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调研情况汇报

2022-07-12

汇报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时密不可分的,关乎到个人的职业生涯和企业的竞争力。想必很多朋友在汇报写作中,遇到很多难题,应该如何正确开启汇报写作的姿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企业调研情况汇报》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企业调研情况汇报

关于园区工业企业产能调研情况的汇报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市人2012年工作安排,结合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市人大财委牵头,经信局、园区办配合在近期用了两周时间,通过收集第一手资料,对所有工业企业的生产产能、市场销售、企业管理、职工工资、职工参保、银行贷款等情况进行了调研,同时对张飞牛肉、王中王、汇诚纺织等11户企业进行了现场了解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市园区工业企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到2012年6月底,我市工业园区实际开发面积达20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内已聚集企业6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总额25.68亿元,流动资产总额14.52亿元,负债总额24.89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1.92%,银行贷款截止2012年6月底贷款余额13.22亿元,资金缺口达5.32亿元;征地面积2687亩,实际用地2400亩,就业人数8351人,实际参保人数6639人,用工缺口达1862人, 2011年销售收入21.73亿元,入库税金1.27亿元,实现利润1.6亿元,2012年1-6月份销售收入11.25亿元,入库税金8302万元,实现利润4883万元。

一、从调查情况看我市工业园区的企业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我市工业园区从无到,发展到现在10平方公里,入园

1企业由少到多,发展到目前已有64户企业入驻,建成投产的企业51户,已选址未入园的7户。忧的是企业虽建成,但产能发挥的不够理想,有部分企业产能发挥的不到10%,甚至个别厂房建起后,没有生产且厂房租作它用如意帮电子,晨辉工贸等企业造成资产闲臵。

二、行业发展不平衡。从本次收集的经济指标来开,

我市工业经济指标剔除水、电、气能源企业,和园区内非工业企业后,实际纯属工业企业2011年的的经济指标2011年销售收入15.33亿元,入库税金6900万元,实现利润8000万元,2012年1-6月份销售收入7.87亿元,入库税金4161万元,实现利润3421万元。食品加工业当了全市工业企业的领头羊,2011年销售收入占工业经济指标的47%,丝绸纺织行业势单力薄,由于受国际国内形势的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从统计的数据看,丝绸纺织行业剔除未入园的信达丝绸、新立新、银河地毯外园区内的丝绸纺织企业2011年的实际销售收入1.16万元,入库税金 281万元,利润亏56万元。轻工行业企业规模较小,企业发展趋缓,医药化工三户企业除化工公司建成投产,另外的两户企业被康美药业收购,目前正在建设之中,效益不明显。机械行业出了恶性竞争,相互杀价,小小的一个工业园区就有四个企业生产同类产品,特别是北汽福田,招商是说生产汽车配件,建成投产后确生产农用机械。建材行业除天罡木业、鼎盛商砼生产基本正常外,其余企业生产都不景气,特别是恒元建材严重缺乏流动资金,企业生产举步维艰。

二、产能发挥参差不齐。产能发挥较好的企业有保宁醋公司、张飞牛肉公司,阆州醋业公司、化工公司、煜群农产品开发公司;产能发挥一般,同时企业生产产品有市场,市场前景较好,但由于缺流动资金制约企业发展的企业有王中王、恒元建材、卓尚丝绸等企业,由于缺乏原材料产能发挥较差的企业汇诚纺织,鸿宇冷冻,特别是汇诚纺织原料成本(棉花)高出产品成本每吨7000元。

三、存在的困难

虽然我市工业企业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但由于受国际国内市场经济形势的影响面临挑战依然是非常严峻的,具体表现在: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还未彻底缓解,特别是欧债危机对我市出口企业影响较大,市场经济不景气,订单严重不足,使我市规模以上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速连续下降。

二是23%的企业受原材料供应不足影响产能充分发挥。如汇城纺织公司、华珍牛肉公司等由于原材料上涨过高,导致企业上半年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0%。调查结果显示,原材料供应不足影响企业产能充分发挥在医药、食品、纺织等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是21%的企业因用工难制约了企业产能发挥。调查结

果显示,用工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工人数不足。40%以上的企业实际招工达不到企业计划招工的要求,19%的企业目前因受到用工不足影响导致企业产能不能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企业如轻工业、纺织业受影响较大。如军力鞋业

公司满负荷生产用工需求近1300人,而目前企业用工人数只有近800人用工缺口达5000人左右。二是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如煜群公司、木兰郡生物科技公司等,技术人才的缺乏导致企业产品低端化,产能不能有效释放。三是人员流动性大。从调研情况看,由于目前对工人就业的约束性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多企业员工受到企业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等的影响,在不同行业中的流动频繁,导致企业陷入自身不愿花时间和财力去培养技术工人和招不到专业对口的熟练技术工人的两难局面,导致企业职工队伍不稳定,生产经营不正常。

