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智库时代

2022-07-18

第一篇:我国高校智库时代

上海将建立高校智库推进体系 已建13个高校智库

2013年11月15日 20: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0

参与互动(0)

中新网上海11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教委今日披露,今年年初启动了第一轮“上海高校智库”建设以来,截至目前已经支持设立了13个高校智库、5个培育智库。今后,上海将建立高校智库推进工作体系;建立区域特色的“旋转门”制度。

15日,上海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工作推进会举行,授牌成立了“中国高校智库论坛秘书处”,上海市教委与上海社科院、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交换了共同推进上海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的合作协议。

据介绍,上海市教委在今年年初启动了第一轮“上海高校智库”建设,致力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型智库,目前已经支持设立了13个高校智库、5个培育智库。与高级战略研究中心相比,上海高校智库研究的领域更为聚焦,研究的问题更为深入。据知,第二批上海高校智库的申报和建设即将启动。

今后,上海将建立高校智库推进工作体系;建立区域特色的“旋转门”制度。据悉,上海市教委将有计划地推荐全市高校智库的核心专家到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挂职任职,并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和服务保障。同时,聘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党政、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参与高校智库的研究工作;创设灵活的用人制度和优厚的工作条件,吸引国内外高校、社会和政府的一流政策研究人才到上海高校智库从事专兼职研究。

上海市教委还将搭建上海高校智库的成果推介平台。据介绍,相关部门将增强上海高校智库在相关领域的“话语权”;围绕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每年举办“国际智库高端论坛”,打造上海高校智库与国内外高端智库的交流对话平台,打造高端引领、集中发布、影响广泛的上海高校智库成果发布品牌,不断提升上海高校智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第二篇:云南高校智库建设实施方案---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省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的通知》(教社科〔2014〕1号)精神,进一步提升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决策咨询研究、服务政府和社会需要的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强省战略任务,省教育厅决定启动实施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围绕国家和吉林省的战略需求,聚焦国家或区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和国际关系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高层次的应用对策研究和战略咨询,更好地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决策,提升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促进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增强吉林省高校在国家或区域发展中的贡献度。

二、建设目标和定位

新型智库依托高校各方面高层次人才集中、各学科协同创新思想集聚及对国情和世界理解视域广阔等丰厚的资源和优势,充分发挥各类研究机构、中心和基地的功能作用,以人才建设为中心,组建专业团队,围绕国家和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的职责,为政府提供专业客观、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高校新型智库是对人文社科团队建设的进一步提升,与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相辅相成。吉林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计划自2015年开始启动,结合我省协同创新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完善总体布局,提升人文社科学科的社会服务能力,首批计划遴选10个左右高校智库进行支持。通过持续不断的建设,实现以下目标:

(一)建成支撑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新型智库。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吉林风格的高校新型智库,使之成为改革发展决策的建言者、社会舆论和民意的引导者,成为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重要思想库和创新源。

(二)建成高水平国际化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

加快推进高校新型智库平台国际化进程,打造省属高校与国外著名高校国际合作交流的新平台,全面提升我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三)建立健全支撑党委政府决策的咨政平台和决策咨询制度。

完善咨询研究成果传播推广机制,着力构建咨询研究成果的生产、发布和应用转化机制,使之成为党委政府决策部门可信任可依赖的咨政服务平台。

(四)建成高端应用型人才集聚的高地。

通过建立以服务国家或区域发展为导向、以实质贡献为标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优秀人才参与决策咨询的能力和活力,实现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集聚,打造高校一流人才集聚的高地。

三、申报和遴选

(一)申报条件

现有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均可申报智库。鼓励高校牵头,协同相关科研单位、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共同联合组建智库,广泛聚集各类智慧要素和创新要素,提升智库建设的实践性、创新性和应用性。

(二)遴选程序

1.符合条件高校按照申请条件组织申报,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填写《吉林省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申报书》报送省教育厅。

2.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依据专家建议,比照学校申报智库的建设任务和预期绩效,择优支持。

四、建设任务

(一)学校要为智库提供专门的场地和设备,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建立实体化管理体制,负责智库的网站、信息库等建设和日常管理,为参与智库研究的专家提供良好的工作保障和服务支撑系统。

