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良种补贴实施方案

2023-01-19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牧草良种补贴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牧草良种补贴实施方案

优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

优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

粮食生产事关国计民生,夏粮生产在全年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确保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近年来,中央、省、市、县各级对粮食生产极为重视,采取了最直接、最有利的小麦补贴政策。我县在去年市、县两级实现良种补贴的基础上,今年又争取到国家级3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为贯彻好该项惠农政策,将小麦良种补贴项目落实到实处,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1、指导思想:以中央、省两个“一号文件”为指导,以提高小麦集中供种率和整体化生产水平为中心,以优质化、

专用化、市场化为导向,以试验、示范、推广为手段,采取科技服务与政策扶持相结合,促进我县优质专用小麦的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和高产优质相结合,不断提高我县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补贴面积金额:今年在全县18个乡镇,按照区域化和标准化生产要求,实施3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每亩地国家补贴10元。

二、主要措施

1、实行区域化布局,提高规模化生产水平。针对我县山区、丘陵、平原兼备的自然条件,在小麦生产布局上,各乡镇要结合各自实际,按照全县的总体规划和百亩点、千亩方、万亩片的要求,合理制定区域化种植规划,在区域片内严禁出现插花田,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小麦,带动全县小麦良种化水平的提高。

2、健全和完善小麦良种推广繁育体系,保证良种供应。一是充分发挥销售

主渠道的作用,建立健全小麦良种繁育、销售网络,切实解决小麦集中供种难的问题。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全县上下一体的统一供种体系。二是加强政府引导和资金扶持,提高集中供种的组织化水平。各乡镇要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通过测土配方,选择适宜品种,建立集领导指挥田、良种繁育田和高产示范田“三田合一”的小麦区域化示范工程。三是加强种子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农业执法部门要依法加大对种子的监管力度,严格查处假冒伪劣种子和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同时要搞好技术服务和指导,让广大农民群众购的明白,种的放心。

3、严格落实国家对良种的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按照国家补贴政策,全县30万亩补贴面积,分配到18个乡镇,按每亩地用种公斤,每公斤元计,除国家每亩补贴10元外,每公斤种子尚需筹集元,或采取以粮换种的形式。

4、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统供氛围。各级各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现场会议、新闻宣传、典型对比、信息引导等形式,让广大农民充分了解国家的激励政策和实行小麦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统一供种带来的好处,切实转变家家种田、户户留种的传统习惯,让广大农民群众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接受统一供种,努力营造广大农民群众自觉自愿种植优良品种的氛围。

三、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领导小组

为了搞好全县3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的落实,经县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周寿宗

副组长:管修学王洪志

成员:陈荣良彭善和王启发陈康

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彭善和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要根据县里统一要求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确保该项目的顺利

完成。

2、制订岗位责任,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把优质小麦良种补贴、区域化种植和统一供种工作,作为促进粮食安全生产的突破口来抓,切实抓紧抓好,实行领导责任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把具体任务目标分解到人、到村、到地块,并建档立卡。乡镇政府要抓好示范点、示范方和示范片,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对良种繁育基地,试验、示范点,要实行领导、技术、资金三到位,确保关键措施、重点配套技术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监督检查,特别对供种单位和区域化种植单位、小麦良种价格、实施面积等进行全程跟踪检查。同时要完善检查评比制度。对小麦区域化水平高、种子纯度好、良种繁育健全的单位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弄虚作假、完不成任务的乡镇进行

处罚,并通报批评。 附: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面积分配表

第二篇:云南省粮食良种补贴实施办法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省农业厅《2005年云南省粮食直接补贴实施办法和粮食作物

良种补贴实施办法》的通知

云政办发[2005]35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省财政厅、省农业厅制定的《2005年云南省粮食直接补贴实施办法》和《2005年云南省粮食作物良种补贴实施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三月一日

2005年云南省粮食直接补贴实施办法

为了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粮食品质,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云政发[2004]159号)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一、粮食直补的原则

(一)坚持政策稳定、投入不减、集中资金、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按实际播种面积补贴的原则,坚持直接补贴种粮农民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粮食直补的范围

(二)粮食直补的区域为宣威、隆阳、镇雄、陆良、腾冲、宜良、建水、祥云、宾川、勐海、永胜、景洪、潞西、蒙自、盈江、南华、耿马、勐腊、普洱、瑞丽等20个粮食主产县(市、区)及在上述20个县(市、区)内的国有农垦农场。

