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创新讲话稿范文

2022-06-09

第一篇:法治创新讲话稿范文

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提出了我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而这无疑为当前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现实的手段。各地区各部门在社会服务与管理中应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实现依法决策、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权益,依法组织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如何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加强法治建设?怎样以法治来保障社会管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强化法治观念,夯实服务社会管理的思想基础

(一)突出法治的人民性。法治的价值在于满足和发展人的需要。

新形势下,社会思想意识多元、价值取向多异、社会分工多样、利益构成多重,导致人的观念变化快、追求变化广、定位变化大、诉求变化杂,这就给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为此,我们坚持把以人为本贯穿于法治建设的始终,着力在普法中提升人的素质,在用法中规范人的行为,在执法中维护人的权益。

(二)突出法治的基础性。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培养人的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我们把应把法治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绩效考核中来,并出台相关规章制度来明确法治建设的目标、任务、主题,在全市上下形成知法守法、办事依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三)突出法治的方向性。法治和德治是有效管理社会的两种手段,结合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在全市端正方向、明确取向。在法治方面,着力在学法上抓深入、在用法上抓服务、在执法上抓监督;在德治方面,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开展“文明市民”、“文化社区文明做主”、“五星家庭”等创建活动,切实将人本理念、民生至上贯穿于法治全过程。

二、在进行社会建设和管理中充分发扬民主精神

(一)依法进行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需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提高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水平。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不仅需要党委政府领导、社会协同,还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只有公众积极参与才能实现管理的有效性,才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服务优先的原则。推动公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社会建设,需要各级党政领导和

政法机关发扬民主精神,依法组织公众进行民主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

(二)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机制。社会管理,是一种公共管理。作为公共管理,不仅要公开,而且公共管理的重大决策,必须实行公众参与决策原则,实行公众有序参与关乎切身利益重大事项的决策,使得“官方”决策与民意相吻合,形成良性互动、和谐管理。公开最终与参与有关,或者说,公开的最终目的就是人民参与行政决策。要想真正实现人民能够参与行政决策,我们就必须从制度上进行保障,必须建立一套人民群众能够参与决策的机制和程序。例如,在行政机关的立法和重大事项决策上,建立征求公众意见制度,广泛收集和听取公众的意见,尤其是不同利益人群和利益集团的意见。对于公众提出的不同意见、建议等,行政机关应当作出相应的回应,即征求意见的回应机制。对于目前实行的听证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听证意见的地位和作用,使得听证真正成为决策的基础和重要根据,而不是一个“过场”。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机制是推进依法行政发展的动力。我们的政府推动型依法行政要想实现向社会推动型依法行政转变,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是不可能的。人民群众参与的有效性和积极性,总是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只有在机制和制度上解决了参与的有效性问题,才能够真正达到参与的积极性目标。

三、利用法治手段,增强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

的利益问题”,“完善社会利益协调”。这些要求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平衡主体利益,合理调整好各方利益。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应当使社会公共利益受益,而且,还应当使个人利益主体也能够直接受益,实现公私利益两兼顾和双赢。平衡公私利益,才会减少纠纷和增强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要充分利用法治手段来破解社会管理中的难题。

(一)致力长效常态,管好流动人口。一手抓服务和保障,一手抓管理和管控。一是建立信息采集长效机制,展开经常性的信息和轨迹再读查询;二是完善派出所、社区(驻村)民警、社区、用人单位、流动人口协管员“五位一体”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全面建立推广旅馆治安管理信息系统;三是建立社会公共信息资源、警务信息资源、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信息资源等协同共享机制,把管理、利用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二)注重标本兼治,维护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地公开执法程序、执法进度和执法结果,努力使公平正义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尝试在全市建立数字化科技法庭,方便群众通过网络观看庭审现场,着力以公开促进公正。对在案件查办和审判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突出的工作缺陷,及时向相关单位写出司法和检察建议书,监督到位。

(三)突出阳光和谐,推进征地拆迁。征地拆迁,这是城市建设发展中一个敏感性强、关注度高的问题,也是社会管理中的一个难题。要解决拆迁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就必须坚持依法、阳光、和谐。我们可以在重点项目现场设立巡回合议庭,成立非诉执行局,采取案前介入、诉中调解、善后执行等办法来解决征地拆迁这一难题。

(四)实行个性保障,满足特困需求。特困群众是社会管理的难点,也是社会救助的重点。我门要按照城乡统筹、应保尽保的总体要求,对享受社会保障政策之后生活仍然困难的群众,可以实行设卡建档、义工扶助、设立扶贫救助基金等多样方式来实现对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

法治建设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需要、实现公平正义的保障、维护社会稳定的抓手。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必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只有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法制体系、法治程序和规范为支撑,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最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二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创新

【摘 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法治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学生成长成才、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法治教育创新,要转变观念,加强队伍建设,并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创新到教育环境净化,切实推进制度保障。

【关键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高校法治教育;创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定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描绘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蓝图,开启了国家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新篇章。《决定》指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1] 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高校法治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不管是教育理念、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和手段都应该有所创新。

一、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法治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

高校法治教育不是指高校的法学专业教育,而是指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接受基础法律教育的过程,它重在培养青年学生良好的法律习惯、解决问题的法律思维方式和较高的法律意识。但是当前高校传统法治教育在发挥其应有作用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局限:

教育对象法律基础薄弱、法律意识不强。中学阶段虽然也有法律知识学习,但多数是碎片式、应试型的,而且即使经过大学阶段的法律课程学习,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大学生对法律基础常识的掌握并不乐观,运用法律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并不强,比如对“当你遇到自身权利受到损害的情况时如何处理”进行调查,52%的学生表示如果情况不严重就自认倒霉不愿意继续追究损害者的责任,而在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学生中,有73%的学生并不十分清楚维权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教育载体缺乏独立性,教育内容缺乏完整性、系统性。众所周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后,《法律基础》课程被取消,高校的法治教育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现。这门课程中,法律内容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尤其2013年新教材修订之后,实体法内容大大缩减,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法治教育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内容上都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大打折扣。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受现实社会大环境中功利主义的影响,对课程并不重视,法治教育的价值实现面临困难。

教育模式过于传统、方式比较单一。一方面,受师资不足的影响,高校法治教育教学基本上是合班上课,课堂大,人数多,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受到很多限制,传统教育模式多是理论讲授,多是老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在传统课堂上难以有效开展;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实践,受时代影响深刻,传统课堂对他们的吸引力有所减弱。

在上述局限存在的情况下,高校法治教育若要实现真正发展,就必须结合时代条件不断探索、大胆创新。

(二)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学生成长成才、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高校法治教育创新,从学生个体角度而言,能给学生更多参与实践、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的机会,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青年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调查的问题中,您觉得当前做好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的意义有哪些?(请按重要程度选三项)有7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如下三项:有利于培养学生做遵守制度的守法公民;有利于教导学生学会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避免无端损害他人权益;有利于学生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学会自我救助。

高校法治教育创新,从社会层面上看,可以提高人们对高校法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高校法治教育模式的调整和重塑,推动高校决策的规范化、制度化。当代大学生具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基本权利,高校决策机构只有在决策前充分了解学校的情况和青年大学生的需求,并在决策过程中反映出他们的合理要求,该项决策才具有合法性和执行力基础。高校法治教育的根本目的首先在于使学生相信学校会严格按制度规定依法治校,因此,高校法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将有利于各种校内外问题的协调和解决,有利于高校决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利于稳定、和谐和法治校园建设。

(三)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党执政兴国和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部署了国家法治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从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五个方面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体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四个方面对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期望。

高校法治教育的对象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青年学生是决定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方向和进程的知识与智慧群体,作为未来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实践主体,他们注定是未来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理性塑造者、实际控制者和建设者。他们的法治思想、法治意识和法治水平直接决定着未来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少年强,则国强。同样,少年懂法、守法、用法,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善于用法治思维方式维护权利、解决纠纷,国家的法治社会建设就有了牢固的基础和支撑。当年轻的大学生们采取更科学的方式、更积极的态度接受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并自觉将法治教育的理念外化为行动时,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法律氛围,更好地推进我国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创新的必然选择

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全民法治知识的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首先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意味着法治教育应该涵盖教育的各个层次、不同领域,渗透教育的整个过程,应该是一种全民教育、全过程教育和全方位教育,整个社会不再有法治教育的空白地带,法治教育的实质就是要把法治变为国民的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动方式,[2]这就需要国家对法治教育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法治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明确不同阶段、不同范围的法治教育的原则、标准、内容和方式,并使各个阶段的法治教育有效衔接。高校法治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尤其是法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需要明确定位,根据高校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发育特点和认知能力,构建新的法治教育模式。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全民法治知识的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还要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高校法治教育创新必须和新的时代发展、新的技术创新相联系,只有创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增强自身的吸引力,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它的重任。要坚持把高校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持续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高校学生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

(一)理念转变

思想决定行动,民众法治观念的增强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管子?任法》曰:“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整个社会要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必须从根本上增强全体民众的法治观念。但是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全民法治知识的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基础性工程。如此说来,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高校的法治教育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辞海》对“理念”一词的解释有两条,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观念(希腊文idea)”。理念具有客观性、根本性、全局性、深刻性等特征,因此,理念更新是一切改变的前提,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全民法治知识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从“法制”到“法治”的改变,正是从偏重静态的制度建设到强调动态治理过程的转变。高校法治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信息时代”,必须进行理念更新,应以培养青年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理念为目标,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

(二)队伍建设

任何工作的开展归根到底都要依赖于人的作用的发挥,队伍建设是高校法治教育创新的根本。法国教育家埃米尔?涂尔干认为,“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所有的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的教育理念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教师的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及未来的工作态度,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方式方法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吸收,教师队伍是解决所有教育问题的关键,高校法治教育实现创新关键也在于教师队伍的优化提升。政府部门和高校要提供更多机会拓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工作动力。

同时,还要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学生干部作为青年学生的一份子,对自己的同伴有更多的了解,与同伴交流也更多了亲近感和认同感,高校法治教育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努力,应坚持学生干部选拔制度化、规范化,让真正有才能、立场坚定的学生加入学生组织,并切实发挥学生组织在学校决策中的作用。

(三)制度保障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高校法治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一,加强教育过程实施。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并形成长效机制,是推进制度建设,加强法治教育创新的前提。教育内容优化是基础,必须将授课内容进行整合,并及时更新,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教育内容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教育内容能够被教育对象接受,除了内容本身的吸引力,还在于教育方式的多样有效:在课堂教学中将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综合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可利用新技术媒体,通过建立新的信息平台进行空间和知识拓展,教师将教学内容及相关教学资料放在自己的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让学生随时随地访问学习,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和平等对话,对学生中的偏激思想及时引导,延伸课堂教学。

第二,推进教育环境净化。“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3]法治教育环境改善首先源自高校本身,要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保证学校事务依法管理;但是说到底,高校法治教育创新必须切实推进整个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净化,只有全社会都遵守制度、维护法律的权威,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高校法治教育才能得到根本改善。

参考文献:

[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14.10.24,http://news.xinhuanet.com/2014-10/28/c_1113015330.htm.

