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新型城镇化

2022-12-04

第一篇:公务员考试新型城镇化

2014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十四 新型城镇化

申论热点十四 新型城镇化

导语: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从现代化发展规律看,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但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展望未来,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背景链接】

一、政策背景

抓紧制定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3年3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今年政府重点工作的部门分工。会议指出,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抓紧制定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分行业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具体办法,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要积极推进重要领域改革,力争有实质。

城镇化要保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

2013年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指出,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现在大约有2.6亿农民工,使他们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有就业支撑,有服务保障。而且城镇化也不能靠摊大饼,还是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还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尤为重要的是,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保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2013年1月15日,在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考察调研时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2012年11月,负责经济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曾多次强调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他还指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2012年2月,李克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文章提到,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市场空间大,内需潜力大,对发展具有持久的拉动作用。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不仅可扩大投资,而且能促进消费,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要在保持投资合理规模的同时,完善政策,改善环境,尤其要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有效释放我国巨大的消费潜力。

城镇化被列为2013年重点工作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定调2013年经济工作,城镇化被中央政治局会议当做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之一,会议称,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012年1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时指出

我们推进城镇化,是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路子,要保证粮食安全,中国的粮食要立足自身,不可能靠世界市场解决,要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加强环保节能,还要深化改革,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等。13亿人的现代化和近10亿人的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这条路走好了,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也是贡献。

二、成功模式

成都模式

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模式。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以发展较好的区域作为起步点,确立优势产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另外再配以农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广东模式

广东模式又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珠三角模式,即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集中的中心镇为发展依托;二是山区模式,即围绕着县城,发展专业镇。珠三角模式的主要做法是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进而实现城市周边地区的快速崛起。

苏南模式

以乡镇政府为主组织资源苏南模式。苏南地区采取以乡镇政府为主组织资源方式。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出资办企业,并由政府指派所谓的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苏南模式的主要特征: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温州模式

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体温州模式。温州模式是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体、迅速发展为推动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温州,当地政府扶持个体私营经济,这是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有了自己可追求的利益,利用本地区可利用的资源,发展地域经济的方法。

【百姓怎么看】

观点一通过城镇化带动投资 扩大内需

新浪微博网友Chanway1995:【新型城镇化】中国经济未来十年仍将以投资驱动为主,但由于三十年来城市化和铁公基狂飙突进,全国架构的基础设施投资空间已十分有限,现实的选择就是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和农村城镇化,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并以此为契机培育和启动八亿农民的内需市场。

观点二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新浪微博网友 极目楚天舒2011998:在经历经济结构调整之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动力来自何处?从目前的信息看,新型城镇化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我预测城镇化发展如果处理不当,中国将面临基础性、基本性大问题。

观点三城镇化涉及到土地制度及所有制的改革

新浪微博网友 王岩52377-地产 :中国城镇化不只是农民上楼、身份转变那么简单。既需要城市化综合系统的建立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改革,也需要农业科技化、工业化有步骤有规划的发展,同时还要逐步放弃维系若干年的原有产业链,更涉及到土地制度乃至所有制的改革。

观点四 城镇化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

新浪微博网友 杂乱无章大叔:新型城镇化改革方案已进入决策层视野。今年,国务院已

经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推进新型城镇化,指出城镇化是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

观点五城镇化要提升城市承载力

新浪微博网友 陆建国:【新型城镇化】城市化作为工业化的伴生物,是文明发展的必然演进形态,但是,超大规模城市所带来的各种环境、社会问题日渐凸显,而解决这些问题成本高昂甚至无解,因此,大力发展中小城市,特别是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既能满足农民对城市文明的需求,又能有效分流城市人口,缓解大城市发展压力。

【专家怎么说】

如果将城镇化作为大搞“造城运动”的手段,结果可能新城涌现了,但农村衰落了。如果将城镇化作为发展房地产的手段,结果可能房价起来了,但内需下去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

【警惕政府主导城镇化的后果!】1.城镇化成为追求GDP的手段,结果GDP上去了,但民生下去了;2.城镇化成为建设“形象工程”的手段,结果形象起来了,但民心下去了;3.城镇化成为发展房地产的手段,结果房价起来了,但内需下去了;4.城镇化成为大搞“造城运动”的手段,结果新城涌现了,但农村衰落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

【推进城镇化的合理路径】1.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2.通过土地制度改革积累农民进城的资本;3.通过福利制度改革使农民成为新市民;4.通过政府制度改革降低房价,降低农民进城门槛;5.通过教育制度改革提升农民人力资本;6.通过协调推进市场化、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夯实城镇化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

