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初一历史期末试题

2023-02-15

第一篇:深圳初一历史期末试题

初一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现英国一旅游团要参观我国元谋人遗址,你应该带他们去

(

)

a.北京市

b.陕西省

c.云南省

d.浙江省

年,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稻之道》摄制组一行来到浙江某遗址博物馆进行耕作文化内容拍摄。请问该遗址是

(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3.下列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是

(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年第2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被列为2007年第30届遗产大会上我国的申遗项目。殷墟展现的历史时期是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以造型奇特,花纹秀丽成为商代青铜器中的精

品的是

(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三星堆青铜树

d.三星堆青铜立人

6.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

主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世纪后期,通过城濮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关系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在古代史上,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

)

a.灵渠

b.都江堰

c.白渠

d.大运河

8.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

)

a.编磬

b.鼓

c.瑟

d.编钟

9.《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主张是

(

)

a.道德教化

b.因材施教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

10.“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测定出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是我国历法的重大成就。人们最早可以用到24个节气是在

(

)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1.河南省文物局2009年12月27日对外公布,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如果你想了解曹操,应查阅的历史时期是

(

)

a.三国

b.魏晋

c.东汉

d.西汉

12.“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这三首诗赞扬了同一位历史人物,这个人物是

(

)

a.汉武帝

b.霍去病

c.张骞

d.王昭君

14.建立北魏政权并统一黄河流域的民族是

(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

羌族

15.有一位老中医善于养生之道,每天坚持锻炼,其所表现出来

的虎、熊、鹿、猿、鸟各种形态惟妙惟肖,许多一同晨练的人为之叹服。创编这套体操的古代医家是

(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16.三国时期,台湾和大陆就有联系。那时,台湾被称为

(

)

a.夷洲

b.

琉球

c.流求

d.澎湖

17.“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我国古代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

)

a.汉武帝

b.班超

c.张骞

d.甘英

18.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将隆重推出一部《中华瑰宝——中医药》的大型纪录片。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

)

a.张仲景

b.华佗

c.贾思勰

d.郦道

19.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是

(

)

a.王羲之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顾恺之

20.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独创性的象征。秦长城的范围是

(

)

a.西起陇西,东到大海

b.西起长安,东到辽东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6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共15分)

(1)请根据材料填写三国的名称(9分)

a

;b

;c。

(2)请写出两个与这一时期历史有关的历史典故。(6分)

23.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共15分)

(1)诗中提到的孝文皇帝是哪朝人(3分)他进行改革的历史大背景是什么(3分)

(2)诗中提到了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5分)

(3)这次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

24.公元前356年的一天,秦孝公召集商鞅等大臣讨论富国强兵之策。请结合所学知识,

写一篇关于此历史情境的小短文。(共15分)

要求:

(1)题目自拟。(1分)

(2)文中需包含商鞅变法的措施以及历史作用,指出其中哪一项变法措施触动了秦国

旧贵族的利益,并发表你对改革者最后结局的一点感想。(13分)

(3)史实准确,表述清晰流畅,字数100字以上。(1分)

初一上册历史期末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5

cdabb

6——10

bbdcc

11——15

cddbc

16——20

aca

bc

二、非选择题(

4小题,共60分)

21、(1)a

蜀国

b吴国

c

魏国(各3分,共9分)

(2)符合题意即可(各3分,共6分)

22、(1)北方人口南迁(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人手。而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3分)

(2)①社会安定,较少战乱

②自然条件优越

③统治者重视(9分)

(3)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3分)

23、(1)北魏(或者北朝)(3分);

北方各族民族大融合(或者北方民族汇聚成为时代的主流)(3分)

(2)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话;与汉族通婚;任用汉族官员(任意5条即可得5分)

(3)加强了民族融合;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可按教材表述)(4分)

24、评分标准:

题目:我眼中的商鞅变法等,其他题目符合题意也可。(1分)

内容(1)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分)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2分)

③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2分)

④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分)

(2)触动旧贵族利益:第3条奖励军功(2分)

(3)作用: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3分)

(4)改革者最后被守旧贵族处死,但是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1分)

