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英语复习课件

2023-02-24

第一篇:三年级上英语复习课件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件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件范文5篇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件范文5篇1

教材分析:

《小小的山村》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上册第四板块第一课的内容。这是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坐落在山谷里的美丽的小山村的描写,抒发了对美丽的小山村的喜爱之情,语言质朴,用词准确,比喻贴切,首尾呼应。作者以问句开篇,用一个“山环水绕”勾勒出了小山村的总体特点。第二三自然段写了小山村的小和声音美,第四五六自然段则写了具体特点,最后一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首尾呼应。

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都有一定的发展。因此,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欣赏,使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采用“读、悟、赏”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词析句,了解山村的特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培养学生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感受山村的自然之美和语言文字之美,培养想象力。

3、激发学生对乡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品读语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用词的准确与生动。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小山村的美,培养想象力。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认读词语卡片:即使、容易、珍珠、坐落、鸡舍、垒窝、盖房、砌墙、房檐、流淌、衣襟、一层楼、山环水绕、群山环绕。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对课文已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你能用词语概括一下作者笔下的小山村是什么样吗?(小、美、山环水绕)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金波先生笔下的《小小的山村》去看一看那里如诗如画的美景吧!(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指7名同学读本文的7个自然段。

(1)思考:作者笔下的小山村有怎样的特点?用铅笔画出文中的一句话。

(2)读一读“山环水绕”这个词,说说你的感受。想像山环水绕的小山村的美。

(3)指导学生读出问句的语气来。

过渡句:这么美丽的小山村小到什么程度,又坐落在哪呢?

2、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这段中关联词,你知道了什么?

(2)用“即使……也……”说话。

(3)想象深深的山谷的幽静与美丽。(出示山谷图片)

过渡句:在寂静的峡谷里一点声音也没有吗?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当你在峡谷里行走时,都能听到哪些声音?动笔画浪线。

(2)全班齐读,引导学生想象、模仿各种的声音。

过渡句:如此风景如画的小山村还有哪些独特的美呢?

4、自主、合作学习4—6自然段,整体感知小小山村的样子。

出示自学提示

(1)、小小的山村是什么样的?画出表示动作的词,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

(2)、你怎样理解“家家户户像贴在半山腰上,一层房子一层楼。”和“清泉在檐下流淌。”这两句话?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4)、出示练习题:你会填吗?

①这几个自然段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②练习背诵,积累语言。

小结:“贴、流淌、别”这几个动词用得多好啊,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这几句子写得这样生动而又准确。从中体会到作者对小山村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5、再齐读第一和最后一自然段,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

6、写法总结:总-分-总。

三、回读全文。

读中感悟文字的美,欣赏小山村的美。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尝试背诵下来。

四、总结。

金波笔下的小山村,山环水绕,鸡鸣狗叫,歌声嘹亮,清泉流淌,石砌的房屋贴在半山腰,清澈的泉水檐下流淌,真是如诗如画,人间仙境,不由得令人喜爱,令人赞叹。老师希望你们也试着以《我们的乡村》为题来一次练笔,写写我们杨树乡特有的景色,表达一下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只要你从小能勤于练笔你就是未来的金波。

板书设计:

小小的山村

山环水绕

声音

美丽如画建筑令人喜爱

牛羊令人赞叹

清泉

小如珍珠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件范文5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10个一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加深感悟,在课堂内讨论交流使诗义不讲自通。

3、春意盎然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对祖国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习诗歌中出现的10个生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来学习诗歌〈〈祖国的春天〉〉这一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襄:xiāng上下结构词语:襄理、襄樊、襄阳

壤:rǎng左右结构词语:土壤、僻壤、接壤、天壤

嚷:rǎng左右结构词语:吵嚷、嚷叫、喧嚷

汇:huì左右结构词语:汇合、汇集、词汇、总汇

闸:zhá半包围结构外形内声词语:闸门、开闸、关闸

蓝:lán上下结构词语:蓝天、蓝色、天蓝形近字:篮

荡:dàng上下结构上形下声词语:荡漾、激荡、晃荡

漾:yàng左右结构词语:荡漾

冈:gāng半包围结构,同字框词语:山冈、青冈、井冈山

质:zhì半包围结构,会意字,贝字部词语:质量、质地、

三、练习

嚷()襄()壤()

蓝()篮()

岗()冈()

四、初读诗歌。

(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天是美好的,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这美丽的春天正悄悄来到我们身边,和暖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吗?想看到在这辽阔土地上发生的变化吗?就让我们跟随着春姑娘的脚步去看一看吧!

二、感悟诗歌:

1、齐读课文,整体感悟。

问题:春姑娘都去了哪些地方?

