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之路新思考

2022-11-06

第一篇:大学生村官之路新思考

新形势下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及其引发的思考

【摘要】 本文在与河北省部分大学生村官开展访谈及对在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几年大学生村官选聘条件的变化以及相关形势变化对此产生的影响,并探讨了村官选聘条件变化的利弊,同时进一步探讨了新形势下对选聘大学生村官的要求及对大学生村官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新形势

大学生村官

选聘

选聘高校毕业生农村任职,是培养农村后备干部人才,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经党中央同意,相关部门审议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五年时间逐步选聘lO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全国农村任职。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更是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必然选择。然而逐年严格的选聘条件却将许多优秀的高校毕业生拦截在参与选聘村官考核的门槛之外。根据这一社会现象,我们了解了村官产生的背景,对近年来村官的选聘条件进行了分析对比,并由此引发了相关的思考。

一、大学生村官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意义

(一)什么是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人选由政府部门正式发文、筛选确定,在村工作期限一般为2年~3年。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系非公务员身份,工作管理及考核比照公务员的有关规定进行,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人事档案由县委组织部门管理或县级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代理,党团关系转至所在村。

(二)大学生村官产生的时代背景

大学生村官选聘政策的出台基于多方面的原因。从宏观角度讲,中国农村的乡土性使农村治理主要依靠家长制、宗族制和人情关系,这与现代社会的民主、法制要求形成鲜明对比。选聘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有利于推进农村治理的合法性形成,使农村治理工作更加公开化、公平化、公正化,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在农村实现的进程。从现实角度讲,社会利益的格局分化,村级领导综合素质的参差不齐,导致了基层治理危机的频发。选聘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有利于改进

农村领导结构,实现科学管理村务工作,从整体上提升农村领导综合素质。从时势角度讲,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精英流失造成农村工作缺乏人才支撑。选聘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对村务工作者的数量进行了补充,为农村输送了新鲜血液。此外,国家不断扩大大学生招生规模,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过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当代农村存在的实际问题、政府对建设新农村政策的出台及目标的形成,也是促使大学生村官政策出台的直接原因。

(三)大学生村官产生的意义

综合以上背景,大学生村官的产生有利于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和城市人才过剩;有利于缓解农村知识人才匮乏、村干部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优化农村干部队伍;有利于倡导农村文明风尚,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实现法治;有利于村级干部的培养以及储备后备干部;有利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大学生村官的选聘条件及分析

通过对河北省08年—11年大学生村官选聘条件的研究对比并联系到在此阶段内全国选聘条件,我们做出了如下分析:

(一)选聘条件的逐年变化作对比分析

1、选聘人数有所增加。

从河北省村官选聘数量来看,四年来稳中有升。从全国来看,党中央预计08年—12年五年内选聘大学生村官10万人,而仅在2008年,31个省级单位发展大学生村官就达66856人。

数量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20082009年份2010201130003000300030003433300038153000河北省2008—2011年村官选聘数量变化

数量

2、学历要求有所提高。

就河北省而言,2008年、2009年大学生村官选聘大学生村官对学历要求为专科以上,本科与专科比例基本为4:1。自2010年开始,选聘村官学历河北省2009年各市选聘村官本科人数、专科人数统计表

城市 本科人数 专科人数 廊坊市 157 39 石家庄市 216 54 保定市 303 75

唐山市 253 64 沧州市 279 69

秦皇岛市 110 28 衡水市 243 61

承德市 122 31 邢台市 252 63

张家口市 203 51 邯郸市 262 65 要求为本科以上。

3、多项条件趋于严格。

2008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党员与非党员均可参加村官选拔;到2009年,即要求党员(或预备党员)占村官选聘总人数的80%;到2010年,则要求参与选拔的大学生必须为党员(或预备党员),且对入党时间的下限做出了明确要求。同时,2010年以前,河北省参加村官选拔的大学生可以是毕业时间不大于两年,2010年开始,则要求参与选拔的大学生为应届生。除河北省外,有些省份还要求参与村官选拔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任学生干部,并对所任学生干部类型做出了要求。

