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如何写好记叙文

2022-08-13

第一篇:高中如何写好记叙文

如何写好记叙文

“误会”让记叙文写作“破茧成蝶”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市万盈初级中学 杨春华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2011)》中关于写作的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的表达。”而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经常发现学生的作文拘囿于平铺直叙。打一个譬喻,文章就如同我们站在井口往下看,便可直见到井底,彻头彻尾,一览无遗,毫无悬念可言,使人读起来索然无味,兴致全无。俗话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悬念迭生,跌宕起伏呢?这需要我们教者适时引导,授之以渔。笔者权且在这里抛砖引玉,以便引起读者的共鸣。

关键词 记叙文 写作 误会法

今天又是周四,又到了学生们盼望已久的作文课了,我决定先讲写作技法,然后趁热打铁,让学生小试牛刀,“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于是我便开门见山,将作文题“闪光的心灵”写在了黑板上。

一、授之以渔、范文引领

师: “误会法” 即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有意识地设置误会,把生活中的一种行为、一种现象、一件事件、一个细节误设为另一行为、现象、事件、细节,把读者的思维引向相反的方向,就是利用作品人物之间的猜疑或误解来激化矛盾,掀起波澜,不断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从而造成悬念,到文章结尾时才点明真相,最终释疑解扣。

为了让学生能理解这一技法,我先让学生看了一篇文章,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文中出现了那些悬念?哪些误会?真相又是什么?

范文引领

修车(河南

高建伟) 星期天,寝楼门前摆了个摊儿——修车的。

正好,我那辆自行车的脚蹬坏了,在车棚里“抱病休息”,快一个月了也没顾上去修,这下有人找上门来,倒省了许多麻烦。于是,我赶忙把那辆车推到了摊前。

“哦,修车吗?”修车的本能地问了一句,抬起了头,微微一笑。

“对,脚蹬坏了。”我放好车,冲脚蹬处扬了扬下颌,打量起他。看样子他的年龄和我差不多,眼睛很大,亮亮的,只是皮肤有点黑。望着他沾满油污的双手,我轻轻一笑,心中倏地升起一种优越感。

“现在开放了,人都有经济观念了,像你这么大,就能挣钱,真是父母的福气啊!”我一边悠闲地瞧他修车,一边揶揄他。(误会)

他看了我一眼,嘴唇努动了几下,欲言又止,终于又低下头去修车。(误而不解,蓄势)嗤!不满意呀?!我白了他一眼,吹起了口哨。学生们如今可都是“骄子”了,别有意见!(误会加深)

他已把脚蹬卸了下来,自言自语似地:“哎呀,里面的钢珠都快掉了。”嗬!小小年纪还挺“门儿精”,想多要俩钱不是?!

“怎么样?能修不?假如„„”我宁愿不修,也不能让他敲一竹杠。(再生误会)

“嗯?哦,能修,能修。”他忙说。哼,少跟我来这一套,我比你有招儿——我越发不屑地冷笑了一下。

„„

脚蹬很快修好了。我用脚蹬踩着转了几圈,还行。 “多少?”我故作潇洒地耸耸肩,问他。 “什么?” “多少钱呀!”装什么装!(进一步加深误会)

“同学,义务服务,不要钱。”他平和地答道。停了一下又补上一句:“其实,现代社会生活中,也并不光是钱啊!”说完。他又笑了笑,淡淡的。

“你是——”我疑惑地望着他。

“我是高三年级的,咱们是同校同学呀。”(真相大白) 我也笑了。不过,笑得很不自然。

二、小组讨论、分享交流

小组一:有学生提出文章开篇就设置了悬念,摆开谜面:是谁摆的摊?为何摆到寝室前?这个摊是干什么用的?真是一连串的疑问敲打着读者的心灵,解不开的“心锁”,促人去不断的寻觅“谜底”。其实,这些悬念为文末揭开摊主的真实身份埋下伏笔,起到“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小组二:文章运用了“巧合法”,把看似偶然的人、事、物有机的联系起来了,车坏了,是属偶然,但已抱病快一个月了,增加了波折。此时修车摊的出现有些偶然,但偶然中又蕴含了必然,这种巧合就属于“不期而遇”的巧合,必将预示着我与摊主将发生些什么,这里对一些偶然性情节已经作好前铺后垫,有它的合理性因素,有力的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向前发展。所谓“智者见于未萌”,那么下文倒底发生了什么呢?这一悬念势必像一盒黏合剂,吸引着读者往下读。 小组三:文章中的误会形成的较早,而且误会在不断的加深。首先,是我对对方身份的“误判”;紧接着是误认为他要“敲竹杠”;最后,我询问价钱时又产生了误会。在层层的误会之中,主人公的心灵在闪闪发光,而我只是那衬托红叶的绿叶。一句“义务服务,不要钱,现代社会生活中,也并不光是钱啊!”使真相凸显,把文中的人物形象推到了空前的高度,给讴歌了他的高尚品格,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说文章是在“画龙”,那么此句便是“点睛”。使文章有了灵气,有了这传睛妙笔,使文章的味儿十足,才有了看头。使文章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主题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小组四:我们觉得文章中的语句都言之有“物”。无论是“误会”,还是“真相”,都落实到了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上了。文中的“悬念”、“误会”、“真相”都较好的落实到了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上,例如:看样子他的年龄和我差不多,眼睛很大,亮亮的,只是皮肤有点黑。望着他沾满油污的双手,我轻轻一笑,心中倏地升起一种优越感。这里的肖像描写并非闲笔,让我很自然产生了对他身份的误判,显得合情合理,言之有据。再如:他看了我一眼,嘴唇努动了几下,欲言又止,终于又低下头去修车。这样的动作描写,误而不会,误而不解,此句本身设置了悬念,又为下文的误会加深,起到了蓄势、张本。在结构上巧妙过渡,衔接自然,行文流畅。而文中有关我的人物描写语句则更加生动传神。在误会的产生、加深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奇效,使“误而不破”,暗潮涌动。比如文中多处出现“笑”声,就较好的揭示了我的心理变化,不管怎样,的确是起到了“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误会”悬而未决成为一种可能。

三、设计意图、深谙其法

我是要让学生更直观的直面这一写法,领会这一写法的精妙之处,有学生已经能够领会这一技法的精妙之处在于将层层误会落实到生动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上,环环相扣,扣人心弦,正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风起云涌,在悬念迭生中,让读者雾里看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文中”。也有学生已经意识到这一技法要注重误会的层次性、梯度性、艺术性,让读者真真切切的成为“迷途的羔羊”,流连于沿途喜出望外的奇异风景。从他们的小组讨论中,我不难发现,这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驱动力,使其深刻领悟到:在层层“误会”的包装下,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美丽真相,在大起大落中,心灵受到强有力的震撼;在对比映衬中,用一个灵魂去感化另一个灵魂;在深情的阅读中,读者的心灵如沐春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而团团迷雾,只是为了混淆视听,使文章更加扑朔迷离起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行文天衣无缝、巧妙无痕、自然天成。其实每一次误会的加深,既是使读者往预设的“圈套”里钻的更深,又是顺其自然的往“真相”迈进了一大步,只是悄无声息的,才方显作者的匠心独运。在解开一层层疑团时,如拨开缭乱的云雾,驱走弥漫的阴霾,重新见到天日,颇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之感。