用第一节中的一句话来概括。2、学生自主学习(2-6)节

(1)她都去了哪里?(板书:田野、河流、草原、山冈、村庄)

(2)春姑娘来到这些地方,这些地方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3)小组汇报

3、发挥想象:春姑娘还会去哪里呢?那里会发生什么变化,请你发挥想象也来编一节诗歌来描绘、赞美祖国的春天。

4、找出诗歌的一句话来概括祖国的春天。(美丽、欢畅)

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四、完成课后习题。

耀眼的金光黑油油的土壤银色的波浪

蓝色的海洋快乐的笛子

作业:1、书写一类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祖田野

国河流

的春姑娘草原美丽、欢畅

春山冈

天村庄

……

词语积累:

襄阳土壤吵嚷汇合水闸蓝色荡漾山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件范文5篇3

教材简析:

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这首诗描画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诗句通俗易懂,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儿形象,使人感到逼真、亲切。

结合本单元反映儿童生活的主题,及学习人物描写方法的要求,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体验情感,丰富学生的积累,陶冶爱美情操。

学情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往往喜欢主动探究问题。本诗浅显,借助书上的画面和注释,学生理解起来不难,因此,重点可放在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培养想象力上。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到朗读、背诵本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3、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关于乡村儿童生活的诗,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并揭题。

二、简介作者,描述一个与诗有关的故事引生读诗文。

(一)、初读诗文,读后表扬学生中好的学习方法,渗透给学生。

(二)、结合注释,再读诗文,要求边读边想象。

1、说说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情景?并说出根据诗中的哪些词句想象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相关的词句完成诗抄。

其间解决下列问题。

(1)儿童的样子。

(2)“垂纶”的意思,在诗中找出近义词。

(3)儿童专心钓鱼的神态动作。

说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想象力,启发学生自己去诵读、思考、领会,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能力。

三、表演再现,品读诗句。

师:我们一起让自己想象的画面活起来。

(一)、准备阶段

1、让学生根据诗文安排环境,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安排?

2、根据诗文安排角色,为他们改变一下形象,选择道具,并根据诗文说出理由,帮助理解古诗。

3、用语言对装扮后的环境、人物进行生动描述,进行语言训练。

(二)、表演阶段

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

2、在表演中,教师适时穿插询问。

问路人:刚才你一脸焦急,怎么现在面露惊喜?

你看到了什么?能不能吟出一句诗?(生吟第一句。)

问稚子:你远远地摆手是想告诉他什么吗?(板书:暗示、示意)

你为什么不出声和他说呢?

看他走过来你的心情怎样?你觉得这句诗怎样读最能体现你的心情?(生品读第二句诗)

3、学生品读全诗。

(三)、背诵积累

说明: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鼓励学生合理地想象,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自主领会到感情,培养观察说话的能力,训练描写人物的方法,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和乐趣,变得即好玩又有目的性。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脚和情感,进入古诗描绘的境界,感受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四、拓展

师:诗读完了,可是故事结束了吗?此时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根据自己的想象续编故事。

说明:问题指引了续编的方向,由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充分的观察,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练习。

点评

本课时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设计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表演为依托,通过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动作的刻画,既让学生领会了诗意,也让学生体会了感情,受到的语文训练是多方面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积累了对人物描写的方法的运用。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件范文5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秋天,读懂课文,入情朗读,边读边想象,从秋天的不同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体会诗人表现秋天的方式,在理解、朗读背诵中发展语言,受到情感的熏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从秋天的声音中想象秋天景色的美好,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体会秋天的神韵。

教学难点:

仿照诗歌的形式,仿写诗文。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读题引入。

1.秋天是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秋天是个味道丰富的世界,秋天还是一个美轮美奂的音乐厅。在你的印象中,秋天有哪些特有的声音?

2.这一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去听秋的声音,请大家齐读课题——《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二、初读课文,感知诗歌内容。

1.教师范读诗歌,注意听清每一个字的字音。

2.学生自由练读,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借助文中拼音和工具书识字。

3.请四名学生分别读诗的各小节,纠正字的读音,注意象声词“刷刷”读时要轻。认读并学习“刷”。

板书:刷刷、蛐蛐。

4.每一小节诗都描写了秋天里哪些事的声音?默读课文,拿出笔来在书上画一画。(第一小节:黄叶与大树道别;第二小节:蟋蟀与阳台离别;第三小节:大雁叮咛、秋风歌吟)

三、再读课文,关注字词。

1.黄叶与大树道别,“道别”一词你还能换成文中的另一个词语吗?(离别)板书,学习“离”,注意“离”字的写法,指导写一个“离”字。

2.蟋蟀与阳台是怎样离别的呢?诗中是怎样描写的?读一读。(鼓起音翅)将翅膀张开,学习“翅”。发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就是离别的歌韵。

3.出声读第三小节诗,体会天空、田野里的声音。学习“雁、暖、咛、掠”,理解“叮咛”的意思。

4.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美妙的声音,我们置身于秋天的大自然中,仿佛走进了一个音乐厅,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音乐厅?(辽阔、透明)学习“辽”。

巩固黑板上的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四、多种形式读课文。

可以同桌配合读、分小组读、男女比赛读、齐读等。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秋天里还有哪些声音?想一想,写下来。

板书设计:

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刷刷离翅辽雁

暖咛掠

第二课时

一、指导读题。

板书课题,指名读题,你想突出哪个词就重读哪个词。

1.重读“听”——你想怎样去听?(好好、用心、仔细去听)

2.重读“秋的声音”——是听秋的声音,而不是春、夏、科的声音。

3.重读“我们”—是我们去听,而不是你们,一定要有我。

好,现在我们一起去听秋的声音吧!