(二)探索建立围绕任务和项目要求的人才柔性流动运行机制,实现人才在政府、企业、高校智库之间的有序流动。

鼓励高校教师到政府挂职或各类研究机构全职从事咨询研究工作。加强智库中青年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建立吸引和集聚国内外一流人才的政策环境和管理模式,吸引高层次专家“驻库”研究。

(三)强化数据库、资料库和网站的建设,鼓励与政府、行业等相关部门共同分享数据资料,加强基于数据分析的研究咨询能力。

(四)通过定期举办有影响的高端论坛,帮助研究人员培养问题敏感性,建立与政策制定者、媒体和社会精英等良好沟通的渠道。

(五)定期通过论坛、论文、出版物、权威性研究报告、咨询报告等方式来公布成果,并加强对外宣传;

建立信息快速通报和发布机制,增强“话语权”。

(六)建立高校、社会和政府等多方投入的模式,鼓励社会资金以公益方式投入。

(七)健全成果评价机制,完善以贡献和质量为导向的绩效评估办法;

建立以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等用户为主的评价机制;鼓励教师从事智库咨询工作,保证高校智库咨询工作发展的可持续。

(八)吸引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参与研究,加强与国外相关智库的实质性合作,形成国际研究和交流网络,加快智库建设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九)加强学科交叉研究,推动依托学科、新兴学科和学科群的发展。

五、建设周期和经费

立项支持的智库建设周期为三年。建设经费由多方投入,主要争取省财政予以建设经费支持,同时由智库积极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智库依托高校要求投入一定的经费支持。

六、考核评估验收

高校新型智库实行绩效考核,并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确定是否继续建设。主要考核评估指标围绕成果发表水平、咨询报告采纳件数、成果转化率及队伍建设、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侧重考察研究成果对实际决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力,特别突出质量和绩效导向,切实激励学者潜心于决策研究。

立项建设的高校新型智库,要编制3年发展规划,定期向省教育厅报送任务工作完成情况,每年要提供一定数量的相关领域政策咨询报告,并被省委、省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采纳,省教育厅根据备案的发展规划进行不定期抽查和考核,在建设末期组织专家对智库进行验收认定。为支持认定挂牌智库持续发展、做优做强,对科研成果(咨询报告)能够对政府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智库给予后期奖励和项目优先支持。

第三篇: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的通知

教社科[201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现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

2014年2月10日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智库建设的重要批示和刘延东副总理在“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制定本计划。

一、服务国家发展,明确建设目标

1.明确高校智库的功能定位。高校智库应当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重要功能。一是发挥基础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着重开展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二是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围绕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三是发挥人才培养的优势,努力培养复合型智库人才,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发挥高校学术优势,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积极释疑解惑,引导社会舆论。五是发挥对外交流广泛的优势,积极开展人文交流,推动公共外交。

2.建立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的高校智库组织形式。按照总体设计、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分类实施的原则,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质资源,打造高校智库品牌,带动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一是以学者为核心,支持和培养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端智库人才和咨政研究团队。二是以机构建设为重点,培育建设一批具有集成优势的新型智库机构。三是以项目为抓手,改革科研项目管理,提高应用研究项目质量。四是以成果转化平台为 1

基础,拓展转化渠道,搭建高端发布平台。

二、聚焦国家急需,确定主攻方向

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结合高校优势和特色,统筹规划高校各类科研机构、人才团队和项目设置,凝炼智库建设的主攻方向,力求在以下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

1.经济建设。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重大问题,重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创新驱动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财税体制改革、金融创新与安全、粮食与食品安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重点领域研究。

2.政治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治国等重大问题,重点推进发展人民民主、行政体制改革、公共治理创新、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司法体制改革、民族与宗教问题等重点领域研究。

3.文化建设。围绕提升国家软实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文化产业发展、中国文化“走出去”等重点领域研究。

4.社会建设。围绕民生保障与改善、社会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重点推进教育现代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口发展战略、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等重点领域研究。

5.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重点推进国土开发、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研究。

6.党的建设。围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重大问题,重点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重点领域研究。

7.外交与国际问题。围绕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等重大问题,重点推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周边环境与周边外交、新兴国家崛起、海洋战略与海洋强国政策、反恐维和、全球治理、公共外交等重点领域研究。

