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部教版范文

2022-06-12

第一篇:井底之蛙部教版范文

部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

【作家简介】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代表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代表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写作背景】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陶渊明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文章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

第一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以及看到的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风尚。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三段:写渔人访问桃花源,在桃花源做客及辞去的经过。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 第

四、五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这是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1

【文章主题】

文章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1.寻: 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2.舍: 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离开。)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 3.中: ①中无杂树(“中间”)

②晋太元中(“年间”)

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4.志: 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②寻向所志(志,标记)

5.为: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éi,介词,对,向)

6.遂: 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

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7.闻: ①鸡犬相闻(听见)

②闻有此人(听说) 8.其: ①欲穷其林:这

②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桃花源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自己的

9. 之: 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②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③处处志之(音节助词,无意) ④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古今异义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山穷水尽的地步。 2.阡陌交通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及邮电事业的总称。 3.无论魏晋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4.诣太守,说如此 如此 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5.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 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够。 6.芳草鲜美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 对„„感到诧异 ★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通“邀”,解释为:邀请。

2 ★成语积累

1.世外桃源。 意思: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豁然开朗。意思:形容由狭窄昏暗一下子变而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后突然明白。

3.无人问津。意思:比喻没有人过问或尝试。 4.落英缤纷。意思: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5.怡然自得。意思: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6.黄发垂髫。意思: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

7.鸡犬相闻。意思:指人烟稠密。 ★文言句式 1.省略句式:

(1)()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2)()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2.判断句式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翻译: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理解性默写

1.描写桃花林优美景色的句子是:

2.描写桃花源内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3.表现桃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是:

4.表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句子是:(1)

(2)

。 5.能体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理想中的大同的句子是:

。 6.描写桃花源中人安居乐业的句子: 。

【内容理解】

一、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①第一自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

答: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美好作了铺垫。

②第一段中“渔人甚或异之”的原因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作答:

答:以前未见过桃花源;桃花林面积之广;桃花林没有其他树种;景色优美。

二、阅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①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 从哪两方面来表现世个桃源的? 答:一是活动(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是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从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两方面来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 ②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②环境优美,和平宁静,人民热情好客,生活富足安康,安定快乐。

三、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

① 文段第三段主要写哪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花源中的社会风尚;二是:村人自叙来此避难的经过。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

答: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当答以“今是晋”;村人会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渔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

③渔人临走时,桃源人叮嘱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其用意是什么?

答:桃源的人不想让外人进来干扰和破坏他们目前的和平、宁静的生活,不想把外面的人世纷争带进桃源。

④“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皆叹惋?

答:渔人说的是秦末以来的历史。桃源中人叹惋的是: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⑤你是如何理解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 答:躲避战乱,这里民风淳朴,不受压廹,自由快乐。

⑥你从“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读到了哪些信息?

答:桃源人热情好客,富足安康。

⑦“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桃花源人怎样的心理?

答:不愿与外界交往,怕外人来打扰他们和平安宁幸福的生活。

四、阅读第

四、五段,回答问题:

① “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自己发现桃源村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还会谈到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②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一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增添了神秘色彩。二是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现实是不存在的。

4 ③文章结尾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无人问津,出自于本文且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美好的境界的一个成语是世外桃源。

④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

答:使人觉得桃源可望而不可及,给桃源增添了奇异的色彩。

五、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①桃花源美好的地方在哪里?

答:自然环境:优美富饶。 社会环境:安定和平。 人文环境:自由快乐。

② 作者在二千多年前就为我们规划出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成为后人羡慕、追求的目标,由此,你能够看出作者追求怎样的人生理想?

答:追求一种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廹,没有战乱从平等的理想世界,因为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作者有志不得施展,只有寄托在作品中。

③“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答: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同时也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对比,表达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与批判。

④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为什么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写一段话表明你的看法。 答:桃花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和当时生活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这里的生活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中的社会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只是一种幻想,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⑤你认为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寄托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条件下能实现吗? 答:陶渊明笔下的社会的确是理想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都各尽其能地劳动,老老少少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融洽而友好。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⑥渔人由洞口进入桃花源,而出去后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 说明桃花源不是现实存在的,是虚构的社会。

⑦文中最能体现桃源人与世隔绝的句子是:

答:见渔人,乃大惊;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从文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⑧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段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答:文章最后一段对桃花源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增强了表达效果。 ⑨在本文中作者描写了怎样一个令人向往的理想社会?