二、感受诗情,读出感情。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7页,自己在下面美美地读一读这首小诗,然后思考:你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

(学生先读文,再说听到了什么声音)大树抖抖身子,是黄叶落下的声音。

哪一小节诗使你听到了这种声音。(板书:黄叶刷刷)

2.谁听过黄叶下落的声音?(学生模仿:刷——刷——)指导读:刷刷,读整节诗。

3.能不能把大树抖身子的样子读出来?(看图片,感悟读)

如果学生读得快、重,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思考:树叶是想马上离开大树的束缚吗?心想,我终于自由了吗?引导学生领悟到应该读得轻一点、慢一点,读出黄叶对大树依依惜别之情。

4.这时,黄叶要与一同走过春、夏、秋三个季节的大树道别了,它可能会对大树说些什么呢?(大树由根部吸收养料,经枝干输送给叶片,才使黄叶长得这样漂亮,我们还把它收藏为标本呢!这时黄叶要脱离大树的`滋养,它还会对大树说些什么呢?)

(1)这是一片念旧情的黄叶,是一片知道感恩的黄叶,是一片不善表达,但把情谊铭记心中的黄叶……你们一定能把这一小节读好,谁来读一读?

(2)我们一起把黄叶对大树的情谊通过我们的朗读表达出来。(齐读)

(二)学习第二小节

1.你还听到了哪些声音?

学生读,蟋蟀蛐蛐的叫声。(板书:蟋蟀蛐蛐)教师板书,学生读诗。

2.作者把蟋蟀的叫声想象成蟋蟀和阳台离别的歌韵,歌韵是什么意思?(和谐、动听的声音。)

3.蟋蟀把自己和谐、动听的歌声留给阳台,它怎样唱出这首歌的呢?文中有一个动词告诉我们,快找一找。(鼓起)

4.作者为什么要写蟋蟀“鼓起”,而不是“张起”、“伸展”呢?

5.模仿做鼓嘴的动作,理解鼓的含义——憋足气,用尽全身力气,把声音叫得响响的。

6.蟋蟀马上就要与阳台长时间分开了,它要把最嘹亮的歌声献给阳台。老师把它们离别时声音录了下来,请同学们听一听。(听声音)

7.谁能读一读这小节诗?

(三)学习第三小节

1.师接着读第三小节诗。

2.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板书;大雁叮咛)

3.你们听过谁对你的叮咛?(妈妈、姥姥、姑姑等)

他们对你叮咛些什么?他们叮咛的话语,你听后有一种什么感受?(感觉心里暖暖的。)这两行诗应该怎样读?

4.大雁追着去叮咛,紧赶慢赶的,很怕把谁落下,想一想大雁可能会向谁叮咛?会叮咛些什么呢?

山川、河流、田野、村庄、街道、城市里的动植物,还有人类。只要它飞到哪里,叮咛的话语就留在哪里。文中哪个词能体现出大雁留下了串串叮咛,飞到哪,叮咛声就留在哪?(撒下)做动作,再读。

5.这是一群多么富有爱心的大雁,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行诗。

6.田野里又有什么声音呢?

(丰收的歌吟。板书:丰收歌吟)

7.秋风掠过田野,给我们送来了什么硕果?(用ABB式词语来形容)

8.当一阵阵秋风轻轻拂过田野,使田野里的颜色发生了多姿多彩的变化。你们看,田野由绿色变成了淡黄色,又由淡黄变成了金黄,这不,农民们开始忙着收割了。你仿佛听到田野里传出什么声音?

9.秋天,人们是这样的快乐、喜悦,就带着这种感情美美地读一读后两句。指名读,男女同学配合读整首诗。

(四)学习第四小节

1.大家听,黄叶刷刷,蟋蟀蛐蛐,大雁叮咛,丰收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音乐厅。

2.学生端起书,一起齐读最后一节。

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音乐厅?(辽阔、透明)为什么说这个音乐厅是辽阔、透明的?你如何理解?(作者把整个大自然都看做一个音乐厅,它是广阔的、无边无际的;说它透明,是因为秋天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空气格外清新,放眼望去整个音乐厅没有墙壁,没有阻碍,所以是透明的。)

4.要把这种空旷、奇妙的感觉读出来。

5.大自然这个造物主实在太神奇了,赋予了秋天这么多美妙、动听的声音,让我们一起把这首小诗读一读。老师和大家配合读好吗?师生配合读诗。

三、学作诗人,扩展延伸。

1.是啊,这样一个辽阔、透明的音乐厅,你要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许多秋的声音呢。除了文中向我们介绍的这几种声音,还有什么呢?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3.仿写: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诗人那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可以仿照诗中的某一小节来写,也可以借助老师给的提示来写。

听听,秋的声音,果园里(池塘边,马路旁,森林里,校园里,花坛里……),是。

4.写完后,交流展示,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要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

总结:秋的声音,在丰收的田野上,在辛勤的汗水中,在金黄的谷穗里……只要你用心去听,就会听到更多秋的声音。

四、作业。

1.完成自己创作的小诗,可以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搜集有关秋天的诗歌、散文,美美地读一读。

板书设计:

黄叶刷刷

蟋蟀蛐蛐

我们去听秋的声音“音乐厅”

大雁叮咛

丰收歌吟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件范文5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2个二类生字,会写7个一类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春意盎然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展示一组春天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是春天的图景,有春天筑巢的小燕子,各种春天开放的鲜花争奇斗艳)

这春天是那么美丽多姿,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送春》。

二、朗读古诗。

1.师范读古诗。(记住生字的读音)