8.“一国两制”实践与推进祖国统一。围绕“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重点推进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深化内地与港澳经贸关系、推进两岸交流合作等重点领域研究。

三、整合优质资源,建设新型智库机构

1.以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抓手,重点打造一批国

家级智库。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总体要求,认定和建设一批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深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运行和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有进有退、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和弹性经费制度,完善总体布局,推动重点研究基地从整体上向问题导向转型,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2.实施社科专题数据库和实验室建设计划,促进智库研究手段和方法创新。围绕内政外交重大问题,重点建设一批社会调查、统计分析、案例集成等专题数据库,和以模拟仿真和实验计算研究为手段的社会科学实验室,为高校智库提供有力的数据和方法支撑。

3.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为依托,扩大高校智库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完善结构布局,创新组织形式,重点建设一批全球和区域问题研究基地。推动高校智库与国外一流智库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建立海外中国学术中心,支持高端智库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组织、举办创办高端国际学术会议。

4. 加强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以综合性大学现有的高水平战略研究机构为基础,培育一批面向国家和国际重大科技战略问题的国家级智库。培育、鼓励行业特色院校组建行业、产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形成全面覆盖的行业、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支撑网络。面向区域发展需要,在高校培育一批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特色政策咨询机构。

四、发挥人才关键作用,着力培养和打造高校智库队伍

1.实施高端智库人才计划。遴选确定立场坚定、理论深厚、视野开阔、熟悉情况、掌握政策、联系实际的200多名高校专家,建立咨政研究核心人才库,给予长期稳定支持。构建密切联系机制,引导和支持专家围绕全局、战略问题和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各部门提出政策建议,适时向公众发布研究观点,引导社会舆论。

2.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跟踪培养计划。对参加中央六部门举办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学员进行跟踪培养,组织参与实践考察、社会调研、挂职锻炼,在各类人才计划、团队建设、科研项目、出国访学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培养一支智库建设的骨干队伍。

3.推动智库人才交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有计划地推荐高校智库核心专家到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挂职任职。聘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党政、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参与高校智库研究工作,形成政产学研用之间人才交叉流动的良好格局。

五、拓展成果应用渠道,打造高端发布平台

1. 建设中外高校智库交流平台。围绕国际国内重大热点问题,支持高校与国外高水平智库开展合作研究,举办高层智库论坛,打造高端引领、集中发布、影响广泛的高校智库成果发布品牌,发挥高校智库引导舆论、公共外交的重要作用。

2.加大智库成果报送力度。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机构、项目团队咨政建议的报送工作。建立咨政报告数据库,定期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相关信息。拓展《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专家建议》报送渠道,加大报送力度,建立定向征集、集中报送的工作机制。

3.加强成果发布管理。制订实施《关于加强和规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发布管理的实施办法》,规范发布流程,切实把好政治关和质量关。

六、改革管理方式,创新组织形式

1.大力推动协同。支持高校智库与实际工作部门联合组建研究团队,主动加强与政府研究机构、社科院、科学院、工程院,以及民间智库等的合作,强化高校之间及高校内部的合作,着力构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多学科交叉的协作机制。密切关注、全程跟踪党和政府重大决策,及时提供动态监测、效果评估和信息反馈。

2.改进科研评价。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把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际贡献作为核心标准,完善以贡献和质量为导向的绩效评估办法,建立以政府、企业、社会等用户为主的评价机制。协调推进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构建有利于智库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3. 改革项目管理。建立后期资助方式,对政府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给予后期奖励和持续支持。密切跟踪重大需求,与实际工作部门合作确定科研项目选题,完善课题立项和申报制度,提高项目设置的针对性实用性。

七、加强组织领导,提供有力保障

1.健全管理体制。把加强智库建设作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任务,研究制定《关于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的意见》等文件,做好统筹规划,明确任务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2.完善政策配套支持。根据新型智库特点和发展需要,在研究生招生、经费投入、项目支持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在组织管理、人员评聘、科研活动安排等方面赋予更大的自主权,建立健全政策指导到位、保障措施得力、有利于激发智库活力的管理机制。

3.加强经费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多措并举筹集智库建设经费。完善经费使用机制,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实行绩效奖励。规范经费管理,加强绩效评估和审计,提高经费

使用效益。

第四篇:我国高校部门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高校部门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作者:谢 昕 马国焘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第05期

