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用水处理方式

2022-07-14

第一篇:生活用水处理方式

小学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XX小学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生饮用水卫生,保障学生的饮水安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力遏制和杜绝生活饮用水水污染事故的发生,同时为了积极、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生活饮用水水污染事故,及时控制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调查、现场处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饮用水污染对人体危害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秩序,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在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下,特制定我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一)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报告范围:

1、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使饮用水水源遭受污染;

2、饮用水水质出现异常,影响饮用者正常生活;

3、输配水管网破损或二次供水设施防护不严,使饮用水水质恶化;

4、饮用水水质污染,造成介水传播疾病流行或中毒;

5、存在明显的污染源,并怀疑饮用水源或饮用水水质有可能受到污染。

(二)后勤部门应针对取水、输水、净水、蓄水和配水等可能发生污染的环节,制订和落实防范措施,加强检查,严防污染事件发生。

(三)当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时,供管水员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单位生活饮水卫生安全管理小组领导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四)在水污染事故发生期间,应密切注意事态发展,及时进行水质检测,并在第一时间向卫生行政部门报送检测和处理报告。

(五)任何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水污染事故。

(六)报告方式及电话:在当面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小组负责人报告的同时应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区疾控中心疫情报告:xxxxxxx 区教育局安办:xxxxxxx

二、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1、目的

在发生生活饮用水水污染事故时,能及时控制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调查、现场处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饮用水污染对人体危害和经济损失,维护稳定。

2、成立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实施应急处理,成立单位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 长:XXX(校长,负责总体的协调,组织、指挥、做出相应

的工作安排)

副组长:XXX(副校长,具体分管卫生安全工作)

XXX (负责与卫生、防疫、医疗等部门联系)

组 员:XXX ………………

XXX为学校水污染突发事故报告人。

主要职责:负责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时,及时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对事故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部署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协调单位与各级部门及单位内部之间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积极配合各个相关部门对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开展的各项调查、处理、救援等工作。

必要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成立调查协助组、人员救治协助组、后勤保障组等,并根据实际制定相应的职责。

3、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

(1)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后,单位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紧急组织有关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迅速开展现场调查,查找污染原因及污染物,了解污染物的种类、性状、毒性及污染程度,掌握供水范围及接触人群身体健康危害程度等,分析污染的扩散趋势,并据此提出科学、行之有效的紧急控制消除污染措施。

(2)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水质监测方案,科学采集水样和检测,快速找出主要污染物,并进行动态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质污染程度、污染趋势、水质动态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确定污染物、污染治理、恢复供水提供科学依据。

(3)当出现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或桶装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威胁供水卫生安全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在保证水质卫生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其他临时供水途径,以保证饮用者正常生活饮用水问题,避免和减少水污染对饮用者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4)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后,应依法立即、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水污染事故状况,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开展有关调查、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开展水质监测,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在卫生监督部门的指导下,制定限期治理方案,针对水污染环节和污染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控制事态进一步的蔓延和扩大,严防水污染事故再次发生。

(5)当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得以控制,污染原因消除后,在恢复供水前,必须重新进行自备水源水或二次供水水质检测,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后方可供水,并公示学生,及时解除控制。

(6)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后,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完成调查、控制、处理,并形成书面材料(内容包括事故经过、现场调查检测结果、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处理经过、效果、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按时逐级上报。

2014年2月

第二篇: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及资源化利用

班级:XXXXXXXX 姓名:XX学号:XXXXXXXXXX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及资源化利用报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越来越来大,成为困扰人民生存环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及处置状况,对生活垃圾的填埋、焚烧、堆肥处理方式进行了简介和比较,分析了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存在问题及及措施。

关键字:生活垃圾;填埋;焚烧;堆肥;资源化利用 1.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迅速增长 垃圾成分日益变化。城市生活垃圾不仅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性的严重公害之一,也成为世界各类城市环境建设的热点和难点。目前,生活垃圾日产生量为830吨,年产生活垃圾33.55万吨,垃圾产生量随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而呈稳定上升趋势。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中大部分来自居民的生活与消费、市政建设和维护、商业活动、市区的园林绿化及市郊的耕种生产、医疗和旅游娱乐场所。包括一般性垃圾、人畜粪便、厨房弃物、污泥、垃圾残渣和灰尘等固体物质,其构成主要受城市的性质、地理条件、居民生活习惯、生活水平和燃料结构、季节等的影响。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2000年清运量为1.2×108t左右,垃圾总量以每年8%~10%[2]的速度增长,平均每人日产垃圾1.2kg左右[3],预计到2010年我国城市垃圾产生总量将达到3.1×108 t [1]。

