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2022-08-20

第一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就业规划

文章标题: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就业规划

今年来,县委、政府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政策、强化服务,五原县转移就业和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后的五年,我们将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种植创新、养殖突进、工业强兴、三化推进”的整体发展战略

,按照对外输出和就地转移的原则,使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充分就业,现将“十一五”期间我县农牧民转移和培训规划制定如下:

[最规范的文秘资料网--http:///-写材料的都知道!]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加快推进我县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的市场就业机构,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和“政府扶持、齐抓共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创新机制、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我县的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为农牧民就业创造宽松环境。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一五”期间,全县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占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的50以上;农牧区劳动力培训占转移就业人数的60以上。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实现人口进城、工业入围、产业集中和要素聚集,积极引导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通过职业技术培训实现就业,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农,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预计到2010年,全县城镇率达到53以上,为有效吸纳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统筹城乡就业,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走好第一步。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对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摸清情况、统筹安排,把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列入当地发展计划目标,层层分解,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要及时总结推广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的经验,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进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工作。

(二)加快发展经济,努力扩大就业渠道

发展经济是解决城乡劳动者的根本出路。要把经济发展与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结合起来。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鼓励发展家政服务业;鼓励发展个体、私营、民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扩大就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依托我县新兴的重化工等龙头企业和特色市场以及工业园区、商业区和生活区的建设,促进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最大限度地实现农牧区劳动力就业的规模效益。

(三)逐步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

要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体制,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所有求职的城乡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农牧民工的职业素质,严格实行就业准入,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就业”的规定,规范企业招工行为,消除一切制约农民工就业的障碍,维护农牧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全方位地为农牧民开放,实行免费职业指导、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就业训练等一系列就业服务。全县利用五年的时间完成镇(街道)劳动保障平台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网络建设,使全县的镇(街道)办事处的劳动保障平台真正达到符合“六到位”的标准。

(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建立以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等各类职业院校和就业训练中心为主体社会力量和民办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城乡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要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和鼓励农牧民参加职业技术培训。鼓励用人单位、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和民办培训机构开展农牧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各级就业训练中心的作用,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大力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和农牧区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培训。对农牧区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开展以就业政策、法律法规知识、怎样找工作、劳动合同、福利待遇、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维护权益和城市生活常识为主的引导性培训。还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订单式定向培训,使更多的农牧区劳动力掌握专项职业技能,对职业培训结业的农牧区劳动者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合格者发给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行“市场引导培训,培训带动鉴定,鉴定促进就业”的机制。

(五)加快农牧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农牧民工的特点,实行相关的社会保险措施,用人单位和农牧民工要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城镇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失业保险条例》为其招用的农牧民合同制工人办理参加失业保险手续,由单位履行缴费义务,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后,应当为符合条件的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

全县所有用人单位都要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为农牧民工参加工

伤保险。

逐步要为不稳定就业的农牧民工建立大病医疗保险,探索和建立适合不稳定就业农牧民工特点的过渡性养老保险制度。

(六)建立和完善进城就业农牧民权益保障制度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解决企业在安全生产设施、劳动保护条件、职业病防治、使用童工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

强对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支付工资和兑现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要依法严肃查处。

(七)取消限制农牧民进城务工的一切不合理规定

各有关部门应对现行有关政策进行清理,对不利于农牧民进城务工的限制性政策应坚决取消。要进一步疏通农牧民进城务工的渠道,改善农牧民进城务工的环境。单位用工、子女入学、管理监督都要一视同仁。

(八)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

要充分利用各新闻媒体和信息网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对农牧民进城就业的认识。定期开展以“改善农牧民进城就业环境,维护农牧民工权益”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用工和农牧民工依法维权的意识,以便做好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工作,使我县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就业规划》来源于,欢迎阅读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就业规划。

第二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人口转移是指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实质上是农村劳动力的职业转移,由从事第一产业转向第

二、三产业;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农民在居住地上从农村向城镇的跨越,实现空间上的转移。促进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以产业集聚区为平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传统的农业生产,在当地或外地从事

二、三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推动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效益,探索出了一条传统农业地区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一、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的主客观条件日趋成熟

