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企业情况汇报

2022-06-22

汇报材料是进行汇报的书面内容。然而,不同阶段的汇报重点有所不同,如何才能写出一份有效的,同时还可促进我们下一步工作的汇报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帮扶企业情况汇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帮扶企业情况汇报

肥西县司法局走访帮扶企业活动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结合《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业企业联系帮扶工作的通知》(肥办[2011]40号)文件精神,肥西县司法局按照县委、县政府“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现将本次“大走访“活动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根据肥办[2011]40号文件要求,县司法局党组一班人在袁玲局长的带领下深入合肥亚博农牧有限公司一线,与企业负责人和一线员工举行座谈,座谈会上,袁玲局长详细询问了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合肥亚博农牧有限公司系江西南昌亚博实业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合资举办,成立于2005年,属中外合资企业,企业负责人王玉,共有职工100人左右,大多数是大柏店本地人,企业年产饲料近4万吨,年产值近1亿元,利润3%左右。

目前企业运转良好,干群关系融洽,从我局对走访企业掌握的情况来看,被走访企业面临的困难主要集中在劳动力短缺、资金不足、经营规模难以扩大三方面。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如用工困难的问题,我局结合司法行政工作积极指导企业规范用工合理用工,以促使在职员工思想稳定并积极

介绍其它人员来企业工作。企业负责人也表示,对肥西的投资环境、政府扶持力度、优惠政策非常满意,下一步将优化结构,整合力量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我局通过“大走访”活动,解决了企业的部分难题,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好评,进一步树立了司法行政部门在企业中的良好形象。通过此次大走访活动也增强了我局人员对工业企业的服务意识,为进一步作好今后的服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2011年11月4日

第二篇:帮扶情况汇报

桦川县创业乡中山村第五批贫困村

帮扶情况汇报

(2010—2011)

桦川县创业乡中山村位于三江平原腹地,松花江下游南岸,东距桦川县首府悦来镇15公里,佳抚公路南侧2公里处。全村有864户,人口2401人,土地面积11030亩,主要以水稻生产为主的专业村,2010年人均收入4925元。2010-2011年,全省实施第五批贫困村帮扶活动时,我们村由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帮扶。现将帮扶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汇报如下:

我村村内道路纵横18条,总里程17.5公里,到2010年已硬化1.8公里,路边沟35公里。全村自来水入户469户,有线电视入户677户,按常住户864户计算入户率分别达到54%和78%。村内绿化达到75%以上,植树1500多颗。全村使用沼气户数320户,清洁能源使用率37%。村内修建休闲娱乐广场1400平方米。村办公室及活动场所面积126平方米。

2010年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帮扶我们村8万资金,村里购置环卫车一台,建立了常年保洁机制,有专人承包村内卫生,统一清理、清运,做到村内无垃圾。铺垫村内砂石路15条,12公里。清理路边沟24公里。通过环境的整治,我们村现在道路通畅,卫生环境良好。村容村貌比以前

有很大的改变。

2011年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帮扶我们村8万资金,我们用其修建2条田间路,总里程9.3公里。其中修通往村南电业局农场的田间路3公里砂石路,现已接近完工。村西通往玲当麦河6.3公里的田间路基础已经打完,正在铺垫砂石。

通过项目建设,可以大大增强该村的交通运输能力,增加物流速度,促进其他各业的健康发展,项目建成后,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交通运输能力大大增强,提前了春种、秋收的时间,给农业的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总之,通过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两年的帮扶,16万的资金,使我们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广大人民群众都自觉的投入到改善农村环境建设中,出现了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的良好局面。取得这样好的成果,我们感谢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帮扶,同时,我们盼望再给予我们更多的帮扶和指导,为我们村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黑龙江省桦川县创业乡中山村2011年11月9日

第三篇:实施帮扶工程情况汇报

实施帮扶工程发展民族经济

努力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

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社区民族工作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社区镇位于新泰市南部山区,辖40个行政村,5.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村8个,人口1.2万人,是泰安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乡镇,也是全省主要回族聚居区和“全省民族工作重点镇”。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多措并举做好民族帮扶工程,抓调整、启动力,加快了民族经济发展步伐,以经济的振兴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 民族帮扶工程完成情况