四是70%的企业都叫资金困难,缺流动资金,调查结果显示,60%的企业目前资金十分紧张,企业融资难,主要原因,一是园区内的企业,从2007年以来,大量投入资金搞固定资产投资,实施技改扩能,各个企业都是刚建起不久,再加之,目前由于受到银根紧缩政策影响,金融机构对企业放贷条件更为苛刻、放贷金额趋于收紧,对我市工业企业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因此严重缺乏流动资金,二是由于部分资产规模较小,新企业建起后开业时间短,信用度偏低,担保机构难觅,造成企业贷款难度大,资金紧张,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尤其新生企业的快速发展。

六、对策与建议

1、就业政策“领航”,破解用工难题。

一是要积极支持和鼓励现有企业稳定在岗劳动力,加强劳动保障制度,提供各种稳定职工队伍的优惠政策。

二是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加强校企对接。

三是针对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快、劳资纠纷多的情况,在加强《劳动合同法》宣传、引导企业与职工双方积极构建规范和谐的劳资关系的同时,帮助企业寻求政策支持,适度减少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保障企业正常运行。

2、集中财力抓大不放小。市政府应该集中人力、财力支持有市场,市场前景好,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发展,从而带动产业链的发展,培育小企业逐步长大。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紧紧抓住国家“十二五”期间调结构的大好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积极扶持和鼓励产品市场前景好的企业扩大再生产。如保宁醋公司、张飞牛肉公司、王中王、煜群农产品开发公司等,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培育我市本土有影响力的企业。

4、拓展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资金紧张局面。面对全国货币政策紧缩导致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一是政府应进一步加强与银行的合作,不断改善投融资环境,吸引资金向我市流动;规范银行商业运作,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要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企业运用新型融资工具,积极发展信托、租赁、典当、委托等金融业务,不断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三是破解企业发展资金瓶颈,扎实推进银企对接。四是加快小额贷款公司组建步伐,探索发展民间信用合作组织和融资互助组织,增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融资服务能力,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好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难问

题。通过招商引资、企业上市、发行企业债券、吸收民间资本等办法来拓展融资渠道。五是把国务院确定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落到实处,引导和帮助小型微型企业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

5、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一是企业应注重在控制成本上下功夫,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产品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二是要从创新上增效益,开发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要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加大创新创业平台、科技成果转移平台建设力度,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大对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合理确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帮助更多的企业享受政策优惠。

6、加大招商力度。政府应该再出新招。招引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对我市工业企业实行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拯救、盘活我市工业企业,让我市的工业企业再震雄风,为我市经济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七日

第二篇:民营企业调研活动的情况汇报doc

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快XX县民营经济发展步伐,5月13日至20日,县工商联组织机关干部深入民营企业开展调研活动,与企业家进行了广泛交流,深入了解各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探讨民营经济发展的办法和举措。这次调研的主要任务是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人力资源情况,并收集民营企业在发展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热点、难点问题。

一、全县民营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截止2013年5月,全县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3678家,从业人员5263人,注册资金46791.16万元;私营企业370户,雇工人数5676人,注册资本金55152.87万元。全县民营经济纳税占全县财政收入的80%以上,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活跃城乡经济、促进生产发展、丰富群众生活、扩大就业、增加税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营经济已经成为荔波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全县民营企业解决就业人员2913人,新增就业983人,下岗失业再就业273人,其中困难就业人员180人。

全县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致富不忘国家,不忘回报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组织的有关活动,近年来,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在经营活动中不仅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并且积极参与我县扶贫济困、支教助学、抗灾救灾、党建扶贫、新农村建设、慈善事业等社会公益活动。据不 1

完全统计,2012年—2013年4月期间,全县广大非公经济人士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共计127.5万元,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二、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县工商联从本职工作出发,深入到较为规模的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听取企业投资人意见,与建筑企业、煤矿企业、旅游开发、酒店行业、种养殖场等多家企业,采取实地考察、现场座谈、听取汇报等形式,全县17家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就民营经济的发展问题,开展了跟踪调研。各企业就自己经营生产中存在的困难,遇到的难题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对民营企业办事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民营企业发展重视不够

主要体现在政府部门服务环境,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面临着不断扩大生产与用地紧张之间的尖锐矛盾,征地用地困难,一些部门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跟不上,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如:大鹏商贸中心房产办证审批情况、荔波湖南商会用地审批手续从2011年办到现在都还没有落实),工作效率不高,用地审批流程和办证时间太长,审批部门繁多,审批程序复杂,在中央和省(原省长赵克志在2011年3月28日在贵州全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三令五申要求简化行政审批、减少行政收费的情况下,一些部门变相审批、变相收费、严重损害了民营企业的利益(如:煤炭行业仅仅在一个部门就产生的以下几个费: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采矿权使用费、动态监测费、年终出量核实报告费、资源补偿

费、采矿权价款等),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使企业陷入生存、发展和转型的绝境。

(二)、对民营企业扶持力度不够

1、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在新的经济困难面前,仅仅依靠民营企业自身的努力以及单纯地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是难以摆脱困境。目前,我县民营企业还担负着较为沉重的部分税费,虽然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缓解困难,但力度还不够,从决策层面来说,对中、小型企业倒闭的现象增多,应该持警惕态度。为了防止我县民营企业倒闭面的扩大,应该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加强民营企业与金融部门、支点担保公司之间的信贷联系,拓宽融资渠道,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不够。近几年,各金融机构的存款量在不断增加,而贷款增量却进展缓慢,而在我县信贷结构中,民营企业的份额很少,加剧了县域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资金供求矛盾,民营企业正常生产性贷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金融信贷投放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县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瓶颈”。