(一)我县农村人口转移的必要性

一是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是解决农村人地矛盾的需要。目前,我县人口97万,其中有87万农村人口,比例高达89%。我县已开发利用的农用土地面积为134万亩,人均1.5亩,总体来看,我县是一个农业人口比例较大、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短缺的大县,农村劳动力供给过剩,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而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只有通过加快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减少农村人口来实现。

二是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需要。小农经济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土地小规模和超小规模经营,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在合理解决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原则下,要扩大土地的经营规模,提高人均产出比率,解决农村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就必须让一批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而减少农业人口,以利于农业经济向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三是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且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呈逐步扩大之势,这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农民收入之所以增长迟缓,既有农业结构性矛盾、农产品价格低廉、农业科技不发达等方面的因素,但根本却在农村人口众多、生产效率低下上。加快农村富余人口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增加农民人均收入的治本之策。

四是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是实现城镇化的需要。目前,我县的城镇化水平只有32.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与全省水平相比则差距更大,与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相距甚远。加快工业化进程,减少农村人口,扩大城镇居住人口,是实现城镇化战略的必然要求。过多的人口聚集在农村,显然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城镇化进程,说到底就是要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壮大县域经济实力,进而以城带乡,辐射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关键措施。

(二)我县农村人口转移的可行性

一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改变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现实可能。随着农业机械化、良种化、产业化的推行,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村富余人口向城镇转移有了现实可能。而且,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广大农民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大大提高,走出去、闯荡市场的愿望十分迫切。据统计,我县常年外出务工人数已达27.7万。但这种外出打工大都只是一种临时性的转移,是一种离土不离乡的转移,他们在家里还有承包的土地,户口还在农村,家庭还在农村,不能真正调整解决农村生产关系,不能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土地问题,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创造条件,真正使这部分农民连同他们的家庭离土离乡,完全转移到非农领域。

二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现实需求。近年来,我县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力推进“三项建设、两个重点”,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的空间不断延伸。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8.7:42.3:29.0,二三产业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以制造业、加工业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在蓬勃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广阔市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了现实条件。从另一方面来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极大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激活了城市服务业的发展。

三是户籍制度及相关政策的调整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现实条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界限经纬分明,农业户口和城市户口等级森严,对农民进城作了非常严格的限制。近年来,户籍制度方面得到了重大改革,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且在劳动用工制度、工商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子女就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都为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创造了现实条件。

二、我县农村人口转移的现状与特点

我县辖19个乡镇(街道),222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97万,其中农业人口87万人,常住人口72万人,全县农村劳动力58.85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27.7万人,占农业人口的31%,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居住的人口达8万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农村人口转移主要集中于防水防潮行业和第三产业。我县是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常年从事建筑防水人员达15万人左右。在县内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人数达到2.9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10%。

二是兼业性的短期转移是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以兼业性的短期转移为主。农忙务农,农闲外出务工经商,转移的时间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少与外出务工收入的高低密切相关,在县内务工的人员大多属于此类。

三是农村人口转移在对象上不平衡。劳动力转移率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文化程度高转移率一般较高,年龄较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优势。凡是年龄偏小、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壮年农民转移较快,占转移人口的50%以上。

四是农村人口转移以自发性转移居多。我县人口转移目前仍以自发、自愿为主,许多经济较落后的村往往是“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带动一片”,大多数属亲属朋友介绍和自发的转移,而政府组织和劳动力服务中心等中介组织所占比例极小。

五是部分富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居住。我县部分农村人口因经济收入、子女教育和务工经商等原因,一些富裕农村人口在县城置业购房,在居住地上从农村向城镇进行跨越,实现空间上的转移。

三、我县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做法

(一)发展园区经济,吸纳农民就近就业,为农村人口转移开辟了广阔渠道。我县大力整合资源,集约节约用地,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标准厂房,促进工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吸纳当地农民进厂务工,带动农民增收。我县产业集聚区规划发展面积8.17平方公里,目前建成面积3.9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区标准厂房累计建成148套,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入驻283家,其中工业企业128家,初步形成以皮革皮具、医药生化两大主导产业。同时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区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支撑和人口集聚能力。产业集聚区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强大“磁场”,全县1.38万农民在此就业,年人均纯收入12000元左右。