[2]郭文婧,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光明网-时评频道,2014.10.25,http://guancha.gmw.cn/2014-10/25/content_13647253.htm.

课题来源:

浙江省教育厅2013年科研项目――“微博时代”高校法制教育模式与路径设计研究(项目编号:Y201329008)

作者简介:

靖国华(1978-),女,河北邯郸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讲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政与法律教育、中国对外关系。

第三篇:试析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化路径

试析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化路径 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攻坚阶段,历史表明,社会的黄金发展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往往是交织并存的。随着社会转型不断深入,不仅过去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凸显,而且又出现新的复杂社会矛盾,与旧有社会矛盾交织,构成风险社会多重矛盾与冲突的背景。西部地区因为经济欠发达更容易积聚矛盾,社会管理面临巨大挑战和危机。西部地区必须重视各种社会问题的研判与化解,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西部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政治环境,同东部地区相比,在社会管理方面既存在共同性也有其特殊性。

(一)民族与贫困问题突出,针对性地方性法规严重缺失

西部地区是全国民族与贫困问题最集中的地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达307个。由于产业结构、交通通讯、对外开放、科教文化等明显落后,使西部发展长期受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而且民众观念保守,认识接受新生事物缓慢,形成了一种“贫困的恶性循环”态势。

西部民族与贫困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缺乏有针对性的地方性法规。一些地方政府受传统“人治”观念影响,容易忽视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同时立法技术低下、执法不守法、红头文件大于法等现象仍然存在,导致社会管理拥堵不堪,效率低下,最终导致民族和贫困问题积重难返。

(二)经济竞争力低下,制度严重障碍

西部地区传统农业与不发达工业并存,构成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式,政府在各项制度、

政策供给和取舍上,优先偏好农业,导致农业发展缓慢,工业发展也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竞争加剧,东部地区受惠于经济体制优先改革,同时充分利用市场规律的体制优势和灵活的经济手段,迅速增强了本区域竞争力,而西部地区在区域竞争中一开始就处于劣势,东西部差距将不断拉大。

东西部发展差距很大程度是制度障碍造成的。东部地方政府在推动地区发展中,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政府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灵活制定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制度,使地区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而西部地区的制度供给需求不均衡,尤其是政府提供的制度无法满足经济主体的需求,如法律实施变异严重,制度创新绩效不高,习惯用传统管理办法管理经济,直接插手生产要素配置等等。

(三)社会管理模式僵化,矛盾化解机制不健全

西部社会管理多为一元模式,刚性的管理手段较多,柔性的管理手段较少;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缺乏有效的平台;社会管理习惯搞运动,制度化常态化欠缺。社会管理手段存在着“行政方法不能用、经济方法不好用、法律方法不会用、思想教育不顶用”的尴尬。

当前西部地区社会运行机制不完善,特别是矛盾冲突的化解机制很不健全。政府正处于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过程之中,旧的运行机制正在解体,新的运行机制正在确立,特别是矛盾冲突的化解机制,正在探索建立阶段,政府在矛盾化解时还常常处于缺位、越位、错位的境地。

二、推进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应当依靠法治

社会管理是社会良性运行的调控活动,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关系和谐,形成更好的社会秩序,产生良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创新社会管理,是在现有社会资源和管

理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引入先进的社会管理方法和理念,对传统社会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进行改进。

在当下中国,“依法治国”已是普遍共识。社会治理模式从传统的全能政府的控制模式逐渐转向公共导向性的法治模式,社会自治、人权保障和法制变革更加重视。在法治规则下,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权利,所有公民和组织必须依法行事,必须承担法律规定的法律义务;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部门依法律产生,受法律约束,对法律负责,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有序运行。同时,法治通过对权力界定、规范、约束和控制,使社会管理具有合法性、权威性和操作性。

因此,西部地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应当依靠法治。要逐步完善西部地区相关地方性法规和制度,通过法规和制度来规范和促进社会管理和社会管理创新,实现解决问题和创新发展的最终目的。

三、实现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化路径

(一)创新地方性法规

西部地区应当加强地方性法规的创新,使社会经济关系能动地决定和配置社会权利义务关系,更好地调整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具体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应作为重点:一是创新民生立法。西部地区应当通过创新地方性法规,加大投入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善民众居住生活条件。当前,户籍制度改革是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户籍改革的出路在于实现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良序互动。如成都、重庆正通过创新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尝试打破二元户籍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试点一旦取得成功,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必将大大加强,有利于维护西部的社会稳定。又比如可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将一些有益的政策固定下来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在法规上明确责任主

体、确定权属、完善操作程序,使社会保障有法可依,使有限的社保资金得到合理有序使用。此外,可以尝试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城镇的医疗、养老保险向农村开放,使农民也有参加社会保险的权利。