中国土地制度城市化当中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的脱节,这跟这些年来推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直接相关,不应拿土地跟土地挂钩,而应拿土地和农民进城取得户籍落户挂钩。

——著名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

【城镇化意味着未来人民币名义汇率需要贬值】城镇化、市民化后,长期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但短期内企业负担的用工成本会大幅上升,如果人民币名义汇率不相应回调,则实际有效汇率高估会进一步上升到"不能承受之重"的地步,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将很快消弭。

——经济学家鲁政委

下一步推动城镇化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或者叫发动机。这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也符合现在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在十一年中,城镇化率提高了15.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37个百分点。过去中国统计上的城镇人口从2000年不到4亿6千万,到去年超过了6亿9千万。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

中国经济要保持较快速度增长,是因为中国依然处于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正在向城市转移。没有较快的经济增长,有可能引发企业倒闭、工人下岗、农民返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城镇化进程中,新公路、新医院、新厂房的建立将给民营企业带来大量机会。

——经济学家厉以宁

【政府怎么办】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作了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中介绍了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等方面内容。

第一,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着力加强制度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财税金融、城镇住房、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重要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明确城市规模界限,防止大城市无序扩张。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评估体系,重点关注农村转移人口就业水平、基本公共服务覆盖率、农业现代化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农民收入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指标。

第二,创新和完善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逐步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公共财政体系和投融资机制,为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第三,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推动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有效保障城镇常住人口的合理住房需求。

第四,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合理增设城市建制,形成设置科学、布局合理、服务高效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此外,还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权威论述]

李克强城镇化论

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是推进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推进城镇化,要努力在改革攻坚中破解深层次矛盾。围绕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户籍和社会管理、资源支撑和生态环保等问题。

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是推进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推进城镇化,要努力在改革攻坚中破解深层次矛盾。围绕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户籍和社会管理、资源支撑和生态环保等问题。

推进城镇化,需要有活力的劳动力群体在城市生产生活,这就需要解决好不同收入群众的安居问题。要继续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帮助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解决基本住房问题。这有利于降低城镇化门槛、促进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进而发挥城镇化拉动消费、扩大和优化投资、改善民生的多重效应。

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城镇化不能靠摊大饼,还是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还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

结语:需要指出的是,加快城镇化建设应防止“两个风险”。一是借拉动内需陷入新一轮“造城运动”;二是盲目追求“大城市化”,陷入病态公共治理怪圈。

第二篇: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经济篇: 新型城镇化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nx.offcn.com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经济篇: 新型城镇化

2013-11-11 来源:宁夏中公教育

导语: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从现代化发展规律看,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但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展望未来,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背景链接】

一、政策背景

抓紧制定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3年3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今年政府重点工作的部门分工。会议指出,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抓紧制定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分行业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具体办法,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要积极推进重要领域改革,力争有实质。

城镇化要保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

2013年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指出,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现在大约有2.6亿农民工,使他们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有就业支撑,有服务保障。而且城镇化也不能靠摊大饼,还是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还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

2014宁夏国考交流群:152073257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nx.offcn.com

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尤为重要的是,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保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2013年1月15日,在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考察调研时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2012年11月,负责经济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曾多次强调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他还指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2012年2月,李克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文章提到,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市场空间大,内需潜力大,对发展具有持久的拉动作用。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不仅可扩大投

2014宁夏国考交流群:152073257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nx.offcn.com

资,而且能促进消费,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要在保持投资合理规模的同时,完善政策,改善环境,尤其要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有效释放我国巨大的消费潜力。

城镇化被列为2013年重点工作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定调2013年经济工作,城镇化被中央政治局会议当做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之一,会议称,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012年1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时指出

我们推进城镇化,是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路子,要保证粮食安全,中国的粮食要立足自身,不可能靠世界市场解决,要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加强环保节能,还要深化改革,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等。13亿人的现代化和近10亿人的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这条路走好了,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也是贡献。

二、成功模式 成都模式

2014宁夏国考交流群:152073257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nx.offcn.com

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模式。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以发展较好的区域作为起步点,确立优势产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另外再配以农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广东模式

广东模式又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珠三角模式,即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集中的中心镇为发展依托;二是山区模式,即围绕着县城,发展专业镇。珠三角模式的主要做法是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进而实现城市周边地区的快速崛起。

苏南模式

以乡镇政府为主组织资源苏南模式。苏南地区采取以乡镇政府为主组织资源方式。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出资办企业,并由政府指派所谓的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苏南模式的主要特征: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温州模式