四、书写心灵、佳作展示

师:请同学们进行练笔,来展示自己的心灵之作

生①:„„我正趴在床上看书。谁知,那突如其来的大手重重地拍在我的额头上,顿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回过头,看见是哥,心中更是一片难过,就如同大海一般疯狂的呼啸着。哥哥顿时怔住了,俨然一尊雕塑,我直接夺门而逃。(误解加深)„„

现在想想:他毕竟是我哥。我的心不由自主的被什么牵引着,向哥哥家迈去。刚到门口,只听哥哥急匆匆的说道:“对不起,上次是我不对,其实那一次,因为你头上有一只虫子,所以我就„„”(释疑解扣)„„

生②:“啊呀,我的笔不翼而飞了。”我想:一定是他,因为他有“前科”,毋庸置疑,一定是他!于是,我故作自然的跟他说:大黄蜂,能借支笔给我吗?只见他稍微的迟疑了一下,随后递给我一支笔。我细细的端详了一番,和我的那支长得“一模一样”,心中又增添了汹汹的烈火。我下意识地压了压怒火,脸上顿时浮现出一股嘲讽地微笑,戏谑道:“这不就是我刚刚丢失的那一支笔吗?”(误解加深)„„ 只见他努了努嘴,嘴角微微颤动了几下,想要说些什么,但又欲言又止。我想,他是心虚了。(误会进一步加深)„„

门口的小张冲我喊道:“这是你的笔,刚刚落在电脑房了。”(真相大白)„„ 生③:“哎呀,怎么还没有来啊!”我站在校门口焦灼地等待着。眼看着同学们一个接着一个的离去。我不禁心里发慌:妈妈又在哪里和人聊天,忘了时间。(误会产生)眼看着天色渐渐昏暗下来,我独自一人在乡间小道上踽踽而行,边走边怨,这几天你又不忙,明摆着是玩过了头,于是觉得十分委屈,眼泪不禁簌簌的掉下来。(误会加深)„„

一路上我和妈妈什么也没说。心中觉得十分不快。„„

似乎过了很久,我们到家了,一阵阵刺耳的嘈杂声从家里传来。进屋一看,一位工人师傅正在为我的房间“上妆”。我深情地望了妈妈一眼,心里似乎有了点头绪——妈妈肯定是为了给我一个全新的、合意的卧室而忘记了接我的时间了。„„

这位师傅似乎看出了我的心绪说:“你妈妈刚才帮我搭了把手,所以„„”(解开谜团)

生④:去年暑假,我参加了一次令我难忘的夏令营。(难忘一词设悬)„„ 出发前,妈妈给了我五十元钱,让我买水喝,我便将它放入外衣的口袋里。(为下文埋下伏笔、铺垫)„„

天气像火烧一样,我们的脸都似一颗小太阳,涨得红红的。(为下文蓄势)于是,教练让我去领水,我急忙将外套脱下,往小陈的方向抛去,并高声喊道„„

大家蜂拥而至,场面可谓壮观!不过我却并不着急,走到小陈身旁,低声说道:“我在那边发现了小卖部,里面有冰激凌哎,我们去买吧!”说着,我接过外套,准备掏钱,可突然刚刚凉爽的心又一下子急热起来,钱呢?嗯?怎么不见了?我又将手伸进另一只口袋,还是一无所获,我失望的耷拉着着头。„„心里在不停的嘀咕:钱明明放在口袋里的,怎么会不见呢?莫非„„我用疑问的眼神打量着她。(误会产生)„„

倏忽间,小陈不见了,难道她是去买冰激凌了吗?呵,是自己去了对吗?会不会是拿着我丢失的钱去买呢?我的脑子里有着无数的猜想。(误会进一步加深)„„

“小刘啊,我找到你的钱啦!哈哈哈„„”,朝着笑声望去,那不正是小陈吗?她的额头满是大粒的汗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闪闪发光„„

我们俩相拥而坐,手中的冰激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蓦地,我发现这不正是她那颗闪光的心灵吗?(揭开谜底)

师: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人贵在真,文贵在曲”,曲径才能通幽,曲折才能生姿,作文最忌的是平铺直叙,这几位学生展示的文章能运用“铺陈误会法”,在自然中求变化,流畅中求跌宕,“误会”中求真实,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使文章破茧成蝶,使人记忆犹新。

运用误会法还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误会设置要合理,要给人一种自然而然的感觉,避免出现不真实的细节,反映生活中的事件时,必须合情合理;

二是要想出各种办法,有意识地将读者的思维引向相反的方向,误会要到文章结尾处才解开,被误者“迷途知返”,感慨顿生。因为解得太早,读者就不愿意把文章看下去了;

三是要避免“悬念落空”,如果设置的误会悬念,既无深刻的教育意义,又在读者的预料之中,文章就显得过于做作了。

五、教后感悟、心灵升华 “误会法”可以使悬念迭生,会调动读者情绪,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一次又一次的误会中,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让读者的心灵进行激烈地碰撞,最后才见庐山真面目。避免了文章一开头就让人猜到下面写的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一开始就能扣住读者,接下来的叙述便如同剥笋,每深一层,都让人惊喜,情趣盎然。

优秀的文章,总会是波澜起伏,张弛有致,时如铁骑突出般急促,时如莺语花底般平缓,时如泉流冰下般凝重,时如行云流水般欢快。开开合合,起起落落,于辗转迂回中引人“升堂入室”,在一张一弛中让人领会文章中心,构思精妙,就如那天籁之音,余音袅袅,三日不绝。就如那烟波浩渺,朦胧缥缈,余味无穷。令人心驰神往,徜徉其间。

第二篇:如何写好记叙文

写好记叙文

记叙文写作是中考作文的“主打”文体,也是平时写作训练最重要的任务,而且许多考生也习惯于写记叙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应“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又要求写作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一类文在内容上的要求一般表述为“思路通畅,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章切题,中心明确,感情真实,内容充实”。可见,打好坚实的记叙文写作基础,是写好说明文、议论文的前提。作为,600字—800字的考场记叙文,要写得出彩,至少应符合以下五美:立意美、充实美、情感美、结构美、语言美。

[中考兵法]