总的来说,全国各省市对参与村官选拔的大学生的要求都在逐年改变且选聘条件趋于严格。

(二)选聘条件的逐年严格作利弊分析

大学生村官选聘条件的逐年严格对参选大学生、农村等方面无疑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严格的选聘条件优势鲜明。选聘条件的逐年严格会优化村官队伍,全面提高村官综合素质,使一批知识功底较硬,综合能力较强的大学生进入农村。这将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其提供具可靠的人才保障;有利于推进农村治理的合法性形成,严格的选聘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农村的制度规范。综合素质较强的大学生对村务工作的适应能力也应相对较强,能较快的掌握从事

村务工作所需知识及能力。与此同时,严格的选聘条件也能激发大学生的进取心,激励大学生在校期间不断充实着自我、严格要求,为在校大学生提前为就业做准备敲响了警钟。

另一方面,选聘条件的日益严格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从大学生角度来看,日益严格的选聘条件将许多有能力有抱负但却不符合某些条件的大学生拒之村官的门槛之外,失去了服务农村的机会。从农村的角度来看,选聘条件的严格同时意味着高素质村官的进入,高素质的大学生村官与原有村干部差距较大,会造成村干部结构脱节,这对于缓解村干部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可能产生阻力,加大了大学生融入农村的难度。从政府的角度来看,选聘条件的日益严格不利于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这将使政府为大学生搭建的就业平台的受益范围缩小。除此之外,大学生村官选聘条件的日益严格也将造成了一定的人才流失。

三、对于大学生村官选聘问题的思考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总结了新形势下对选聘大学生村官的要求及并对村官的选聘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新形势下对选聘大学生村官的要求

1、知识功底较硬,思想觉悟较高。

选聘大学生村官对学历要求的提高,就意味着新农村建设需要人才的投入,村干部有了较硬的知识功底,才能科学合理的从事村务工作。同时这也要求大学生村官将先进的知识技能带入农村,并运用这些知识切实地解决当代农村存在的问题或运用到农村管理、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选聘大学生村官对大学生是否为党员的要求日益严格,从侧面反映了新农村建设不仅局限在物质层次,更要体现在精神层次的原则。这就要求大学生党员将党的思想、方针政策进一步在农村深化,并严格要求自己,表现出很高的思想觉悟,这必将有益于倡导农村文明风尚,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2、工作能力、适应能力较强。

大学生村官选聘时会优先考虑学生干部,这表明大学生村官需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够尽快的适应农村的工作环境,实现由学生到村干部的角色转变。此外,大学生村官需要有亲和力及较强的沟通能力融入到农村,融入到农村干部队

伍。这就要求在校大学生多参加各种活动,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能力,为将来参加工作打下基础。

3、切实投入农村工作,就业危机感强,择业动机端正。

村官作为一种职业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这表明政府在扩招的同时也在为大学生们寻找着就业出路。因此,作为大学生村官,就应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爱岗敬业,切实地投入到农村的工作中去,以服务农村、农民为指引参与工作,具有端正的择业动机。同时,大学生村官选聘条件的日益严格也在提醒着大学生们增强就业危机感,通过完善自我来拓宽就业渠道。

(二)新形势下对大学生村官问题的几点建议

1、增加大学生村官试用期,对大学生村官实行淘汰制。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的同时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定期的适度的考核,对大学生村官在职期间表现进行反馈调查,以筛选出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在农村任职。

2、增强村官选聘的针对性。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应该区别于普通公务员考试。考题的设计应该更多地体现出农村工作的特点,注意农村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有专业能力、符合农村需求的人才选拔到大学生村官队伍中来。

3、增强村官分配的合理性。组织力量到乡镇和农村调研,了解农村基层对大学生村官的需求情况并对选拔对象的专业、具体要求,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了确定。在此基础上,提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意见,然后由大学生村官报考者选择职位,实现才尽其用。避免出现人才浪费。

4、注重大学生村官培养的连续性。通过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不断选拔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形成优秀大学生村官农村发展带头人的递进培养链,有效缓解农村基层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

第二篇: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思考和探索

一、我县大学生村官现状

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的一项战略性决策。县委、县人民政府按照州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把实施“村村都有大学生工程”作为加强人才工作的重要途径,从推进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 “村村都有大学生工程

”在我县的实施。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39名村组大学生,实现了村村都有了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其中:本科以上学历39人、大专学历79人、中专学历21人;有128名任村委会主任助理,11名任党支部副书记,15名被确定为副科级后备干部。同时自治区选聘到村任职5名大学生在县委组织部进行为期1个月的跟班锻炼后于2月初全部到村任职(其中1人任村党支部副书记,4人任村委会主任助理),现已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前农村各项工作中。

