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乡镇

2023-02-04

第一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乡镇

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根据国土资源部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和《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结合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及省地质灾害调查队调查,预测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提出预防和防治措施,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我镇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和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灾害损失。

一、基本情况

(一)

孕灾环境

红白段横跨多个大地构造单元,北西、南东两侧发育,北川——映秀大断裂和江油——灌县大断裂,中间则密集平行分布众多次发生断层,又被后期平移断层切割,形成网络分布格

局,岩层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受长期地质营力的作用,特别是“5.12”地震后,岩体稳定的力学结构受到破坏。

该地区属中山沟谷切割地貌,高差大,地形陡,沟谷多呈“V”字型,水系发育,呈树枝状,水位随季节变化,汛期受暴雨影响陡涨陡落。

该区域植被覆盖率70%左右,局部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二)诱发因素

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量,降雨强度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

(三)危险对象

区内工矿企业、居民点众多,交通线路原水系分布,旅游景点初具规模。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制约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

根据以上因素,结合地质灾害调查成果,预测如下:

地质灾害发生的次数、规模及危害均将有所增加,红白是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1、松林村四组——木瓜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该地区地形陡峻,地质构造作用强烈,矿山开采工程活动频繁,暴雨集中且强度大,洪水冲刷侵蚀作用强烈,特别是“5.12”地震后,该区域极易诱发和产生地质灾害,应特别注意广青路沿线、赵家坪滑坡、岳家山泥石流、干河口滑坡、马槽滩泥石流、将军岩崩塌、水磨沟地面塌陷等不稳定地质灾害。该地区地质灾害具有类型多、规模大、稳定性差、治理难等特点,严重危害矿业生产、农林生产、交通建设和职工居民安全。

2、红白镇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该区沿石亭江和通溪河分布,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岩体破碎,完整性、稳定性较差。残坡积松散堆积物覆盖厚度大,河流、水位在汛期陡涨陡落,易引发滑坡。应密切注意椅子框潜在崩塌,石岗坪潜在滑坡及金河磷矿子弟校滑坡。瞿家山地裂缝有大规模滑坡发生的先兆,应加以注意。

3、峡马口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红钟公路新修段危险性斜坡群,红金公路新修段危险性斜坡群,桦头尖——红星煤矿一带的泥石流等。

以上各区地质灾害的发生是明显的季节性,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集中在6-9月的汛期,要特别注意6月底-9月上中旬的区域性暴雨和局部暴雨对该区的影响,可能诱发该地区规模较大的地质灾害。

二、预防措施

(一)加强领导,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规和要求。

(二)制定地质灾害防御预案,落实预防措施,分户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

(三)建立“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体系。

防御地质灾害是一项社会公益性工作,“群测群防、群专结合”是防御地质灾害的根本方针。大力宣传和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普知识,使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基本的地质灾害识别、监测、预报知识和避让措施,强化防灾、减灾和救灾意识。增强全社会防御地质灾害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在灾情发生时应及时出动,确保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及时监测方法得当,组织避险措施得力,险情信息反馈迅速。

(四)完善制度,协调配合,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红白镇已成立地质灾害防御领导机构,完善汛期值班制度,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加强与防洪、气象、地震、救灾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为制定当地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提供正确依据。确保镇、村、组三级之间信息畅通,联系密切。

组织有关负责人和责任人定期或不定期对本地区重点地质灾害和危险区进行巡回检查,了解其发展趋势,督促有关部门落实预防措施,努力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减灾。

根据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安排以下几条汛期巡回检查路线:

1、红白——西部惊奇欢乐谷;

2、红白——峡马口——钟鼎寺;

3、红白——观通桥——金莲池。

重点预防区域:

(一)赵家坪地面塌陷

1、采空区回填,采区预留保安矿柱,防止塌陷继续下陷和诱发新的地质灾害。

2、坑道闭坑道应严格按规范验收,特别是对采空区的处理,闭坑报告的提交应严格按程序,并要求真实客观反映井下情况。

3、禁止非法进入矿井挖掘残余矿柱。

4、搬迁采空区上部及塌陷影响区居民。

(二)岳家山泥石流

1、首先应要求治理泥石流上游形成区的滑坡、崩塌防止河道两岸的松散残坡积物淤积河道,切断泥石流的物质来源。

2、清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理河道中已经淤粉的松散堆积物,保证水流畅通,避免洪水直接冲刷坡积物。