(三)粮食直补的品种为杂交水稻、常规化质稻和杂交玉米。

(四)各粮食直补县要根据实际确定本县粮食直补乡(镇)和粮食主产区域。

三、粮食直补的依据和标准

(五)省按照杂交水稻每亩15元、常规优质稻每亩15元、杂交玉米每亩10元的标准和2005年省计划补助面积测算省应补各地的粮食直补资金。

(六)各地按照当年重点区域实际种植杂交水稻、常规优质稻、杂交玉米的面积对农户兑现补贴。各地视财力情况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域的补贴。

四、粮食直补资金的筹措与运行

(七)粮食直补所需资金,2005年全省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7000万元,按照省级负担60%、州(市)县负担40%的比例承担,个别县粮食风险基金不足的由州(市)政府负责在辖区内调整解决。

(八)2005年应补各地的粮食直补资金从省“粮食风险基金”专户一次性下拨到州(市)“粮食风险基金”专户,州(市)财政部门在收到指标文件后3个工作日内将补贴资金下拨到县级“粮食风险基金”专户,县财政部门要尽快把粮食直补资金拨到有关乡(镇)财政所指定的粮食直补资金专户,国有农垦农场种粮职工的补贴资金由所在乡(镇)兑付到种粮职工手中。粮食直补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帐核算、封闭运行。

(九)省补各地的粮食直补资金,结余转下年使用,超支由地方政府自筹解决。直补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将结余资金上缴到县级“粮食风险基金”专户。

(十)财政、金融等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粮食直补资金及时足额拨到乡(镇)财政所指定的粮食直补资金专户;金融部门要确保粮食直补资金的安全和封闭运行。

五、粮食直补资金的兑付与监管

(十一)有关州(市)和补贴县(市、区)都要分别成立粮食直补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的政府领导担任组长,农业、财政、审计、农发行、监察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财政局或农业局,抽调素质较好的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协调落实粮食直补中的各项具体工作。各补贴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各乡(镇)的粮食直补工作。

(十二)各补贴乡(镇)粮食直补工作机构负责核实农户粮食实际播种面积和品种,测算各农户的直补资金,按“谁种粮、补给谁”的原则,采取有效办法直接兑付到种粮农户手中,不得集体领取或委托他人代领,不得与农户缴纳的农业税及其他任何形式的收费挂钩,不得抵扣农户应缴的农业税。

(十三)粮食直补要实行公示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每个农户的粮食种植面积、补贴标准、补贴金额等必须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

(十四)粮食直补资金要求在4月底以前全部兑付到种粮农民手中。

(十五)各级财政、农业、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强对粮食直补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补贴资金的安全和专项用于对农民的补贴,坚决杜绝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的现象发生。要组织专门人员,对粮食直补资金的兑付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要向当地政府和上级财政、审计部门报告,及时进行纠正。凡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收回省补助资金。(十六)乡(镇)粮食直补工作机构要建立粮食直补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涉及补贴的各种文件、资料康格按年度分别整理成册,妥善保管,并将有关资料输入计算机进行管理,以便查询。

(十七)粮食直补工作开始后,州(市)财政、农业部门要按《2005年云南省粮食直补资金兑付情况表》(另发)做好统计工作,掌握兑付进度,并及时向省财政厅、省农业厅联合上报3月30日、4月15日、4月30日3个时点的资金兑付情况。粮食直补工作结束后,各州(市)要及时向省财政厅、省农业厅上报工作总结。(十八)为确保粮食直补工作的顺利开展,粮食直补工作经费原则上由州(市)、县财政安排解决,省给予适当补助,用于县乡两级开展粮食直补工作必要的业务开支。

(十九)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将把补贴县的粮食总产、单产和优质粮食面积,纳入农业农村工作考核范围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二十)本办法由省财政厅、省农业厅负责解释。

(二十一)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各地要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尽快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二○○五年二月七日

2005年云南省粮食作物良种补贴实施办法

为了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继续实施粮食作物良种补贴政策的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一、良种补贴的原则

(一)良种补贴坚持政策稳定、投入不减的原则,坚持补贴区域与粮食直补不重复的原则,坚持补贴资金与良种推广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集中资金、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按实际播种面积补贴的原则,坚持直接补贴种粮农民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良种补贴的范围

(二)良种补贴的品种为常规优质稻和杂交玉米。

(三)常规优质稻良种补贴的区域为广南、麒麟、沾益、楚雄、禄丰、弥勒、大理、丘北、嵩明、洱源、昌宁、景东、弥渡、元阳、景谷、陇川、大姚、牟定、新平、开远等20个县(市、区)。

(四)杂交玉米良种补贴的区域为会泽、富源、禄劝、澜沧、砚山、凤庆、云县、施甸、沪西、文山、彝良、威信、马关、永善、墨江、盐津、兰坪、绿春、宁蒗、香格里拉、屏边、沧源、维西、沪水、西盟、福贡、德钦、贡山、昭阳、永德等30个县(区)。