二是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当前体制下,农村土地是难以改变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因此,创新现行西部土地制度,关键要确认农村土地的性质与权属,充分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固化权利期限、丰富权利内容等形式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通过明晰产权的方式激励农民脱贫。在地方立法上确认家庭承包经营权为独立完整的物权,包含使用、占有、处分、收益等权能,该物权可以依法转包、转让、互换、继承、入股等等,与使用权紧密结合,由土地承包经营者掌握。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各项内容都由物权法予以明确,在法律上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当事人不得通过合同加以改变,在承包期内不得随意调整承包土地,承包方不得擅自收回承包土地。

三是创新教育立法。创新西部教育,义务教育是根本,职业教育是关键,所以应当创新西部职业教育立法,大力加强西部职业技术教育。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让城市贫困人口和失地农民以及少数民族群众逐步适应社会形式的发展,获得更多更好的谋生技能和手段。虽然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但由于条文笼统概括,只提出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要求,没有切实有效的程序保障,至今仍然没有一套完整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因此,创新职业教育培训法势在必行,西部地区可以将职业教育培训的责任主体、资金渠道、实施程序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明确下来,规范教育投资市场,加大公益性职业教育投入,放开教育市场限制,鼓励民间投资职业教育,逐步形成以国家投入和民间筹资相结合的投资模式,使职业教育培训多样化、多元化。

(二)强化依法行政

西部地区民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环境与东部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西部地方

政府在实施社会管理时更要依法行政,否则民众不仅不会遵循依法办事的原则,反而在制度之外去寻找潜规则,导致地方政府执法公信力严重下降。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现象,必须加强依法行政,要明确要求社会管理工作应当按照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严格进行,要从主要依靠政策操作转变为主要依靠法律操作,真正实现由行政手段到法律手段的改变。

同时,西部地方政府要在社会管理中发挥正确作用,逐步还权于社会,自觉约束和限制对社会生活的不合理干预行为。社会资源应由市场机制而不是由政府来配置,特别是对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社会管理活动尽可能以市场化运作,不能以公共利益为名与民众争利,减少因滥用行政权而导致不正当竞争行为,避免由此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逐步形成公平竞争、非歧视的的社会环境,保障社会的公平交易权,为社会活动提供最基本的信任基础。通过强化依法行政,就能增强主体对社会对未来的预期信心,促使其依据社会普遍规律果断长期决策,这将有助于西部地区吸引投资并形成良性的经济发展局面,有助于从整体上实现社会和谐。

在依法行政的同时,还需明确政府承担责任的形式和程序,《国家赔偿法》的颁布和修订就是在明确政府承担责任、维护公民权益上的一大进步。但具体到西部地区,应当出台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使《国家赔偿法》更具有操作性,例如根据西部地区经济状况制定赔偿标准,或者进一步明确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的操作流程,使公民的权益受到公权力非法侵害后可以便捷地得到应有赔偿。

(三)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引导公民依法参与社会管理

媒体经常爆料一些地方政府以维护稳定为名阻碍民众诉求表达,这种压制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矛盾,反而容易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突发公共事件的“蝴蝶效应”,社会稳定更不容易维护。因此,西部地区应尽力畅通正当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尊重和发挥

良性的社会力量,用法治化的形式让社会利益群体表达意志和权益,引导公民和社会组织依法有序协助政府管治社会,着力实现社会秩序的法治化、民主化,促进社会整体和谐稳定。

西部地区应当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将公民依法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途径、内容固定下来,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参与,使公民参与社会治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同时,重大行政决策应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所有与公民利益相关或者间接相关的重大决策部署,都应当通过协商、辩论、听证、谈判等渠道,面对面直接听取民众意见,让公民向立法机关、行政机关通过正规渠道提出建议和意见,使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执法机关良性互动,为公民依法参与自主管理、行政管理、社会管理提供更多更宽的选择机会,务求避免类似“什邡事件”②的发生。例如,西部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区域广阔、社会管理薄弱,社会管理的合理程度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基层管理的前进路径和发展水平。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管理,引导村民依法参与自治管理,是西部农村最终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必须迈出的关键步骤。但是,完善村民自治管理的同时,也要维持村民自治和政府管理的平衡,防止自治偏离正确方向。

四、结语

社会管理创新在于依法推进,既要强调依法建构相应的机制和制度,又要强调依法确立相应的管理模式。西部地区只有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用法治程序、法制体系作为支撑,以方法创新、机制创新逐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并使之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建构自治型、互动型、参与型社会管理,最终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

第四篇:坚持法治、科学、人性化执法,创新基层监区管理

摘要:基层监区是监狱的组织细胞,基层监狱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服刑人员的改造质量和监狱的发展。当前我国监狱正处于发展改革时期,基层监区的管理正处于剧烈的变革之中,因此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具体分析科学化管理的内涵,结合监区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基层监区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基层监区

管理 科学化 法制化 人性化

基层监区作为一个监狱的基本组成部分,对服刑人员的刑罚执行及教育改造都是在这里直接进行,基层监区管理执法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服刑人员教育改造质量,同时也直接反应出整个监狱的工作状态及水平。当前我国正全面推进监狱实现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完成司法部提出的“推进监狱工作法治化、科学化、社会化”的建设目标,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基层监区管理工作无可避免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当前依法、科学治监,人性化执法已成为我国监狱发展的主流方向,如何将现有的理论有效的应用到基层监区的管理中去,从而形成推动我国监狱改革的动力。基层监区管理的创新机制已成为监狱体制改革有效途径的迫切需要和理性选择。作者结合基层监区的工作实际,浅谈监区管理的方面的想法,并将其整理如下,希望能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一、创新基层监区管理的内涵