3、重要建筑设施前方应修建楔形分流堤,防止被泥石流直接冲击。

4、关停区域内不合法小矿井。

5、未作治理工程时,应以避让为主,建议搬迁泥石流影响区居民,并禁止在该区域修建长久性建筑物。

6、应急路线应由中间向两侧撤离,随时保证道路的畅通无

阻。

7、汛期应有雨情、水位、泥位专职值守,定期观测,形成数据体系。并定期上报。

(三)桦头尖泥石流

1、完善群防群测体系,长期应有专人观测雨情及泥位变化。

2、治理分水岭附近的滑坡,可采用坡改梯,坡面种草,坡脚稳拦,以防止大量松散物淤积河道。

3、河道被阻塞段应采用排导的方式,同时岩坡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

4、径流区分段设立挡墙,逐级降低泥石流的冲击。

(四)红白镇松林村四组至木瓜坪村

由于“5.12”特大地震后,该区域形成了一个地质灾害带,虽然该村村民已全部搬迁到红白镇集镇区域临时安置,但也严重影响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综合上述,应采取主要措施如下:

(一)加强领导,增强防危意识;

我镇非常重视该项工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镇有关部门负责人、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防危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协调处理防危工作。

(二)根据各村灾害点情况,全面落实了预防方案和措施,落实了防御责任人,值班报警制度,重点地质灾害长期监测,监测人员要做好记录,建立了镇、村、组三级地质灾害防御体系。把灾害减轻到最低,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组织机构:

为了更好地落实汛期防灾预案、险情巡查、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应急调查等各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和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镇政府决定建立红白镇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队。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指 挥 长:

副 指 挥 长:

应急分队成员:

红白镇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系统由红白镇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以及各村、矿山企业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和抢险队组成。

第二篇:乡镇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和乡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乡地质灾害防治预案

为了加强我乡2012年地质灾害的防治监督管理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相关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连群连片的乡村防御系统,加强汛期地质灾害检测和治理工作,把重点活动区、重要隐患区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个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努力构建安定和谐的新农村。

二、防治措施

我乡处在林区,因为植被损坏严重,极易引发地质灾害,去年的“5.19” 冰雹事件和“5.25”暴雨事件都与植被破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加强林区的保护和植树造林显得尤为重要。我乡地处山区,山高沟深,自然条件恶劣,村民居住区域分散,加上交通建设滞后,遇上大灾就会增加救援难度。

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我乡及时的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并组织村民学习预防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为灾后自救积累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和经验。我乡根据应急的需要,在相关地质灾害频繁区都安装了预警系统,并在各村组建了党员先锋队和原有的巡防联队组成联防机制,形成了“一户受灾,全村响应,一村受灾,全乡响应”的救援体系。

针对去年的灾害形势,我乡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以应对各种突发性灾害及时得到救援、汇总、上报。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对全乡7个村进行了巡查检查督查,并负责人员的调动和物资的支配。

三、明确责任、加强监管

(一)坚持三条原则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原则;二是坚持“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人民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原则;三是坚持“统一管理,分工协作”原则。

(二)落实四项制度

汛期值班制度—我乡的汛期时间较长(每年5月1日至9月31日),地质灾害频发。乡直部门和各村要建立汛期值班制度,明确值班地点、联系电话,保障通讯畅通。汛期期间,各值班负责人要24小时开通手机;保持与乡政府的联系,做好汛期值班工作。

灾点监测制度—加强地质灾害隐患区的监测。根据地质灾害气象预报信息、地质环境条件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监测时间,做到适时监测;主要观测降雨强度和雨量、地面土体开裂与坡体蠕动、树干倾斜、山洪暴涨、惊响异常等灾害前兆和引发因素;对监测点定期进行观测记录。

险情巡查制度—村干部和巡防联队应根据地质灾害情况,适时组织开展区域内灾情险情巡查。发现灾害发生前兆或异常情况,要立即上报和采取转移避让群众等应急措施。

灾情速报制度—包括灾前的险情报告和灾后的灾情速报两方面。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群众在巡查、监测和日常生活过程中,如发现灾害前兆或异常情况,要尽快向乡政府报告并组织避险;灾情一旦发生,乡政府应立即组织应急抢险队伍开展应急处置和施救,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做到“情况准确、上报迅速、续报完整”。

(三)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加强领导是搞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键,我乡成立了地质灾害防灾领导小组。

长:何韩成(乡党委书记)

副组长:权剑南(政府乡长) 孙林成(乡人大主席)

员:王缠平(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杨新有(政府副乡长) 李金宝(政府副乡长)

赵贵义(乡武装部长)

杨永清(综治办副主任)

何卫东(司法所长) 赏建鹏(派出所所长)

牛小林(**林场场长)

许正礼(学区校长)

王建明(卫生院院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人民政府,权剑南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行政秘书严秉国负责具体办公。