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体温州模式。温州模式是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体、迅速发展为推动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温州,当地政府扶持个体私营经济,这是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有了自己可追求的利益,利用本地区可利用的资源,发展地域经济的方法。 【百姓怎么看】

观点一 通过城镇化带动投资 扩大内需

新浪微博网友Chanway1995:【新型城镇化】中国经济未来十年仍将以投资驱动为主,但由于三十年来城市化和铁公基狂飙突进,全国架构的基础设施投资空间已十分有限,现实的选择就是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和农村城镇化,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并以此为契机培育和启动

2014宁夏国考交流群:152073257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nx.offcn.com

八亿农民的内需市场。

观点二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新浪微博网友 极目楚天舒2011998:在经历经济结构调整之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动力来自何处?从目前的信息看,新型城镇化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我预测城镇化发展如果处理不当,中国将面临基础性、基本性大问题。

观点三 城镇化涉及到土地制度及所有制的改革

新浪微博网友 王岩52377-地产 :中国城镇化不只是农民上楼、身份转变那么简单。既需要城市化综合系统的建立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改革,也需要农业科技化、工业化有步骤有规划的发展,同时还要逐步放弃维系若干年的原有产业链,更涉及到土地制度乃至所有制的改革。

观点四 城镇化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

新浪微博网友 杂乱无章大叔:新型城镇化改革方案已进入决策层视野。今年,国务院已经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推进新型城镇化,指出城镇化是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

观点五 城镇化要提升城市承载力

新浪微博网友 陆建国:【新型城镇化】城市化作为工业化的伴生物,是文明发展的必然演进形态,但是,超大规模城市所带来的各种环境、社会问题日渐凸显,而解决这些问题成本高昂甚至无解,因此,大力发展中小城市,特别是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既能满足农民对城市文明的需求,又能有效分流城市人口,缓解大城市发展压力。

【专家怎么说】

如果将城镇化作为大搞“造城运动”的手段,结果可能新城涌现了,但农村衰落了。如果将城镇化作为发展房地产的手段,结果可能房价起来了,但内需下去了。

2014宁夏国考交流群:152073257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nx.offcn.com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李佐军

【警惕政府主导城镇化的后果!】1.城镇化成为追求GDP的手段,结果GDP上去了,但民生下去了;2.城镇化成为建设“形象工程”的手段,结果形象起来了,但民心下去了;3.城镇化成为发展房地产的手段,结果房价起来了,但内需下去了;4.城镇化成为大搞“造城运动”的手段,结果新城涌现了,但农村衰落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李佐军

【推进城镇化的合理路径】1.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2.通过土地制度改革积累农民进城的资本;3.通过福利制度改革使农民成为新市民;4.通过政府制度改革降低房价,降低农民进城门槛;5.通过教育制度改革提升农民人力资本;6.通过协调推进市场化、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夯实城镇化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李佐军

中国土地制度城市化当中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的脱节,这跟这些年来推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直接相关,不应拿土地跟土地挂钩,而应拿土地和农民进城取得户籍落户挂钩。

——著名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 华生

【城镇化意味着未来人民币名义汇率需要贬值】城镇化、市民化后,长期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但短期内企业负担的用工成本会大幅上升,如果人民币名义汇率不相应回调,则实

2014宁夏国考交流群:152073257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nx.offcn.com

际有效汇率高估会进一步上升到"不能承受之重"的地步,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将很快消弭。

——经济学家 鲁政委

下一步推动城镇化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或者叫发动机。这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也符合现在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在十一年中,城镇化率提高了15.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37个百分点。过去中国统计上的城镇人口从2000年不到4亿6千万,到去年超过了6亿9千万。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

中国经济要保持较快速度增长,是因为中国依然处于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正在向城市转移。没有较快的经济增长,有可能引发企业倒闭、工人下岗、农民返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城镇化进程中,新公路、新医院、新厂房的建立将给民营企业带来大量机会。

——经济学家 厉以宁

【政府怎么办】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作了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中介绍了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等方面内容。

第一,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着力加强制度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财税金融、城镇住房、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重要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明确城市规模界限,防止大城市无序扩张。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评估体系,重点关注农村转移人口就业

2014宁夏国考交流群:152073257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nx.offcn.com

水平、基本公共服务覆盖率、农业现代化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农民收入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指标。

第二,创新和完善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逐步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公共财政体系和投融资机制,为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第三,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推动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有效保障城镇常住人口的合理住房需求。