(二)大力推进城镇化,为农民进城打造平台,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条件。城镇化是人口迁移的过程,本质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的过程。我县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为载体,膨胀县城规模,加快推进城镇化。高标准完成了城市总体修编工作,拉大了县城框架,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对旧城区进行了全面改造,增加了城市容量。近年来,我县吸引23亿元外来资金和民间资金投资房地产业,新建房地产项目131个,开发面积203万平方米,为农民进城创造了条件。县建成区面积为15.5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16万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小城镇网络体系。全县16个乡镇(不含古槐、清河、东皇街道办事处)所在地总面积30.35平方公里,平均每个小城镇占地1.78平方公里;小城镇辖区总人口9万人左右(不含县城区人口),带动了农民到集镇居住,务工,经商。

(三)政策推动,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为农村人口转移创造了机会。我县以新城带老城,拉大县城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出台促进农民进城的政策,放宽农民进城条件,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实行“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出台多项扶持性举措:凡农民在县城购买商品房或租住房屋并有稳定工作的,即可落户县城;在规定期限内购房或租房的农民,享受县财政返还所交购房契税、办理廉租房租住手续等政策优惠,并享受城镇居民享受的一切待遇;同时农民进城后在农村享有的各种政策不变。

(四)三产带动,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空间。我县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强化政策扶持,注重规划引导,大力发展物流、金融、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规范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全面推进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业,第三产业呈现速度加快、结构升级、效益明显、增势强劲的局面。目前,全县建材、农机、农资、蔬菜、皮革等各类专业市场达163个,大型超市及专卖店598家,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75个,县城区共有各类餐馆289家,60个以上标准床位的商务宾馆45家。2010年全县第三产业产值达28.8亿元,同比增长14.8%,入库税款1.6亿元,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75%。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

2.9万农民进城居住,务工,经商。

(五)狠抓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为农村人口转移打好了平台。我县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把建筑防水业作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采取政府引导、产业运营、集团运作、基地发展的模式,叫响做强劳务品牌,切实为农民外出务工搭建服务平台,提供信息、择业、劳动保障等多方面的服务,在大中城市设立了320多个办事处,培养了近300人的劳务输出经纪人队伍,形成了以县为主体,乡镇为基础,村委为依托,办事处为窗口,覆盖全县、辐射全国的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格局。同时,开展对外出务工的农民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有力地提升了社会竞争力。目前,全县回乡创业人员已达8000多人,创办了3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60多个,其中80%是从事建筑防水的外出务工有成人员。建筑防水务工年收入达25亿元,带动近20万农民致富。当前,从农村迁移到县城落户的90%的人员是外出劳务富裕起来的农民。

(六)发展城镇教育,带动农村学生进城上学,吸引农民进城定居。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通过公办、民办公助、民办等多种渠道,在县城新建、扩建了16所寄宿式学校,县城区学校达到54所。优质教育吸引了农村学生进城就读,也带动了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县城区学校共接收农村寄宿式学生56362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子女51076人。城镇教育的发展,解决了大量外出务工子女的优质教育和管护难题,吸引了农民进城购房、定居。

四、我县农村人口转移的作用与影响

(一)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农村人口转移所带来的劳务收入,据调查显示,县内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年均收入1.2万元左右。外出务工的则更高,人均劳务收入2—3万元。外出务工收入的增长带动了我县城乡居民存款余额、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快速增长,200

7、200

8、200

9、2010年全县城乡居民存款余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43.1亿元、49.6亿元、55.25亿元、69.2亿元;3320元、3813元、4136元、4781元。同时,农村人口的转移带动了农业的规模种植,也促进了在家务农人员收入的增长。

(二)提高了农民素质,更新了观念。农村人口在转移的过程中,通过适应非农产业生产的大环境,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专业知识和技能,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本领,自身素质大大提高。通过外出就业农民与未外出就业农民对比调查,外出就业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投资观念、风险意识、法律观念、社会交往观念明显增强。