3、民营企业税费优惠效果状况不明显。近年来,尽管国家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税费负担问题,也出台一些政策用于缓解,但总体看改善效果状况不明显。中小企业涉税种类繁多,部分小型企业缴税金额高于利润。个别税种不尽合理,增值税、营业税并存,形成了重复征收现象。

(三)、对民营企业的认识和服务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不能实实在在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歧视,对民营经济在全县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在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上不能给予公平待遇,有形、无形的门槛准入限制依然较多。三是无办事意识,一些部门处在关键岗位上的干部缺乏基本服务意识,能一次性讲清、办清的审批项目,反复多次办不完,甚至不办,还有一些政府部门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也都影响了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这样既伤害了企业的感情,也伤害了单位和自身的形象。四是对旅游城市污染环境重视不够,相关职能部门对建筑工地要求整改不到位,工程车带泥上路严重污染,严重损害5A级景区的形象,给荔波旅游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很多游客都不在选择走荔波旅游线路。工程车不按规定除泥、防尘处理,带泥上路进出城区,造成县城街道污染严重,“睛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成了外来游客的真实写照。

三、民营企业的生存困难

1、融资困难是目前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之一。我县民营企业的发展时间较短、自有资产少、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而且资信水平较低,财务制度还不够健全,整体实力还不强,融资环境差,又缺乏担保体系,金融部门顾虑重重,不敢大胆向民营企业发放高额贷款,导致大部分民营企业只能依靠自有的力量积累进行循环运作,企业扩大规模和改进技术都受到限制,很多企业因为缺少资金,而失去市场,错失自身做大做强的机遇(主要体现在种养殖业和加工业的生产扩建方面)。

2、技术性人才缺乏、结构性用工问题比较突出。尽管近年来我县民营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人才程度不断加大,但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企业仍面临着专业人员匮乏的问题,几乎没有创新型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多数从业人员只能应对简单劳动。加之我县的企业与全省周边县市的企业相比,在规模、薪酬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本地企业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人才和熟练工人都选择到经济较发达地区务工而不安心留在本土企业。人才的缺乏直接制约企业做强做大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旅游业和酒店行业的人力资源服务跟不上)。

3、鼓励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落实不够到位。虽然上级党委、政府制定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但具体落实上往往不到位,仅仅是“文件贯彻文件”而已,使得文件在很多层面上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如:对煤炭企业影响较大的电煤政策,造成煤炭售价同质不同价,国家已明确规定,既然电煤已经进入市场,就不应该在给企业承担,对此煤炭投资者普遍反映强烈,与邻省广西相比,我们年审标准过紧,部分煤炭企业已转入广西环江注册)。

4、税费政策,企业投资者强烈反映“预交税”、“过头税”、“引税”和“抵押金”等都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我县民营企业发展时间较短,自有资产少,抗风险能力弱,融资困难,垫资项目多,垫付工程款太大,造成企业周转资金困难(主要体现在建筑行业,仅荔波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就垫资1.8个亿),加之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部分企业经营者很难立足,导

致企业投资者以商招商的信心大打折扣。

四、工作建议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民营企业发展,切实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针对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成立领导小组,研究解决民营经济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继续加强领导,尽快成立民营经济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县分管民营经济的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发改局、县城建局、县工商局、县环保局、县工信局、县工商联及金融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每个季度定期召开一次协调会,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重点研究解决民营企业遇到的用地难、融资难、协调难、审批难等重大困难和问题。

2、出台相关政策,针对县城运输车辆扬撒遗漏、带泥上路等造成城市污染的现状,按照“强化管理、从严查处、重点整治”的原则,对城区建筑工地及施工单位出入口扬撒遗漏、带泥上路的运输车辆进行不间断的拉网式清查和整治,遏制各类污染环境的违章行为,进一步优化我县旅游业发展环境。

3、努力搭建融资平台,破解我县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把促进我县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放在与开展招商引资同等地位上来对待,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利用贴息、无息贷款或项目资金,重点扶持发展前景较好、主业突出、行业优势明显、拥有自主产权和知名品牌的本土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4、提高劳动力培训实效,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难的问题。 把本土企业用工问题认真研究、分析考虑,学习借鉴外地

解决企业用工问题的经验,整合现有的劳动力培训资源,充分发挥荔波县职业学校教育机构的作用,为企业培训和输送合格人才。

5、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增强为企业服务的自觉性。 积极倡导全社会鼓励支持企业发展的良好风气,树立“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的服务意识。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事程序,增强办事透明度,实行“一条龙”审批、“一个口子”收费、“一个窗口”受理投诉的办事程序。各相关单位和乡镇要建立专门的服务机构,为本土民营企业办事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积极帮助协调解决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办事难等问题。

