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的思考范文

2022-06-20

第一篇:艺术教育的思考范文

对艺术的思考

振兴戏曲艺术的几点思考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着中华民族活态的文化基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绽放着夺目的光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征程中,大力振兴戏曲艺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振兴戏曲艺术是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和繁荣文艺事业的需要

中国人对戏曲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情感依赖和原乡情结。千百年来,城里乡间,搭台唱戏,构成了中国社会一道独有的文化风景线。振兴戏曲艺术,使之与五千年中华文明相匹配、与气象万千的伟大时代相匹配、与亿万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匹配,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振兴戏曲艺术,对于传统文化艺术薪火相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戏曲是最为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吸收融合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服饰、武术等各种文化艺术精华,展现着独特的中华审美风范。舞台上虽只有一桌二椅,却能够“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这正是传统文化艺术写意美学品格的生动表现。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呈现了传统文化艺术的迷人风采。可以说,各种戏曲艺术的百花争艳、代代相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

振兴戏曲艺术,对于彰显价值追求、培植精神家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部好戏总是思想深刻、精神充盈,能够让观众明白做人的道理、领悟真善美的内涵,往往可以影响很多人,甚至影响一个地方的生活形态和社会风俗。岳飞戏、关公戏、包公戏、杨家将戏以及新时期以来的许多优秀剧目,都是通过讲述是与非、善与恶、忠与奸的故事,褒扬家国情怀、优秀品格、善良人性,生动传递了中华民族的崇高价值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振兴戏曲艺术关系到美好道德的弘扬,关系到主流价值的传播,关系到民族精神的维系。

振兴戏曲艺术,对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看戏、听戏、唱戏,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文化传统,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像梅兰芳的京剧《贵妃醉酒》、常香玉的豫剧《花木兰》、白玉霜的评剧《秦香莲》、严凤英的黄梅戏《天仙配》、袁雪芬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堪称戏曲经典,舞台演出经久不衰,广大群众百看不厌。观众欣赏戏曲,往往与戏中人物感同身受、沉浸其中,一起笑,一起哭,在看戏听戏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精神享受,同时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在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娱乐方式日益多样的今天,看戏听戏仍然是许多群众的重要选择。

当前,我国戏曲事业发展态势良好,一批优秀传统剧目焕发光彩,一批新编历史剧成为梨园亮点,一批新创现代戏搬上城乡舞台。戏曲队伍涌现出一批拔尖人才,许多年轻新秀崭露头角。但同时也要看到,戏曲事业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剧种数量急剧减少、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精品力作缺少、基层院团生存艰难等问题比较突出。许多业内人士反映,如果再不抓紧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戏曲衰落的趋势将会加速,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前景堪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事业,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振兴戏曲艺术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发展彰显中国精神、展现中华美学风范的戏曲艺术,推出更多艺术精湛、群众喜爱的戏曲精品,不断开创戏曲事业新局面。

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展现戏曲艺术新风貌

我国千姿百态的戏曲艺术,都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都是靠创新创造焕发艺术生命力的。振兴戏曲艺术,必须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百花齐放,就是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支持不同剧种、不同流派竞相发展,鼓励一切有利于建设先进文化的戏曲探索成长,保持戏曲艺术的丰富性、多样性。推陈出新,就是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处理好“陈”和“新”的关系,做到陈中有新、新不离陈,推动戏曲艺术传承发展。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首先是继承传统,传艺、传神、传德。只有坚持不忘本根、辩证取舍,系统梳理和传承中国戏曲的艺术精华、美学精神、价值精髓,才能使戏曲艺术血脉延续、发扬光大。一是传艺,传承中华戏曲的表演技艺和传统形式,如独具个性的行当绝活、特点鲜明的舞台处理、绝妙精巧的表演片段、耐人寻味的唱腔唱段。二是传神,传承中华戏曲的美学精神和艺术神韵,把虚实结合、凝练深沉、内敛含蓄、睿智幽默的特色保留下来,把以形写神、写意传神、形神兼备的风格传承下去。三是传德,传承中华戏曲“戏比天大”、“以德培艺”的优良传统,弘扬老一辈艺术家的道德修养和人格修为,追求文质兼美、德艺双馨。当然,对传统戏曲也应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明显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要态度鲜明地予以舍弃。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关键是创新创造,出精品、出名家、出流派。振兴戏曲艺术,仅有传承是不够的。要在尊重传统、保持底色、遵循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坚持因时而变、探索创造,适应时代、服务当代,赋予传统戏曲新的时代气息。一是贴近时代,打造精品。在传承和发展好传统剧目的同时,关注现实题材,与当下生活紧密联系,创编出既新鲜又熟悉、既好听又好学的唱腔旋律,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精品。作品是立身之本,创作是中心环节。必须重视创作,集聚各方创作资源,发掘社会创作力量,下大力气抓好剧本阶段的一度创作,抓好导演、音乐、舞美等的二度创作,上演之后还要精心打磨、反复锤炼,努力做到精深、精湛、精良。二是兼收并蓄,创新流派。很多大艺术家,都是身体力行推动融会贯通、创新发展的典范。京剧二百多年,不断出现的各种流派,还有“三鼎甲”“三大贤”“四大名旦”等,都是创新的结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倡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广泛学习借鉴不同流派、不同行当、不同名家的经验,转益多师、化为己有,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流派,创造出流派纷呈的局面。三是丰富手段,扩大影响。这些年,大量影像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介入,让戏曲的欣赏更加便捷、丰富,让戏曲从剧场走进家庭、走进百姓生活。在坚持戏曲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应当积极借助现代传媒和高科技手段,创新传播渠道和方式,搭建宣传推广展示平台,使传统戏曲展现新的魅力,扩大戏曲社会影响力。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还应当善于吸收借鉴国外戏剧有益成果。现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越来越频繁,戏曲发展必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渗入。一方面,要拓宽视野、敞开胸襟,积极关注当代国外戏剧发展态势,学习借鉴国外现代戏剧的实践经验和探索成果,推动戏曲艺术更好地向前发展。另一方面,要秉持民族审美特性,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在保留中华戏曲神韵和味道的前提下,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通过借鉴、消化、吸收、再创新,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民族艺术。

