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会

2022-09-07

第一篇: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会

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蒋效愚

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古希腊。第1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到公元394年共举行了293届。其间,奥林匹克运动由单纯的体育竞技活动逐渐发展成为当时古希腊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推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民族感情的作用,成为古代希腊人奉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1894年,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先生主持召开了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宣布成立国际奥委会,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现代首届奥运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能够成为影响广泛的国际运动,与其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密不可分。人文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与灵魂,是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的结合点。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以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格言、口号、徽记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体系中,体现在历届奥运会的实践活动中,并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运动宗旨。在人类社会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道德等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紧紧抓住时代的特点,将自己的目标与时代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把体育运动作为改造社会的力量,使自身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奥林匹克运动主张“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倡导通过体育运动使人“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得到“全面均衡发展”。同时,奥林匹克运动强调体育运动必须与教育、文化相结合,特别是与青少年的教育融为一体,“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的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奥林匹克运动还提倡弘扬体育运动道德,鼓励并支持大众体育,并把环境保护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支柱之一。这些倡导及实践,符合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产生了蓬勃的生命力。

第二,倡导平等和尊重、友谊和团结的价值取向。4年一届的奥运会超越了政治、宗教、肤色、种族和语言的差异,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和团结的载体。国际奥委会205个成员组成了比联合国更为壮观的国际大家庭,聚集在象征和平、团结、友谊、进步的五环旗下,共同追求人类的美好理想。奥林匹克运动特别倡导对人的尊重,反对种族、宗教、性别以及任何意识形态的歧视。国际奥委会率先举起了反对某些国家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大旗。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奥林匹克运动的领导层在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中立场鲜明、态度积极并及时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如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反对种族歧视委员会等,有力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反对民族压迫、种族歧视的正义事业。奥林匹克运动还强调体育是每个人的权利,保证妇女能平等参与。在1924年第8届巴黎奥运会上,正式承认女子参加奥运会比赛的权利。国际奥委会还致力于在各种国家的和国际的体育管理机构中为妇女创造平等工作机会。自1996年起,国际奥委会组织召开了3次世界妇女与体育大会,对提倡男女平等、促进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奥林匹克运动还对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给予特别关怀。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正式规定承办国奥运会组委会要同时承担残奥会的组织举办任务。

第三,主张不断进取、公平竞争以及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的有机统一。竞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形式之一。人们在竞争中,通过向世界强手和先进水平挑战,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奥林匹克最

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强调的就是这种竞争精神,而公正原则是参与奥林匹克竞争的行为规范。同时,奥林匹克运动通过有意识地采用一些突出国家外部标志的仪式,如为优胜者升国旗、奏国歌等,增强人们以国家为单位的民族认同感;而通过在奥运会上向人们展示世界各国各民族优秀文化、各国家运动员出类拔萃的身体能力和精神风貌,通过在闭幕式上所有运动员牵手而行、亲如手足的场面,又使人们感到世界是一个大家庭,引导教育人们尊敬其他国家和民族,从而培养人们关爱世界的博大情怀。长期以来,公平竞争、不断进取,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有机统一的奥林匹克人文精神,一直激励着各国运动员及民众为祖国争光,为世界的和谐发展而努力。

第四,对世界和平与进步的追求。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之一是促进世界和平,建立更加美好的世界。《奥林匹克宪章》指出,“为达到这一目的,奥林匹克运动独自或与其他组织合作,在其职能范围内从事促进和平的活动”。在现代奥运会的百年历史中,奥林匹克运动曾多次超越国家、地区和民族间的矛盾,为发展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例如,第16届和17届奥运会分别解决了东、西德国歌和会旗问题;第18届东京奥运会向全世界发出了和平、友谊、消灭战争的呼吁。国际奥委会还提出在奥运会期间实行休战。2007年10月,第62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由中国提出、186个会员国联署的《奥林匹克休战决议》。这是联大连续八次通过《奥林匹克休战决议》。另外,国际奥委会、各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各国各地区奥委会等奥林匹克运动组织体系中的成员,积极为战乱、受灾地区人民提供人道主义支持和物质援助。这些努力与人类社会正义事业的目标相一致,使奥林匹克运动成为世界和平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坚持以人为核心的理念。奥林匹克运动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这使它在开展一切相关活动中始终把人文关怀置于首位。比如在1932年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奥运村的首次修建结束了运动员在赛场附近旅馆住宿的历史;同时,规定运动员按名次登上相应高低的台阶,一反过去授奖人站在台上而获奖运动员反而在台下的做法。再比如,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首次将奥运村设为住宅区和国际区两个部分,分别为各国各地区代表团的驻地和活动娱乐场所,两个区域设施齐全,并设有宗教中心,为运动员的宗教活动提供了方便。近些年来,为更加深入体现以人为核心的理念,国际奥委会对每一届奥运会的申办城市都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并通过与承办城市签署《主办城市合同》等文件,在组织竞赛、场馆设施、生态环境、服务组织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确保为运动员和所有奥运参与者提供优质的组织和服务工作。比如,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奥运会组委会应提供一座至少在奥运会开幕式前两星期至闭幕式后3天期间可入住的奥林匹克村”。另外,在餐饮、医疗、交通等各方面,也都有严格要求。

