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危险经历对个人综合意外险投保意愿影响分析 ——基于京津冀居民调查问卷

摘要: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但国内保险需求尚未有效释放,在一些区域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以京津冀地区人身险总体业务和意外险业务为例,河北省保险产品消费水平明显低于北京,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明显高于北京,反映出我国部分地区保险保障程度与客观风险不匹配问题。这种对承保低概率、高损失风险的保险投保不足问题是传统保险学理论难以解释的异象之一,这些异象使诸多学者从行为保险学切入,寻求理论完善。本文选择个人综合意外险为研究对象,根据该险种特点,以风险认知相关理论为基础,聚焦危险经历对人们意外风险认知和意外险投保意愿的影响机制,一方面,借鉴诸多心理学成果,从理论上剖析人们亲历意外事故后的身心反应及认知变化,阐释了人们基于追求安全、安心而产生意外险投保意愿的的机理,进而论证了危险经历对提升个人综合意外险投保意愿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结合理论分析及诸多学者的研究,从实际可检验性出发,对危险经历及其时间因素影响意外事故风险认知及个人综合意外险投保意愿的效果提出假设,并针对京津冀地区保险保障水平不均衡现象,选取该区域居民为调查对象,围绕危险经历的时间特征设计包含风险认知、投保意愿、保险价值认知以及诸多个体特征变量的个人综合意外险投保意愿影响因素问卷,经网络发放,共回收得到881份有效问卷;然后,基于整理得到的问卷数据,本文使用了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调节效应分析等实证方法检验所提假设并对一些个体特征的调节效应进行探索性检验,最终验证如下结论: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上次危险经历距现在的时间显著影响意外事故风险认知及个人综合意外险投保意愿,距现在的时间越近,风险认知及投保意愿水平就越高;危险经历对意外事故风险认知和个人综合意外险投保意愿的影响效果受个人综合意外险价值认知及直觉-判断人格类型的调节效应影响,保险价值认知越高,危险经历因素对风险认知的提升效果越明显,直觉型人格者风险认知及投保意愿对危险经历因素的反应比判断型人格者更加敏感。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对保险企业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提出了建议:根据客户危险经历把握营销时机;根据客户个体特征进行产品选择;以满足客户心理需求为目标升级服务质量。

关键词:危险经历;风险认知;个人综合意外险;调节效应

学科专业:保险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现实背景与意义

1.1.2 理论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风险感知研究

1.2.2 风险判断的心理机制研究

1.2.3 经验风险判断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人身意外险的险种特点与发展现状

2.1 人身意外险的险种特点

2.1.1 理论定义与分类

2.1.2 一些实务规定

2.1.3 承保风险的低概率、大损失性

2.2 我国人身意外险的发展现状

2.2.1 保费收入不断提升但在人身险业务中占比较低

2.2.2 短期险和长期险在市场上都具备一定接受度

第三章 危险经历和风险认知影响意外险投保意愿相关理论分析

3.1 投保决策中的风险判断

3.1.1 消费者面临的不确定性

3.1.2 风险认知对投保意愿的作用

3.2 危险经历影响人身意外险投保意愿机制分析

3.2.1 危险经历对风险认知的影响

3.2.2 危险经历对投保意愿的影响

第四章 危险经历影响投保意愿的模型设定和数据获取

4.1 危险经历影响投保意愿的中介调节模型设定

4.1.1 投保意愿影响因素

4.1.2 中介调节模型变量选取与假设

4.2 调查问卷设计

4.2.1 问卷内容设计

4.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4.2.3 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方法

第五章 危险经历影响个人综合意外险投保意愿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各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5.2.1 信度分析

5.2.2 效度分析

5.3 实证分析

5.3.1 相关性分析

5.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5.3.3 调节效应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危险经历时间特征对投保意愿的影响

6.1.2 其它个体特征对投保意愿的影响

6.1.3 投保的本质动机是心理自救

6.2 对策建议

6.2.1 根据客户危险经历把握营销时机

6.2.2 根据客户个体特征进行产品选择

6.2.3 以满足客户心理需求为目标升级服务质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中职生论文提纲下一篇:地质矿产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