技巧一:中心突出,立意深远

首先,立意必须集中而突出。即使需要使用较多的素材也只能统一在一个中心之下,这样才不会散而无主,不至于喧宾夺主。其次,记叙文务必符合积极、健康、深刻、高远的立意要求。其三,要善于从日常小事中发现深刻、有时代气息的主题,善于从事件的表面向深处挖掘,使主题变得深刻起来。其四,运用对比可以让人物的形象更鲜明,事件的中心揭示得更深刻。如将美与丑、善与恶、强与弱、悲与喜对比,将人或事的前后变化对比,将不同的人对某人某事的态度对比等等。另外,你也可以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暗示事件发展,衬托人物心情等,从而彰显主旨。如一篇《责任重于泰山》的作文。作者先用“每个人都有着每个人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作题记,然后分别用

一、

二、三作小标题,依次叙写了张老师出人意料地带病冒雪上课、检察长在战友(因救护自己而牺牲)儿子的判决书上签字前矛盾的思想斗争、县委书记为了泄洪抢险而顾大局舍小家决定炸除自己从小生活的村庄这三件事,说明了给学生上课是教师的责任、严格执法是领导者的责任、保护国家利益是所有公民的责任,从而使“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责任”的主旨得以凸显。

技巧二:详略得当,内容充实

选材要鲜活。即选构要真实、新颖、典型,从生活中捕捉精彩的典型素材,筛选出那些最高兴、最悲痛、最深刻、最难忘、最能打动人心、最能展现时代风貌的典型事件,或者概括提炼,或者放大细节,或者定格镜头,必能写出具有、独特个性、深刻感悟和超级感染力的佳作来。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如作文《一张贺卡》,作者以“贺卡”为线,围绕一个穷学生给老师“送贺卡”这件事展开生动描述,把“买贺卡”“送贺卡”“卖贺卡”三个场面一线串起,使文章曲折生动、感人至深;但在处理素材的详略时,却略写“送贺卡”,而把自己“买贺卡”前的思想斗争、老师“卖贺卡”后的感动心理浓墨重彩描述,这样就突出了一个正直、慈爱、善良的老师形象。

技巧三:情感真挚,叙中含情

在刻画人物时,要将真情实感融入到细致、生动的人物描写和事件叙述中去,人物有了真情实感便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可以通过细节描写、选用情感鲜明的词语、打造抒情语句来流露真情。例如《懂你,懂你》中描写丰富细腻、真挚感人。作者将“我”的深切感受、心理活动和母亲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结合起来,一个,心思细密、宽厚温和、体贴女儿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技巧四:结构清爽,叙事生动

首先结构要完整,写人叙事要清晰。应善于运用前后照应、一线串珠等技法组织材料。其次叙事要生动,情节要曲折。叙事写人时可以使用前后对比法、设置悬念法、抑扬生变法、虚构科幻法等来使文章尺水兴波、妙趣横生。如一篇《我的这杯“苦咖啡”》的作文,作者分别以“麦田•烈日”“村边•夏夜”“小院•清早”“医院•黄昏”为小标题,按地点和时间变化为序依次描绘了四个生活场景,表现了作者和爷爷之间细腻深厚的祖孙情。这种以情为线的行文,立意、情感、事件以一贯之,极具结构美和情感美。

技巧五:个性人物,形象鲜明

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大多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中心的。你可以通过个性分明的外貌、神态、服饰、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例如通过不同人物的语言便能体现出各自文雅有礼、粗鲁低俗、豪爽干脆、优柔寡断、风趣幽默、干巴木讷等迥异的性格。你也可以随着事件的发展或观察角度的变化,对人物进行多层次描写,或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特别要注意细节描写和概括描写相结合。

[观剑识器]

难忘的那一幕

时光常常在我们不经意时溜走,但有时又把我们定格在那永恒的瞬间,或使我们彷徨,或使我们流连,或使我们感动,或使我们深思……(开篇由一丝感慨入题,运用排比,干脆利落而又文采斐然。)

前不久,我就遇见过这么一幕。那是过端午节的前一天,正是我们镇逢集的日子。难得有假期,我带上平时积攒的零花钱,一大早就去逛街。大街上人来车往,十分热闹。两旁店铺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商家争相销售的叫卖声不绝于耳,空气里弥漫着各色小吃、水果的香甜味道……整条大街到处洋溢着节日前热闹的气氛。(描述大街上的喜庆气氛,既为人物的出场提供了合理化背景,又反衬了人物的悲惨境遇。)

我买了自己喜欢的零食,边吃边四处闲看。老远看到一堆人围在路旁的一根线杆下不知道在干什么,好奇心驱使我快步跑过去,钻进了人群。眼前出现的情景和节日的氛围极不协调。一个蓬头垢面、浑身脏兮兮的男人匍匐在飞扬的尘土中,右边的裤管瘪瘪的压在身下,紧挨在他身边的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一堆分不清颜色的破被上躺着两个黑乎乎的小孩。男人的面前摊着一张还算得上干净的白纸,上面满是歪歪扭扭的字,一个已经斑驳的瓷钵压在一个纸角上,里面零星地散落着不多的硬币。围观的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只三两笔就把一个乞讨男人悲苦潦倒的形象呈现在眼前,实属传神。)

“啧啧,真是可怜,一条腿不算,还是个哑巴,拉扯着两个没娘的孩子,可咋活呀!”一个老太太一边摇头叹息一边往那瓷钵中放了几元硬币(简短一句话既交代子乞讨者的境况又体现出老太太的慈善;与下文众人的麻木形成对比。)

“可怜什么啊,都是装出来的,没准是—个骗子呢!”一个烫着大波浪的妇女鄙夷地说。

“是啊,是啊,现在装可怜骗钱的人可多了。”几个人也随声附和。(语言精炼,寥寥数语把旁观者的冷漠刻画入微。)

我伸手摸了摸兜中剩下的零钱,听到他们的话,又把手缩了回来。(“伸”“缩”两个字写出了我的矛盾心理。)

“让让,让让,有什么热闹好瞧啊?”两个油头粉面的年轻人拨开围观的人群,用锃亮的皮鞋拨弄了下摊在地上的纸。

其中一个皱着眉头道:“我当有什么好看的,原来是要饭的啊。像这样的人还不如早点死了算了,活着让人恶心!”(尖刻的语言背后站着一个丑陋的灵魂。)

“是啊,是啊,看着就让人倒胃口。”另一个随声附和。

“不过老子今天手气好,刚赢了钱正好有地方积点阴德。”皱眉头的人随手从口袋中抽出了一张十元的票子丢在钵子中,得意扬扬地转身而去。

当我正为那乞讨的男人庆幸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地上的男人忽然抬起头来,探身从钵中抓起那张十元的钞票,狠狠地向离去的那两个男人掷去,喉咙里发出低低的怒吼,脸部的肌肉剧烈地抽搐着,眼睛里涨满了泪水。(你是否联想到“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尊严比钱更重要。)

围观的人们顿时诧异起来:“真是不知好歹,人家给你钱还不要了。”

“对对,这样的人饿死活该。”

看到这一幕,我忽然感觉喉头发紧。我翻出了口袋中所有的钱币,放在瓷钵中,在人们各色的目光里默默转过身,挤出了人群。(“喉头发紧”,通过感觉写心理。掏钱放钱的动作照应前面“把手缩了回来”。)