[摘要]文章对当前高校部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高校部门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从而加强和完善高校的部门预算管理。

[关键词]高校;部门预算;管理

[作者简介]谢昕,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81;马国焘,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7)05-0157—0003

一、高校部门预算的含义

部门预算,通俗地讲,就是“一个部门一本预算”,是由政府各部门编制、财政部门审核、经政府同意后报人大审议通过的、全面反映各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按照公共财政理论,要逐步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把财政保障的重点放在保障政权建设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方面。我国高等学校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因此,我国高校属于部门预算的范畴。

二、我国高校部门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部门预算工作的认识不清

很多人有一种观点,认为部门预算管理使高校资金使用受到了限制,影响了办学自主权。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高等教育法》有明确的规定,赋予高校在自主办学中“拟定和执行经费预算方案”的自主权,但这不是说高校部门预算管理影响了高校的自主办学。高校部门预算的编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是为财政部门而编制的,但另一方面,高校编制部门预算更是来自高校内部加强管理、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要求。

(二)预算编制不完整

高校内部财务管理体制规定,一般规模较大的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模式,学校一级作为预算的主体,其收入支出均已纳入预算管理;而学校下面的后勤、产业等部门作为二

级财务机构,其收支经费并没有进入学校的预算管理范围。实际上它们的收支在预算外“体外循环”。这不仅使高校预算管理的范围整体受到破坏,而且这种“体外循环”脱离了有效的预算监控。

(三)不能确保实现预算与决算的真正一致

有的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往往闭门造车,一天时间就可以拍脑袋把学校的预算造出来。造出来的预算支出数据毫无计算依据,是以着重考虑财政部门能在哪些方面接受学校要求作为出发点,而不是从执行预算的实际需求出发。这种行为导致为了向政府争项目、争资金,什么项目能得到国家项目经费或专项拨款就编什么项目。待项目经费争取到之后,再按学校实际使用的情况重新安排学校的收支预算。一旦上级单位决定对其下拨的专项资金投入项目进行考核和评估时,学校就不能自圆其说了。这一实际运作弊端造成了高校要钱理由与实际用钱内容(项目)脱节,形成了预算与决算内容的不符。

(四)无法维护预算编制的严肃性

在一般人看来,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编制,向政府财政部门要钱当然也是财务部门的职责。甚至学校的全部经费在校内如何分配、该如何花,学校另有一套计划,大部分的二级基层单位及行政经费管理部门真正关心的只是学校的分配计划,至于学校预算是如何申报,收入来源,并不关心。于是在测算收入和支出时,只考虑对自己部门有利的一面,测算收入不负责不全面,不考虑影响收入的因素,虚报支出项目盲目扩大资金需求,预算的严肃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

(五)缺乏资金使用效益的考查和评价

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二级基层单位及行政经费管理部门包括一些财务人员只重视成本费用支出,不重视成本费用支出的使用效益,预算指标的完成程度成了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标准,致使有些单位内部各自为政,造成资产重置、资金浪费、资金使用效益低下,以致出现有的部门要了钱却花不出去的情况,而真正需要资金建设的项目得不到或不够钱用,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三、高校部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部门预算改革的影响因素来自两方面:一是财政部门的改革政策及措施,二是高校自身的预算管理水平。

1.政府财力有限。从目前财政资金供求状况看,高校事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与财政资金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这既是部门预算“一上”项目建议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也是部门预算与高校执行预算“两本”预算的重要原因。

2.预算的事业任务编制滞后。现行“一上”部门预算的编制时间通常在上一年的

7、8月份左右,而一般高校预算的事业任务要在预算的2月份左右才能确定,特别是招生计划、当年新进人员计划等硬性指标,一般在预算的5月份以后才能确定,高校要在上一年的较短的时间内编制出能执行的预算还较难。

3.从事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人员力量不强。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是一项技术要求高、工作任务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许多高校目前只配备一人或临时指定人员负责编制,缺少一些基础资料的积累,收支预算只能凭经验,进行估计预算,各类预算经济类科目也只能根据以往的支出水平进行编报。导致部门预算收支预算不完整,预算难以执行。