第二篇:初一期末历史试卷

初一历史上期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6分)

1、下列远古居民中,生活年代距今最久远的是 ( ) A.元谋人 B. 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2、北京人使用天然火的最突出的意义是 ( ) A.能用火烧烤食物 B.能用火驱赶野兽

C.能用火照明防寒 D.增加了适应自然的能力

3、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居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 ( )

A. 北京周口店

B. 陕西半坡村

C. 山东大汶口

D. 浙江河姆渡

4、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相传,文字的发明者是 ( ) A. 皇帝 B.嫘祖 C. 仓颉 D. 伶伦

5、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 ( ) A.皇帝 B.尧 C.舜 D.禹

6、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在粮食种植和房屋建筑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 自然条件的不同 C. 地域和生活习惯不同 D. 生活时代的不同

7、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部落联盟首领是( )

A.皇帝 B.炎帝 C.蚩尤 D.禹

8、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产生的 (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 等级制

9、右图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它制造于( )

A.夏朝 B. 商朝 C.西周 D. 东周

10、导致西周灭亡的事件是 ( ) A.商汤起兵 B.武王伐纣

C.国人暴动 D.天子分封

11、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是 ( )

A. 晋文公 B. 楚庄王C. 齐桓公 D. 宋襄公

12、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 )

A.使用青铜农具 B.重视使用肥料 C.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D.使用磨制石器

13、商鞅变法是一次 ( )

A. 奴隶主阶级的变法 B. 旧贵族的变法

C. 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 D. 农民阶级的变法

14、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选自( ) A. 《道德经》 B. 《孙子兵法》 C. 《孙膑兵法》 D. 《论语》

15、右图人物在战国时期提出了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主张,他是 (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 D.孙武

1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7、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 ( )

A.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B. 春秋无义战

C. 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 建立君主专制的国家,就要法治

18、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是 (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9、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离骚》是 (???)

??A.战国末年楚人屈原新体诗歌的代表作 B.春秋时期有名的史书 C.用甲骨文写成的 D.阐述天象的科技著作

20、在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乐器中,最珍贵的是 ( ) A. 编钟B.整套编钟 C.鼓 D. 瑟

21、如右图,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秦皇汉武”之句,“秦皇”指的是 ( ) A.三皇 B.皇帝 C.炎帝 D.秦始皇

22、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目的是 ( )

A. 作为农牧区的分界线 B.抵御匈奴

C.维护国家统一 D. 屯驻军队

23、下面图中,秦朝统一的货币是 ( )

24、针对秦朝建立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状况,秦始皇下令实行的政策是( ) A.统一文字 B.统一度量衡 C.统一货币 D. 焚书坑儒

25、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说明了 ( ) A. 秦朝人民习俗,不喜欢穿鞋子,喜欢拄拐杖。 B. 秦朝法律的残暴。 C. 秦朝规定人民不能穿鞋子,只能拄拐杖。 D. 那是外来品。

26、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中,哪一项不属于秦政府的行为 ( ) A. 徭役繁重 B.刑法严酷 C. 赋税沉重 D. 土地兼并

27、汉初统治者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的直接原因是 ( ) A. 秦王教训 B. 文治天下 C.经济贫困 D. 人心思安

28、汉初几代皇帝连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核心是 ( )

A.为发展农业生产创造条件 B.提倡节俭,减免租税数额 C.解放劳动力,增加劳动人口 D.减轻刑罚,创造宽松环境

29、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你考上了全国最高等的学府太学,准备求学的地方是 ( ) A.洛阳 B.长安 C.开封 D.咸阳

30、我国的下列发明比欧洲早一千多年的是 ( )

A. 发明播种工具耧车 B. 丝织业使用提花机

C. 丝绸的染色技术 D. 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1、如右图,亲临治理黄河工地的皇帝是 ( ) A. 汉高祖 B.汉文帝 C. 汉武帝 D. 光武帝

32、下列两汉时取得的成就,哪两项居世界前列? ( )

①丝织品使用提花机 ② 用水利鼓风冶铁

③钢材制作方法 ④铸造五铢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33、汉武帝收回铸币权,统一铸造五铢钱的意义,不包括 ( ) A.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 B. 大大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