三、走向民间、服务群众,激活戏曲艺术生命力

走向民间、服务群众,是戏曲艺术创作生产、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但凡有生命力的剧种,都是生长在民间、活跃在民间、变革在民间。评剧、黄梅戏、越剧从草台登上舞台、从地方小戏成长为影响力大的剧种,就是在群众中演出来的、在市场中闯出来的,是各路名角唱对台戏唱出来的,昆曲、京剧也都是这样登上大雅之堂的。实践证明,戏曲走进了群众就生、离开了群众就死,只有沉下去、唱起来,才能走天下。

走向民间、服务群众,必须把创作扎根在民间,把舞台搭建在民间。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原本产生自民间的戏曲,脱离了人民、脱离了群众。戏曲应回到民间去,回到发展的源头去,为民写戏、为民演戏,演百姓爱看的好戏。要发扬中国戏曲“接地气”、“重生活”的传统,一门心思研究生活,一门心思锤炼技艺,一门心思服务观众,保持艺术创作常新、艺术生命常青。走进生活深处,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寻找故事,从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中汲取灵感、提炼主题,使戏曲创作获得旺盛的生命力。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坚持重心向下,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把来源于群众的戏曲回馈给群众。

走向民间、服务群众,还要处理好“雅”和“俗”的关系。在戏曲发展史上,曾有著名的“花雅之争”、“雅俗之辩”。这段历史表明,脱离民间的雅,戏曲就没有生命力;一味媚俗的俗,同样会走向死胡同。雅是高雅,高雅也要接地气,不能孤芳自赏、曲高和寡,应避免台上热闹、台下冷清的现象。俗是通俗,通俗也要讲品位,不是降格以求、刻意迎合,不能庸俗、低俗,精神不能退场。雅与俗,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戏曲创作和演出,都应力争雅中有俗、俗中有雅、雅俗共赏。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观众培育,夯实戏曲发展的根基

对戏曲艺术来说,人才是根本,观众是基础。培养一大批德艺双馨、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戏曲人才,培育一大批爱好戏曲、关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观众群体,是振兴戏曲艺术的基础性工作。

建立健全戏曲人才培养体系。戏曲人才培养有其特殊性,培养周期长、门类行当多,是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要制定戏曲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完善戏曲人才培养结构,既注重名家、名角的打造,又注重各行当、各方面人才的培养,构建层次结构科学合理、专业设置成龙配套的现代戏曲人才培养格局。注重戏曲基本技法、功法的扎实训练,注重综合人文素养和文化内功的培养,并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戏校是戏曲人才成长的摇篮,要重视办好各类戏校,实施戏曲表演专业免收学费政策,落实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等专业的生均拨款制度,建立有利于吸纳优秀人才的绿色通道。

发扬师徒传承优良传统。以师带徒、口传心授,是传承戏曲艺术、培养戏曲人才的好传统好做法。通过科班教育、学校教育一批一批地培养学生,这是必要的,但还应该注重师徒传承。有了师徒传承,大师的唱腔风格、表演绝活才能够得到继承和发展。历史上那些名家大师都十分重视收徒传艺,严格选徒、精心培养,传授技艺、发展技艺,许多人为此奉献了毕生精力。要充分发挥老一辈艺术家的传帮带作用,发挥名院名团作用,遴选推出新一代青年拔尖人才,努力带出更好更多的后继人才。要关注保护戏曲传承人,做好戏曲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抓紧对他们的从艺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以文字、图片、录像等形式进行记录留存。

着力培育戏曲观众群体。戏曲的发展、成熟、壮大,始终离不开广大观众的喜爱与支持。可以说,一个剧种的发展、一个流派的形成,就是一部戏曲表演艺术家长期与观众互动、在观众鼓励鞭策下打磨提升的历史。现在,戏曲观众老化、分流的现象比较突出,年轻人爱看、愿看的少了一些,“戏迷”、“戏粉”也不够多。没有听过戏、感受过唱腔之美,是很难亲近戏曲的。正如昆曲《牡丹亭》里的一句台词,“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因此,可以从青少年抓起,做好戏曲教育进大中小学课堂的工作,加强戏曲通识教育,并通过戏曲演出进校园活动,培养一代一代年轻观众。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办好一批传播戏曲艺术、普及戏曲知识的栏目节目,更好地吸引和扩大观众群体。大力开展戏曲惠民演出,推动戏曲走进普通百姓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戏曲发展、关心戏曲未来。

五、深化院团改革,增强戏曲发展活力

戏曲院团是振兴戏曲的骨干力量。现在,一些院团由于资产体量小、市场竞争力弱,仅靠自身的力量难以生存发展。解决这些问题,根本上靠改革,出路在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政策保障体系,不断增强院团自身“造血”功能和发展活力。