(四)各行政村一把手是本村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

各行政村干部要提高对地质灾害的特殊性和危害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机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落实领导责任制,做到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切实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五)突出重点,切实抓好汛期地质防治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是预防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是全乡工作的关键,为了深刻汲取“5.25”阴山沟洪灾事故的教训,落实汛期防灾、减灾措施,避免灾害发生,减少损失。一是做好工作部署,重点预防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损失。二是突出群测群防,对隐患点实施简易监测,发挥群测群防的突出作用。三是保持信息畅通。要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完善值班制度,落实值班人员,保证险情和灾情信息在第一时间送达。

汛期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时期,各村、各有关部门要早安排、早布署、早行动;同心协力,齐抓共管,一旦发生地质灾害,乡地质灾害领导小组要迅速了解灾情,立即报告上级并通报有关部门,迅速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应急救援措施,组织干部群众进行自救、互救,安置和疏散灾民,维护社会安定,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12年3月1日

**乡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为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救灾应急工作能力,确保我乡在可能遭受特大地质灾害时,能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各项紧急救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组织

地质灾害救助应急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分工、综合协调的原则。乡政府成立抗灾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全乡的抗灾救灾工作。 抗灾救灾指挥部:

长:何韩成(乡党委书记) 副组长:权剑南(政府乡长) 孙林成(乡人大主席)

员:王缠平(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杨新有(政府副乡长) 李金宝(政府副乡长)

赵贵义(乡武装部长)

杨永清(综治办副主任)

何卫东(司法所长) 赏建鹏(派出所所长)

牛小林(**林场场长)

许正礼(学区校长) 王建明(卫生院院长)

1、成立**乡后勤保障小队 队

长:杨新有 副队长:杨永清

员:刘

严秉国

申俊良

袁苏花

王小红

张雪梅

2、成立**乡医疗救助小队 队

长:李金宝 副队长:王建民

员:**乡卫生院全体职工

3、成立**乡救援小队 队

长:赵贵义 副队长:何卫东

员:张靖琳

豆乾杰

韩建龙

王义成

范志琪

党卯为

3、成立村救助抢险分队

队 长:各村支部书记 副队长:各村主任

成 员:党员先锋队、各村民组长、共青团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乡政府办公室,权剑南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当特大灾情发生时,指挥部办公室移到灾情发生地。

二、职责分工

1、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及时掌握灾情动态,督促检查灾害救助措施落实情况;负责研究灾害救助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和临时应急事项,制定具体对策,为指挥部制定灾害救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负责搜集、整理、汇总灾情,经指挥部同意后负责向上级政府和救灾主管部门汇报灾情,统一把握上报灾情损失和救灾救济工作情况。

2、后勤保障小队:负责物资的发放、车辆的调配,并及时统计灾情,做好村民的自救宣传工作。

3、医疗救助小队:负责伤员的救治、转移等工作。

4、乡救援小队:负责地质灾害发生后人员财产安全转移,组织村民自救,帮助村民开展转移工作,并协同村级救援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5、派出所:负责灾害救助期间的社会治安工作。

6、**学区:负责开展对学生的疏散、宣传、转移工作。

7、**林场:协同救援小组救援。

8、民政办:负责地质灾害发生后的灾情统计和生产自救工作。

各单位必须按照分工,在指挥部的统一调度和指挥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尽最大努力把灾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三、救灾款物的筹备

在请求上级相关部门支持的同时,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捐款捐物,乡政府划拨救灾经费,积极筹备救灾资金、物资。

救灾经费、物资的具体安排原则是:统盘考虑,突出重点。根据灾情,首先确保紧急期间救助需要,其次重点安排口粮救济、倒塌房屋的恢复需要。

四、灾后救灾工作 灾情稳定后,指挥部成员各单位各负其责,尽快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开展生产自救。

1、召开生产自救工作会议,迅速组织恢复生产,开展生产自救,组织劳务输出等工作。

2、认真组织查灾核灾工作,重点是因灾造成房屋倒塌、农田绝收、财产损失较大的重灾户及其它方面的损失情况。

3、制定灾民倒房恢复重建,灾民吃饭、穿衣等总体安排方案,并分步组织实施。

4、广泛开展捐赠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捐款、捐物、捐衣、捐被,切实解决灾区群众缺衣少被少粮困难。

5、加强对救灾款物的监督管理,确保救灾款物专款专用,重点使用。

6、组成指导组深入灾区,检查督促各项救灾措施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灾区群众安度难关。

五、抗灾救灾纪律

1、主汛期和抗灾期间,各村各单位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通讯、联络畅通。

2、抗灾抢险期间。全乡各村、乡直各单位及全体居民都应无条件服从乡抗灾救灾指挥部指令。对玩忽职守影响抗灾救灾工作,造成严重损失或责任事故的,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在地质灾害发生期间,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拟报县政府给予表彰。

