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联盟模板范文

2022-05-24

第一篇:产业联盟模板范文

产业联盟

1.产业联盟五种类型

产业技术联盟是以产业技术进步为目标、由产业内两个或两个以上技术创新主体形成的互相联合致力于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①股权联盟,指处在相关行业的企业,以资本投入为基础,共同分担费用和风险,不参与经营管理的合作关系而形成的产业联盟;②契约型联盟,指通过协议、合同等正式文件,建立起来的相关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在这种方式的联盟中,成员的组织结构、资产规模和管理方式都不会发生变化,只需通过协议进行合作。③非正式联盟,指合作企业之间没有签定具有约束力协议的合作,而是以一种信任关系连接相互间的合作。非正式联盟通常是为结成正式结盟而准备的。④合资型联盟,指相关行业的几家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新的企业,合作企业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产业联盟形式。⑤国际联合,主要指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之间为了突破技术瓶颈,一起分担研发费用和风险,建立起的技术联盟。 2.产业联盟特征

(1)产业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的组织 在产业联盟中,产业联盟是在独立的联盟企业成员之上的形成的组织,企业仍然具有高度的独立性。产业联盟可吸收科研院所参与,政府在产业联盟组建初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企业是产业联盟中仍具有主体地位。 (2)具有特定的产业目标

设立产业联盟是为了实现一定的产业目标,联盟中的每个成员也都有着明确、具体的目标,目标不明确的联盟是没有竞争力的。因此,产业联盟的目标导向非常明确。 (3)内部竞争和利益复杂

企业加入联盟的目的不尽相同,这就必然会造成联盟决策过程中的激烈竞争,各类企业会站在不同立场上参与和影响联盟的决策与发展,这与只与相关战略集团关系的战略联盟有很大不同。

(4)具有开放的组织结构

产业联盟成员数量众多,而且还在不断发展中,联盟发起企业约有十家左右。联盟坚持良好的开放性,在发展中不断的有新成员加入,最终形成全国性甚至是国际性的巨大联盟。 (5)具有灵活的联盟关系

联盟成员的合作关系既不是企业之间的市场交易关系,又不是一个成员企业对另一个成员企业的辅助关系,而是各成员企业之间的一种利益互补关系。无论合作各方是建立合资企业,还是签订合作协议,联盟成员的合作关系都限于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领域。在这个领域内,大家是合作关系,之外的领域仍保持经营上的独立性。产业联盟成员的关系是一种灵活的、不断发展的关系,存续时间有长有短,参与者主要根据合作的性质与合作的好坏而定,可以灵活地变动

3.产业联盟兴起理论基础

3.1外部性理论 萨缪尔森认为: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对其他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效益。外部经济性是一个经济主体对另一个主体的福利产生效果,而这种效果并没有从市场交易或货币中反映出来。一件事对于他人产生了正外部性或负外部性的影响,但不需要他人对此支付报酬或者进行补偿。当私人成本或收益不等于社会成本或收益时,便会产生外部性。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市场竞争的结果并不能达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优状态。对于具有正外部性的物品(或服务),由于它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种物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它的生产或销售便会呈现不足状态,进而会对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类似的,对于带有负外部性的物品(或服务)会出现过量供应。

解决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的办法就是使外部问题内部化。产业联盟是外部性内部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是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企业主导的方式。对于单个企业而言,产业共性问题是外部问题,随着企业对产业共性问题的重视,企业便会联合相关企业,自觉建立产业联盟,于是产业共性问题便成为了联盟的内部问题。产业联盟是企业主导、市场导向的组织,政府通过支持产业联盟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往往比直接干预生产活动更加有效。 3.2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源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科斯(Ronald.H.Coase)。科斯认为:企业的出现和发展来源于市场失灵。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资源配置方式,两种方式的运行都有成本,市场方式需支付市场交易费用,企业方式需支付企业组织费用。合理的企业边界处于边际交易费用等于边际组织费用的均衡点。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对交易费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交易费用主要由:交易过程的不确定性、资产的专用性、交易的经常性三个因素形成。产业联盟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在某些情况下,产业联盟可以减少市场的交易费用,也可以节省企业组织费用。

