据库》软件布署环境 20

6.

6.1. 6.2. 非功能需求

性能需求 安全需求

20 21

1. 项目背景

校友,从狭义上说,是同在一个学校学习、工作过的人;广义上说,还可以包括为学校做出过贡献的人。校友对母校会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为我们称为学缘联系。而正是这种认同感与感情联系使校友资源如同一座座宝藏,对高校的发展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把校友资源整合起来,对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校友的人数是与年俱增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而学校总是处于“培养一批学子,丢失一批校友”的窘况之中,所以建设一个由全校统

一、共享的校友信息数据库与相关的网站、校友社区的校友综合服务平台用来管理、收集、联络校友资源是十分有必要的。

2. 项目概述

湖南大学校友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将是一个全功能的信息平台,将校友综合服务与管理、门户网站、交流社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校校友总会、各类校友组织以及校友个人等多方的能动作用,共同收集整理校友详细信息,为学校提供一套完整的、动态的校友信息库。并提供专业的校友网站、社区为校友服务,供世界各地的校友获取母校信息、分享相关资讯,同时加强校友与母校之间、校友与校友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加校友对母校与校友组织的信赖度、活跃度,树立学校品牌形象,提高社区认知。

3. 项目建设原则

3.1.1. 易用性

针对校友工作流程与数据特点,提供多种复杂逻辑智能模块:校友智能认证、校友智能查重去重、校友关系自动查询等。

系统提供高一致性的界面UI,用户只需简单培训,甚至不培训就能使用操作系统。

3.1.2. 可控性

在系统中建立各类控制点,管理员可随时进行战略性调控。如:开放或关闭注册功能、设置自动审核或人工审核等等。

3.1.3. 高效性

提供多种数据导入收集手段,数据采集效率高;提供批量发送邮件、批量发送短信、数据批量模板打印等功能,系统应用效率高;采用动态数据库技术,数据表、数据字段可自我维护,数据维护效率高。

3.1.4. 安全性

数据库备份机制、数据加密机制、言论过滤机制、数据操作历史痕迹查询等等。从最大程度上保证系统数据及言论的安全性及被泄漏的可能。

3.1.5. 可扩展性

系统提供数据库设计功能,能让管理员即时进行数据库基本信息升级,避免系统使用使用寿命超不过三年、有新需求就要重新开发的局面。

系统设计时预留对外接口,可与学校相关系统进行对接开发,为学校一体化信息建设提供支持。

4. 项目软件需求描述

湖南大学校友综合服务平台应由《校友实名信息数据库》、《校友实名SNS社区》、《校友门户网站》三个部分组成。

《校友实名信息数据库》要求采用CS模式,方便学校控制客户端的使用数量,防止校友实名数据流失;支持动态数据库技术,适应信息时态性特性,延长系统的生命周期,确保学校投资价值。

《校友实名SNS社区》要求采用BS模式,方便校友认证登录使用。校友数据要求与《校友实名信息数据库》实时同步,达到一库多系统的要求,方便学校统计采集校友数据。方便校友与母校,校友与校友之间的资讯共享,互助合作。

《校友门户网站》要求设计风格简约,排版层次清晰,界面友好人性。并能充分体现湖南大学千年学府的文脉传承与人文特色。

4.1. 用户权限管理

4.1.1. 用户权限组/角色的创建与分配

系统提供可定制的,粒度可控的用户权限管理功能。可以自定义用户角色,为每一位系统用户分配不同的角色权限。

权限组功能通过对系统菜单的使用权限与数据内容的浏览操作权限的划分形成不同的系统权限组(用户角色),在通过对用户的角色分配产生不同级别的使用人员,比如:系统管理员、内容管理员、地方校友会数据管理员、班级管理员等。

不同的用户权限可以对不同的数据集进行管理,比如:  工程学院数据管理员只能看到并管理工程学院的校友数据  珠洲校友会信息管理员只能看到并管理珠洲校友会校友的数据信息