2012年3月1日

第三篇:乡镇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中乡府发[2012]29号

关于印发中咀岭乡自然灾害救灾

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村委会、乡属各单位:

为了进一步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充分发挥乡村两级救灾应急资源合力作用,实现救灾应急工作的两级联动,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县上制定的《积石山县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经乡政府会议研究决定,制定《乡村两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请各自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乡村两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中咀岭乡人民政府 2012年5月10日 主题词:自然灾害 应急预案 通知 抄送:县民政局、乡党委各成员

存档

(二)共印15份

中咀岭乡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中咀岭乡位于积石山县南部,地貌为低山沟谷及山前丘陵区,属高寒阴湿气候区。乡政府驻地马家咀村,距县城22.3公里,距临夏州府所在地临夏市35公里。全乡总面积达29.2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3278亩,人均1.1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洋芋、蚕豆,经济作物有油菜。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61元。

为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自然灾害工作,提高工作应急反应能力,保障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全乡社会稳定,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应急预案的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3、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4、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洪涝、风雹、地震、地质及其他异常自然现象造成的灾害。

二、应急反应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机构: 乡人民政府作为组织协调全乡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并成立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张学功 乡长、副书记

副组长:马得胜 副乡长 成 员:祁有明 乡武装部长

马尚明 乡政府秘书

乔培志 乡民政办主任

杜新天 乡统计站

马忠雄 乡中心小学校长

马成华 乡卫生院院长

苏明荣 马家咀村党支部书记

马维忠 金昌村党支部书记

苏仲林 中咀岭村党支部书记

马玉红 梳木村党支部书记

马孝仁 庙岭村党支部书记

马 珍 大山村党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马德胜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开展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紧急救援、灾民生活安排及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二)成员单位职责:

民政:承担乡灾情临时成立的乡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的日常工作,综合组织、协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组织核查报告灾情,申请、管理、分配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组织指导自然灾害救助捐赠;组织转移安置灾民,确保24小时内应急物资运送到位,确保应急期内灾民的基本生活。

水管站:承担乡防汛抗旱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指导全乡防汛抗旱,抢险工作,对主要河流、水库实施调度,负责灾后水利设施的修复。

广播站:利用广播、电台做好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播放减灾公益性广告,宣传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在灾害

紧急发生时,及时插播防灾紧急公告。建立健全重大灾害发生时的广播公共预警体系。

武装部:在乡内出现重大灾情时,根据需要,组织、协调、调配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及所需装备、器材参加救灾工作。

农技站:负责帮助指导灾后农业生产自救。

卫生院:负责调度卫生技术力量,抢救伤病员,对重大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止疫情、疾病的传播、蔓延。

中小学:负责转移受灾师生,做好灾后学校教育、教学组织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灾后校舍恢复重建。

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抢险救灾工作,并完成区自然灾害救助综合协调机构赋予的救助任务。

三、灾情报告

(一)乡减灾委接到灾情报告后,立即向乡党委、政府报告灾情,并迅速组织有关部门调查核实灾情。灾情内容主要包括:灾害种类、发生时间、地点、范围、程度、灾害后果,采取的措施,生产、生活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等。乡民政办执行零报告制度,每日8时前汇总灾害信息,乡政府办公室和乡民政办公室保证通信网络24小时在线,专人值守。

(二)灾情发生24小时内,以乡党委、政府名义发慰问电。

(三)乡减灾委各成员单位每日9时前向区减灾委办公室报告一次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重大情况随时报告。乡减灾委办公室及时组织成员单位召开会商会,对灾乡抗灾救灾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

(四)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乡政府派出抗灾救灾联合工作组赴灾村慰问灾民,查灾核灾,了解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和灾乡需求,帮助指导开展救灾工作。

四、应急准备

(一)建立乡、村、组三级综合减灾救灾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建立应急指挥平台,配备专门人员。

乡政府应根据有关规定,除安排使用好上级下拨的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资金外,要在本级财政年度预算中列支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并视灾情轻重及时调整。安排好本级救灾业务工作经费。同时,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以地方为主的原则,加大救灾资金投入力度。

(二)加强乡、村、组三级救灾通讯网络建设和管理,为防灾减灾提供及时、准确的通信和信息服务,确保24小时以内准确掌握重大自然灾害信息。

五、应急反应行动

(一)转移安置和组织。发生突发性灾害对人的居住和生活造成威胁时,必须进行转移安置,转移安置由政府组织实施,并发出转移安置通知或进行动员,安置地点一般采取就近安置,安置方式可采取投亲靠友、借住公房、搭建帐篷等。政府安排运输力量,按指定的路线进行转移,保证转移安置地和灾区的社会稳定;保障转移安置后灾民的生活,解决饮水、食品、衣物的调集和发放;在灾区要防止如火灾、疫病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对转移安置灾民情况进行登记;转移安置情况及需解决的困难要及时逐级上报。