3.3资源基础理论

从本质上看,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的资源具有“非完全流动性”、“异质性”两个重要特性,因而企业拥有稀有的、独特的、难以模仿的资源和能力,这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当单个企业遇到行业共性问题时,往往不具有解决问题的足够资源,包括:资本、技术、品牌、知识产权、市场、公共关系等等。产业联盟是企业成员共同投入资源,以解决产业共性问题的有效工具。 3.4规模经济理论和范围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和范围经济理论认为: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当产品(或服务)的平均成本随着供应量增加而降低时,便存在规模经济现象;当提供多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低于提供同等数量的单一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时,就存在范围经济现象。企业在一定的发展阶段,难以单独依靠自身力量达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产业联盟可以通过联合采购、联合投资、联合销售、联合开发等方式帮助联盟内成员实现规模经济。产业联盟帮助其成员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还表现在:成员企业将自己的资源可以集中于核心业务,因而避免规模扩张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可以保持多方面的灵活性等 3.5组织学习理论

组织学习理论认为:企业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企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企业通过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以谋求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应打造为学习型组织。学习是产业合作的重要内容,产业联盟是企业共同学习的重要方式。企业参加产业联盟的一个重要动因就是学习,包括联盟内部企业成员间的互相学习和联盟的企业成员共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 3.6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在他的“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一文中首次提出的。它从产品生产的技术变化出发,分析了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及对贸易格局的影响。费农认为: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也要经历形成、发展、成熟、衰退这样的一个周期。就产品而言,他将产品生命的周期分成引入期 (或介绍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产业联盟为了解决产业共性问题,由某个核心企业发起,当共性问题得以解决时,产业联盟将会解散或者转型,从它的生命周期来看,也要经历生成、发展、成熟、灭亡的过程。 4.产业联盟主要模式 4.1研发合作产业联盟

研发合作产业联盟简称为研发联盟,成立研发联盟的目的是共同合作研发产业共性技术。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大量的企业间研发合作联盟,最常见的是两家企业间的合作,以解决合作企业的技术问题为目标。研发合作产业联盟可以看作企业研发合作联盟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突出特点是企业多边参与和以研发产业共性技术为目标。研发联盟的主要目标是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它是企业合作中常用的组织形式。

研发联盟对企业成员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实现企业成员之间研发资源互补。技术的融合趋势和专业化趋势,要求企业之间、产学研之间加强研发合作,利用资源互补来完成创新。第二,降低、分担企业成员研发成本和研发风险。科技发展速度加快使企业对技术研发的投入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研发风险也越来越大,研发合作可以减少企业的风险。由于单个企业各自为政,产业中的共性技术往往容易造成企业重复投资,合作研发避免了企业各自为政的局面,可以有效减少共性技术的重复投资。第三,缩短产品研发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抢占市场先机,不得不努力缩短技术研发周期,而集中了产业力量的研发联盟能够加快企业成员抢占市场的速度。 4.2 技术标准产业联盟

技术标准产业联盟简称为技术标准联盟,成立技术标准联盟的目的是共同制定产业技术标准。有着公共产品性质的技术标准,涵盖了行业内大量的相关知识产权和创新技术。技术标准的制定存在着巨大的商业利益,成为行业内各大企业积极争夺的对象。技术标准联盟通过积极制定有竞争性的技术标准,有利于保护联盟成员的利益,有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使用。制定产业技术标准是技术标准联盟的主要目标。

技术标准联盟对企业成员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联合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形成强大的技术力量,共同推动创新技术标准的产业化;第二,联合行业内技术领先的企业,把先进技术应用到技术标准中,为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4.3 产业链合作产业联盟

产业链合作产业联盟简称为产业链联盟,成立产业链联盟的目的是完善产业链上成员企业间的分工合作。产业链联盟通常是以产业链的纵向企业为合作基础,但也有同一环节上相互竞争的企业共同参与。其目标是通过组建产业链联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或者是为了与不同技术标准的产业链竞争,组建更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产业是成立链联盟的主要目标。产品在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是由该产品的产业链竞争力来决定的。高新技术产品在推广过程中,由于受到成本、个人消费习惯的影响,依靠市场机制作用往往难以快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由官产学研组成的产业链联盟,有着政府的支持和龙头企业的承诺,能够提高产业链中配套企业的投资信心,促进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链快速形成。 4.4 市场合作产业联盟

市场合作产业联盟简称为市场联盟,产业中横向企业的合作是市场合作产业联盟基本特征,成立产业链联盟的目的是共同开发、利用市场。市场联盟包括网络性企业间的互补合作的产业联盟和竞争性企业间的产业联盟两大类。

第二篇:中国传媒产业联盟章程

(2008年12月第一版)

(经联盟成立大会50多家参会媒体集体表决通过)

第一章 联盟总则

第一条 中国传媒产业联盟(下称联盟),英文名称为“China Media Industry Union Association”,英文缩写为“CMIUA”。本联盟的一切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准则。