肢体的残缺会给生活增添许多艰辛,而心灵的残缺则让生活坠入无底的黑暗。(既照应第一段的‘‘深思”,又画龙点睛,揭示出深刻的社会问题。)

[靓点扫描]

首先,立意新颖深刻。这位考生能从极其普通的身边小事中挖掘出鲜明深刻的主题,发人深思。其次,结构完整,条理分明。文章按事件的发展顺序描述,首尾照应,情节完整。其三,内容充实,表达有创意。考生凭借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结合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对人物进行细节描摹,勾画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社会众生相,令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其四,语言有文采。文章写人记事用词丰富,生动传神,也不乏排比句和富有意蕴的句子。末段用一句精辟的警句收束全文,既呼应开头,又深化了主题,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

[临阵拆招] 1.如果以“难忘______背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1)你补写后的题目是

(2)你准备详写的素材是

略写的素材是

(3)请为你要写的作文拟一个首尾照应式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

结尾:

[温情提示]先认真审题,再根据自己的积累补出适宜、新鲜的题目,补写后的题目一定要通顺哦!

2.生活中一定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令你印象深刻,想起他们一定会让你有许多话要说。请选择其中一个,仔细观察或回忆,以“提起他(或她)这个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1)从题目来看,这篇作文应该写成(写入记事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2)除了题目外,如果让你从题干中提取一个关键词,你摘取的是“_____”。

(3)“万事开头难”。一个精彩的开头对于考场作文而言尤为重要。记叙文常用的开头技巧有:①开门见山,直奔主题;②运用修辞,洋溢文采;③悬念开头,吸引目光;④描述开头,凸显个性;⑤环境描写,渲染气氛;⑥欲扬先抑,曲折多变。请针对本道作文题设计出三种运用不同技法的开头。(另备纸张)

[温情提示]第(2)题所提取的关键词必须是对本次作文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第(3)题要开动脑筋,尽可能多设计出新鲜的开头。特别提倡同一素材尝试多种开头哦!

3.请以“与你同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温情提示]“你”是谁?是同学,是老师,还是家人?是喜爱的宠物,是有趣的,文学,还是人人想要的“快乐心情”?另外,既然是“记叙文”,一定要用生动的事件、鲜活的形象来证明你们是怎样“同行”的哦!

第三篇:如何写好记叙文作文

如何写好作文开头、结尾? 如何写好作文

如今,作文已成为人们必备的一个工具,但怎样写好作文呢?

一、题目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好题目,等于是一篇好作文的开端,题目要新颖,与众不同才能引人注目!

二、开头、结尾

文章的开头是龙头,结尾则是凤尾。开头多种多样,一旦想出好开头,笔头的文思就会源源流出。常见开头有以下几种:

1、开门见山。

2、提问引人关注。

3、概括揭示。

4、描写环境。

5、倒叙,制造悬念。这样,才会制造一个好开头,才是一篇好文章的开端。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文章中的结尾也是其文章精华之处,有的结尾发人深思,有的结尾自然收笔,有的结尾刁钻古怪,耐人回味,还有的结尾,要挑选一种比较与文章相配的结尾来写,收笔也美观大方。

三、用词妥当,修辞正确

用词妥当,会使文章显得更丰满、具体。一篇文章,平淡无奇,加上几个修饰词,才会使文章锦上添花,同时要注意库存,把好词好句印在脑子里,才会活学活用,还可以加一些合理的想象,使文章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四、条理清楚,合乎逻辑在一篇文章里,一定要注意条理,文章不能文不对题,杂乱无章,最好的办法就是列提纲,脑子里有这么一个轮廓,再细细描绘。描绘过程中,要现实,不能写什么“公鸡下蛋”之类的,否则会闹笑话。还要注意标点,不能乱点,标点也有标点的规律,该停顿就停顿,该省略就省略。

五、巧设布局,详略得当

一篇文章到手,就得定个布局,这怎么写,那怎么写。这个布局好比一个猪肚,很多很大,但也有详略,如果没有详略,文章就显得干巴巴的,只有一个骨架,像流水帐,因此,不能犯这个毛病。这就是作文的五点,我概栝了一下,我想作文做到这五点,就没什么大难了。

写事作文开头:

1、在我脑海中有许多的事,不少已被流水般的时光冲得模糊了,可有一件事却使我怎么也忘不掉。

2、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那就是我第一次做酸辣鱼。

3、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件事使我终生难忘。

4、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有高兴的事,有伤心的事,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要算那次发生在公交车上的事。

5、我经历过许多事情,但最令我难忘的是体育课学习后滚翻的一件事在我读三年级时,发生了一件事,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难已忘怀。

6、去年暑假,我曾经做了一件错事,这件事使我至今难忘,一想起来心里就难过。

一、场景渲染式开头

1、“铃——铃——铃”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一窝蜂似地涌出教室,到办公室去拿数学测验卷。

2、考试又到了,当各科老师公布了考试的日期后,同学们脸上都浮现出一种忧郁的情绪。

3、深夜,我又被父亲那苍老而沙哑的干咳声惊醒了。我半睁着朦胧的睡眼瞥了一眼窗户,凭我的直觉,大概是凌晨3点左右。我隐约听见了父母的谈话声。

二、愿望实践式开头

1、眼看着桌子上的台历,被撕得只剩下最后一张了,我盼望已久的元旦就要来临了。

2、一次,我对妈妈说:“我已经不小了,应该让我多学一点家务活了。”妈妈答应了我的要求,晚上让学淘米。可以跟水打交道了,我真开心。

三、提示主题式开头

1、小鸟离不开窝,我离不开祖国。

2、动物界有条食物链。我们家了有“链”,但是我不知道它是什么链。在家里,我怕爸爸,可是爸爸有点怕妈妈。也许是妈妈工作岗位离家太远了,每天早出晚归,还要操持家务,爸爸心里有点内疚吧!可妈妈却怕妹妹,只要她一撒娇,妈妈就什么都依着她的。不过妹妹却怕我,只要我一瞪眼,一跺腿,她只只好乖乖地听我的了。

3、生活,宛如一部情节曲折的电影,一个个精彩的小镜头便组成了绚丽多姿的生活。我热爱生活,也热爱那一个小小镜头,它使我受到教育,得到启迪。现在,每当我遇到挫折时,我就会想起生活中那个令

人难忘的小镜头。

4、咿呀学语的幼儿总有第一次学走路的时候;步入少年时代的我了终究有许多第一次。

5、清晨,家里和往常一样响起了和谐的交响曲。

四、作铺垫式开头

1、快开学了,我把上学期的学习用品像垃圾一样全都抛在一旁,换成新的了。惟一令人烦恼的是——崭新的学习用品和我那个很多破洞、拉链也坏了的书包极不相称。

2、一打下课铃,老师就把底卷收走了。和同学们对过数,我错了一道计算题和一道填空题。顿时,我像霜打茄子——蔫了。

3、自习课——大闹天宫。这可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铃——”自习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一个个“神飞扬”。因为,终于可以摆脱老师那严厉的目光了。

4、大扫除刚结束,不知哪个“缺德鬼”把一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

五、场景衬托式开头

1、初冬的校园凉丝丝的。班里那么安静。同学们和往常不一样,都拉着脸,沉默地坐在教室里,等着欢送会的开始。

2、火球般的太阳灸烤着大地,树木被烤得耷拉着头,马路被太阳晒得快要熔化了。我约几个同学顶着烈日到广场踢球。

3、“祝你生日快乐,祝你„„”五(2)班教室里传出了亲切、感人的歌声那是我们为吴敏同学祝贺生日。

4、7月的骄阳,火烧火燎的。我们村前的几棵大树上,传来了“知了,知了„„”的叫声,开着热闹的音乐会。我多么想捉上几只蝉呀!

