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型城镇化

2024-05-27

浅析新型城镇化(精选6篇)

篇1:浅析新型城镇化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浅析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作者:刘宁

摘 要: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从以工业经济为主要推动力转变为工业经济和城镇经济共同推动的过程。城镇化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世界形势、国情因素和体制三个方面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特点,这是中国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城镇化; 世界形势; 国情;制度

一、中国城镇化的世界形势和时代背景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可以发挥比较优势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同时促进和带动自身的产业升级,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2.全球资源枯竭环境恶化

传统发达国家城镇化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都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在农业经济时代开始的,当时自然资源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还未开始利用或刚被开采不久。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始于20世纪末,此时全球已经开始面临化石能源枯竭,环境不断恶化的问题。

3.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当今世界正在向信息时代迈进,信息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血液”、“润滑剂”;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地渗透到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信息产业正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的改变着产业结构,第一催生了一些新的行业,如互联网行业、信息咨询行业等;第二使服务业空前繁荣,极大改变了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的影响着城镇化发展,如智能城市、数字城市概念的提出,对城镇化的空间布局,网络交通都有着一定的要求。

二、中国城镇化现阶段的国情因素

1.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我国有14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目前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是一大优势。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因此,要增强人均意识,大力节约各种资源;同时还应有计划的对人中实行调节和控制。因此决定了城镇化必须是环境友好型的。

2.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国民素质有待提高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都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很多地方都应该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培养相关人才。同时,现阶段中国国民素质还有待提高,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这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国民尤其是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

3.特殊的工业化进程

一般来说城镇化的发展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不断推进的,工业化的进程对于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一般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工业化初期,以轻工业为主导;第二是,工业化中期,以重工业为主导;第三是工业化后期,以服务业为主导。特殊国情和世界形势的原因,我国的工业化第一阶段是为了巩固国防,解除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西方世界的威胁和封锁,因此我国工业化的起点是重工业而非轻工业;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的轻工业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进入21 世纪开始的重新重工业化阶段;第四阶段是重工业化以后服务业为主发展阶段。虽然打下了比较好的重工业基础,但造成“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农业落后、服务业太少”的畸形产业结构和严重的短缺经济。

三、中国特殊的体制与制度

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要求了从根本上不能走和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道路。

2.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

二元社会结构”是学术界对中国城乡关系和城乡格局的概括性表述。它指的是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中,城市社会为一元、农村社会为另一元的城乡分离状态。我国的情况就是如此。二元的城乡结构是造成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是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这样人为的将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划分为两类拥有不同社会身份的人群,同时限制了城乡之间人口的自由流动。其次是由于户籍壁垒带来的不公平的资源配置制度,目前国家每年为城镇居民提供上千亿元的各类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失业、救济、补助等),而农民生老病死伤残几乎没有任何保障,农民还要上交乡村统筹为五保户、烈军属提供补助救济。

3.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强调行政指令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而忽视市场和价格规律,带来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等问题,致使经济发展的无效率。改革开放以后,新一代领导集体,开始有计划的进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中既存在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仍然过多的问题,也存在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性、有效性、权威性需要提高的问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把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更好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祝影.知识经济与人口压力:21世纪中国城市化发展理念[J].经济地理,2001,(6).[2]苗丽静.城市化: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现实选择[J].城市研究,1999,(5).[3]W.A.刘易斯.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A].载现代国外经济学说论文选[C].第8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朱农.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5]简新华,刘传江.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模式[J].世界经济,1998.(4)

篇2:浅析新型城镇化

潘盛南 齐凯 宋颜香

关希凤

(威海市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 山东 威海)

摘要:2015年,为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发【2014】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同国家标准委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发改规划【2014】2960号),明确由山东省威海市等10个地区人民政府在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中开展标准化试点。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将标准化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中,很多试点单位找不到思路,目前仍然停留在国家层面的大的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框架下开展标准的收集整理、标准制修订以及标准的实施推广等工作。因此,文中以山东省威海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例,论述威海市如何用标准化手段推进新型城镇化规范、有序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标准化试点 建设