监区管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监区民警、监区事务进行管理;二是对监区所属罪犯执行刑罚管理和行政管理。是监区民警管理及监区民警依法对罪犯实施惩罚和改造过程中有关计划、组织、监管、控制活动的总称。创新基层监区管理应包含以下几点:

(一) 法治化

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文明是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监狱的法治进程不仅影响着服刑人员的教育与改造质量,也从另一个角度反应出国家政治文明的程度。监区作为监狱的执法的一线,承担了绝大多数的执法工作,监区管理法治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法治化是监区管理的基础和根本保证。

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的一个概念,通常理解为依据法律来治理。亚里士多德对法治作出经典的解释:“"法治应包括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首先法治所依据的法律应该是反应人民意志,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其次法治是指一种法律价值,法律精神,一种社会理想,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

监区管理法治化,一方面可以让服刑人员在服刑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法治思维方式,让他们知道一切的行为与交往都有确定的模式可以遵循,他们可以凭借法律的指引来确定自己的行动,凭借法律可以预见他人的行为以及自己和他人行为的结果,他们合法的预期利益可以得到实现,在遇到权利受损可以用法律得以补偿。不管在监狱内还是在监狱外都在法的秩序中和平、稳定的进行,他们可以享受法律所带来的稳定和安全。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民警的执法风险,监区管理法治化,不仅仅是保障了犯人的权利同时也可以保障民警的权利。

(二)科学化

科学化,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从目标的角度讲,它是静态的结果,是一种达到了的这种知识体系的全面透彻的运用;从手段的角度讲,它则是动态的过程,是正在努力全面透彻运用这种知识体系的推进形态。监区管理的科学化,是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监区科学管理,基础是管理秩序规范化。规范化发端于泰罗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的核心思想归纳起来,就是定额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由此,使管理规范有序。如果离开了定额、标准和制度,管理就会失控。科学管理理论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规范化不是逐步削弱,而是不断加强,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监区管理虽然是一个特殊的管理领域,但仍然遵循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科学管理的客观规律,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制度,对行为准则进行规范。在监区管理中,不仅对犯人的管理需要规范化,对民警的管理同样需要规范化。

统筹协调是监区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监区管理内容繁杂,不仅要管理好服刑人员还要合理安排民警。就服刑人员的管理来说,即要安排好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同时还要组织好他们完成劳动生产任务。而这些工作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这需要在管理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统筹安排及协调。比如如何平衡好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与生产问题等。

可操作性是监区科学管理的重要保证。操作性定义的是美国的物理学家布里奇曼,他提出:一个概念的真正定义不能用属性,而只能用实际操作来给出;一个领域的“内容”只能根据作为方法的一整套有序操作来定义。监区科学化管理中,任何一项管理的制度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即任何一名一线执法民警都能明确知道这项制度如何去操作,一项制度必须有一套可实施的操作流程而不是依据模糊的规定或概念。

(三)人性化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

人性化管理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在依法执行刑罚的过程中,以符合和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为基础和出发点,以保障合法权益和培养健康人格为重要内容,以促进罪犯的改造为目标,使罪犯得到足够尊重和关怀的管理方式。人性化管理和严格管理是监管工作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重要原则。强调人性化管理,并不排斥严格管理,相反必须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实行人性化管理,在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时,要坚持“严不过人”、“宽不过囚”的准则。

二、当前监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完善,监狱的改革在近十年内也取得的巨大的成就,监区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笔者在监狱工作的一年中,也明显感到监区的管理水平在不断的提升,民警的管理执法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依法治监的观念已成为监区执法中的主流观点。监狱对监区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改革总不是一触而就的事,发展的本质就是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的提高完善。监区管理处在这一大变革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不足。

(一)法治观念不足

在依法治监,法治化管理的大环境下,当前在监区管理中,大部分民警都能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管理和执法。但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使的监区管理过程中人治权威的影响仍难以根除。少数民警在对服刑人员的管理中,总是想依靠自己手中的权力,努力营造个人权威,习惯自己说了算。将自己的威严等同于法律的威严,将法治曲解为用法的威严去治、吓服刑人员,以树立自己的权威。在对服刑人员计分考核中,加扣分仅凭自己的主管判断,缺乏一定的依据。在呈报减刑假释中,掺杂个人好恶。虽然监狱规定严禁打骂服刑人员但一些民警在面对一些难管的犯人,仍然会有打的想法,或用打来吓服刑人员。人治意识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有意识和无意识自觉或不自觉地发挥作用,而且认为是正确的。