6、严格执行行政问责,着力解决工作落实问题。

要把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作为县委、县政府重点督查内容,并纳入考核各有关部门工作的指标体系。要建立行政问责制度,对发展民营经济不作为、工作不得力、成效不明显的部门及相关责任人,要进行通报、警示和诫勉谈话,直至调整工作岗位和免职。要下决心对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行整治,重点治理哪些为了部门利益而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办事效率低下、执法不严、影响事业发展,给企业带来损失的行为,要依法严厉查处,并予以公开曝光。

第三篇:关于新余市中小企业发展调研情况汇报

根据省局《关于抓紧做好中小企业有关调研工作的通知》(赣中小企字[2007131号])精神,我局组织人员,组成调研小组,深入各县区、工业园区和有关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有关方面情况

我市认真落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着力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了中小企业发展水平。

一是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我市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意见》、《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暂行规定》、《新余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营造了一个有行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促进了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队伍,提高了全市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一批科技型企业的引进和发展。推进了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引进、培养、产业合作等方式,逐步培养了一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队伍。

二是搞好了科技型企业的帮扶和引导。对落户的高新技术项目,在优先用地、用地价格、优惠政策等方面进行倾斜,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为企业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等项目补贴。积极搞好了科技服务,充分发挥新余市老科技工作者协力中小企业分会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活动。积极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积极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积极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注重品牌经营,搞升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是加快科技孵化基地建设。我市在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了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以廉价向初始创业的科技小企业出租,企业只需带人员和设备便可直接进驻生产,免去征地、建设等过程。

四是搞好了产学研的交流和合作。支持科技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对接,促进科研机构更多研究成果在我市企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努力为企业攻克科技难题。我市仅经济开发区就有26家企业与28所大学、19家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江西飞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已在深圳设立科研基地,江西赛维IDK太阳能公司与加拿大国家能源公司、美国通用技术太阳能公司等国外著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

五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缓解目前我市钢铁工业“一业独大”的结构性矛盾,逐步消除我市中小企业发展过分依赖新钢公司的不利因素,我们坚持在大力发展现有的钢铁加工业的同时,大力扶持引导发展光伏产业、新材料产业、食品医药产业等新型现代工业。 六是大力实施“十百千”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根据我市实际,精心筛选10个规模较大的示范型企业,100个发展潜力较大的成长型企业,1000个活力较强的创业型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和服务对象,加大了在政策、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通过抓大扶小,以点带面,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通过以上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突出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前,我市中小企业绝大部分经营钢铁加工、资源开采,产业单一,科技含量较低;现在除原有产业外,还形成了太阳能、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结构得到了明显的优化升级。二是科技型企业进一步增加。全市有科技型企业30余家,仅经济开发区取得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就有12家,形成了高科技企业集群,如生产梨酸钾产品的王龙集团公司、生产反光材料产品的春龙反光材料公司、生产高低压电器开关的华通电器公司、生产防护用品的柳新公司等。特别是江西赛维IDK太阳能公司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多晶硅片生产基地,将有望使新余成为世界 “硅片之都”。2006年6月,新余经济开发区被中国科学技术促进会评为“全国先进民营科技园”。三是专利技术和自主创新产品进一步增多。“十五”以来,全市共开发了150多项省级以上重点新产品,申请专利300余项,申请专利量年均增长10%以上。据统计,目前,全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少于72个,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不少于50项。四是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快。今年1—10月,全市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53.6亿元、销售收入195.7亿元、上交税金6.3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88.4%、64.9%、113.4%。

我市中小企业虽然取得了以上成绩,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仍有一部分企业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认知不足,重视不够;科技型企业仍然不多,所占比例太少,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仍然处于粗放型经营和管理中;高新技术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加快发展和做大做强等等。

二、关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关方面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纲》的要求,我市中小企业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狠抓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市在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环境工作中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我市成立了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吴建华担任,并在市经贸委设置能源科,具体负责全市工业企业相关工作的指导协调,并成立能源站,协同市环保局执法部门统一负责全市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督导和执法工作。二是大力开展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宣传工作。市经贸委和市环境保护局每年都要在全市的工业企业中开展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通过环境保护日、简报、专栏、新闻媒体等各种形式宣传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2007年市、县(区)有关机构举办各类培训12期,培训人员800多人次,举办大型宣传日活动一次,出黑板报7期,专栏5期,利用广播、电视、电台等媒体发稿16篇。三是突出抓好中小企业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工作。建材、化工、金属加工、采矿是我市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如新余市欧里水泥厂2005年以来总计投入270万元(其中自筹资金180万元,省经贸委拨款70万元,市环保局拨款20万元)上环保收尘技术改造项目,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煤耗节约25%达3000吨以上,每年节约资金120多万元,电耗节约20%(达到每生产一吨水泥降低耗电量13C°)年节约1300000C°,折合资金150万元以上,总计年降低煤、电能耗成本达280万元;良山钢管厂2006年投资160多万元对污水处理池进行了重点改造,使本厂的环境污染得到了根本的改善;良山镇山龙带钢有限公司、久隆带钢厂等企业前后淘汰了200马力以下的电动机组,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使企业耗电量平均减少25%,每年节约电耗成本共计300多万元以上;新余市凯光橡胶厂是个污染较突出的企业,原厂址座落在城乡结合部,为了减少城市有害废气排放,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投资近300万元,进行异地拆迁改造,现该厂搬到离城市较远的乡村野外区域,使该厂年生产能力大增,每年可实现工业销售额2500多万元。近两年来,我市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重点整治中,关闭了新余市制革厂、渝水区纸箱厂、新余铁路橡胶厂等7家市城区内,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中小企业,是实行市场退出机制的成功范例。