四、加强和完善高校部门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高校部门预算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需要与可能存在矛盾,应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安排收入要实事求是,不搞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安排支出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坚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和“少花钱,多办事”,从全局出发,按照“急重轻缓”的顺序,做到该增的增、该保的保、该减的减、该压的压。有一些事情从一个学院或一个部门看确实迫切需要,但从整体看不需要或可从缓,就应不办或缓办。有一些事情从一个学院或一个部门看不急需,但从整体或长远观点看,是十分需要的,就应积极去办。

2.坚持收入预算积极稳妥的原则。在编制收入预算时,务必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所谓“积极”,就是要对高校的各项收入进行较为充分的预计,力求全面、完整,既要将收入打足,也不能打埋伏。所谓“稳妥”,就是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范围和标准,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法票据,依法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组织收入。在测算学校预算外收入时,应遵守“收支两条线”和“票款分离”的原则,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要求校内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足额地申报各项创收收入,不得存在隐瞒、截流、拖欠等问题,严禁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体现学校统一计划和预算完整性的要求。同时,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激励机制,合理制定创收分成比例,调动校内各职能部门创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坚持支出预算统筹兼顾、勤俭节约的原则。在编制支出预算时,应在确保学校正常运转所需资金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集中财力,重点保障关系学校教学、科研发展的项目支出;按照各项开支“急重轻缓”的顺序,分清主次先后,在学校财力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安排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项目支出。同时,还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增收与节支并重,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控制支出,特别是加强对行政性支出项目的控制(如会议费、交通费、电话费、差旅费、接待费等),努力确保学校财务收支任务的完成。

(二)加强高校部门预算管理的主要举措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新的预算理念。高等学校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拨款方式还没有彻底改变,旧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一部分高等学校还存在着“先用后算”、“跑部钱进”、“用钱主要靠上级拨款”等现象。各高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借实施部门预算的东风,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广泛的宣传,彻底改变以往的做法和传统思想,正确树立预算管理是高校全面、综合管理的思想,树立起“先算后用、算好再用”、“突出重点、讲究效益”、“依法理财”等新的预算理念。

2.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首先,搞好高校部门预算管理,当务之急是在高校确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高校内部各部门各学院或系科室在预算管理中的责权利。其次,实施部门预算后,高校原有的有关财务管理制度需要作相应的调整。因此,各高校要抓住机遇,对原有的已不适应部门预算的管理办法、经济责任制等作相应的修改;要明确部门预算收支范围、重大项目的支出和对外投资决策等方面的权限、责任;特别要按管理层次将组织收入、控制支出的权利和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责任人,明确谁管理、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形成自上而下层层负责的责任体系。

3.高校工作计划要与部门预算编报时间相衔接。《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十条规定:“高等学校预算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收支计划。”通常,学校的工作计划在年底拟定、下年初发至各部门执行。现在编制部门预算的时间提前了,学校的工作计划的制定相应地也应提前,以确保学校上报的部门预算满足学校事业发展和目标任务的需要。

第五篇: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解析

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解析 〔摘要:〕在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新兴的概念,本文阐述了职业规划的概念,介绍了国内外职业规划的发展概况,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校职业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B

Abstract:Career Planning is an emerging concept in our country.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career planning and its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he actuality of china’s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is deeply analyzed and own view is put forward by the paper.

Key words: UniversitiesCareerCareer planning

职业生涯(Career)这个概念的含义曾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过很多变化,在70年代职业生涯专指个人生活中和工作相关的各个方面。随后,又有很多新的意义被纳入到“职业生涯”的概念中,其中甚至包含了生活中关于个人、集体以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人是否成功,能否被大家、社会认可,并达到社会对其相应的回报,决定于这个人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大小及其对社会的意义,换句话说,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与否、满足与否,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在所选择的工作中发展和实现自我,进而享受他所选定的生活方式。

职业是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一个人的收入、生活水平、社会地位,个人的价值和生活的满足愉快与否,进而决定其一生是否成功。人生这么重要的事情,没有相应的规划将是很难成功的。

一、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讲就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要从事的工作、相应的学习培训以及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以及社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并且要根据实际条件具体安排。还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确立适当的变通性。虽然是规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职业规划也是个体的人生规划的主体部分。

