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与网页设计技能

2022-09-11

1 学分制的心理基础

学分, 标志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数字度量。自从引入学校以来, 一直成为衡量学生成绩的依据。对学生有特别的忠爱。的确, 这是衡量一个人学习成绩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从根本上说, 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生存能力。要回答能力怎样, 那太复杂。首先是生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包括的范围很广;其次是极难度量, 一个人所拥有的能力会随着时间、机遇、环境和人本身的状态而显露和隐藏。因此, 在很多情况下, 对一个人能力 (贡献) 的充分客观评价要到其寿终正寝的时候, 特别是普通人, 表现没有突出之处, 难以观察或感觉到它的能力如何。

能力虽然难于度量, 无论是从高低上, 还是从时间上。但按教育学刺激和反应理论, 我们不难得到就某门学科学生当时所能达到的该学科的能力水平, 并根据遗忘理论和推理得知他以后的能力和水平, 就普遍规律而言不至于降低到某个程度。教育评价的可靠性就在于此。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且充满变数的过程, 然而人的欲望是焦急的, 急不可耐的, 急于求成的。教育必须持有一种机制, 使人能隐约看到他将来达到的“仙境”, 又能为眼前现实的利益所动。使人能意识到现在成功的一步是将来达到完全成功的重要一步, 即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今天的努力很重要但不唯一。

这种机制就是学分, 既是教育机构衡量教育状况和成就的简单化尺度, 又是学生衡量自己能力发展水平的简单化尺度。人, 得到想要的东西会有愉快的感觉, 同样, 得到想要的分也有愉快的感觉。人要群比, 能证明自己比别人行, 会获得“在人之上”的感觉。学分就像钱。

2 学分制在学生技能培养上的应用

学校使用学分的历史相当长, 也经常用, 但几乎都与考试、测验这些词相关, 比如期末考试, 期中考试, 单元测验、上机考试。考核的目标往往是综合性的, 目的也往往是查漏补缺或作“终审判决”。技能培养上的学分与此不同, 是以细分的能力为目标的, 以达到能力目标与否为出发点, 在不严格时间限制中逐步地, 单项行进。

3 学分制在网页制作技能上的实践

将网页设计的技能要求划分成若干个可用于量化的, 难度与学生水平相当而略高部分, 注意难易兼顾。

100分与0分的心理差距是很大的, 能调动满足和攀比的欲望。

透明评价, 及时引导。评价的目的是鼓励和引导上进。及时而且面对面的打分是其精华所在。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会令自己充满自豪而满足, 看到与别人的差距能增强斗志和产生追赶意识。经常请学生看看他自己的得分很有用处。

作好作弊的安全防犯措施。分成纪律和技术两个方面。从纪律上要求每人单独用一台机器, 除非机器故障, 不许窜位, 换位和旁边的人帮助操作, 但允许翻书, 看笔记、资料、作业, 也允许向附近的同学口头请教, 向教师请教。从技术上限制设立共享、复制, 对双方还进行纪律处理。

优生的培养和差生辅导。对于能每次都通过的学生要求提高速度, 根据班级优秀学生的数量, 适当举行几次速度比赛, 增加他们对速度的认识。学法指导也对优生加以要求, 试验更多的设置属性及效果观察并对出现的疑问加以解释, 指导他们使用软件帮助, 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设计要求, 使用更好的插件, 设计更好的效果, 使用更多的选项。相比之下, 对差生的辅导工作量就大许多。耐心、仔细, 温和的态度很重要。差生学习难度大, 有逃避和放弃的危险, 做到主动关心, 态度和蔼, 方法简单明了。网页设计带有艺术性, 可适当放宽要求, 抓住主要技术环节。对差生还应进行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 我们发现不少差生并不是因为能力不行, 而是因为生活失意, 专业的认识缺乏, 前途无望造成的。

4 学分的制约机制

学分到底是虚幻的东西, 只有与个人的需求、荣誉结合时才能找到支持和依附点。与个人荣辱相结合的是分数攀比, 另一个方面就是计入专业课学习成绩。经过多班多届的实验证明, 其比例在5 0%的情况下有较好的效果。作业、期末考试、上机技能按20:30:50记入专业课学习成绩。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请学生自己算分是一个具有远见的做法, 为新学期的新专业实施学分技能作好铺垫。

摘要:一种实践技能的培养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和数十次的练习, 学生的心理疲劳和畏难情绪是教育者必须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学分制在实践环节的应用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督促和引导作用。

关键词:学分制,技能培养,透明评价,对比,获得

参考文献

[1] 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1, 2000.

[2] 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叶澜.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4] 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5] 刘华山, 郭永玉.学校教育心理学[M].湖北人民出版社.

[6] 孙军.中职“学分制”:大势所趋[J].中国教育报, 2003, 6, 11, 4.

上一篇:在Linux下对网络驱动程序分析下一篇:雨水调蓄池理论技术及在城市排水中的应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