完善院团内部运行机制。这方面改革的目的,是努力让各类资源向一线倾斜、向艺术骨干倾斜,激发戏曲工作者的创作演出动力,让创新创造的活力充分涌流、竞相迸发。要巩固和拓展已有改革成果,已转企戏曲院团要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成本核算,改进经营方式,建立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艺术生产机制。保留事业体制的戏曲院团要深化内部人事、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自我发展的活力,在面向市场、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依托市场探索发展新路。只有面向大众、依托市场,戏曲艺术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活力。必须着眼群众需求,建立完善适应市场的新体制新机制,多创作、多演出,不断拓宽戏曲发展空间。对于地方院团来说,闯市场要“大戏小戏皆宜”,不一定都追求大戏,不能贪大求全。现在下基层演出,小戏更便利,成本更低,也更有市场,同样受群众欢迎。应当把大戏、小戏结合起来,大舞台、小戏台结合起来,大市场、小市场都利用起来,让戏曲艺术充满生机。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近年来,中央对繁荣发展戏曲艺术等各类文艺事业非常重视,在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把戏曲产品纳入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政府购买优质服务提供给群众,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戏曲事业发展,更好发挥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的综合效益。特别是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延续和扩大了原有的优惠政策,并就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支持剧本创作、推动戏曲进校园、建设村级简易戏台等工作作出具体可操作的规定。这些政策将为戏曲传承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戏曲艺术正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春天。

第二篇:生本教育的思考

对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2012年4月27-29日,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修班在海南省海口市海甸景山学校举行。市教育局组织部分市直学校校长和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这次会议上,生本教育的创立人、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以及一批在生本教育一线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校长和教师在研修班上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和示范课。活动结束后,局领导又组织校长和教师赴生本教育实验校广东省花都区育才学校实地考察观摩,并和学校领导和部分参与生本实验的教师进行了座谈。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主持开展的,由课题研究带动的大型教育整体改革实践。 历经12年研究,生本教育从15个实验校开始,发展到遍及13个省份的200多所学校,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许多薄弱学校因此改变面貌,成为社会认可的学校。广大教师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专业发展。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生本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基本动力是依靠学习者的天性和潜能,教育的功能指向激扬生命,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自身的成长,教学的本质就是帮助人学习;德育的真正基础是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教者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而是生命的牧者,提出了“教皈依学”的教学观,“从符号研究回归符号实践”,“小立课程,宽着期限,大作功夫”的课程观。

具体到语文课程教学,生本教育理论认为,语文课的作用是推动阅读,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就是看有没有推动阅读。教学要“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写”,推动阅读,教学要引起阅读的兴趣,通过读一篇课文,引出类似或有关的许多篇课外文章以及大量相关知识。教学讲究阅读量的积累和阅读面的扩大,而不在一篇文章上深挖。课堂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展示交流时间,引起学生对各种知识的兴趣,把语文课堂变成语文实践活动即阅读、写作、交流、表达,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而非传授知识者。提前识字、大量阅读、简化考试、少做练习、固本强基、先慢后快、展示交流、激扬生命成为生本教育语文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正是因为这样,在生本教育理论指导下,学生在小学一年级就过识字关,识字量可以达到2000个以上,四五年级的学生就能写高考作文,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博闻强识和综合素质令人叹服。

生本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教学讲究先学后教,做到根本、简单、开放。找到了根本就找到了简单,找到了简单就找到了开放。英语教学则要把书本英语通过英语活动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英语。我们在课堂上看到的就是教师在努力把书本语言通过学生的表演、展示转变为具体情境里的学生生活语言的实践活动。

那么,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能给我们哪些思考和启示呢?

第一,必须坚持并深化高效教育综合改革。生本教育的理念与高效教育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异曲同工,课堂操作环节同中有异,课堂教学的立意各有千秋。高效教育综合改革的方向与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我们要坚持目前所走的改革之路。高效教育综合改革要不断借鉴、吸收先进地区和学校的成功经验,以我为主,丰富完善。要深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与海量阅读的有机联系,海量阅读的实施与考核、海量阅读与语文活动的联系,为学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二、导学案编制和课堂教学要删繁就简,务求实效。以语文教学为例,要减少对单篇教材的过度理解分析,扩大主题相近教材的引入,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加强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的联系,把语文教学的根扎在深厚的阅读积累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教教材。

第三、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在低年级段语文教学中按照生本教育思想改革语文教学,力争提前度过识字关、提前进行大阅读训练,利用儿童记忆的黄金期完成阅读量的初始积累,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从现在开始起对教师进行生本教育理念的针对性培训,着手制定低年级段语文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为下学期启动改革做好师资和预案准备。

第五、着手准备绘本图书、拼音读物的购置,为新入校学生开展大阅读提供必要的阅读资源保障。修订学校高效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中海量阅读实施细则,细化完善、突出落实措施和阅读效果的考察。

第六、做好中低年级段学生家长的培训工作,争取家长支持。

二〇一二年五月九日

第三篇:人生与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自由 孤独 逃避 依赖 生活态度 人生境界

摘要: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迷茫,孤独寂寞焦躁不安导致人格异化,自杀、虐待、围观、哗众取宠等现象引人深思。究竟应当追寻怎样的人生境界才不会迷失自我,教育为此又该做些什么?