第二条 联盟的性质:本联盟由中国境内从事新闻传播、广告传播等知名媒体、企业、机构、社团、教育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等自愿组成,是一个非法人行业联盟组织。

第三条 联盟的宗旨:通过长效、严格的联盟机制,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传

媒产业科学运营、健康发展规律,促进媒体遵纪守法、加强自律、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良性运营有机结合,提升我国传媒产业整体管理和运营水平。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联盟发起单位:传媒杂志社、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

团、辽宁日报传媒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东方卫视、湖南卫视、航美传媒、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联盟指导单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联盟执行单位:中国传媒产业联盟秘书处。

第五条 组织机构及职责

本联盟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最高权力机关是中国传媒产业联盟大会。 1.联盟大会代表由中国传媒产业联盟各成员单位委派副总经理或副总编辑职位以上人员参加。联盟大会代表的产生由联盟成员单位自主产生。联盟大会代表享有中国传媒产业联盟大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联盟大会每三年召开一届全员大会。

2.中国传媒产业联盟年会,即“中国传媒产业高峰论坛”每年举行一次。 3.联盟秘书处为联盟日常办事机构,归由联盟执委会领导。秘书处设在传媒杂志社。

第六条 中国传媒产业联盟大会职责: 1.修改并通过中国传媒产业联盟章程。 2.监督中国传媒产业联盟章程执行情况。

3.审批联盟秘书处提交的工作总结和工作报告。 4.选举产生中国传媒产业联盟执委会委员。

1 第七条 中国传媒产业联盟执委会:

1.中国传媒产业联盟执委会是联盟大会闭会期间最高决策机构,指导联盟秘书处开展工作,对外代表本联盟。中国传媒产业联盟主席、副主席、执行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由联盟执委会委员中产生。秘书长由执委会指定人员担任。

2.中国传媒产业联盟执委会委员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 第八条 联盟执委会秘书处办事机构:

1.联盟秘书处为联盟大会执委会常设机构,设秘书处秘书长一名,副秘书长五名。

2.联盟秘书处职能:秘书处负责中国传媒产业联盟各项日常工作,定期与成员单位进行互动沟通,及时收集各成员单位对联盟相关工作的建议,组织开展联盟赋予的有关活动,撰写工作总结和工作报告。 3.每年召集举行一次中国传媒产业联盟年会。

第三章 加盟条件

第九条 凡承认本联盟章程,履行会员义务的媒体及其相关机构、企业、团 体、院校和个人,均可申请成为中国传媒产业联盟的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 其中申请企业、团体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独立法人单位,在行业拥有良好的知名度、美誉度。 2.热衷于推动中国传媒产业科学健康发展。

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传媒产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个人均可申请成为联盟的个人会员。

第四章 加盟程序

第十条 申请加入联盟的程序如下: 1.填写《加盟登记表》。 2.秘书处初审。

3.经执行委员会授权,秘书处可审批新会员并报请下次执委会确认。 4.联盟成员有义务提供适量的版面或时段资源支持联盟的发展。 5.交纳联盟会费。

第十一条 联盟成员平等享有联盟章程规定的各项权利: 1.享有联盟的品牌、广告和信息等所有资源。 2.分享联盟研究成果及相关资讯。

3.有权参加联盟举办的年会、论坛、考察、调研和培训等活动。 4.提出联盟章程修改草案;听取和审查执行委员会的报告并出席联盟代表大会。

5.对联盟发展具有建议权,参与讨论和决定联盟的重大事项。 6.享受联盟提供的免费或优惠服务。

7.经联盟秘书处书面批准,联盟成员可以联盟名义举办或承办活动。

2 8.联盟媒体、院校和学术机构等内部资源优惠共享。

9.《传媒》杂志作为联盟指定宣传刊物,条件成熟时,由秘书长牵头编撰内刊。

第六章 联盟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第十二条 联盟成员应履行联盟章程规定的各项责任和义务: 1.遵守《中国传媒产业联盟章程》,执行联盟决议。 2.分享在传媒产业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3.按统一格式在其宣传资料的显著位置标注联盟徽标和名称。 4.支持和参加联盟活动。

5.在条件允许下,为联盟活动免费提供资源支持。

第七章 退出和除名

第十三条 凡依法破产、关闭、解散、注销的联盟成员,即自动失去团体成员资格。联盟成员因自身原因退出联盟需提交书面申请。退出联盟的成员,不得再以联盟成员的身份发表言论或开展活动。