2.教师领读古诗。

3.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求朗读准确、熟练。

4.齐读古诗。

5.指名读诗。

三、理解诗意。

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诗的含义。

2.组内合作汇报,说说自己读懂了哪句诗。

啼血:据传杜鹃悲鸣时嘴里流血。

3.在理解诗义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四、学习生字。

尤:yóu独体字尤其、尤其是、无耻之尤、以儆效尤

犹:yóu左右结构犹如、犹疑、犹豫不决、记忆犹新

形近字:优/忧/鱿

帝:dì上下结构,象形字,巾字旁帝国、帝王、皇帝啼:tí左右结构,啼叫、啼鸣、啼哭、啼笑皆非

唤:huàn左右结构呼唤、叫唤、召唤、使唤、呼风唤雨形近字:换/焕

五、完成课后习题。

1.略

2.古诗积累:①熟读诗歌②说说诗歌大意。

《江南春》

[注释]①山郭:山城。②酒旗:古代酒店外面挂的幌子。

[译文]:千里江南,到处莺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春日》

赏析:

诗歌叙述诗人外出河边寻春踏青,一眼望去就感觉到处焕然一新。为什么?因为天地间吹开了和煦的东风,东风催得百花齐放,百花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诗人赞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历来也被传为名句。

六、作业:

1.背诵古诗,把古诗的意思讲给家长听。2.书写一类生字。

板书设计:

送春燕子留恋春天

杜鹃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

3000公顷=()

年全年有() 平方千米天日=()时 48个月=()年4时=()分 20086

1厘米=()毫米1分米=()厘米100厘米=()分米=()米 1米=()分米80分米=()米400厘米=()分米=()米 60厘米=()分米2分米=()厘米1米- 4分米=()分米 9米=()分米10厘米=()分米120米- 28米()米 600厘米=()米6米=()分米35分米- 25分米=()分米 3分米=()厘米10米=()分米1分米5厘米=()厘米 12米=()厘米2400厘米=()米7米-2米=()米=()分米 7分米=()厘米500厘米=()分米13厘米+17厘米=()分米 40分米=()厘米3米=()分米6分米+44分米=()米 80厘米=()分米2米=()厘米24米-4米=()米

100厘米=()米2分米=()厘米2米=()厘米=()毫米 4厘米=()毫米8分米=()厘米15分米+85分米=()米 5米=()分米40厘米=()分米6米=()分米=()厘米 60分米=()米5米=()分米1米-2分米=()分米 7分米=()厘米7分米=()厘米46厘米-16厘米=()分米 200分米=()米3米=()厘米3米+12米=()分米 7分米=()厘米5分米=()毫米17厘米+23厘米=()分米 100毫米=()厘米600分米=()米25分米-10分米=()分米 90分米=()米30厘米=()毫米71分米+29分米=()米 80分米=()米1分米=()厘米20米=()分米=()厘米 300厘米=()米25分米=()厘米2300米-300米=()千米 60分米=()厘米800厘米=()米28千米+42千米=()千米 600毫米=()厘米50分米=()米84厘米+16厘米=()米 40米=()分米150毫米=()厘米58分米-8分米=()分米 90分米=()米7厘米=()毫米2千米+14千米=()千米 10毫米=()厘米40分米=()厘米23分米+47分米=()分米

11米=()分米20厘米=()毫米700米+1300米=()千米 90厘米=()分米60毫米=()厘米4200米-200米=()千米 1千米=()米2000米=()千米1米- 2分米=()分米 30分米=()米8分米=()厘米450厘米+50厘米=()厘米 6米=()分米300厘米=()米3千米+17千米=()千米 80毫米=()厘米9000米=()千米1米-30厘米=()厘米 10分米=()米20米=()分米21米-7米=()米 4000米=()千米9分米=()毫米1米- 3分米=()分米 5千米=()米400分米=()米1米=()分米=()厘米 600厘米=()分米13分米=()毫米1吨-4000千克=()千克 3米=()厘米6米=()毫米1千米-300米=()米 15分米=()毫米7厘米=()毫米1300米+700米=()千米 2米=()厘米8吨=()千克1米-9分米=()分米 1吨=()千克6000千克=()吨1米+9分米=()分米 10分米=()米8000米=()千米1米-2分米=()分米 4千克=()

克2000克=() 千克2厘米+8毫米=()毫米 10千克=()克15分米=()毫米14厘米+26厘米=()厘米=()分米 6吨=()千克4000千克=()吨1厘米+2毫米=()毫米3千克=()克5000克=() 千克8厘米+12厘米=()厘米=()分米 6千克=()克2000千克=()吨23毫米+17毫米=()毫米=()厘米 8千克=()克40厘米=()分米49厘米-39厘米=()厘米=()分米 8千米=()米9000千克=()吨85毫米-45毫米=()毫米=()厘米 3米=()厘米7000米=()千米17分米+13分米=()分米=()米 2吨=()千克3000米=()千米5000米-2千米=()米 4千克=()克800分米=()米3000米+2千米=()千米 5千米=()米5厘米=()毫米63毫米-23毫米=()厘米