(五)各良种补贴县(市、区)要根据实际确定县(市、区)常规优质稻和杂交玉米良种补贴的重点乡(镇)。

三、良种补贴的依据和标准

(六)省按照常规优质稻每亩15元、杂交玉米每亩10元的标准和200年计划补助面积测算省应补各地的良种补贴资金。

(七)各地在农村税费改革确定的计税面积范围内,按照当年重点区域实际种植常规优质稻、杂交玉米的面积确定对农户兑现补贴。

四、良种补贴资金的安排与运行

(八)省级良种补贴资金由省财政厅、省农业厅联合下达,逐级下拨到县。县财政和农业部门应及时将资金分配并拨付到乡(镇)。州(市)、县财政可根据自身财力情况安排良种补贴。

(九)良种补贴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实行专帐管理、专项核算。

五、良种补贴资金的兑付与监管

(十)有关州(市)和补贴县(市、区)都要分别成立粮食作物良种补贴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的政府领导担任组长,农业、财政、审计、农发行、监察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财政局或农业局,抽调素质较好的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协调落实良种补贴中的各项具体工作。各补贴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各乡(镇)的粮食作物良种补贴工作。

(十一)各补贴乡(镇)粮食作物良种补贴工作机构负责核实农产粮食实际种植面积和品种,测算各农户的良种补贴资金,按“谁种粮、补给谁”的原则,采取有效办法,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到种粮农户手中,不得与农户缴纳的农业税及其他任何形式的收费挂钩,不得抵扣农户应缴的农业税。

(十二)良种补贴资金要实行公示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对每个农户的良种补贴面积、补贴标准、补贴金额等必须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

(十三)粮食作物良种补贴资金要求在4月底以前全部兑付到种粮农民手中。

(十四)各级财政、农业、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强对良种补贴资金管理和发放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补贴资金的安全和专项用于对农民的补贴,坚决杜绝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的现象发生。要组织专门人员,不定期地对良种补贴资金的兑付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要向当地政府和上级财政、审计部门报告,及时进行纠正。凡截留、挤占、挪用良种补贴资金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收回省补助资金。

(十五)乡(镇)良种补贴工作机构要建立良种补贴档案管理制度。对涉及补贴的各种文件质料。表格按年度分别整理成册,妥善保管,并将有关资料输入计算机进行管理,以便查询。

(十六)良种补贴工作开始后,州(市)财政、农业部门要按《2005年云南省粮食作物良种补贴资金兑付情况表》(另发)做好统计工作,掌握兑付进度,并及时向省财政厅、省农业厅联合上报3月30日、4月15日、4月30日3个时点的资金兑付情况。良种补贴工作结束后,各州(市)、县要及时向省财政厅、省农业厅上报工作总结。

(十七)为确保粮食作物良种补贴工作的顺利开展,省财政安排一定工作经费,用于县乡两级良种补贴工作的业务开支,各级政府也要视工作实际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

(十八)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将对补贴县的粮食总产、单产和优质粮食面积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十九)本办法由省财政厅、省农业厅负责解释。

(二十)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各地要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尽快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二00五年二月七日

第三篇:2012年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扶持牧区畜牧业发展的政策要求,2012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资金,进一步推进畜牧品种改良。为加强畜牧良种补贴项目管理,按照《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生猪良种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奶牛良种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要求,特制定如下实施指导意见。

一、补贴范围及数量

(一)能繁母猪1640万头。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各项目省可自行调整项目县数量。可适当新增项目县,增加幅度不超过2011年本省项目县数的20%;对2011年暂停安排任务的67个项目县,可选择部分重新列入补贴实施范围(不计入20%范围);对2011年任务完成不足40%的22个项目县应不安排或少安排2012年补贴任务,继续完成2011年剩余任务(名单见附件)。

(二)奶用能繁母牛896万头。继续对全国756.5万头荷斯坦牛(含娟姗牛),安徽、福建、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等9省(区)51.5万头奶水牛,内蒙古、吉林、安徽、四川、江西、青海、西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9个项目区46万头乳用西门塔尔牛,新疆 1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2万头褐牛,青海省5万头牦牛,以及内蒙古5万头三河牛实施良种冻精补贴。

(三)肉用能繁母牛500万头。扩大补贴范围,将河北、山西、黑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贵州、陕西等省纳入补贴实施范围。根据2011年任务完成情况,适当核减部分项目省2012年任务量;西藏和青海继续完成2011年项目任务,2012年暂不安排补贴任务。

