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请抚恤金的报告

2022-12-07

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根据自身的需求,编写出格式正确、逻辑合理的报告,已经成为生活与学习的常见流程。该怎么样写出适合自身工作实际的报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申请抚恤金的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关于申请抚恤金的报告

关于申请办理XXX同志一次性抚恤金及丧葬费的

XXX人社局:

兹有我单位退休人员XXX,男,X族,生于XXX年XX月X日,家住XXX,XXX年X月参加工作,XXX年X月退休。该同志于XXX年XX月XX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现特向上级申请办理该同志一次性抚恤金及丧葬费,望及时给予办理为盼!

XXX同志家庭成员情况如下:

长子:XXX,X,X依族,XXX年XX月XX日出生,现XX务工;

次子:XXX,X,XX族,XX年X月X日出生,现在XXX工作; 特此申请

单位XXXXX XXX年X月X日

第二篇:关于调整工伤人员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 供养亲属抚恤金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调整工伤人员伤残津贴、生活护理查费和 供养亲属抚恤金有关问题的通知 找

作者:

日期:2011-10-18

点击数:2465

来源:

皖人社秘〔2011〕314号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

为保障因工致残人员和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的基本生活,综合考虑全省职工平均工资及生活费用变化等因素,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安徽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全省工伤职工的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进行调整。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调整对象

2010年12月31日前发生工伤,享受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的工伤职工以及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

二、伤残津贴调整标准

享受伤残津贴的一至四级工伤职工,按照伤残等级每人每月分别增加:一级伤残210元,二级伤残200元,三级伤残190元,四级伤残180元。

享受伤残津贴的五至六级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按每人每月分别增加120元、100元进行调整。

三、生活护理费调整标准

生活护理费调整为:2010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护理费待遇率。

四、供养亲属抚恤金调整标准

配偶每人每月增加80元,其他供养亲属每人每月增加60元。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元。

调整后的供养亲属抚恤金,人均抚恤金低于统筹地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20%的,按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20%计发。

五、费用来源

参加工伤保险并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或原由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的享受生活护理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人员,此次调整增加的部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五至六级伤残人员的伤残津贴调整增加部分,由用人单位支付。

六、其他

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以省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为准。 此次待遇调整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

此次待遇调整工作,由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实施,并于2011年11月底前落实到位。各地如在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及时反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本通知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九日

第三篇:民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伤残抚恤人员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布单位】民政部 国家档案局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10-03-17 【生效日期】2010-03-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民政部

民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伤残抚恤人员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档案局,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档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档案局:

为了加强伤残抚恤人员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伤残抚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民政部、国家档案局制定了《伤残抚恤人员档案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民政部 国家档案局

二○一○年三月十七日

伤残抚恤人员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规范因战、因公、因病伤残抚恤人员档案的管理,服务伤残抚恤业务工作,保障伤残抚恤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及《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伤残抚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伤残抚恤人员档案是指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行政公署民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审查、审核、审批新办、补办评定残疾等级和调整残疾等级工作中,以及办理伤残抚恤关系的转移、发放抚恤金工作中形成的,以伤残抚恤人员个人为单位整理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和形式的历史记录。

伤残抚恤人员档案是民政专业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民生档案范畴。

第三条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伤残抚恤人员是指《伤残抚恤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的因战致残、因公致残或者因病致残的伤残人员。

第四条第四条 伤残抚恤人员档案工作由民政部统一领导,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行政公署民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分级负责,在业务上接受上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第五条 伤残抚恤人员档案本着方便管理和利用的原则,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者拒绝归档。伤残抚恤人员档案的具体集中存放地点由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规定。

第六条第六条 伤残抚恤人员材料的归档要求:

(一)归档的材料必须齐全完整、图文清晰。(归档范围见本办法附件一);

(二)归档材料应当在相关手续办理完毕后20个工作日内归档。

第七条第七条 在新办、补办评定和调整残疾等级工作、以及办理伤残抚恤关系转移、发放抚恤金工作过程中形成的电子文件,应当按照《电子文件归档和管理规范》(GB/T 18894―2002)要求进行整理归档,重要的电子文件应当同时打印出纸质文件一并归档。

