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量侧卧位的血压

2022-09-12

无创血压的测量是每一位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 测量无创血压的标准体位是坐位或平卧位, 但在临床上某些特殊疾病的患者以及手术病人, 在无法坐位和平卧位时, 只能测量侧卧位时双侧上肢的无创血压。本文通过对平卧位与侧卧位时左右两侧上肢的无创血压值进行比较, 从中得出侧卧位时, 哪侧上肢无创血压能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更能接近平卧位时的血压值,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被测量者入选标准: (1) 既往无心血管系统疾病、冠状动脉与心肌疾病、心瓣膜病、神经系统疾病、肝肾功能疾病; (2) 本组共100例, 其中男性50例, 女性50例, 年龄18~60周岁; (3) 在相同时间内测量平卧位时的血压值作比较。

1.2 检测仪器

水银血压计, 袖带的宽度比被测肢体的直径宽20%, 长度应能包绕整个肢体, 袖带长24~28cm, 宽12~14cm, 水银槽内装有水银60g。

1.3 检测方法

在测血压前要求安静休息20~30min, 无进食, 情绪激动, 环境应舒适安静, 测压部位为肱动脉。先测平卧位时左、右上肢血压, 随后左、右侧卧位各保持10min测量双上肢血压。平卧位时被测压者肘臂伸直, 掌心向上, 肱动脉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侧卧位时, 侧上方肢体放在一侧髋部, 侧下方肢体外展45°平放在床上[1], 将袖带按正确方法缚于每种体位下的上肢, 在每种体位下每一侧上肢测量3次, 每次测量间隔10min, 取每种体位下每一侧上肢的平均值。

2 结果

100例正常成人侧卧位时, 受压侧上肢血压值均接近平卧位时双上肢的血压值, 而对侧上肢血压均低于平卧位时双上肢血压值, 总结出侧卧位时左右上肢收缩压差波动在6.036~20.201 (mm Hg) 之间, 舒张压差波动在4.992~20.984 (mm Hg) 之间。

3 讨论

在各种生理情况下, 血压可发生各种变化, 影响血压的生理因素有:年龄、性别、昼夜节律、运动、环境、体型、体位、情绪等[2], 不同体位所测量的血压值也不同, 在临床上, 一般取坐位或平卧位为测血压的标准体位。但有些病人如背部外伤、腰椎或脊柱畸形、手术患者在无法坐位或平卧位时, 护理人员为其测血压时往往会出现一个误区, 认为低于心脏水平的肢体测血压偏高, 所以测血压时他们会选择侧卧位时高于心脏水平的上肢测血压, 实际上他们所测出的血压值低于平卧位时血压的20%左右, 甚至会把病人误认为低血压而影响到诊断和治疗。

侧卧位时, 对侧肢体高于心脏水平, 所以测出的血压值偏低, 理论上低于心脏水平的肢体测血压应偏高。但由于该肢体血管一定程度受到压迫, 且侧卧位血液滞留于压于下侧的半身, 且血量减少这些因素影响收缩压, 使收缩压偏低[1]。但是所测的血压还是接近平卧位时的血压值。

在为无法平卧位的患者测血压时应测量侧卧位时的受压侧肢体血压更为接近平卧位时的血压值。侧卧位的手术患者, 术前最好测量平卧位时左右上肢血压与侧卧位时受压侧上肢血压, 各连续测量3次, 每次测量间隔10min, 取相同体位下同侧上肢血压的平均值, 以这个数值为标准, 及时处理手术中低血压假象与高血压危象。

综上所述, 卧位对血压有明显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正常人3个不同体位的血压进行分析比较, 可为手术患者或其他侧卧位病人测量血压提供参考依据。

摘要:目的通过对正常人平卧位、侧卧位的无创血压进行测量, 分析出被迫侧卧位时测量哪侧肢位的血压更为接近正常值。方法测量100例正常成人平卧位、侧卧位时双上肢的无创血压值进行自身比较。结果100例正常成人侧卧位的受压侧上肢血压均接近平卧时双上肢的血压值, 而对侧上肢血压均低于平卧位时双上肢的血压值, 甚至有低血压的假象。结论被迫侧卧位患者, 如背部外伤病人、腰稚或脊柱畸形病人、手术患者, 在不得不测量侧卧位的血压时, 应测量侧卧位的受压侧上肢的血压更能接近准确值。

关键词:血压,平卧位,侧卧位,受压侧上肢

参考文献

[1] 白凤英.侧卧位对无创血压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 2009, 18 (1) .

[2] 丁亚萍, 姜安丽.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学基础, 223~228.

上一篇:工程机械的管理及维护下一篇:高等教育中的班主任体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