1引言

众所周知,标准化在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便利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将其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可是全新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山东威海市结合当地特色项目,采取标准化手段,使得新型城镇化的项目建设更加规范,并通过总结试点经验,形成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支撑和促进新型城镇化规范、有序发展。因此文中以威海市为例,提出利用标准化试点推动新型城镇化开展。希望这些研究能够为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的单位提供参考素材。

2威海市新型城镇化及其标准化现状

2.1威海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威海市委、市政府按照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立足威海本地特色和发展实际,不断探索、创新、丰富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模式,推动城镇化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威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2013年威海在全市率先提出实现“全域城市化”把全市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和发展,重大产业项目全城统筹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全域统筹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同城化设计,彻底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走以城市化带动市域一体化的城镇化新路。为提升威海市城镇化品牌建设,威海市将城中村改造作的重要抓手。威海市按照“拆一片旧村,建一片新城,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的思路,把群众利益放到首位,最大限度让利于民,最大范围动员群众参与,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办群众自己的事,成功破解城中村改造的难题,提升了城镇化建设品质,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模式。2011年以来威海完成了城市建成区范围内77个城中村7.46万户的拆迁改造,惠及群众10多万人。威海城中村改造工作走在了全国、全省的前列,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威海市城中村改造的先进经验。为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威海市按照“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融得进”的目标思路,着力破除市民化的政策体制障碍,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积极的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制订了《威海市居民户口迁移管理办法》对本地农村居民户口迁移到重点区域、小城镇等实行“零门槛”,进一步放宽县城和中心城区的落户门槛,让本市更多农村居民及外地高层次人才自愿、有序地进入城市生活。深化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使农业转移人口住得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域农村居民进城住房保障工作的意见》,将新落户到城镇的农村居民纳入到城镇住房保障范围,解决了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问题。

2.2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现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与其相关的标准化工作也有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我国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较多,其中与资源配置类相关的基础性、综合性标准共有500余项。主要分布在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及资源环境等领域。威海市历来也非常重视标准化工作,在国家、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威海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围绕着公共服务、城区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制订了一批地方标准,为威海市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支撑和保障。2015年国家发改委、中央编办、财政部等11部委下发《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确定2个省、62个城市(镇)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威海市成功入围。威海市在全面落实《威海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威海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基础上,围绕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推动经济社会市域一体化、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等主要板块和重点内容搭建了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体系框架,编制了《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规范汇编》并进行统一推广实施。围绕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建设,威海市选取了汪疃镇、成山镇等城镇化工作走在前列的小城镇作为突破点进行标准化试点打造,汪疃镇美丽乡村标准化项目、成山镇和赤山集团的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3个项目获山东省质监局立项。同时《威海市城镇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改造规范》等3项地方标准规范也正在完善中,这些都将为威海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3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要紧紧围绕当地的城镇化工作开展。但从目前威海市标准化工作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撑还存在明显不足。具体原因一方面体现在威海市新型城镇化工作进度缓慢,试点工作人员标准化意识不强,各成员单位沟通不畅,缺乏资金支持,部分乡镇对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态度冷谈,积极性不高,个别乡镇领导对试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整体联动有所欠缺。另一方面体现在现有的城镇化标准覆盖面不够,威海市目前搭建的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文化传承、农业现代化五大领域,涵盖了139个方面。从现有统计结果来看,标准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而基本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领域标准相对较少,文化传承领域标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再就是部分标准水平不高。现有城镇化标准,尤其是涉及城镇规划及城市面貌建设的标准,标准统一性与地方差异性方面不够协调,标准的制定过程忽视了地方差异性,不利于保护城镇化发展的多样性,部分标准没有充分体现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4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的工作内容和做法 4.1强化标准,建立符合威海特色的标准体系

一年多来,威海市结合当地特色,围绕威海市政府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推动经济社会市域一体化,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内容,搭建了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体系框架,编制了《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规范汇编》,将威海市特色乡镇及特色文化等内容都纳入到标准体系中,编制了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表,完善了框架图和标准明细表,配备了标准文本,该标准汇编收录了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共756项,向社会和有关部门发放《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规范汇编》1000余套,基本能满足目前威海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要的标准支撑。4.2加强宣传,发挥标准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为进一步加快威海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市民对标准化的认识,威海市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利用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媒体,进行现场采访、专题报道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员单位的工作人员标准化意识淡薄,对试点过程中标准化工作不够重视等问题,威海市举办了多期专题培训,威海市各乡、镇、街道办分管负责人,各区市、开发区住建局、市场监管局相关科室负责人都参加了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了相关人员标准化知识水平,充分发挥了标准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4.3注重示范效应,打造当地特色城镇化建设经验

