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护理案例分析

2022-06-22

第一篇:安全护理案例分析

护理安全案例分析

2.药物剂量查对失误 案例:

一名1岁的患儿因呼吸道感染在一家医院治疗,医生的医嘱是庆大霉素一支,1/4肌注,护士边打针边同熟人说话,把一支全部注射了,拨针时才记起出问题,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到北京同仁医院去治疗,好在患儿没有留下后遗症。这名护士被医院除名了。

3.病人姓名、床号查对失误

案例①:

某护理人员将本该给甲产妇用的催产素注射到同病房的乙产妇身上,结果造成了乙产妇子宫强直性收缩,使胎儿室息死亡。还有一护士将本该给肺内感染患者注射的青霉素用到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身上,造成后者过敏性休克死亡。

案例②:

湖北襄樊一家医院就曾发生错抱婴儿案。两产妇住进了同一家医院待产,又于某日同时各生下一名男婴。护理人员疏忽,结果将甲的婴儿给了乙,乙的婴儿给了甲。 l周后,两位产妇分别抱着对方的孩子出了院。12年后,甲抱回去的孩子生了重病,需要输血,一查血型,才发现孩子的血型不符合遗传学规律。甲的丈夫对此产生了怀疑,认为其妻对已不忠实。与他人有了外遇.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血型不符”的孩子。甲有口难辩,遂找到孩子出生的医院,要求查对原始材料。幸亏该医院很正规,原始资料保存完整,通过核对产妇的指纹等确认该该子不是甲所生,并根据甲提供的线索找到了乙,真相终于大白。

(二)执行医嘱不严格

1.盲目执行错误医嘱

当医生医嘱出现错误时,护理人员有责任在执行医嘱前的查对过程中发现错误.并请医生及时纠证。反之,如果医生医嘱错误,护理人员也未认真查对就执行了错误的医嘱,则对此发生的不良后果,医生要负主要责任,护理人员也将负次要责任。即护理人员要负没有发现或指出医嘱之错误的责任。有人认为这样对护理人员是不公平的:医生医嘱正确,护理人员执行错误要负责任;而医生医嘱错误,护理人员只是按医嘱办事,却仍然要求担责任,显然对护理人员要求太严了。事实上,医院管理制度中之所以要作出这样的规定,就是要护理人员严格把好治疗施行这最后一关。医生的医嘱是写在病历上或处方上的,错误再多,因其并未直接进入人体.所以并不会直接给患者带来伤害;反之,护理人员因其工作直接和病人接触,稍有疏忽、即可对病人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说护理人员比医生的责任更加重大。然而,有些护理人员却意识不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凡事不动脑筋,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医嘱错我也错的事情时有发生。

案例:

某病员因截肢术后伤口疼痛,夜间无法入睡而请经治医生给予解决,医生下达医嘱:“25%硫酸镁l00毫升静脉注射,一日二次”。按照用药常规,静脉注射时应使用2.5%的硫酸镁,而不该是25%,医生疏忽,将2.5%错写成了25%,而护理人员也末发现其中的错误,照样给患者静注了25%硫酸镁,结果药液尚未注完,患者就出现了颜面苍白,脉搏变缓,还没来得及抢救,患者即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2.执行医嘱错误

对于医嘱中的错误,护理人员有责任发现并做到不执行;反之,对于正确的医嘱,护理人员则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地执行,容不得半点马虎。然而,实践中这种不能正确执行医嘱的情况却依然存在。

(1)执行医嘱失误

由于有些护理人员工作疏忽,将医嘱中的药物剂量或名称看错,或将用药途径看错,将肌肉注射误认成是静脉注射,将静脉点滴误认为是静脉推注。将口服误认为是肌肉注射等等情况都有发生。如:某病人因呕吐腹泻致数日造成体内钾大量丢失,急需补钾。医生下达医嘱:“15%氯化钾10毫升加0.9%氯化钠许射液500毫升静脉点滴”。可是该护理人员认为静冰点滴和静脉推注没什么大区别。反正都是进入静脉,早进晚进都一样,于是,在氯化钠点滴过程中,将10毫升氯化钟一次注入(实则起到了静脉推注的效果)。结果病人心跳骤停死亡。 (2)擅自改变医嘱

