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论文获奖的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历史小论文获奖的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推广,新一轮校本课程编写将提上日程。《中国历史小丛书》的编纂出版,是新中国建立后新的历史观普及历史知识的一项重要举措。从“小丛书”的选题到内容的编写,从“小丛书”的作者阵容到书籍的装帧形式,均具有特色。

第一篇:历史小论文获奖的论文

历史课堂教学与中学生历史小论文写作问题的研究

摘要:当今社会倡导素质教育,并且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学校逐渐开始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论文的写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写作水平,还可以展现同学们的探索能力。也因为这样,许许多多的初中学校不断开始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从而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水平。所以,本篇文章就把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融入论文写作的教学方式为案例,讨论关于历史课堂中小论文的写作要求和方法。

关键词:历史课堂;论文写作;初中生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设置小论文的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同学们能够自主地发现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查找资料后告诉老师积极改正,提高同学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可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的文学素养还可以帮助同学们不断进步。在目前历史教学写作中,发现同学们的写作能力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就比如在历史论文写作中,发现同学们的论文题目和论文论点都不是很准确。

一、探讨初中历史课堂中融入论文写作的現象

将小论文写作融入到历史课堂,不仅可以使学生们对历史课本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还可以让同学们提前掌握论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老师们对将小论文融入到历史教学课堂中这个现象进行讨论,可以更加深入的对当前历史教学方式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通过这样一种探讨也可以让老师们知道同学们对于将小论文写作融入到历史课堂中的真正的想法,从而为老师们以后的教学方式当做一个参考。另外对初中历史课堂中融入论文写作这种现象的分析,可以对学生们的写作进行指导,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

二、分析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1.在语文写作课堂中,作文题目写的不好是同学们得不到高分的主要原因。同样,在上历史课写历史论文时,论文题目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当论文题目不合适时,写出的论文就会出现与要求内容不符的问题,学生们也写不出满意的论文。选择一个合适且正确的论文题目非常重要,题目选择对了,那么论文内容肯定也就符合要求。优秀的论文题目不仅可以帮助读者简要了解论文的主要探究内容。如果学生们的历史论文题选择不正确,那么老师对这篇论文的印象也就大打折扣,因此这篇论文最后的分数也不会很高。

举个例子来说,在学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节内容时,老师可以要求同学们结合本节内容写一篇关于古代的政治制度的论文。让学生们在课下自己在网上搜集资料或者查找书上的内容。这篇论文的主题是古代政治制度,如果直接把论文的主题当做论文的题目的话,这篇论文所涉及的内容会相当广泛。因此,老师可以适当的给同学们一些关于题目的小提示,帮助同学们选择出一个良好的题目。又因为在初中阶段同学们还没有接触过论文写作,刚开始的时候老师对同学们得要求要低一些,适当的减少字数和写作要求。如果学生们对论文的题目还是一头雾水,那么老师可以直接设置一些比较详细的题目供学生们挑选,然后学生们写正文。当学生们有一定的小论文写作基础后,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写题目。

2.在历史论文教学中难点除了论文题目的选择就是论点的凝练。解决了论文题目的问题,接下来解决论文论点的问题。一篇论文没有论点,不可以被称为论文。有了中心论点,论文才可以围绕着中心论点展开,这篇论文才有主要内容。不过,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让同学们写小论文时,有很少的同学会提炼出核心论点,并且就算有论点,每个分论点并没有什么密切的联系。这样的论文并没有很高的质量。

举个例子来说,在学习历史课文《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节课时,老师可以在讲完这节课后让同学进行一个关于本节课的论文写作。把民主和侵略这个主题当做论文的核心论点。由同学们自由选择论文内容主要倾向于民主还是侵略。

三、初中历史论文的写作方法

1.老师可以引导同学们选择正确的论文题目和论点,由论文的核心论点展开几个有密切联系的分论点。同学们在写历史论文遇到的问题就是,不知道怎样把论点和各个分论点联系起来。这是同学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同学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后论文写作水平肯定有大幅度的提升。

比如,当写《探讨从秦朝到清朝中央政治制度的变化》这篇论文时,老师需要让同学们自己搜集查找一些有关的资料,然后指导同学们了解本篇论文的中心论点。当同学们充分理解本篇论文的核心论点后,老师再详细介绍中心论点与每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比如,从秦朝到清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变化,可以分成中央的政治制度与地方的政治制度两种,也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无论那种分析方式都是为了正确引导学生理解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2.老师需要指导学生们在历史课堂中的历史论文写作。同学们选择好一个正确的论文题目后,需要提炼出中心论点,然后写出几个分论点,对中心论点作为一个依据。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有效帮助学生们提高历史论文的写作水平。