(二)灾情的统计和报告。灾情发生后,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灾害损失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汇总后逐级上报。汇总灾情后及时向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三)紧急救援行动。

1、组织干部、群众进行紧急救援工作,协调民兵进行紧急抢救、抢险工作;

2、组织卫生系统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

3、交通、电力、通信等部门进行道路、设施和线路的抢修;

4、灾区急需的救援物资,紧急状态下采取征用或采购的办法征集,灾后由政府有关部门结算。救助物资运输的道路、工具、经费,救助物资的安置、保管、登记、发放、使用,按有关规定办理:

5、救助捐赠的组织。根据灾区的急需情况确定捐赠物资的品种、数量,通过政府发文,新闻媒介公告,发动社会力量向灾区捐款捐物,民政部门按有关规定负责管理捐赠款物的接收、分配、运输和发放工作。

(四)其他有关事务根据灾情,必要时可以在灾区建立前方指挥部,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灾情,争取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救助资金和物资支持。重大灾情的宣传报道按有关规定执行。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宣传救灾工作成效和典型事迹,促进互助互济,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六、附则

(一)预案生效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二)奖励与责任

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乡政府进行表彰;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英勇献身的人员,按有关规定追认烈士;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预案的管理和更新

本预案乡减灾委办公室负责管理。预案实施后,乡减灾委

办公室应适时召集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估,并视情况变化作出响应修改后报区政府。各村委会根据本预案制定本地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四)预案制定与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乡民政办制定,报乡政府批准实施后,由乡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马家咀村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马家咀村西邻庙岭村,北邻居集镇,是乡政府驻地。全村共有14个社,453户,249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389人,占总人口的97%。全村耕地总面积为1705亩,人均占有耕地0.8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油菜、马铃薯等。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61元。村内有完全小学一所,学生320人,幼儿园一所,学生89人。全村村内共硬化道路5公里,有7个社通硬化路,其余为砂石路和农土路。

为有效防治我村自然灾害,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自然灾害防治条例》和《积石山县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和县、乡防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村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 长:苏明荣 副组长:马建基

成 员:马明道 马伊斯夫 敏尕文 马来者卜 马录退 下设办公室,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马建基兼任。

职责分工:

(1)组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村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并负责向村民公布本预案。

(2)抢险组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

灾害临灾抢险、排险,抢险小分队由马建基担任。

(3)村民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村民小组范围自然灾害点监测和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自然灾害灾情。

(4)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

2、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基于民兵和受影响的村民分别组成村(组)级巡查小组。

二、防灾抢险

1、自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

2、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遇强降雨和上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自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特别是要加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房前屋后大于25°以上的地质斜坡、沟口及沟边低洼地带的巡查、排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确保安全,划定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自然灾害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3、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 5月1日—7月15日每15天量测、巡查一次,基监测自然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加密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状态的,应1—2小时监测一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加强观察、巡查,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了数据记录、归档。

4、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村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一道做了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

三、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村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成员于每月3月底前完成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村民公布。

2、宣传到位。向村民宣传自然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自然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村民有自我防范意识。

3、措施到位。自然灾害点“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填制发放到位;自然灾害点监测到位、自然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勘查,并向村民公布。

4、物质到位。每个村民小组购锣一面、锣锤一把、雨衣一套、手电一把、应急灯一盏、铲两把(具体数量由村组具体实际确定)等必备物质设备,村委会保管。

马家咀村委会

2012年5月10日

梳木村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梳木村北邻中咀岭村,东邻大山村。全村共有11个社,353户,1736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910人,占总人口的52%。全村共有党员46名,全村耕地总面积为2575亩,人均占有耕地1.5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油菜、马铃薯等。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61元。

为有效防治我村自然灾害,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自然灾害防治条例》和《积石山县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和县、乡防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村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 长:马玉红 副组长:王万云

成 员:马世新 敏成英 王寿真 马维真 苏一黑牙

下设办公室,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王万云兼任。

职责分工:

(1)组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村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并负责向村民公布本预案。

(2)抢险组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灾害临灾抢险、排险,抢险小分队由王万云担任。

(3)村民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村民小组范围自然灾害点

监测和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自然灾害灾情。

(4)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

2、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基层民兵和受影响的村民分别组成村(组)级巡查小组。

二、防灾抢险

1、自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

2、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遇强降雨和上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自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特别是要加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房前屋后大于25°以上的地质斜坡、沟口及沟边低洼地带的巡查、排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确保安全,划定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自然灾害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3、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 5月1日—7月15日每15天量测、巡查一次,基监测自然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加密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状态的,应1—2小时监测一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加强观察、巡查,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了数据记录、归档。