某些护理人员为图自己省事,将医嘱中的静脉推注用药改为静脉点滴,影响了药物正常效应的发挥;也有的护理人员将医嘱中分次执行的脱敏疗法改为一次执行,结果造成病人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除了擅自改变用药途径之外,有的护理人员还自恃工作经验丰富,竟然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自行施治。例如,某腹部外伤患者夜间出现腹痛加剧,家属找到值班护士,护士认为病人不会有什么大问题。遂自行给予杜冷丁50毫克肌肉注射.病人用药后疼痛感减轻,认为病情缓解,可第二天发现该患者已肠穿孔,并出现—系列腹腔感染的症状,最后丧失了手术时机。感染性休克而死。

(三)不认真执行技术操作规程 1.静脉穿刺输液时忘松止血带

一名护士给一蛛网膜下腔出血且意识处于模糊状态的病人静脉注射葡萄糖注射液时,穿刺成功后护士忘记解下止血带而直接静脉推注。药液推完后,护理员仍未想起解开止血带,待5个小时之后被发现,病人的左上肢已出现青紫肿胀,幸而抢救及时,才避免了肢体组织的坏死。

2.洗胃操作不当造成胃穿孔

如某女青年因失恋而服用了大量度安定,同事发现后急送医院抢救。医嘱立即洗胃。但由于从事洗胃操作的护士未认真记录出入量,出量少、入最多,病人感觉腹胀.疼痛难忍,并吸出血性液体。经剖腹探查,发现病人因胃内张力过大而出现了急性胃扩张破裂。

一名护士在给一位70岁的男性患者提供早餐鼻饲营养液时,误将营养液滴入了留置于患者气管的管道,待发现有误时,营养液已进入患者肺内200ml,患者窒息死亡。 3.灌肠造成肛管、直肠烫伤

(四)护理工作不负责任 1.擅离职守

护理人员在值班时间擅自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病人出现紧急情况时到处找不到人,因此而延误病人抢救的情况时行发生。

(1)护士不坚守特护岗位

对于特护病人来说,病情随时都可能出现紧急变比,所以,在特别护理工作的护士应当一分一秒都不离开岗位,否则就可能出现差错或事故。如对一烧伤病人,为了防止高营养放在开放条件下被污染,而采用氮气加封闭输液装置。在准备更换液体时,护士离开特护岗位,致使气体进入体内,造成病人气体栓塞死亡。

(2)护理人员在岗时间不忠于职守

有些护理人员在值班时间内不是经常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而是凑在一起打扑克、织毛衣、谈天说地,甚至关上门,躲在值班室里睡大觉。遇到病人家属来找时,又往往极不耐烦,不是埋怨家属,就是责怪患者,不能及时对病人的情况进行观察和了解,以致常延误诊治,一级护理制度每半小时巡视一次。

2.不仔细观察病情

如某孕妇因高血压妊娠中毒症而住进医院。入院1周后患者段现恶心、头晕。医嘱:冬眠灵1号2毫升肌肉注射。护士于当天下午执行了医嘱。晚8时左右,病人症状仍末缓解。再次用冬眠灵 l号2毫升肌肉注射,以后病人入睡。夜间护士曾一次巡视病房,均以为病人是正常入睡,并末走近床边听听呼吸,摸摸脉搏。次晨6时该护士去病房发药时,才发现病人口唇、面部及四肢青紫,牙关紧闭、心跳、呼吸全无。

案例:一位69岁的女性住院患者在静脉输液时死亡,究其原因发现输液管与静脉留置管分离、脱节,大量血液从静脉留置管流出,医护人员立即将患者移往ICU,但患者终因失血过 多死亡。

(五)对神志不清的患者、行动不能自理的患者、小儿患者,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发生患者坠床,造成身体外伤,各种引流管及静脉动输液管脱出,气管切开病人套管脱出堵塞。