举个例子来说,当学习中日战争这节课时,可以对比两次中日战争进行学习。老师可以指导同学们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分析,也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描述,比如中日战争发起的原因、战争的目的、战争的性质等等。学生们也需要介绍这两次中日战争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结束语

由以上简单的分析介绍可以得出,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融入一些论文写作的方式还不完善,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老师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都归咎于同学们的写作不规范。本文对历史课堂教学与中学生历史小论文写作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老师可以在教学时参考一下本文章,希望对历史学科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薛红娟.以教学反思助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90.

[2]张全杰.如何做好中学生历史写作指导[J].华夏教师,2019(35):15-16.

[3]胡晓春. 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视域下的历史小论文写作指导[D].河南大学,2014.

作者:喻景武

第二篇:从《中国历史小丛书》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推广,新一轮校本课程编写将提上日程。《中国历史小丛书》的编纂出版,是新中国建立后新的历史观普及历史知识的一项重要举措。从“小丛书”的选题到内容的编写,从“小丛书”的作者阵容到书籍的装帧形式,均具有特色。小丛书将传播历史知识、普及历史教育作为出发点,将宣传新的历史观、发挥历史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作为目的,这些对今天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所启示。

关键词:《中国历史小丛书》;吴晗;高中历史;校本课程

2020年浙江将推广新版高中历史教材,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一轮的校本课程编写也将提上日程。有意义的校本课程应该立足学生,以学生的需求为主要指向,是对高中历史教材和高中历史教学有益的补充。《中国历史小丛书》作为一套课外历史通俗读物,曾在传播历史知识和进行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术化和通俗化有机结合”的编写形式也使小丛书获得了巨大成功。将这些成功之处迁移运用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编写中将大有裨益。

一、 《中国历史小丛书》的编写特点

1958年,作为著名历史学家和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在北京市中学历史教师大会上建议为青少年编写一套课外历史通俗读物,并亲自担任小丛书的主编。1959年,中华书局共出版了第一批共36种小丛书,1965年,这套丛书共出版了147种。1983年,中华书局将小丛书的古代史部分分为“古代著名战役”“五岳史话”“中国历史的童年”“古代名将传”“古代经济专题史话”等15个专题,编印合订本,到1996年,小丛书合订本出版了18集,共24册。

《中国历史小丛书》的编写方针是“史实准确、文字通俗、图文并茂、雅俗共赏”。下面就小丛书的特点进行一下分析归纳。

第一,内容广泛、突出重点是小丛书的一个主要特点。选题范围涉猎极广,包括史前文化、古代经济生活与制度、传统文化专题、著名战役和将领、农民起义、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和旅行家、古代帝王、古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等。小丛书的主要参与者李侃说:“我敢说,等到这套丛书出齐之后,恐怕任何一部通史,也比不上这套丛书的内容丰富多彩和详尽具体。目前因为出版的数量还不多,这一点看得还不明显,不过也已经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了。……我们不论读哪一部中国通史,也不会看到专辟一章,来写五谷的历史,写漕运的历史,写邮电的历史,写钢铁的历史,写印染的历史,写京剧的历史……但是小丛书却对这些问题做了专门的通俗的介绍。”

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从历史事件到历史人物,均以专题形式集中在某一本小丛书的内容里,的确是“丰富多彩和详尽具体”;突出重点,指的是突出一般读者所关注和感兴趣的历史问题、突出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突出与现实生活中关系密切的历史内容。

第二,《中国历史小丛书》的特点还反映在一个“小”字。每本小丛书基本都在一两万字左右,文字流畅易懂、精练生动。如此要求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每本小丛书篇幅不长,却要做到史实准确、文字通俗、雅俗共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向社会、向民众普及历史知识的基本要求。这也是小丛书能够获得成功、能够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最重要的原因。要达到这种要求,小丛书的作者是十分关键的。