4.1.2. 用户认证

系统管理员先在社区后台按不同时间段设定不同的注册认证条件,比如:2000起入校的校友或在校教职工:使用学校统一身份认证注册,输入学(工)号、证件号码(身份证号等)完成注册。

2000年之前的校友用户通过填写自己的入学时间,学院、专业、班级、学历信息与系统已有人员信息库进行比对后智能认证。

其他或无法智能认证的校友:

1,用户在社区中点击注册新用户链接;

2,用户进入注册信息填写页面,页面上需要用户填写的内容最少包括:用户名,用户注册邮箱,用户密码,用户密码重新输入。

3,社区后台生成用户审核信息,管理员审核后社区后台自动生成激活链接,并将该链接通过Email发送到用户注册邮箱;

4,用户接收激活邮件,并点击激活链接完成激活,完成注册; 5,在激活页面,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完成激活。

4.2. 校友信息管理 4.2.1. 校友数据批量导入

系统支持批量导入校友信息数据,支持EXCEL、MySQL、MSSQL等格式的数据源。支持同名列名自动/手动匹配。

在导入时还提供查重功能,即通过用户指定的多个字段进行智能比对,提示可能重复的校友信息数据。并支持一键合并功能,保证每一位校友在系统中的数

据唯一性。

4.2.2. 与学校其它数据库交换数据

系统具备与学校其它数据库对接,交换数据的功能。 系统可以将校友数据导出EXCEL,共享给其它系统使用。

系统提供可以和其它数据对接的数据读取程序,学校需要对接的数据库比如:迎新库、学工库、教务库可提供数据库权限或数据中间表,支持EXCEL、MySQL、MSSQL等格式的数据源。通过用户指定的多个字段进行智能比对,提示可能重复的校友信息数据。并支持一键合并功能,保证每一位校友在系统中的数据唯一性。

4.2.3. 校友走访记录管理

 管理员记录校友走访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时间,地点,目标校友,走访类型等。走访类型包括:校友来访、出访管理、参与育人信息管理、捐赠

与接收捐赠管理、校友活动管理、杂志订阅、纪念品信息管理、电话联络管理、校友活动管理、生日祝福邮件。

 管理员可以通过时间、关键词、校友姓名等多种条件对走访记录信息查询,这些查询条件可以以逻辑运算符号(或,非,与)组合起来进行查询。  系统提供统一的管理查询界面,使得管理员可以统一查询管理用户的走访活动信息,这些活动信息由管理员手动输入

4.2.4. 个人消息管理

用户可以对自己的发送信息和接收信息进行搜索和删除等操作,前者的搜索条件包括:时间,发件人,收件人,关键字等;后者的操作只影响用户个人信息页面的显示,真正的信息内容将一直保存,只有管理员才能进行删除等操作。

4.2.4.1. 说说

 校友发布自己的动态与留言,并相互交流。  说说需要支持发布表情  支持相互评论与@功能。

4.2.5. 消息发送和接收

 用户登录后可以接收和发送消息;

 可发送的消息包括:认证请求;加入校友分会组织的请求;将别的校友加为好友的请求;获取校友服务请求;活动相关消息等,系统通知等。  同时也可以接收相关消息。

 用户可以对消息进行搜索,分类,删除等操作。

4.2.6. 人脉搜索

 通过校友名称寻找搜索认识的校友  能自定义校友分组

 能查看我的关注与关注我的校友列表

4.2.7. 信息群发功能

 系统管理员可以选择对多个用户进行信息群发,发送媒介包括Email和短消息;

 在Email与短消息群发中,支持标记功能,即管理员可以编写一个单一内容的主文档,然后系统可以自动插入标记代表的用户信息(email地址,姓名等)生成最终的email或短消息发送给不同用户。

 已发送过的内容可以被保存为对应的模板以供用户下次选择使用。  为了防止大量发送Email的行为被标记为垃圾邮件发送,因此系统需要合理安排Email发送的数量和频度,并用多个邮件地址发送的方法规避风险。