4、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村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一道做了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

区群众开展自救。

三、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村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成员于每月3月底前完成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村民公布。

2、宣传到位。向村民宣传自然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自然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村民有自我防范意识。

3、措施到位。自然灾害点“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填制发放到位;自然灾害点监测到位、自然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勘查,并向村民公布。

4、物质到位。每个村民小组购锣一面、锣锤一把、雨衣一套、手电一把、应急灯一盏、铲两把(具体数量由村组具体实际确定)等必备物质设备,村委会保管。

梳木村委会 2012年5月10日

中咀岭村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中咀岭村位于乡政府南面,北临梳木村,属典型的山岭地带,全村共有13个社,471户,2065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76人,占总人口的70%。全村耕地总面积为1995亩,人均占有耕地0.95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油菜、马铃薯等。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61元,全村村内共硬化道路3公里,有5个社通硬化路,其余为砂石路和土农路。

为有效防治我村自然灾害,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自然灾害防治条例》和《积石山县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和县、乡防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村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 长:苏仲林 副组长:韩学珍

成 员:王双龙 马么乃 王玉祥 马牙古白 马奴海 下设办公室,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韩学珍兼任。

职责分工:

(1)组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村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并负责向村民公布本预案。

(2)抢险组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灾害临灾抢险、排险,抢险小分队由韩学珍担任。

(3)村民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村民小组范围自然灾害点监测和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自然灾害灾情。

(4)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

2、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基于民兵和受影响的村民分别组成村(组)级巡查小组。

二、防灾抢险

1、自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

2、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遇强降雨和上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自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特别是要加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房前屋后大于25°以上的地质斜坡、沟口及沟边低洼地带的巡查、排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确保安全,划定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自然灾害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3、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 5月1日—7月15日每15天量测、巡查一次,基监测自然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加密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状态的,应1—2小时监测一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加强观察、巡查,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了数据记录、归档。

4、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村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一道做了灾区群众的

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

三、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村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成员于每月3月底前完成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村民公布。

2、宣传到位。向村民宣传自然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自然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村民有自我防范意识。

3、措施到位。自然灾害点“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填制发放到位;自然灾害点监测到位、自然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勘查,并向村民公布。

4、物质到位。每个村民小组购锣一面、锣锤一把、雨衣一套、手电一把、应急灯一盏、铲两把(具体数量由村组具体实际确定)等必备物质设备,村委会保管。

中咀岭村委会 2012年5月10日

大山村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大山村位于乡政府东南部,南邻别藏镇。全村共有11个社,424户,213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04人,占总人口的94%。全村耕地总面积为2094亩,人均占有耕地0.9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油菜、马铃薯等。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61元。全村村内共硬化道路0.7公里,有2个社通硬化路,其余为砂石路和土农路。

为有效防治我村自然灾害,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自然灾害防治条例》和《积石山县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和县、乡防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村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 长:马 珍 副组长:张沙巴尼

成 员:马永平 马麦咱尼 龙玉祥 马木洒 马一奴 下设办公室,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张沙巴尼兼任。

职责分工:

(1)组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村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并负责向村民公布本预案。

(2)抢险组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灾害临灾抢险、排险,抢险小分队由张沙巴尼担任。

(3)村民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村民小组范围自然灾害点监测和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自然灾害灾情。

(4)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

2、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基于民兵和受影响的村民分别组成村(组)级巡查小组。

二、防灾抢险

1、自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

2、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遇强降雨和上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自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特别是要加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房前屋后大于25°以上的地质斜坡、沟口及沟边低洼地带的巡查、排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确保安全,划定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自然灾害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3、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 5月1日—7月15日每15天量测、巡查一次,基监测自然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加密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状态的,应1—2小时监测一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加强观察、巡查,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了数据记录、归档。

4、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村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一道做了灾区群众的

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

三、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村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成员于每月3月底前完成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村民公布。

2、宣传到位。向村民宣传自然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自然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村民有自我防范意识。

3、措施到位。自然灾害点“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填制发放到位;自然灾害点监测到位、自然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勘查,并向村民公布。

4、物质到位。每个村民小组购锣一面、锣锤一把、雨衣一套、手电一把、应急灯一盏、铲两把(具体数量由村组具体实际确定)等必备物质设备,村委会保管。

大山村委会 2012年5月10日

庙岭村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庙岭村位于乡政府西南部,西邻金昌村,北邻居集镇劳动村,南面中咀岭村。全村共有9个社,405户,190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26人,占总人口的67%。全村耕地总面积为1962.9亩,人均占有耕地1.1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油菜、马铃薯等。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61元。

