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区公园植物景观配置模式分析

2022-09-12

园林植物是城市公园绿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公园绿地景观效果,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目前, 公园绿地中所运用的树种的品种、数量及植物配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对涪陵区主要公园调查分析, 结合重庆市涪陵城区立地环境条件, 探索多层次、多景观有机结合且适合涪陵区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模式。

1 调查方法及内容

1.1 调查方法

采用实地调查, 走访相关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 查阅涪陵区园林绿化树种及公园建设的历史资料。对涪陵区公园绿地中主要的乔木、灌木、藤本、花卉地被植物进行统计, 最后汇总得出涪陵区主要公园绿地植物的组成情况, 同时对公园绿地园林植物配置进行分析总结。

1.2 调查对象和内容

选取涪陵城区几个主要公园白鹤公园、望州公园和堡子城公园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园林绿化植物的种类、配置、生长及适应状态, 并进行分类统计, 对主要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形式、空间结构、植物群落结构、景观效果等进行调查分析。

2 调查情况与结果分析

2.1 涪陵区园林植物种类及丰富度

根据调查及相关数据资料, 涪陵区植物种类丰富, 在园林绿地中应用的植物有260余种, 乡土树种及在当地生长状态较佳树种有150余种, 其中乔木主要有榆树、栾树、大叶女贞、油松、马尾松、合欢、构树、海棠、梅花、刺槐、黄葛树、乌桕、重阳木、小叶香樟、桂花、乐昌含笑、天竺桂、鹅掌秋、厚朴、喜树、悬铃木、紫薇、金背玉兰、白兰、红枫、枫香、红叶李、银杏、桢楠和臭椿等。

灌木主要有:南天竹、红花檵木、金叶女贞、黄杨、毛叶丁香、铁树、红叶石楠、腊梅、含笑、八角金盘、 栀子花、火棘、鹅掌柴、棕竹、蔷薇、八仙花、金银花、木槿、连翘、迎春、海桐、六月雪及十大功劳等。

地被、草本植物主要有:麦冬、肾蕨、吉祥草、东方鸢尾、狗牙根、西洋鹃、玉簪、萱草、高羊茅、石竹、酢浆草、地肤、千日红、茉莉、三色堇、一串红、报春花、彩叶草、金盏菊、雏菊、波斯菊、万寿菊、孔雀草和冷水花等。

2.2 涪陵区公园绿地植物应用状况及景观分析

涪陵区主要城市公园绿地有望州公园、堡子城公园、白鹤公园。

望州公园:位于涪陵城南近郊, 主要有百花园、科技馆、儿童乐园、白鹤梁展厅、翼王石达开纪念亭、听鹤楼建筑群、望州广场等景区。园内种植名贵花木数十种, 1.2万余株, 具有一定规模的植物专区有香樟林、松树林、腊梅林、红叶桃花林、玉兰林等。

堡子城公园:总面积6.6 hm2, 园内植物主要有九重葛、小叶榕、重阳木、刚竹迎春、棕树、蒲葵、香樟、腊梅和花石榴等。

白鹤公园:北接太极大道, 南靠森森林公园, 用地面积62.68 hm2, 园内主要水景为南湖, 自然植被生长状况较好, 以松柏科、竹类、刺桐为主。由于白鹤公园地处丘陵, 起伏较大, 适于景观建设面积不多, 根据公园用地特征、性质及其综合性要求, 白鹤公园主要有以下景点功能区:入口广场区、阳光草坪、浪漫花田、观景平台、滨水广场区 (运动球场) 、双演广场、登山步道和环湖步道等。后期建设各景区绿化树种较为丰富, 在植物选择与配置上能够合理搭配, 营造出优美、生态的植物景观。

涪陵区公园应用的园林植物主要有金桂、红豆杉、重阳木、雪松、五针松、天竺桂、黄葛树、黄桷兰、红花羊蹄甲、乐昌含笑、深山含笑、香樟、杜英、大叶女贞、桢楠、小叶榕、广玉兰、龙柏、红千层、白千层、荔枝、柑橘、杨梅、母生树、银杏、池杉、水杉、杜仲、皂荚、垂柳、榔榆、五角枫、朴树、四季杨、法桐、栾树、合欢、榉树、马褂木、黄栌、黄连木、元宝枫、三角枫、枫香、乌桕、蓝花楹、青冈栎、二乔玉兰、紫玉兰、白玉兰、碧桃、红梅、山樱花、日本晚樱、红叶李、红枫、鸡爪槭、四季桂、紫薇、紫荆、素心腊梅、黄花槐、木芙蓉、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花石榴、木槿、红瑞木、苏铁、楠竹、斑竹、慈孝竹、海桐球、红花继木和春鹃球等。

