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交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大学生社交情况的统计分析

2023-02-12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自从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的人际交往手段便从传统社交手段(邮件,电话等)逐步过渡到新型社交手段(网络社交软件)。社会交际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素质,集中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环境的辨析能力和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洞察能力。这对于任何一个年龄段的群体来说,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任务[1]。

本文利用归纳对比等方法实现以下研究目的:

(1)调查了解浙江高校学生对现今社交途径的选择(2)调查了解浙江高校学生对一天社交时间安排和社交活动的选择(3)调查了解浙江高校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主要目的(4)调查了解浙江高校学生对所期望的交往对象经济情况和特质以及对现有社交情况的满意程度

(二)文献综述

大学生社交在如今这个时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国著名职业规划专家卡耐基便早已对此进行了相关的调查总结,得出了著名的成功与交际能力关系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只有15%是由他的专业技术能力所决定,其余85%则有赖于他的交际能力。而在拥有在世界上最多大学生的中国,其对大学生社交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中国学者从大学生现状[1]、个人倾向[2]及负面影响[3]等角度探讨大学生社交,并得出许多富有依据得学术性结论[2]。

(三)理论框架研究

本研究结合对浙江在校高校学生的初步调查设计了18项可能影响大学生社交情况的特征及其动因的三级指标并经过预调查,通过探究性因子分析和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将各个三级指标进行了归类,分别命名为个体特征因子,社交途径因子和社交影响因子,社交满意度因子,如表1所示[3]。

二、调查方案及问卷质量分析

调查流程及方法:

(一)调查思路

本次调查以研究并推动大学生社交为目的。基于对大学生社交行为的动因及方式等因素的分析,结合大学生对自身社交状况的了解,首先通过总体方案设计,并在相关的文献基础上进行偏好选择因素的初步分类,在小范围大学生中做预调查。根据所调查的信息反馈及项目分析信效度检验,团队进一步修改问卷并修订方案,结合网络问卷的发放调查,最终总结以上结果,撰写报告,提出建议。

(二)样本容量确定

本次调查在浙江省各类型高校内展开,为了使调查具有普适性,我们选择了浙江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等作为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

面对收集到的问卷,在数据录入之前,先对问卷信息及相关数据进行审核,将未答完的问卷,有明显错误和矛盾的,或者乱填这类问卷剔除。

对问卷进行初步筛选、处理,将数据按照spss数据输入规则,进行数据录入。最后进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问卷的信度Cronbach’s Alpha系数值为0.744大于0.7,所以认为问卷具有好的信度,问卷设计较为合理。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以我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过程中采用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共同发放。最终共计发放问卷453份,其中网络问卷398份、纸质问卷55份,实收问卷423份,其中有效问卷380份。

男性为161人,女性为219人。此次参与问卷调查人数中女生稍多。

此次调查中,学校涉及范围广,有985,211高校,还有普通一本、二本高校以及专科学校,分布较为均衡。其中普通一本大学的数量最多,这与发放问卷时向普通一本大学的学生发放更多问卷相适应。同时本次调查中研究生比重较低,与样本学校的学历结构分布相一致。参与问卷调查者共计380人,从,其中最常用的社交途径为微信,其次为QQ和微博,非常符合当代的情况。人们更倾向于在网络上进行社交,互联网社交是大学生社交的一个趋势。大多数人更偏向于与经济情况相同的人交往,这说明社交环境中存在的经济差距对大学生的社交状况影响不可忽视。大多数自身对社交的重视程度处于一般及以下,对社交圈的维护意向也不强烈,接近70%的大学生对自身社交情况处于半漠视状态,社交情况的好坏不直接影响到个人对于社交的意向。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1)经济状况和个人社交意愿影响大学生所处的社交状况,且偏向于和相近的经济状况的个体进行交流。(2)大学生社交时间普遍在1-3小时之内,且偏向人群主要为校内好友。(3)大学生社交途径以互联网社交为主,主要为微信。(4)大学生日常沟通对象较为丰富,使用社交媒体的主要目的是联系老朋友,结交新人以及用于学习。

针对以上结论,下面我们分别从学校,政府监管机构这两个角度给出建议。

(二)建议

1. 给各高校的建议

(1)加强安全建设,提倡文明交流。大学生的沟通对象较为丰富,主要是老朋友,新朋友,而不是家长,同时如今网络的安全性不足,学校应该加强网络社交和现实社交安全建设,普及安全交往意识和能力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交往自律和诚信意识。

(2)严格打击不良风气,扼制恶习校内传播。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讲座,宣传不良风气、校园恶习对学生心理的伤害以及对生活的影响。一经发现,要采取严厉的手段,对不良风气不能心慈手软,要将其消灭在萌芽之中。

2. 对监管机构及立法机构的建议

(1)跟踪社交媒体动态,完善法规法律

社交媒体影响社交的大风向,会对社交各方面因素造成巨大的影响。了解社交媒体常态,严抓市场准入的标准,警醒大学生提高自我警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时补充更新监管法规,强调网上社交的安全,维护绿色网络环境。

(2)明确准入标准,机构注册备案

由网络安全管理局牵头,各大网络巨头参与,对社交媒体进行监管,建立专业化的监管体系。规范网络环境,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保持社交媒体的自由与活力。社交媒体市场准入要求对运营资格、业务能力等进行审核,并在相关部门进行注册备案,减少不良信息的渗入。明文规定一经发现,严格整治。

(3)完善信用体系,注重人身安全

建议加快完成网络实名制制度,将个人网上行为与个人信用相关联,从而加强网络社交责任感。完善信用体系,保障网络可信度。

摘要:本课题以当代大学生社交需求矛盾为背景,研究利用同校社交来提高大学生完善人际关系,探讨完善大学生社交管理的事实依据和方法路径。通过线上线下技术进行问卷调查,此外将分层随机抽样、主成份因素分析法等技术引入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中,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采访,利用文本分析手段对访谈内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同校社交在大学生社交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有着重大作用。本文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对学校和学院更科学和全面地制定大学生人际关系管理的政策和规则提供建议。

关键词:同校社交,人际关系完善,校园管理,主成份因素分析法

参考文献

[1] 乔一飞.探析大学生网络虚拟社交现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1):190-191.

[2] 庄兴忠,陈乃车.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新倾向及调适[J].求索,2003,(5):126-127

[3] 刘蕾.试论网络交际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12):88-89.

上一篇:市场营销中的渠道管理方法下一篇:关于公众号在线学习服务(芝士派和薄荷阅读)的消费洞察——优秀的社群运营:让用户获得参与感、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