8米=()分米30厘米=()分米5400克=()千克 ()克 50分米=()米10厘米=() 分米8分米+15分米=()分米 2米=()厘米10毫米=()厘米25厘米+35厘米=()分米 100厘米=()米90毫米=()厘米1米-70厘米=()厘米 9千米=()米1000千米=()米1米+30厘米=()厘米 4米=()厘米8000米=()千米35厘米-30厘米=() 毫米 30分米==()米500厘米=()米2000米+1千米=()米 7千米=()米4000克=() 千克5000米+7000米=()千米 3吨=()千克()千克=6吨7千米-3000米=()米 3千米=()米2000千克=()吨1千米-600米=()米 4米=()分米()千克=5000克2千米+1200米=()米 9米=()分米70分米=()米1200克-200克=() 千克

1米=()分米3千克250克=()克1300千克+700千克=()吨 1米=() 厘米1分米-2厘米=() 厘米1千克-500克=() 克 900厘米=()米20米-15米=()米2千米-800米=()米 80分米=()米9090千克-9吨=() 千克2吨500千克=() 千克 30分米=()米200克+800克=()千克8吨70千克=() 千克 5分米=()厘米1吨-100千克=()千克1吨-300千克=() 千克 7分米=()厘米3毫米+17毫米=()厘米3500千克-500千克=()吨 2分米=()厘米6400米-6千米=()米5吨+40千克=() 千克 3厘米=()毫米75吨-50吨=()吨75厘米=() 分米()厘米 6厘米=()毫米20分米+30分米=()米3200千克=()吨() 千克 8厘米=()毫米1米5分米=()米3500千克=()吨

() 千克 90毫米=()厘米3千克8克=() 克5040千克=()吨() 千克 20毫米=()厘米6吨60千克=() 千克300千克+700千克=()吨 40毫米=()厘米1千米900米=()米10吨-9000千克=() 千克

4厘米=()毫米42吨-5000千克=() 吨500克+500克=() 千克 3000千克=()吨1800克-800克=() 千克46千克-26千克=() 千克 170毫米=()厘米300米+700米=()千米2000米+8000米=()千米 15吨=() 千克8千米-5000米=()米1千米-200米=()米 7000米=()千米6千米-4000米=()千米4千米+800米=()米 3厘米=()分米600毫米=() 分米40厘米-35厘米=() 厘米 15米=() 分米34厘米+56厘米=() 分

米48厘米-15厘米=() 厘米 8厘米=() 分米12分米+8分米=()米28分米+47分米=()分米 40毫米=() 厘米2分米-5厘米=() 厘米15毫米+15毫米=()厘米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小学三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1)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把它剪下来。 学生剪完后汇报,并说说理由。 (2)小组讨论。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四条直的边 四边形有

四个角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教学例2。(给四边形分类)

(1)把你剪下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学生独立操作) (2)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交流)学生汇报,并说理由

三、巩固应用。教材第36页的“做一做”中的第

1、2题。

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边形,掌握了四边形的特点;还能根据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给四边形分出不同的类型。

教学反思:通过直观教学,学生能很明确的分辩出四边形的图形,了解其特点。 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37—38页上的内容,完成第37页上的“做一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2、通过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 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动手画、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认识平行四边形

1、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图形,指给同桌看。

2、出示带有平行四边形的实物图片。它们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它们有几条边?几个角?它们叫什么图形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这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 3.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1)让学生拿出三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三角形,然后拉一拉。 (2)再拿出四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拉一拉。 (3)小组讨论操作:怎样才能使平行四边形拉不动呢?学生汇报时,要说说理由。

二、掌握平行四边形。

1、在钉子板上“钩”。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在钉子板上围。

2、在方格纸上“画”。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3、折一折、剪一剪。你会剪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示并说说各自不同的剪法。)

4、通过上面的活动,你发现平行四边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小组讨论)

三、巩固平行四边形。

1、课堂练习:完成练习九第1—3题。

2、课外练习:完成练习九第5题。

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还掌握了它的边和角的特征。

教学反思:通过折一折、比一比、剪一剪让学生自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能实践操作,让学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特性,提高学习兴致获得成功的喜悦。 第三课时:周 长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41页上的例1。 教学要求:

1、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3、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认识周长 1.活动一

⑴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软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长度吗? ⑵谁能说说你的腰的长度? ⑶你的腰一圈的长度我们叫做腰的周长。 ⑷摸一摸你腰的周长在哪。 2.活动二

⑴出示以各种实物:钟面、数学书、国旗、叶子 ⑵你能指出这个钟面的周长在哪吗? ⑶那么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又在哪呢?请你们同桌互相指一指。 ⑷全班汇报、互相指正。 3.活动三 ⑴出示

⑵这些图形的周长指的指哪里?请你用笔描一描。 ⑶学生独立完成 ⑷汇报:它们的周长在哪? 4.周长的概念

⑴通过刚才我们量腰的周长,找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描这些图形的周长,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⑵学生说一说

⑶打开课本看看书什么叫做周长,全班读一读。

⑷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为什么要加上封闭两个字呢?

二、巩固周长的概念,探究求这些图形周长的策略 1.你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或实物的周长吗?自己选一个看看你能用几种方法知道它的周长,然后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2.学生活动,汇报:你选的是哪个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还有什么办法吗?

三、总结: 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和广泛,你能举出一个周长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

四、练习

1.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

2.思考题:小冬沿着跑道跑一圈,他跑的总长度是不是运动场的周长?在长方形镜框的四周围上铁皮,铁皮的长度是不是这个长方形镜框的周长?