奥林匹克运动虽然起源于西方,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但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包含着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反映了超越地域、种族、文化的人类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与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契合点。现在,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来到中国。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和殷切希望。在7年多的奥运筹办实践中,我们围绕有特色、高水平的目标,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其中,“人文奥运”是核心和灵魂,使奥林匹克的人文精神在13亿中国人民中得到广泛的实践和弘扬,不仅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更有力促进了我国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凝聚了民心,振奋了民族精神。“人文奥运”的理念显示出极强的民族凝聚力。举办奥运会得到了全国人民及海外华侨华人的热情支持,充分体现出人文奥运所具有的全民参与特点。早在申办奥运时,我国就曾创下了96%这一奥运史上最高的民众支持率。筹办以来,广大群众对奥运的支持热情持续高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就是由102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海外华人华侨及港澳台同胞捐款近10亿元建设的。报名参加北京奥运会赛会服务

工作的志愿者达到113万人。火炬接力传递活动把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力量进一步凝聚起来,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的爱国热情、不屈不挠的奋争精神。民心因奥运而凝聚,精神为奥运而振奋。由此形成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和奋斗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展示和提升了国家及民族形象。高度重视体育与文化的结合,弘扬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加深与各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是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重要内涵。筹办奥运以来,我们以文化为载体,先后发布了北京奥运会会徽、吉祥物、主题口号等主要标志。这些标志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与奥林匹克传统的巧妙结合。特别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口号,以“和谐之旅”为主题的火炬传递,突出“文明”、“和谐”两大主题的奥运会开幕式,更是集中体现了人文奥运所蕴含的和谐价值观,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致力于和平发展的坚定信念,树立了中国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国家形象,为我国的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在筹办工作中,我们坚持人民参与奥运、奥运造福人民的原则。筹办以来,北京在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等各方面都有了巨大变化,使千百万居民直接受益。在场馆的布局和功能上,我们既满足奥运会竞赛的要求,也考虑赛后群众开展娱乐健身活动的需要。在城市规划方面,结合举办奥运会实际需要而重新修订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了“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精髓。从2003年1月起实施的“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提升了全社会的文明素质。提倡“人文奥运”理念,就是要更为广泛地普及奥运知识,传播奥运精神。筹办以来,我们始终把开展奥林匹克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北京奥组委和教育部联合发文,在全国40万所中小学中普遍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目前,在全国设立的556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在北京市210所中小学开展的“同心结”国际交流活动,以及在全国广泛开展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等活动,使北京奥运会成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素质的重要载体。

——提高了北京奥运会及城市的整体服务水平。突出“以人为本”思想,以运动员为中心,为所有奥运会参与者提供优质服务,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奥运会组织工作人文内核的重要方面。我们提出了“遵守惯例、标准统

一、尊重个性、注重细节”的服务原则,并通过举办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全会、国际体育大会等各种国际会议的机会,深入了解各国奥运会参与者的需求,细化服务内容,调整和完善服务方案。现在,无论是在安全祥和氛围的营造,“善待媒体”方针的落实,还是在奥运竞赛、住宿、交通、餐饮、医疗等方面,我们为运动员和所有奥运会参与者提供的高效、便捷、优质服务,正随着奥运赛事的进行而不断体现出来。广大志愿者的微笑,市民的热情好客以及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更是把北京奥运会以及中国人民的人文风采展现在各国宾客面前。

目前,北京奥运会各项赛事正在紧张、激烈、有序地进行着。在这世界瞩目中国和北京的时刻,我们将继续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全力以赴,扎实工作,为实现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目标,为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做出最大的努力。

(作者: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关系

班级:储运0906

姓名:徐晨

序号:13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中国更好的走向世界提供了良机。同时,奥林匹克运动将对具有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中国在政治 、经济、文化上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之机,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及自我更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数千年来中国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包括了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的文化积累。它博大精深,其内容包括极其丰富的物质成就和无比深厚的思想内蕴,渗透着中国人的哲理和智慧。

(一)代代相传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以公灭私、公而忘私、以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为重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如:“舍生取义”“尽忠报国”“天下为公”等已成为人们所尊奉的崇高的道德要求。从范仲淹的忧乐观,到文天祥的生死观,再到林则徐的祸福观都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

(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载,奋发向上的品质,是一种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意志。“强健有为”,“自强不息”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愈是挫折愈是奋起抗争的精神状态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礼记》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求人们同时也要求国家和民族自力更生积极进取革新图强。就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自强不息不断进取革新图强。不自强就落后,落后就挨打。历史不止一次地给出了证明。所以说自强不息勇于进取是人生之本、民族之魂。

(三)求真务实的实践品格

中国传统文化以人心和人生为观照,因而是面向现实,重视人生的。如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等。另外,在农业社会供应不足且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国人考虑的主要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比较看重物质层面的需要和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很少有人信奉宗教信仰,往往把宗教作为一种实现现实生活要求的工具或摆脱现实生活的无奈的归宿。