5、“轰隆隆”随着一阵沉闷的雷声,千万颗黄豆般大的雨点跳跃着,旋转着,飞腾着,从云端里落了下来。

6、一个雨天的下午,妈妈叫我上街去买菜,我打着雨伞走了。一路上树枝被风吹得哗哗啦啦地响,摇摇晃晃。我在泥泞的路上小心地走着。雨伞被风吹得都撑不住了,雨不停地打在我身上,裤子下段都湿透了。

怎么结尾呢?

解疑关键:多掌握一些结尾的规律方法,瞻前顾后,灵活运用。

同学们,咱们已经了解了一些作文的开头方法,有了“龙头”,现在就要解决文章的结尾“凤尾”的问题了。要知道,文章的结尾也不是固定的不变的,它可以根据文章体裁,内容以及开头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结尾。

一、记事记叙文的结尾

1、自然式结尾。

这样的结尾很容易,事情记叙完了,结果也出来了,文章也就结束了,这就是自然式结尾。如:《游笔架山》的结尾:

太阳偏西了,我们也有点累了,便一起乘车,带着在笔架山游玩的快乐,踏入归途……

2、总结式结尾

事情记叙完了,总结一下收获,常用递进关系的复句来说说自己的收获或感受。比如:《记一次有趣的蛋壳实验》的结尾:

这次蛋壳实验真是太有趣了!不但锻炼了动手的能力, 而且还从中明白了“力的集中与分散”的道理,收获太大了!所以我喜欢这样的实验!

3、启发式结尾(也称“明理式”)

这种结尾是把通过某件事之后所得到的启示、明白的道理写出来,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比如:《一件小事》的结尾:

这件事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我却铭记不忘。事情虽然小,但它给我的启发却很大,因为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不论做错了什么事,只要认识到错了,而且敢于承认,勇于改正,那就一定有新

的开始,一定会进步的。

4、疑问式结尾(也称“反问式”)

事情结束了,作者为了强调自己明白的道理或启示,故意用问句或反问句收尾,既表白了自己的意愿,又激发读者的思考,起到强化中心的作用。比如:《真正的友谊》的结尾:

我们终于和好了,而且通过这件事,更让我们明白了以诚相待,宽容谅解才是友谊的基础。朋友,您说是不是这样啊?

尾句也可以这样说:“朋友,难道您不这样认为吗?”

5、梦幻式结尾这种结尾属于想象、寄托型。也就是不直接写事情的结果,而这个结果有可能不是一种情况,就用“做梦”的方式,来表现寄托意愿或结果。这种梦幻式很有意思,引人暇想。比如:《找妈妈》一文的结尾:这天晚上,男孩做了一个甜美的梦,梦见小女孩找到了妈妈,正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呢!小鸟呀,也飞回自己的小巢,正和鸟妈妈一起快乐地歌唱呢!

6、引歌引言式结尾

有“引歌引言式”开头,也有“引歌引言式”结尾。根据事情的内容与中心,选择恰当的名言古语或一两句歌词,做为文章的结尾,富有鞭策、指引、激励的作用。如《珍惜时光的分分秒秒》一文的结尾:

只有珍惜时光的分分秒秒,才能不虚度光荫,做应该做的事,这是经历了这件事之后给我最大的启示。朋友,“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二、写人记叙文的结尾

写人记叙文的结尾也很多,这里仅举几例。

1、总结式结尾

在文章的结尾,对所写人物的表现、品格进行总结。比如,《我的榜样》的结尾:

这就是王小平,我学习的榜样。他就是这样勤奋向上,乐于助人,现在,他已经成了同学心中的偶像啦!

2、赞扬式结尾

在结尾,用歌颂的语句来赞扬人物的品格,突出和点明中心。比如:《我的老师》一文结尾:

王老师就是这样热爱自己的学生,忠诚于崇高的教育事业,她勤勤恳恳、呕心沥血地传道授业解惑,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无愧于“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

3、抒情式结尾

在结尾,反悔自己对人物的赞扬、歌颂、敬佩之情。比如:《我的老师》一文的结尾:

啊,敬爱的王老师,您就是这样,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无微不至地关怀呵护着我们;像一位辛勤的园丁,无怨无悔地哺育我们成长;您对事业的忠诚与执着,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为有您这样的好老师而骄傲、而自豪!

用议论的语句来阐述自己对所写人物的看法、观点,强化文章的中心。比如:《无私奉献的人》一文结尾:

这就是我的老师,一个无私奉献的人。难道她没有亲人儿女吗?难道她就不知道辛苦劳累吗?难道她就不需要享受点安逸生活吗?不,她都懂,都知道,然而,她把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做为自己的第一生命,把无私奉献当做最大的快乐。这样的老师,我们怎能不热爱、不敬佩呢?

5、篇末扣题式结尾

这类结尾同总结式结尾一样,是最常见、最容易掌握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所题目或有关题目中的“题眼”写进结尾里。比如:《值得我学习的人》一文的结尾:

这就是王小刚,一个值得我学习的人。他的谦虚、他的诚实、他的热情待人,都为我树立了前进的榜样,让我佩服不已。

以上,老师从记事、写人这两种类型体裁的开头和结尾进行了指导,这些只是供同学们学习和借鉴。更多的还有待于在今后作文训练过程中,你们自己进一步去尝试和摸索。这里,老师只起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四篇: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

今天又认真听了一下专家的讲解,以及案例分析。理顺了一下我的思绪,并把我对指导学生写记叙文的一些感受呈现出来。

我发现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最常见的问题不外乎有下面这些:选材不新颖。无典型事例,详略不得当,人物的形象不突出。在教学中,我还发现学生在选材方面经常流于一般。写朋友,他们的友谊往往是这样的一个模式:两人起先很要好,后来因一物或一事产生矛盾,而后他(她)或我搬家,我们和好,互送礼物。写老师,老师必定在灯光下改作业,备课,雨天送我们回家。写父母,则写他们为生活奔波,生病带我去看医生等等。像这样的材料,虽能为中心服务,但太老了,没有新鲜感,也就缺乏感染力。