五、作业: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什么是周长,量一量自己家里人头、腰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第四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43页例

2、例3以及第44页练习十的第

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做周长? 2.同桌摸一摸课桌的周长。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分别叫做什么?有什么特点?

二、新授 1.出示两张卡片,如图:

2.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 3.学生探究 ⑴学生独立思考计算:要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首先要知道什么?你怎样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⑵四人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⑶思考: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4.算法概括 ⑴长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⑵正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⑶你喜欢哪种算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只要你算的又快又准。 5.巩固

(1) 一块长方形的台布,长5分米,宽4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 教学反思: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和认识周长,但在练习中描出图形周长时,有勾边的现象,说明对周长这一概念还模糊,或不会结合周长的意思去描绘周长。需加强认识。

(2)一个正方形的镜框,四周钉上木条,镜框的边长是4分米。至少需要木条多少分米? (3)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了哪些本领?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四、机动发展题

⑴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 ⑵计算下图的周长呢? 教学反思:通过实物开展教学,找周长,求周长,学生清楚长正方形周长的求法,但喜欢用加

法求,对与简算(即公式)思维上差生不理解,需进行差生补导。

第五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练习课 练习内容:教材第44页练习十 练习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练习重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 练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做周长。要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2.先量一量,再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⑴自己先量一量记录下来,然后再计算。 ⑵全班汇报,集体订正。

3.课本44页第二题:出示一幅长方形的地图,求出它的周长。 ⑴学生独立完成,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⑵集体订正。

二、综合练习 1.用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1)独立完成 ⑵集体订正,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中间哪条边为什么不算?

2.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分米,用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 ⑴独立思考:用90厘米的绸带围一圈指的是什么? ⑵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⑶全班汇报

3.在课本上找两幅自己喜欢的图画,算一算它们的周长,再和同桌交流。

三、活动练习 四人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姓名 头围厘米 胸围厘米 腰围厘米

四、作业:一件表面是长方形的物品,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与长正方式周长公式的运用还不够灵活。 第六课时:估 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例4例5,46页练习

教学要求: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掌握对长度估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较准确地估计出物品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用手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分别有多长。

3.不用尺子,在本子上画出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准确。 4.说说自己估计得怎么样,有什么感想?

5.今天我们就来估计一样物体的长度,看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二、新授 1.教学例5 ⑴摸一摸数学书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⑵你有办法知道它的长和宽吗?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独立完成。 ⑶全班汇报: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的。 ⑷学生在四人小组里活动:拿出彩带估计一下,用彩带数学书围一圈至少要多长?剪一段试一试。并讨论:怎样才能估计得更准确?

⑸全班汇报:你估计得怎样?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办法能估计得更准确吗? 2.巩固练习。 ⑴下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长?先估计,再量一量,算一算。

⑵46页做一做第二题:从小红家到学校有下面几条路可以走(如图)。

教学反思:学生以有长度这一基础概念,能结合生活经验正确估计和判断物体的周长。对于影起错觉的图形,我通过演示操作让学生清晰的分析出物体的周长,并学会了对边相等,可用移动与组合的方法来比较复杂的图形。

小学三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物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 单元结束时 期 末

平均错误率 速度 平均错 误率

速度 有余数除法 6%以内 8道/分钟 4%以内 10道/ 分钟

复习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第1课时:万以内的加、减法 P120

1、2 P124

1、2 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P120-121

3、4 P124

3、4 第3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 P121

5、6 P125

5、6 第4课时:四边形 P121-122

7、8 P125 7 第5课时: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P122

9、1 P125 8 第一课时:万以内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减法 P120

1、2 P124

1、2 教学目标:

1、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共享资源

1、让学生说说三位数在平时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说说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到的三位数有哪些?

2、汇集资源:估计学生会说到:人数、钱数、重量、长度„„

二、提出问题,编计算题 让学生根据“人数、代数、重量、长度”等提出用加法或减法解答的问题。

三、系统整理

1、加、减法分别抽1题,(连续进位,连续退位)进行计算(估算)

2、笔算加减法要注意什么?①计算法则 ②易错地方 ③验算

四、组织竞赛:看谁在规定时间内做对全部题目

五、小医生治病(根据本班学生平时易错的地方)

六、揭示课题,全课总结

七、独立完成书本作业 教学反思:让学生通过复习万以内加减法,理清万以内加减法这一知识需要掌握的几个要点内容,促进学生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万以内加减法来解决,并在复习中找出学生常犯错的问题,了解学情及时查漏补缺。

第二课时: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整理和复习

全面复习已经学过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充分体现知识的全面性、完整性,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同时结合实例让学生体会这些单位的大小和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内容:P1

22、 9 10 P125 8 教学目标:建立时、分、秒时间观念,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的长度观念,吨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它们的进率,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计。 教学过程:

一、重建知识结构 出示一系列不完整的动物知识,让学生感受到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导入:同学们都喜欢动物吗?动物世界有许许多多很奇妙的东西,请看! ①驼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它不能飞,但奔跑迅速,一步可迈出8( )。

②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体重相当于35头大象的重量,光它的一条舌头就重约3( )。

③刺猬熟睡时,几乎不呼吸,把它扔到水里,过30( )的时间再捞上来,它仍然睡着,一个冬眠期能睡200多( )。

2、看完这些不完整的信息,你们有什么想法?(补充完整)。

3、小结并揭题:所有的量都可以用一定的单位来计量,这节课我们一起整理和复习已经学过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二、突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本节课复习的概念多、涉及的面广,给知识的系统整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1、整理:①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分别有哪些? ②怎样整理? ③对刚才的内容,有什么想法吗?