为有效防治我村自然灾害,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自然灾害防治条例》和《积石山县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和县、乡防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村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 长:马孝仁 副组长:李占海

成 员:马尕奴 赵么乃 马胡塞尼 马哈三 张玉财 下设办公室,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李占海兼任。

职责分工:

(1)组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村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并负责向村民公布本预案。

(2)抢险组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灾害临灾抢险、排险,抢险小分队由李占海担任。

(3)村民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村民小组范围自然灾害点

监测和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自然灾害灾情。

(4)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

2、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基于民兵和受影响的村民分别组成村(组)级巡查小组。

二、防灾抢险

1、自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

2、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遇强降雨和上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自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特别是要加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房前屋后大于25°以上的地质斜坡、沟口及沟边低洼地带的巡查、排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确保安全,划定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自然灾害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3、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 5月1日—7月15日每15天量测、巡查一次,基监测自然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加密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状态的,应1—2小时监测一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加强观察、巡查,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了数据记录、归档。

4、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村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一道做了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

区群众开展自救。

三、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村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成员于每月3月底前完成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村民公布。

2、宣传到位。向村民宣传自然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自然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村民有自我防范意识。

3、措施到位。自然灾害点“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填制发放到位;自然灾害点监测到位、自然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勘查,并向村民公布。

4、物质到位。每个村民小组购锣一面、锣锤一把、雨衣一套、手电一把、应急灯一盏、铲两把(具体数量由村组具体实际确定)等必备物质设备,村委会保管。

庙岭村委会 2012年5月10日

金昌村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金昌村位于县城西南部,东邻居集镇劳动村,南邻本乡庙岭村,北邻居集镇强滩村。全村共有9个社,303户,1365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120人,占总人口的73%。全村耕地总面积为1449亩,人均占有耕地0.94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油菜、马铃薯等。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61元。全村村内共硬化道路18.6公里,有9个社全部通硬化路。

为有效防治我村自然灾害,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自然灾害防治条例》和《积石山县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和县、乡防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村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 长:马维忠 副组长:马兴华

成 员:薛德贤 关国胜 马哈给 马成海 候哈给 下设办公室,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马兴华兼任。

职责分工:

(1)组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村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并负责向村民公布本预案。

(2)抢险组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灾害临灾抢险、排险,抢险小分队由马兴华担任。

(3)村民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村民小组范围自然灾害点监测和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自然灾害灾情。

(4)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

2、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基于民兵和受影响的村民分别组成村(组)级巡查小组。

二、防灾抢险

1、自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

2、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遇强降雨和上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自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特别是要加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房前屋后大于25°以上的地质斜坡、沟口及沟边低洼地带的巡查、排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确保安全,划定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自然灾害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3、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 5月1日—7月15日每15天量测、巡查一次,基监测自然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加密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状态的,应1—2小时监测一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加强观察、巡查,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了数据记录、归档。

4、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村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一道做了灾区群众的

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

三、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村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成员于每月3月底前完成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村民公布。

2、宣传到位。向村民宣传自然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自然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村民有自我防范意识。

3、措施到位。自然灾害点“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填制发放到位;自然灾害点监测到位、自然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勘查,并向村民公布。

4、物质到位。每个村民小组购锣一面、锣锤一把、雨衣一套、手电一把、应急灯一盏、铲两把(具体数量由村组具体实际确定)等必备物质设备,村委会保管。

金昌村委会 2012年5月10日

第四篇:乡镇冰冻暴雪灾害应急预案(通用)

害应急预案推荐度: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推荐度: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推荐度:洪涝灾害应急预案推荐度:洪涝灾害应急预案推荐度:相关推荐

第五篇:乡镇2020年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镇的防汛工作,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顺利度过汛期。经镇党委会议研究决定制定此方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规范和指导兴隆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国

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地方性法规、条例及规定;

3、编制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的原则;

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本预案适用于兴隆镇范围内的山洪灾害。

二、总结各类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

1、山洪灾害的成因

我镇山区乡镇的地形地貌类型较复杂,变化较大,依据地貌形态划分为高山、丘陵、平原,这种阶梯式的地势水平梯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陡坡,对暴雨的分布和洪水组合汇流产生显著影响。这种高差起伏的山地为夏季暖湿气流抬升形云致雨、增加近锋坡面的降水强度和时间提供了条件,易引起长时间强度的降雨,常造成严重的山洪灾害。

2、高强度暴雨是发生山洪灾害的直接原因。因为是丘陵地区,水流落差大,河槽调蓄能力小,汇流快,往往形成陡涨陡落,日降雨量超过140.00mm,即形成洪水,引起洪灾。