为强化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建设经验,威海市在三个领域确定了牵头示范带动。一是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威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正在进行中,围绕新型城镇化标准化项目的内容牵头搭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实现以威海市、区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艺术)馆、美术馆为中心,在城乡基层设立分馆,并开展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新型城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了镇级、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二是农业现代化领域,文登区作为现代农业花生标准化种植试点牵头部门,围绕农产品开展产业化、标准化生产,制定了一套标准体系,正在广泛推广使用,已初步形成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地方特色文化传承领域,成山镇打造的海洋文化、民俗文化、海权文化和赤山集团的荣成盛泉养老标准化示范项目为牵头,深入挖掘威海市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目前,养老标准化示范项目已通过验收,初步建立的标准体系正在辐射带动其他新型城镇的养老产业发展。4.4加强调研,开拓新型城镇化试点新思路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走访调研,根据威海特色和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威海市不断完善试点目标任务,选取了威海市张村镇和成山镇两个具有特色的乡镇,围绕着市民化行动标准化、产城融合行动标准化、县域城镇化行动标准化、绿色城镇行动标准化、文化传承行动标准化、设施建设行动标准化六个方面开展试点项目展开工作。坚持“以点辐面”的工作思路,结合张村镇的便民服务中心、农村厕所改造项目,成山镇的集观光旅游服务一体的茅草房式渔家乐一条街等项目作为“基点”,总结并规范该“基点”在实施过程中涉及的优势做法以标准的形式规范,通过实践检验,已初步转化为有关标准,建立有效的标准体系,基本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4.5围绕试点工作,自拟评估指标

以下是威海市自拟的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总体考核评估指标,可供全国各试点单位建立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一是人员配置情况考核指标。政府高度重视,有相应的文件规定,建立了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机制,各有关人员分工明确。二是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情况考核指标。有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的牵头单位,并配备标准化技术机构的技术支撑,按照要求定时组织成员单位召开协调会议,落实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确保各项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三是具体工作完成情况考核。(1)对建立的标准体系考核,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层次分明、适用性强,并对体系的有效性、系统性、协调性进行考核。(2)对标准体系内的标准覆盖率进行考核,涵盖的标准是否齐全完整,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及山东省地方标准的数量。(3)有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建设经验或模式,考核辐射带动开展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情况。四是项目保障措施情况考核。对从事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项目的人员和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考核,要有专职标准化人员,对上级拨付的经费使用规范合理。五是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建设经验模式的可推广和实用性进行考核,对试点的单位和辐射带动周边城镇化建设情况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

5加强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由于新型城镇化标准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议承接项目的试点单位应积极的向上级部门申请经费保障,确保有效推进各项工作。现就如何加强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在威海市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大框架下,结合各试点乡镇当地状况,对标准体系进行补充完善。要加强宣传发动,加大力度开展标准培训,加快推进标准的实施,同时,开展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围绕特色产业或特色做法制定一批威海市地方标准,及时将试点乡镇的好方法、经验以标准的形式纳入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中,用于指导试点建设,依靠标准推动试点项目的实施,发挥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作用。二是要加强各部门联系沟通。要充分发挥标准化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畅通互通联动渠道,积极推行新的经验和做法,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通过局部点的项目实施带动整个体系的运行,建立一个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标准体系,依靠标准化推动城镇化试点工作的有序发展。三是要认真做好体系评价。围绕标准化基本要求、标准体系建立、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标准的实施和持续改进、试点工作的推行实施等方面的内容,结合当地特点,按照有关要求,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对试点工作开展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不足,按实施方的时间安排,做好试点验收准备工作,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