(六)遗忘对危重患者的特殊处理。骨折全麻病人保暖被烫伤。湖北省医院恒温箱断电,两患儿脑瘫。

(七)特殊病人护理失误。儿童医院、精神病院,实行封闭式管理,患者受到伤害或者伤害了别人,医院应承担全部责任。

二、做好护理安全,防范护理纠纷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是人员因素:主要指由于护理人员素质或数量方面的原因不能保证工作基本要求而给患者造成的不安全影响或隐患。

人员素质数量

二是技术因素:主要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或协作能力不强等原因对患者安全构成威胁。

技术水平低

经验不足

协作能力不强

第二篇: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

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医疗护理日趋复杂,各种影响因素越来越多,患者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护理的同时也面临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如诊疗技术、心理、环境、药物等因素,如何消除护理安全隐患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护理人员面前的问题。安全的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提高护理安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也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标准。

1 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

1.1 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识教育,长期以来医疗传统习惯使护士工作处于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护士只重视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在实际护理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忽视证据的收集和管理。

1.2 护士的综合知识水平偏低 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大多是年资低、学历低,导致技术操作熟练度低,经验不足,都可能对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随着新技术、新项目的大量引进与发展,护理工作中技术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服务内容越来越多,不仅对护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而且可能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方面的风险加大,从而影响护理安全知识不断的更新。

1.3 护理职业的特殊性 护士在很多时候是一人值班,许多护理行为只有护士和病人参与,所有的谈话和操作不可能都叫病人签字或知情,护理操作有许多环节是在治疗室内进行,病人和家属对期间的操作可以质疑,护士夜间巡视病房虽有记录,但没有旁证。

1.4 护理人员的配置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 护理人力资源的缺乏,尤其是病人的护理需求增多,使护士超负荷从事繁重的工作,造成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环节质量无法控制,服务不到位,给病人带来不安全感。

1.5 患者行为因素 护理工作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亲密配合与支持,若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差,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极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现象,从而不信任医生、怀疑医生诊断有误等,产生护理隐患。

1.6 设备设施因素 设备、设施使用不当或现存的设备设施不能满足患者需要。基础设施不完善病床无护栏、无摇床、输液架升降失控,水管电线老化,插座不牢,卫生间无挂钩、地面潮湿,损坏的摇床、轮椅,没有及时修理,也没有醒目的标志。

2 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

护理安全防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形成过程,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查找原因,主动帮助病人解决问题;耐心听取病人的主诉,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为病人创造安全的住院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体现现代护理特色。

2.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质量检查与考核制度,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加强法律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护理安全与法律法规有着密切的关系,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2 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仅要加强专业理论的继续学习,还要培养自己的操作技能,还要有侧重地学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高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对低年资的护理人员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培训,加强青年护士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

2.3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 护理管理者要根据每个科室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根据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多种方法解决护士的超负荷工作,维护护士心理健康。

2.4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责任心,做到警钟长鸣。

2.5 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卫生宣教及护患沟通工作,让我们的护理工作得到病人及家属的支持与监督,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2.6 把好设备质量关 认真完善基础设施,陈旧的护理设施要更新,损坏的物品要及时修理,在修理前有醒目的标志提醒病人不要使用,护士要加强对设备的治理,使设备状态良好,创造一个有安全保证的工作环境。

第三篇: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法制观念和意识日益增强,对医疗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质量是医院的生命,要提高护理质量,必须找出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发生原因,制定护理对策,消除隐患,实施护理安全管理。

1 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1·1药物方面

(1)给药不足。护士配药时粉剂溶解不全,抽药不彻底,造成瓶内剩余药液浪费。

(2)用药途径不对,漏给错给病人药物,药物配伍不当。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未检查药物质量。