二、存在问题分析

大学生村官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为乡镇和村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他们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人生价值。但是经仔细分析、深刻琢后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制度上的“完善”问题 部分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对选派大学生的管理、使用,奖励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规范。

2、思想上的“扎根”问题 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认为担任“村官”是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选择。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教育引导大家在思想上扎下根来,集中精力、发挥聪明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有所作为,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3、工作上的“深入”问题 调查发现,进村大学生多数面临工作难以“深入”问题,如感到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生活不习惯、工作无从下手等,造成不能够深入农村,对农业政策掌握不够,与新农村建设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4、能力上的“提高”问题 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但大学生作为农村建设的急需人才,其能力上的欠缺也阻碍着他们知识优势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缺乏足够的人际沟通能力。三是缺乏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四是自我激励能力有待提高。

5、心理上的“适应”问题 由于在外求学多年已习惯都市生活,因而在选择当村官后,面对基层艰苦的工作环境和较差的生活条件,一时难以适应,不能尽快地进入角色,存在依赖心理强,承受心理弱的问题,难以放下架子与基层群众打成一片。

三、几点建议与探索

就目前发现的一些现实问题,我觉得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加强培训,让大学生村官从容上岗。大学生村官普遍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加强基础性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是集中理论培训。以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有关农村工作方面的各种法律、法规为重点,通过培训帮助其尽快掌握农村工作的相关政策。进行心理引导,拉近其与农村工作环境和群众的心理距离。二是现场观摩培训。通过现场观摩帮助大学生村官初步了解任职地区的基本概况、发展现状、发展方向等,激发他们投身当地建设的热情。观摩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和经济相对薄弱的贫困村,通过视觉对比激发他们农村工作的热情,使他们能扎根农村,奉献基层,更好地肩负起建设新农村的重任。三是基地技能培训。充分利用现有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和能人大户的创业项目资源,把新大学生村官带到这些项目点上,对其进行相关的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增强他们指导群众创业、带领和带头致富的本领。四是驻村考察培训。集中或分批组织大学生村官到区、州区域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学习考察,开阔眼界,开拓思路,让他们零距离接触先进村,激发他们的斗志,增强他们的信心。到党支部战斗力较强、“村支”两委班子团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进行跟班学习,学习这些村干部处理农村矛盾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缩短他们到村任职的适应期。

(二)规范管理,让大学生村官行为有束。大学生村干部大都是刚刚脱离学校步入社会的青年,年轻气盛,有时往往在工作要求上难以自我控制。因此完善管理机制,建立起一套适合新时期大学生村干部的管理机制,是保障他们发挥作用的重要一环。一是建设全程管理考核体系。在管理上采取日常考核、季度考核、年终考核“三结合”和县、乡镇、村“三级考核结合”的形式,要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大学生村官的德才表现,同时,把考核结果直接作为大学生村官补贴发放、考核奖惩、激励辞退、续聘、招录、提拔的主要依据。二是建立综合性评判考核机制。建立监督、考核、奖惩机制,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核与专项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群众评判和组织认定相结合,全面客观评价大学生村官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对年度考核优秀

的大学生村官,纳入后备干部名单,对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的,按规定予以解聘。三是推行实效督查考核。制订大学生村干部日常管理和实绩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指标。由党员、群众进行监督,采取签订目标责任书、书面公开岗位任职承诺事项、定期述职评议等措施给大学生村官压担子,让他们充分感受工作压力,挖掘工作潜力,增添干事动力,全方位调动工作积极性,促进

各自潜能的发挥。

(三)多措培养,让大学生村官尽快成才。充分结合大学生村官岗位职责和农村工作实际,有效采取结对帮带、定期走访、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一是开展帮带培养活动。实施定期走访制度和“3+1”帮带措施,即一名乡镇领导干部亲自帮带、一名包村干部具体帮带、一名村主要干部直接帮带,3名干部联合结对帮带一名大学生村官,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言传身教,使其能尽快掌握农村工作要领、方式、方法,逐步提高基层工作能力。二是开展能力递进培养活动。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全县干部培训规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设置培训内容,进行适岗培训。实行跟班锻炼,通过传、帮、带,促使大学生村官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提升能力素质。实行“压担子”锻炼,通过组织调整、公开选拔等方式,将优秀大学生村官选拔到村书记、主任岗位上,促进其快速成长。三是开展谈心培养活动。开展帮扶人和大学生村干部谈心、乡镇领导干部进行集体谈心、大学生村干部之间相互谈心活动,通过谈心帮助大学生村干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克服畏难情绪,对其苗头性问题及时帮助解决。