4.2.8. 校友信息查询

 系统提供校友信息库查询与管理功能。

 管理员可以查询校友的基本信息与附属信息,前者是学校保存的基本校友信息,后者是校友在使用校友信息系统过程中增加的新信息,包括:履历信息,活动参与信息,交往信息,捐赠信息等。

 管理员可以使用组合关键字对校友信息库进行查询,也可以使用多个字段的组合条件(等于,小于,大于)进行查询;查询结果以表格格式导出。  支持多色分类显示查询结果

 支持动态列表功能,查询列表的标题可以拖动分类与统计。列表标题用户可自定义个数。

4.2.9. 校友信息去重

系统可通过指定的一条或多条校友信息进行智能对比来进行校友信息查重功能,并可将重复的两条或多条校友信息合并为一条。

4.2.10. 校友信息统计图

 系统需支持自动将主信息中的字典字段生成统计图表。比如按照校友所在城市生成校友城市分布统计图、按照校友所在行业生成校友所在行业比例图等。  需支持饼图,柱状图等多种统计图表形式。  生成好的图表的可以被作为图片导出

4.2.11. 数据标记功能

系统可以对校友数据进行颜色标记,支持所有字典型字段,通过颜色标记,可以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

4.2.12. 模板设计

系统提供模板设计功能,可以设计校友胸卡、桌台、签到表等校友活动常用标签与表格格式,并能与数据库中校友信息相结合并进行套打。

模板设计支持标签功能,在打印时可以自动带入标签所关联的校友信息,比如校友头像、名称、单位、职位等。

设计并保存好的模板能通过模板文件进行共享。

4.2.13. 校友信息卡面板

 校友信息卡面板可以将列表形式的校友信息以卡片的形式展示  卡片的版面布局可以由用户按照工作习惯自己排版  卡片的布局可以用布局文件进行共享

 拖上卡片的列表字段的字段名可以由用户按自己的习惯自定义命名

4.2.14. 个人空间

校友的个人空间,校友间可以相互访问。

内容包括个人相册、文章、说说、创建或参加过的活动信息、组织信息、个人档案、消息、所获勋章、荣誉、积分值、最近访客等。

个人档案相关的私密信息默认为非公开,校友可以设置对校友、好友或所有人公开。

个人档案以外的信息都是对校友公开的。

4.3. 校友组织管理 4.3.1. 组织结构

用户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自定义学院、专业、班级、地方校友会,并可关联学院、专业、班级之间的关系。

4.3.2. 组织管理员

为每个组织指定一位或多位管理员(与社区配合使用)

4.3.3. 地方校友会空间

提供各地方校友会的介绍性展示页面,提供接口与地方校友会网站互连。 系统后台可以对地方校友会进行管理。

支持自定义LOGO功能,地方校友会空间管理人员可以自定义空间的LOGO,体现当地特色

支持联系方式,地方校友会空间管理人员可以自己编辑发布地方校友会的主要联系方式,方便当地校友联系组织

支持地方校友会活动,地方校友会空间管理人员能发布本地的校友活动,无需主站管理员审批、发布。

4.3.4. 学院校友会空间

提供各学院的介绍性展示页面,提供接口与学院网站互连。 系统后台可以对学院进行管理。

支持自定义LOGO功能,学院校友会空间管理人员可以自定义空间的LOGO,体现当地特色

支持联系方式,学院校友会空间管理人员可以自己编辑发布学院校友会的主要联系方式,方校友联系。

支持本院校友会活动,学院校友会空间管理人员能发布本院的校友活动,无需主站管理员审批、发布。

4.3.5. 班级空间

班级按学院、年级进行自动分类列表,并能通过条件快速检索;提供各班级的介绍性展示页面。功能要求同地方校友会空间与学院校友会空间。

4.4. 校友活动管理 4.4.1. 活动组织

 校友组织管理员或班级管理员可以活动本组织的活动。并由后台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并推荐到首页显示