调查发现, 涪陵城区公园绿地多为山地森林公园, 原生植物植被类型丰富, 但观赏植物景观配置类型单一, 所运用树种的品种及数量都比较少, 植物配置所采用的手法也相对简单;在植物选择上还是存在地域特征性不够明显, 一些乡土植物和本地表现优良的品种应用不够。同时, 在一些比较耐阴植物的上层空间大型乔木较少, 没有形成较好的郁闭空间, 另外, 观赏性较强、观赏时间在秋冬季节的植物种类和数量不多, 应该适当增加一些在秋冬落叶后有优美的枝干的树种, 以弥补秋冬季节单调的景象, 丰富环境景观。因此, 需增强公园绿化树种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今后的绿化工作要广泛应用乡土树种和当地生长状态较佳树种, 并根据分区绿化的需要适当进行人工引种栽培。

3 探索适合涪陵区公园植物景观配置模式

根据调查存在的问题, 结合涪陵城区立地环境条件, 分析不同形态、结构、特性的乔木、灌木、草坪、藤本植物等植物种类及其观赏特性, 探索多层次有、多景观有机结合且适合涪陵区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模式。

3.1 景观植物群落结构配置模式

涪陵城区公园绿地多为山地森林公园, 原生植物植被类型丰富, 应充分利用立地原生态植被, 使公园绿地植物景观发挥最大景观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植物群落结构有以下4种植物配置模式。

3.1.1 生态密林区

由乔、灌、草、地被组成结构紧密的郁闭林, 郁闭度为0.7~1.0, 以林下小径联系各处, 不适合大量人流活动, 主要对公园原生植被区进行完善主, 适当增加观赏性植物配置, 注重生态、防护功能, 观赏和使用功能为辅, 注意植物群体间的生态位关系以及群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关系, 同时注意季相景观的变化。

3.1.2 疏林草地区

以乔木、耐践踏草坪、地被植物为主的配置模式, 适宜游人休憩、休息, 具有一定的通透性, 形成半实半虚的景观空间。另外, 根据涪陵区山地公园特点适当进行微地形改造, 结合花灌木、地被, 运用对比手法, 突出高大的乔木观形、观花、观叶的景观效果。疏林草地主要展示植物的个体美, 应选择树姿优美、树干挺拔、枝叶优美的植物[1]。

3.1.3 开敞植被区

公园的缓坡平地区域, 种植矮生灌木、地被、草坪形成开敞植被区, 整体垂直高度以不遮挡人的视线为宜, 通透感强;同时, 以生态密林区为背景, 组团或带状种植常绿灌木、花卉, 形成花坛、绿带和花境等, 将各生活型植物按照生态理论和艺术构图方法进行精巧组合, 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区域性主题景观。

3.1.4 林荫广场区

涪陵区山地森林公园的特点, 能作为游人大量活动的平地空间很少, 因此要充分利用适宜活动的空间场地, 建设林荫广场区, 以满足游人集体活动的需求。

该区域主要以满足活动空间硬质铺装为主, 同时配置以孤植、列植为主的观赏乔木种植, 注意孤植树的体量与广场规模相协调, 与广场的休息设施相结合。另外, 广场上可设置花坛、花池, 广场边缘布置草坪, 配置稀疏树木, 形成小群落景观。

丰富广场的软质景观, 打破广场硬质铺装的单调, 增加广场的季相景观变化。

3.2 可采用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案例

模式1:枫香+大叶黄杨+山茶+春鹃+红花檵木+栀子花。该模式中春季可赏山茶、春鹃的花, 夏季可赏水栀子, 秋季有枫香的秋色叶等

模式2:桂花+枫香+香樟+山茶+海桐+春鹃+红花檵木+麦冬。该模式中春季可赏山茶、春鹃、红花檵木, 秋季可赏枫香的秋色叶、品桂花香。

模式3:桂花+柑橘+紫荆+海桐+红花檵木+栀子花+金叶女贞。该模式春季有紫荆、红花檵木, 夏季有香花植物栀子花, 秋季有桂花。

主题性景观植物种植模式:将各生活型植物按照生态理论和艺术构图方法进行巧妙组合, 形成一定范围内的主题性植物景观。如小灌木花带自然开敞式种植, 以观花灌木和时令花卉为主, 面状或者线状种植形成不同色块或色带, 背景层以大叶黄杨、龙柏等造型球类自然组团, 其间穿插种植少量观花小乔木, 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半开敞景观。

4 结论

城市公园植物造景存在着植物景观层次不够丰富、景观不稳定、养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涪陵区山地森林公园的特点, 种植区域差异化明显, 因此植物种植设计应以生态景观优先为原则, 因地制宜, 针对不区位置选择适宜的植物配置模式, 使植物景观总体环境协调一致, 使其具备丰富多样又完整统一的观赏特色。

摘要:通过对重庆市涪陵城区公园植物配置的分析,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并结合涪陵城区立地环境条件, 将不同形态、结构、特性的植物有机结合在一起, 探索多层次、多景观有机结合且适合涪陵区公园绿地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 以供今后园林植物配置工作参考。

关键词:公园,植物景观,配置模式

参考文献

[1] 尹吉光.图解园林植物造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上一篇:浅谈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下一篇:发展型社会政策在山区贫困农村治理中的应用研究——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