在各级的民族帮扶工程中,我镇共有6个项目,涉及6个民族村,其中,泰安市政府确定的第三期少数民族帮扶工程有3个项目,涉及3个民族村。一是车阳村800亩荒山绿化开发项目。总计投入40万元,种植柿树苗2万棵,冬早1万棵,侧柏4万棵,建成柿子种植基地400亩、冬枣200亩。修出了一条长1800米、宽6米的盘山路,实现了“山顶侧柏戴帽,山腰柿子缠绕,山下枣树抱脚”的立体规划。二是山东西村打井及电力配套项目。在泰安、新泰两级的帮扶下, 1

打深井一眼,在新泰市电力局帮扶下,架高压线500米,及时配套安装了变压器、配电盘等设备,又自筹资金10万元,铺设大口径输水管道1500米,解决水浇地600多亩,彻底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局面,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东沈东村至田村水库沿河路建设工程。社区沿河路建设工程是涉及民族村最多的一个“村村通”帮扶项目,共连接18个村,涉及人口2万多人,其中有民族村6个,少数民族人口近1万人。该项目于06年1月份全部竣工投入使用,这一项目的建成,彻底解决了沿河回汉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成为群众交口称赞的“民心路”。

长期以来,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一直是制约民族村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镇党委政府先后投入帮扶资金600多万元,完成帮扶项目10个,先后打深井9个,铺设管道2.4万米,为8个回民村安装了自来水,完成了架电整网工程;投入帮扶资金320万元,自筹资金60万元,完成8个回民村通车里程为40公里的水泥路建设,回族村已基本实现了水、电、路、讯“四通”,回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投资600万元,按省级规范化标准建两处回族联小。目前东沈联小即将峻工,山东回族联小正在规划建设中,建成后可安排8个回族村、4个汉民村的子女上学。今年,投资10万元建成了沈村清真女寺,成为新泰市第一处清真女寺,方便了回族群众开展宗

教活动。

二、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切实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在帮扶工作中,我们立足实际,从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入手,想尽千方百计,确保各级帮扶项目保质保量完成。

一是加强领导,为民族帮扶工作提供组织保证。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对少数民族高看一眼、厚爱一层,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民族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解决回族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回族村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出台优惠政策,实行“四个优先”,即:优先提供土地、技术、资金和上级帮扶项目;制定了8个回族村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设立了民族发展项目库,用大项目、大投入推动民族经济大发展。同时,我们重视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村干部素质,围绕“促强、帮弱、带中间”的思路,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加强民族村班子建设。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去年以来,先后培养选拔民族后配干部30人,调整充实两委班子成员12人,有4名民族后备干部调整为村支部书记,保证了民族班子的延续性,增强了基层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做好民族帮扶工作夯实了组织基础。

二是落实责任,确保帮扶工程保质保量完成。为保证帮扶项目的组织实施,镇党委、政府制定了严格的责任制,进

一步明确项目所在的村党组织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对项目建设负总责;充分发挥农业、林业、水利等各职能部门的作用,负责帮扶项目的实施和协调。同时党委政府安排班子成员包重点工程,具体落实帮扶任务措施。协调解决项目对接和施工过程中资金、物资、技术、工程进度和质量等方面的问题,督促项目建设单位按期完工。在卢家沟村道路建设项目中,党委专门安排分管道路建设的副镇长盯上靠上,积极协调资金先40多万元,完成6公里的“村村通”水泥路建设任务,受帮扶工程带动,今年村班子筹措部分资金为村民安装了路灯,建起7间科技文化活动室,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