第十四条 凡言行有违联盟章程及宗旨的会员,联盟将做除名处理,并通报联盟所有成员,停止其一切联盟内部活动。

第八章 其 它 第十五条 本章程未尽事宜或有关条款,经执行委员会通过,可对章程进行补充或修正。

第十六条 本章程由联盟成立大会讨论通过后生效,并报指导单位备案。 第十七条 本章程解释权归联盟所有。

第三篇:第一书记产业联盟

“第一书记产业联盟”的若干法律和政策性问题

崇左市委党校 黎飞宇

龙州县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充分发挥全县33个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扶贫主力军作用,组建“第一书记产业联盟”,推行“联盟成员(第一书记)+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模式,抱团营销,共御风险,共享信息,共闯市场,共同发展。目前,“第一书记产业联盟”共引导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63家,其中特色种植专业合作社40家,主要发展香菇、灵芝、澳洲坚果、辣椒、豆角、木瓜、冬种黄瓜、铁皮石斛等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专业合作社23家,主要发展“蔗香牛”、菜马、黑山羊、生猪、龟鳖、菜蛇养殖和“稻香鸭”、“蔗海养鸡”等特色养殖产业。

一、 龙州县“第一书记产业联盟”的性质

龙州县“第一书记产业联盟”是由当地党委、政府主导,以第一书记为主体,专业合作社为依托而形成的组织机构。 “第一书记产业联盟”成员大会为权力机构,成员设个人成员与团体成员两种。成员大会制定产业联盟的章程,以理事会为执行机构,理事会对成员大会负责,按照章程对内从事内部管理工作,对外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经营服务活动。

“第一书记产业联盟”是出于确保专业合作社各方的市场优势,寻求新的规模、标准、机能或定位,应对共同的竞争者或将业务推向新领域等目的,专业合作社间结成的互相协作和资源整合的一种合作模式。联盟成员间没有资本关联,各专业合作社地位平等,独立运作。

由于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第一书记产业联盟”能在龙州县或更大的范围内形成较大的合力和影响力,不但能为专业合

1 作社带来新的客户、市场和信息,也有助于专业合作社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的开拓。“第一书记产业联盟”的好处可以说十分显著,能以较低的风险实现较大的范围的资源调配,从而成为专业合作社优势互补、扩展发展空间、提高产业或行业竞争力、实现超常规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一书记产业联盟”对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成长特别是高新技术专业合作社的快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在县党委、政府的扶持下,专业合作社组成了市场合作产业联盟,有利于共同开发市场。由于单个专业合作社实力太弱缺乏独立开拓市场的实力,通过产业联盟共同开拓创新产品的市场,降低专业合作社进入市场的门槛,同时,第一书记产业联盟可以组织较大的规模营销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消费者的福利,促进专业合作社的产品市场化步伐。

二、“第一书记产业联盟”的作用

(一) “第一书记产业联盟”可以把专业合作社从分担风险、降低成本转向提升创新力。“第一书记产业联盟”无疑是专业合作社分担风险、降低成本的一条有效途径,但专业合作社各方自身的创新能力可能难以提高。通过“第一书记产业联盟”,可以让专业合作社间的资源进行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进而提高专业合作社的创新力。目前全球变化的重要趋势呈现为产业的全球布局和产业集群现象日益显著,单个专业合作社的单一产品及业务应用等很难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在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可以通过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网络式联盟,实现由小范围联盟向网络化的联盟转变。

(二)“第一书记产业联盟”可以由区域化转向全国化。专业合作社的产品可能只满足于区域内消费者的需求,难以满足全国消费者的需求,“第一书记产业联盟”可以把市场推向全国,

2 甚至全球。只有与区域外具有较强互补性或较强实力的企业进行联合,才可以争取同质产品在时间上的优势,从而进一步占据更大的消费市场,由区域化转向全国化、全球化。“第一书记产业联盟”能为专业合作社带来新的客户、市场和信息,也有助于专业合作社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第一书记产业联盟”将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充分发展,并将继续显示出其强劲的生命力。

(三)“第一书记产业联盟”的发展趋势是政府政策与产业联盟的结合。外部性问题是政府政策的重要目标,政府通过制定支持产业联盟的政策解决产业共性问题常常可以取得较好效果。“第一书记产业联盟”是专业合作社主导、市场导向组织,政府通过支持产业联盟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往往比直接干预生产活动更加有效。

(四)“第一书记产业联盟”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专业合作社在有些情况下特别是在成长过程中,难以单独依靠自身力量达到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 “第一书记产业联盟”可以帮助联盟内的专业合作社共同实现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如专业合作社通过联合采购、联合销售、联合开发或者共同投资基础设备等达到规模经济。