(四)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意识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旨在承认和肯定人与自然、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思维规律与自然规律有其近似性、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处理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努力营造一个有序的道德社会。因此,“中庸”也导致中国民族恶斗死,宁忍辱(陈独秀语)即忍、让、仁等观念深入人心。另外,如:“家和万事兴”、“知足常乐”都是“中庸”在不同方面的写照。今天,我们与时俱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坚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前进中的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五)追求完善的道德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崇尚道德修养,追求道德修养的尽善尽美。孔孟主张修身为本,以德服人、正心诚意、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焉。他们认为“修”“齐”的目的是“治”“平”进

而实现天下大同。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自古重视道德修养,历来把道德作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在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今天,我们选拔人才的标准就是德才兼备。这又一次说明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二、奥林匹克运动是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先进文化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一百多年,从奥运会的举办国和国际奥委会委员的组成中,我们不难看出,西方国家举办的奥运会要多于东方国家,东方国家只有日本和韩国举办过。另外,奥委会的决策层由西方人士主导,在国际奥委会的123名委员中52.6%来自欧美国家。还有奥运会的竞赛项目中源于西方的运动项目站绝对主导地位。在夏季奥运会的28个大项的300个小项中,除极个别项目像柔道和跆拳道以外,其余均为西方运动项目。因此,奥林匹克运动带有强烈的西方文化色彩。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通讯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交融比以往更迫切。所以,奥林匹克文化的多次交融促成其更加丰富先进,引领世界潮流,从而它会主动迎合这一趋势与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东方文化交融、碰撞,为奥林匹克运动注入新的活力。

三、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特征

(一)鲜明的象征性

顾朝旦多次说过,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伟大的象征。”的确,奥林匹克运动表现了人类社会的团结、进步、友谊。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有一系列独特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标、奖牌、吉祥物等。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用简明洗练的艺术形象符号,表达奥林匹克思想的基本点,将抽象的概念变为可见的、可听的、可触的物质文化,反映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深化认知。如:奥林匹克标志:蓝、黄、黑、绿、红互相套接的五环表示着五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今天,奥林匹克五环已经成为世界和平、民族团结的 象征。再如,奥林匹克吉祥物:多用本民族传统文化中喜闻乐见的动物,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拟人化,从而变得更加诙谐而富有人情味,成为奥运会的象征物。

(二)浓郁的艺术性

在奥林匹克各种活动中,为了增加高雅的情趣,人们运用各种艺术手段,使这些活动达到极高的审美意境,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奥林匹克运动意在创造和展示一美的世界。这里不仅展示世界第一流的人体美,如人体形态美、力的美、运动的美等,而且也集中了其他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的美。人们创造这些美好事物的同时也加深了自己的美感修养,而人们对这些美好事物的欣赏,也就是接受美感的过程。美在现实社会的作用,就是陶冶人的情感,协调社会生活,达到人与生活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提倡美,以美来陶冶人的精神,可以使现实生活得到升华。在这种意义上说,奥林匹克运动也是一种大规模的美育过程,运用艺术美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的精神风貌,这也是人文性的重要表现。

(三)内涵的丰富性

奥林匹克运动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去挖掘展示人类社会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从而使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涉及范围较大,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个体到社会,从具体到抽象的各个方面。因此,各种文化形式和艺术手段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成为这一恢宏的社会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奥林匹克运动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天地。这里有别具特色的奥林匹克建筑、形象生动的绘画和雕塑、旋律起伏的声乐、舞蹈、文学和歌舞等。

(四)组成的多元性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源于希腊,因而带有浓厚的以古希腊文化为主体的西方文化的烙印。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百年,普及全世界,无论从参赛国家,还是参赛运动员都越来越多广泛。奥运会的规模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要求其文化的多元性。奥运会在哪儿举办,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就要与举办国的文化相互交融,从而组成其文化的多元性。另外,奥运会还会吸纳举办国的民族传统项目,如:日本的柔道、美国的篮球、巴西的足球等来丰富自己,因而使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特色彼此兼容,相互包容发展成为五彩缤纷的多元文化,为奥林匹克的持续发展和生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肥沃的土壤。

四、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而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奥林匹克运动尤其是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将更能激发起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鲍明晓认为,“有三件事可以提升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是出现战争,二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三是出现能吸引全民族持续关注的重大事件。”前两件目前我国不会出现,而持续两周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恰恰是符合第三个条件的重大事件。奥运会期间世界各地的教练员、运动员官员等聚集北京,各国都会转播奥运会,当五星红旗在奥运会赛场升起,每一个炎黄子孙会为之欢呼、骄傲、自豪。因此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得到充分展现。

(二)“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将激励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进取“更快、更高、更强 ”的口号,不仅仅在于运动场上的优异成绩,而是向全人类发出的奋力拼搏、开拓进取、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号角。这与中国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一致的。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个人的完善和进步、民族的发展和强大,奋发向上、自强不息是其动力之源。现在,奥林匹克口号已经超出原来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又一动力。正是由于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创新进取,我们才有今天的繁荣与发展,才有取得举办奥运会的资本,才有与奥林匹克运动全面接触的机会,而二者的碰撞必将给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动力,从而为中国走向世界提供先进文化的支持。