5 答:在本文中,作者描绘出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美好社会。

【能力提升】

1.本文按照渔人行动的顺序,记叙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内容丰富,详略得当。举例说明哪详哪略,仔细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答:文章剪裁得体,详略得当。课文第②、③段详写了桃花源中宁静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作者把这一部分作为本文的重点加以详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理想的社会画卷。例如对环境的描写,写到的事物就有土地、屋舍、良田、美地、桑竹、阡陌、鸡犬之声等。再如对桃花源中人的描写,详写了他们对渔人的热情招待,特别是他们回答谈话的内容写得具体详细。文章第①、④、⑤段写得简略,因为是故事的开头、结尾,只和故事的传奇性有关。

2.作者生活在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我们对这种社会理想应该怎样评价。

答: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兵祸连结,民不聊生。当时作者已隐居多年,对农民的苦难深有感触。在本文中他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这里,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和剥削,没有战乱,人们过着安居乐业、友好和睦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样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多少带有原始共耕生活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又是作者逃避现实的思想的反映。

【中考真题】

【2016·福建省福州卷】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一13题。(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教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f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省,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屋舍俨然 (

)

(2)阡陌交通(

)

(选自《礼记˙礼运》) (3)不独子食子(

)

(4)货恶其弃于地也( ) 10.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B.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大道之行也 长跪而谢之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2.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 (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13.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3分)

参考答案:

9.(1)整齐的样子 (2)交错相通 (3)以……为子 (4)憎恶 10. B 11.(1)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2)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12.(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13.示例:①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 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 有所养”或“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②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 是“大同”社会中“男有分,女有归”。

第二篇:《井底之蛙》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第二课《井底之蛙》的第二课时。

二、教材分析:本册共12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独特主题,也就是着重点,每个单元看似没有联系,其实已经在无形中潜移默化了学生学习语文,掌握语文的能力。本单元的着重点是“大与小”,大小之间,具有一种辩证关系,本单元共有三篇主题课文,都是通过一件事或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定的道理的,本组课文题材各异,以古喻今,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大与小的相对性,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

三、设计思路:本文是根据《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改写而成的。课文讲的是住在浅井里的青蛙孤陋寡闻、骄傲自大和安于现状,把自己的一个角落当做整个世界,后来认识到自己渺小的故事。这则寓言故事被用来讽刺那些见识浅薄而又盲目自大的人。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清楚的理解课文的主旨,特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了课件动画演示与课文重点段落讲解相结合方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感悟,理解,进而感知寓意,使学生懂得不能做见识浅薄,盲目自大的人。

四、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为什么觉得自己很渺小。

2、了解井底之蛙前后感情的变化过程,进而感知寓意,使学生懂得不能做见识浅薄,盲目自大的人。

五、教学重难点:体会井底之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渺小”,进而体会文章的寓意,使学生懂得不能做见识浅薄,盲目自大的人。

六、教学准备:教师自制课件,搜集关于本文的动漫视频;学生预习课文,自制道具。

七、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猜寓言,说寓意 《守株待兔》(自欺欺人)、《坐井观天》(没有真才实学)、《画蛇添足》。

2、出示图片,学生看图猜寓言,出示本课课题《井底之蛙》,齐读三遍。

(二)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目标:理解青蛙和鳖对世界的不同看法。

(1)青蛙住在什么地方?它的态度是什么样的?画出相关的语句谈谈自己的认识?

(2)鳖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它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态度是怎样的?画出相关的语句谈谈自己的认识?

2、带着问题齐读课文。

3、学生自己先讨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解决。

4、学生戴上头饰即兴表演青蛙的快乐(一人扮演青蛙、一人学青蛙叫)。

(三)观看视频,拓展延伸

1、观看视频,体会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拓展延伸: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则寓言故事。

青蛙有青蛙的快乐,鳖有鳖的快乐;青蛙在井底很快活,鳖在大海里很闲适。青蛙不可能有鳖的眼光,鳖也不会像青蛙一样跃、攀、躲、蹦、跳。课文中写鳖不理解青蛙的快乐,而青蛙即使到了大海上也享受不了鳖的快乐。是否快乐,要看什么样的环境适应谁,也要看个人的追求。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总结全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启发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升华主题:但愿这个故事能像一颗健康的种子,种在你心里。让你的见识更广,让你的目光更远,让你不自大,让你更谦虚,让你更好学,让你们找到属于你们自己真正的快乐。

(五)作业

八、板书设计:

青蛙:浅井(小、浅) 快活

表情:夸耀(听了鳖的话)渺小

鳖:

东海(大、深)大快乐

第三篇:井底之蛙

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

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回。或者只留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或者在软绵绵的泥浆里散一回步,也很舒适。看看那些虾和蝌虾,谁也此不上我。而且,我是这个井里的主人,在这井里极自由自在,你为什么不常到井里来游赏呢!”