换句话说,职业生涯规划的意思就是:你打算选择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组织,想达到什么样的成就,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如何通过你的学习与工作达到你的目标?针对个人进行的职业生涯设计,可以为人才提供优良的发展规划,使被设计者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为在工作中更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进行自我改进。事实证明,不少人事业无成,并不是缺乏知识和才能,而在于没有设计和取得最适合于自己成长与发展的职业生涯。

二、当前国内外职场人员职业规划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的生涯教育的起源还是比较早的,但是可惜中间中断的时间比较长。中国最早在1916年由清华大学周寄梅先生引入并实施“生涯规划”相关的课程辅导,可能是中国生涯教育的开山之作。1917年吴廷芳、梁启超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以“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为宗旨,针对当时国内学校教育和生活脱节、职业结构改变、人力供需失衡、以及国民职业教育观念较差的现实,大力推动生涯规划教育。1918年出版了《职业指南》,1923年出版了《职业指导》。1924年更是推动中小学建立“职业指导委员会”或者“职业指导部”,建立“职业指导员”队伍协助学生进行职业抉择。但这只是昙花一现。之后由于战争、社会等因素,我国在生涯规划领域的发展几乎停滞,大大落后于国外或境外。

目前在国外己有大量的公司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服务。在美国有60%的在职人员希望在未来的12个月里换工作;80%的被调查人对自己目前的职业失去兴趣。在日本,人们每到年末便主动去参加个人测评,对自己及所能胜任的工作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并根据测试结果来判断自己的工作去向,修正职业生涯计划。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人才测评考试在很多国家已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从事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机构也越来越多。

我国进行学生职业发展、生涯规划教育直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才开始在我国学习和推广前沿的理论和做法。理论方面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处于学习和摸索阶段。在理论的发展和本土化的工作方面,尚未出现理想的结果。因而,对于进一步运用和实践起到了阻碍的作用。从事相关工作的教师专业背景差异较大,而且教师生涯辅导和职业咨询等专业培训项目目前只有上海和北京等发达地区开设,并缺乏资深的督导教师。总体来看,我国在生涯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处在学习、模仿和探索的起步阶段,专业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如要满足日益增加的对于生涯规划教育和咨询,需要加大发展步伐。此外,由于我国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和教育发展上有相当的差距,在生涯规划的教育领域差距更是明显,如何促进各地区的交流和共同发展,并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涯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也是目前所面临的特有问题。

三、当前我国高校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现状剖析

1、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与实际现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据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还是比较陌生。调查中,只有176位学生称对“职业生涯规划”非常了解,这个比例还不到被访问总数的10%,有34%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甚至从未听说过。虽然,大多数被访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并不了解,但是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67.2%的被访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19.2%的被访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程度不置可否;只有4.2%的被访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不重要。超过7成的被访学生(包括研究生)非常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帮助;只有3%的被访学生认为不需要这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很多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都是相当缺乏的。虽然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但是大学生自身对职业发展指导方面的需求十分强烈。职业生涯指导作为大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贯穿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要从入学初期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2.大学生缺乏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十分盲目。目前,大学生在学校接触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一般有学校或院系组织的职业发展教育活动、导师的单独辅导、辅导员的一对一的指导、师哥、师姐的指点等,调查数据显示:近4成的学生没有接触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即使是接触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多数学生也只是受到过师哥、师姐的指点而已;参加过学校或院系组织的职业发展教育活动的学生只占被访学生总数的29.8%。相对而言,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四和研三的学生在学校接触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较多一点,尤其是参加学校或院系组织的职业发展教育活动,分别占该年级被访学生的41.3%和34.2%。

当被问及“你在学校接触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哪些内容?”时,一半以上(53.6%)的被访学生接触到过学校提供的本专业的就业信息范围和就业状况,其它内容依次为培养自身对专业的兴趣(32.7% )、促进自我认知的培训( 27.0% )、建立与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资源库,为学生见习和就业提供服务( 21.6% )、进行某些职业心理的教育和能力训练(17.7% )、对选择职业有特定辅导(14.3% )、进行过特定择业技能的培训(11.70/a )。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相关职业生涯发展的教育还很少。虽然各校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中心在职业发展指导工作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是还存在着参与同学范围较小,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还不能满足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职业发展方面的要求。这说明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学生还有很多的此类需求。