(三)务实的实践品格与美好的理想相结合

求真务实的实践品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从过去的小国寡民到现今逐渐富裕的农民,他们仍然关注的是自己的现实以及可能实现的美好理想。但是,今天的中国是开放的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也应该是面向世界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既需要实事求是,又要有美好的共产主义理想作为指导,既要适应现在的潮流,又要有将来的美好蓝图。这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也是一致的,即为建立和平、美好的世界而努力。因此,实践与理想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结果。

(四)和谐意识将有新的科学内涵

卢元镇认为,“奥林匹克文化是一种强者文化。”因为最初是“永远超过对手,永远争取第一”口号中也反映了强者的意志。虽然现在进行了修正,但仍是一种强势文化即西方文化,因为它从许多方面反映了西方人的意志。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完全排斥奥林匹克文化的。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良好的兼容性会吸收其先进的思想内容。这样既保留了传统又不失新意,更重要的是和谐意识有了新的内涵即个性的张扬、自我的展现。其中的张扬、展现是适应现代社会并与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另外,现实许多条件下再讲中庸就是不思进取、碌碌无为,就是落伍,更不用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了。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贵和持中”将有新的内容加以充实,否则我们将被抛弃。

(五)道德修养将进一步提升

公正、公开、公平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既指运动场上公平竞争,也是指运动员必须遵守规则、光明磊落、平等公正,它是人类社会竞争的典范。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

修养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素来有“文明礼仪之邦”的美誉,历来把道德修养作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其中,儒家道德最具有代表性,讲求仁、义、礼、诚,为其最高道德原则。另外,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经过西方文化的催化,不但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建立平等的观念,而且还有利于市场道德观念的建设。我国的现代化正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道德建设是其重要的支柱之一。因而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对于我国不平等的思想观念是一次洗礼,对于市场中的不正当行为是一次整顿,从而使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第三篇:中国定向运动发展历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7-045-02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归纳了1983年-2017年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旨在通过对中国定向运动30余年发展情况的研究,发现其演变轨迹和变化规律,为中国定向运动进一步的普及和推广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定向运动 发展历程 阶段特征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指出:必须根据过去,为着未来,研究现在。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城市定向赛如异军突起,以迅雷之势席卷国内一线城市。2017年,国内GDP排名前10(2016)的城市中,有8个城市举办了城市定向赛,直接参赛人数近5万人。城市定向赛的风起云涌之势,昭示着中国定向运动已经进入多元化、快速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回顾并研究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对于中国定向运动未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983年-2017年间,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历程(不含中国港澳台地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参赛文献资料来源于: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获取“定向运动”、“发展历程”相关文献;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官方网站;定向运动相关专著;政府部门相关方针政策等。

2.专家访谈法

通过实地走访及电话沟通方式,先后访谈了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副秘书长许涓,中国定向运动协会裁判委员会主任栗维安,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地图委员会主任张新安,全国青少年定向锦标赛(2017-2020)总裁判长尹昊,就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演变,同上述专家深入交换看法,获得了实践经验和建议。

3.田野调查法

自2010年以来,该文作者曾多次作为裁判员参与全国青少年定向锦标赛、全国定向锦标赛、全国定向冠军赛、中国定向公开赛、“中国杯”国际定向越野巡回赛、世界定向排位赛等赛事的执裁工作;曾作为主要技术团队参与第

一、

二、三届河南坐标城市定向赛的线路设计和执裁工作;作为定向运动课程教师参与体育教育专业定向运动专项班的教学工作。期间,作者深入定向运动普及推广、赛事运作、教学训练等工作的第一线,较为全面地定向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和变化。

二、结果与分析

(一)本文定向运动的概念界定

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International Orienteering Federation,简称IOF)是定向运动在国际上最高的管理机构,1961年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成立。IOF官方网站关于定向运动的解释为:定向运动是一项兼具体力和智力的运动项目,其基本思路是在地图和指北针的帮助下,按照预定的顺序,快速到访若干个检查点。为了选择最佳的线路,运动员需要仔细判断地形特征,并以最快速度完成所在线路才可获胜。定向运动的独特性在于运动员必须在高速奔跑的情况下,辨别方向并快速做出决定。

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以上关于定向运动的解释,更多是从专业的角度进行的表述。但是,本文对中国定向运动功能的研究,涉及到定向运动发展的各个层面,不局限于专业领域和竞技领域。因此,本文所研究的是广泛意义上的定向运动,是“大定向”的范畴,即凡是借助地图导航的运动皆可称为定向运动。同时,此处的地图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定向地图,既可是定向地图,又可是任何一种其它地图,例如行政图、交通图、旅游图;可以是二维平面图,也可以是卫星图、三维图;既可以是有形的实体地图,也可以是存在大脑中无形地图。

(二)中国定向运动发展历程研究

1983年3月,在张晓威的组织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广州)参照国际定向运动竞赛办法,在广州白云山进行了一场“定向越野实验比赛”。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大陆定向运动的开端。根据社会发展的背景、体育政策、定向运动的普及程度等特征,可将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起步、上升、快速发展等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及特征