第三,《中国历史小丛书》的作者群值得重视。参与编写小丛书的作者既包括历史研究专家,也包括中学历史教师,甚至还包括热爱历史、关心小丛书的业余作家。有许多著名的学者参与其中,如吴晗编写了《海瑞的故事》、侯仁之编写了《徐霞客》、任继愈编写了《韩非》、周一良编写了《明代援朝抗倭战争》等等。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中学教师也参与到了小丛书的编写过程中。据统计,147种小丛书中有16本是由北京各中学组织编写的。“写的人原来绝大部分是北京市的中学历史、语文、政治老师,后来美术教师也参加了;原来是个人执笔,后来发展为一个教研组,以至几个教研组,甚至一个学校来写了。”如北京市第十一女子中学语文组编写了《屈原》、北京市丰台区未各庄中学集体编写了《苏武》、北京第九女子中学语文史地教研组编写了《郑成功》等等。据统计,到1962年10月,“已有五十多所中学的一百多个教研组,三百多名教师参加了写书,其中有些教师三年中编写了三本以上。”中学教师参与小丛书的编写,使小丛书的知识程度及行文风格更具针对性和普及性。

第四,为了增强可读性和通俗性,小丛书还采用了图文并茂、对难字和专有名词进行注解等形式。这同样也是小丛书吸引读者、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编者在对小丛书进行编排时,要求每一本书都要有插图,如人物画像、地图、工具的图片等,使读者对所介绍的历史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如《五谷史話》中,就对谷子、黍、小麦、稻、大豆、大麻等附了图,读者就更容易对这些谷物进行区别,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些谷物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书中还对这些谷物在生活中比重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列出了表格,包括“2800年前五谷比重示意图”和“1957年我国八种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百分比”。又如,在《汉字史话》中,书中对所叙述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等都附上了拓片。

二、 《中国历史小丛书》的编写对校本课程的启发

首先,校本教材的编写要立足唯物史观,在传播历史知识的同时,要主动承载宣传唯物史观的任务。《中国历史小丛书》的编者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把普及正确的历史知识和宣传新的历史观视为自己的责任。编者从事这项工作的态度是《中国历史小丛书》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吴晗曾经写过《关于历史知识的普及问题》《有关历史人物评价和历史知识普及的问题》和《关于历史知识的普及问题》等文章,吴晗认为:“我们站在人民的立场,以唯物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去研究历史,分析历史,解释历史;我们遵从毛泽东同志的指示,认识到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农民战争是推进历史发展的动力……”“专门的论文,专门著作要写,通俗文章,普及的小册子也必须写。”他批评了当时的一种错误观点,即“认为只有写专门论文、专门著作才是学术研究工作,才是学者,才是专家;至于写通俗文章,写普及知识的小册子,那是低一等的,是另一种人干的事”。张习孔回忆说:“他(吴晗)都出席主持编委会,每本小丛书的二校样,他都要亲自过目,做最后审改,特别是在政治性和科学性上认为没有问题了,才签字复印。”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明确指出:“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高中历史校本教材的编写要遵循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编写中自觉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其次,校本教材的编写要坚持学术化和通俗化的结合。《中国历史小丛书》就将学术知识专业化和内容形式的通俗化进行了有机结合。白寿彝先生曾说过:“通俗的工作并不是多么简单的工作,没有一定的深度是搞不好的,通俗不是粗俗,不是浅薄,而是既有充实、正确的内容,又要能看得懂。”《中国历史小丛书》本身不是专门的学术研究专著,而是向广大群众传播历史知识的通俗读物,然而通俗并不意味着浅薄,小丛书的作者,不论是历史学家还是中学教师,都认真地、严谨地对待这项工作,努力做到“既有充实、正确的内容,又要能看得懂”。通俗更不意味着粗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要求我们对自己的历史充满敬意,如果将历史知识社会化的行为以粗俗、媚俗或商业利润为第一位,那不仅意味着是对我们自己的历史的亵渎,还可能会因为一些不真实的或者被曲解的历史的传播而导致人们对历史的曲解和对现实的错误判断。

吴晗十分具体地阐述写作通俗历史书籍的做法:“第一稿子写好了以后,先给自己的幼年儿女读,孩子读懂了,而且有兴趣,那便算通过了,有不懂或不感兴趣的地方,必须改写;第二是把稿子交给外行读。……内行人读懂了不算,只有连外行人也能完全读懂了,才算达到通俗的地步。”这真正地做到了雅俗共赏的地步。