三、我镇山洪灾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暴雨山洪出现的季节性强,4---9月份是我县的主汛期,也是我县山洪灾害的多发期,容易给山区的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2、暴雨山洪的镇域性明显,易发性强,我镇X沿山各村,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造成山洪灾害。

3、山洪来势凶猛,成灾快。山洪汇流快,无数条山沟、溪流汇流的洪水来势凶猛,一次洪水历时一般为1-3天。

4、山洪破坏性强,危害大。山洪灾害常常瞬间成灾,瘁不及防,山洪造成河道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受淹,河堤冲毁,良田被毁,房屋倒塌,严重毁坏基础设施。

四、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1、防灾非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为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我镇成立了以镇人民政府镇长x为指挥长及其它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村也相应成立了以村委会主任为负责人的应急抢险队。但由于山洪灾害突发性强,成灾时间短,全镇山洪灾害易发区设置监测点,监测系统。

2、防灾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镇沿山各村群众有麻痹大意的思想,东陵沟、西陵沟等存在较大的隐患。

五、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根据区域山洪灾害的形成特点,在调查历史山洪灾害发生区域的基础上,结合兴隆气候和地形地质条件、人员分布等,容易发生山洪灾害的重点村有:X。

六、组织指挥体系

1、组织指挥机构

为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我镇成立以镇人民政府镇长x为指挥长,人武部部长x、副镇长X任副总指挥,X、公安派出所、供电所等单位负责人任成员的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镇政府院内,由x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行政村成立了以村书记为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

2、职责和分工

镇防汛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实施山洪灾害防御预案。镇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各村防御工作组在镇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具体组织各村组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等。有关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负责本行政村内降雨监测、预警、人员转移和抢险等工作。

七、各工作组工作职责

监测组:负责监测辖区内雨量站、气象站等的雨量,水利工程、危险区及溪沟水位,泥石流沟、滑坡点的位移等信息。

信息组:负责对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气象、水文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雨、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险情等信息,及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转移组: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负责转移任务的责任人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

调度组:负责水利工程的调度运用,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并管理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负责善后补偿与处理等。

保障组: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的组织工作,负责被安置户原房屋搬迁建设及新的房基地用地审批手续联系等工作。

应急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

信号发送员: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报警信号。

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及联系方式,兴隆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各项工作组的责任人情况表。

八、监测预警

一级预警实施措施:由乡镇政府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雨情信息发布一级预警,乡镇主要领导根据事先的分包任务,在降雨前到达分包地区,靠前指挥,降雨后,每间隔半个小时由工作小组带队的乡镇干部向分包地区的乡镇领导报告巡逻情况,严格实行零报告制度,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向附近群众报警。群众接到警报后,立即向事前指定地点撤离。在报警以后,要马上报告县防汛指挥部,分包督查该乡镇的县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领导及水利局的技术人员立即赶往该地区,协助乡镇指挥抢险救灾。同时,自然资源、交通、通讯、民政、环保等有关县防指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九、转移安置

转移受威胁地区的群众,应本着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则进行,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先转移危险区人员和警戒人中,防止出现道路堵塞和意外事件的发生。原则上向附近的高地撤退,具体撤离路线及地点由各山区乡镇根据实际的地形地势制订。转移时要严格落实责任制,由村干部或乡镇干部分片包干负责,并向群众解释清楚。

十、抢险救灾

山洪灾害应急处理由镇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水管、土地、交通、通讯、民政、环保等有关镇防指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当山洪灾害易发区观测点水位超过限制水位或山体发生变形有滑动趋势时,各观测点及时向上级汇报,由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或有关部门及时发出警报,对紧急转移群众作出决策,如需转移时,应立即通知相关村组按预案组织人员安全撤离。

十一、保障措施

1、汛前检查

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时整改。

2、宣传教育及演练

汛情、旱情、工情、灾情及防汛工作等方面的公众信息交流,实行分级负责制,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统一组织培训。镇防汛抗旱机构负责各村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人、防汛抢险技术人员和防汛机动抢险队骨干的培训。

专业抢险队伍必须针对当地易发生的各类险情有针对性地每年进行抗洪抢险演习。

十二、纪律

实行行政首长总体负责,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分工负责,是搞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明确规定:“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各级人民政府和防汛指挥部一定要抓早、抓实、抓好,做到有备无患,全面落实领导、队伍、方案、物资等各项责任制,进一步强化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逐级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保证防汛指挥调度正常运转。各有关责任人要按照责任分工,深入到分管的防区现场检查指导,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发生汛情时,要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抗洪抢险和救灾,切实履行职责。凡因工作不力、责任不落实出现问题,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坚决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上一篇:青协废物回收活动总结下一篇:浅析赵树理的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