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新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探讨

2022-11-03

一、“网络+”时代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理念与警民关系的疏离

(一) 片面的认为“网络+”时代公共关系活动就是公安机关与媒体关系

警察公共关系活动需要以载体的形式宣传出去, 这就需要借用网络媒体这一载体。现阶段, 由于不良风气的影响, 一些人认为所谓的警察公共关系活动, 其实质就是公安机关与媒体的相处关系。关系好了, 媒体进行利好报道, 关系不好, 媒体的报道也不好。甚至少数公安机关负责人认为, 公共关系活动搞不搞、搞的怎么样无所谓, 只要借助网络, 与媒体协调好关系, 把公安机关想通过警察公共关系活动达到的目的, 直接转向网络媒体, 通过与媒体搞好关系, 删除不利于公安机关的报道, 增加有利于公安机关的报道, 达到警察公共关系的既定目的[1]。

(二) 片面的认为公共关系活动就是网络宣传活动

调研走访中发现, 一些公安机关负责人认为警察公共关系的活动就是宣传活动, 即通过警察公共关系活动, 向社会公众宣传公安机关的治安状况、警务信息情况、办案的流程等, 并通过这种活动树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因此, 大部分公安机关认为警察公共关系活动是单项信息的发出者, 社会公众仅仅通过媒体了解公安机关现阶段的工作内容、目标和任务。但实际上, 在“网络+”时代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实质是通过活动拉近公安机关与社会公众的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 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这种公共关系活动应该是双向沟通式的, 公安机关在公共关系活动之后, 还需要社会公众进行互动并反馈, 形成互动的模式[2]。

(三) 片面的认为公共关系活动就是短期应急行为

目前, 各地市公安机关进行警察公共关系活动较为单一, 呈现出一种短期行为。少数公安机关认为警察公共关系活动偶尔搞搞就可以了, 公安工作的重点是打击犯罪, 一年之中仅有几天时间进行警察公共活动, 甚至某些地市公安局, 呈现出一切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走, 一切跟着绩效考核走。警察公共关系活动不单单是搞几个活动, 做几个宣传版画, 而是一项长久的系统工程, 需要时时做、处处做, 把警察公共关系活动与公安工作相融合, 做到公安工作中渗透警察公共关系活动, 警察公关活动中蕴藏公安工作, 其二者是一体的, 而非独立分开的[3]。

(四) 片面的认为公共关系活动就是个别部门和领导的事

警察公关活动不是在通过网络的“作秀”行动, 更不是公安机关和领导的事。在走访中发现, 一些民警认为, 警察公关活动是领导的政绩工程, 是公安机关整体的工作, 与自己没什么关系。甚至部分民警对警察公关活动存在偏见, 作为普通民警, 只是参与上级领导关于举办警察公关活动的决议, 而公关活动的过程、效果如何与自己无关。警察公关活动无论策划的方案再好, 准备的再充分, 如果在警察公关活动中, 公关活动的主体民警不能从意识上树立互动的机制, 不能把公关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贯穿在公关活动中, 公关活动都是不成功的, 流于形式的。

二、“网络+”时代警察公共关系活动呈现的问题

(一) 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警察公关活动目的是促进公安机关与社会公众之间双向互动, 但由于警察公关活动模式单一, 社会公众提起警察公关活动, 仅能想到:通过网络查看演讲比赛、网络评选优秀警察、联谊会等传统形式。公安机关每年举办的公关活动的模式相同, 社会公众并不感兴趣, 也不愿意参加与此。经常出现的情况为, 公安机关费时费力的举办公关活动, 由于涉及面较窄, 社会公众知道的少、参与的少, 就算知道, 愿意参与的也是寥寥无几。在这种情况下, 公安机关就会邀请那些相熟的社会公众, 就出现了警察公关活动的社会公众重复, 受众减少, 不能起到警察公关活动的目的和意义[4]。

(二) 形式大于内容

警察公关活动, 已经作为公安机关与社会公众联系的模式之一, 但想要做好却并非易事。在走访中发现, 部分社会公众认为公安工作应放在业务工作中, 放在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上, 搞个网络投票、网络互动仅仅是树立警察形象、提高该公安机关知名度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并不能让社会公众真正的对公安工作满意, 使警察公共关系活动流于形式。

因此, 有些社会公众这样评价警察公关活动:“仅仅是昙花一现, 外表轰轰烈烈而已”。再进一步的调研中发现, 警察和公安机关也反馈, 对于警察公共关系活动, 仅仅是从媒体、报纸、杂志、总结等形式上开展过了, 而结果如何, 就不得而知了[5]。