潘盛南 威海市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

电话:0631-5897037 手机:*** 邮箱:pansheng0535@163.com

篇3:浅析四川新型城镇化模式

1 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标与潜力

时代在发展, 经济在进步, 新型农村城镇化建设正在进行, 由于时代的发展,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我国的基本国情, 改变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模式。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根据我国的基本国策, 遵循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念, 以人口的城镇化为核心内容, 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 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 培育发展一批新兴中小城镇、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推动新型城市建设、辐射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

1.1 新型城镇化最终目标为建设城乡一体的中国

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 使整个国家呈现城市底色, 农民也拥有跟市民相同的知识、技能与服务等。传统的城镇跟新型的城镇有很大的区别, 传统城镇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等当地居民跟暂居居民有很大的不同, 而新型城镇化则要求为外来居民提供跟当地居民同样的服务, 让外来居民在城镇跟在老家有同等的待遇。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应该是保障农民工跟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

1.2 改革创新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

当前,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速度不同, 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好, 东部沿海城市的城镇化明显很快, 因此, 在“十三五”期间甚至更长时期里,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要注重对不同地区的均衡推进, 要为中西部一些中小城市的城镇化尽可能创造条件, 让其加快承载更多人口就业的速度。由于城镇化建设是涉及到多方面的改革, 如户籍制度、财税体制制度、城乡土地制度, 因此, 需要不断改革创新, 破解城镇化进程中的制度束缚, 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求, 同时, 还要大力推进低碳节能技术、低碳节能建筑相应的技术配套跟进, 此外, 还要加强城镇化的金融改革, 推进城镇化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钱从哪里来”, 从当前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城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 仅仅依靠财政“攒钱”已远远不能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 只有转变发展理念、活化金融思维、创新投融资模式, 坚持财政投、市场融“两条腿”走路, 才能广辟资金渠道、引进资金活水, 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档加速, 这些都是城镇化建设的有利保障,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改革创新。

2 四川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2.1 四川城镇化的现状与原因

四川省属于丘陵地区, 平地较少, 这直接阻碍了当地的发展。四川省的城镇化率占45%左右, 跟全国范围内的城镇化率相比较来说, 处于较低水平, 根据2013年《四川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显示:成都的城镇化率为68.44%、攀枝花为63.01%、绵阳为44.79%、宜宾为41.28%、眉山为37.57%、南充为39.34%, 因此四川省急需要加快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本文对四川省城镇化的特点进行分析, 经过不断的调整与改善, 四川省城镇化模式的改善, 一定能全方位提高当地的发展水平, 提升四川省的城镇化率。

四川在城镇化的进程中, 拥有众多的经验, 各地区采用不同的发展模式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但是不难看出, 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拥有一些共性问题。首先, 四川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在大型城市中成都独占鳌头, 其他的城市发展跟成都的发展相比较来说相对落后。成都作为四川的中心城市, 有着很大的人口压力, 而周边小城镇的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 那么人口如何进行转移, 什么样规模的城镇能够承担中心城市的职能, 是四川新型城镇化需要思考的问题。其次为如何实现四川的新型城镇化需要做好各区域之间的协调, 做好新型城镇的职能。最后, 在国家对土地的管理极其严格的情况下, 如何发展新型城镇化, 提升当地的经济水平, 构建内部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关键, 这些问题都是四川新型城镇化需要思考的问题。

2.2 四川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策

2.2.1 四川新型城镇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型的经济, 建设新型城镇化应该有企业的支撑, 在城镇建立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企业, 以内需为主, 支撑消费, 城镇内有充满活力的经济体制;新型的社会, 新型的社区与社会组织为城镇的基本要素, 城镇的交往方式趋向于国际化、社会化以及现代化, 构建一个新型的、多元的、包容的社会;新型的环境, 新城镇的建设, 不同于传统的城镇建设, 新型的城镇建设要求更高, 要求自然环境好、生态污染少、资源合理配置的新型环境, 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采用集约化的经济增长方式。传统的城镇化建设进程往往采用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 大量投入、大量支出,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应该全面提升城市跟乡村集聚区的密度, 城市的空间是有限的, 在有限的空间内应该最大程度地利用, 全面提升产业群的密度以及人口的密度, 集中经济区域, 以优化国土空间利用为关键点, 推进内涵增长的城镇化;优化城镇与乡村集聚区的布局, 提升资源与要素、产业配置之间的利用效率;培育和利用高端要素, 利用人力资本以及创新要素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2.2.2 四川新型城镇化建设可采用的模式