而针对这一系列存在的问题,我得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针对学生“只做一般的叙述,没有细致的描写。”这一缺点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会客观去写人,让人物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在具体的事件中自己表现自己,让人物自己哭,自己笑,作者不要随意作旁批,使人物形象自然而然地生动起来。训练学生描写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开展情景作文课,在活动中激发情感。

二. 针对学生“叙述平淡,没有情感渗透”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让他们弄清楚什么是生活真实,什么是文学真实,怎样在作文中表现文学的真实。告诉学生我们不是没有素材而是没有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与自己的素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没有将自己的真实感情写进文章中去。

三. .关于现在学生生活贫乏,没有记叙文的写作素材问题

我觉得现在的学生缺的不是素材(他们的生活比我们丰富得多),而是如何利用素材的问题。

要将生活中的素材运用到作文中去,我们要利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了,他就不会觉得写作文仅仅是为了考试为了完成任务。当学生将写作当成是人生的一件快事、乐事、不能不做的事时,他就有了写作的兴趣与激情,他思维就会活跃起来。生活中那些看似平淡的素材在有思想的人眼里却闪耀着迷人的光彩。如鲁迅的《一件小事》,朱自清的《背影》等等。

四. .同时,要写好记叙文广泛的阅读也必不可少,学生往往是在模仿中成长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他们模仿的最佳对象。许多大作家都是在模仿前辈的基础上成就自己的风格的,记叙文的写作也是这样,离开了模仿学生会无所适从。

最后要说的是无论写作什么文体的文章,写作兴趣是很重要的,方法是次要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我们可以利用创办文学社、校刊、校园网、让学生做网络博客等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写作的乐趣。

第五篇:如何写好记叙文开头与结尾

记叙文开头

(一)描写环境,烘托气氛

如何写好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

例1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的浮起来灰白的马路。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灯》)

例2 很久以前,一个漆黑的秋夜,我乘坐一叶扁舟,航行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沉沉的小河上。突然,前面,小河的拐弯处,黑压压的峰峦下,闪出一点火光,灿烂,耀眼,就在很近的地方一闪…… (《期待》)

例3 清晨,纷纷扬扬的雪花,如银、如玉,似舞、似飘,充满天际,洒落大地。眼前是一片银装素裹脚的世界。 (《考验》) 例4 清晨,雪花飘飞,一层层不断变厚的白雪,像巨大的羊毛毯子,覆盖着整个城市,闪着寒冷的银光。我独自在家,有些不胜严寒,只好裹上厚厚的衣服。坐在床上看书。

(《真情》)

例5 一个严冬的傍晚,天已经蒙蒙黑了,猛烈的西北风呼呼地刮着,街上已经没什么人了,我推着瘪了气的自行车,焦急地走着。寒风吹透了棉衣,我一阵阵打着寒战,此时,我只希望快些找到一个修车铺,否则,少说也得两个小时才能走到家。 《一曲美的颂歌》)

(二)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例1带着大山的依恋,带着母亲的牵挂,带着坚定的大学梦,我来到了京城读高中。(《考验》) 例2盲孩终于上学了。

可是家里人都没有时间送他到校,于是他决定自己去。

《期待》)

例3每当我躺在床上,外公和我共度的那段美好时光就会出现在眼前。外公给了我太多的爱,盛满了我那幼小的心,那是一段多么令人难忘的日子啊! (《真情》)

(三)铺陈排比,感染读者

例1 如梦如烟的往事,洋溢着芬芳。童年是一首馨香的乐曲,伴我快快乐乐地生活;少年是一首清纯的乐曲,随我无忧无虑地成长;青春是一首蓬勃的乐曲,送我自由在自在地飞翔。 (《琐忆》)

例2 当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钢筋围墙将忙碌的人们隔开之后,当越来越多的名和利占据了人们的整个身心之后,当我学习到“整个社会的根本关系是利益关系”之后,我不得不慨叹:这个世界需要越来越多的真诚。可是,真诚却越来越少了。 (《真诚》)

例3 身在高三不由已。任小说落满灰尘,却无动于衷;新电视报送来,却淡然面对;排球场的召唤,却擦肩而过。早上与同学碰面,总是睡眼惺忪地互致问候;放学回家的路上,习题仍在脑海中纠缠。 (《在一段承受压力的日子里》)

(四)描形绘神,加深印象

例1 她,太丑了!

黄瘦的脸,尖尖的下巴,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一双细眯的眼睛,掩在浅浅的睫毛中,肥厚的嘴唇,扁而大的鼻子,一口参差不齐的龅牙。真是人见人厌。 (《一曲美的颂歌》)

例2 远远地,她朝我走来了,手中夹着一大叠书,淡蓝色的衬衫外罩着一件深蓝色的西装,胸前的大蝴蝶结随着她的脚步轻轻地舞动着。“你好!”她笑着招呼我。 (《同桌的你》)

(五)引用名言,开宗明义

例1法国著名作家左拉曾说:“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的话一直激励着我,让我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着,奋斗着。于是,“上大学,去深造”,成了我少年时代的梦想。 (《责任》)

例2英国人培根说过:“无真实朋友之人,可以谓之真可怜而永陷于孤独生活之人。”他的话道出了朋友的重要。是的,假如一个人丧失了友情,他简直无法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朋友》)

例3世人皆知:“十年寒窗苦。”这个苦字,浸透了亿万莘莘学子多少汗水。作为其中一员,我也不得不终日在书山中跋涉,在学海里漂泊。沉重的作业负担将那本已不多的课余时间压缩得无以复加,在那“抬头只能望见四角的天空”的学校里,看来已没有多少时间娱乐了。(《压力》)

(六)联想象征,意味深长

例1 今夜,好晴朗的天空!没有月亮,只有星星在不停地眨着眼睛。看,空中那数颗小星星簇拥着的最大的一颗星,一定是属于他的星座。他就像天上的星星,在我记忆的深处闪着熠熠的光辉。

(《在我的记忆深处》)

例2 在生活的海洋中,如果你不愿充当观潮者的角色,那么,就请你去做个勇敢的远航家吧!这样,你的生活会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

(《考验》)

例3 这个世界上,有没有永开不败的鲜花?我说,有。假如一个人能凭着他的诚心与勇气,做出一件令人无法想象却又非常感人的事,那么他就会成为别人心中一朵永远灿烂芬芳、美丽无比的鲜花。

(《同桌》)

(七)运用比喻,含意深长 例1 在一望无垠的旷野上,一棵古老的树,虽然生命已到了最后一刻,但它仍倔强地生长着。在它的身旁,一棵小树正在抽出嫩嫩的芽。老树的根枯了,它把生命的汁液输给了小树;老树的叶黄了,它把绿色的生命注入了小树。老树历经沧桑,走完了它艰难的历程。如今小树刚刚抽枝吐叶,老树却离开了它……这正像外公离开了我,他来不及接受我对他的报答之情,就匆匆离开了我。