(三) 不能形成联动机制

目前, 各地市公安机关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各自为政, 社区警务室仅仅依靠社区民警, 派出所仅仅依靠本派出所力量。缺乏联动机制和长效机制, 没有组织机构, 没有制度保障。社区警察和基层派出所仅能根据自身的力量开展公关活动, 严重影响警察公关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使公关活动处在“不开展不行, 开展的也不行”的局面。另外, 一些公关活动中, 还需要各方联动, 有时会涉及几个相关单位共同协调, 而公安机关没有专门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造成了上下层不联动, 与同级单位也不能很好的联动, 不能很好地相互协调, 影响了公关活动的开展[6]。

(四) 各部门重视不够

在调研走访中发现, 一些警察和公安机关的负责人对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以服务型公安为主题的警察公关活动认识不到位, 认为自身自居社会治安秩序的管理者, 而不应以服务者的身份出现, 更不能参与一些削弱自身权威形象的公关活动。

一些警察和部门领导认为, 开展警察公关活动使警力浪费在这些不必要的活动中, 既费时、费力, 又增加了基层警察的工作量, 也并不能创造出所谓的价值, 因此, 对于公关活动, 这些警察和部门负责人在观念上产生了偏差, 导致了行为上的不重视, 造成了公关活动开展的困难。

(五) 评估反馈机制差

警察公关活动开展的好坏, 各地市公安局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建立评定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标准和要求的制度, 也没有建立一套绩效考评机制予以考核, 更没有活动开展后的反馈机制。各地市公安机关在制定每年度的考核任务中, 基本没有涉及警察公共关系活动开展的情况, 就算有些地市在考核任务中涉及了公关活动, 也仅仅用“开展”和“不开展”作为该单位考核的指标, 而开展效果怎么样、质量怎么样、受众的反应如何、媒体的宣传报道怎样, 并没有人关心。

没有绩效考核和反馈机制, 民警在开展公关活动时没有了积极性和动力, 致使公关活动流于形式。

三、“网络+”时代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创新

(一) 树立“网络+”时代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新理念

根据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特点, 国内学者李祖华提出了十种公关的模式, 即宣传型公共关系、交际型公共关系、服务型公共关系、社会型公共关系、征询型公共关系、建设型公共关系、维系型公共关系、进攻型公共关系、防御型公共关系、矫正型公共关系。综合多位学者的理念。

在“网络+”时代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新理念应概况为以下几种:

1. 宣传型公关型

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首要理念为宣传型的公关活动。公安机关通过公关活动, 凭借媒体的传播平台, 对社会公众展开“预防违法犯罪、治安秩序维护、法治理念讲授”等专题的宣传, 让社会公众通过活动, 既认识了民警, 又了解了公安机关的办事流程, 让社会公众理解警察和公安机关, 从而支持公安机关, 并通过公关活动, 形成有利于警察和公安机关的社会舆论导向, 达到公安机关的目的。

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宣传型还体现在与社会公众的征求问询上, 公安机关和警察通过组织信息采集、问卷调查、民意测验等活动, 向社会公众展开社会调查, 了解社会公众的民意走向和意见建议。除此之外, 设立公众热线电话、举报电话和建立信访制度等方式对公关活动进行监督, 确保公关活动的顺利进行。

2. 服务性公关型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中, 如何快速转变职能, 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的职能的定位, 是改革过程中的重点。公安机关在进行公共关系活动时, 要把服务型这一职能凸显出来, 不能为了宣传而宣传, 为了活动而活动, 要把“服务型”理念蕴含其中, 更要从接待社会公众、访问社会公众等与社会公众交流的细节处体现出服务型政府的意识。让社会公众把服务型的公安机关, 通过公共关系活动, 看得见、摸得着, 感受真实的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3. 社会型公关型

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 其代表着最广大社会公众的利益, 因此, 警察公关活动要体现政府组成部门的公益性、社会型, 例如:举办预防犯罪讲座、交通违法知识竞赛等能够树立良好组织形象, 赢得社会公众的支持和认可的。这种社会型突出公益性的特点, 即公关活动的目的是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和公众的支持, 不必要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应在财政允许的范围内, 量力而行。在需要的情况下, 还可以邀请其他企事业单位共同举办活动。