(四)注重实践,让大学生村官有为有用。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的主要职能是服务“三农”发展。引导推动大学生发挥自身作用,要扣紧服务“三农”这个核心。要着眼长远,立足实际,使他们充分发挥出知识优势,为“三农”发展服务。一是打牢实践锻炼。采取跟班学习、多岗锻炼、热点难点问题现场解答处理等方式来提高大学生村干部的实践能力。把大学生村官纳入乡村干部统一管理,让他们既清楚所在乡镇的工作大局,熟知村情实际,以便高效推进工作。二是强化阵地锻炼。把乡镇团委作为大学生村干部重要活动阵地,乡镇团委副书记由大学生村干部担任,主持团委日常工作。大学生村干部利用年纪轻、学识广、有激情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既团结和带领所驻乡镇青年为农村发展作贡献,又锻炼大学生村干部的协调与组织能力。三是深化入村锻炼。大学生村干部联系贫困户,帮助其理清发展思路,帮助其重振生活信心,让其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开展入户交流,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树立大学生村干部朴实为民的良好形象。大学生村干部要结合本村实际,挖掘致富信息,积极向本村有关农户进行宣传。

(五)政策激励,让大学生村官安心扎根。为使大学生村官愿意扎根基层,服务基层,要制定多项激励政策,真正让他们“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一是制定优惠政策。任职满3年、考核合格的,实行大学学费返还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办理“五金一险”,解决住房补贴、生活安置费、交通费、通讯费等,办理人才档案等。鼓励大学生村官积极投身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等工作,对成绩突出的按照规定予以重奖和重用;对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在入党、评优、事业单位招考、公选领导干部等方面优先考虑,让他们来的有奔头、干的有舞台、留的有希望、走的有收获。二是加强宣传报道。在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上开辟大学生村官栏目,及时宣传政策,让他们对到村任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树立全新的价值取向。在大学生村官中树立各类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他们任职后的心路历程、成长经历、创业致富等典型事迹,激发他们扎根基层、奉献农村、服务农民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大学生村官的心理认同感,不断巩固和壮大基层党组织建设。三是强化人文管理。把人文关怀纳入到大学生村官的管理之中。如对外省市籍的大学生村官适当安排一定的年假,传统节日由乡镇党委、政府或有关部门组织与大学生村官共度节日,组织辩论赛、体育比赛等活动丰富大学生村官的业余生活等,在缓解他们的思乡情绪的同时,也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组织的关怀。

(六)搭建平台,让大学生村官创业发展。党委、政府要引导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发挥作用,激发他们干事业的热情、积极性,让他们放手承担工作,在政策上扶持,思想上帮教,工作上帮助,资金上倾斜,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困难和问题。引导大学生村官采取自主创业、联合创业、招商创业、帮办创业等方式创办项目,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设立创业扶持资金,通过直接补贴、贷款贴息补助、借款、融资担保、保险等方式,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利用自身优势在农村基层创业发展,组织专家提供项目论证、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等服务。组织县内专家、创业能人、科技人员帮带有项目的大学生村官,通过成立协会或互助组织等形式,推动大学生村官创业。

(七)健全机制,让大学生村官走得更远。既然要将大学生下村和社区工作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来考虑,那就必须要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选拔、录用、培训、帮带、考核、保障、激励、进出、淘汰等制度和机制,为大学生村官在村和社区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长期的、稳定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使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和社区真正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中实现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和价值。

从最初的走在乡野里,迷茫而无奈,到此刻走进农民家,勤勉而情深,稚气褪净的脸上有着与农民一样的表情;从最初的打打文件、起草方案,到此刻中流砥柱、独当一面;从最初的经验不多、干起事来缩手缩脚,到此刻行动坚定、举手投足间挥放出活力和机敏;从最初的下手犹豫,总觉得与实际贴近不太容易,到此刻下到田间游刃有余,挽起袖子手到拈来,站到讲台为人师表。大学生村官们一步步完善自我,一次次超越自我,一定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大舞台上弹奏出他们的最强音。