目前,我市节约能源和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是:一是部分中小企业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严重,有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主认为目前主要是发展经济,既然要发展,有些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现象在所难免。二是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有时存在着行政干预的现象,执法部门买力,个别糊涂领导说情。三是执法督导部门有“抓大放小”,工作不到位的情况,只重视大中型企业的节能降耗,环境治理,忽视小型企业的相关工作。为此,建议政府财政进一步加大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资金支持力度,今后新上项目时首先考虑能耗节约、环境保护问题。

三、关于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关方面情况

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以及“政府支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方式,健全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积极整合社会各类咨询、培训、评估、会计、审计、法律等中介服务资源,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组织,建立全方位、专业化和低成本的服务体系。

(一)大力实施 “126”中小企业服务工程。

“1”就是打造“一个综合服务平台”。抓紧建好财政部资助的“新余市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重点是高标准建好新余市中小企业产品展示厅、中小企业网和中小企业教育培训中心。与此同时,配合建好“新余市中小企业服务大厦”。将全面改善我们的工作条件和服务设施,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2”就是设立一条“中小企业服务热线”和成立一个“民营企业家俱乐部”。

设立新余市中小企业服务热线,目的是为了便于及时掌握全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快速了解和帮助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听取中小企业对政府发展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举措的建议和要求,受理中小企业投诉,为全市中小企业搭建起一条方便、快捷、低成本的服务通道。热线电话号码已经电信部门批准(6422116),计划在11月向社会公布。

成立新余市民营企业家俱乐部,俱乐部以开展活动为载体,以加强交流为内容,以合作发展为目标,为我市民营企业家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咨询的服务平台,借此平台,传递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谋求资源整合、共同发展。

“6”就是建立健全六个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1)建立新余市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积极向担保中心、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推荐贷款,力争2008年新增贷款规模提高20%以上。重点抓好市政府农业政策性贷款工作, 2008年力争贷款总额达3亿元;积极向上申报项目,力争在为中小企业争取项目发展资金上有新的突破;指导和引导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筹措资金,促进民间资金向资本的转化,其中民间融资达到5亿元。协调、配合市人民银行,开展信用优良中小企业评价活动。

(2)建立新余市中小企业会计事务服务中心。针对我市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联合市金山会计事务所成立新余市中小企业会计事务服务中心,在财务管理、代理计帐、会计培训、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财务审计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对法定业务服务收费在标准价格的基础上优惠20-35%,对部分非法定业务实行无偿服务。先重点抓好10户企业的财务与成本管理和10户企业的财务顾问与咨询服务,为今后全面展开积累经验。

(3)建立新余市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中心。我们联合市内有实力的律师事务所,成立新余市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中心,为全市中小企业搭建起一个法律服务平台,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的各种法律问题。法律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实行优惠,中小企业委托律师办理诉讼及仲裁事务,按照正常收费标准优惠30-50%;办理其他非诉讼法律事务不再交纳费用。先重点抓好10户企业的法律服务,为今后全面展开积累经验。

(4)建立新余市中小企业技术与管理咨询服务中心。为切实有效地解决我市中小企业在关键技术和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聘请国内有关行业的知名专家,有针对性地为全市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进步、项目开发、工艺设计、管理和决策咨询服务等,达到借智发展的目的。先重点抓好10户企业的技术与管理咨询服务。

(5)建立新余市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中心。依托中央财政下拨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专项资金,高质量建好新余中小企业网,实现省、市、县区三级联网,使新余中小企业网成为全市点击率最高的网站之一。

(6)健全新余市中小企业教育培训中心。认真组织落实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实行“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千人培训计划”,每年组织10名优秀企业家赴北大、清华、中央党校等国内知名高校或赴发达国家学习培训;抓好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高技能人才培训,每年培训各类管理人员1500人次,开展技能培训1万人次。

(二)大力实施“十百千”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根据我市实际,精心筛选10个规模较大的示范型中小企业,100个发展潜力较大的成长型中小企业,1000个活力较强的创业型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和服务对象,加大在政策、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推进我市中小企业总量倍增,素质提升,结构优化和产业集聚。

(三)大力实施“四个一”中小企业文化与品牌培育工程 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强文化与品牌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地牵头开展民营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活动。一是出台一个加强中小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二是打造一个展示中小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成果的平台。经常组织中小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入推动中小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今年春节前在市艺术中心举办“新余市中小企业冲刺工业1500亿迎春晚会”。积极筹划新余市首届中小企业产品博览会塈贸易洽谈会,计划今后每2-3年举办一次,使新余中小企业产品博览会在全省有名、全国有影响。三是在市内主要新闻媒体开辟一个展示中小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成果的专栏。四是建立一个鼓励中小企业“文化与品牌”创新的激励机制。对重视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并取得突出成果的中小企业进行表彰奖励。