那海龟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个伸进去,右脚就已经被栏杆绊住了。它连忙后退了两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

“你看过海吗?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只千来丈。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并不涨了多少;后来,八年里有七年大早,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乐呢!”

青蛙这才知道,井外还有这么大的天地。他吃惊地呆在那里,再没有话可说了。成语“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却又妄自尊大。

井底之蛙

一只青蛙住在一口废井里。它高兴时在井里跳来跳去,天热了在水中游上游下,觉得很快活。

“我是井里的主人,多么逍遥自在。”它正在自得其乐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它。

它抬起头向井口向上一看,只见一只大海龟的头几乎遮去了井口上的半边天。

只听见大海龟问它:“青蛙老弟,你见过大海吗?”

“大海?有我的井大吗?海龟老兄,欢迎你下井来做客。”

大海龟被它说动了心,真想下井去看看,可是它左腿还没跨进井去,

右腿的膝盖就已被井栏绊住了。

于是大海龟只好伏在井口,告诉青蛙海有多大多深多广。

青蛙这才知道,井外还有这么大的天地,它又惊奇又惭愧,感到 自己的见识太渺小。

成语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却又妄自尊大。

第四篇: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是根据《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改写而成的。课文讲的是住在浅井里的青蛙孤陋寡闻、夜郎自大和安于现状,把自己的一个角落当作整个世界,后来通过东海之鳖对东海的描述,认识到自己的渺小的故事。这则寓言故事被用来讽刺那些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在课堂教学中,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主要通过学生自读自学,通读全文,疏通文意,解决字、词问题,对易错字词进行讲解;第二课时通过课文复习,点拨课文的主旨,并通过文段的语句分析学习写作手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的“渺小”。(第一课时)

2、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写字表里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第一课时)

3、发挥想象力,理解寓意和启示。(第二课时)

4、学习修辞手法——对偶。(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懂得“井底之蛙”寓意。

2、修辞手法“对偶”的实际运用。

课堂设计:

一、导入

(展示青蛙坐在井里观天的图片)

最近特别流行的一个手机软件,叫做看图猜成语。今天我们也来看图猜成语。同学们,看到这幅图,大家能猜到是什么成语吗?(生答:坐井观天)非常好,就是坐井观天。

二、温习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昨天我们已经阅读了这篇寓言故事,现在我们就请两位同学来表演一下这个故事。

(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青蛙和鳖,由老师念旁白部分,用自己的语言再现青蛙和鳖的对话)

好,两位同学表演的非常好,语言和表情都很到位,尤其是最后青蛙“瞠目结舌”的表情,大家给他们两位鼓鼓掌吧!

问:为什么坐井观天的青蛙在听到了鳖对于东海的描述之后,会瞠目结舌呢?

(因为从来没有见到过、也没有听说过还有那么辽阔的地方——大海) 问:听了鳖对东海的描述之后,这只青蛙有什么想法? (觉得自己非常渺小)

问: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渺小呢?

(学生展开讨论,最后请2-3位学生作总结:听说了东海的辽阔,才意识到了自己眼界的狭隘,自己生活环境的闭塞,由此而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

问:那么,这则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联系我们的生活、学习,大家前后四个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一下。

(生展开讨论,师巡视教师,聆听学生的讨论。讨论时间:3分钟。) 大家讨论的都很热烈,那么我们就请几位同学给我们展示一下大家讨论的结果吧!

(请1位同学阐述,之后请另外2到3位同学作补充)。

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我们以后看问题也要站得高、看得远,要多接触外部世界,不能闭塞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对不对?

问:那么我们想一想,这只青蛙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 (生七嘴八舌:知错就改、善于联系自身、善于学习、善于发现等。)

三、学习修辞手法

这个小故事读起来妙趣横生,还告诉了我们这么多道理,大家说,写得好不好?(好)写得好的东西咱们是不是得向他学习啊?我们来研究一下,为什么这个简简单单的小故事能写的这么有趣。

咱们先看看第一段,活在井里的青蛙觉得自己快乐吗?(很快乐)那它是怎样展现快乐的生活呢?