第三篇:大学生村官的未来之路

重庆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招录6年了,据了解,起初的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本着缓解当时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保证学生能快速地从学校走入社会的目的,让更多的年轻人从书本走入实践,把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思维带给社会。大学生村官招录要求从起初的专科生要求到现在的本科生,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严峻,为了寻求一份稳定的职业,很多大学生抱着公务员稳定长久的优势,报考了难度比较小的村官之路。

村官的未来在何方?我是我们应该思量的问题。一个社会要进步,只有大胆地、充分地利用有生力量,勇于利用年轻人的敢闯、敢拼的精神,把一些没落掉的、腐朽掉的思想统统改变,让更多的人明白知识的可贵,敢于把一些新兴的产业和技术利用到农家,代替传统的手工作业,充分结合地理环境,发挥地理优势,发展自主产业致富。

年轻人是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多80、90后,他们用自己的成果不断地创造了新的奇迹,带给群众的是一片广阔的天空。谁说政府人就不能摆地摊、不能干农活,唯有经历不断地实践、摸索、尝试,才能不断地收获经验,汲取教训,不断成长。大学生村官,唯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实践知识,不断地学会社会交际,不断地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才能在

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地适应新的岗位和所在职业的要求,才能在未来中走得更远。

第四篇:让大学生村官之路越走越宽广

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规划、政策、体制、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推动大学生村官工作更加健康、有序发展。

农村人才并不少,但留得住的人才并不多,这使得新农村建设人才极为匮乏。为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推行大学生村官工程,旨在引进、留住的高素质人才。经过几年的探索,这项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受农民群众欢迎。但不容忽视的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学生村官作为人才,也有持续发展的需求和另寻高就的憧憬,有人戏称农村成了人才的“实习基地”和“过渡驿站”。

为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去留之惑,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从机制上完善对大学生村官的人本关怀和政策关心,努力营造大学生村官在基层一线干事创业的外部环境;对那些实绩突出、表现优秀、群众认可的大学生村官要打破惯例,破格提拔,努力建设“干得好”才能“发展得好”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因此,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要做到体系健全,职责明确,真正做到让大学生村官在基层一线想干事、肯干事、干成事,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村官队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的印发让服务基层的高校毕业生坚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志向,解决了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更有利于引导更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接受锻炼,培养一大批对老百姓有深厚感情的干部队伍;更有利于引导青年人把人生选择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

大学生村官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一门心思干事创业、一种情怀为民谋利,在农村接受锻炼、增长才干,找准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坐标,让“心系三农、报效祖国、甘于奉献、创业创新”的大学生村官精神不断丰富、永远传承,让大学生村官之路越走越宽广!

第五篇:关于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思考

摘要:选派大学生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创业,带动了就业,也带动村民致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而大学生村官的创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难免存在众多困境。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创业

选派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是党中央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善农村基层干部文化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的重要举措;更是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村官为农村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而他们也在农村的摸爬滚打中开阔了思路、拓宽了视野,从而促使他们萌生出创业的想法。随着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日渐蓬勃,新农村建设的前景会更加光明。

1 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意义

(1)大学生村官的创业可以鼓励和吸引更多的有志大学生立足农村。为了有效推动毕业生就业,2009年国家实施了包括创业带动就业在内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创业就业。大学生村官创业成功的案例,在一定程度上给那些打算立足农村的大学生注入了强心剂。这对于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2)通过创业可以带动村民致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有现代知识、现代思想、现代眼光的的青年人才。现在,新农村建设人才严重短缺,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他们年轻,有知识、有思想、有闯劲,很多人有着创业的冲动。正好可以让他们通过创业致富,既在群众中起到示范作用,又带领了群众共同致富。与村民建立广泛深入的联系,同时也是他们深入农村、取得农民信任的一条捷径。

(3)为大学生村官在服务期满之后找到了好的出路。大学生村官的服务期限一般是2-4年,服务期满之后大学生村官要重新面临就业。我们看如下数据:2009年有611万毕业生,而2010年将超过650万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就业形势极为严峻。而2-4年的基层服务,使他们与刚毕业的大学生相比,已无竞争力可言。虽然可以享受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的优惠,以及进入村两委,但二者的名额极为有限,大部分村官还是要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因此鼓励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扎根创业,不仅为大学生村官找到未来的出路,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而且充分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失为两全其美之策。