C.实现了经济大一统 D. 影响了各地经济发展

34、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较大改造,其本质意图是 ( ) A、用儒家思想教育青年子弟 B、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C、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使儒家经典成为封建教育课程

35、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的战场主要有 ( )

A、莫南战役 B、漠北战役 C、河套地区 D、河西走廊

36、把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的西汉皇帝是 (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元帝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 原始居民的生活分别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距今约四五千年,皇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联合,在 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皇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 族。

2、约公元前 年建立的 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约公元前

年, 建立商朝。公元前 年,通过 大战,西周建立。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统治实行 制,西周后年,政局混乱,终于发生了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 ,史称“东周”。东周分为 和战国两个时期。

3、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 年,秦王 陆续灭掉六国。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兵直逼 ,秦的统治者向他投降, 灭亡。公元前 年, 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成为西汉。

三、连线题(6分)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成语的历史典故吗?请用线将它们连接起来。你一定能行!

阵前倒戈 城濮之战

退避三舍牧野之战

破釜沉舟 巨鹿之战

围魏救赵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桂陵之战

纸上谈兵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四、列举题(10分)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的代表人物各一人。(5分)

2、列举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5分)

五、材料解析题(10分)

1、阅读下列材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请回答:

①这句话是谁的作品?他生活在战国时期的什么国家?(2分)

②其代表作是什么?(1分)

③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2、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①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2分)

②汉武帝为提高儒家学说地位,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六、问答题(10分)

商鞅变法的时间、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重大意义(或历史作用)?

七、学以致用(8分) 阅读下面孔子的这三段话,请你在理解每句话意思的基础上说出它们对你学习上有什么帮助和启示。(不少于100字)

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D D C D B D C B C C C C D C B A B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A B D B C A B D A A B D C B D B B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河姆渡 半坡 涿鹿 华夏 2. 2070 夏 1600 汤 1046 牧野 分封 国人暴动 洛邑 春秋 3.221 嬴政 咸阳 秦朝 202 刘邦

三、连线搭配(每线1分,共6分) 阵前倒戈 城濮之战

退避三舍牧野之战

破釜沉舟 巨鹿之战

围魏救赵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桂陵之战

纸上谈兵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四、列举题(10分)

1. 儒家:孔子或孟子 道家:老子或庄子 法家:韩非子 墨家:墨子

兵家:孙武

2. ①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②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③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④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⑤加强思想控制,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五、材料解析题(10分)

1.①屈原 楚 ②《离骚》 ③同情人民生活的艰难

2.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

六、问答题(10分)

时间:公元前356年 主要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重大意义(或历史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七、学以致用(8分)

孔子的名言对我们学习帮助很大,如学习态度要老老实实、谦虚谨慎,学习方法要温故而知新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第三篇:初一历史期末考试反思

反思一:初一历史期末>考试反思

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初一有些学生>学习方法不是很会,但课堂气氛很活跃,如果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应该会有较好的复习效果。于是我在这两个星期的复习中,首先说明考试的重要性,教给学生复习方法,我采用了领着学生复习,每一节课布置给学生具体的内容,然后小组抽背,课代表抽背,之后教师串联知识体系,使学生有个完整的历史概念。

有喜亦有忧。喜的是,初一学生已经进入了初中阶段的学习状态,开始愿意学了。忧的是,班级里总有这么一小部分,不是很会学,虽然他们上课也很遵守纪律,但不知道是否真正学进去了。

在本次复习中,我将复习过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单章节的复习。这个过程主要以课本为主,这部分的复习目的是唤醒对已学过知识体系的认知;第二部分是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复习,并结合练习题,这个过程主要以老师归纳>总结的试卷为主,这部分复习目的是提高并进一步加深对已有知识的认识;第三部分是巩固所有的基础知识及习题,达到"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进入考前状态。在以上的三个部分中,第二个部分是关键,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在这个阶段中下工夫。人类的认知是从感性到理性再上升到实践的过程。这次期末复习,我也是在不断的探索,希望通过这次考试查漏补缺,取得好成绩。