三是加强民族团结,为帮扶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少数民族大镇,地处两县(市)、四镇交界处,人员复杂,因此实现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尤为重要。为化解矛盾推动“平安社区”建设,我们成立了镇民族团结促进会,组织阿訇、干部、教师及德高望重人士40多人,及时解决民族间介于政策法律和村俗民情间的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延长了党委政府的工作手臂。同时,加强思想教育引导。采取办班、召开专题会等形式,强化对正确民族观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尤其在回族重大节日期间,党政领导班子都深入到清真寺同群众一起欢度节日,融洽了干群关系,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近年来,我镇经济发展、社会

稳定,没有一起群体性事件。

三、巩固成果,找准切入点,推动民族帮扶工作上水平 民族帮扶工程的实施,加快了民族村发展步伐,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全镇形成了一个团结、和谐、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也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全镇回族个体工商户达到1000多家,其中清真肉食品加工点200家,饭店30多家,各种屠宰坊销售点600多家。有的成为远近闻名的运输专业村、养殖专业村、屠宰专业村和清真食品加工专业村,少数民族人均收入高于全镇平均水平。

今后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坚持外部引导帮扶与激活民族群众发展动力相结合,按照创建“文明平安生态”民族村的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加强民族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回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再接再厉,真抓实干,不断把民族帮扶工作引向深入,为全市民族团结、民族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06年10月

第四篇:“五个一”帮扶情况汇报

为深入落实中央、省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按照州委州政府关于开展领导干部“五个一”联系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把开展“五个一”联系工作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手段,有效地促进和带动了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干在实处,解决问题、服务群众,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一、周密部署、重点突出,领导干部“五个一”联系工作有序开展。

2015年,我市的领导干部“五个一”联系工作,紧扣“三步走”核心战略目标,紧紧围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坚持以转型升级、民生优先、产业倍增、开明开放、城乡统筹五大兴市战略为指导,以“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大产业”发展大工业,大力推进“五大片区”集团攻坚,“七大产业、八大基地”建设及八大民生工程和十件民生实事为抓手,按照州委州政府关于领导干部“五个一”联系工作的要求,认真落实市级领导联系企业、项目、乡镇(街道)、贫困村(社区)、贫困户的“五个一”联系工作。2015年,29名市四大班子领导及法检两长建立联系点145个,其中:企业29个,项目29个,乡镇29个,贫困村29个,贫困户29户,指导基层制定发展措施200项,发展特色产业88个;争取项目资金15489.56万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300个,解决基层实际困难504个,落实帮扶资金、物资(折合)1247.16万。

一是深入企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市级领导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围绕工业强市战略,树立“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大产业”发展大工业理念,开展新兴产业倍增工程,扶持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完善培育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发展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针对不同企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市级领导经常到厂矿、企业进行调研,召开座谈会,为联系的企业出主意、想办法,通过协调招商引资、优化政策推进企业发展。同时加强对民营经济的的支持力度,用好各项扶持政策,优化政务环境,落实土地指标和资金支持、加强协调,助推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转自第一公文网:gongwen.1kejian.com]

二是深入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工程建设。2015年,市级领导重点围绕全市工作奋斗目标,以转型升级、民生优先、产业倍增、开明开放、城乡统筹五大兴市战略为指导,围绕“乡村建设年”、“五大片区”集团攻坚等重点项目,深入到邛海湿地五期、六期恢复工程、老城区改扩建、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工程,研究谋划工作措施,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在建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有力地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三是深入“挂包结帮”活动联系点,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2015年,市级领导按照联系1个乡镇(街道)、1个贫困村(社区)、1户贫困户的要求,以“一记、两卡、三台账、四知晓、五个一”为核心内容,深入基层,走乡村、进社区、进农户,广泛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和“进百村、解千难、园万梦”行动。