第四,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合理增设城市建制,形成设置科学、布局合理、服务高效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此外,还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权威论述] 李克强城镇化论

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是推进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推进城镇化,要努力在改革攻坚中破解深层次矛盾。围绕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户籍和社会管理、资源支撑和生态环保等问题。

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是推进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推进城镇化,要努力在改革攻坚中破解深层次矛盾。围绕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户籍和社会管理、资源支撑和生态环保等问题。

推进城镇化,需要有活力的劳动力群体在城市生产生活,这就需要解决好不同收入群众的安居问题。要继续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帮助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解决基本住房问题。这有利于降低城镇化门槛、促进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进而发挥城镇化拉动消费、扩大和优化投资、改善民生的多重效应。

2014宁夏国考交流群:152073257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nx.offcn.com

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城镇化不能靠摊大饼,还是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还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

结语:需要指出的是,加快城镇化建设应防止“两个风险”。一是借拉动内需陷入新一轮“造城运动”;二是盲目追求“大城市化”,陷入病态公共治理怪圈。

宁夏中公教育特别为您整理。

2014宁夏国考交流群:152073257

第三篇:2015四川公务员面试热点解读:新型城镇化

四川中公教育

2015四川公务员面试热点解读:新型城镇化

【报告摘要】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城镇化难点问题。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对已在城镇就业和居住但尚未落户的外来人口,以居住证为载体提供相应基本公共服务,取消居住证收费。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市民化挂钩机制,合理分担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建立规范多元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稳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和拓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加强资金和政策支持,扩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水平。制定实施城市群规划,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化。完善设市标准,实行特大镇扩权增能试点,控制超大城市人口规模,提升地级市、县城和中心镇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方便农民就近城镇化。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供电、公交和防洪防涝设施等建设。坚决治理污染、拥堵等城市病,让出行更方便、环境更宜居。

【报告解读】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

[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产城融合不紧密,四川中公教育:http://sc.offcn.com

四川中公教育

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日益凸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隐患。

二是“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过分追求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大,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也加大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等财政金融风险。

三是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东部一些城镇密集地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的城镇化潜力有待挖掘;城市群布局不尽合理,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不够、集群效率不高;部分特大城市主城区人口压力偏大,与综合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不足,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服务功能弱,这些都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

四是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等外来人口集聚区人居环境较差。

五是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一些城市景观结构与所处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协调,部分城市贪大求洋、照搬照抄,脱离实际建设国际大都市,“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城市的自然和文化个性被破坏。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新农村,简单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

六是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现行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制度,固化着已经形成的城乡利益失衡格局,制约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阻碍着城乡发展一体化。

[城镇化的意义] 四川中公教育:http://sc.offcn.com

四川中公教育

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会使更多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通过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这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服务业是就业的最大容纳器。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扩大生活性服务需求;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三次产业的联动、社会分工的细化,也会扩大生产性服务需求。城镇化带来的创新要素集聚和知识传播扩散,有利于增强创新活力,驱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农业水土资源紧缺,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土地规模经营难以推行,传统生产方式难以改变,这是“三农”问题的根源。城镇化总体上有利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为发展现代农业腾出宝贵空间。随着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应增加,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城镇经济实力提升,会进一步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城镇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发展,形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城市群,有力推动了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极。但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推进,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培育形成新的增长极,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推动人口经济布局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对策措施] 四川中公教育:http://sc.offcn.com

四川中公教育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要以人为核心,推动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带动能力。

第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解决好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加快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配置,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第二,优化城镇化结构和布局。

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依靠市场推动和政府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形成带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对城镇化布局做出总体安排,实施城镇化分步发展战略,科学设置城市开发强度,合理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第三,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注意生态保护,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管理模式。

第四,要坚持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要注重打造城市个性。根据城市发展的人文历史和资源禀赋,保留和利用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民族风情特色,打造各具文化魅力和特质的个性化城市,保留城市历史记忆,彰显城镇文化风貌。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四川中公教育:http://sc.offcn.com

第四篇:2014山东公务员面试热点:别让新型城镇化染上城市病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山东公务员面试热点:别让新型城镇化染上城市病

北京人事考试网:

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面试即将来临,为了帮助广大考生积极备战山东公务员面试,中公教育专家特别推荐最新考情资讯,深度剖析时下热点,整合公考疑难问题,预祝广大考生在山东公务员面试中一举成“公”。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16日正式公布。《规划》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规划》认真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包括: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等。