2 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困境

(1)地方政府引导有失偏颇。大学生村官创业比较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有些地方看中了村官创业的 “鲶鱼效应”,甚至要求 “一个乡镇要有一个大学生创业园,一名大学生村官一个创业项目”,并且把创业作为大学生村官考核的重要指标,提出“如果创业好的话将优先录用或不创业不提拔”的口号,这种做法有失偏颇。创业并不是简单地投一笔钱,给一块地,建一个项目,这其中充满艰辛和挑战。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通常需要融合大量的经验、一定程度的洞察力以及一些科学知识,这些素质不是每个大学生村官都具备的。地方政府积极倡导创业,扶持创业是必须的,但是要求人人创业就显得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了。

(2)创业途径比较单一。由于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大学生自身的局限性,使得大学生村官在选择创业项目上不知道从何入手,从而造成跟风照搬、项目单一等现象,而集中于种植、养殖等项目。还有一些人不了解市场,只凭自己的兴趣和想象,甚至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就决定干哪一行。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它项目也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比如科技服务、经营管理、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等其它创业途径。

(3)大学生村官创业技能亟待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热情虽然很高,但他们对相关政策法规了解不深。并且没有相关的工作、实践经历、缺乏必要的管理经验、知识技能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在创业时无从下手,造成大学生村官创业成功率整体偏低。

(4)沟通协调不够。大学生村官的创业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缺少规范的法规、制度的支持。还有些村干部对大学生创业认识不足,致使村官们的创业举步维艰,从而挫伤了创业激情。在农村也有比较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关系,创业也很难进行。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村官要加强与当地农民沟通协调,不能因为创业而影响了本职工作。3 有效促进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对策和建议

3.1 政府应建立激励和扶持机制

大学生村官的创新意识强,对于新技术,他们学得快、用得好,创业的成功率也较高,经常会是一个项目拉动一群村民甚至一方农民集体创业。各级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这一现象出现的可喜之处,于是各地及时地出台了鼓励和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各种政策措施:湖北实施“扬帆计划”,大学生村官创业可获10万元资金扶持;山西出台六项政策扶持创业;江苏投5500万鼓励;浙江温州每年设立100万补助金;河南省创业大学生村干部将获得1万元至2万元的直接资助,发展潜力大的优秀项目最多能获得10万元资金扶持,创业成功后按承诺自愿返款,资金周期为2年,不计利息等,诸多优惠政策一时间千帆竞发。

3.2 增强创业意识,投身创业实践

首先要摈弃小富即安的心理,不要认为做了大学生村官就好比端上了“铁饭碗”,刚毕业的大学生正值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要充分利用好这一黄金时期。通过创业大学生村官可以实现人生价值,同时也激活广大群众的创业动力,掀起全民创业的热潮,进而使人民群众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有了创业意识,还必须坚定创业信念。一位创业的大学生村官这样寄语打算创业者:“要有坚定的信念,永不放弃,并且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如果你连这个

准备都没有,就不要谈什么创业。白手起家创业,有那么容易吗?想要成功,只能是空想。”因此大学生村官要坚信自己,勇于挑战自我,不畏艰辛,艰辛和汗水定会换来成功的喜悦,一定可以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3.3 提升创业能力

创业不是无源之水,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方法,才能够水到渠成。大学生村官的视野宽,知识面广,但是缺乏社会经验和工作经历,直接加入到创业者的行列中,尤其是面对较为陌生的项目时,很多新问题新情况会迎面而来,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够提升创业本领。首先,要坚持向书本和网络学习。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信息渠道十分畅通,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其次,要善于向已成功的创业者学习。每个地方都有一些在家门口投资兴业的获得成功者,大学生村官应主动向他们请教,学习他们的技术和创业精神。第三,还要在实践中学习。大学生村官应在创业实践中边干边学,边创业、边总结经验,把创业的过程当作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一个真正实现自我的过程。

3.4 加强沟通与合作

一是要多与当地村干部进行交流,针对所在村的实际,认真分析村里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找到适合发展的产业。二要学会组建团队,可以把几个村的大学生村官联合起来组建成一个创业团队,共同讨论形成区域发展规划,共同推动农村的产业发展。三是与农民共同创业,引领村民共同致富。其实通过创业带动村民致富,本来就是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职责之一,通过创业带动了村民致富,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一举两得。四是与大企业合作进行创业,引进大的企业集团,这样可以解决资金和技术上的困难,降低创业风险。

上一篇:大学生大家访调查问卷下一篇:大型起重设备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