1983年至1991年为中国定向运动的起步阶段。同世界定向运动的发展相似,中国的定向运动起源于军队系统,军队院校成为推动定向运动发展的先行机构。

本阶段内,全国性的定向组织和指导机构还未成立,定向运动的赛事活动、培训班、研讨会多为地方自发组织,尚无统一的计划和管理。原国家体委开始以举办赛事及培训班的形式推广定向运动,并同国际定向联合会接触,1991年12月成立中国定向运动委员会最终成立。起步阶段的特征表现为:

(1)各级各类定向赛事的涌现成为发展主线

军队院校、各级测绘协会、各级体委及定向协会纷纷举办定向赛事,成三足鼎立之势。军队院校方面仅198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在广州;5月,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在重庆;5月,解放军测绘学院在郑州分别举行定向越野比赛。北京测绘学会、广东省?y绘学会、西藏测绘学会、湖南省测绘学会、中国测绘学会、甘肃省测绘学会、南京市测绘学会等各级测绘学会纷纷举办定向赛事。自1985年开始,原国家体委不定期组织区域性、全国性定向运动赛事。

(2)地方性定向运动协会组织开始成立

1985年9月,深圳市定向运动协会成立;1987年2月,桂林市定向运动委员会成立;1990年12月,株洲定向越野运动联合会成立;1991年3月,北京定向运动联合会成立。

(3)定向运动培训班及研讨会初见端倪

1987年4月,由中国测绘学会主导,湖南省测绘学会参与的“全国定向运动骨干培训班”在长沙举行。1991年6月,中国测绘学会组织的“全国定向运动教练员培训班”在长沙举行。

2.上升阶段及特征

1992年至2007年为中国定向运动的上升阶段。1992年7月,中国作为正式会员国,加入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IOF),这一事件为中国定向运动由起始阶段发展至上升阶段的转折点,中国定向运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始走向常规化和制度化。上升阶段,中国定向运动发展特征表现为:

(1)定向运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的逐渐增多

1996年、2000年、2002年、2004年,中国定向协会先后派代表参加了国际定联代表大会;“世界公园定向巡回赛”先后在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举办;2004年,组建中国国家定向队和中国青年定向队,首次参加“世界定向锦标赛”。全国性定向运动管理机构成立,国内定向运动赛事活动、培训班、研讨会数量大幅上升,形成常规化和制度化。

1993年,原家体委成立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下设无线电定向运动部,管理全国定向运动项目,此后,1994年9月开始举办“全国定向锦标赛”(北京怀柔),2004年5月开始举办的“全国定向冠军赛”,这两项国家级赛事已成为常规,每年一次。2002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从2002年起实施定向运动裁判员等级制度。

(2)定向运动与旅游行业的显现融合发展,定向赛事的商业化价值受到关注

2002年开始,在四川、广东、湖南、江苏等地举办的“全国城市定向系列赛”。

3.快速发展阶段及特征

2008年至今为中国定向运动的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4月27日,中国定向运动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旅游城市全能定向越野赛“楠溪江”站,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开幕。全能定向这个全新概念开始进入定向领域,它融合徒步定向、山地车定向、游泳定向、溯溪定向等多种定向形式为一体。国家级全能定向赛事的出现,成为中国定向运动多元化、快速化发展的开端。此阶段的发展特征表现如下。

(1)专业性与大众性定向运动发展并驾齐驱

以中国定向运动协会为例,其主办的全国定向锦标赛、全国定向冠军赛、全国青少年定向锦标赛3项专业性定向运动赛事形成常规性赛事,每年举办;其主办的中国定向公开赛、“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中国杯国际定向越野巡回赛等大众性定向赛事同样举办的如火如荼。

(2)定向运动功能逐步多元化

2008年以前,定向运动因其体智结合的项目特点,为教育系统所青睐,促进了大、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国人更多地关注其健康功能和教育功能。2008年以后,全能定向、亲子定向、情侣定向纷纷出现,特别是2011年以来,城市定向赛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各大城市的举办,定向运动的休闲娱乐功能、经济功能得以凸显。2016年,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定向活动,在北京、上海、广东、河南、山西、湖南、云南等省市遍地开花,其政治功能也受到关注。

(3)社会力量成为普及推广定向运动的生力军

定向运动公司及俱乐部在定向赛事及活动策划组织、运动员训练、定向技术培训、定向公园及基地建设、定向进校园、定向器材研发与生产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定向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第四篇: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

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李娜

2011年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在网球四大满贯赛事上夺得的第一个单打冠军,同时世界排名追至第4位,追平日本选手伊达公子创造的前亚洲女子网球最高排名。2011年10月6,李娜再创历史,成为中国首位获得WTA年终总决赛资格的球员。27日凌晨总决赛小组赛中,李娜以7-

6、6-4的比分击败莎拉波娃,取得总决赛的首场胜利。

李娜作为中国网球职业选手取得的辉煌是所有中国运动员难以超越的,大满贯赛事的冠军是所有职业网球运动员的梦想。奥运会对于职业选手来说占的比例并不多。因为网球是个独立商业化的项目,就是因为这样网球的色彩才更加凸显!