(二) 管理标准化不足

当前监区管理标准化不足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是执行方面,另一个是制度方面。随着监狱的发展改革,各级领导对监狱管理的标准化越来越重视,从监狱到监区甚至到分监区都制定了很多管理标准,如犯人劳动5S现场管理标准,犯人管教计分考核标准等等。这些标准也是监狱进行长期的研究制定出来的,具有不错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但这些制度在不同监区以及分监区或劳动小组中执行中由于,不同民警的管理理念的不同,出现同一制度执行起来效果各不相同。比如在教育改造中,某服刑人员因为某项违规被管教民警严肃处理了,但某服刑人员同样的违规,由于民警个人因素并未按照已有的计分考核标准进行处罚而是简单的批评或未做处理。这样不具标准化的管理,很容易让服刑人员形成一种观念,就是制度并不是标准的而是具有弹性的,凌驾于标准制度之上的是权力。这对服刑人员的改造是非常不利的。在监区管理中有很多事务是不具有现成的标准化制度的,比如监区服刑人员劳动生产中,一般会将服刑人员分成几个生产小组,由不同的民警分管组里的管理工作。由于缺乏标准的生产管理流程及制度,造成一些小组生产管理中出现混乱,产品质量不合格,生产效率低,起不到劳动改造应有的作用。

(三) 过分重视生产效益

劳动改造是我国监狱对罪犯改造的手段之一,但在现实监区的管理中,由于对生产效益的过分追求,服刑人员的生产任务相对繁重,在对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只是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劳动的目的是对服刑人员进行惩罚与矫正、在科学管理的劳动中进行社会化养成,同时学会一定的劳动技能,从而达到改造的目的。当然出现这样问题的根本可能并不在于监区,而在于监狱对监区的评价指标问题上,目前,经济效益仍然是监狱考核监区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监区会根据服刑人员的劳动效益来评价服刑人员的改造效果。而不断加强对服刑人员劳动效益的考核,也压缩和蚕食了服刑人员的教育与改造时间。如果服刑人员在整个服刑期间整体处于高强度的劳动之下,他们很难有时间去思考他们过去所犯的错误,他们在服刑期间只是机械的劳动,而暂时压制了他们思想。这样在他们出狱之后很容易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而再次犯罪。

(四)对人性化的理解不透彻不重视

当前监狱都推行人性化管理,但一些民警对人性化管理理解不够透彻。他们认为的人性化管理不是对服刑人员人格和权益给予应有的尊重和保障,而是处于一种怜悯心理,凭着自己的主观意愿给予服刑人员的施舍。现代监狱管理的人本思想,是以法治、科学、人文关怀和效率作为监狱工作的灵魂和内在价值追求,但传统监狱管理理念受到历史的局限性以及我国长期封建社会意识的影响,监狱的惩罚、重刑、报应思想意识根深蒂固。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一些民警在管理过程中经常忽略对服刑人员人权的尊重,管理权利扩张,管理行为随意性,和个人主观性色彩严重,偏离了人本的核心。很难想象在这样的改造环境中,会对服刑人员的改造形成怎样的负面影响,一个得不到他人尊重的人同样也不会尊重他人。

(五)民警执行力不足

监区民警执行力不足也是监区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执行力是指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监区管理的中的执行力是指,监区民警贯彻监区领导的管理思路,方针政策和方案计划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它是把意图、规划为现实的具体执行效果好坏的体现,其强弱程度也直接制约着监区工作目标能否得以顺利的实现。监狱及监区领导的方针政策等都需要基层民警去实现,如果不能被付诸实施的话,再好的制度政策也是一钱不值。目前监区一线民警在年龄、性格、知识结构、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一些民警对监狱及监区制定的一些政策及管理规范流程存在执行不到位的现象,监区领导的一些管理意图很难最终有效实现在对服刑人员的管理上。

(六) 民警之间缺乏团队意识

在笔者调研所在的监区,民警的职能会分成两个条线,一是负责管教,另一条是生产。监区领导中一般监区长负责生产,教导员负责管教工作,分监区也会分为管教警长和生产警长。负责生产的民警一般只对生产负责,负责管教的民警只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负责。这样就出现了负责生产的民警会片面的追去生产的效益,而很少去考虑或理会教育改造工作。同样负责管教的民警不会关心生产改造的情况。在分监区也同样存在这种情况,比如在分监区生产管理中,不同小组之间的协调存在障碍,容易出现抢料、抢机器,在民警方面存在各小组之间互相争有劳动技能或易于管理的服刑人员。这样不仅容易会引起服刑人员之间的矛盾,对服刑人员的监管安全带来巨大隐患,而且不利于服刑人员的改造。目前在监区中,不管是分监区之间还是各小组之间,都存在着竞争关系。竞争对于管理是好事,但是为了经济效益过度竞争,而忘了监狱本来的改造功能那就适得其反了。一个监区是一个整体,其目的是保证监管安全,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要达成这一目的并不是某一个或几个民警就能完成的,这需要监区全体民警共同努力的结果。