(1) 大城市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

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可以选用大型城市当做依托, 全面拓展城市的产业集群, 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如成都地区属于四川省中发展最好的城市, 可以成都为依托, 向四川中部地区进行扩展;强化四川南部城市建设, 构建四川省第二个经济中心;加强攀西地区的经济建设, 致力于形成国家级的战略资源城市。

对成都老城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应积极优化空间, 改善投资环境。老城区的改造应该符合巴蜀文化的特点以及临街的建筑风格, 因地制宜地制作, 尤其是近些年来, 国家对巴蜀文化越来越重视, 有关条款特别指出应该降低旧城区的建筑密度, 保护古城风貌。留出足够的空间来建设公共设施, 这样不仅改善了城市的投资环境, 而且也有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优化建筑设计, 改善多年以来成都建筑群体呆板的现象, 塑造同一种求变化、文化浓郁的目的, 充分体现巴蜀文化的特色,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专门的机构还可以对公共建筑进行设计研究, 让更多的建筑作品脱颖而出。

(2) 单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

每个城市的发展程度都不相同, 因此, 在构建新型化城镇时不能采用同一种办法, 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水平, 选择合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例如在四川省的眉山地区, 就应该致力于增加眉山地区的人口, 提升城市的集聚水平, 还应该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 提升当地居民的收入, 构建良好的城市发展条件。

(3) 以县为单位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县城的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带动当地周边区域的发展, 可以在县城周围建设特色城镇, 以交通为中心, 构建特色城镇, 全面推动重点城镇的发展, 推进城镇化进程;建设特色村落, 在有特色的地区发展旅游行业,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提高居民生态宜居水平, 全面推进基层村落向城镇化水平的发展。

3 结语

四川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不能够整齐划一, 应该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建设, 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矛盾;以县为单位的城镇化建设, 则应该发展有特色的小镇以及旅游行业等。总之, 针对不同地域的特点, 应该选用不同的城镇化建设模式, 区别对待, 全面推动四川省城镇化的发展, 提升当地的经济水平。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 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也得以不断推进。本文介绍了四川省的地域特点, 分析了当前社会背景下四川省城镇化的目标与动力、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城镇化建设采用的模式, 期望能够促进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提升我国的城镇化水平。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四川省,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顾朝林.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城镇化:前景、战略与政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0.

[3]李晓梅.中国城镇化模式研究综述[J].西北人口, 2012, 10 (02) .

篇4:浅析四川新型城镇化模式

城镇化发展程度的快慢,已经成为衡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四川地区城市化发展中,城镇化建设已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推动力。因此,四川地区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举措,而建立新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对四川的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镇化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城镇化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一定区域内,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分散劳动力人口逐渐向非农区域聚集,由依靠土地为生的农村劳动力,转换为非农人口,聚集区域向现代化城市转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是行政、地理区域上的融合,更是人们社会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的融合,集中体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和发展。

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已经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国内的城镇化比例达到了55%,城镇化人口达到7亿左右。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主要是以成熟大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为重点,小城镇为底层构架的多层次发展模式。虽然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中级阶段,但是发展过程中仍旧有些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为:第一,户籍转换不完全。虽然城镇化人口指标已经超过了55%,但是这一部人中只有36%的具有了城镇户籍,还有一部分没有取得城镇户籍;第二,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城镇化发展对土地产生巨大影响,土地资源过度开发,房产业扩张性的发展带来配比性失衡;第三,城市功能发展失衡。随着城镇化人口的增加,城市功能发展相对滞后,导致社会矛盾出现进一步激化的趋势。

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社会矛盾的激化,生态环境以及资源配置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急需解决的问题。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城镇化战略目标的发展。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四川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川省区域的城镇化发展率为45%,和全国整体城镇化率相比,处于相对落后水平,因此四川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有待加强。四川城镇化发展模式要根据自身特点,经过不断调整和完善,建立新型的城镇化模式,才能提高本区域的发展水平。