(四)种公羊24.7万只。根据2011年任务完成情况和种公羊生产供应情况,适当增减部分项目省2012年任务量。扩大补贴范围,将辽宁、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等省纳入补贴实施范围。

(五)牦牛种公牛1.82万头。继续在四川、西藏、甘肃、青海、新疆5个牧区省份实施,其中新疆含褐牛。适当增加西藏和青海2012年补贴任务。

二、补贴对象

(一)项目区内使用良种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母猪、奶牛、肉牛养殖场(小区、户)。

(二)项目县内存栏能繁母羊30只、牦牛能繁母牛25头以上的养殖户。

三、补贴标准

(一)生猪良种补贴:按照每头能繁母猪每年使用4份精液,每份精液补贴10元。

(二)奶牛良种补贴:按照每头能繁母牛每年补贴30元或20元。除奶水牛外,每头能繁母牛每年使用2剂冻精,荷斯坦牛、娟姗牛每剂冻精补贴15元,其他奶牛品种每剂冻精补贴10元。奶水牛每头能繁母牛每年使用3剂冻精,每剂冻精补贴10元。

(三)肉牛良种补贴:按照每头能繁母牛每年使用2剂冻精,每剂补贴5元。

(四)绵羊、山羊良种补贴:绵羊、山羊种公羊一次性补贴800元/只。

(五)牦牛良种补贴:牦牛种公牛一次性补贴2000元/头。

四、补贴品种

(一)生猪补贴品种包括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等国家批准的引进品种,以及培育品种(配套系)和地方品种。

(二)奶牛补贴品种包括荷斯坦牛、娟姗牛、奶水牛、乳用西门塔尔牛、褐牛、牦牛和三河牛等品种。

(三)国家批准引进和自主培育的肉牛、绵羊、山羊、牦牛品种,以及优良地方品种。

五、补贴程序

(一)生猪良种补贴。由各项目县确定供精单位,供精单位按照补贴后的优惠价格向养殖者提供精液。项目县财政部门根据畜牧部门核定的配种情况及供精单位提供的有关凭证,与供精单位结算补贴资金。

(二)奶牛和肉牛良种补贴。由农业部组织专家对种公牛进行评选,确定冻精生产单位,公布入选种公牛编号和生产性能等技术指标。省级畜牧、财政部门按照本意见要求,组织项目县进行集中招标选购,采购合同报农业部备案。省级财政部门根据县级畜牧部门提供的采购合同、销售发票和冻精出入库凭据与种公牛站进行结算。供精单位按照补贴后的优惠价格向养殖者提供精液。

(三)绵羊、山羊和牦牛良种补贴。省级畜牧部门负责组织专家对种畜场进行评定,对种公畜进行鉴定,公布入选的种畜场名单,并会同财政部门组织项目县统一采购种公畜,签订合同。省级财政部门根据采购合同、销售发票与供 4 种单位结算补贴资金。供种单位按照补贴后的优惠价格向养殖者提供种公畜。

各地项目资金和牛冷冻精液如有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六、项目县选择标准

(一)生猪。新增项目县选择能繁母猪存栏在2万头以上、生猪人工授精覆盖率在50%以上的县(区、市)实施。

(二)奶牛。荷斯坦(含娟珊牛)良种补贴在全国范围开展。奶水牛良种补贴选择项目基础条件较好、能繁母牛存栏在3000头以上的县(市)整县推进。乳用西门塔尔牛、褐牛和三河牛良种补贴选择能繁母牛存栏在5000头以上的县(市)整县推进。

(三)肉牛。选择存栏能繁母牛5000头以上的县(市)实施。

(四)绵羊、山羊。选择存栏能繁母羊2万只以上的县(市)实施。

(五)牦牛。由项目区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项目县标准。

七、供精(种)单位入选条件

(一)良种猪精液供应单位(包括种公猪站、种猪场等生产良种猪精液的单位和组织)应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种公猪存栏具有一定规模。优先选择管理规范,系谱档案齐全,有必备的精液生产、检测、保存设施,有一定技术力量的单位作为项目供精单位。

(二)奶牛冻精供应单位必须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按照农业部要求已完成改制工作的种公牛站,可作为冻精采购优先选择对象。入选供精的种公牛必须是2012年农业部评选公布的优秀种公牛。

(三)肉牛良种补贴选择的种公牛站应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入选种公牛必须为2012年农业部评选公布的种公牛。

(四)供种的种羊、种牦牛场应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基础设施完善,饲养管理规范,防疫措施健全;种公羊必须1岁以上,达到特级或一级,系谱清楚,佩戴耳标,具有种畜合格证明和检疫合格证明。种公牦牛必须2岁以上,达到特级或一级,佩戴耳标,具有种畜合格证明和检疫合格证明。