(三)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居住地从农村向城镇的跨越。几年来,县城人口增加到16万,县城面积、常住人口翻一番;流动人口12万,城镇化率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大批农民向城镇转移,繁荣了城镇经济,促进了土地集中经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四)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一是产业支撑,为

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满足工业化发展的劳动力需求;二是反哺农业,使农民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农业市场,促进农业的发展;三是回乡创业,外出务工人员凭借资金、信息、先进的生产方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四是培育市场,外出务工农民务工收入用来建造房屋、购买家电等消费品,扩大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五)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后,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大大减轻。一方面,将土地向农业专业大户集中,实现规模经营;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在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就业,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五、我县农村人口转移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建议 我县农村人口转移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培训力度不够,培训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对农民培训资金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外出劳动力数量大、分布广,所投入的资金不能满足培训的需要,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培训不能完全开展起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出务工人员素质的提高。由于在短期内不能学到实际技能,因此劳动力转移培训缺乏吸引力,也造就了招生难的问题。目前,我县劳动力转移培训每生补助400、500、600元,培训机构仅剩下2家,根本不足以解决设备投入,教师开支、人员培训等难题。二是农村人口转移还处于自发阶段,缺乏有效引导。外出流动人员大都呈分散趋势,处于无序状态,难以形成合力,缺乏有效引导。加上大部分农民外出务工人员的相关权益保障政策法规不健全,农民维权意识弱,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三是农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素质差,无技术特长,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竞争意识薄弱,就业观念落后,高素质、高层次的技术管理型等岗位干不了,使得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领域和转移面越来越窄,转移难度加大。四是从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从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的行业看,大部分选择防水防潮及服务业。从业结构简单,就业面狭窄,且层次较低,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报酬低。五是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对农村人口吸纳能力不强。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县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低。导致城镇聚集和辐射功能弱。加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使得城镇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减弱,延缓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六是农村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展滞后。我县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不畅通,各种劳动力专业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不完善,为农民工外出务工服务的信息反馈、中介服务和管理工作薄弱。同时,由于务工信息宣传传播方式单一,渠道不畅,农民外出务工还存在一定盲目性。为此,建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口转移力度。

(一)深化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我县农业人员多,农民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搞好农村人口转移,对县域经济发展关系重大。当前,由于农业生产结构、生产要素的变更,还会使大量在农业领域就业的劳动力转移到

二、三产业,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实施工业兴县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是研究制定鼓励、支持农村人口转移的政策措施,为农村人口转移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有利条件。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农民务工的经验,发布劳动力市场信息,开展务工技能讲座,为农村人口的转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积极开拓农村人口转移的途径。一是加快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速我县工业化进程,大力开展回归工程,进一步吸引和鼓励外出务工经商富裕人员回乡创业,把企业做大做强,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二是城镇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解决农村人口转移的根本出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和岗位,吸纳农村人口进城就业。三是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扶持龙头企业。继续稳固和加快以皮革皮具、医药生化两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搞活园区经济,延长产业链,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四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把发展服务业打造成带动和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强化政策扶持,注重规划引导,突出重点项目。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为服务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三)积极引导,强化服务与管理。一是加强职业技能转移培训。充分利用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培训和雨露计划,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培训规模。同时建立完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培训中心,优化培训专业,大量培训“技术农民”和“产业农民”,提升人力资本含量,克服劳动力转移的素质瓶颈。二是培育劳动力市场,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统

一、完备、规范的现代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力流动的灵活性,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快县、乡两级信息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加强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三是加大劳动力维权力度。针对目前外出务工人员遭受歧视、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的实际,研究、探索、制定劳动维权的长效机制,强化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法行为,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保证农民工有序流动。

(四)加大体制创新力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一是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壁垒,加快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解决农民在城市就业、住房、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为农村人口转移敞开方便之门。二是进一步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开放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条件下,加快失业保险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建立城市包括下岗职工和进城农民在内的就业困难群体扶助体系和制度。三是创新土地制度。在稳定农民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基础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土地向规模经营和种田能手集中,通过大户承包、合伙经营、土地入股等形式,将分散的耕地整合起来,进行股份合作经营,探索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

第三篇: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客观分析近年来青岛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征以及对全市经济的影响,剖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因素。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分析