反思二:初一历史期末考试反思

期末考试又结束了,为了今后的教学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下面就这次期末考试的情况作以简单分析:

一、教师方面:

1.课时和内容所限,任务重,为了加快总复习的速度,在11月份中旬学完九年级上册的内容,我没给学生复习历史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复习。导致学生对于整节内容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影响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2.督促检查的力度不够。

3.历史故事虽能调动学生兴趣,但有时占用时间太长,课堂上应适度调整。

学生方面:从试卷看,主要失分是材料1有的学生理解有误,没有抓住中心内容,第一问应是文艺复兴就错,其它问题就全错了;材料2(但这道题不是会考内容)和材料3两个作用和意义。问答题主要失在美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二、学生方面:

1.史实不清,是致命的弱点。

2.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或不重视,或认为历史很好学,不过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赶得上。

3.解题技巧的欠缺。表现在如何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佳项,提高正确率;如何审好题,做到紧密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尽量多得分等等。

4.看书不细。未能听进老师的忠言相告,一相情愿地以为这儿不考,那儿不考,存在侥幸心理,结果遭受沉重一击。

5.不会读书。学生习惯了把一节教材从头念到尾,而较少注意抓住历史发展的脉搏,体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领略历史的博大与精深。

6.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奴隶性强,不肯下工夫,主动去背去记极性差,这是成绩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

三、今后的措施:

1、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采取及时反馈抽查。考试后,我改变了教学方法,采取边复习边抽查。经过验证,每讲一个知识点,我进行重复后,然后,让学生记忆,再抽查;这样做,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牢固地掌握知识,而且课堂气氛紧张,学生生怕漏听了而使自己起来丢脸,因而,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效果非常好。

2、加强课后的巩固记忆程度,采取做练习的方法。同时要求学生避免照抄照办的现象再次发生。

四、我的看法:

历史,有人把它看>作文科的代表性科目是不为过的,它对你的记忆力、分析力、理解力,及对社会的感知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学历史要扎实、牢固、脉络清晰。上下五千年都由一根时间的红线串起,切勿东一个人物西一个事件地无规律记忆。因为那样,虽然把所学的事件都记住了,但这些事件如一盘散沙,缺少战斗力。今天的历史考试已不是单纯考察你对孤立事件的记忆,它要求你在记忆单个事件的基础上,经常重复一项工作——串线。这样的线索可大可小,可横可纵,十分灵活。越是灵活串线,>证明你的知识掌握得越牢靠。在此我简单提及一些:最常见的是以时间为线索。这是一条自始至终的大线。也可以人物、民族等为线索。 "线不在多,有之则灵。"另外,要勤思考,千万不要以为历史就是前人的故事,我的任务只是记忆,实际上记忆只是一部分,只是手段,真正考察的是记忆基础上的分析、归纳、比较能力。这也是能暴露弱点的部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探索,大胆尝试,与课改同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反思三:初一历史期末考试反思

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又结束了,在本次考试中我所任教的6个班级的成绩很不理想,原因很多,为了今后的教学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为此就期末考试的情况作以简单分析:

一、学生方面:

1.史实不清,是致命的弱点。

2.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或不重视,或认为历史很好学,不过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赶得上。

3.解题技巧的欠缺。表现在如何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佳项,提高正确率;如何审好题,做到紧密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尽量多得分等等。

4.看书不细。未能听进老师的忠言相告,一相情愿地以为这儿不考,那儿不考,存在侥幸心理,结果遭受沉重一击。

5.不会读书。学生习惯了把一节教材从头念到尾,而较少注意抓住历史发展的脉搏,体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领略历史的博大与精深。

6.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奴隶性强,不肯下工夫,主动去背去记极性差,这是成绩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八年级是中学生两极分化最严重的时期,好学生可以考90分左右,而差生只能考20分左右,差距太大。

二、教的方面:

1.课时和内容所限,导致学生对于整节内容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影响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2.督促检查的力度不够。

3.历史故事虽能调动学生兴趣,但有时占用时间太长,课堂上应适度调整。

4. 教师挖掘教材不到位,导致考试时有个别题型学生没有接触过,结果学生无从回答。

三、其他方面:

1. 本次考试试题出的偏难,题量大涉及范围较广。

2. 期末考试前时间紧,内容多,期中复习时间少,这也是考试成绩不好的一个原因。

针对上述原因,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应努力做到:

1.课堂上老师的授课对社会知识的讲解要透彻,观点要明确,点评要到位。不能出现是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情况。

2.单元测试和课堂练习要围绕教材,难易得当,切不可脱离学生的实际。

3.学生的课堂讨论或合作学习,课前要作深入调研,要充分把握好这个"度"。

4.根据教学进度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尽可能多安排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

5.对学生课堂听课、讨论、回答问题等的评价要客观公正,不可盲目表扬和一味的说好。

另外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也很重要:

1.采用了领着学生复习,每一节课布置给学生具体的内容,然后小组抽背,课代表抽背,之后教师串联知识体系,使学生有个完整的历史概念。

2.老师统一思想,强化基础训练;多接触了解学生,摆事实,讲道理,使其明了历史学习的重要性。让一些在历史学科成绩有突飞猛进的同学介绍学习经验,让学生明白历史成绩的提高并不是高不可攀。

3.教给学生读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习题讲评不只是知识的再现,更关键的是技巧的提升;合理安排课堂,体现主体知识,重视结构体系;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

4.多搜集材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课上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对本科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5.课下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接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通过本次考试,我认识到在教学工作中自己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给我们老师和学生的教育、教学的实际体验是全新的,而我们的教学实践经验还相当有限,还有待于我们全体老师长期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从而在教改中求发展。

本次考试虽已结束,但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我将加倍努力争取下次考试再创佳绩。

第四篇:初一历史期末复习题

初一历史期末复习要点

一、选择

1、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半坡原始居民

2、下面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的是:①、最早种植粟 ②、发现了纺轮,证明已会纺线、织布、制衣③、发现陶器上有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3、“禹传子,家天下”标志着

4、遗址出土了。能烧制美丽彩陶的是

5、雄才大略采取的巩固统治措施:①接受提出的“”建议,兴办太学,儒家学说从此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②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大大加强。③改革财政(统一铸五铢钱;盐铁官营),发展生产(兴修水利,修治黄河;推广代田法,创制耧车);④开疆拓土。

6、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政治上,整顿吏治,发给官吏俸禄,严惩贪官污吏,设置乡官,打击豪强地主;经济上,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让他们缴纳租赋;迁都洛阳;文化上,采取汉化措施:穿汉服、说汉语、用汉姓、与汉人通婚。作用:孝文帝改革是北魏政治和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7、洛阳的龙门石窟。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已被联合国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8、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9、唐太宗时,高僧域记》,成为今天人们研究中亚、南亚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10、隋朝工匠设计和主持建造的

11、时,出现的

12设置,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清朝时皇帝册封**、**,又设置了驻藏大臣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13、为加强皇权,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4、:;先后下西洋,到过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5、科举制度是在

16、宋时由于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东京城内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瓦子

17、唐朝诗人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

18、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

19、 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贾思勰

20、我国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正式诞生于隋朝

21、被后人尊称为药王的医学家是唐朝的孙思邈,他著有《千金方》一书。

22、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是岳飞。

23、元朝时,直接管辖西藏和台湾的机构是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

24、下列有关《史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1、由史学家司马迁编著

2、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3、为后世纪传体史书树立了典范

4、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25、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资治通鉴》

1、记述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

2、君主借鉴经验教训。

26、《本草纲目》说法的是

1、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2、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

3、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4、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27、甘肃省敦煌的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29、“靖康耻,犹未雪”这几句词的作者是岳飞

30、《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被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此书详细记载了农业、手工业的经验,反映了当时的手工业生产水平等。

31、162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32、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33、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

33、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步辇图》取材于(唐太宗接见求婚的吐蕃使臣)

34、被称为画圣的是唐代画家吴道子,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

35、隋唐时期,著名的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山水卷轴画。

36、两宋时期在外贸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是市舶司。

37、下列政权中,同时并存的是:辽、西夏、北宋。

二、唐朝对外政策与清朝对外政策对比。

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清朝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对外贸易。