目前,我市城市垃圾组分具有“一多二少”的特点,即灰渣及砖石等无机物较多,约占50%左右;塑料、纸张、纤维、食品废物等有机物含量较少,约占24.5%,且其中食品垃圾占较大比例;玻璃、金属、陶瓷等废品约占15%;水分占7.5%;其它废物占3% 。城市垃圾的组分因受消费水平、燃料结构、区域气候及季节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具有垃圾组分复杂、不同城市间垃圾组分差别大、随季节变化明显等特点。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生活能源的逐步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垃圾中无机物的含量将会逐渐减少,垃圾中的可回收废品及有机物含量将增加。国内城市生活垃圾,目前采用单一处理方法居多,每一种处理方法只是对垃圾中一种或几种组分有效,而对其它组分常常不起作用。为了发挥某一种方法的优点,避开缺点,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处理,是实现垃圾处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根本保障。而垃圾分选是实现垃圾综合处理的关键。垃圾不分选,就不能将这种复杂的混合物分成若干组分,分而治之。例如分选出易腐有机物用堆肥法处理;纸、布、塑料、金属等废品则可回收循环利用;无法回收的可燃物则采用焚烧处理,并且回收热能,而石块、焚烧残渣等可作建材或填埋处理

2 .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

我国传统的垃圾消纳倾倒方式不仅浪费了资源,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而现有的垃圾处理场的数量和规模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垃圾增长的需求,大部分垃圾仍呈露天集中堆放状态,对环境即时和潜在的危害很大,问题日趋严重。主要表现为:一是传染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尤其是霍乱菌、结核菌, 以及蛔虫卵等。二是恶化环境, 危害环境质量。一个优美的城市,一旦出现垃圾乱堆乱放, 二次污染, 蚊蝇孳生, 三个效益都受到极大影响。三是破坏资源, 危害生态平衡。垃圾污染对水资源、地下资源、环境资源和植物生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危害性。四是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由于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变为集中堆放,只采用简单覆盖易造成甲烷气体的厌氧环境,使垃圾产生沼气量增加,危害日益突出,事故不断,造成重大损失。尤其现在每个城市都在争当旅游型,绿化型文明城市,所以,作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也是极为重要的。

3.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现状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填埋、堆肥、焚烧三种方法,下面介绍了这三种方法及其的缺点。 3.1.1填埋技术

填埋是最原始最常见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一般有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等方式,这些方式是最不卫生的做法,是病虫、病菌的繁殖之地,危害人体健康,并且污染空气、水源和影响市容,已被许多国家禁止。可是,我市城市生活垃圾有相当部分仍是露天堆放和自然填沟。例如,市内的生活垃圾仍有部分都是人们随意的丢弃或倾倒到河沟及坑里面。

现在我市用的是卫生填埋。卫生填埋是将垃圾在选定的合适场所,一层垃圾一层土交替进行,又称为夹层填埋法。从横断面上看,垃圾和沙土交互填埋,即可防止垃圾的飞散和降雨时的流失;又可防止蚊蝇等害虫孽生以及臭气和火灾的发生。填埋到一定高度后,加上覆盖材料,(以免鼠、虫鸟等前来吃垃圾,传播病菌)让其经过长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达到稳定状态。但此法使用时间有限,占地面积大,侵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并且填埋后的垃圾对土壤、地下水、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其现实危害和潜在危害更是在不断增加。填埋还造成了浪费垃圾中宝贵的可回收资源,城市生活垃圾本是一种资源,若利用得当,则能变废为宝,使其转化为饲料、肥料、能源等造福于人类。

2008年9月26日8时55分,在位于修武县高村乡的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随着焦作市市委书记路国贤宣布“焦作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期工程投入运营”,来自市区和修武县的二十多辆垃圾清运车相继向垃圾场第一填埋库区倾倒垃圾。这是焦作市第一家标准化的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场,也是焦作市投入运营的第六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日处理生活垃圾970吨,设计使用年限10至15年。