 普通校友可以自由申请活动,并由社区管理员审核后发布。

 活动发起人可以发起活动,设定活动类型、活动主题/名称、并设定活动时间,预定地点,活动简介,报名截止时间等。  活动发起人可以设定活动的日程安排信息。  活动缺省都是需要报名参加。

 活动发起人查看活动报名情况,并可以进行后续操作如向活动参与人发送相关消息提醒。

 活动发起人可以对已经发起的活动进行修改,包括时间,地点等。也可以暂停或取消活动。活动信息修改后,告知总会,推送给用户的活动通知  活动管理员可以设置推荐或置顶某项已发起的活动。

4.4.2. 活动参与

 校友可以对某个活动设置报名。  普通校友可以报名参加活动。

 用户报名参与活动,并得到审批后,可以在个人信息页面接收活动发起人发送的相关消息和通知。

4.4.3. 活动分享

 参与活动的用户可以针对活动发布评论。  评论包括文字和图片格式。  用户所发布的评论可以被回复。  活动发起人可以进行活动图片批量上传。

 活动发起人对活动评论拥有管理权限,可以修改和删除评论信息。  相关信息可以分享到公共社交平台。

4.4.4. 投票活动

活动了线下活动还可以是线上的投票,由系统管理员发起投票项目,投票可以定制不同的问题与答案类型(单选、多选、问答)。

投票可以在后台进行管控与统计。

4.5. 校友服务 4.5.1. 校友卡申请服务

 申请服务可以由普通校友或校友分会组织管理员发起。  申请服务请求由系统管理员进行审批。  审批结果作为信息发送给申请人。

4.6. 后台管理 4.6.1. 日志管理

 校友信息系统中所有用户的所有操作都必须被记录在日志系统中。  后台系统管理员可以对日志进行检索和数据分析。

 系统应该保留或开放基于用户操作日志的数据挖掘功能接口。

4.6.2. 权限管理

 后台系统管理员具备用户权限分配和管理的最高权利。

 后台系统管理员负载系统管理员账号的分配和管理,包括新账号的分配,权限管理和账号撤销。

4.6.3. 数据备份管理

 系统可按管理员制定的备份计划自动执行离线备份  管理员可选择完全备份或增量备份  支持临时的管理员手动备份

4.6.4. 动态数据库管理

动态数据库管理功能可以让用户自定义数据库上的表与字段,扩展信息对校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数据库中的字段可以增删。字段的长度、类型等只能在新增时设定,不能后期调整。调整后的库表逻辑、数据库完整性在用户正确使用下是可以保证完整的。

 需要支持新建一张数据表,并记录为什么要建立这张数据表

 需要支持在一张数据表中添加一个字段,并对这个字段的显示名称、类型、长度等属性进行设置

 需要支持删除一张表,但已有字段的表在删除前必须删除所有的已有字段

 新增的字段可以建立索引并排序

4.6.5. 系统字典管理

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字典设计功能完善自定义系统中的数据字典。  可以自定义字典的选项内容

 选项内容可以通过编号进行索引排序

 字典通过显示名称与数据表中的字典类型字段自动对应

4.7. 校友门户页面与栏目 4.7.1. 网站首页

门户首页需要包括:新闻中心、湖大名师、校友之星、校友企业(产学研介绍)、爱心展示(跑马灯)、捐赠感谢(字幕滚动)、友情链接(校友、校外)、校

友登录、校友活动日历推荐、校友卡介绍专栏、校友服务专栏、校友会官方微博、微信链接等来组成。

4.7.2. 部门概况

部门介绍:介绍部门 机构设置:机构设置介绍 工作职责:工作职责描述

4.7.3. 新闻中心

网站公告:校友会官方公告 校友新闻:校友相关新闻报道

4.7.4. 岳麓之星

岳麓名师:介绍学校各学院的名师名导 岳麓之星:介绍湖大知名校友

4.7.5. 合作办学(产学研合作)