4. 建设型公关型

警察公关活动是通过民警个体与社会公众个体建立联系, 这种联系是渐进发展的, 要根据社会公众的心理发展特征, 先让警察与社会公众建立联系, 由不知道到知道, 由不认识到认识, 这个过程较为简单, 依靠业务办理就可以建立初步联系;第二步要由认识过渡到认可、认同阶段, 这一阶段仅依靠业务办理是不够的, 需要通过更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达到这一层面的目的, 从严格的业务办理到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由外到内的使社会公众感受到警察和公安机关服务型职能的转变;第三步, 要在社会公众认可的基础上, 主动的进行自我宣传, 以确立社会公众对服务型公安机关和服务型公关活动的认可和赞同。

5. 修正型公关型

公安机关在日常的公安工作中经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造成危机事件, 特别是有些媒体和个人, 恶意中伤公安机关和警察, 甚至编造出各种失实的新闻, 以获取社会公众的追捧。在公安机关组织和个人形象受到伤害时, 公安机关需要及时站出来, 通过公关活动, 说明事实, 表明真相, 必要时, 要使用法律的武器维护组织和警察个人的权益, 确保警察形象不受影响。

修正型公关活动不仅能及时修正警察组织外部面临的危机和困难, 还可以修正警察内部的行为活动, 例如公安机关在管理过程、警察在工作态度上等方面出现问题, 可以通过警察公关活动, 例如:“新闻发布会”、“微博平台”等, 修正公安机关和警察的行为, 得到社会公众的谅解, 消除影响的因素, 及时挽回公安机关和警察的形象。

(二) 建立“网络+”时代警察公关活动的长效机制

1. 建立警察公关的专门部门, 培养网络公关警察

在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和运作过程中, 警察和公安组织作为主体, 显得尤为重要。2004年前后, 武汉市公安局成立公共关系处, 这也是首个公安机关成立的公共关系处。随后, 广州梅州、佛山、肇庆、深圳地市公安局成立公共关系科。

2012年12月24日, 中国公安大学警察公共关系研究中心成立, 这个中心的成立, 标志着中国警察公共关系的专业化的发展, 也将培养高素质的公关警察作为下一阶段警察公共关系的重要任务。

目前, 在全国范围内成立公共关系科和公共关系处的地市公安局只占一小部分, 大部分的警察公关的职能被划分成不同的部分, 有几个部门共同承担。一般由宣传科、信息情报中心、办公室、信访办、档案室等部门, 承担着公安机关搜集信息、环境预测、提供咨询、参与决策、协调沟通、对外传播宣传、塑造形象、引导舆论, 并运用各种公共关系方法化解危机的任务。

由于职能被几个部门分散, 公安机关在进行警察公共关系活动中, 不能有效统一, 互相配合, 经常出现互相推诿的局面, 造成警察公关活动的失效。建立专门的公关警察, 组合内部资源, 达到精兵简政的目的, 解决警力资源的浪费, 使警察公共关系活动步入规范化运作。

2. 逐步建立“网络+”时代警察公关活动的制度

警察公关活动不能一蹴而就, 而是应该按照当地社会经济、治安状况的需要, 制定出符合当地公安实际情况的长效机制, 把公共关系活动按照长期的规划进行运作。

目前, 由于没有专门的组织和公关警察, 造成警察公关活动从人员到活动运行等方面的不连续, 一些活动刚刚有些效果, 人员不稳定, 活动也没有后续的补充, 弱化了警察公关的效能。

建立专门的公关警察, 从全局性的角度考察公共关系活动, 建立专门的警察公关部门, 培养专门的公关警察, 建立警察公关的长效机制, 把警察公关活动当成一个长期的工作进行。

警察公关工作是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特别是在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今天, 社会环境发生了改变, 公安机关和警察这个群体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调查走访中发现, 公安机关和民警个体在与社会公众和媒体出现矛盾的情况中, 大部分的矛盾可以避免或减少。

这就需要一支既懂公安业务, 又懂警察公关的警察, 及时的处理矛盾, 避免问题进一步的发展, 这也是提高公安机关整体工作效率, 达到公安机关组织目标的有效保障。

(三) 适应“网络+”时代, 成立警察公共关系科

20世纪60年代, 香港警察在借鉴西方政府和警察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 在香港警察内部成立了警察公共关系科Police Public Relation Bureau (PPRB) , 负责香港警察信息发布、宣传、媒体沟通、舆情应对等任务。

2004年, 广东等地公安机关开始整合资源, 组成警察公共关系科, 负责相关业务。目前, 在全国范围内, 仅有十几家地市公安局组建了公共关系科, 大部分公安局仍然把公共关系的职能分到办公室、宣传科、信访办等部门, 针对目前的公安工作形式, 急需建立全国统一标准的公共关系科, 统一警察公关的全部职能。