(3)未顾病人病情,擅自加快或放慢液体滴速;抗菌素未按医嘱准时给药,未认真落实现配现用。

(4)病人漏服药物。没有严格执行药疗制度,发药时间随意性大。

(5)对新药的使用方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不熟悉,不了解。

1·2护理记录方面

1·2·1体温单

体重、血压缺项、大小便漏写、出入量漏记、错记、生命体征描绘不齐。

1·2·2医嘱单

医嘱处理不及时,签名潦草、漏签名、随意签名。

1·2·3护理记录单

记录不及时,书写不规范、涂改、修改过多,字迹不清楚,病情描述简单,不能反映专科特点,使用非医学术语,记录缺乏连续性。患者发热,没有通知医师或通知医师是否进行处理,是否恢复正常,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没有体现因需施护。病人的内心体验及对疾病的认识,护士对患者的知情告知,没有在护理记录单中体现,医护记录不吻合,护理措施记录不详细,多做少记。

1·3护士技术因素

随着新技术,新项目大量引进与开发,护理工作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特别是新护士护理技术不熟练,操作欠规范,护理经验不足,静脉穿刺成功率低,在抢救病人时,工作忙而无序,延误病人治疗,对新设备不了解,使用不当。1·4护士责任心

病人对存在的危险性如跌倒压疮、坠床、管道脱落的预防认识不足,护士宣教不到位。护士单独值班时,工作辛苦,没有及时巡视病房,没有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缺乏慎独精神。病人外出未做任何记录,大小便未问就随意记录,脉搏呼吸测量时间不足。

1·5护士语言行为

护士对病人解释不耐心,主动服务意识薄弱、态度生冷、淡漠、甚至厌烦。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损害病人的自尊,侵犯病人的权利,如导尿灌肠,术前备皮,护士操作未遮挡病人,做健康宣教不及时,注意事项未交待清楚。1·6管理方面

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管理监督不严,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不到位,护理人员编制不足,业务培训不到位,职业道德教育不够。

1·7物品、配备和放置

如地面过滑致跌到,床旁无护栏造成坠床,热水瓶放置不当致烫伤,各种消毒液未及时更换,消毒浓度不符合要求,病人多,感染性病人与非感染性病人同住一室。

1·8病人违医行为

病人对疾病不能正确认识,不信任医护人员,加上家庭经济原因担心费用太高,拒绝治疗,还有病人做完治疗后擅自离开病房。

2 防范措施

2·1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

组织护士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如《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等与护理安全管理有关文件,进行护理案例分析,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质量第一”的工作理念。要求护士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加强工作责任心,增强职业责任感,自我保护意识,对病人及家属也进行安全教育,取得病人理解配合。

2·2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和管理

规定护理记录的内容:病人的症状、体征、情绪、心理、睡眠、大小便、用药、活动锻炼,化验检查的阳性结果,护理措施包括非操作性护理措施如病房巡视,向病人宣教,告知的重要内容如绝对卧床的意义和必要性,记录病人不适时医生处理的情况及未处理的意见。要求年轻护士多看书,做到理论扎实,遇到问题要请教,书写完毕再次检查的习惯。科内成立质控小组,质控员每天检查并及时登记护理工作中的缺点和漏洞。护士长不定期检查,每个月组织护理安全大检查,制定整改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2·3完善药品安全管理

注意药品配伍禁忌,输液速度,随时观察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对节假日、霉雨季节,易出差错人,时间进行超前监控,超前教育,统一规定药品、针剂、毒麻,限制药品保管要求。建立贵重药品登记本,毒麻药品上锁等,对质量差、失效药品不使用,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2·4加强基础知识,专科知识培训与学习

鼓励与支持护理人员加强8小时以外的专业知识学习,参加各种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科室订购报刊、杂志、对不同层次不同技术水平的护士进行分类教育,操作培训,定期考核,选送年轻骨干护士外出短期学习,拓展理论水平,了解国内外知识。

2·5加强对护士素质培养,使护士言语,行为规范

建立有效沟通,风险告知制度,充分尊重病人知情权,对手术,特殊检查治疗病人,向病人解释手术方式、效果、并发症,检查治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防治措施,让病人及家属充分知情,必要时签名认可。

2·6完善病人识别制度,预防跌倒与压疮制度

加强病人入院教育,在院健康教育,提高病人自我保健能力,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避免不合适的运动造成的意外。根据患者病情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教育,对手术,昏迷的病人在治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各项治疗操作前的辨别手段,提高对病人识别的准确性。同时在床尾挂“慎防跌倒”或绝对卧床的警示牌,拉好床栏,告诉病人有关具体注意事项。对不合作者与病人或家属签订告知书,加强防范意识,氧气,悬挂有氧,禁止吸烟等警示牌。