人们总是在思考:人是什么?我是谁?你是谁?当人认识并且界定自己的自然本性,在自然序列中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后,又会坠入新的谜团,不断地攀登人性的高峰,企图在这茫茫宇宙中找到自己的存在。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变更,这些关于人的思考掉入了一个个更为扑朔迷离的复杂环境中,许多人迷失了。生存问题越来越严峻,而关于死亡,孤独,奴役,自由,自我认同的存在问题也越来越迷茫。

“烟尘和单调使它们失去了线条和色彩,一切我都感觉到了,凭着一种共同的节拍,但是奇怪,我唯独不能感觉到我自己的存在。我自己的存在,仿佛丛树与星群,或者由于习惯,对自己已成的定局,再没有力量关怀„„”在这个工业化社会,人们像是“生活”流水线上的一个个盒子,有时候忽然会觉得活的很没“自我”,会出现短暂的迷失感。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频繁上演,可以解释为是社会问题,社会压力过重,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但许多青少年也在迷茫中企图自杀,这又该如何解释呢?香港交友社区Facebook突然有人发起集体自杀的邀请。有网友建立“我要练习自杀”群组,只邀请青少年加入这个所谓的自杀者报名行列,已经有超过180多名自愿报名者,准备在圣诞节前集体自杀,甚至有一名香港中学女生,已经准备跳楼轻生„„ 我们的教育到底教给了孩子什么?教育除了教授给他们生存的知识及技巧,更应该不断引导和帮助他们思考存在问题。在现代教育的作用下,现代人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的生存能力,但是却越来越对生存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使得现代人的生活充满了无聊、空虚、寂寞、和无意义感。放眼网络,充斥着芙蓉姐姐凤姐们的身影,这种人物哗众取宠竟也有滋有味的红到了现在,除了看

到网络的包容性更应该看到追捧这些关注这些的人有多无聊与空虚。虐猫虐兔事件层出不穷的上演,群众围观特别事物的癖好,各种异化了的人格光怪陆离地生存在这个不正常的社会。

人类从原始社会走来,一步步摆脱大自然的控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然而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当处于大自然的约束之下虽不自由可是非常安全。人渴望成为独立的主体,渴望摆脱自己所依附的力量,而逃避自由恰恰是因为获得自由的人,感受到自由带来的孤独和焦虑。在步入大学这个自由的国度之前,我们经历了严酷而黑暗的高中三年,那个时候我们没时间没心情没自由,期盼着自由地大学生活,渴望摆脱黑暗无望的高中。即使痛苦却也总有希望,相信曙光就在眼前。当我们真正得到渴望已久的自由,却更孤独了,大把大把的时间在手不知如何是好。孤独彷徨,满腹怀疑和焦虑,驱策着我们产生新的屈从,以至于作出被迫的,不明智的行动。从人类社会产生直至当代,自由进程始终是这样走来的。一个单独个体的心理历程也是如此,不断循环,摆脱束缚——陷入孤独,焦虑——走向服从,重新处于不自由境地。人们在思考自由时往往只注重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即注重摆脱外在的束缚,却忽略自身内在的束缚。

弗洛姆认为,人在获得自由之后,要么前进到积极的自由之中,通过爱和工作建立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联,这样做既不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也不会损害自身的完整性;要么是当受到孤独,焦虑重压时,放弃自由,退回到依附状态,以此克服孤独感。后一条道路是逃避,是逃避自由,逃避自由所带来的责任,即使摆脱了压迫,却摆脱不了在压迫面前的渺小,软弱无力,无助,孤独感。身虽自由,心不自由。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处于这种“心不自由”的状态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样的欢欣快乐的自由状态又岂是人人都可在历经磨难后能感受到的?

对此,教育者应当思考,教育所面的的对象心理状态如何,最需要什么去支持他们积极地奋斗一生。人们在自然面前似乎越来越强大了,然而心灵却越来越脆弱了。盘古开天辟地前,宇宙洪荒,一片混沌,这个时候的他有力量有信心去面对。当新天地到来以后,他却无法面对这样一个供自己掌控的新世界,于是,他在孤独焦虑中死去了。

教育者应当发挥的作用就是在教会他开天辟地打破枷锁的同时,也要教会他如何去面对随之而来的新世界,面对自由带来的孤独感。

面对外在的环境,很多人选择逃避,选择结束生命,也有一部分人选择依赖他人。在弗洛姆看来,这也是逃避的一种方式,如屈从或控制他人的欲求就是把自己与新的外物相结合,以获取自己所缺乏的力量,寻求第二个靠山替自己承担某种责任。如受虐狂和施虐狂这两种相反的行为,就其心理而言都是想要逃避不堪忍受的孤独。受虐者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显示他们的卑微,无能为力,无足轻重借此自我贬低,他们情愿屈从外在的力量,他们不想承担责任,不想坚持自己的见解,不愿意做自己想做的事。世界在他们的眼中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个人无法支配和控制。施虐者则主动去伤害别人,从受虐者身上去证明自己的生活方式,形成了施虐者最大的依赖性。在炒得沸沸扬扬的虐待动物案中,据一些媒体记者和热心网民通过深入调查发现,不管是“虐兔女”还是“虐猫女”,竟然都是出自同一个组织(网站)之手,其背后更是隐藏着巨大的利益链条。网站通过拍摄这些虐杀小动物的图片,供少数有变态心理需求的人点击观看,而且还制作成光碟,卖到国外去谋利。这种“心理变态”的“围观”不也是施虐者的一种表现形式吗? 通过目击其他弱势群体的悲惨遭遇来获得满足感寻求自己的存在。心理虚弱到如此地步,教育者难道不该反思一下教育究竟该如何定位吗?