八、有关工作要求

6 各级畜牧、财政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政策宣传,加强指导服务,严格资金监管,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一)严格管理程序。省级畜牧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将农、财两部确定的各项目省(区、市)补贴牲畜数量和中央财政补贴资金规模(详见附表)分解到县,并负责编制本辖区的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于2012年5月31日前以正式文件联合上报农业部、财政部备案。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畜牧良种补贴工作需要,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严禁挤占、挪用补贴资金。

(二)严格技术规范。为防止近亲繁殖,在精液集中采购中,原则上每个项目县采购同一头种公牛的冷冻精液不得超过5000剂,采购本省种公牛站的荷斯坦公牛精液不得高于项目任务的50%、肉牛良种精液不得高于项目任务的80%;同时,要逐步建立养殖场(户)种公羊调换使用制度。

选择生猪、肉牛、绵羊和山羊良种补贴项目区时,要注重对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防止盲目杂交改良导致珍稀地方品种资源的流失。

(三)严格项目实施。项目供种、供精单位必须建立资金使用专用台账,切实加强良补种公羊(牦牛)、精液购销管理。畜牧良种补贴项目供精单位和供种单位要在场区显要

7 位置公示国家补贴标准、补贴金额、养殖户承担金额和配种服务费等内容,并在记录台账、收费单据上明确标识。

县级畜牧兽医部门要组织相关部门或单位在项目村张榜公示该村享受畜牧良种补贴政策的详细信息,包括受益养殖户姓名、享受补贴畜种及数量、财政补贴标准及金额等,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县级畜牧、财政部门组织力量进行验收和抽检,抽检比例不低于10%。

通过公示予以校验,对弄虚作假的,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予以处理,并将出现问题的项目供种、供精单位列入黑名单,取消其今后参与政策落实的资格。

(四)严格监督管理。各项目省和项目县畜牧、财政部门要及时组织招标采购,加强项目检查,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区财政部门要加快资金结算进度;畜牧部门要在保证项目效果的前提下,加快实施进度,不能按进度要求实施的项目县下一调减任务或取消资格。项目省要以简报的形式,定期向农业部、财政部上报项目执行情况,并于2012年12月底前,将2012年本省(区、市)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情况总结报告,报送农业部,抄报全国畜牧总站。

第四篇:2012年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

一、补贴范围及数量

(一)能繁母猪1640万头。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各项目省可自行调整项目县数量。可适当新增项目县,增加幅度不超过2011年本省项目县数的20%;对2011年暂停安排任务的67个项目县,可选择部分重新列入补贴实施范围(不计入20%范围);对2011年任务完成不足40%的22个项目县应不安排或少安排2012年补贴任务,继续完成2011年剩余任务(名单见附件)。

(二)奶用能繁母牛896万头。继续对全国756.5万头荷斯坦牛(含娟姗牛),安徽、福建、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等9省(区)51.5万头奶水牛,内蒙古、吉林、安徽、四川、江西、青海、西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9个项目区46万头乳用西门塔尔牛,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2万头褐牛,青海省5万头牦牛,以及内蒙古5万头三河牛实施良种冻精补贴。

(三)肉用能繁母牛500万头。扩大补贴范围,将河北、山西、黑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贵州、陕西等省纳入补贴实施范围。根据2011年任务完成情况,适当核减部分项目省2012年任务量;西藏和青海继续完成2011年项目任务,2012年暂不安排补贴任务。

(四)种公羊24.7万只。根据2011年任务完成情况和种公羊生产供应情况,适当增减部分项目省2012年任务量。扩大补贴范围,将辽宁、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等省纳入补贴实施范围。

(五)牦牛种公牛1.82万头。继续在四川、西藏、甘肃、青海、新疆5个牧区省份实施,其中新疆含褐牛。适当增加西藏和青海2012年补贴任务。

二、补贴对象

(一)项目区内使用良种开展人工授精的母猪、奶牛、肉牛养殖场(小区、户)。

(二)项目县内存栏能繁母羊30只、牦牛能繁母牛25头以上的养殖户。

三、补贴标准

(一)生猪良种补贴:按照每头能繁母猪每年使用4份,每份补贴10元。

(二)奶牛良种补贴:按照每头能繁母牛每年补贴30元或20元。除奶水牛外,每头能繁母牛每年使用2剂冻精,荷斯坦牛、娟姗牛每剂冻精补贴15元,其他奶牛品种每剂冻精补贴10元。奶水牛每头能繁母牛每年使用3剂冻精,每剂冻精补贴10元。