一年来,书记到联系的企业、项目、乡、村和农户开展工作41次,到基层开展调研98天,督促指导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乡镇、村、社区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帮扶困难群众、推进社区、村组建设,帮助联系乡、村解决通村通组道路建设、樱桃品种改良、安全饮水工程。指导基层制定发展措施4个,发展特色产业4个,为联系点争取项目资金1587万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15个,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16个,落实帮扶资金、物资(折合)978.16万。市长到“五个一”联系点81次,到基层调研124天。督促、协调并完成攀钢新钢业有限公司关停工作,联系、督促并完成湿地六期恢复工程,多次到联系点川兴镇调研,指导产业发展、护林防火、整治违法用地等工作,落实川兴镇焦家村、川兴堡社区帮扶工作,积极帮助联系户张显锐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指导基层制定发展措施14项,发展特色产业3个,争取项目资金2300万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10个,解决基层实际困难24个,落实帮扶资金123.5万元。罗开莲主任到“五个一”联系点42次,到基层调研72天。多次到康西铜业落实环保“三同时”措施,到高枧乡陈所村落实帮扶措施,到长宁办、胜利北路社区检查落实“双创”工作推进情况。为帮扶村争取项目资金70万元,落实帮扶资金75万元,帮助陈所村、中所村解决村活动阵地、电网改造、道路硬化等问题。李永华主席到“五个一”联系点5次,到基层调研65天。积极帮助基层制定发展规划,主动谋划工作措施,协调解决群众和联系对象所急所需所盼问题,为民营经济、小微企业谋划发展措施和方案。为帮扶村争取项目资金42万元,落实帮扶资金12万元。其他市级领导均率先垂范,深入联系的企业、项目、乡镇(街道)、村(社区)、农户,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协调解决重点建设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定规划抓落实,问民情解民忧、解难题办实事、有力地推动了联系地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推动了“五个一”联系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围绕目标、重点推进,领导干部“五个一”联系工作富有实效。

一年来,29名市级领导积极深入企业、重点建设项目、乡镇(街道)、村(社区)、贫困户,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协调解决重点建设项目推进中的问题,为联系乡镇、村协调争取项目建设资金,积极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8.69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2.58亿元,财政总收入80.4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61元。

一是工业企业持续转型。三大园区入驻规上企业57户,实现产值409.16亿元,经久园区210万吨冷扎、100万吨龙悦矿粉等项目竣工投产,成凉园区六条园中园道路竣工通车,食品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大学生创业中心等14个项目完成前期工作,太和园区200万吨抛尾矿综合利用、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竣工投产。新型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4.51亿元,增长9%,银泰百货、苏宁电器等33家企业相继开业,浦发银行、南充商业银行正式入驻,邛海国际老年社区投入运营。

二是重点项目物价稳步推进。实施的五大片区项目77个,总投资289.83亿元,已完成投资111.04亿元。规划面积1.3万亩的五期、六期湿地建设基本完成,邛海水域和湿地面积恢复到34平方公里,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湿地。知青博物馆、安哈风情旅游区等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南红玛瑙城成为全国最大的南红玛瑙集散地,销售额超过5亿元,带动3000余人就业。会展经济成效初显,成功举办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赛、全国良好型湖泊工作会、第十五届中国旅行社沙龙、形象中国百家媒体进、世界超模决赛等22个大型会议、活动、赛事。

三是“挂包结帮”和“走基层”活动深入开展,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年来,在市级领导的示范引领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把“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作为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创新联系基层服务群众方式,把直接联系群众作为硬指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全力开展结对帮扶工作。通过召开群众会议、进村入户、交心谈心等方式,耐心细致地、面对面的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建议,通过干部记“民情日记”,建立“连心共建卡”、“连心帮扶卡”和民生诉求、困难群众、稳定工作“三本台账”,真实掌握了农村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实现了与群众联系的全覆盖。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结对子帮扶,帮助协调解决农村道路、安全饮水、环境治理、就医、上学、用电等困难和问题,有力地推动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15年市政府出台了《有机农业发展奖励补助办法(暂行)》等10余项惠农政策,整合资金近50亿元,规划实施涉农项目146个,全面夯实农业农村基础。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壮大,设施农业加快发展。建成省级万亩示范区2个、水稻高产高效基地2.2万亩、玉米制种基地6.6万亩、标准化设施蔬菜大棚1500亩。花卉产业园入驻企业20余家,建成花卉温室大棚34万平方米,新增花卉面积1000余亩。民族乡镇产业扶贫稳步推进。大力发展草食畜等生态畜牧业、核桃等林果业、高山蔬菜等特色种植业,在民胜、荞地等11个乡镇实施核桃“双百万”工程,完成高枝嫁接核桃99.7万枝,种植优质核桃苗101万株。乡村旅游不断壮大。全年举办各类乡村旅游节19个,实现旅游收入7.09亿元。品牌建设初见成效,新培育重点农业龙头企业9家、农产品品牌6个,注册农民专合组织102个,“华记思奇香”获中国驰名商标。大力拓展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9.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2.95亿元。农村道路改造工程深入推进,安宁河马裕大桥、大兴烟草试验基地大桥竣工通车,通乡油路西溪—安哈段改造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农田水利基础全面夯实,整合资金2.88亿元,实施20个重点水利工程。整合资金近7000万元,实施农田综合整治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6.5万亩,整理烟田1.5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0.75万亩。