组织结构:介绍产学研平台的组织结构

校友名企:介绍知名校友企业或与学校有产学研合作的企业 合作条件流程:介绍合作的参于条件与相关流程

4.7.6. 校友组织(与社区数据同步)

地方校友会:各地方校友会的社区空间 学校校友会:各学校校友会的社区空间

班级校友会:各班级校友会的社区空间

4.7.7. 校友活动

同步社区中的校友活动在网站中展示,校友可通过网站直接登录社区并报名参与活动。

4.7.8. 校友刊物

提供校友刊物的在线阅读与在线下载服务

4.7.9. 校友爱心

爱心展示:以图片跑马灯的方式来展示校友捐赠的实物

感恩回音:以文字+图片的形式纪实报道校友的爱心感言或受捐人的感恩感言 捐助渠道:介绍校友捐助学校的渠道与方式

4.7.10. 校友服务

学历教育:介绍湖南大学本科、研究生、博士生教育

继续教育:介绍湖南大学成人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培训、出国留学业务 校友福利:校友卡介绍(免费风景门票、校友设施租用优惠等等)、校友卡申请的条件与流程

湖大礼品:湖大校友纪念品订购

校友资料异动服务:登录社区,进入校友自己的个人空间,更新自己的个人信息

5. 项目主机与软件配置要求

5.1. 主机硬件

处理器内存

Intel 8核处理器(2.7GHz, 20M L3缓存,130w),16GB(2x8GB) 1600MHz DDR3内存

硬盘

500G以上容量

5.2. WEB服务器的软件布署环境

Windows Server 2000/2003操作系统

Apache Web服务器(支持Rewrite模块和.htaccess) PHP版本5.1.6或更新的版本。 MySQL(4.1+) Sendmail或者Postfix邮件服务器(可选)

5.3. C/S《校友实名信息数据库》软件布署环境

支持操作系统

Windows xp sp3/Windows vista/Windows 7 32bit 64bit/Windows 8 32bit 64bit操作系统. 6. 非功能需求

6.1. 性能需求

系统容量:需支持50万校友数据存储,每个校友静态数据5K字节;假设活跃校友比例10%,每个活跃校友每年新增5M字节数据量。在以上假设条件下,5年内数据库容量需求:约1.5T

普通展示性用户页面加载时间小于2秒,后台报表查询页面加载时间小于5秒。 网络带宽需求:移动,联通和电信的三网畅通访问。

6.2. 兼容性需求

校友门户网站与SNS校友社区要求采用HTML5+PHP开发,并保证在IE7/8/

9、火狐国际版29.0.1/火狐中国版29.0.1以上版本、CHROME34.0.1847.137 m以上版本兼容运行,不会产生明显的页面变形或动态效果无效。

《校友实名信息数据库》要求用C#.net语言开发,支持dotnet4.0。可以WIN XP/WIN 7/WIN 8操作系统上稳定运行。

6.3.安全需求

校友信息系统需要对常见的web攻击手段进行防范,常见的Web攻击分为两类:一是利用Web服务器的漏洞进行攻击,如CGI缓冲区溢出,目录遍历漏洞利用等攻击;二是利用网页自身的安全漏洞进行攻击,如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常见的针对Web应用的攻击有:

缓冲区溢出——攻击者利用超出缓冲区大小的请求和构造的二进制代码让服务器执行溢出堆栈中的恶意指令

Cookie假冒——精心修改cookie数据进行用户假冒 认证逃避——攻击者利用不安全的证书和身份管理

非法输入——在动态网页的输入中使用各种非法数据,获取服务器敏感数据 强制访问——访问未授权的网页

隐藏变量篡改——对网页中的隐藏变量进行修改,欺骗服务器程序

拒绝服务攻击——构造大量的非法请求,使Web服务器不能相应正常用户的访问 跨站脚本攻击——提交非法脚本,其他用户浏览时盗取用户帐号等信息 SQL注入——构造SQL代码让服务器执行,获取敏感数据

21

上一篇:农村文化生活调查报告下一篇:农村乡贤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