3.1.2堆肥技术

垃圾堆肥技术是我国城市垃圾处理采用较多地方法。一方面这是因为农村有着数千年来堆肥的习惯;另一方面农村需要肥料。它是将有机垃圾送入机械消化机中,利用微生物在合适的条件下对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使之变成稳定的腐殖土。将其中的有机可腐物转化为土壤可接受且迫切需要的有机营养物,为农业提供适当的腐殖土,解决土壤板结问题,并维持了自然界物质的良好循环,基本实现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变废为宝,具有很好的前景。 堆肥有好氧和厌氧两种,我市采用的是好氧的。好氧堆肥时间短,不产生恶臭,好氧堆肥露天进行所需时间,冬季约为一个月,夏季约为半个月。好氧堆肥占地面积较大,粉碎后的垃圾,粪便和灰土分层在地面上,堆高3 底宽4 顶宽2 长度不限,加土覆盖表面。在堆底预先挖通风沟,对中预先插入通风管,以保证好氧分解菌所需的氧气。

但是这种垃圾处理技术应以垃圾分类为前提。因为从垃圾处理和利用角度拣的垃圾成分相当复杂,仅仅靠机械筛分的办法,许多有害物质就会随着堆肥产品进入土壤,污染土壤,并且堆肥产品杂质多,而且对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不能有效分离,长期使用堆肥产品,同样会造成土壤表面沉积,破坏土壤、危害农作物。垃圾堆腐时间长,降解不彻底,处理不充分,残留物仍会造成垃圾污染,形成二次污染,堆肥过程中,大多数氮营养被自然释放,磷、钾等化合物被自然降解,所以致使肥料质量低下,广大农民不愿问津,市场前景渺茫。 3.1.3焚烧技术

焚烧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垃圾处理方法,焚烧处理是指在高温(1200℃)条件下,垃圾中的可燃成分与空气中的氧进行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转化成高温的燃烧气和量少而稳定的固体残渣,同时杀灭病毒细菌的方法。优点是能显著地减容、节省填埋场空间,可以进行余热回收利用或发电 。但焚烧产生的烟气含有大量环境污染物,如二恶英有毒气体[ 6](二恶英是一类急性剧毒物质,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00倍以上,即使在很微量的轻情况下长期摄取也可引起癌变、畸形等顽症),尽管从理论上讲焚烧炉内温度达850℃以上[ 7],二恶英便可分解,但要做到垃圾焚烧炉的持续稳定运行亦非易事。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此类物质的排放,防止对环境造成新污染。从整体上看,我国采用焚烧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焚烧技术的设备工艺和技术复杂严格,一次性投资巨大,而且如果解决不好排烟净化问题,很容易使得垃圾这种固体污染转化成气体污染。目前,我市的焚烧技术其实还是一种二次污染的过程,就是直接将其点燃,让其自行燃烧,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3.2存在的问题

我市目前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存在垃圾日处理量小,设备容量小,垃圾资源利用率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等问题,尤其是自然填埋的处理方式对土壤、地下水、大气等都会造成现实的影响和潜在的危害;国产焚烧炉装置配套不完善,缺乏可靠、经济的烟气净化设备,导致烟尘及有毒气体,形成二次污染;堆肥肥效不高,客观上造成再次堆积,由城市生活垃圾一次污染转为二次污染。 所以采取有效的垃圾处理技术和引进符合国情的技术设备朝着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方向发展已成为我市垃圾处理的当务之急。 4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方式 、存在问题及措施 4.1定义

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是指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仔细分类,然后根据分类后垃圾的不同性质分别采用适宜的方法处理,是不同种类的垃圾均能加以利用,从而真正做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使其达到从有害到资源的转化,即可保护生态环境,使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又可节约或转化出新的可用资源,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2途径

城市垃圾资源化主要包括物质回收、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等3个范畴。 根据城市垃圾资源的基本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在城市垃圾资源化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先考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节省和加速资源循环;继而考虑垃圾处理处置,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回收;最后对残留的不可利用部分进行最终处置。这一原则即要求今后城市垃圾资源化实施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战略。建立和逐步完善垃圾减量化—废旧物质回收—能源回收—安全填埋的垃圾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系统。目前适合我国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途径及对策 有:

(1)混合收集—堆肥,回收有机肥料,此方式适合中小城市利用;

(2)混合收集—填埋—产沼直接用于燃烧,适合汽化率为60%~80%的大中城市; (3)分类收集—焚烧发电—灰渣填埋—回收金属、玻璃等,适合大中城市利用;(4)分类收集—厌氧产沼—沼渣焚烧发电—灰渣填埋—回收金属、玻璃、塑料等,适合汽化率大于80%的大、中城市;

(5)分类收集—厌氧产沼—中高温堆肥—沼渣填埋—回收金属、玻璃、塑料等,适合汽化率大于80%的大、中城市;

(6)分类收集—生化处理、热解、汽化,此方法为中近期的发展方向。 4.3方式 4.3.1制作农肥

城市生活垃圾中有大部分来自厨房和食品,这些垃圾是制造肥料的可贵资源,此种组分含大量有机质、又易降解,制成有机肥料还能改良土壤。人类在发明化学肥料以前,千百年来都是利用人畜粪尿和垃圾堆肥作为农田肥料的,后来农民不愿用未经筛分的垃圾制堆肥,又麻烦又不卫生,就逐渐抛弃了这种作业,代之以化肥肥田,方便又速效。但很快出现城市生态和农业生态上的恶性循环,加剧了垃圾围城、环境污染、土地板结、地力下降。

利用垃圾集中的堆放场地建厂,采用现代化装备和技术,可把经筛分出来的垃圾组分制成优质有机肥料或复合肥料。这种肥料既无毒又卫生,生产具规模化和标准化。同时,垃圾生化成有机复合肥不仅可以解决垃圾处理问题,而且符合世界肥料的发展方向,(世界肥料的发展方向是单一肥料—无机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优质农业呼唤有机复合肥的使用,这样可以减少因过量施化肥引起的果品变酸,蔬菜变淡的现象。因此,城市生活垃圾再生成有机复合肥,既能推动我国垃圾资源化的进程,又能促进我国农业上新台阶,其前景十分广阔。

有试验表明,施入垃圾堆肥对促进油菜、小麦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有一定的作用,对改良棕红壤农化性状的效果很明显。垃圾堆肥中矿质元素与重金属元素在土壤、植株茎叶和籽粒中有一定程度积累。随施入垃圾堆肥量的增加,土壤中积累非常显著,而植株茎叶和籽粒中的积累则比较缓慢,甚至有下降趋势。

有研究表明,使用城市生活垃圾制成的高效生物有机肥能明显提高作物的总生长量及植株的生长量,可促进果实早熟、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具有很好的增产效果。使用高效生物有机肥后,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质等各主要指标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该高效生物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制作农肥是我市资源化的最主要方式,还有垃圾回收利用为橡胶地板砖, 精制塑料细粉,制玻璃微珠等,不过这些都特别少。

4.3.2 养殖蚯蚓

利用蚯蚓处理城市垃圾,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比较感兴趣的课题,具有资少、见效快、无污染的特点,蚯蚓的消化力极强,它的消化道分泌蛋白酶,脂肪分解酶,纤维素酶,甲壳酶、淀粉酶,除金属、玻璃、塑料、橡胶外,几乎所有的有机物都可被它消化,蚯蚓的食量很大,若养1亿条,一天可吞食40~50t垃圾[15],排出约20t蚯蚓粪。

蚯蚓粪是很好的有机肥料,肥效比原垃圾有明显的提高。此肥养分全、肥效长、无臭、多孔、呈团粒结构,具有化学肥料不能相比的优点。可作为城市花卉,绿化树木,乡村蔬菜和农作物的肥料资源。蚯蚓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是一种潜力很大的经济动物,可作为牲畜、家禽等动物饲料。此外蚯蚓还是医药和化工的重要原料。因此处理垃圾所获得的蚯蚓粪和蚯蚓,可以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我国近几年来也开始考虑利用蚯蚓处理垃圾及废物。如北京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重庆第一师范学校和渝洲大学师范部、武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辽宁省化工设计院,都先后在这方面有过研究,摸索出蚯蚓处理城市垃圾的基本规律,为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厂大规模利用蚯蚓处理垃圾积累了经验,在技术上提供了可行的依据和方法 4.3.3 焚烧发电