三、创新监区管理的对策

(一) 深入开展监区民警法治教育,培养监区法治化管理精神。

监区管理法治化不足,一方面由于当前监狱正处于快速改革的过程中,但一些老民警仍然不能从传统监狱的管理模式中转变过来,不能及时适应法治化管理的现实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现实监区的监管要求不断提高,监管难度不断增大,如刑八修正案的实施,一方面长刑犯的刑期更长,而短刑犯增多。现有的监管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去管理这些服刑人员。因此,一些民警为便于管理,会使用一些简单粗暴的管理手段或方法,而在这些方法的使用中不自觉的违反了法律法规。面对这样的问题需要标本兼治,治标是从整个司法系统包括监狱监区等部门及时研究出有效的管理方法,让监区一线执法民警做到有章可循。然而缺乏有效管理手段等客观因素只是监区执法民警违规执法的外部诱因,并不是最根本的因素。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一些基层民警的法治意识不强,还没有将法治的理念深入到自己的思想中,将法治思维始终贯彻与自己的行动中去。在潜意识中还存在执法者就是法的观念。监狱及监区要加强对民警的法治宣传教育,将法治化的理念深入到每一名民警的思想中去。在执法过程中时刻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在对服刑人员的管理中,时刻提醒自己要保障服刑人员的合法权益,要认识到对服刑人员依法收监、服刑、改造是国家强制力的体现,而绝非任何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人的意志、行为使然,要向服刑人员树立法治的权威,而非个人人治的威严。切实形成 “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这种法治思维的形成并不是一触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教育和环境养成的,这就更需要监狱及监区对民警进行长期的法治教育,对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的惩处,这样才能使监区民警形成法治化的思维,让监区的管理活动有人治型向法治型转变。

(二)细化监区管理规章制度,提高监区管理标准化。

从监区管理的角度来讲,不同监区有着不同的现实情况,如在押服刑人员的构成、劳动生产产品类型、监房及厂房的建筑特点等等。在监狱层面只能制定一些各监区通用的管理规章制度,而在现实监区管理中,监狱层面的规章制度仍然只是一种粗线条,在监区实际管理中很多是更加细化的工作。而这些细化的工作就缺乏标准化的流程和制度。笔者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同在一个分监区,两个生产小组生产同样的产品,一个小组的生产效率及质量都长期远远的高于另一个小组。在和生产效率高的小组管理民警交流之后,了解的他的生产管理流程及制度,小组生产中把握好人、机、物、法、环,这五个要素,加强责任制,这样就能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另一个小组管理民警,对小组的管理思路不清导致组内生产秩序长期混乱,责任分散,造成产品质量严重不合格,效率低下。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由于在管理中缺乏细化的标准化管理制度,而只能依靠每个民警的个人素质。如果监区将管理好的小组的管理经验制度化、标准化推行到整个监区,那么就可以降低一线民警的管理难度,极大的提高管理效率。在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将一些在监区管理实践中证明有效的教育方式或管理制度整理出来,作为整个监区常态化标准化的执行标准。

(三) 控制服刑人员劳动时间,明确劳动目的。

劳动改造,劳动是手段改造才是最终的目的。监区的管理者需要平衡好劳动与改造这两个方面,明确劳动和教育改造并不是冲突的而是有着共同的目的。一次和监区一名民警交谈,他和我说起他呆过几个监区,不同的监区领导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监区领导重教育改造而有的监区领导重生产劳动。这些监区领导的看法都存在一定问题他们都割裂的劳动改造的概念,忽视了劳动是改造的手段之一。当然这也是受当前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对监区工作的评价指标等,不可否认在监区在这一问题上是无法做根本的解决,这需要在更高层面上的制度改革。笔者所在监区的教导员面对过分重视监狱经济效益指标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监狱的首要任务到底是什么?”当然,也存在一些监区管理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肆意违法省局及监狱的规定,擅自延长服刑人员的劳动时间。监区管理者要有保障服刑人员权益的意识,要明确监狱的最终目的是改造,而劳动只是改造的手段是为改造而服务的。

(四)以人为本,强化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的核心价值就是坚决执行制度,以制度保障服刑人员的合法利益和监狱的改造服刑人员的目的,它体现的是一种公平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文化以“情”为特质。监区的管理模式,应当以理性精神为准则,纳情于理,移情于法,以建立“情、理、法”相统一的管理模型。实际上,任何管理都应当是三者统一。人文关怀作为一种监区管理方式,应体现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从监狱制度规章的建立到实际对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的实施,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民警在实际工作中,要尊重服刑人员的人格,把服刑人员所思、所想作为民警管理决策的一个信号。监区要鼓励服刑人员在改造的同时,向创新发展,鼓励他们在为监区的各项管理施展才智,并使之成为服刑人员的自觉行动。在实施人性化管理中要区分几个概念,首先人性化不同于人情化,人性化管理与人情化管理,这两种管理理念有质的区别。一般意义上讲,“人情化”管理是一种陈旧的管理理念。人情化管理实际上是一种无原则的管理。而人性化管理不具有排外性,它的执行过程不以管理者好恶程度而改变,在选择人才上不以个人意志而改变,充分尊重服刑人员个性自由化。因此,人性化管理是优于人情化管理的理念,但在我国,人性化的管理常常被扭曲,很多人对二者的区别也没有弄清楚。其次人性化不能混同于自由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性化管理,是以严格的规章制度为前提,使管理更增加人情味儿,从而使服刑人员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使服刑人员从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学会尊重他人,符合社会规范。其实质是更多地考虑人性的特点,体现柔性的一面。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放松执行制度的尺度,也不是可以对管理制度钻空子、打折扣。恰恰相反,只有严格的管理,才是对以人为本的最好诠释。管理人性化,绝不是自由化。如果只片面强调人性化,而放松了法律制度执行和对服刑人员的制约,监区管理将会一片混乱。监区管理者要明确人性化管理的内涵,不断提高监区管理的人性化,为服刑人员的创造良好的改造环境。