根据四川地区的城镇化历程,总结出了一些发展经验。例如建立并实施依靠产业园区发展的城镇化模式;以城区改造为重点措施的扩展模式;加强新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新模式等。从各个不同的发展模式中可以得出,城镇化进程与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不同地区的经发展严重失衡。在四川众多城市中,成都市发展最好,但是其他地区发展较为落后。成都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四川省中心城市,城市接纳了众多脱离土地的人口,各项城市功能受到挑战。而正在发展中的小城镇,由于存在明显的发展局限性,发展速度缓慢。

二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区域间协调性有待加强。四川不同区域城镇化进程不一样,各个区域间缺乏协调性,致使新城镇化发展模式无法统一。

三是有效实施区域内部发展模式。国家对土地的管控越来越严格,而城镇化进程中对土地需求迫切,城市在空间上要实现扩展,因此在提高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房地产业的发展要跟上,不同区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从自身内部合理构建发展模式,提高城镇化建设进程。

三、四川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模式

(一)以大城市体系为依托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新型城镇化模式可以依靠现有的大城市体系为依托,扩大产业集群规模,推进城镇化进程。对成都为核心的平原城市群体,从规模上进行扩充,向四川中部地区起到辐射作用。加强四川南部城市群的建设,发展成为四川的第二经济中心;加强攀西地区城市群的发展速度,形成国家级的战略资源城市;加快四川北部的城市群建设,利用天然气资源发展地域经济,从而形成新型城镇化模式。

(二)单个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由于四川省不同地区城市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在推进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单个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与具体情况,摸索合适的新型城镇化模式。例如南充、眉山等地区,应当以增加城市人口为主要措施,提高城市集聚水平;另外,还要发展地区特色产业,提高经济收入,创造良好的城市发展条件。

(三)县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第一,构建中心县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模式。中心县在经济、文化、政治方面都能起到主导作用,能够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第二,建设重点城镇。在一定区域内,以交通为轴,把生产要素向经济发展较好的城镇聚集,推进重点城镇的发展,从而实现人口的聚集,加快城镇化进程。第三,建设特色村落。在有特色的地域,以乡村为基础,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宜居度,吸引人口聚居,推动基层村落向城镇水平发展。

四、总结

四川地区构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地域划分,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区域城镇化建设,要保障城市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采取一定措施缓解城市矛盾;另外,由于不同地域的不同特点,城镇化模式选择也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各个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特色区别对待,构建合适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才能推进四川整个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篇5:浅析新型城镇化

摘要: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现,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在缓解就业问题,解决就业矛盾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面临严峻的就业矛盾,中小企业在缓解就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好中小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研究。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中小企业发展;就业增长

一、前言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保障就业是新型城镇化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切实有效的解决好就业问题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相关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在缓解就业问题,解决就业矛盾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好中小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研究。

二、中小企业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就业不仅关系到岗位需求、供给以及两者的相互匹配状况,同时也涉及社会保障、劳动环境、工资待遇以及劳动合同等多方面的内容。现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中小企业发展对就业影响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就业数量的层面。Ijiri和Simom通过对美国雇员在500人以上的大企业对就业影响的分析得出大企业是新增就业的主要创造者。Birch通过对雇员在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对就业影响的分析得出80%以上的新增就业机会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尤其是雇员在20人以下的小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达70%之多。Birch的研究引起学者的广泛重视,Picot,Baldwin和Dupuy对1978年至1992年加拿大的所有企业进行研究,其结果显示,中小企业对就业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还有很多学者如Kawai、Urata、安德森等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大量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吸纳社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力量,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潜力巨大,市场广阔。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已经达到4200多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中个体工商户达到3800多万家。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也从一般的加工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餐饮服务业、建筑行业、社会服务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逐步扩大到航天业、国家专控业等高科级含量领域。

目前我国能够公开获得的比较完备的中小企业数据只有工业企业,因而我们只有通过对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的情况的分析来对整个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间接的推断。就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中小企业来说,仅2003年到2009年6年的时间就由194238家发展到431110家,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66%上升到68%。统计数据显示,社会上至少75%的就业机会和95%的新增就业岗位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我们要从国家经济战略的高度上,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