1、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市内转移为主。青岛市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较大,由于农村劳动力本身文化水平不高,掌握的技能有限,在青岛市区很难找到适合自己并且工资待遇较高的工作,加上生活成本较高,使得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转向青岛市区周边的即墨、胶南、胶州、平度、莱西等县级市。青岛市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五个县级市按现住地、离开户口登记地户口在外乡镇街道的人口为78.4万人,其中市内的47.2万人,占60.2%,市外的31.2万人,占39.8%,市内转移占比超过六成。

2、非农产业成为劳动力转移主战场。资料显示,户口登记地在青岛市内、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占38%,商业服务业人员占30.2%,而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仅占5.4%。户口登记地在青岛市外、在本市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占比更高,为59.5%,商业服务业人员占比为24.5%,两者累计占84%。上述表明,非农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战场。

3、劳动力转移以经济原因驱动为主。青岛市五县级市转移人口中,务工经商占41.2%,随迁家属占15.4%,拆迁搬家占11.9%,这

表明,务工经商的经济型动因是促成劳动力和人口转移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同事,随着用工需求的迅速上升、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的改善以及收入的增加,受此影响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的意愿将日益强烈。

4、半数劳动力转移时间在三年以内。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在参与非农产业活动中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和放弃土地经营活动。他们或是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利用家庭辅助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利用家庭扶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更有一部分劳动力属于季节性外出。资料显示,青岛市五县级市转移人口中,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半年至一年的占19.5%,一年至二年的占20.1%,二年至三年的占14.6%,三年以内的累计占54.2%。

5、劳动力短缺与农村劳动力剩余并存。在农村劳动力出现剩余的同时,还出现了“招工难”问题。“招工难”一方面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沿海地区的薪酬待遇仅在千元左右缺乏吸引力,不少农民工向内地转移就业:另一方面是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自我发展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企业待遇、环境要求更高等,导致其流动性更加频繁,企业员工流失现象严重。但是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客观存在,与我市工业化发展程度不相适应,域城镇化发展要求也有一定差距。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推动了城镇化建设进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化转移、就业和定居促进了我市城镇化的发展。数据显示,我市城镇人口为573.5万

人,城镇化率达65.8%,十年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农村城镇化既包括农业人口项城市转移,资金、信息、产业向城镇聚集,城镇不断发展:同时,又包括城市产业对农业的带动力,农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准则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逐渐融入城市,实现农民城市化和现代化。当前,我市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去农民化”,既减少农民、增加市民。

2、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数据显示,全市从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占21.7%,第二产业占39.1%,第三产业占39.2%。同时,随着农村

二、三产业迅速发展,经济构成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10年全市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4.7:49.9:45.4调整为

4.9:48:7:46.4.返乡农民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发生了职业转换,他们从事的行业五花八门,有养殖、工业、将主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由于有打工的经历,观念有所转变,思想比较接访,视野比较开阔,他们积极、主动地从事经济结构调整,并从农业转向非农业产业。

3、促进了农村经济整体发展。劳动力的转移是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通过劳动力转移,激活了农村经济。2010年县域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五县级市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占全市比重分别为45.9%和27.2%,同比分别上升0.8和0.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550元,同比增长14.4%。农村劳动力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和跨区域流动,使农业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可能。一方面,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一旦有了较为稳定的职业,一部分人就要求将土地转包出去,使得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成为可能。另一方

面,近年来也出现了农民工回流现象,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为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军者。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1、农村转移劳动力文化层次偏低。青岛五县级市按现住地转移人口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0%,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3%。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择业观点,而缺乏职业素质则直接影响了劳动力转移,大批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只适合从事以体力为主、技能较低的传统工作,低素质劳动力就业的难度大大增加,从而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

2、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有待改善。现有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人事制度、教育制度、住房制度、生育制度都存在明显的二元性,阻碍了农村拉动动力转移就业。当前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就业和生活等方面都受到歧视,就业渠道较窄,一般只能进入一些以体力劳动为主、规模较小、工作条件差的非正规部门就业。他们大多从事“脏、重、差”简单工作,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行业,使得他们难以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处于就业和收入分配的较低层次。这种经济、人格上的不平等,极大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