(三)肉牛良种补贴:按照每头能繁母牛每年使用2剂冻精,每剂补贴5元。

(四)绵羊、山羊良种补贴:绵羊、山羊种公羊一次性补贴800元/只。

(五)牦牛良种补贴:牦牛种公牛一次性补贴2000元/头。

四、补贴品种

(一)生猪补贴品种包括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等国家批准的引进品种,以及培育品种(配套系)和地方品种。

(二)奶牛补贴品种包括荷斯坦牛、娟姗牛、奶水牛、乳用西门塔尔牛、褐牛、牦牛和三河牛等品种。

(三)国家批准引进和自主培育的肉牛、绵羊、山羊、牦牛品种,以及优良地方品种。

五、补贴程序

(一)生猪良种补贴。由各项目县确定供精单位,供精单位按照补贴后的优惠价格向养殖者提供。项目县财政部门根据畜牧部门核定的配种情况及供精单位提供的有关凭证,与供精单位结算补贴资金。

(二)奶牛和肉牛良种补贴。由农业部组织专家对种公牛进行评选,确定冻精生产单位,公布入选种公牛编号和生产性能等技术指标。省级畜牧、财政部门按照本意见要求,组织项目县进行集中招标选购,采购合同报农业部备案。省级财政部门根据县级畜牧部门提供的采购合同、销售发票和冻精出入库凭据与种公牛站进行结算。供精单位按照补贴后的优惠价格向养殖者提供。

(三)绵羊、山羊和牦牛良种补贴。省级畜牧部门负责组织专家对种畜场进行评定,对种公畜进行鉴定,公布入选的种畜场名单,并会同财政部门组织项目县统一采购种公畜,签订合同。省级财政部门根据采购合同、销售发票与供种单位结算补贴资金。供种单位按照补贴后的优惠价格向养殖者提供种公畜。

各地项目资金和牛冷冻如有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六、项目县选择标准

(一)生猪。新增项目县选择能繁母猪存栏在2万头以上、生猪人工授精覆盖率在50%以上的县(区、市)实施。

(二)奶牛。荷斯坦(含娟珊牛)良种补贴在全国范围开展。奶水牛良种补贴选择项目基础条件较好、能繁母牛存栏在3000头以上的县(市)整县推进。乳用西门塔尔牛、褐牛和三河牛良种补贴选择能繁母牛存栏在5000头以上的县(市)整县推进。

(三)肉牛。选择存栏能繁母牛5000头以上的县(市)实施。

(四)绵羊、山羊。选择存栏能繁母羊2万只以上的县(市)实施。

(五)牦牛。由项目区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项目县标准。

七、供精(种)单位入选条件

(一)良种猪供应单位(包括种公猪站、种猪场等生产良种猪的单位和组织)应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种公猪存栏 4 具有一定规模。优先选择管理规范,系谱档案齐全,有必备的生产、检测、保存设施,有一定技术力量的单位作为项目供精单位。

(二)奶牛冻精供应单位必须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按照农业部要求已完成改制工作的种公牛站,可作为冻精采购优先选择对象。入选供精的种公牛必须是2012年农业部评选公布的优秀种公牛。

(三)肉牛良种补贴选择的种公牛站应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入选种公牛必须为2012年农业部评选公布的种公牛。

(四)供种的种羊、种牦牛场应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基础设施完善,饲养管理规范,防疫措施健全;种公羊必须1岁以上,达到特级或一级,系谱清楚,佩戴耳标,具有种畜合格证明和检疫合格证明。种公牦牛必须2岁以上,达到特级或一级,佩戴耳标,具有种畜合格证明和检疫合格证明。

八、有关工作要求

各级畜牧、财政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政策宣传,加强指导服务,严格资金监管,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一)严格管理程序。省级畜牧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将农、财两部确定的各项目省(区、市)补贴牲畜数量和中央财政补贴资金规模(详见附表)分解到县,并负责编制本辖区的畜牧良种 5 补贴项目实施方案,于2012年5月31日前以正式文件联合上报农业部、财政部备案。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畜牧良种补贴工作需要,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严禁挤占、挪用补贴资金。

(二)严格技术规范。为防止近亲繁殖,在集中采购中,原则上每个项目县采购同一头种公牛的冷冻不得超过5000剂,采购本省种公牛站的荷斯坦公牛不得高于项目任务的50%、肉牛良种不得高于项目任务的80%;同时,要逐步建立养殖场(户)种公羊调换使用制度。

选择生猪、肉牛、绵羊和山羊良种补贴项目区时,要注重对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防止盲目杂交改良导致珍稀地方品种资源的流失。

