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好提高差生数学成绩的“三部曲”

2022-09-12

如何提高差生的数学成绩,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它仍是我们数学教师要研究的主要课题, 也是摆在每个数学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笔者从教十余年来, “如何提高差生的数学成绩”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 笔者总结出要提高差生的数学成绩, 应奏好以下三部曲:

第一部曲: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 也即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那么, 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

1、让教师作为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引路人”。

从整体上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 教学成为一种:“我讲, 你听;我问, 你答;我写, 你抄;我给, 你收”的简单链接, 教代替了学, 学生是被教会, 而不是自己学会, 更不用说会学了。在教学中教师应是教学路上的“导游”, 学生是“游客”, 而教材仅是“旅游景点”;教师要做教学中的“有心人”, 应通过深入挖掘教材、高效的驾驭教材, 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 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从个体上说, 教师要主动与差生亲近, 探寻差生的病根, 才能药到病除。总之, 教师若是能够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 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 使师生心心相印, 肝胆相照。这样, 教学就会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造性、最激动人心的“精神解放运动”。

2、让兴趣作为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推进剂”。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激发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心理, 培养学习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 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 教师可让学生“跳一跳, 就能摘到桃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 引起认知冲突, 引发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习思考, 并提出新质疑, 自觉去解决, 从而逐渐消除心理障碍。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利用好数学素材,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爱听趣人趣事, 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内容讲述数学发展史上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理论经历的沧桑等, 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 又能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学习其中的精神。

第二部曲: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学会共同生活, 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那么,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又如何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呢?

1、构建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 营造浓厚的合作学习氛围, 搭建师生合作学习的平台。

合作学习是目前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机会, 为学生多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以丰富多样的有效载体让学生发挥自身潜能, 消除顾虑, 解除传统思想的束缚, 发挥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畅所欲言, 展示自身特长, 在学习中团结协作, 促进学习成员之间取长补短, 相互促进。

2、善于设疑引导, 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通过设置恰当的问题,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用设置疑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无限的空间自由驰骋, 促使学生主动的投入学习。我在教学中注重鼓励学生在课上质疑, 鼓励他们给自己、给同学、给老师提问题,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思维和认识上有所创新, 能力有所提高。在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中, 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沟通能力都有所改善。特别是在争论和冲突中, 学生不得不结合不同的意见, 重新思考自己的结论, 从而促进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探究活动中。

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时, 需要教师精心设置悬念, 使学生产生自己解答不了, 或者自己得出结论确定不了是否准确, 急切与别人交流, 听取别人意见的欲望, 在这种情况下就促使学生恰到好处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情境, 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状态。在教学“第三章图形认识初步”时, 我首先布置学生积攒了很多漂亮的图形, 教师必须把每个学生搜集的图形加以整理、分类, 在教学中分类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提高学生的兴趣, 并总结千姿百态的图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空间, 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建筑施工是怎样拉出笔直的参照线的?怎样制作一个五角星?怎样设计一个产品包装盒?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掌握更多的几何图形知识, 这些问题一经提出,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大大提高了对第三章的知识的学习兴趣, 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合作交流变成了学生的最大愿望, 讨论交流非常活跃。在此过程中, 教师深入到学生中, 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参与其中, 同时关注学生合作的进程, 了解各组合作的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 及时点拨, 适时调整。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开展讨论, 然后我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 与学生探讨广场铺设的方砖为五边形、六边形时怎样计算需要的方砖数量, 让学生了解等边图形的特点的方法, 同时又拿出男同学的足球, 让学生回答一共由多少个六边形和多少个五边形组成的?从而让学生在师生和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中初步掌握多边形的一些特征, 同时使学生意识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存在, 意识到几何不仅是一门数学课程, 而是很多课程的基础。同时列举出例子, 告诉同学要成为一名建筑师、制造汽车、制造飞机等都需要掌握大量的几何知识, 让学生认识到学好几何图形特征的重要性。

第三部曲:引导学生学会反思

在解决问题中反思, 掌握方法: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必经之路, 学生解决问题时, 往往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反思, 没有对解题过程进行提炼和概括, 只是为完成任务而解题, 导致解题质量不高, 效率低下。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整理思维过程, 确定解题关键, 回顾解题思路, 概括解题方法, 使解题的过程清晰、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

在集体讨论中反思, 形成概念。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为讨论和交流, 可以了解同伴的理解, 有利于丰富自己的思考方法, 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 增强迁移能力。概念形成的关键是重视意义建构过程, 而不仅仅是单调记忆, 所以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讨论、争辩, 来促进个人反思, 实现自我创新。

在回顾知识时获取反思, 提炼思想:在教学活动中, 我们教师比较注重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合作探究, 主动获取知识。其实,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 学生总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景来决定解题方法, 这种方法受具体情景制约的, 如果不对它进行提炼、概括, 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就有局限, 不易产生迁移。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获取知识后反思学习过程, 引导他们在思维策略上回顾总结, 分析具体解答中包含的数学基本方法, 并对具体的方法进行再加工, 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数学思想。

在分析解题方法中反思, 体验优势: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答案, 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 作业中经常出现解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逻辑混乱、叙述冗长、主次不分等不足, 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 也是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现。因此,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方法的优劣, 优化解题过程, 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这一评价过程, 开阔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开端、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 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

在寻找错误成因中反思, 享受成功: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 忽视对结论的反思, 满足于一知半解, 这是造成作业错误的重要原因。结果常常出现不符合实际, 数据出错等现象, 特别是一些“隐性错误”发生频率更高。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 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角度来剖析作业错误的原因, 给学生提供一个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机会, 使学生在纠正作业错误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 理解基本概念, 指导学生自觉地检验结果, 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

上一篇:人力资源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思考下一篇:湿法磷酸净化技术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