三、中小企业发展的行业方向选择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促进就业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发展对就业增长影响也不同,劳动力密集型中小企业对就业增长影响非常显著,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就业增长不明显。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技术密集型企业越来越多,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不仅没有促进就业反而开始排斥劳动力,消弱了中小企业发展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想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就要深入分析不同行业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来选择中小企业发展的行业优先方向。

学术界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界定有多项技术指标,这里主要分析就业弹性和新增就业贡献率两个方面。就业弹性指的是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比值,反映的是就业效率。新增就业贡献率指的是新增就业数量与新增就业总量之间的比值,反映的是就业容量。就业效

率高、就业容量大的企业在促进就业增长方面就越明显。因此,在政策导向上应该向此类行业倾斜。

当前,我国将国民经济部门划分成16大行业。其中就业弹性比较大的有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租赁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卫生和社会福利业、金融业、住宿餐饮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以及其他服务行业。其中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是各行业中就业弹性最高的,租赁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次之。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是新兴的行业,其发展速度非常快。租赁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卫生和社会福利业等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高就业弹性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他们蕴含着巨大的创造就业的潜能。

就业弹性反映的是就业效率。在政策导向上应该向就业效率高的行业倾斜。然而如果单纯的就业弹性高,新增就业贡献率小依然无法满足我国剩余劳动力过多的现象。因此在对行业的就业弹性进行分析外,还需要对行业新增就业贡献率进行分析,得出更科学的结论。

行业新增就业贡献率比较高的行业有制造业、建筑业、公共管理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和社会保障业等。综合这两方面进行分析,制造业、建筑业、商务服务业、社会保障业和计算机服务业既具有很强的就业就业增长潜力,又具有巨大的就业容量空间。为了激发中小企业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政府应该扶持此类中小企业优先发展。

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式

一是,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当前,我国城镇居民的下岗失业率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十年来,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平均每年增加20多万人。失业返乡的农民、退伍士兵、毕业大学生还有很多没有进行登记的城镇失业居民,我国实际剩余劳动力比统计的要多很多。

二是,我国创造就业的能力跟不上实际的就业需求。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便开始下滑,尤其是近几年,就业增长弹性和就业增长率明显下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企业可以说是非常少,吸收劳动力就业的基础相对弱。在发达国家,平均每1000人就拥有50家企业,即使是发展中国家也达到25家,而我国仅拥有20家左右。此外,正规部门就业人数的大幅度下降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就业。自2005年开始,国企、事业单位的招聘率持续下降,国有集体企业大规模减少,造成城镇就业的压力。

三是,新的就业矛盾不断产生。首先表现在失地、失业农民的就业问题方面。在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土地被楼房、工厂占据,农民没有土地,就业又得不到保障,生活水平持续下降。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失地、少地的农民超过3000万,无地、无业农民的激增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其次表现在大学生就业难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就业机会的减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并且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难无疑是我国就业问题的突出反映,不仅低学历人才找不到工作,就连高学历人才都就业困难。再次表现在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方面。我国的就业依然没有摆脱低层次劳动密集型的就业格局,低素质劳动者与低技术水平的大量存在造成我国典型的结构性失业特征。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失业结构呈现内地多,东南沿海少;传统工业多,新兴工业少;低文化程度多,高文化程度少;女性多,男性少的特点。

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中小企业的对策建议

根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式,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下政策建议:

首先,调整企业规模,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一是,优化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将指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切实放到重大战略部署位置。尽快成立负责中小企业的专门机构,制定《中小企业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依据。充分认识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为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实惠,如通过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放宽中小企业市场准入机制、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鼓励新增贷款向中小企业倾斜等,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二

是,对中小企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既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专业化程度,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又有利于形成大企业重大产业项目和重要产品的配套体系,利用中小企业廉价优质的零部件和各项服务,实现互利共赢。

其次,引导中小企业向就业效率高和就业空间容量大的行业发展。国家要在鼓励中小企业创造就业方面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一方面要根据一段时间内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数量给予奖励;另一方面要根据其支付的劳动成本给予一定的补贴。此外,对于那些就业效率高,容量空间大的企业可以通过地方税收给予支持。在行业发展方向上要鼓励制造业、建筑业、公共管理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和社会保障业等中小企业的发展。