关于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我局于2006年底启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历时一年,历经项目申报、评估和项目建设具体实施等阶段,目前,服务平台建设已初步完成,并将为我市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政策、信息、技术、人才及融资等多方面的服务。

1、投资融资平台(原有)。包括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事务所和政银企协作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信用评估、融资担保、银企协作联系等服务。

2、信息和咨询服务平台。通过购置37台电脑、7台服务器6台网络交换机和相关配套设备,建成以新余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中心站,建立覆盖各县区的为小企业网络信息系统,依托该系统,统一数据交换、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目前网站建设已进入网页设计阶段并在不断完善中。我们力争把新余市中小企业网建成同类网站中的一流网站。

3、人才培训服务平台。通过购置30台电脑、2台投影仪等相关教学培训设备,建立一个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方面培训的多媒体教室,目前该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

4、创业和创新平台。建设一个中小企业产品展示馆(含交易厅),用作企业信息发布、企业产品展示、企业及产品查询、交易洽谈的场所。因受场地限制该项目还在筹建。

四、关于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建设有关方面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南方硅灰石公司和卫岗乳业两个项目获得国家专项资金补助。具体情况是:

(一)南方硅灰石公司。年产4万吨硅灰石超细针状粉在建工程已于2006年6月己正式投入生产,产品达到预期的各项指标,新增生产人员65人,已培训技术工人100人次,并全面上岗,形成批量生产,销售收入明显增加。现4条生产线均已投入生产,试产年生产能力达到预计生产能力的40%。2007年公司销售收入已达2000多万元,利税 200万元。

公司生产4万吨硅灰石超细针状粉在建工程设备的到位及土地工程的完成,项目的实施,使公司硅灰石超细针状粉系列开发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公司生产得到了飞速发展。公司已建成了江西上高,广东岭南两个生产基地,客户遍布大江南北。公司原销售灰石初级产品,销售价格低成本高,现生产硅灰石针状粉,广泛用于塑料、冶金等行业,发展成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化企业,逐步建成矿物制品加工基地。

(二)江西卫岗乳业公司。由于该建设项目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适合本地区口感风味,价廉物美(适应广大农村市场)不需要冷链运输、(有大品牌长效奶特点),自投产以来,日销已达10万余份。随着市场的拓展及销售渠道的延伸,其核心竞争力正日益显现。预计2007年该项目销售收入将达到3000余万元。企业利税将增加25余万元。项目建成以来,已新增就业35人,预计全面投产后将增加就业70余人;增加奶牛存栏500余头,新增种草面积达2000余亩,带动家民增收200余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对分宜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将起到巨大的示范拉动作用。

项目的建成,也存在着与预期目标的一些差距,主要原因是考虑到公司搬迁在即,本着节约,高效的原则。公司原定为1470万元的项目投入资金调整为1003万元,因而造成产能的不足,预计搬迁(新余市城东开发区中兴北路)全面完成之后,该项目标达到预期目标。

建议进一步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加强资金监管。在拔付资金时,速度要快些,同时,要确保资金全部落实到企业。

第四篇:小微企业发展工作情况汇报(市局调研1018)

平舆县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关于开展驻马店市小微企业发展现状调研的通知》及《豫工信办[2011]70号》文件精神,我局高度重视,召开了相关人员专题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部署,局领导及相关人员分赴全县十九个乡镇(街道)及工业区进行了认真调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小微企业发展情况

通过调研统计,目前已核实的小微企业户,主要分布在各乡镇周边和产业集聚区内。小微企业从业人员达到万人,较去年从业人员增加人,占全县就业人员的46%。

小微企业运行的主要特点是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要素保障进一步有力。至10月底,全县小微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占全县GDP的%;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实现税金元,同比增长%。

通过对全县小微企业走访调研发现,我县的小微企业大多正常运行,生产线基本全部运行,企业用工满员率达到90%以上,产品销售率达到100%,同比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有很小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主要原因就是原材料紧缺,不能满足企业的正常需求。

我县民营经济发展以小微企业为主体,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由小生产走向大生产,从小产业走向大产业,从小市场走 — 1 —

向大市场,逐渐呈现出规模庞大、特色鲜明、集聚力强、品牌优良等特点。一是群体规模不断扩张。我县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发展环境的日益优化,进一步激发了私营业者的创业热情,小微企业明显增多,资本投入逐步加大。二是特色产业优势突出。全县小微工业企业分布广、特色鲜明,我县初步形成了优惠成皮革、瑞昇家俬、帕家尼皮具为代表的皮革和以酷蕾科技、香港牡丹园、鼎瑞医疗器械为代表的医药生化两大支柱产业,围绕这两大支柱产业,延伸链条,推进战略重组,做大做强,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主角。三是产业结构集聚力强。目前我县具有皮革皮具加工和医药生化两大产业集群。皮革加工园区内入驻皮革皮具加工企业124家,年加工300万张标准皮、成品革,属中原唯一一家经国家核准颁发生产许可证及排污许可生产基地,园区内建有现代化的治污中心,建有国家级皮革质检中心。在医药生化方面,全县共有10多家医药生化加工生产企业,可生产8种剂型100多个品种、产品涵盖医药中间体、医药保健用品、化妆品、兽药等多个领域,基本形成医药产业集群雏形,具有较强发展潜力。