作为体育人我们要知道,网球是即足球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运动。所以网球在世界各地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普遍性。百年来网球的职业赛事冠军都被欧洲选手所垄断,所以李娜突破重围获得大满贯冠军,让亚洲欢喜,让欧洲震惊,让世界惊叹!

李娜祖籍湖北孝感,1982年出生武汉市江岸区,中国女子网球界的领军人物,6岁开始练习网球,1999年转为职业选手,曾经在2002年退役两年。2002年,李娜进入华中科大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就读,还曾担当2004年华中科大校园女生节形象大使。姜山与李娜同一年就读于同一学院同一班级。随着世界排名迅猛提升,李娜很难按时回校参加考试,只能在有限的空余时间通过补考的方式修学分,于2009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学士学位。2004年复出重返国家队。2009年初,网管中心作出允许运动员自主训练、自主参赛、自负盈亏的决定。新措施实施后,李娜被纳入“单飞”名单,开始自己花钱聘请教练、安排训练、支付参赛费用,她的网球事业也一路飞进,成绩上不断取得突破。已经成为“中国的英雄”,也成为了中国体育界的代表人物,是武汉市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2011年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最佳女运动员奖. 2011年6月4日,李娜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夺得苏珊·朗格朗杯。这是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网球大满贯赛事的冠军。在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女单决赛中,李娜在拿下首盘后,又在第二盘末段成功顶住了卫冕冠军、意大利名将的顽强反击,最终以6-4/7-6(0)的比分胜出,创造历史成为第一个捧起网球大满贯赛单打冠军奖杯苏珊·朗格朗杯的亚洲选手,书写了中国网球灿烂的辉煌时刻。凭借该场胜利,李娜成为了自1896年起第一位获得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世界排名升至世界第四,追平日本名将伊达公子此前所保持的亚洲选手纪录。

正反拍实力均衡,正手尤为凶狠多变,素有世界前五之称,移动灵活,底线实力突出,球风以主动进攻为主,这也使她成为我国与欧美选手较量最具竞争力的球员。

现年29岁的李娜已经是现今中国女子网坛最优秀的选手之一,在北京奥运会上也创造了进入半决赛的奇迹,在2010年澳网的比赛中也奇迹般的和郑洁一起携手进入4强,并在2011年澳网中闯入决赛创造中国人在大满贯赛事中的最佳战绩。 李娜是中国女子网球中少有的力量和速度兼备的选手,这得益于她与生俱来的优异身体素质和刻苦的训练,身高173cm的李娜身材高挑,体格强壮,偏欧美化,肌肉发达,肌肉线条明显,身体脂肪含量极低,攻击时正手回球力量极大,发球优秀,速度快,随着近几年的不断进步,反手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李娜拥有强壮的胸肌和臂部肌肉群,这都为她的大力回球提供了基础,同时李娜的大腿异常粗壮,肉多,结实,臀部突出,饱满,这些都是她快速移动中做出高质量回球的保证,李娜的小腿跟腱很长,腿肚肌肉发达,肌肉饱满。腰腹部力量出色,这些都为她的快速奔跑和出色爆发力以及身体的协调性提供了可能,总之,李娜的身体素质是中国乃至亚洲选手中最接近北美,欧洲的选手,与此同时,有兼具优异的技术和不懈精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带给球迷更大更多的惊喜。

中国网坛无数个第一次都属于李娜,李娜是击败世界排名前十最多的中国球员。中国第一座网球单打冠军都是李娜所创造!

李娜之所以红遍世界,个性突出,直来直往,在场内和场外都透漏真实。所以受到世界媒体的强大追捧。

网球是奢华的一个项目,赛事的奖金也是高居世界前几名。截止2011年6月13日,李娜在赛场上取得的奖金收入累积达6,444,632美元。总收入榜上,上升至世界第37位,成为中国网球选手中奖金收入最高的选手。

其中2011赛季还未结束,李娜的奖金收入已累计达322.7万美元,连续第二年单赛季奖金突破一百万美元,并且在2011的赛季总奖金榜上名列第一位。美国《福布斯》杂志于2011年8月2日公布了去年世界体坛女运动员的收入排行,网球选手腰包最鼓,在前十名单中占据七席,其中莎拉波娃连续第七年荣登榜首,韩国花样滑冰天后金妍儿力压中国选手李娜,排名第七。今年收获了澳网亚军和法网冠军的李娜则以800万美元收入排名第八。 这项统计包括了截止到今年7月1日的过去12个月里的运动员获得奖金、薪酬、出场费、特许收入和代言费用。前十排名中网球选手占据七席,这十名运动员的收入总和达到1.13亿美元,比去年提升了一个百分点。 中国选手李娜在获得澳网女单亚军和法网女单冠军后人气和商业价值飙升,已经先后与奔驰、耐克、哈根达斯、劳力士等世界知名品牌签约代言,过去12个月的收入为800万美元,排名第八。《福布斯》预计今年她在网球场外的收入将超过1000万美元,并且认为李娜将是未来最有可能威胁莎娃第一位置的选手!