(《悔》)

例2 大学,这个被喻为象牙的神秘国度,自懂事起,便走进了我的头脑。“大学是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妈妈这样对我说。于是,进大学便成了我奋斗的目标。(《愿望》)

例3 我的记忆像一本书,翻开它,每一页都是值得回味的内容,其中有这样一页,记载着我在一段承受压力的日子里的点点滴滴。

(《在一段承受压力的日子里》)

(八)设置场景,引出下文

例1 我抱着布娃娃,泪水又一次滚下面颊,这是一个普通的布娃娃,做工很粗糙,形状也很一般,只有那双漂亮的眼睛惹人喜爱。望着它,一个小女孩清脆的声音,又在我耳边回荡。 (《抉择》)

例2 金色的余晖洒满了街道,余晖中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坐在小板凳上,手不停地抚摸着怀中的小狗熊,那是她三岁生日时,爸爸妈妈送给她的。那时候,她是幸福的小天使,爸爸爱她,妈妈疼她,然而……她的眼睛一转不转地盯着那要归家的太阳,眼里满是渴望,也满是疑惑。 (《变》)

例3 曾经,很喜欢在中午的阳光下,坐在学校的草坪上与学友海阔天空地神聊,高兴了,就去荡一荡操场角落的秋千。而现在,我早已习惯在曾是快乐闲逸的时光里,与同学们互相考问着数不清的公式、定理和单词,而那秋千的影子,也不知何时在我心里生了锈,因为我读高三。 (《高三啊,高三》)

例4 江南的春雨总是蒙蒙的,把苏州纤细明秀的山水衬得像一幅朦胧的山水画。画面里远远地走来了外婆,左手提着篮子,尖尖的小脚踏在青石板的路面上,又上了青石板的台阶,脚印印在台阶上,也印在年幼的我的心里,深深地。外婆放下篮子,抱走坐在门槛边的我,进了屋。 (《在我的记忆深处》)

例5 时间过得真快,一别又是三个春秋。我捧着一束洁白的栀子花,站在老师的窗下,等着老师归来。

暮色中,几缕炊烟从农舍袅袅升起。老师,您还是那样忙碌。今天是老师节,为何您不歇一歇?

(《琐忆》)

(九)欲扬先抑,吸引读者

例1 开学已有两星期了,班里却还是冷清清的。同学们下了课还只是各自闷头学习,很少有互相交谈的或者去玩会球的。彼此还都那么陌生,谁也不主动打破这种沉寂。 (《同桌》)

例2 高一时,学校组织我们新高中生去军训。我想军营里一定有一群板着面孔的军人,必须严格遵守的纪律,上下分明的等级关系。军营是一个充满了阳刚之气的地方,不可能存在一点儿温情。“唉!”我想,“反正就十来天,咬咬牙就挺过去了。” (《军训》)

例3 我从小跟着奶奶生活,奶奶的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干巴巴的,而且青筋暴露,皮肤上还有很多褐色的老年斑,手皮者可以揪起来,我一点也不喜欢这只手。(《手》)

(十)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例1 月亮孤零零地挂在天上,我也孤零零地坐在窗前。月亮的银光照在我脸上,似乎把我的心照得更酸更痛。我的嘴里咸咸的,是泪吗?我怎么会哭呢?不就是妈妈不记得今天是我的生日吗?但是,她怎么连宝贝女儿的生日都忘记了呢? (《生日》)

例2 某校高三年级的一个教室里,正在进行数学考试,学生们都凝神屏气地苦苦思索。突然,一只举起的手提醒了老师:“什么问题?”“张老师,你以后不要老叫我家长到学校来。”这位考生没头没脑地冒出一句。张老师深感意外:“我从来没叫你家长到学校来啊!” 《角色》

例3 我家住在一条小巷里,巷虽窄,但是上下班人来车往,小贩们常来叫卖,也颇热闹。从我懂事起,我就注意到,小巷的深处有一间掉了墙坯的屋子,那里一年四季都是冷清阴沉的,好像没人住一样。别人不关注,我却十分好奇——那里到底住着什么人呢?

(《真情》)

记叙文结尾

(一)卒章显志(点题),明示中心

例1:时钟敲过了十一下,在这寂静的夜晚,钟声显得格外清晰。我看着自己一天的收获,一种虽累犹喜、虽苦犹甜的感觉立即充溢了我整个心胸。我站起身,用力地伸了一个懒腰,把一天的劳累都抛到了九霄。 (《责任》)

例2:夜幕降临,千家万户灯火通明,在灯光下,有一个个苦读的身影,其中,有你,有他,也有我…… (《在一段紧张的日子里》) 例3:采访结束了,王老师最后那句话,仍在我们耳边回响:“如果全社会每天都像过教师节那样尊重教师,那么我们的教育事业就有希望了!”我清楚地记得王老师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已没有笑容,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

这就是一个中学教师的期待。 (《期待》)

例4;我渴望宁静像一片深邃无垠的夜空……我渴望宁静像一泓清凉澄澈的湖水,我渴望宁静像早晨的云霞……我渴望宁静!《渴望》

例5;唉,我好懊悔啊!

也许,在正确与谬误之间往往仅是一步之差吧! (《考验》)

(二)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例1:今天,奶奶将以黄土为伴。站在坟前的我,用模糊的泪眼看着纸钱儿缓缓飞落,仿佛看到自己那久远的渴望在随之坠落。奶奶,您的孙女愿您在地下安息,更愿您在冥冥之中能听到孙女发自内心的渴望。 (《渴望》)

例2:往事的影子渐渐模糊,渐渐离我远去,手中的毕业合影却更加清晰了。望着这四十五个情同手足的伙伴,我在想,今日我们分手,各奔前程,四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我们还会相聚,到那时,会有说不完的新鲜话题,会有诉不尽的思念情怀,也会有更多的喜人成果向班主任李老师汇报……想想,那又是一个怎样的“班集体”啊! (《在一段紧张的日子里》)

例3:从那以后,表婶真的再也没来我家。我每天都在期待着向她说一声——对不起,我每天都为自己的鲁莽而懊悔,为自己的虚荣而感到可悲。

我深深地期待着那一天。 (《期待》)

(三)引用名言,强化主题

例1:英国诗人赫伯脱说:“当一个人放弃了追求和渴望,他也就走向了衰亡。”可见追求、渴望都是我们精神生活的食粮,是我们精神寄托的支柱。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浑浑噩噩、庸庸碌碌。我们必须渴望理想,渴望成功,我们的生命才会有价值。(《渴望》)

例2:有句白族谚语这样说:“树掉一片叶,同样生存;一片叶离树,只有枯死。”我们班的同学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五十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紧紧团结在一起。在这个整体中,我们每个人的“个性才能得到高度的觉醒和完善”(法·巴比塞)。这是一个值得我终生怀念的集体。