高中历史校本教材的编写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在编写的领域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但不能曲高和寡、鹤立鸡群,在内容和形式编排上要符合高中学生的具体学情,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储备量基础上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播和补充,坚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最后,校本教材的编写应该注意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由于新版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本身的特点:线索清晰,视野开阔,但历史知识容量过大、某些历史介绍不够翔实,校本教材的开发显得势在必行。教师在统筹分析整本教材之后,选取重难点部分难以完全落实的章节,结合核心素养,在校本教材中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阐述。这样的校本教材会成为高中历史教学和课堂最有益的补充。

高中历史校本教材当然应该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但是教材编写的出发点和主要目的还是需要明确的:一是要明确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将发挥历史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为目的;二是要明确以学术化和通俗化相结合的方式传播历史知识和普及历史教育为目的。这样的高中历史校本教材才会是一本具有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可研究性、学习性的好教材。

參考文献:

[1]中国历史小丛书专题合订本将陆续出版[N].人民日报,1983-1-28(14).

[2]李侃.读《中国历史小丛书》[N].人民日报,1962-10-11(5).

[3]柏生.传播通俗史地知识的读物[N].人民日报,1962-10-13.

[4]苏双碧.吴晗自传书信文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

[5]北京市历史学会主编.吴晗史学论著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62,150,348.

[6]中华书局编辑组.我与中华书局[M].北京:中华书局,2002:305.

[7]白寿彝史学论集(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71.

作者简介:

方宏,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第七中学。

作者:方宏

第三篇:大单元小历史中看“文景之治”

2020年10月,笔者有幸代表佛山市团队在广东省2020年义务教育历史学科教师培训活动中展示课例。下面结合本次课例展示,谈谈如何在“大概念”理念指导下,从单元视角出发,构建教材子目间的内在联系,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地。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1]大概念理念的倡导者,希望教师拥有一种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思路,更好地进行单元备课。[2]从单元视角看历史,就要把每一课的内容置于单元主题下考量,强调整体把握历史教材,搭建史实之间、子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避免人为割裂历史,造成学生知识的碎片化;就要把单元主题置于整本教材、甚至是整套建材下考量,更好地观察历史发展的脉络和主线,理解教材编写的逻辑,从而推动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一、大单元小历史,确定立意

本次课例展示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的第一、二两个子目。第一子目《西汉的建立》,介绍了西汉建立的时间、都城等基本情况,提出了因汉初社会经济凋敝,汉初统治者面临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问题。第二子目《休养生息政策》重点介绍了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和产生的社会效果。

课程标准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规定是“知道西汉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学生除了要知道西汉建立的主要人物、时间、都城外,应从哪个视角“知道西汉的建立”以体现历史关照现实的学科功能呢?休养生息政策对学生又有什么启示呢?受时间限制,本次课例展示并不包括《文景之治》一目的内容,但三个子目在同一课题下,是有机的整体,应该如何认识西汉建立、休养生息政策与“文景之治”之间的逻辑联系呢?这些问题最终指向一个落脚点:透过大单元小历史看“文景之治”。

本课隶属的第三单元标题为《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讲述了秦灭六国,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西汉建立,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无论是初中的部编版教材,还是高中的《中外历史纲要(上)》,都是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多元一体的视角来叙述。因此,我们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这一视角出发,重新整合这两个子目的内容:公元前230到公元前221年,秦王扫六合,结束了各诸侯国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但是,统一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秦朝的暴政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公元前209年,陳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灭亡后,楚汉之争再起,天下又一次陷入到割据的状态。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定都长安,建立了西汉,天下恢复到统一状态。西汉建立后,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恢复了经济,稳定了秩序,赢得了民心,这一政策为继任者继续实行,推动“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大一统”的到来,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政治、经济基础。由此,本课主题确定为:亡秦灭楚定天下,休养生息稳大局。

具体到这两个子目的教学目标为:能说出西汉建立的时间,能在疆域图上指出汉代的“四至”;能阅读和提取史料信息,说出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理解西汉的建立和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对“文景之治”的奠基意义;能结合所学谈谈对刘邦的认识;通过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的历程,提升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

二、小历史大人物,串联子目

汉高祖刘邦开创了西汉,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并深刻影响“文景之治”,因此,本次课例展示以“西汉大一统奠基者——刘邦”为副标题,通过展示人物的经历和内心活动串联起本课内容,搭建子目间的联系。