2011年尽管是一个体育小年,但这并不妨碍中国体坛的各种“金财”。这一年里,李娜凭借澳网亚军和法网冠军,全年的总奖金收入达到384万美元,当然这还没加上冠军背后的商业价值:全年广告收入高达1800万美元。全年总收入22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38亿)!什么奥运冠军、什么恒大球员,统统“秒杀”。 历史性的突破令李娜成为中国体坛的标志性符号,成为中国职业体育跨越式进步的最好注脚。与此同时,历史性的突破以及背后赋予的时间因素进一步扩大了李娜的影响力,随之而来的蝴蝶效应就是,这位法网冠军的商业价值迅速发酵。在这一年里,李娜成了一种现象。在李娜现象背后,则是“娜品牌”商业帝国的迅速崛起。

要知道在2010年,李娜在中国体坛财富榜中仅仅排在第6位,年收入为175万美元。不过,去年7月的福布斯体坛女运动员收入榜中,李娜仅仅排在第8位,榜单显示她在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的总收入为800万美元。随着法网桂冠的加冕,李娜的2011年随后的收入呈现了几何级数的增长。

在2011年终WTA奖金排行榜上,李娜370万美元的收入位居第四(排名第一的科维托娃奖金为514万美元),这也让她成为中国体坛继姚明之后,第二个无论是比赛奖金(年薪)还是商业代言都双丰收的运动员。这一点,即便是巅峰时期的刘翔也无法做到,毕竟在当今世界体坛,特别是中国运动员有所作为的项目中,只有足球、篮球、高尔夫、网球等项目,能做到丰厚的奖金(年薪)与广告收入并重。

值得一提的是,李娜的“成功版本”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参考意义。在当今女子网坛“一姐缺失”的大环境下,虽然李娜并非是绝对的NO.1,但2011年WTA奖金榜上领先她的三名选手科维托娃、沃兹尼亚奇、阿扎伦卡,在商业代言方面的收入都远远无法和李娜相比。一方面是李娜本身依托了中国这个最高速发展的经济体,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广袤的市场,让国际品牌都更愿意青睐这个“性价比极高”的超级明星。

2012赛季已经开始,如今李娜正在澳大利亚代表国家出战霍普曼杯混合团体赛。火热的李娜已经取得三连胜,为她得新赛季开了个好头。下周李娜转战悉尼,开启自己的卫冕之路。1月16日本赛季第一项大满贯赛事,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即将打响。希望李娜仍然有火热的状态冲击冠军!为自己职业生涯的末期,划上完美的惊叹号!

第五篇:中国台球运动协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中国台球协会是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群众体育组织。简称“中国

台协”。英文为“Chinese Billiards & Snooker Association”,简称“CBSA”。

第二条中国台球协会的宗旨是团结全国台球工作者,运动员和积极分子,依靠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五条

第六条

第二章

第七条

第八条

全民力量,指导发展我国台球运动。积极提倡台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努力促进我国台球运动水平的提高。促进全国台球队伍精神文明建设,增进与各国台球协会和运动员的友谊。加强与国际台球联合会的联系和合作。 本会承认国际台联的章程和条例,使用国际台联公布的规则。中国台球协会是代表中国参加相应的国际台球活动及国际台联的唯一合法组织。 中国台球协会是中华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是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承认全国性运动协会。 积极依靠社会力量,求得台球运动自身的发展。 中国台球协会总部设在北京市。任务中国台球协会的任务是根据国家的体育方针、政策和有关法规以及国际台联的有关规定,统一组织协调全国台球运动的发展,推动群众性普及活动和运动水平的提高,促进亚洲和世界台球运动的进步。 本协会的职责是:

1、宣传和普及台球运动,组织广大群众和青少年积极参加台球运动,以增进体质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2、根据国家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国际体育组织有关规定,负责协调、组织举办国际性比赛,向有关部门提出国际活动及有关事项的建议,获批准后负责全面实施。促进国际交流,增进与各国和地区的台球协会的友谊。

3、负责协调、组织全国性的各类、各级台球竞赛和训练工作,加强协会、俱乐部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增进台球运动员、工作者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4、拟定有关台球教练员、运动员管理制度、竞赛制度,报请国家体育

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施行。

5、负责协调、组织台球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的培训工作。制定台

球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技术等级制度。负责运动员资格的审查

和处理。

6、根据国家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全国体总、中国奥委会规定选拔和推

荐国家队教练员、运动员,负责组织国家队集训和参加台球比赛。

7、负责教练员出国任教的选拔和运动员个人到境外训练、比赛的归口

管理工作。

8、负责协调和组织台球运动的科学研究工作。

9、开展与项目发展有关的经营活动,为台球事业的发展积累资金。

第三章会员

第九条本会吸收承认本章程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台球协会,中国人民解放

军、各行业体协、所属台球团体及有影响台球场馆为团体会员。个人申

请入会经批准为个人会员。本会将吸收名誉会员。

第十条会员的权利:

1、有权参加和举办全国性比赛。

2、优先参加协会举办的训练班和其它活动。

3、有权向协会提出修改章程,开展、提高台球运动各种建议。

4、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5、有申请退会的权利

第十一条会员的义务:

1、积极宣传台球运动,认真遵守协会的各项规章制度。

2、会员有义务承办全国协会交给的任务。

3、团体会员及个人会员按时交纳会费,有义务不定期向协会提供经济

上的援助,以发展台球运动。

4、团体会员有义务为协会组织的训练、竞赛、免费提供场地。

5、团体会员有义务接受场地设施和器材的技术评定。

第十二条中国台球运动协会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经协会批准,取消其中国台

球协会会员资格:

1、不向中国台球协会支付应交纳的款项。

2、严重违反中国台球协会章程及有关规定。

3、给中国台球协会造成重大名誉或经济损失。

第四章 组织

第十三条

1、中国台球协会全国委员会是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

2、中国台球协会秘书处是协会的执行机构,全国委员会闭会期间在主

席、副主席的领道。

3、下处理协会的各项工作。

4、中国台球协会各专项委员会是协会的专门性工作机构,日常工作由

秘书处负责组织协调。

第一节全国委员会

第十四条全国委员会实行代表制。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解放军、各行

业系统台球协会及有关部门选派代表,组织中国台球协会全国委员

会。

第十五条全国委员会的职责:

1、听取审查工作报告。

2、通过正、副主席,司库、正、副秘书长和常务委员会。

3、通过和修改章程。

4、讨论通过有关提案决议。

第十六条

1、只有全国委员会有权对中国台球协会章程进行修改。

2、全国委员会委员均拥有表决权。

3、修改章程的提案,必须由协会秘书处或三个以上的会员协会联合

提出,方可提交全国委员会表决。

4、修改章程的提案的表决,均必须在三分之二拥有表决权的代表参

加会议的情况下,方可进行。

5、修改章程的提案,须拥有表决权的代表四分之三多数同意,方可

通过。

第十七条

1、开除会员等重要议案,必须由秘书处或三个以上会员协会、会员

俱乐部联合提出,有三分之二拥有表决权的代表参加表决,其中

四分之三多数通过,方可通过。

2、其它议案,必须由协会秘书处或三个以上会员协会联合提出,有

三分之二拥有表决权的代表参加表决,其中二分之一多数同意,

方可通过。

第十八条

1、中国台球协会主席、副主席、司库、秘书长候选人,经由有关方

面充分酝酿产生,报国家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节专项委员会

第十九条本协会设以下专项委员会:

1、训练竞赛委员会

2、裁判规则委员会

3、器材审定委员会

4、新闻宣传委员会

第二十条

1、各专项委员会由一名主任、若干名副主任和委员组成。主任负责

委员会的工作。

2、各专项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由秘书处提名全国委员会通过。

第二十一条各专项委员会依据其职能,制定工作细则,经协会主席批准执行。 第二十二条

1、训练竞赛委员会职责:

(1)组织运动员、教练员的培训和考察。

(2)负责教练员、运动员的推荐和选拔。

(3)编写训练教材和制作TV教材。

(4)负责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

(5)负责全国和国内的国际竞赛活动。

(6)编写竞赛手册。

2、裁判规则委员会职责:

(1)组织裁判员的培训和学习。

(2)组织、管理裁判队伍,制定有关的纪律和规定。

(3)审核和翻译竞赛规则。

(4)推荐选派参加国际比赛的人选。

(5)审批国家级裁判。

(6)负责对规则的解释。

3、器材审定委员会职责:

(1)审定和批准全国台球比赛器材。

(2)监督和检查全国台球比赛用品之质量。

(3)推荐大型国际比赛用器材。

(4)举办台球器材展览。

4、新闻宣传委员会:

(1)就中国台协的新闻宣传工作提出建议。

(2)起草、修改有关的新闻宣传管理规定,报协会秘书处批准执行。

(3)协助新闻单位组织与安排本项目的新闻宣传。

(4)指导和监督本项目的刊物及比赛电视、广播工作。

第五章 经费

第二十三条经费来源:

一、会费收入。

二、国家资助。

三、社会人士和团体、企业的捐助。

四、本协会社会化经营创收。

五、有偿服务收入和其它正当收入。

第六章 电视广播

第二十四条

1、中国台球协会及其会员协会、会员俱乐部在台球比赛期间,享有通

过电视和广播进行直播和选播的权利。

2、涉及境外的比赛播出或接收,由中国台球协会负责。

第七章 比赛

第二十五条

1、中国台球协会对全国各级正式比赛,由国际台联或亚洲台联委托中

国台协承办的比赛,由中国台球协会直接管理。

2、中国台球协会会员协会之间的比赛或与境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比

赛,由会员协会管理,但必须向中国台球协会申报,批准后才可举

办。

第二十六条未在中国台球协会注册的会员协会、俱乐部,未注册的教练员、运

动员不得参加中国台球协会举办的正式台球比赛。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协会会旗、会徽由全国委员会审定颁发,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

人不得复制。

第二十八条本会如终止工作,需经全体委员会表决,三分之二以上委员通过为

有效,并负责清理债权、债务,向登记机关办理终止手续。

第二十九条本章程的解释权及未尽事宜的决定权属中国台球协会秘书处。 第三十条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上一篇:中国古代史历程总结下一篇:中国航海博物馆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