我爱我们这个集体! (《在一段紧张的日子里》)

例3:伟大的革命导师斯大林告诉我们:“在我们面前有座堡垒,这座堡垒就叫科学。它包括许多部门的知识。我们无论如何都必须占领这座堡垒。”为了将来能成为向科学堡垒进军的成员,为了能对祖国有更多更大的贡献,我一定全力以赴地学习,把我的大学梦变成现实——无论如何! (《渴望》)

(四)抒情议论,升华主题

例1:虽然现在学习的节奏加快,各式各样的竞争、压力又接踵而至,但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对未来充满幻想,我们就能从平凡的班集体中发现诗,发现美,发现五彩缤纷,发现管弦悠扬。在校园中,在我们这个集体中,时时刻刻都会有快乐的音符在我们身边跳跃。 (《责任》)

例2:看见这一切,会觉得好像是看见了自己的童年。我觉得自己已经从那个年龄里跑出来了,但想一想,又似乎仍在延续那时的渴望——阳光是我的渴望,鲜花是我的渴望,生活是我的渴望。每当这样想的时候,我便会开心地笑起来。就让自己留在童年吧,那样也挺好! (《渴望》)

例3:真诚,这是一个博大如海的词语,它包容了理解、信任、帮助、友爱……它蕴含着人世间无限的情谊。它像阳光,如空气,它就在我们周围。只要你把真诚无私地馈赠给别人,你就会得到更多人给予你的真诚! (《真诚》)

例4:内心深处一种极其强烈的渴望油然而生,我在自己的脑海里苦苦地搜寻着一个词:真情。是的,人们需要真情,生活需要真情,就像夜晚的天空需要繁星点缀,就像静谧的森林需要小鸟唱歌,就像满山的青松需要野花陪伴。朋友之间也只有用“真情”来维系,友谊才会美丽而永恒。 (《收获》)

(五)联想象征,激人奋进

例1:我不安于现状,我渴望超越,渴望发展,二十一世纪的太阳在向我召唤,我想起了夸父追日,这个我童年印象最深最富有诱惑力的神话。我想化成夸父,跨越千山万水,去追赶心中的太阳,迎接新世纪的曙光! (《在新世纪到来的时候》)

例2:前面一片黑暗。忽然,背后有一道光照来。我回头一看——是老师!她擎着台灯,倚在门口。灯光照亮了我面前的路,我觉得好像有一股暖流通过全身,令我激动不已。这不是普通的灯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从此,这道从背后照来的灯光,始终亮在我心中,时刻照耀我前进!(《在一段紧张的日子里》)

例3:世上没有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辛勤苦的劳动得来。在学习的酸甜苦辣中,我们以跌宕起伏的音符,自编自弹着青春的歌谣,我们用泪水与欢笑,迎来缤纷的岁月,擦亮了如火的生命,我们在孜孜追求的过程中获得了最有价值的宝贝——知识、能力、成长,这是任何乐趣不可比拟的! (《在一段紧张的日子里》)

例4:深深地记得两年前游黄山时,扶着铁索,一步步地攀上了天都峰。台阶又陡又滑,可上了天都峰后俯视壮丽的黄山,则别有一种回肠荡气之感,那与苏州的山水大有不同。

生命中的每一级台阶都有各自的风景,所以每一级台阶我都要上,每一种风景我都要领略。 (《责任》)

(六)问句作结,引人深思

例1:时间带给人们的震撼,并非只因为它毫无倦怠,永不停歇,更重要的是在时间的流动中积淀下来的平凡人的伟大精神,它将成为我们永恒的财富。当我每天面对着新世纪的曙光时,我总在问自己:我能否留给新世纪一份这样的礼物?新世纪能否成为我生命中又一次超越自我,获得新生的起点? (《在新世纪到来的时候》)

例2: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忙挣钱的忙挣钱,忙学业的忙学业,人人都在忙着追求高度的物质文明,忙着在激烈的竞争中出人头地。“真情”啊,如今还能记起你来的人,又有多少呢?

(《考验》) 例3:人生的台阶在我的脚下延伸,似乎望不到尽头,我不知道前面等待着我的是什么。但是我想身后的台阶记录着我成长的历程,为踏上今天这一层台阶我付出了许多,身心也得到了无数次的锻炼,我已经长大,难道我的前面还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登不上去的台阶吗? (《收获》)

(七)感悟自勉,结尾有力

例1:也许将来我会是一个伟大的人或平凡的人,但我绝不是一个平庸的人,我会用自己的力量去拼去搏,去追寻人生的彩虹。偶然抬头,但见鸟儿在天!抛弃“命里注定”的鬼话吧!跳出宿命论的“包围圈”,你的感觉会更好!

我的未来不是梦!

(《收获》)

例2:事过几年了,我一直没有原谅自己,那怵目惊心的一幕如烙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每当忆起当时的举动,我的心就一阵阵抽搐。小鸡,对不起,是我的无知和好奇害死了你,也害了我自己。假如上帝能听到我的忏悔,我企盼他能还我一个全新的你。

(《真情》)

例3:在后悔惭愧之余,我悟出了一点道理:若要别人真情待已,自已也必须真情待人,这真情来不得半点儿虚伪和玩笑,否则你将遗憾终生!

(《真情》

(八)表达愿望,感染读者

例1:一天晚上,我忍不住寂寞,推开了那扇门,却发现他们脸上不再带有笑容。我明白了,那是不愿意我离开我的书桌!于是,我悻悻地回到自己的房间。那扇门马上又轻轻地关上了,连同那温柔的灯光也被关了进去。我坐在书桌前,不知怎地,就渴望那扇门打开,就渴望看到那温柔的灯光……

真的,从来没有这样渴望过——那扇门开开吧!

(《渴望》)

例2:在我无边的记忆里,永远忘不了的哲理是:一朵美丽的浪花,纵然被狂风刮得再远,吹得再高,最终它也离不开宽阔的河床,离不开大海的怀抱。

怀着这样的信念,我期待着,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这一天已近了,近了…… (《期待》)

例3:我突然想到,在已走过的台阶中,有几步是我自己走的呢?不都是爸爸扶持着我吗?在人生这漫长的台阶上,还有多少要我自己走啊!我不能再让爸爸为我操太多的心,我应该自己勇敢地、坚强地走下去!爸爸,放心吧!女儿已成长,女儿会的!

哦,台阶!哦,爸爸!

(《台阶》)

例4:夜,真静啊!熄灯的时候到了。爸爸,您累了,闭上眼好好休息吧!您一定在想,在想那喷喷香的米饭,还有那热腾腾的馒头,您为了我们,已有半年没吃过它们了。爸爸,我多么想满足您最后的愿望,又多么想这样一直握着您的手,一直握下去,可是,这一切已经太晚了……

(《愿望》)

上一篇:高质量发展工作汇编下一篇:高中加拿大留学条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