目前,世界每天排放的城市垃圾多达27Mt,而且其排放速度每年以8%~10%递增。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研究开发垃圾能源,成为研究垃圾处置的热点,进而形成了新的能源研究分支——城市垃圾能源学。由于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可燃废弃物热值较高,如废纸可以达到16884 kJ/kg、废塑料32830.6 kJ/kg、纺织品17589.6 kJ/kg、废橡胶23446.1kJ/kg、园林废物6562.1 kJ/kg、城市垃圾5040~5880 kJ/kg [16]等。据美国和日本等国的测定表明[17],城市垃圾的热值与褐煤、油页岩成分相似,大约2t垃圾的热能相当于1t煤,焚烧1t垃圾相当于燃烧0.2t石油,焚烧1kg垃圾可得到5040~5880kJ的热量,约为城市煤气热量的30%左右。如果按现在日本的技术计算,全球每天产生的垃圾全部用于焚烧发电,则每天可发电10.8×109kW.h。如果将日本每年产生的垃圾全部焚烧发电,可发电7.8×109kW.h。若将美国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全部变成能源,则可满足全国所需能源的3%~5%。若将我国城市垃圾1995年122.39Mt全部用于焚烧发电,则可达到49×109kW.h。

我们经过估算。全球固体废弃物每年的潜在能源为5.36×1016kJ,约相当于目前世界总能耗5.56×1017kJ的1/10;若将全球垃圾全部用于焚烧发电,则每年可发电3.94×1012kW.h,相当于1987年世界电力工业总发电量1.06×1013kW.h的37%。垃圾是一种连续不断地、可以无限期开发利用的资源,充分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的热值可以为世界节约巨大的能源。 5. 存在问题 1)城市生活垃圾的混合回收的方式加大了垃圾资源化的难度。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基本上属于混合回收,从回收的垃圾中分选有用物质。在目前分选技术差的情况下,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利于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2)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落后。我市城市生活垃圾中无机成分多于有机成分,不可燃成分多于溘然成分,不可堆腐成分多于可堆腐成分,资源化难度大,经济效益差。

3)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资金不足。我市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费用主要来自于政府,金额有限,而建大型的卫生填埋场或焚烧厂需大量资金,造成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基础设施差。

4)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完善。当前,我国把垃圾处拉的重点放在减量上,对垃圾资源化不够重视,无相应的资源回收法,管理差,且目前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垃圾的资源化。

5)资源化意识淡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随之改变,资源的回收观念淡薄,回收难度大。 6. 措施

1)、着力推进固体废物处置无害化。抓紧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系统。根据填埋、焚烧、生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等方式相结合的原则,搞好全市生活垃圾处置系统总体规划并分步实施。

2)、治理“白色污染”和规范渣土垃圾处置。坚持“限制使用、部分禁止、回收利用、鼓励替代”的原则,按法定程序抓紧制订综合治理“白色污染”法规;集中治理构成其核心部分的一次性使用塑料餐器具制品;在难以实施回收操作的部分地域,禁止使用一次性使用塑料餐器具制品,其他地域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回收利用。同时,积极发展对环境无污染、少污染的替代产品。加强对建筑渣土垃圾的管理。对建筑渣土垃圾实行全过程全覆盖管理,并推行综合利用,促进源头减量。 3)、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是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的重要前提,过去城市生活垃圾的混合回收,加大了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的难度,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为了促进垃圾的分类回收,应在居民区、商业区、文化及娱乐场所防止不同标志的垃圾容器,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奖罚措施来保证居民自觉地分类放置垃圾,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

4)、征收城市垃圾费。长期以来,我国的环保费用都是由政府提供,资金来源有限,限制了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而市民征收城市垃圾费符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即为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筹措了资金,又能减少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量。当然,城市生活垃圾费的征收应根据居民的生活水平、垃圾数量、分类放置等不同情况而定。 结语