(五)优化监区管理结构,提高民警的执行力。

当前科学的管理组织追求扁平化,提高行刑终端的执行力,是监区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对于监区二级和三级化管理,在理论层面存在争论,在在实践层面中一些监狱也采用了监区二级化的管理模式。笔者所在监区采用的是传统三级化管理模式,在监区三级管理模式下存在一定的弊端。所谓三级管理模式就是监区管理层级由副警长、警长、监区领导三级构成。一般监区领导的管理政策和意图都需要通过警长传达副警长最终再到普通民警具体来实施。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一些民警缺乏执行力,而管理层级过多造成民警的责任分散,监区的一些管理措施就很难最终得到落实,而监区领导又不便于直接进行管理,这样容易造成管理秩序的混乱。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解决。其一,简化监区管理结构,明确民警职责范围。简化监区管理结构是明确民警职责的基础,如果管理结构过于复杂就很难做到责任明确而且造成一线民警管理权限的丧失。实行二级管理模式,可以减少管理层的责任分散,降低制度传递之间的变形,同时可以让每一名民警按照责任制范围独立拥有管理权,实现民警有效管辖,强化各级的执行力。其二,加强对民警的考核制度,提高民警执行力的意识。一些民警缺乏执行力也和监区对民警的考核有关,比如监区存在一些民警在一线管理中不作为,只要不造成恶性违规,一般是不会受到处罚的,即使受到处罚也是相对较轻,这也和监区管理人情化不规范化有关。要强化民警执行力必须加强对民警的考核,这样才能督促民警都能够有效的执行监区的政策。

(六)加强集体意识教育,强化民警团队协作精神。 任何一项好的制度最终都需要人去执行,而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独立于他人之外存在,每一个监区良好的运行,都需要一个民警团队共同的协作。因此,监区内民警的团队精神尤为重要。强化监区民警的团队意识,首先是要加强民警之间的相互了解,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信任于合作。监区领导应在不影响工作的基础上,为监区民警提供交流了解的条件,如组织一些拓展活动等。其次要加强对民警的思想教育,改变传统观念,以在理念上让服刑人员受到科学良好的教育为前提,在成果上以降低服刑人员再犯罪率为最终目标。放弃个人自私的想法,使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智慧和监区科学化的管理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第五篇: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之六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下)

1. 我国法学教育和法治专门人才培养,需要由过度重视法律实践型职业教育向重视法学研究型专业人才教育转变。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2. 业务工作能力是指对一个人在从事某项专项业务工作或担任一个职位所具备的一组标准化的履职要求。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3. 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是个人的思想观念、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技能的综合表现。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4. 法治队伍业务工作能力是指法治工作者从事法治专门业务工作时的错误率来判断的。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5. 法治工作的三大任务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第二部分 ;单选题

1. 能力通常反映一个人能够发挥出来的力量,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能力的组成部分?( ) A. 本能

B. 潜能

C. 才能

D. 势能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2. ( )是法治工作的本质属性,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是法治工作的神圣职责。 A. 人民性

B. 公正性

C. 政治性

D. 公益性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3. 根据本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上重点加强( )建设。 A. 立法队伍

B. 行政执法队伍

C. 司法队伍

D. 以上都是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4.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法治工作的三大建设?( ) A. 平安建设

B. 法治建设

C. 德治建设

D. 队伍建设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5. 影响和决定法治工作能力的因素包括司法机关的自身因素和( )。

A. 政府的重视程度

B. 党中央的政策支持

C. 社会的法治环境

D. 社会的道德水平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6. 修身养性即道德修养,是个人在( )等方面,自觉进行学习、磨练、涵育和陶冶,以及经过长久努力所达到的某种能力和素质。 A. 政治

B. 道德

C. 学识

D. 以上都是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7.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牢固树立坚持( )至上。 A. 党的事业

B. 人民利益

C. 宪法法律至上

D. 以上都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8. 法治工作的能力是一种社会活动能力,具有( )。 A. 规制性

B. 程序性

C. 客观性

D. 以上都是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9. “政治思想工作”、“思想工作”这两个概念是( )提出的。 A. 斯大林

B. 列宁

C. 马克思

D. 毛泽东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0. 根据本讲,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要更加注重职位导向和( )导向。 A. 就业

B. 学术

C. 公益

D. 政治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第三部分 ;多选题

1. 做好法治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需要遵循以下这些原则?( )

A.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 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C. 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

D. 身教与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

E. 耐心说服教育与严格的组织纪律相结合的原则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分析: 2. 根据本讲,下列属于法治工作队伍建设重点内容的有( )。 A. 思想政治建设

B. 组织建设

C. 职业道德建设

D. 人事管理 E. 监督与督察工作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分析: 3. 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新形势下法治工作人员提升业务能力提出的要求包括( )。

A. 提升法治队伍业务工作能力要与保持共产党先进性的教育活动相结合

B. 提升法治队伍业务工作能力要与“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治活动相结合

C. 提升法治队伍的业务能力要与“开门大接访”活动相结合

D. 提升法治队伍业务工作能力要与政治建队相结合

E. 提升法治队伍业务能力要与专门化职业教育训练相结合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分析: 4. 根据本讲,法治工作队伍的优良作风是( )。 A. 恪尽职守

B. 忘我奉献

C. 秉公执法

D. 不怕牺牲

E. 勇往直前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DE 答案分析: 5. 根据本讲,工作能力包括( )。 A. 智力

B. 本能 C. 潜能

D. 才能

E. 技能

您的答案:BCDE 正确答案:BCDE 答案分析:

上一篇:发言稿企业文化范文下一篇:公安派出所条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