(生读:高兴时,我跃出井外,攀缘栏杆,尽情地蹦跳。疲倦了,我回到井中,躲在井壁窟窿里,安然休息。跳进井水中,井水刚刚浸没我的两腋,托住下巴;稀泥没过我的双脚,绵软舒适。)

哇,这真是一种惬意的生活。

那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的生活快乐吗?你会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 (生讨论)

大家说的都很好,我们的教室窗明几净,课后大家还可以去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去操场上尽情玩耍,生活很快乐。那么我们能不能仿照青蛙的这句话,用类似的话来展现我们的快乐生活呢?

(生讨论后,请2位同学展示。例:上课时,我们专心致志,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下课后,我们快乐嬉戏,活跃在宽敞的操场。)

这种修辞手法叫做什么,大家知道吗? (对偶)

对,这就是句子对偶,两句话结构类似,字数相同,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美感,大家造的句子也都非常好,记下来,我们下次作文的时候就可以用了。

四、拓展:古文阅读

同学们都见过大海吗?

(有些学生说见过,有些学生说没见过)

那么我们就先请一位没见过的同学给大家描述一下你心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

(美、大、宽阔等)

再请一位见过大海的同学给大家描述一下。 (一望无际、辽阔)

大海的特点就是辽阔,同学们描述的都非常美。那么生活在东海的这只鳖,它是怎么描述大海的广阔呢?

(生齐读: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夏禹时代,十年九涝,海面却没因此增高;商汤时代,八年七旱,海面也没因缺雨而降低。大海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不因为水增多减少而或进或退。)

这只来自东海的鳖用语言向我们描述了它看到的大海,是如此辽阔,如此令人震撼!其实,这篇寓言故事出自于《庄子·秋水》,这段话的原文是这样的:(生齐读: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这两段话的意思一样吗?(完全一样)相对来说,古文的表述要更凝练,我们在写作文和说话的时候也要注意表达的简洁明了。

五、总结

学习了这篇寓言故事,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大快乐,什么是小快乐,请同学们告诉我,什么是大快乐呢?(目光长远、见多识广、胸怀广阔等)我们一定不要像井底之蛙那样,成为一个孤陋寡闻、目光短浅、夜郎自大、安于现状的人,希望大家都能够找到“大快乐”!

六、板书设计

快乐

井底之蛙

东海之鳖

跨井栏

海的辽阔

倚井栏

海的深度

第五篇:井底之蛙 教案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锹峪一小

李兴旺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井底之蛙由“夸耀自己”到“觉得自己很渺小”的变化过程,感知寓意。

2、通过读文理解词,再由读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

朗读课文,了解井底之蛙由“夸耀自己”到“觉得自己很渺小”的变化过程,感知寓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引入

1、

寓言的含义。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浅井中的青蛙在炫耀什么呢?你能用第一自然段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吗?

生:生活在这里真快活!

师:出示词卡:夸耀。(夸奖、炫耀)

全班用夸耀的语气来读句子。

2、

自读第一段,用

1、2„„序号,标出青蛙说了几句话来夸耀井中的生活。

汇报读,师生合作读。

3、

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练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4、

青蛙生活在哪里?勾出表示浅井之“浅”的句子。

5、

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中,你有什么感受?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

大海在你的印象中是什么样的呢?

2、

自读海鳖的话,你对大海有了什么更深的认识,说出理由。

3、

读出海的辽阔和深远。

4、

海鳖在东海生活的心情,板书:大快乐。

5、

想象:海鳖在东海有怎样的快乐,用“生活在东海真快乐„„”

6、

配乐配图读海鳖的话。

(三)学生第三自然段。

1、

听了海鳖的话,看看自己的浅井,面对辽阔的大海,小青蛙有什么表现?

2、

理解词语:瞠目结舌。

3、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读古文

1、

对照节奏,自读古文。

2、

配乐、跟着老师抑扬顿挫地读古文,感受古文的韵律美。

五、小结全文。

六、板书设计:

井底之蛙

青蛙:

浅井

快活

渺小

见识短浅

海鳖:

东海

大快乐

七、教学反思:

上一篇:家风家规小故事范文下一篇:甲方的工程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