3.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与实现理想的实际行动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虽然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所了解,也有了初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许多人也制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但没有把自己的行动与规划统一起来,认真按规划执行。77.5%的被访大学生中只有24.6%的被访学生认为很清楚实现理想的途径,而且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有26.9%学生开始经常关注他所希望的就业行业,并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调整自己的发展和规划;有42.4%的学生虽然没有了解过他所希望的就业行业,但是这部分学生还是非常有意愿能有适当的渠道进行了

解;另有22.6%的学生对此根本没有考虑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6.9%的被访学生他们虽然想过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需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但并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

4.大学生对自己认识不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盲区。调查发现,在被访的2321位大学生中,对自己的兴趣、性格和特长都非常了解的占总数的35.0%;对自己最不喜欢和最喜欢的职业都非常了解的占总数的20.4%;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与劣势都非常了解的16.3%;十分了解自己将来从事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的占总数的11.7%;十分清楚自己未来三到五年的职业发展计划的占总数的10.3%。当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层次进一步深入时,我们发现人数却在减少。大学生对自己的喜好并不十分清楚,更不必谈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规划。

5.学校提供的指导内容和范围欠缺,学生满意度低。从调查中看,学生不仅仅只是满足于一般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介绍,而是深层次适用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而目前各所大学现在为学生提供的有关职业生涯方面的指导并不十分充足和完备。另外,还有11.6%的学生没有参加过本校的职业生涯指导;42.7%的学生没有参加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或相关的讲座或招聘面试技巧、就业理念相关的培训。从数据来看,大学生急需学校提供的服务内容和项目依次为“了解自己是怎样性格特质的人,适合怎样的职业”( 33.6% );“了解自己的专业与职业发展有关的内容”(29.7% );“提供自己在想从事的行业进行实习”(15.7% );“了解学校就业工作的政策和基本状况”(13.6%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上,最大的需求是要了解“我”、“自己”并想通过科学的方法、专业的手段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诉求、价值。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对职业测评(55.1%)和专家一对一的咨询(53.7%)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次想知遣的是自己所学与未来职业的关系,包括动力和阻力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客观条件;再次是希望自己在校期间能对将来从事的职业有所实践,另外,社会大环境给予的政策也是学生十分关心的。但是大多数(61.1%)学生还是希望得到相关的指导,在大的方向上明确目标,并为所需要的素质做准备。有32.2%的学生表示顺其自然,不用这么早考虑,他们认为到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再说也为时不晚。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仍有6.7%的学生感到前途渺茫,无所适从。

在西方许多国家,大学前两年并不限定专业和方向,学生可以广泛选修各学科的基础课,高年级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才考虑选择专业和方向。而在中国,受高考体制的制约,很多人在选择专业时都很盲目,从而导致很多人才走错了路,选错了行;有2-4%的学生被大学录取后不去报到,其中绝大多数是因为对专业不满意,给国家、社会和个人都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而对于在校生,如何择业成了大问题,很多人直到毕业还不清楚自己到底能干什么,适不适合这个专业,应该把什么作为工作,把什么作为职业,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已屡见不鲜;另外,毕业生由于对专业不感兴趣,选择其它方向考研、考博的也不乏其人。

这些现象都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在现行的教育下,高等院校应该对学生进行怎样的人才培养导向?应该看到,有些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并不很清楚本专业的情况和分配去向,对于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也不清楚,此阶段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引导,就可能会使他们对专业课的学习浮于表层,专业思想不巩固。

四、高等院校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意义

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非常必要的。社会给予成员个人选择自己真正想做、又能做得更好的职业的权利和自由,这种择业权必须受到员工本人素质和社会需求的约束,个人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时,要尽量从能发挥自己优势的事业着手。高校学生涉世不深,经验不足,择业目标不明确,在形形色色的职业面前,往往表现得无所适从。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高校学生虽处于青年中后期向成年期的过渡阶段,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缺乏丰富的经验,但他们的心理品质己全面、完整地发展起来,心理智能已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塑性较强,个性逐渐形成并定型化,自我意识的要求和能力显著增强,更加关心自己,完全可以对未来的工作、职业、事业展开想象与设计,而且能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奋斗。只有树立了明确的目标,才会激励人们努力奋斗,并积极去创造条件,实现目标。

上一篇: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下一篇:文化旅游体育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