第五篇:扶贫帮扶工作情况汇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县委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我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在县下乡办的直接领导安排部署下,局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下乡扶贫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减少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中共县委下乡办的安排,我局帮扶石白头乡xx村是第一个年头。

一、基本情况

xx村是我局局长xxx的的包村点,也是我局的帮扶村。在秦局长的高度重视下,进一步了解xx局村的基本情况,及党委、政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计划,结合实际制定完善详细定点下乡扶贫工作计划。

xx村:地处临县县城西30公里、土地脊薄,自然资源源缺乏,属丘陵山区,十年九旱靠天吃饭,全村人口580,耕地面积1614亩,支部村委领导班子健全,xx局村共有党员17人,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元。XX年冬季进行了支部村委换届,产生了新的领导班子,村内和谐稳定,但新的领导班子缺乏思路,缺乏资金,畏首畏尾,尚未有大的动作。村内留守人员的思想存在等、靠、要,盼人喂奶。

二、工作思路及下乡扶贫计划

根据xx局村的实际情况,结合乡党委、政府的主导意见,经过与支部、村委和部分老党员群众代表商定,首先是先解决人们的基本生活,其次考虑发展、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创三优,搞好环境卫生整治。在定点下乡扶贫期间努力完成下列五项计划。一是修好户户通道路,做硬化路边沟;二是计划发展苹果、葡萄、仁用杏、核桃等经济林。达到全村人均果树1亩以上。三是村内主干道修建垃圾池,向硬化、绿化、香化、美化环境迈进;四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培门的优势,针对果树、农业生产的各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每月开展一次科技培训,咨询工作,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

三、目前进展情况与努力方向

围绕上述制定的定点下乡扶贫计划,我们立足实际,先易后难、量力而行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首先把迫在眉捷的人畜吃水,摆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种植仁用杏100亩,树势看好,生长旺盛。积极发展中药材,要先引进后示范,在看好市场的基础上种植,不让农民花冤枉钱。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创三优工作是我县今年农村工作的主旋律,也是大禹乡党委政府积极实施和努力实现的目标任务,良好的村容村貌是新农村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建设好文明街这项工作要先从治理脏乱差开始,要组建一支卫生队,建好五个垃圾池。充分发挥农业科技部门优势,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紧紧围绕粮、果、菜,教会农民科学种田,输血为造血,扶贫先扶志,发挥科技生产力。针对果树、粮食、蔬菜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我们对农民已进行培训三次,均受到良好效果,预计亩收入1500—XX元,为农民增收打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小企业局驻石白头乡xx局工作组,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由于xx局村的村情复杂,还有诸多的困难需要克服,对完成好今年的下乡扶贫计划并不乐观,要办的事很多很多,可需的资金太少太少,这就要求我们带着感情做工作,不畏艰辛攻难点,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畏难情绪与党委、政府一道理顺村内领导班子,调动广大村民积极性,创造科学文明向上的良好氛围,绞尽脑汁谋思路、千方百计找出路,当好参谋助手,拓宽致富门路,尽职尽责向县委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泵房沉井施工方案下一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