2、感受大小 ①这些时间单位哪个最大,哪个最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呢?说说什么时候用时间单位?什么时候用长度单位?什么时候用质量单位?

②分别感受1个单位的大小。

③找一找,生活中1个单位大小的实例。 ④强化:(估计、估测) 1小时、1分钟、1秒钟你能分别做些什么?

什么东西的长度约是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 什么东西的重量约是1吨、1千克、1克?

3、进率 ①填写: 时—→分—→秒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吨—→千克—→克

②强化记忆:如妙用左手五个手指“直观法”巧记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③单位换算

3千米=( )米 2分米=( )厘米 8000m=( )千米 40毫米=( )厘米 5000千克=( )吨 2小时=( )分 4吨=( )千克 7分=( )秒

4、应用

①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或数。 我的身高是15( ),体重是15( ) 茶杯的高是10( ),书本的厚约( )厘米 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70( ) 大象的体重约( )吨,小明大约每天睡10( ) ②计算:3千米-200米=( )米 7000千克+5000千克=( )吨 2分-20秒=( )秒 ③书本作业

④选几个单位名称,让学生写数学短文。

三、探究生活问题

1、目测指定实物的长度、重量?

2、说说时间单位的应用?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并熟记了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反思:复习计量单位这一内容,让学生对知识得以分类记忆,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几个要点内容的记忆,并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运用,灵动能力。 第三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爱心小屋”展示图、汇报表。 教学设计:

一、分类整理

1、学生自由出题。请全班同学每人出一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题,分排(或分组)全写在黑板上。[说明:每一位孩子都要出题、做题,突出了“面向全体”参与性强。]

2、计算。算出每题结果并板书。可由第二排学生做第一排学生出的题,其他依次类推。

3、分类。师:黑板上这么多题,咱们把它分分类,整理一下,好吗?可以先在小组内商量商量。[说明:让学生在自己分类的过程中学习归纳、整理,同时也锻炼孩子们观察、分析的能力。]

4、小组汇报分类结果,并简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分类。可能的分类有:

①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估算) 笔算(不进位;进位;有0的乘法) ②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估算、笔算

5、总结注意事项: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在做这些题目时,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的吗?

[说明:引导学生总结注意事项,培养概括、归纳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提醒自己,比单纯的总结归纳效果要好。] 可能会这样提醒:我想提醒大家,做估算时要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把三位数看成整百数来计算。我要提醒大家注意是:在做“末尾有零”的乘法时,可以用简便算法来计算。[说明:使学生体会到,只需要知道大略结果的可选择估算;能够口算的尽量用口算,只有自己不会口算,又需要知道准确结果的才用笔算。]

二、发展练习

1、用投影仪出示,书第89页上的三道题及小精灵的提问:“你会选择合适的算法吗?”

2、组织学生讨论:各题应选择什么样的算法?并说明选择理由。

3、学生汇报并解答。

4、师小结:学习知识很重要,可学会运用知识更重要。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吗?

三、“用数学”小组活动

1、谈话明确任务要求:新的一年快要到了,希望小学准备为敬老院的老人们购买一些礼物。敬老院里有9位老人,分别住在3个房间里。几位老师到“爱心小屋”去选礼物,不知道买什么好。你愿意帮助他们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出示“爱心小屋”展示图。“都有哪些物品?价钱是多少?”“你准备为住在3个房间里的9位老人们买些什么?你能不能根据你买的东西提一个有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学问题?”(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可能的提问:买三台VCD需要用多少钱?买9束鲜花大约需要多少钱?„„

根据同学们提问题的情况,适当给予评价。然后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说明: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所学数学知识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活动要求:

a、四人商量,选定1—2人问题,由小组长执笔进行记录。 b、讨论解决这一问题用哪种算法最合适。

c、列式解答。推出一名发言人准备向大家汇报。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可能汇报的情况有:我们想为老人们每人买一把舒服的椅子。我们提的问题是:买9把椅子大约需要多少钱?算式是„„

我们想为老人们买3台电暖器,分别放在3个房间里。问题是:买3台电暖器需要多少钱?带1000元钱够不够?算式是„„

4、检查黑板上提出的问题是否都解决完了,如果没有解决的,再集体讨论解决。

5、由学生评选出最佳小组,发小红旗。[说明:关注学生情感,使学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教师小结:

1、今天的活动你喜欢吗?

2、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收获:如果希望小学准备用2000元左右的资金来办这件事,怎样做更合适?