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盲目性。农村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育迟缓,信息服务网络和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信息平台难以发

挥应有的作用。从调查情况看,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一是自发式选择就业:二是通过中介组织介绍就业:三是通过亲友介绍就业:四是通过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就业。农村劳动力获取就业信息主要来源同乡、亲戚、朋友,政府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充分,表明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转移的无序性和就业的不稳定性。

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本较高。转移成本包括外出就业的交通费、劳动培训费、职业介绍信息费、房屋租赁费等。为了参与竞争而投入的教育费以及找工作的中介支出,对于收入不高的农民而言均是较高的成本。另外,劳动合同、保险制度不健全和一些私营企业的风险道德问题,导致工资兑现、因工致伤的医疗及保障方面的较大风险,使劳动力转移的风险成本增加。

5、小城镇吸纳转移就业能力较弱。数据显示,青岛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十个重点中心镇平均人口规模为5.2万人,地方财政收入超亿元的仅有3个,城镇载体功能和带动作用不强。小城镇发展缺乏产业支撑,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社会服务设施不完善,社会保障跟不上,难以解决进入小城镇农民的就业问题,从而导致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迅速转移。

统计科

2013年5月30日

第四篇:我国城市就业制度对进城农村流动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城市就业制度对进城农村流动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作者:王春光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05期

[摘 要]经历了近二十八年的改革开放,农村人口虽然可以自由进城务工经商,表明户籍制度的影响正在削弱,但是通过对职业流动、就业的制度路径和就业非正规化的研究表明,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上的城市就业制度仍然在阻碍着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阻碍着他们与城市社会的融合。这不仅对农村流动人口是不合理、不公平的,而且也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农村流动人口;职业流动;就业非正规化;制度性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第五篇:大力促进人口转移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乌审旗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局局长赵咏峰

乌审旗下辖6个苏木镇、59个嘎查村,全旗总人口10.4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7462户、52792人。总土地面积1747万亩,其中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9.2万亩,可利用草牧场面积742万亩。近年来,按照“城乡统筹、集约发展”要求,全旗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促进农村牧区人口转移,收到了一定成效。据统计,目前全旗实际居住的农牧户有10000余户、40000余人。根据市旗两级发展现代农牧业、有效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综合考虑农牧区情况,初步测算全旗最终可保留从事农牧业的人口为4500户、15000人。由此可见,我旗农村牧区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需要进行转移。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的转移农牧民、减少农牧民、致富农牧民,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旗农村牧区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全面加快结构调整,以产业大发展促转移

要大力发展

二、三产业,促使农民变职工。一是抓好大企业、大项目建设,吸收农牧民就业。当前,要紧紧抓住我旗煤炭、天然气等优势资源全面开发的大好机遇,积极搞好协调服务,通过与华能、中煤等大型国企及国内500强企业