治比较开明,注重发展对外交往。②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不断骚扰我国边疆地区;清朝统治者的愚昧无知。

传播唐朝文化,玄奘西游天竺取经,弘扬了佛教文化,加强了唐朝与天竺的交往。唐朝的对外交往促进了唐朝的繁荣,增强了唐朝的国力。清朝闭关自守隔绝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造成了中国的落后。

三、隋朝京杭大运河示意图和元朝京杭大运河图,分别掌握两幅图并能够进行对比。(书上(1)图中隋朝大运河连接的大江大河是什么流向?自西向东

(2)大运河的最北边的端点、中心点和最南端点分别是哪?

答:最北端点是涿郡,中心点是洛阳,最南端点是余杭。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连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它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

(3)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4)元朝对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是怎样改造的?(有什么不同?)

开凿新河段(会通河、通惠河),使大运河由弯变直,大大缩短了南北水运的路程。

(5)这样做对元朝的经济有什么好处? 答:南方的粮米以及各种物资,可以通过大运河运抵大都。水陆交通的便利,也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四、蔡伦改进造纸术;纸的优点(从两个途径说出两点);蔡伦成为有影响名人的理由

2、与竹简、丝帛相比,“蔡侯纸”的优点是什么?

原料容易找到,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改进了造纸工艺,提高了纸的质量。

3、蔡伦为什么会成为有影响的名人? 因为蔡侯纸的发明,给人们提供了方便、便宜的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了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因此,改进造纸术的蔡伦在世界具有重要地位,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名人。

五、清朝疆域和措施

1.清朝前期,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清朝疆域奠定了我国今天版图的基础。请你结合《清朝疆域图》,写出清朝疆域四至。(书163) 西:葱岭;西北:巴尔喀什湖北岸;北:西伯利亚;东北: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太平洋;东南: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南海诸岛。

2.结合你所学的历史知识,用史实说明新疆、西藏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新疆: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清朝设伊犁将军。西藏:元朝设宣政院;清朝实行册封制度、设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台湾:元朝设澎湖巡检司;清政府设置台湾府等。

3、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1)平定叛乱:如平定噶尔丹叛乱、平定回部叛乱等。(2)设置机构:如设置台湾府、驻藏大臣、伊犁将军等。(3)实行册封**和**的制度、实行金瓶掣签制。(4)抗击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进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六、元朝疆域图(书135)

(1)、元朝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答:蒙古族)(2)、朝为了统治辽阔的疆域,实行了怎样的制度?(答: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3)、元朝管辖西藏和台湾的机构叫什么?(答: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4)、西藏和台湾正式成为中国的领土开始于哪个朝代?(答:是元朝)(5)、元朝时间出现了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答:回族)

七、张骞出使西域辞别汉武帝图(书46)

看张骞出使西域图,请回答:

1、西域的范围: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

2、说一说张骞出使西域会遇到哪些困难:(1)语言不通、地理不熟、风俗不同。(2)强盗特别是匈奴的抢掠,生命没有保障。(3)路途遥远,且经过的地区有沙漠、高山,有戈壁 、激流,非常坎坷。(4)气候非常的恶劣,常刮

七、八级以上的大风。

3、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对自身的使命忠贞不渝和勇于进取、不怕艰难险阻甚至牺牲的精神。

4、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生活的影响: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的价值和作用:在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5、请写出丝绸之路的路线。 答: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运往西域,再由西域转运到西亚、欧洲。

八、关于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早期已有用麻做的纸;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利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这种纸逐渐普遍使用。造纸术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后来传到世界各地。指南针──战国时期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火药──唐朝时炼丹家发明。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后由阿拉伯人

传到欧洲。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世界文化发展和传播;指南针,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的发明促进了欧洲摧毁封建城堡的进程。

九、秦始皇: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你怎么看?