课堂导入部分,教师展示刘邦的图片,请学生分享有关刘邦的历史故事或者历史小知识。

学生回答预设:西汉开国皇帝;出身草根阶层,在秦朝时担任过地方基层公务人员(沛县泗水亭长);大泽乡起义后,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自称“沛公”;知人善任,虚心纳谏,赢得楚汉之争;成语故事“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

本节课就请同学们跟随刘邦的脚步回到西汉初年。

1.亡秦灭楚定天下

教师展示西汉的疆域图(略)、秦至汉初大事时间轴(见下图)。

任务一:请在地图上指出汉代疆域的“四至”,并结合时间轴和所学知识,分析刘邦建立西汉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时间轴,帮助学生串联本单元已学习的知识,引导学生跳出本子目的“小历史”,从更长的时段观察西汉建立的历史意义。

2.天下初定何以治

材料一:白登之围后,刘邦来到曲逆城(今河北顺平),感叹:“只有洛阳能和它媲美。”

刘邦问御史:“曲逆城的户数有多少?”

御史回答:“秦时三万余户,今见五千户。”

——摘编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汉兴,民失作业(农业生产),而大饥馑。凡米石(容量单位,1石=10斗)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摘编自《汉书·食货志》

注:汉文帝时“谷至石数十钱,上下饶羡(《御览》卷三十五引《新论》)”。

任务二:材料反映了汉初面临怎样的社会问题?

设计意图:此处的材料展示了西汉建立后,面临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也是实施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

材料二来自教材第55页“材料研读”。但是七年级的学生正式接触文言文的时间仅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他们从文言文史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非常有限。想要学生读懂这段材料,难度颇大,需要老师有意识加工材料,添加必要的解释,降低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难度。同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不了解一石大米有多少公斤,一石大米五千钱又是什么概念,难以理解“米石五千”反映出来的问题有多严重。于是,教师进一步补充了注释,作为理解数据的“参照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初物价飞涨、物质缺乏的严重程度。

问题: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严重的社会问题,除了战乱,还有哪些重要原因呢?

材料三:陆贾:臣以为《诗经》《尚书》等儒家典籍非常好。

刘邦:朕馬上打得天下,要《诗经》《尚书》来干什么?

陆贾:臣惶恐,居马上得天下,难道可以马上治天下吗?

刘邦:那你来替朕分析秦失去天下,朕得到天下的原因吧。

陆贾:秦“举措暴众”。

——摘编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贾《新语》

任务三:根据陆贾的分析,是什么导致了如此严重的社会问题?

材料四:收泰半(过半数)之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五:(请学生翻回第10课)(秦始皇)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如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

任务四: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秦朝的赋役制度给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什么影响?

3.休养生息稳大局

材料六:兵皆罢归家。

——《汉书·高帝纪》

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令各归其县。

——《汉书·高帝纪》

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

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汉书·高帝纪》

民产子,复勿事(赋税和兵役)二岁。

——《汉书·高帝纪》

教师展示时间轴(见上图)。

任务五:请将材料六中史料分别填入表格;并结合材料七的时间轴,分析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实施效果

人民赋税、徭役负担重

农业生产缺乏劳动力

教师在学生填写表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提炼刘邦的解决措施:轻徭薄赋、解甲归田、劝民还乡、释奴为民。由此,引出休养生息的历史概念: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后,实施的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增加人口,以恢复经济、稳定统治的政策。

设计意图:此处的材料展示了刘邦休养生息政策的主要措施和影响,是本课的必备知识。此环节学生通过史料阅读,表格梳理,将三个子目的内容联系起来,建立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

4.小结提升

教师设问: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你对刘邦的认识。

学生回答预设:刘邦出身草根,加上他的人生经历,让他能在一定程度上体察百姓需求,制定政策。刘邦建立汉朝,以及他的“休养生息”政策,巩固了天下一统的局面,为我们今天的中华民族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尾呼应,小结本课所学,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作出自己的“历史解释”。

三、展示思考

在《中外历史纲要》走进课堂的大背景下,初高中历史教师走出校门,关注彼此的教学侧重点、教学方法的异同,借鉴彼此对历史的理解和教学方法,高中教学可以详略得当,初中教学可以适当拓宽知识,有利于初高中课程的衔接,提高初高中历史教学的精准度,更好地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地。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4页。

[2]陈志刚,王继平:《大概念的理解与教师备课》,《历史教学·中学版》2020年第9期,第40页。

作者:巫云龙 张意珠

上一篇:关于银行合规问题论文下一篇:会计本科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