从系统管理的角度出发,抓好垃圾源头减量化工作,尽量少产生垃圾,将已产生垃圾最大程度回收利用,再通过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技术减容及进一步资源化,是符合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做法,综合分析垃圾处理技术的可靠性,经济性,实用性和所能达到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效果等方面,卫生填埋,焚烧,堆肥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使用条件,在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可行,设备可靠,适度规模,资源化利用和综合治理的原则下,采用三种主要方法适当组合,能取得更大的环境效益。建立起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产生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王均奇,施国庆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07(1)99-100 庄伟强 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 2001 丁忠浩,翁达 固体和气体废弃物再生与利用 2006 方创琳 中国垃圾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学报,1996,11(4):333~338 何品晶,邵立明 城市垃圾资源利用前景的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6,5(2):133~136. 张延毅,金涛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对油菜生长和土壤农化性状的影响.中

国油料,1993,(4):45~48 杜茜,马琨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对植物-土壤的影响.宁夏农林科技,

1999,

李玉国,秦施洋,等.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与无害化管理技术浅析[J]. 中国西部科技, 2009,8(8):56

王玉松,张记市,张雷. 城市垃圾资源化原理探讨[J]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26(7):26~29

孔茹. 对城市垃圾综合利用的探讨[J] . 环境研究与监测,2005,18(3):45~48

王学涛,陈学军,万军. 国内外城市垃圾能源化利用方法初探[J]. 中国能源,2002(1):39~40

陈必刚,陈昌强. 国外垃圾处理及再利用研究[J]. 国外环卫,2008,6(26):34~36

李国玉,秦施洋,刘炳友.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与无害化管理技术浅析[J]. 中国西部科技,2009,8(8):26~28

郐晓寒. 论城市垃圾的处理处置[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2(19):106~107

孔茹. 对城市垃圾综合利用的探讨[J] . 环境研究与监测,2005,18(3):45~48

王学涛,陈学军,万军. 国内外城市垃圾能源化利用方法初探[J]. 中国能源,2002(1):39~40

王玉松,张记市,张雷. 城市垃圾资源化原理探讨[J]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26(7):26~29

第三篇:酒店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新港湾大酒店生活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预案目的

在发生生活水水污染事故时,能及时控制生活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调查、现场处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水污染对酒店客人员工的危害和经济损失,维护稳定。

二、成立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生活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实施应急处理,成立酒店生活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主要职责:负责发生生活水污染事故时,及时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对事故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部署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协调酒店与各级部门及酒店内部之间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积极配合各个相关部门对酒店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开展的各项调查、处理、救援等工作。

三、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

(1)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后,单位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紧急组织有关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立即停止供水。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迅速开展现场调查,查找污染原因及污染物,了解污染物的种类、性状、毒性及污染程度,掌握供水范围及接触人群身体健康危害程度等,分析污染的扩散趋势,并据此提出科学、行之有效的紧急控制消除污染措施。

(2)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水质监测方案,科学采集水样和检测,快速找出主要污染物,并进行动态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质污染程度、污染趋势、水质动态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确定污染物、污染治理、恢复供水提供科学依据。 (3)当出现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停止供水后,在保证水质卫生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其他临时供水途径,以保证酒店的正常生活用水。 (4)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后,应依法立即、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水污染事故状况,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开展有关调查、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开展水质监测,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在卫生监督部门的指导下,制定限期治理方案。 (5)当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得以控制,污染原因消除后,在恢复供水前,必须重新进行二次供水水箱清洗消毒水质检测,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后方可供水。 (6)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后,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完成调查、控制、处理,并形成书面材料,按时逐级上报。

新港湾大酒店

2013年8月1日

第四篇:学校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向阳鱼亮子学校

为加强我校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公共卫生工作水平,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学校应对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要求》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制定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工作预案,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有效预防与控制我校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组织机构

建立和健全学校突发饮水污染事件的处理组织机构,以便发生饮水污染事件后能快速及时地处理。我校成立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的领导小组:

1.总指挥:校长(张德臣)

2.报告:食堂负责人(孟庆新),事件发现人向总务处报告,总务处向县疾控中心和校产办报告事件发生的情况和初步处理情况。

3.救治:镇卫生院医生、学校保健教师(徐学珍)及有关人员 4.现场保护:总务处及相关人员(李环、孟雪飞、郭永) 5.协助调查:校长、总务处、供水管理员

三、发生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学校一旦发生饮用水污染事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网络,具体措施如下: 1.立即停止饮用水的供应。