去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如今,规划正式公布,这意味着我们正在推行的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有章可循,蹄疾步稳。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据统计,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愈是如此,我们愈应该谨慎从事,早作运筹,比如避免城市病。

去年3月,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明确提出,“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申,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避免千城一面。如此种种,足以说明我们所要建设的新型城镇化,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如何才能做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答案包括万象,重要的一点应该是避免城市病。如果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这样的城镇化令人望而却步,原因很简单,居民的生活质量虽然提高了,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果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新农村,简单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这样的城镇化就本末倒置,失去了个性,毁灭了记忆,我们怎能找到回家的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二字,直抵人心。蕴藉深意,不难理解。

如果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制度,不真正改革,数以亿计的城市居民,没有非农人口户籍,与户籍非农人口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均等化方面存在差

北京人事考试网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距。这样的城镇化就是“伪城镇化”、“半拉子的城镇化”。诚如有学者说,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在于公共产品的供给”。

曾经,在工业化发展道路上,有识之士提出应该走出“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陈弊。教训深刻,如今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站得高、望得远,先预防后治理,比如杜绝城市病。一旦染上城市病,再想起来治理可就晚了。就像雾霾天,现在政府投入的资金以万亿计,代价极高,如果相关企业和部门早就意识到并做到“先污染后治理”的危害,何至于此?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正在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总结并吸取了国内外城镇化工作的经验教训,更是意识到城市“摊大饼”式扩张的危害,意识到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的弊端,意识到交通拥堵问题严重等问题的后果,也意识到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的隐患„„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慎重,更注意趋利避害,更坚定决心打造新型的城镇化。

有学者认为,城镇化未来一定能够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但它是一个“冻得很硬的冰激凌”,要一点点化解,因为这需要非常复杂的政府规划和市场机制同时发挥作用,做得不好会留下很多隐患。比喻未必精当,但这种提醒值得警惕。通过规划,稳扎稳打,避免染上各类疾病,使城镇化既能成为发展引擎,更能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和尊严,新型城镇化才名副其实。

更多信息请访问山东公务员考试网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您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阅读资料: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北京人事考试网

第五篇: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新型城镇化建设

【热点背景】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伴随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以及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逐渐转移这一结构性变动。城镇化的每一步都凝聚了人的智慧和劳动。另一方面,城市从它开始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对人进行了重新塑造,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综合分析】

1.城镇化有助拉动内需。我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巨大的需求,必将大大扩展投资持续增长的新空间,为消费需求提供强大的动力。 2.城镇化缓解就业压力。推进城镇化将对服务业产生巨大需求,服务业又是创造就业的最大的行业。这将对缓解长期以来存在的就业压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3.城镇化助解三农问题。改革开放30几年来,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关于推进城镇化建设、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口户籍限制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将对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民市场化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户籍制度的放松对进城农民的生活条件、生活方式也有极大的改善作用。

[对策措施] 1.推进城镇化必须转移好农民进城。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中国的城镇化过程,是一个几亿人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把这几亿人的问题解决好,事关城镇化成败,事关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长期以来,进城农民工很少通过落户方式彻底转为市民。如果大批长期进城农民工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社会,其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并未完全城市化,这种含水分的城镇化既难以有效拉动内需增长,也很难促进社会结构成功转型,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因此,要统筹考虑人口聚集、土地集约、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2.推进城镇化必须发展好重点县镇。县城和重点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吸纳人口和就业方面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快县城和重点镇发展,不仅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的合理布局,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还有利于农民就近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减少跨区域流动带来的种种问题。县城和重点镇发展既不存在大城市成本高、交通、住房以及能源、水资源等方面压力大的问题,又可以通过产业的集聚、基础设施的改善形成明显的优势。从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总体状况看,大城市过度膨胀的矛盾日渐显露,农民工在大城市定居生活的难度越来越大,而由于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竞争中的劣势得到一定弥补,在土地、资源等方面优势凸现,这为县城和重点镇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要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完善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安排土地利用计划从而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 3.推进城镇化必须坚决保护好耕地。城镇化必然要占用一定的土地,但我们的国情决定了城镇建设必须走节约集约用地的道路。所以,推进城镇化建设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不能损害农民的土地权益。一个农民从开始进城打工到在城镇能够稳定工作和生活,需要一个过程;给进城农民提供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推进城镇化,不能急于收回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农民进退有路,才能更大胆地进城,城镇化也才能更健康稳定地推进。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都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必须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

上一篇:公务员面试一般多少分下一篇:个性婚礼策划方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