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如果把这些事件的过失全都归结在教育上是不公平的,但教育也并不是完全没错。由于教育知识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人得形象存在着理论缺陷,因而建立在它们基础上的教育理论和事件传统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体制之下,培育出来的人内心世界与外部社会关系支离破碎,难以协调,说一套做一套,多了世故的圆滑,少了正义的冲动,要么得过且过地活着,要么悲观厌世地颓废着。在这种混乱的价值观体系下,当代人应如何树立自己的价值观,选择怎样的生活态度?

弗洛姆认为生活态度的选择得思考tobe还是to have的问题。幸福并不在于他能胜过别人,并不在于他的力量他的意识,以及它能够侵占,掠夺和杀害别人。这样的人生观就是物质地活着,物质地占

有。世界上之所以有一些人没有独立意识,没有精神的自由,甘愿屈从于权势,蝇营狗苟地活着,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持“占有”的生活态度。生活的辩证法就是这样,你想占有,你首先就得被占有。当你物质地活着时,你自己、你的物质、你的精神、你的人格、你的生活、你的一切都成为物质的牺牲品。如此一来,又谈何独立呢?想着去占有,自然会有占有不了的事和物,那个时候就会感到自身的渺小,苍白无力,以及无穷无尽的孤独。选择逃避不仅仅是逃避责任,也是逃避内心熊熊燃烧的欲望,逃避欲望带来的人生第七苦——求不得。很多人不快乐就是因为不满足,古往今来,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大都是在这“求不得”上苦苦折磨自己。或费尽心机,或使尽伎俩,或机关算尽,或明争暗斗,最终是“反害了卿卿性命”。原本渴求的东西,却远远的只可观,而不能走近,甚至观而不得,只可放在心底。欲罢不能,欲求不得。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按照弗洛姆的看法,to be 的生存方式的前提是:“独立,自由和具有批判的理性。其主要特征就是积极主动地生存。这种主动性说的不是那种外在的、躯体的活动,不是忙忙碌碌,而是内心的活动,是创造性的运用人的力量。”“主动、理性、自由、幸福、快乐和自我完善不可分割的结合在一起,因而符合人性”to be看重的是健康的人格和个人意志的自由,不为外在的物质所限制,随心所欲,追寻理性与自由。追寻理性,正如道家、佛教以及尼采的人生境界学说那样,都强调对现有文化价值的批判,超越或重构,建立符合自己的理性世界,是一种自我、独立的世界。只要内心世界强大,信念坚定,有良性的人生追求,又怎么会孤独、脆弱以至于人格异化呢?

教育作为一种人道主义事业,其价值不仅仅在于维持个体直接的生命活动,也在于使个体生活得更有意义更高尚更有境界。“境界”是指人生活于其中的“心境”或“意义领域”,人愿意生活于其中的“状态”。那么,什么样的人生境界才是让人愿意生活其中的呢?冯友兰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

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重要的是,个人如何选择确立自己所要追求的人生境界,并持之以恒地追寻下去。

教育应该将人生境界问题纳入到自己的视野之中,致力于强化人们不断提高自己人生境界的愿望,帮助他们树立起提升人生境界的信心,并激励和引导他们不断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弗洛姆《对自由的恐惧》 许合平、朱士群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弗洛姆 《占有还是生存》关山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杜丽燕 尚新建 《回归自我——20世纪西方人道主义与反人道主义》 华夏出版社

石中英 《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回归教育原点的思考

——有感于《人民教育》五位记者的“年终综述”

王敏勤

《人民教育》杂志2011年第1期刊载了五位记者的“年终综述”,这分别是李帆的《让教育回归“常识”——写在岁末年初的一些思考》(以下简称“李文”)、冀晓萍的《人,究竟该怎样成长——2010年末,关于人格教育的思考》(以下简称“冀文”)、余慧娟的《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以下简称“余文”)、钱丽欣的《开创学生美好的未来》(以下简称“钱文”)、程路的《何来善缘结恶果——反思2010年发生的两起青少年恶性暴力犯罪案件》(以下简称“程文”)。说是“年终综述”,其实这五篇文章都没有对2010的工作业绩做“年终盘点”,也没有对当前的教育形势作系统陈述,而是不约而同的回到教育原点,对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深层次的“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怎样培养人?怎样遵重和敬畏教育规律?这些看似“常识”性的问题却始终困扰着我们的教育工作。在前不久我参加的一次“遵重和敬畏教育规律”的专题研讨会上,许多与会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还埋怨这样的话题离我们太远,对基层教育教学工作没有指导意义。然而看了这五篇文章会给我们新的启发,就像一个出远门的人走了一段路又停下来思考:我出发的方向对吗?我走的路对吗?

一、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格教育”

关于“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多年来我们几乎就没有停止过这方面的讨论。从上世纪80年代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到90年代素质教育的提出,到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综合素质评价,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坚持育人为本”,都是在探讨这一问题。虽然我们搞了近二十年的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在许多地方,“素质教育还只是停留于表层,徘徊于外围,还未深入到学校教育的内核——现实的课堂教学”1[①] 如“余文”所质疑的:“不补课就是素质教育吗?搞唱歌、跳舞、社会调查就是素质教育吗?”“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首先在目标上回到人本身,回到作为‘完整的人’的需求上来,回到人的核心素质上来。”1[②]