二、加快小微企业发展主要措施和经验

(一)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我县始终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驻发„2010‟21号)文件精神,成立平舆县工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和平舆县服务企业领导小组,由县四个班子主要领导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分析、研究、解决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坚持

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不断加强和改进对工业经济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到责任、政策、措施和督查“四个落实”,圆满完成了工业经济各项指标。

(二)以全民创业为抓手,激发小微企业发展活力。我县民营经济发达,产业特色突出,小微企业作为骨干、龙头企业的有益补充和重要配套,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力。为此,我县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进一步挖掘小微企业潜力,形成“支柱企业带动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助推支柱企业”的良好发展格局。在政府网站、电视台开辟创业直通车栏目,并通过广播、宣传栏、发放明白纸等方式,滚动宣传创业模范典型,激发群众创业热情,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创业高潮。一是大力开展“三回”工程。针对我县在外经商多,在外务工人员多的实际,创造性开展人才回迁、资金回流、创业回乡“三回”工程,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方式,鼓励在外人员回乡创业。今年以来,全县回乡创业人数达55人,回流资金多亿元,新增就业岗位余个。二是大力开展素质培训。大力开展“政策下乡进企业”活动,定期召开“解放思想、转型发展、全民创业”专题报告会,详细阐述我县创业优惠政策,讲述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及先进营销理念,全方位提升创业者和企业家的整体素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创业成功率。目前,已为数名企业家和近千名创业者提供专业培训。

(三)抓优商选资,为工业经济发展添活力。重点引进投资强度大、亩均税收高、科技含量高、对财政贡献率大、清洁生产项目。一是对皮革皮件加工产业,在东区皮革园区内,主要引进

成品革加工企业年纳税额不低于1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1000万元的企业。在西区主要引进以成品革为原料的箱包、皮鞋、服装、皮具等皮革制品项目,年纳税额要在50万元以上。二是坚决取缔有污染的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鼓励以医药中间体为原料生产成药或保健品的医药健康产业入驻。医药生化园区企业入驻标准固定资产投资不得低于500万元,纳税在50万元以上。三是其他产业原则上亩均纳税应在6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应在3000万元以上。四是严禁高耗能和有严重污染的项目入驻集聚区。

(四)抓优化环境,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一是为企业用工开展定单培训。根据企业需要,先后组织培训工人6500人次,组织2000人到外地实地学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招工难、熟练工更难的问题。二是提高政务效率。全面落实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严格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三是着力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开展银企合作,促使银行和企业成功对接,增加贷款投放量。同时以信用担保公司为依托,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在争取上级资金上,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申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坚实保障。四是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服务中心、创新辅导中心,为企业提供多形式、全方位服务,同时指导企业强化管理,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三、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及原因

在全县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效益显著提高的同时,小微企业在发展中仍存在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企业持续增效难度加大。随着宏观调控效应的逐步显现,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压

力加大,企业成本、费用上涨,利润空间缩小。二是资金紧张问题。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十分狭窄。目前,企业的融资渠道有三种;向银行申请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股票上市直接融资。后两者对小微企业来说都不现实,实际上,小微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越来越困难。我县的大多小微企业入驻的是政府标准厂房,不具有银行贷款要求的房产地产等抵押物。三是招工难的问题。今年全县工业企业用工需求量不断增加,各类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四是工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新技术产业项目企业偏少,产业技术含量还不高。企业对科技研发投入较低,缺乏创新人才,在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展缓慢,产品依然存在“量大质低”的现象,抵抗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薄弱。

四、推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议制定上级推进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规划,从财税扶持、企业贷款、防范金融风险、科技创新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引导小微企业从事国家急需发展的新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小微企业的合理布局。建议健全完善禁止垄断政策,扶持地方特色产业的开发与利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对原材料进行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小微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微利型企业,建议税收政策方面予以倾斜,适当减免税收。

二是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针对中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的实际,建议省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出台有关政策,鼓励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与企业建立合作

关系,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同时,建议成立创新扶持基金,鼓励企业自建或联合建立产品研发中心、试制中心、检测中心等科技机构,对有愿望、有需要的小微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和智力支撑。

三是进一步加快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议大力发展各类社会服务组织,完善有利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中介服务体系。加快中小企业产权交易中心、信息交流网络、经济技术咨询服务、人才培训机构及人才市场、法律咨询维护等服务平台的建设,建立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和监督机制,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建议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全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积极帮助企业通过市场获得资源和要素,努力解决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建议进一步理顺企业管理体制,探索属地管理等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