答:(1)、我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因为他灭六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北击匈奴和拓南疆,扩大了疆域,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我认为秦始皇是个暴君,因为兵役、徭役、赋税沉重,刑法严酷。

十、汉武帝:

在政治方面,颁布“推恩令”,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改革兵制。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对外友好方面,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括了西北边疆: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陆路通道。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统一铸造五铢钱。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由此可见,汉武帝是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是晚年他也有很多过失,由于知错能改,避免了亡国之祸的发生。 十

一、唐太宗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十

二、请补武则天的“无字碑”:吾创女为皇之先河,朕之功,天地可鉴。 评价武则天: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

1、政治较清明。武则天提倡科学,能够破格用人。在她统治时期进一步发展了科学制,创立了殿试和武举。

2、经济有发展 。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

3、武则天统治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时期的政策,“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但武则天任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酷吏,滥杀了许多无辜。总的来说,武则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女军事战略家。“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在各方面都发展了贞观之治,并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第五篇:初一历史教学期末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忙碌而充实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浓重的期末备考气氛时时提醒我,一个学期已经接近尾声,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基本结束,为更好的总结经验,为下学期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总结:

一、思想方面:

本人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

二、教学方面

1、认真备课。开学初,我积极参加了学校和教研组组织的教研活动,在校领导的指导下进行了集体备课,做到了仔细听,认真记,以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做到了提前一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课程标准,虚心向同年组、同学科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找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复习阶段,我把每一单元的知识框架、重点内容写在黑板上,为的就是让学生有个清晰的复习印象。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能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网上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5、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三、业务学习:

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我还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

四、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走进了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初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了七年级两个班的历史教学。在这里我对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做一总结。

本册教材是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共五个单元,每单元3—6课不等,共23课。每一课课前有课文提示,它虽然很短,但内容却是这一课学习中最重要的。关于课文的正文,你会发现有宋体字叙述的内容,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红体字叙述的内容,是我们的阅读内容,是帮助理解宋体字内容的。在课文中还安插了许多有趣的图片和地图,以及那些小框框里的想一想、说一说等,令我们对所学内容更感兴趣,引导我们去思考更多的问题。

通过对本册教材的内容分析,我们发现与以往的教材有很大的不同,这对任课教师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

过一个学期的历史教学,我的感触是很深的。

首先谈一下自己认为做的好的方面。

一、注重研究教材。对每一篇课文在上课前都做了深入的研读,并翻查了大量的资料,力求在给学生一杯水的时候自己能够有一桶水,力求把课文上得生动有趣,学生爱听。

二、认真备课。不光是备教材,更是注重备学生。新课标的精神之一就是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这首先就要体现在备课上,根据不同的个体设计相应的教案。力求做到不光要因材施教,更要因人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去点拨引导。

三、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新课标精神讲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光要以学生为主体,还要尊重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

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只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对过去、现在、未来有一个具体的、理性的认识,让他们参与到历史研究中来,培养他们的健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以上四点,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做到了。只不过在深度与广度方面可能还不够,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与改进。

下面来谈谈本学期自己认为做得不够好的几方面:

一、上课时有时后会好高骛远,脱离中学历史教育实际,超出了中学生思维水平,这样不仅让学生没听懂本课内容,也对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起到不良影响。

二、信口开河,离题万里。有时候针对一个历史事件一讲就一发不可收拾,虽然学生爱听,但一节课下来教学任务没完成,重点也体现出来。

三、面面俱到,没有重点。上课时生怕会遗漏知识点,眉毛胡子一把捞,这样不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对于本课的内容也印象不深。

四、探究与实践课没有积极开展起来,新课标精神中是很重视探究与实践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找借口予以推掉。

以上几方面是本人在这个学期中做得很不好的地方。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会改正的。

总之,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历史教学,收获很多,感悟也很多。通过努力,本学期期末考试学生的三率情况良好。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七年级历史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历史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我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虚心向同事学习。经

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在这个年级中,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能踊跃回答教师的问题,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作为教师,我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并经常听政史地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讲台,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教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 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生疏,但也容易引发他们的兴趣。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惧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把课堂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会”,让他们了解历史,喜欢历史。

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在期末考试时我任教的班级取得了教好的成绩。但是无论成绩的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同事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成绩。

上一篇:少代会闭幕式领导讲话下一篇:四川省委办公厅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