“人的核心素质”是什么?核心素质是“人格”,所以几篇文章都不约而同的提出“人格教育”的问题。如“冀文”中提出目前的教育“忽视了人的情感、理想等形而上的应然追求,特别是人格培养被排挤在教育的边缘。”呼唤“教育良知的回归,希望找回人格教育不该占据的重要席位”。1[③]如“程文”通过三个青少年杀人案件的分析,说明目前许多受过教育的青少年人格不健全,缺乏起码的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1[④]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个性”和“人格”是两个具有同样含义的名词,都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各种比较重要的和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1[⑤]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人格?孙云晓老师给健康人格列了五个指标:“第一是自信还是自卑的;第二是友善的还是冷漠的;第三是有责任感的还是没有责任感的;第四是善于自我管理的还是生活杂乱的;第五是有抗挫折能力的还是脆弱不堪的。”前者就是健康人格,后者就是不健康人格。1[⑥]这些可供我们参考。

创造了“美国56号教室奇迹”的雷夫·艾斯奎斯(洛山矶市霍伯特小学的教师)认为:“人格品性才是教育的本质”。“我总是提醒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标准化测验上。不会有人问他们第56号教室所重视的议题:品格、诚信、道德与胸襟。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漠视这些人生重要课题?或许是因为稍稍提高分数很容易,教导诚信和道德的难度却很高。然而,我们如果想培育非凡的学生,就必须正视这些议题。”1[⑦]

其实我们中国也有一个雷夫式的人物,这就是北京22中的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他从1980年起进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教学实验”,成功地完成了三轮持续17年的教学改革实验(2002年因癌症去世)。他从初一接新生,当班主任,教数学,直到高三毕业,六年一循环。他曾创造了一个非重点中学的实验班55%的学生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奇迹,然而孙老师去世后,他的一个学生写了5000多字的长信寄给报社,她说:“人们提起孙老师总会因为‘全班55%考上清华北大’而说他神奇,可这55%并不是孙老师看重的,他最想做的是把我们培养成品德高尚的人。”每届实验班他都建立班规,如第三轮实验班的建班方针是:第一,诚实,正派,正直;第二,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争取为人民做较大贡献;第三,做一个有丰富情感的人。他说:“人们喜欢说,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做人成长没有惟一的标准,但我认为还是有最高标准,比如正派、诚实、无私。”

二、学习的动力源于对未知事物探求的“志趣”(《江苏教育》因篇幅所限删减了本标题部分)

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厌学?仅仅是因为学习负担过重吗?如果减轻负担学生就喜欢学习了吗?现在许多大学生在高中阶段为冲刺高考而拼命学习,一旦考入大学就不想学习了,他们说“学够了”,大学的轻负担并没有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余文”提出:“人为什么要受教育?除了社会等外部需要,还因为人在精神世界里就有探究未知世界的强烈兴趣,有着强大的好奇心、想象力,有着创造的冲动,有着智力生长和人际交往的渴求„„这些需求源自天性、而与其他无关。”1[⑧]

社会等外部的需要能够激发人们一时的学习动力,如参加高考,参加各种证书考试,但当需求满足后就不想学习了。真正激发一个人内在学习动力的是他对未知世界探求的兴趣和好奇心。所以在“余文”中提出:“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但从现实来看,兴趣从来都只是作为‘敲门砖’而不是一个长久的目标,所以,所谓的‘兴趣培养’尽管有诸多策略,却并不能让学生生发出终身的志趣。”1[⑨]学习的过程仅仅有“趣”是不行的,仅仅有“志”也不行。有趣而无志,学习的动力不能持久;有志而无趣,学生会感到学习很痛苦。志趣是志向与兴趣的有机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再引导他们树立探求某种未知事物的志向。一旦“志趣”形成了,学习就成了“挡不住的诱惑”,就像制造了一辆“永动车”,想煞车都很困难。如居里夫人,整天在实验室里忙碌也不感到单调乏味,就在于她有了探求“镭”元素的志趣;如陈景润对“歌德巴赫猜想”的探求,虽然走的路很远,很累,但其乐无穷。有些科学家一生也可能没有达到自己最初的目的,但无怨无悔。我们的教育只有培养了学生对探求未知世界的“志趣”,才算是成功的教育。教育不是教给学生真理,而是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

三、违背学生成长规律的做法是“残忍”的教育行为

“李文”中谈到的一个案例让我感到震撼:印度政府为了阻止一个5岁的小男孩辛格参加500公里的马拉松长跑,竟然出动警察封锁了辛格长跑的路线。因为“让一个孩子去尝试不属于他年龄的生活,是一种极大的残忍。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1[⑩]所以在“钱文”中谈到“成长规律是最大的教育规律”1[11]。我们经常说要尊重教育规律,但我们真的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吗?如“钱文”中所谈的医学中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们有多少教育工作者知道?“一二年级小学生为什么觉得数学难?”仅仅是因为学生不努力吗?“6岁的孩子握笔和写字姿势都不对”,仅仅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吗?“钱文”在医学中找到了答案:“医学研究表明,学好数学需要注意力、空间排序、记忆、语言等6种神经功能发育成熟。多数六七岁的孩子这方面神经发育尚未成熟,因而会觉得困难,容易产生失败感。”“6岁的孩子手指肌肉尚在发育过程中,握力不够,只有用手指握住笔的最底端才能用得上力;而这个姿势,手指会挡住所写的字,只有把头歪下去才能看得见。”1[12]对于这些生长的规律,我们有多少教育工作者真正了解?