(三)严格项目实施。项目供种、供精单位必须建立资金使用专用台账,切实加强良补种公羊(牦牛)、购销管理。畜牧良种补贴项目供精单位和供种单位要在场区显要位置公示国家补贴标准、补贴金额、养殖户承担金额和配种服务费等内容,并在记录台账、收费单据上明确标识。

县级畜牧兽医部门要组织相关部门或单位在项目村张榜公示该村享受畜牧良种补贴政策的详细信息,包括受益养殖户姓名、享受补贴畜种及数量、财政补贴标准及金额等,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县级畜牧、财政部门组织力量进行验收和抽检,抽检比例不低于10%。

6 通过公示予以校验,对弄虚作假的,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予以处理,并将出现问题的项目供种、供精单位列入黑名单,取消其今后参与政策落实的资格。

(四)严格监督管理。各项目省和项目县畜牧、财政部门要及时组织招标采购,加强项目检查,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区财政部门要加快资金结算进度;畜牧部门要在保证项目效果的前提下,加快实施进度,不能按进度要求实施的项目县下一调减任务或取消资格。项目省要以简报的形式,定期向农业部、财政部上报项目执行情况,并于2012年12月底前,将2012年本省(区、市)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情况总结报告,报送农业部,抄报全国畜牧总站。

第五篇:2008年全专用玉米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4:

2008年全省专用玉米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实施方案

2008年,农业部决定在我省继续实施专用玉米良种推广补贴项目,按照农业部对项目实施工作总体要求,为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切实加强项目监管,加速我省专用玉米良种推广,延长玉米产业链,促进畜牧业发展,特制定全省专用玉米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实施方案。

一、 基本思路和目标 (一)基本思路

专用玉米良种补贴以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提高玉米产量、改善品质和延长产业链为重点,以规模化种植、标准化栽培和订单化生产为保证,通过推广专用品种,加大配套高产高效模式化栽培技术的普及应用,有效增加优质饲料用粮产量和农民收入,全面提高我省专用玉米的整体生产水平。

(二)任务与指标

2008年,我省承担国家专用玉米良种推广补贴面积300万亩,其中加工型玉米100万亩,青贮玉米200万亩。全省选择专用玉米产业优势明显、畜牧业、加工业发展基础好的26个县作为补贴项目县。按照农业部提出的项目示范区比非示范区青贮玉米生物学产量提高10%以上,粮饲兼用玉米亩增产5%以上,亩增收50元以上的总体建设目标,2008年,我省专用玉米项目区建设目标是:项目区加工型玉米计划亩产为600公斤,比非示范区增幅6%以上,亩增收50元以上。各县(市、区)专用玉米良种推广补贴

1 分解表见附件3。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品种品质达标。按照国家专用玉米品质审定指标要求,高淀粉玉米籽粒总淀粉含量大于72%;高蛋白玉米籽粒粗蛋白含量大于10%;高油玉米籽粒粗脂肪含量大于8%;青贮玉米整株粗蛋白含量不低于7%,整株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小于55%,整株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小于30%且生物学产量较高,活秆成熟。

2、坚持规模化推进。项目区整村推进面积达到100%,原则上每个项目县项目范围不超过5个乡镇,20万亩面积指标的县份分布范围不超过10个乡镇。

3、坚持“五个”结合。良种补贴项目区要与良种推广结合、与玉米高产创建结合、与品种对比实验结合、与良种繁育结合、与订单生产结合。

4、坚持青贮品种优先。项目县要严格按照省里分配的青贮面积指标,确保面积落实。

二、主推品种及主要技术措施

(一)主推品种及供种方式

1、主推品种。按照“国家审定、品质达标、农民认可、规模种植”的原则,省农委在项目区和具备条件的种子企业组织了2008年专用玉米品种申报工作,经专家评审,在26个项目县确定了东单70、丹科216

2、辽单6

25、沈玉

17、海禾17等60个品种,每个项目县平均推荐了8—10个品种。被确定的品种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区域特点突出。各项目县具体推荐品种另行通知。各项目县专用玉米良种补贴品种公布后,项目县农业主管部门要 2 与品种权属公司签定供种协议。各项目县不得在省招标公布的品种之外选择补贴品种,不能二次招标选择公司和品种。

2、供种方式。按时省里公布的确定品种,供种企业自主到项目区供种,种子价格随行就市,农民按市场价购买良种。售种时,企业须向农民出具四联据,四联据格式全省统一。农民、村委会、乡政府、县级农业行政部门各留一联单据存档。供种企业要如实填写供种名称、供种数量等信息,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取消当年供种资格。乏参加供种的企业,项目区种子外包装要注有“××(品种名称)良种补贴专用种”字样。

(二)主推集成配套技术

2008年,全省专用玉米重点推广精细整地、合理密植、种子包衣、地膜覆盖、精少量机械播种、大垄双行、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变分散栽培为规模化栽培。