(五)“第一书记产业联盟”有利于产业发展和产业扶贫。由于联盟能有效解决贫困村农产品形不成规模、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所以能引导和带动更多贫困农户组成专业合作社,从而有利于产业发展和产业扶贫。

三、“第一书记产业联盟”的若干法律和政策性问题。

(一)“第一书记产业联盟” 的法律形式问题。目前我国产业联盟有多种方式解决法律形式问题。有的采用了协议形式,有

3 的设立为公司,多数联盟采用了行业协会的形式。国内对行业协会的规定比较灵活,“第一书记产业联盟”是由当地党委、政府主导,以第一书记为主体,专业合作社为依托而形成的组织机构,以协会形式注册能较好解决了法律身分问题,能为联盟的健康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区域环境条件。

(二)“第一书记产业联盟”是否违反《反垄断法》的问题。《反垄断法》立法精神并非反对垄断企业本身,而是反对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垄断行为。《反垄断法》第三条明确界定了三种垄断行为:一是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二是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是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只有涉嫌了这三种行为,产业联盟才有可能违反《反垄断法》。“第一书记产业联盟”是由当地党委、政府主导,以第一书记为主体,专业合作社为依托而形成的组织机构,专业合作社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党委、政府不进行任何直接干涉,所以“第一书记产业联盟”很难涉嫌有这三种行为。

(三) “第一书记产业联盟” 的有关政策性问题。经济全球化促使当地党委和政府更加关注本地产业的竞争力,党委、政府从提高本地产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重视支持产业联盟,以解决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专业合作社的合作与创新对提高本地经济产品的竞争力和政府的扶贫开发有着重要意义,政府应该对“第一书记产业联盟”进行大力支持,如给予大量资助或引进外资给予帮助,并将该合作模式作为政府资助专业合作社的模板,将促进扶贫开发的发展。

专业合作社整体上处于发育阶段,很多工作尚在探索中。“第一书记产业联盟”是新事物,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可参考和借鉴的经验不多。总的来说,“第一书记产业联盟”

4 整体上还处于发育阶段,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在国家层面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的背景下,当地党委、政府如何建立促进联盟发展的地方性规章制度,建立完善联盟的治理机制和管理制度。组织专业合作社联合开拓创新产品的市场;组织专业合作社共同学习、统一认证,提高专业合作社的创新能力;联合区域外的创新资源,提高本区域创新能力。等等。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大力支持联盟建设,但不干预联盟的运营。如资金支持、提供办公场地、通过项目支持。专业合作社的需求和自发组织是基础,政府的支持起加速作用。但政府不进行任何的直接干涉,各专业合作社均以“自发、自愿、自主、自治”的原则进行运作。政府只是对联盟的发展保持密切关注和进行必要评估,对政府支持的资金按规定进行监督管理。

专业合作社规模小要积极进行制度、组织治理、管理等各方面的创新,国内有关产业联盟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联盟的治理和内部管理也没有一个相对成熟的模式,需要政府、联盟、专业合作社等各个主体在联盟建设过程中探索、创新。

第四篇:产业联盟入会申请书

入会申请书

联盟理事会:

我自愿加入河南天翼终端产业联盟,愿意为联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河南手机终端产业联盟是在河南省同行业经济人士的积极分子队伍,是促进河南省经济飞速发展的组织。它的宗旨是“敬业、团结、守法、公平、自律”,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消费者服务,为盟友服务。

入会后,我保证遵守联盟章程,履行会员义务,执行联盟决议,严守联盟纪律,积极参加联盟的各项活动,接受本联盟的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督,及时交纳会费。

希望联盟理事会能批准我的申请!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日期:

第五篇:边缘计算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本报讯 11月30日,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英特尔公司、ARM和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倡议发起的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dge Computing Consortium,ECC)在北京正式成立。

该联盟旨在搭建边缘计算产业合作平台,推动OT和ICT产业开放协作,孵化行业应用最佳实践,促进边缘计算产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边缘计算产业联盟将重点关注体系架构的制定与技术路线的选择,并通过推动标准化来带动产业化发展,同时将充分关注生态系统的构建。

边缘计算产业联盟推行“OICT”理念,倡?h OT、IT和CT各领域产业资源在充分融合与协同的基础上,本着共识、共力、共赢的合作精神,共同推进边缘计算产业联盟的健康发展;同时构建紧密握手工作机制,推动“政产学研用”产业资源协同,基于需求场景、参考架构、测试床、示范推广和产业合作的“五步走”联盟运作主线,切实开展联盟工作。联盟还正式发布了《边缘计算产业联盟白皮书》。(郭涛)

上一篇:村庄规划资料范文下一篇:创业指导感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