如果说在生理学上需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在心理学上是否也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现在许多教育工作者提倡对孩子赏识和激励,但仅仅有赏识和激励是不够的,没有必要的惩罚教育也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如“程文”所分析的,有时候“善良会培养凶残”,“善缘会结出恶果”。当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事情都百依百顺、无原则的赏识时,“当孩子显著的错误被一而再、再而三故意视而不见的时候”,当“善良”被无限放大后,就开始播撒极恶的种子,善缘很可能会结出恶果。当孩子“向外归因”成了人格的一部分时,“这个人将会放弃对自己的责任,凡事出了问题都是别人的错,是世道的错,实在没得怪了就会怪自己运气不好”,不健全的人格就这样形成了。1[13]所以在教育中应该保留必要的批评和惩罚,守住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在新加坡的教育中至今还保留了“鞭”罚,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确实起到一种威慑的作用。

四、教育者以孩子的名义为自己谋福利是不道德的行为 在“冀文”中提出一个很尖锐的社会现象:“教育者是否在以孩子的名义为自己谋福利?”1[14]如果说违背学生成长规律的做法是“残忍”的教育行为,而以孩子的名义为自己谋福利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如有的学校与企业联手大搞商业化运作,通过显性或隐形的广告宣传吸引参观者,学校靠收取门票费提高教师待遇。在这样的学校,学生每天“被参观”、“被表演”,他们耳濡目染的是教师在拿他们赚钱,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学校整天熙熙攘攘的像闹市、像公园,学生还能安静的读书吗?原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我理想中的校园具有两个标准,一个标准是校园要安静。“安静的环境非常重要。我们的学校可以不豪华,但一定要很安静。”这几年“大家把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搞丢了,就是如何让老师和学生安静地坐下来看书、想问题。”第二个标准是校园要纯净,学校应该坚守社会道德的高地。1[15] 再如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许多幼儿园和社会培训机构为了吸引生源和财源,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为名拔苗助长,让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小学的文化课程。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完全是不懂教育规律的行为,而是以孩子的名义为自己谋私利。所以山东大学徐显明校长在济南的一次演讲中说:“没有道德的教育是一种罪恶”,“我们应该从行为养成的道德要求出发,严禁我们的幼儿园去教孩子学写字,去教孩子学算术,去教孩子学英语,而应从自己提书包、帮同学做事、向长辈行鞠躬礼开始,从小学会如何尊敬长辈,如何跟同伴打交道,如何料理自己的事务。”1[16]

对于教育的诸多问题,我们很多人往往埋怨各种客观因素,而很少考虑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责任和良知,正如“李文”中所说的:“尽管教育要受社会的影响,但绝不等于教育没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教育不仅要为人才奠基,更要为‘人’奠基”。1[17]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教育工作者首先自己要有健康的人格。

总之,五位记者的文章给我们的启发不止上述几点,他们更多的是给我们一种暗示和导向:我们不要被眼前的一些教育乱象所迷惑,而应回到教育原点认真的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注释:

第五篇:作文“风波”背后的教育思考

遂溪建新中学黄才权

这段时间,学生的作文多了一些夸夸其谈的气息,我想集中给学生作个评议,就布置学生自习课先行交流,然后在语文课中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一到两个代表发言,谈谈对好作文的看法。可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很多同学都把写真经历、真体会、真感受的文章斥之为老土,没文采。而被批评的同学也并不服气,他们据理力争,说自己就是写心中想写之事,想抒之情,没有虚假和造作,多了真诚和自然。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我知道这个论题惹了一个不小的“风波”。

看着同学们热烈的讨论乃至于争吵,我既喜欢,又陷入了深思之中。海涅说:“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每一块墓碑下面,都躺着一部整个世界的历史。”我深爱着这几句诗,在反复诵读这些诗句的同时,又不止一次地思索着生命的意义。我从同学们身上,感受到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独特的存在,并各自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个存在也许卑微,也许悄无声响,但我们都无法忽略它曾经存在过的事实。对几篇作文而引发的意见分歧,正是同学们作文个性互不相同的集中反映。这告诉我,不仅每一个孩子是一个世界,而且每一个孩子的身后都有一个世界,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深深地烙刻着另一个世界的痕迹。该怎么引导同学们把自己所亲历的千姿百态的世界描绘出来,这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此时我们不是高高在上的导师,也不是隐居者、隐身人,而是扮演了一个合作伙伴的角色,循循善诱,不时地穿针引线积极地鼓励学生,启发、引导学生。

于是,我要求同学们把讨论集中到最近的两次作文上来。两次作文命题方式类似,属半命题作文:《„„,我想„„》,《上初二,我多了一分„„》,可比性比较强。学习委员是一个爱好文采的女生,她的作文时常充满灵性。她给我们推荐了李娜的《上初二,我多了一分简单》:

生活亦是如此简单。

早晨,天边刚出现了一丝鱼肚白,我便在乡间的小路上悠闲地走着,两边 1

高大挺拔的大树还沉浸在梦乡之中。叶子的露珠“嘀嗒嘀嗒”地打在我手上、衣服上,叶儿也像一只飞舞的蝴蝶盘旋地落下,我的心中不禁多了一份闲适,一分简单。天渐渐亮了,几束光线拨开云雾,散满了漫山遍野,小路上也洒满了温暖。我宛如觉得这是妈妈那般温暖的手在抚摸着我,心中的烦恼被抛到了九霄之外。我静静地感受这一份无暇的爱。„„用一颗简单的心去看人生,你会感到前途风光无限好。

小溪选择了简单,独自地流淌着,„„梅花选择了简单,在严冬中尽香(竞相)开放,„„春雨选择了简单,用甘甜的雨水滋润了万物,„„

两个陌生人之间的一句“谢谢!”便有了开心的瞬间。鼓励他人的笑是简单,与他分享喜悦是简单。„„

“横看成岭侧成峰”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其实很简单,在嘈杂的社会中,不妨试一下用装箱单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中的一切,那样也许你会感受到生活带来的乐趣。