1. 信息搜集、反馈

对于公安机关而言, 在做好警察公关活动之前, 要对社会、经济、民意等各种信息进行搜集、分析、比对, 对那些影响公安机关的不利因素及早发现, 及时作出应对策略。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信息搜集分为内部信息的搜集和外部信息的搜集。内部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热线电话、信箱等形式, 对公安机关各层级和各民警的思想政治动态、心理需求、家庭状况等一系列的信息进行摸底。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调查, 制定公安机关的战略目标和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方案、策略。外部信息的搜集包括对政府政策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经济情况的改变和社会公众的民意状况。目前对外部信息的搜集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查询、社会调研、信息化平台、会议座谈等形式搜取各方信息。

2. 提供辅助决策

公安机关在搜集各种信息的实际目的是保证公安机关警察公共关系决策的正确性。

一般来讲, 警察公共关系活动首先汇总数据, 保证公安机关的决策层及时了解详细的信息;其实, 在信息的汇总后, 各部门形成了具体的方案, 警察公共关系科及时的制定各种方案, 并把方案上报决策层, 为决策层提供意见和建议;最后, 警察公共关系科可以直接参与公安机关的决策, 参与搜集信息、制定方案、备选方案等各环节, 使决策更加正确。

3. 协调沟通

警察公共关系科是公安机关各部门之间, 公安机关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 起到了协调沟通的作用, 从对各方信息的掌握, 到化解矛盾、平衡各种关系等方面进行协调沟通。目前使用的方法多以感情定位疏通法为主, 旨在通过对各方情况的了解的基础上, 找到双方矛盾的问题, 并根据矛盾找到产生矛盾的原因, 并进一步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接近社会公众、逐渐融入社会公众, 并与社会公众共同协商, 解决各种误会和矛盾, 在公安工作中得到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4. 社会宣传

公安机关在承担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过程中, 把打击犯罪和社会防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有时甚至突出社会防范、预防犯罪的重要作用。警察公共关系科作为公安机关对内、对外宣传的喉舌, 起到了很重要社会宣传工作。公共关系科要在日常公安工作中通过电视、报纸、宣传栏、微信、微博、网站等形式, 向社会公众宣传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情况、预防青少年犯罪、交通安全提醒等内容。公共关系科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对各级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进行警察公共关系相关内容的专题培训, 培养公共关系意识。

5. 树立形象

警察的形象包括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自身的形象, 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媒介化的形象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 是公安机关更好的打击犯罪, 保护人民, 维护社会治安。警察的外在形象的树立是通过一系列警察公共关系活动逐渐改变的。在20世纪80年代, 警察承担着打击犯罪的重要职责, 其他职能有所弱化, 因此, 这时候的警察形象是权威、严厉, 一些社会公众提起警察就觉得“恐惧”, 这种社会形象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

在政府大力倡导改革的过程中, 如何从管理型职能转变为服务型职能, 把服务当成政府的亮点、特色, 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警察公关活动就成了树立外在形象, 把握警察形象的内涵, 在完善对自身队伍建设的基础上, 以达到公众目标、建立服务型、亲民警察形象。

总之, “网络+”时代警察公关活动是各级公安机关在新媒体使用中的创新行为, 是各级公安机关在适应社会科学技术中的变革, 如何更好的使用“网络+”时代中的新媒体, 改革原有的警察公关活动, 做到以“网络+”时代推动公安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并以此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支持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公安工作的难点和热点。

摘要:在“网络+”时代, 公安机关通过“微博、微信、网络APP”等新型媒体进行警察公共关系活动, 本文对“网络+”时代警察公共关系活动呈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发现当前警察公共关系活动与新理念之间存在疏离关系, 呈现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形式大于内容等问题。从树立“网络+”时代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新理念;建立“网络+”时代警察公关活动的长效机制;适应“网络+”时代, 成立警察公共关系科三个方面创新新时期警察公共关系活动, 提高公安工作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网络+”,警察公共关系,媒体

参考文献

[1] 邹颖超.英国现代职业警察诞生阶段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6, 29 (1) :67-70.

[2] 陈沙龙.走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误区[J].公关世界, 2011, (4) :26-27.

[3] 齐德平, 于军, 郑凯.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警察公共关系对话模式再造[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01) :39-43.

[4] 王晓楠.刍议舆论引导与警察公共关系建设[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3, 15 (06) :148-150.

[5] 孙广义.传媒时代公安机关媒介能力提升的建议[J].新闻战线, 2014, (11) :125-126.

[6] 赵卓超.媒介化时代下, 提高公安民警媒介素养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分析[J].经营管理者, 2014, (1) :356.

上一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下一篇:基于环境法上的生态安全观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