1、精细整地。根据冬春气温较高的实际,对未进行秋起垄地块及时顶浆打垄以防跑墒,起垄的地块抓紧耙压,蓄纳返浆水提墒,使土壤处于待播状态。

2、合理密植。在充分考虑作物品种生育期和抗病性的基础上,选择优质高产专用型耐密植玉米品种和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充分利用光能地力,实现高产。

3、精少量机械播种。精量播种亩用种量1公斤,少量播种亩用种量为1.5-2公斤。采用机械精少量播种,株距均匀,覆土深浅一致,既有利于出苗保苗,又能减少种子用量,有利节本增效。

4、大垄双行种植。使玉米植株在田间非均匀分布,有利增加 3 通透性,提高光合效率。亩可增加苗数100~200株,青贮玉米亩可增加苗数800株。

5、测土配方施肥。依照土壤类型和供肥能力、种植品种的需肥特点、预期的产量目标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施肥配方。在作物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合理分配施肥量,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氮、磷、钾、微量元素肥料搭配,提高肥料利用率。

6、生物防治病虫害。重点从提高生态控制能力入手,综合运用灯光诱集、人工释放赤眼蜂、使用生物农药等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配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

7、种子包衣技术。选择籽粒大小一致、发芽率高的种子进行种子包衣,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黑穗病等病害,促进出苗整齐。

各项目区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和品种特性,分别提出当地主推配套技术方案。

三、主要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组织

为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各项目市、县要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由各级政府主管市、县长担任组长,切实把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增加投入,强化管理,确保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二)增加投入,强化政策扶持。

结合国家开展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省农委将300万亩专用玉米良种补贴面积全部作为高产创建示范区,每个示范区面积1万亩,要求以整村整乡行政单位建立示范区,不做地块选择。专用玉米良种补贴不能用于创高产示范区以外的面积。除国家级和 4 省级示范区以外,其余的良种补贴面积要建立市、县二级创高产示范区。市、县二级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的数量即为良种补贴的面积的万亩数量。各项目县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今年省里对良种补贴工作的新要求,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大对项目区的投入,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保证项目建设质量。

(三)依托龙头企业,实行订单生产

项目区专用玉米要积极培育、引进青贮饲料、玉米深加工和流通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产销衔接,推进订单生产。各地要本着就地就近、优质优价的原则,选择大中型玉米加工企业和饲养企业作为项目的龙头企业,力争于5月份完成订单签订工作。

(四)强化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水平

各项目区要加大新技术的引进和研究工作力度,联合科研、教学和生产等单位协作攻关,探索和研究提高玉米单产的主要措施;要加大专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培训力度,通过科技入户培训、新型农民技术培训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活动。通过层层培训,使每户有一名明白人,每家有一张“明白纸”。同时,注意宣传典型经验,通过典型引导农民不断提高科技素质。

(五)加强示范区建设,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各项目区要抓好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和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每个项县要建立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展示示范区,以高产栽培技术(栽培形式、密度、施肥、防虫等)、新品种试验为重点,每个试验展示示范区展示品种不少于10个,面积不少于50亩。同时,各项目县建立小面积高产示范田,挖掘增产潜力,探索进一步提高专用玉米产量的途径。试验展示区和高产示范田总结报告要报 5 送到省农委。

(六) 加强监督,确保项目规范运作

一是省农委与项目县签订项目任务责任书;二是在项目执行中期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及时通报先进经验,限期整改存在问题;三是建立逐级管理监督机制; 四是认真总结项目工作,安排专题现场观摩会,对促进结构调整的典型进行观摩交流;五是动态管理,对在项目管理中问题突出的县份进行调整。

(七)强化管理,确保补贴资金足额到位

良种补贴发放对象是项目区内种植专用玉米的农户。补贴对象与补贴面积要按照规定进行公示。各地在供种结束后,购种农民凭购种收据到乡政府指定地点领取补贴款,补贴标准为每亩10元。各项目市、县农业部门要与财政部门密切配合,认真做好良种补贴资金的发放与监管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以任何名义截留和挪用补贴资金,确保补贴资金足额到位。

(八) 规范项目管理,建立电子档案

按照项目县有良种推广补贴区域图、乡(镇)有任务分解表、村(屯)有供种清册、户有供种(订单)卡的要求,建立规范化的“图、表、册、卡”项目电子档案。电子档案要以户为单位进行统计,并报省农委备案。同时,各县(市)建立专用玉米试验田间档案,在不同类型示范区和非示范区建立成本观察点,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上一篇:免费高中暑假学习计划下一篇:兰州限号时间段为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