第八条第八条 伤残抚恤人员归档材料按照一人一档的原则进行整理。具体整理方法可以参考本办法附件二,也可以由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自行规定。

第九条第九条 伤残抚恤人员档案保管期限为100年。保管期限从当事人初次认定或者申请材料形成之日起的次年1月1日开始计算。

伤残抚恤人员档案保管部门应当对保管期限届满的伤残抚恤人员档案进行价值鉴定,对有继续保存价值的可以延长直至永久。

第十条第十条 伤残抚恤人员档案应当放入坚固的、防火、防潮的档案库房进行管理,库房内应设置空调、去湿、灭火等设备。

库房的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尘、防高温等设施和安全措施应当经常检查;要保持库房的清洁和库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伤残抚恤人员档案的利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各级民政部门因自身工作需要可以利用伤残抚恤人员档案;

(二)各级政府监察、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单位因公务需要可以利用伤残抚恤人员档案;

(三)经伤残抚恤人员档案保管机构主管领导批准,办理相关手续后,伤残抚恤人员可以利用与自身相关的伤残抚恤档案;

(四)经伤残抚恤人员档案保管机构主管领导批准,有关单位、组织或个人因工作需要,办理相关手续后可以利用伤残抚恤人员档案;

(五)查阅档案严禁损毁、涂改、抽换、圈划、批注、污染等。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伤残抚恤人员档案应当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管理。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伤残抚恤人员档案集中存放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在伤残抚恤人员档案保存至该伤残抚恤人员死亡5年后,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

伤残等级为一至四级的伤残抚恤人员死亡后,其遗属仍享受相关待遇的,伤残抚恤人员档案集中存放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将该伤残抚恤人员档案保存至其遗属停止享受相关待遇,然后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伤残抚恤人员档案的鉴定销毁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伤残抚恤人员档案保管部门对保管期限届满的档案要进行价值鉴定,对无保存价值的予以销毁,但伤残抚恤人员档案目录应当永久保存。

(二)对销毁的伤残抚恤人员档案应当建立销毁清册,写明销毁档案的时间、种类和数量并永久保存。

(三)伤残抚恤人员档案保管部门应当派人监督伤残抚恤人员档案的销毁过程,确保销毁档案没有漏销或者流失,并在销毁清册上签字。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商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本办法实施细则。

附件一

伤残抚恤人员材料归档范围

一、 在新办评定残疾等级工作中形成的下列材料归入伤残抚恤人员档案:

(一)申请人书面申请书;

(二)申请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或者户口簿复印件;

(三)申请人单位(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书面意见;

(四)致残经过证明;

(五)医疗终结后的诊断证明;

(六)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出具的《受理通知书》;

(七)《评定伤残等级审批表》;

(八)残疾等级医学鉴定意见;

(九)公示材料;

(十)评定残疾等级决定书副本;

(十一)伤残人员证件(含《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人民警察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公务员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战因公伤残人员证》)复印件;

(十二)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出具的《不予评定残疾等级决定书》副本。

二、 在补办评定残疾等级工作中形成的下列材料归入伤残抚恤人员档案:

(一)申请人书面申请书;

(二)申请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或者户口簿复印件;

(三)申请人单位(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书面意见;

(四)申请人因战因公致残档案记载或者原始医疗证明;

(五)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出具的《受理通知书》;

(六)《评定伤残等级审批表》;

(七)残疾等级医学鉴定意见;

(八)公示材料;

(九)补办残疾等级决定书副本;

(十)伤残人员证件(含《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人民警察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公务员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战因公伤残人员证》)复印件;

(十一)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出具的《不予评定残疾等级决定书》副本。

三、 在调整残疾等级工作中形成的下列材料归入伤残抚恤人员档案:

(一)申请人书面申请书;

(二)申请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或者户口簿复印件;

(三)申请人单位(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书面意见;

(四)原评定残疾等级的证明;

(五)申请人认为残疾情况与原残疾等级明显不符的医疗诊断证明;

(六)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出具的《受理通知书》;

(七)《评定伤残等级审批表》;

(八)残疾等级医学鉴定意见;

(九)公示材料;

(十)调整残疾等级决定书副本;