1合作,发展煤、气、化、电多级联产项目,以大项目形成大

产业、建设大基地的同时,积极主动与企业搞好对接,加强

针对性培训,促使企业优先消化吸收当地农牧民就业。二是

依托工业园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拉动农牧民就业。要按

照工业园区规划,围绕工业园区产业,及早规划建设与之相

配套的物流、机修、商贸、餐饮等功能服务区,着力拓展教

育培训、后勤社会化和社区物业等新型服务业。三是针对当

前农牧民普遍存在的恋土情结,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农牧民实

现就近就业,使其离土不离乡,有效促动农牧民转移。

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使农民变民工。要稳定发展普

通劳务输出。成立专门机构,瞄准建筑、餐饮、环卫等用工

需求量大的企业、行业和领域,主动与外界沟通联系,强化

信息服务,加强组织引导,积极推动有务工愿望的劳动力有

组织、成规模地输出。要大力发展技能劳务输出。把具有初

中以上文化程度、素质较高、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牧区中

青年劳动力作为技能劳务的主要培养对象,大力开展技能培

训,积极培养和输出高水平的机修员、服务员、保安员等,

组织各类艺人、技术员到各地施展技艺,打造劳务品牌,提

高劳务输出的整体竞争力。

要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促使农民变市民。更多的实践

证明,城镇化发展与农牧民转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

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小城镇不仅是接纳农牧业人口转移的

主要载体,也是发展农牧区加工业,建立农畜产品流通体系、

农牧区服务体系、承接和传递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载体。不

断扩大城区规模,壮大城区经济,增强小城镇吸纳农牧业劳

动力和提供就业岗位能力是转移农牧民的又一有效途径。为

此,首先要突出加快中心城镇改造建设步伐。按照“开发新

区、繁荣旧区、壮大园区,三区互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思

路,把老城商贸区、行政文化中心区、工业园区作为一个整

体,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努力构建产业特色鲜明、经济支

撑有力、服务功能健全、人居环境优美、“三区”浑然一体、

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新兴城镇,有效吸引农牧民进城创

业。其次要加快村镇建设步伐,规划建设若干人口适当集中

的小村镇。当前,我旗的劳动力转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

多呈短期流动,离土不离乡,离乡不离土,不能达到真正转

移的目的。针对以上实际情况,要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建设、

稳步实施的原则,在园区边、城镇边、交通要道边建设人口

相对集中的小村镇,集中发展设施农业,为劳动力转移创造

良好的就业条件、居住环境和生活空间,以此减少农牧民转

移的后顾之忧。在新区和小村镇建设当中,要特别注重为农

牧民提供优惠政策,如无偿提供建设用地、宅基地置换、对

住房进行补贴、给予三产服务业经营资金支持、配合做好子

女上学、加强就业培训、专业技术教育等,以此促动农牧民

自愿转移。

二、着力加强现代农牧业建设,以农牧业产业化促转移

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激发农

牧业内部的就业潜能,是当前促进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途

径。一要加快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化建设,加大耕地、草

牧场整合力度,积极采取“公司+农户”型的生产经营模式,

在释放大量农牧民离开土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同时,让少部分

农牧民“返包倒租”不离土地为公司打工,实现劳动力就地

转移。二要促进龙头企业建设,增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拉动

力。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引进、培育、发展和壮

大农牧业龙头企业,特别是直接从事农牧业规模生产、以及

农产品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的龙头企业,提高单位农

畜产品的附加值,以推动农牧业结构调整,开辟就业空间,

促进农民增收。三要壮大农畜产品经纪人队伍,构筑农牧业

产业化经营载体。要不断壮大农畜产品经纪人队伍,充分发

挥其在推进农畜产品流通中的“二传手”作用,促进农牧民

实现内部就业,就地转移。

三、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以全方位综合保障促转移

一要加强宣传发动,引导农牧民转变观念。要充分利用

各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身边

典型引导、推广致富经验等方法,营造“外出打工光荣,劳

务输出快富”的浓厚舆论氛围,改变农牧民“守土度日,温

饱即满”的思想,激发广大农牧民离乡离土、务工经商的热

情,引导农牧民走出田头找出路、跨出家门求发展、跳出农门快致富。二要明确责任,规范劳务输出渠道。要把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促进农牧民增收、农牧区稳定,实现富民强旗的重要举措,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明确各级组织、各级干部的责任,明确目标,严格考核,强势推进。三要做好指导工作,进一步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要在保护农牧民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本着依法、自愿、有偿、平等协商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外出转移劳动力通过转包、租赁和托管等方式进行土地使用权流转。四要实行跟踪服务,切实维护转移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对有组织的、成建制的劳务输出,要主动介入,与用工单位对接协调,监督用工单位与转移的劳动力签订劳务合同,在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等方面提出合理合法的要求,并帮助其解决在户口、居住、计划生育、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外出农牧民的法律知识培训,使他们能够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五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让农牧民放心在外务工。要加强农村牧区的治安巡防工作,为外出劳务的家庭守护好庭院和农田作物,解决外出劳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宽心、放心地在外打工创业。

总之,加快农村牧区人口转移,是现阶段将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促进农牧民增收,推动经济和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现实选择。我们要在市委市政

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二届八次全委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全力做好农村牧区人口转移这篇大文章,以实实在在的转移成效和良好的结构转型推动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某饮料夏季促销策划下一篇:农村党支部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