粗略一看,文章流畅,富有生活哲理;若从文采的角度看,这篇习作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发议论,都有一种诱人的魅力,感染力极强。它出自于初二小作者之手,的确难得。但仔细再看,文章的描写有点失真和空洞,说理比较多,带有说教的味道。这位同学乃城里人,什么时候去了乡间,何事早起,有幸看到了乡间美景?没有交代。文章只用一段写 “我”在乡间看风景,却用了三段议论,且引用古诗、格言颇多,确有说教之嫌。这两方面都与孩子们的真实生活有比较大的距离。我边沉思,边继续听针锋相对的另一方读他们选出的好文章。语文科代表给我们念了黄凯鹏的作文《这事,我谁都没告诉过》:

在我心里,有一个埋藏了四年之久的秘密。

那是在我四年级的时候,当时有一个潮流,就是学校里的同学都去买一部MP4。在我的班里,我有几个要好的朋友,他们每人都有了一部MP4,经常拿出来炫耀一番。有一次,他们问我:“凯鹏,你为什么没有MP4。”这时,我的喉咙就像被卡住了,一声不吭,好象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从那天起,我开始攒钱,平时妈妈给我的还没花光,我就攒下来,储存到存钱罐里。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多月后,我这些天存的加上之前攒的,总共三百多块,终于可以去买MP4了。我要让同学们看看,不是你们才有钱买MP4,别人也买得起。

买MP4那天,我特意约了几个要好的朋友一起去。买到MP4以后,我的心里有一种自豪感,我终于买了梦寐以求的MP4了。这下,你们还会在我面前炫耀吗?并且,我是用自己攒下的钱,而你们呢?

大家可能不明白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毅力来攒这么多钱。因为当时我想让妈妈给钱我买,她不但不给,反而挨了她的骂,还说什么小学生要什么MP4,你看哪个小学生有这种东西。妈妈的骂加上同学们那种侮辱性的炫耀,使我心里一有个信念——一定要买MP4。所以,因为这种信念,才使我有这种超乎寻常的毅力。

不过,我虽然买到了梦寐以求的MP4,但是这件事我的家人毫不知情,每每想起这件事,我的心里会有一种愧疚感,毕竟我欺骗了疼爱着我的家人长达四年之久。

“好文章”,我从心底里由衷地对自己说。我看一室之内,同学们都听得很着迷,从他们的眼神里,我读到了感动。文章的语言并不华美,它不讲究文采,有些地方也还存在上、下句不搭界的毛病,但无论如何,它让我们获得一种对于自身的确证,使我们知道,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并没有死。文章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情的场,一种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的场,一种沐浴在真实的人性光辉之中的场。在这样的作文“风波”中,在这种鲜明的对比中,我对同学们说出我对好文章的看法:

一、感悟生活,写出“真我”

同学们要认识到文章来源于我们的真实生活,作文内容要有真实生活的色彩。叶圣陶说得好:“写真经历、真体会、真感受,这是解决写什么的最好办法”。日本教育家芦田惠也认为,作文的题材应在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去寻找,应是切有实际感受的体验。所以,要让自己会写作文,写好作文,就要学会用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心灵去寻找震撼心灵的东西。至于怎么写,你们有完全的自主权,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大千世界丰富多彩、善恶美丑都有,同学们的理解不能浮于表面,这需要我们细心观察、体验、了解生活、感悟生活。以真实的生活为写作内容,抒发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真情实感。李娜同学的作文写得深刻,但缺乏真实感;凯鹏同学的作文真实感人,但立意还可以深远些。我们的作文应该在感悟生活的基础上写出“真我”,写出你们的纯洁与天真,甚至带有想象和幻想的幼稚心理特点。

二、感恩生活,立下诚信

每一个人的人生成长和事业成就都离不开天地的养育、社会的保障、家庭的关爱、师友的帮助。虽然我们不一定要像基督徒一样感恩于超人间的上帝,但我们确实需要“且将有日思无日”,饮水思源,对那些让我们今天一切成为可能的先辈、祖国、父母、亲朋、师友,甚至是对那些随缘而遇的陌生人和默默无闻的大自然心存感激。感恩才会懂得珍惜,才会倍加珍视自己拥有的一切;也只有感恩,才会让我在做错事后愧疚和忏悔,同学们要记住:“一个人感到羞愧的事越多,他就越高尚”(肖伯纳语),“纯洁的人生从忏悔开始”(冯骥才)。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清代思想家颜元也曾告诫后人:“世宁无德,不可有假德,无德犹望人之有德,有假则世不复有德矣”。作文的过程即作人的过程,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也是铸炼我们诚实心灵的真正法宝。诚信才能友爱、诚信才有和谐,诚信是个人心理健康,自我认同的基础,没有诚信的人是“始于作伪,终于无耻”(严复语),最终导致人格的分裂或丧失,也就是和谐自我的失去。同学们要在“做中学、学中悟、悟中醒、醒中行”。

这是一次比较深刻的作文训练课,它让同学们受到教益,也让我懂得了很多:在作文训练中,我们不但要注重命题的个性化,用讲究真实性、体现时代性,追求新奇性的好题目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还要注意从学生的作文心理和背景等方面指导学生的作文行为,并思考教育学生的可能性和现实难度,才有可能帮助学生摆脱“作文难,难作文”的窘境,才能把学生引向一条会作文的宽阔大道,进入一个“想写、能写、写得好”的全新境界。

上一篇:圆木桩施工工艺范文下一篇:幽默笑话小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