四是进一步破解瓶颈制约。在融资方面,建议市里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县级联合担保互助中心等中介担保组织建设;出台相关文件,积极引导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规范完善中小企业应急周转金运行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部门降低贷款门槛,对于科技创新企业放宽贷款政策,确保企业发展资金需求。在土地政策方面,建议上级制定出台针对土地整理和置换的专门文件,提供中小企业破除土地制约瓶颈的政策支持;对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中小企业实行土地优惠政策,提高项目建设用地奖励指标。在人力资源信息流通方面,建议优化培训创业体系,开展创业辅导、技术技能和经营管理培训。

每年帮助中小企业开展免费创业培训。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发布与共享服务平台,拓宽信息渠道,实现国家—省—市—县—企业五级信息联网。

平舆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日

第五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安全情况汇报政协调研

汾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

我局在上级部门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提高食品质量、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汾阳市委、市政府确立的经济增长、安全稳定、大项目建设三件大事,着力完善工作机制,主动探索新举措、创新服务方式,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全面有序推进了我市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确保我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实现了食品安全零事故。为汾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

我市现共有各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5家,其中获得食品安全市场准入的企业共62家,生产加工小作坊43家。取证企业主要有33家酒类、4家饮料、3家调味品、5家小米、4家食用油、10家土特产品和3家其他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主要以生产季节性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一、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主要作法

(一)加强《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宣贯,营造公众关心、支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我局把《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清查问题乳粉工作、食用油专项整治工作和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同日

1常监管相结合,并作为工作的主线贯穿始终,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强化监管人员、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及其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做到学法、知法、守法,营造人人重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自律意识,督促其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保障辖区内食品质量安全。

严格按照总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规范企业生产行为,我局分别于去年4月1日和4月26日召开“汾阳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工作会议”,会议旨在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强化落实《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题责任监督检查规定》,引导和督促企业尽快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努力实现企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督促企业按要求落实市局规定最基本的“十二项制度”和“十六项记录”。

(三)实行区域监管制度,巩固食品安全监管成果。 为了更好地监管食品加工企业及小作坊,针对人少、面广、量大等不利因素,召开中层以上人员会议、研究措施,集思广益,全员参与,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食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的食品质量安全。将

全市划分为4个监管责任区,并按照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状的要求,落实了定人员、定区域、定加工企业(小作坊)、定责任的“四定”方案,将监管责任落实到每名监管人员头上。初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真正做到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协作抓。

(四)加大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集中整治。我局确定了白酒、饮料、调味品、食用油等食品生产企业作为监管的重点,对其实施高频次的检查、巡查,使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加大对上述食品的监督抽查力度。二是主动争取地方政府支持,落实食品监督抽查检验经费,及时掌握了解食品质量状况,有效履行监管职责。三是针对季节和消费特点,对热销产品进行抽检。四是严格监督抽查后处理,完善工作流程,不定期分类召开监督抽查通报会和质量分析会,通报情况,分析原因,帮助企业及时找到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充分发挥监督抽查的效益。

(五)认真开展严厉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专项整治活动。

根据卫生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的紧急通知》精神,一是我局认真传达省、市局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扎实开展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制定了《关于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

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方案》的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党组成员任副组长的领导组。二是制定了整治目标和实施步骤,确保了专项整治的人员和组织保障。

在食品生产企业积极推行食品添加物质“六专”管理制度,即专门定责、专人保管、专库(柜)存放、专档记录(采购、使用)、专项报告、专项承诺,进一步规范了我市食品企业使用添加剂。针对问题乳粉、瘦肉精、塑化剂、地沟油事件,对我市可能涉及的2家可能使用乳粉企业、1家猪肉使用企业、5家饮料及果酱企业、8家食用油生产、分装企业进行全面清查并配合抽样检验。经权威部门检验,未发现上述企业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

(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为了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本着以“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我局制定了《汾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食品安全应急领导小组,《预案》从事故分级、应急处理组织体系及职责、监测、预警与报告、应急响应到后期处理都做出详细的规定。为我局执法人员认真履行生产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规范食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程序,及时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

度地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起到关键作用。

二、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业主法律意识淡薄,不能积极主动承担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二是检测水平落后、资金投入不足,设备简陋,工艺简单,无保证质量的必备检验设备,原料把关不严,不能做到批批检验,由家庭成员中的1至2人加工、利润薄,扩大再生产能力差,根本不可能取得生产许可证。三是责任意识不强,因为小作坊规模小、设备简陋,造成成本较低,价格低廉。加之其主要集中在城郊、农村、偏远地区,有就近优势,能方便一部分群众生活需要,始终占有一定市场。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开展各项工作,继续巩固我市食品安全监管的良好效果,严格落实上级部门工作要求,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的观念,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把这项工作抓好、抓细、抓实,确保我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〇一二年三月五日

一、拟参观调研食品加工企业:

1、汾阳市酒厂(有限公司)地址:光明路5号

2、山西裕源食品有限公司地址:汾军高速口

二、小作坊:

赵和平醋坊

地址:小南关

上一篇:企业各部门的职责下一篇:企业普法宣讲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