2.相关人员立即赶到现场,迅速组织人员,积极采取措施。

3.做好第一时间抢救并协助卫生机构救治患者,做好记录并通知家长。 4.做好其他在校师生,工作人员的安抚工作,各班主任老师管理好各班的学生,以防止出现混乱的局面。

4.学校有关部门立即上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同时报县疾病控制中心。 汇报内容:

(1)报告饮用水污染造成不适的师生人数、症状及第一例发生时间。 (2)学校责任人和联系电话。 (3)目前状况和紧急处理措施。 (4)报告时间和报告人。

5、总务处负责保留水样、装置容器、设备和现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各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并在各部门配合下,认真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第五篇:小学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应急处理预案

学校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是学校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学校常规管理中,加强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就是切实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当发生师生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责任事故时,能及时正确地应对,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切实保障全校师生教职员工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一)总指挥:张富强、祝华军、陈兴全

当学校发生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赶到现场进行指挥。

一般情况下由第一总指挥张富强负责,如果第一总指挥不在校,则由第二总指挥祝华军负责;如果第一及第二总指挥都不在则由第三总指挥陈兴全负责。(三位总指挥不能都不在校)

(二)联络员:胡邦志、蒋智群

胡邦志负责向区急救中心、区防疫站和区教育局联系。报告中毒发生时间、主要症状、中毒人数等。如果怀疑与投毒有关,还应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蒋智群负责通知班主任老师和家长。

(三)秩序维护:蔡德清、唐春、何玉清和值日教师。

1、保护事故现场, 对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饮用水 、留样食品以及病人的呕吐物和大便立即封存,既为防疫站调查事故原因做准备,又避免传染和扩散。

2、疏散人群,为救护车进场做准备。

3、食物中毒发生后,应注意保持学校的稳定,要严格控制消息发布渠道,避免师生、家长不必要的恐慌。

(四)现场医护处理人员:张春蓉

1、当学校教师发现有师生因食品、饮用水中毒现象时,及时通知医护处理人员到场进行进一步的确认。

2、医护处理人员进行及时的医护处理后,视其中毒程度选择送往医院,并先由学校派人到医院守护病人。

①轻 、中度中毒,及时将中毒的学生送通平卫生院救治。

②严重中毒,及时作现场医护处置或及时联系通平镇卫生院医生到现场作临时医护处置后,等待区防疫站或区急救中心的急救。

(注:病人发生呕吐时,切忌止吐。呕吐有利于毒物排出。)

二、救护措施

1、值班人员或任课教师每天坚持晨检、课检,如果发现有食品中毒现象的师生,及时通知现场总指挥。

2、现场总指挥到场后,及时安排值班人员调查了解中毒范围和人数以及初步了解中毒原因,同时,及时通知联络小组、医护小组、秩序维护小组的相关人员到场,各施其职,实施救护工作。

3、医护小组及时了解中毒师生的中毒程度情况后首先对中毒感染者实施催吐,并及时作出 送往急救地点 或请医生临时医护急救等决策。

4、联络小组及时报告区防疫站、区教育局和学生所在班的班主任老师及学生家长。

三、常规管理

1、加强安全教育。学生在校期间,通过集会、班队活动、晨会和板报、宣传画及手抄报、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教育。同时加强对学校食品销售人员的教育培训及管理,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不卖三无食品食品。

2、建立健全学生家庭联系的档案资料,以便在应急状态下使用。

3、建立学生到校情况报告制度,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4、教会学生及学校食品销售人员正确识别食品的有关知识,如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商标等食品知识。

5、教育学生养成不乱吃零食的好习惯。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过期的食品,不吃无生产日期、商标、厂家及保质期的食品等。

6、保持食品库房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孽生条件的措施,与有毒、有害场所保持规定的距离。

7、学校食堂要按照食堂管理的有关规定坚持食品试尝和留样制度

8、建立健全门卫登记制度,严禁校外人员无故进入校内。

上一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一篇:三句半巾帼英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