教学反思: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学会用多位数乘一位数解决相应问题,并在复习中找出学生常犯错的问题,了解学情及时查漏补缺

第四篇:八年级上英语unit8课件

八年级英语语法知识点增多了,难度也有所提高,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都有新的要求,所以部分学生就跟不上了,甚至放弃,这就要求老师要有新的提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上英语unit8课件,欢迎阅读。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Go for it ( 上 ) Unit 8。主要围绕学校旅行和休假日这两个话题展开各种教学活动,并以此引出一般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否定句以及特殊疑问句等语言功能。本单元旨在创造一个放松、快乐的学习氛围,通过听、说、读、写、练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这些语言知识的能力。并让学生能在“模仿和实践”中学(learning by following and doing),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角色扮演、积极参与的方式,先模仿老师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准确地用英语来表达自己做过的事情。

SectionA 1a-1c部分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这一课时通过一些旅行活动的动词短语引出一般过去时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一般过去时学生在七年级(下)已经有所接触,鉴于学生学得快忘得快的特点,本节课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去做、自己总结来完成动词过去式的构成规则的学习。学好本课对本单元后面的学习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

(1)Key words and expressions: aquarium, sharks, seals, souvenir, (go)went to the aquarium, (hang)hung out with sb., (see)saw some seals, (buy)bought a souvenir, (eat)ate some ice cream, (have)had a hamburger, some clever seals.(2)句型结构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It was interesting/fantastic…

What did you/they/she/he do…?I/We/They/She/He went….

Did you/they/she/he do…?Yes, I/we/they/she/he did./No, …didn’t.

Were there…?Yes, there were./No, there weren’t.

(3)语法

The structure of the Simple Past Tense. The past tense of the verbs.

2.语言技能

(1)能用一般过去时的各种形式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表达发生过的事情。

(2)能掌握一般过去时态及一些表示具体动作的词组搭配,如:(go)went to the aquarium, (hang)hung out with sb., (see)saw some seals, (buy)bought a souvenir, (eat)ate some ice cream, (have)had a hamburger, some clever seals…等。

3.学习策略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要求学生能用一般过去时准确地表达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学会讲故事。 通过小班化教室的布置,多媒体的使用,给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本课话题)中的感觉。

4.情感态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在周末、节假日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学会与人分享,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能积极乐观的表达自己曾经做过的有意义的事情。

5.文化意识

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学习西方人是如何表达或描述做过的事情。

三、教学的重、难点

基于上述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词汇、短语、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和一般过去时的用法。

教学难点为一般过去时的句式结构,能在交际中准确地运用一般过去时描述或表达发生过的事情。

四、学情分析

根据初二学生的特点:学得快,忘得也快。再加上此年龄段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愿意尝试。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因此我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有更多的机会尝试,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合作学习,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五、教学方法

1.教法分析

(1)一般过去时学生在七年级(下)已经有所接触,鉴于学生学得快忘得快的特点,本节课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去做、自己总结来完成动词过去式构成规则的学习。而本单元的话题源自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旅游,立足这一点,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历,创设生活化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然后在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后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学以致用)。

(2)开展多种类型的任务型活动,如卡片竞赛、小组表演、角色扮演、对话接轮等提供给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2.学法指导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策略,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放在了首位。结合我校小班化教学特点——教室小、学生少、活动好(方便)、教师观察清,学生动(小组/集体活动,每个人都能真正动起来)的真,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1)学习方法的指导

通过听、看、观察、模仿、操作、运用,培养学生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口语表达能力。以特别的座位形式(梯形座的拼凑)、生动的墙面图画(旅行画面)来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2)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整个教室布置格局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积极互动的语言氛围,老师就像导演一样侧面指点一下,让演员们(学生)尽情的表演吧!

第五篇:八年级上英语unit9课件(范文模版)

八年级上英语应该怎么进行教学呢?如何准备八年级上英语unit9课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上英语unit9课件,欢迎阅读。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本课的单词与短语

(2)运用本单元过去时谈论自己崇拜的名人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交流与展示活动,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开展语言实践训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名人,培养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良好品质。学习重难点:学习运用(一般过去时)表示介绍人物的词汇和表达。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教师寄语: No pains, no gains)

(一)整体感知教材内容。

(二)学习任务:

Task1 : 自主学习会读写本课单词及短语

1单词:ping-pong player _________ basketball player________ tennis player__________ soccer player___________ skater ____________ 冠军___________ 小提琴手_________ 钢琴家_________ 明星________ 高尔夫球手__________ 音乐家_______________ 出生记录打嗝喷嚏

2短语:篮球运动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纪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打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sk2:完成句子

1、他以什么而出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说他是一个著名的演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他打喷嚏一直到1983年9月18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什么时候开始打喷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预习检查与反馈

三、交流展示:小组合作交流,展示预习成果。(教师寄语: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四、合作探究

1、be born, 意为“出生于”,be 多用过去式“was,或were”,born为动词bear的过去分词,当表示出生日期时,后面可接介词in或on,表示出生地点时,后面常用介词in.五、拓展训练

1、理解下列短语

(1)开始做某事___________ 停止做某事___________ 完成做某事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的现在分词、过去式

stop ___ _____ _ ________hiccup_ _________ __ ________sneeze _ ________ ____ ______ _

2、归纳谈论明星过去的情况用什么时态?

六、系统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堂检测

(一)用所词的正确形式填空(6‘)

1、Jim ____ _______ (hiccup) for 2 days .2、Where ___ ________(be) your father born?

3、Stop __ ______(talk),the teacher is coming.4、When did you start ____________(learn ) English?

5、How many _________(play) in your team?

6、Listen! My mother ____ ____________(sneeze) . She has a cold. _

(二)句型转换(4‘)

1、He was born in 1985 (_提问) _____ _____ 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He hiccupped for 69 years.(_提问) ______ ____ _ _________ _ _________ he __ ________?

上一篇:四年级语文园地八教案下一篇:四年级语文上教学反思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