(十一)调整后的伤残人员证件(含《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人民警察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公务员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战因公伤残人员证》)复印件;

(十二)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出具的《不予调整残疾等级决定书》副本。

四、 伤残抚恤工作中形成的下列材料也归入伤残抚恤人员档案:

(一)《伤残人员换证、补证申报审批表》;

(二)伤残人员死亡证明;

(三)注销伤残人员证件的决定书副本及备案材料复印件;

(四)撤销伤残抚恤待遇材料:

1.撤销伤残抚恤待遇决定书(复印件);

2.因伪造、变造《残疾军人证》而由民政部门收回的《残疾军人证》原件。

(五)其他应归档材料。

五、 残疾军人退役或者向地方政府移交以及伤残人员跨省转移伤残抚恤关系过程中形成的下列材料归入伤残抚恤人员档案:

(一)转入伤残抚恤关系申请书;

(二)有关伤残证件的变更栏一页的复印件;

(三)有关残疾情况复查材料;

(四)转出伤残抚恤关系申请书;

(五)《伤残人员关系转移证明》;

(六)其他应归档材料。

六、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伤残抚恤关系转移材料归入伤残抚恤人员档案的范围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规定。

七、 发放抚恤金过程中形成的下列材料归入伤残抚恤人员档案:

(一)在国内异地居住的,每年由居住地公安机关出具的居住证明;

(二)在港、澳、台定居或出国定居的,每年由我国驻外使领馆(或我国驻外使领馆认证的当地公证机关)出具的居住证明;

(三)其他应归档材料。

附件二

伤残抚恤人员材料的整理方法

此方法以伤残抚恤人员个人为单位,一人一卷。

按本办法《附件一:伤残抚恤人员材料的归档范围》的顺序排列每卷内材料:

卷与卷之间按照形成时间顺序排列。形成时间顺序以当事人初次认定或申请材料形成之日为准。

在每卷档案内首页上端的空白处(或者档案封套和档案袋的封面)加盖归档章,并填写有关内容。归档章设置全宗号、、室编卷号、馆编卷号等项目(式样见附图1)。

按室编卷号的顺序,为每一卷伤残抚恤人员档案编制归档文件目录,置于卷内首页之前。归档文件目录设置序号、责任者、文号、题名、日期、页数、备注等项目(式样见附图2)。

每卷档案及其归档文件目录应当以无酸纸套或者档案袋等有利于保管和利用的方式加以固定。

按照室编卷号的顺序将每卷档案依次装入档案盒并填写档案盒封面、盒脊和备考表的项目。档案盒封面应当标明伤残抚恤人员档案集中存放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名称和伤残抚恤人员档案名称(式样见附图3)。档案盒盒脊设置全宗号、、起止卷号和盒号等项目(式样见附图4)。备考表置于盒内,说明本盒文件的情况,并填写整理人、检查人和归档日期(式样见附图5)

编制伤残抚恤人员档案目录应符合以下要求:

每年形成的伤残抚恤人员档案必须编制目录。目录设置馆编卷号、室编卷号、姓名、伤残人员证号、备注等项目(式样见附图6)。

每年的档案目录加封面后装订成册,一式三份,并编制目录号。档案目录封面设置全宗号、机构名称、目录号、、编制机关、编制日期等项目(式样见附图7)。

注:归档章、档案盒封面、档案盒盒脊式样的规格参考《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22――2000)规定的相关式样的规格,归档文件目录、备考表、伤残抚恤人员档案目录、伤残抚恤人员档案目录封面用纸幅面尺寸采用国际标准A4型(长×宽为297mm×210mm)。

附图1 归档章式样

(全宗号) () (室编卷号) (馆编卷号)

填写说明:

1.全宗号:填写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编制的代码。

2.:填写本卷的所属,以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3.室编卷号:填写伤残抚恤人员档案集中存放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编制的卷的排列顺序号,从“1”开始编制。

4.馆编卷号:填写档案移交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时按进馆要求编制的卷的顺序号。

附图2 归档文件目录式样

归 档 文 件 目 录

序号 责 任 者 文号 题 名 日 期 页 数 备 注

填写说明:

1.序号:填写文件的排列顺序号。

2.责任者:填写制发文件的组织或个人,即文件的发文机关或署名者。

3.文号:填写文件的发文字号。

4.题名:填写文件标题。没有标题的,可自拟标题。

5.日期:填写文件的形成时间。

6.页数:填写每份文件的页数。文件中有图文的页面为一页。

7.备注:填写文件需说明的情况。

附图3 档案盒封面式样

(×××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名称)

伤 残 抚 恤 人 员 档 案

填写说明:

×××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名称:填写伤残抚恤人员档案集中存放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全称。

附图4 档案盒盒脊式样

全宗号

年 度

起止卷 号 室编

馆编

盒 号

填写说明:

1.全宗号:填写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码。

2.:填写本盒内档案所属的,以四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公元纪年,如1978。

3.起止卷号(室编):填写盒内第一卷档案和最后一卷档案的室编卷号,中间用“――”号连接。

4.起止卷号(馆编):填写盒内第一卷档案和最后一卷档案的馆编卷号,中间用“――”号连接。

5.盒号:填写档案盒的排列顺序号,在档案移交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时按进馆要求编制。

附图5 备考表式样

备 考 表

盒内文件情况说明

整理人:

检查人:

年 月 日

填写说明:

1.盒内文件情况说明:填写盒内文件的密级、破损、修改、补充、移出、销毁等情况。

2.整理人:填写整理本盒档案的人员姓名。

3.检查人:填写检查本盒档案整理情况的人员姓名。

附图6 伤残抚恤人员档案目录式样

伤 残 抚 恤 人 员 档 案 目 录

馆 编

卷 号 室 编

卷 号 姓 名 伤残人员证号 备 注

填写说明:

1.馆编卷号:填写档案移交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时按进馆要求编制的卷的顺序号。

2.室编卷号:填写伤残抚恤人员档案集中存放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编制的卷的排列顺序号,从“1”开始编制。

3.姓名:填写伤残抚恤人员的姓名。

4.伤残人员证号:填写伤残抚恤人员的《伤残人员证》的号码。

5.备注:填写需要特别说明的其他情况。

附图7 伤残抚恤人员档案目录封面式样

伤残抚恤人员档案目录

全宗号:

机构名称:

目 录 号:

年 度:

编制机关:

编制日期:

填写说明:

1.全宗号:填写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码。

2.机构名称:填写伤残抚恤人员档案集中存放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名称。

3.目录号:填写该目录的排列顺序号。

4.:填写该目录的形成。

5.编制机关:填写该目录的编制单位。

6.编制日期:填写该目录的编制时间。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内务部优抚局关于参加行政机关工作的技术人员牺牲、病故抚恤问题的复函

【发布单位】内务部 【发布文号】内优字第323号 【发布日期】1957-07-13 【生效日期】1957-07-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内务部优抚局关于参加行政机关工作的

技术人员牺牲、病故抚恤问题的复函

(内优字第323号1957年7月13日)

江苏省民政厅:

1957年5月31日你厅优抚局优--(57)字第272号函收到。关于参加行政机关工作并且列入行政编制的技术人员牺牲、病故的抚恤问题,查内务部1956年4月12日内优(56)字第153号给云南省民政厅并抄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的批复第5点规定“参加行政机关工作的技术人员牺牲、病故的抚恤标准,可由本单位按照技术人员的技术等级比照相当的行政工作人员的等级予以抚恤”的原意见,抚恤金由家属所在地的县、市人民委员会发给。至于如何比照行政人员等级予以抚恤,应由死者所在单位确定,并在所发牺牲、病故证明书上注明。因为各部门的技术人员等级并一致,也不能只凭工资多少比照行政级别确定等级。水利部技术人员邢汝模同志应当比照行政人员那一级予以抚恤,可函请其所在部门提出意见。

此复。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办抚恤金需要的手续

1、死者亲属向死者单位写的书面申请;

2、死者单位向教科局写的报告;

3、死者的火化证明(火化发票、火化证);

4、死者生前最后一个月工资发放清单;

5、户籍注销证明;

6、遗属是否购买社保的证明;

7、审批表(一式四份)。

上一篇:关于孝道的理解和感悟下一篇:关于实行党务公开工作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