再次,提高中小企业的就业质量,确保就业稳定。建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质量评价结果可以由劳动部门或者其他劳动服务机构通过媒体、中介等定期向社会发布。同时,对劳动用工行为进行科学的引导,普及《劳动合同法》法,提高职工的维权意识,监督企业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与履约情况。此外,还要适时进行工资集体协商,调整工资标准,强制企业承担应承担的社会保险责任等。参考文献:

篇6:浅析新型城镇化

第 1 题:远古时代“城镇化”的主导形式是B.城邦国家

第 2 题:以下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论支撑表述正确的是A.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第 3 题: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表述正确的是A.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

第 4 题:世界“城镇化”进程进入了“工业化”,推动“城镇化”新阶段的标志是C.工业城市

第 5 题:马克思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以“交往”的起源和扩大为主线,全景式的阐述了城镇化进程的全貌。D.恩格斯

第 6 题:广东省城镇化的重心应转移至B.粤东西北地区

第 7 题:关于三种“磁力”表述正确的是B.右边的磁铁:乡村-缺乏社会性,具有土地闲置、缺乏娱乐等乡村问题

第 8 题:17 世纪中叶之后,“商业和工场手工业地集中于(A.英国

1、中心城区环境保护“退二还一”强调的“一”指:()。D、生态基础设施与环境

2、以下对霍华德设想的“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表述正确的是()。B、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

3、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的集聚与扩散。D、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产业

4、第 2 部分:多选题

第 9 题:凯文·林奇将城市的“功能的模式”归纳为 A.城市是独特的历史现象 B.城市是人类聚落的生态系统 C.城市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决策系统 D.城市是一个矛盾斗争的舞台

第 10 题:经济腹地与核心区之间的联系形态经历(A.区域工业化起步阶段 B.区域工业化成长期阶段 C.区域工业化成熟期阶段 D.区域的后工业化时期阶段

第 11 题:城乡之间的 3 个“等值化”包含(B.投入农业和投入其它产业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等)的回报应基本等值C.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享受的田园城市理论是由()提出。C、埃比尼泽·霍华德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均等 D.城市常住人口和农村常住人口的社会地位完全平等

第 12 题:13 至 14 世纪出现于德国沿莱茵河各城市的“莱茵同盟”以及后来的“汉萨同盟”,出现于中 世纪晚期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意大利城市国家,都是这一时期城市复兴和发展的典型标志,这 些重新复兴的城市里,城市生活包括那些要素(A.贸易C.市民 D.市政府)

1、安虎森主编的《区域经济学通论》一书描述了产生最早城市的“功能性动因”,其主要观点是()A、不同专业化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易,必然产生交易成本 B、如果交易效率很低,也就是交易成本很高,人们就不进行交易,人们就不进行交易,因而只能选择自给自足,此时没有市场,也没有城市 C、分工是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 D、分工网络的扩大与交易费用成倍增加之间权衡的结果,导致交易活动的地理集中,这种狭小的地理范围就是城市

2、当城市集群发展成为“都市区”和“大都市连绵带”后,会出现以下()基本形态

A、产业空间结构以“夹工夹农夹三产” B、城市空间结构以“夹城夹镇夹村落” C、生态空间结构以“夹山夹水夹绿带” 3、2002世界银行的报告将全世界的城镇化分为()三种类型。A、发达国家城市化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C、转型国家城市化

第 3 部分:判断题

第 13 题:在老城区的改造上可以不必考虑保留老城区的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等。错误

第 14 题:所谓“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正确 第 15 题:目前已成型大都市连绵区有纽约、波士顿、华盛顿特区。正确 第 16 题:经济系统由社会分工与经济联系构成的各类经济网络构成。正确 第 17 题:高德步认为:城市运动,比任何其他中世纪运动更明显地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的消逝和近代的开 端。错误

第 18 题: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规律,也是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正确

第 19 题:城市是一个“五位一体”的复杂系统。正确

第 20 题:3 月 16 号,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正确

1、“退二进三”和“退二还一”是实现中心城区产业和人口双重再集聚的关键。对

2、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对

3、在中心城区以建设成片绿地,推进生态基础设施与环境的再造,这与现代城市发展规律内在要求是不谋而合。对

上一篇:中小学教师招考音乐下一篇:政府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