2·7合理安排护理人员

护士长根据科室不同时段病人数量,护理工作质量患者的要求,科学合理弹性安排护理班次,避免护士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护士长每日早晚查房。

2·8加强沟通,消除隐患

在执行医嘱时与医生沟通,发现疑点及时与医生联系,同时加强与病人的交流,耐心解答病人的问题,同时做好用药指导,检查前指导,饮食指导,康复指导,出院指导。

3 体会

在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病人的健康和安全。作为护理管理者要不断加强学习,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工作态度,充分认识到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是保证护理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护理与患者生命息息相关。近年来,分析、消除不安全因素,鼓励护士之间的团队合作,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第四篇:护理安全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这段时间读了很多关于医院内护理安全的文章,读后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现报告如下: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特别是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和医疗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对护理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考虑和分析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及针对的对策。

一、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一)、护理人员因素

随着医疗效率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随之增长,但是护理人员的配备不足,这样就达不到卫生部有关规定要求的床护比。结果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护理人员常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护理质量得不到保证。这就增加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行为过失发生几率,即增加了病人的护理风险。护理人员的自我素质对护理安全也有很大的影响。首先,一些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专业技能不过关。个别护士工作态度不认真,巡视病人病情不及时,对病人的病情变化心中无数,延误病人病情;有的护士对患者解答不耐心,治疗不细心,对各种抢救技巧技能掌握不熟练,引起病人及家属不满,产生护患矛盾,引发护理纠纷。另外,护理

人员对医生的医嘱执行不利。有些护士在临床护理的工作中不按照医嘱对病人护理,例如,不按时用药、或者用错药,这都给护理安全埋下了很大的隐患。除了以上两点外,护理记录书的书写也是应该注重的问题。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护理记录时间不统一,内容不相符;2.护理记录书写不及时、不完整,甚至无记录;3.护理记录书写字迹不清晰,涂改现象多见;4.护理记录内容不连贯,重点不突出;5.签名不规范或代签名现象时有发生;6.存在计量单位使用不规范、不统一现象,出入量记录不准确。

(二)、环境因素

病人所处的医疗环境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护理质量。护理设施数量不足、质量不好,都会影响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影响护理效果,形成护理不安全的因素。环境方面主要包括:1.设施及布局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备和布局不当也潜在着不安全因素。如地面过滑导致跌伤;床旁无护栏造成坠床;热水瓶放置不当导致烫伤等。2.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所致的不安全因素,常见于消毒隔离不严导致的院内交叉感染等。3.危险品管理。医用危险品管理及使用不当,如氧气、煤气、蒸汽锅炉等潜在不安全因素。4.病区治安。病区的治安问题,如防火、防盗、防止犯罪活动等。5.病人的经济状况,家庭、单位及社会对病人的关心程度,对病人的情绪均构成一定影响。

(三)、质量管理因素

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管理层不重视各种制度的建立健全,约束力不强,监控措施不力,对在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对病人存在的安全隐患预见性差,以及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重视成本核算减员裁员等。

(四)、其他因素

由于护理工作属于服务性质的工作,在护理过程中除了以上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在护理过程中给病人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危害。病人自己有时也会成为影响护理工作的一大因素,例如,有些病人对护士的工作很不配合,这就给护士的护理工作带来麻烦。所以护理是项复杂的工作,它需要病人和护理人员之间良好的合作,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护理效果。

二、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合理的护患比例,增强护士的职业道德及提高业务水平通过建立合理的护患比例,改变目前紧张的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把不安全护理隐患降到最小。从医院角度讲,改善服务,提高医护水平才能让更多的病人的入院治疗。从社会效益讲,提高医护服务水平可以让病人得到很好的护理,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完善护理文书记录,减少安全隐患。

规范护理文书记录,按照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原则认真记录护理文书。加强护理队伍的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护理工作独立性强,虽然不断强调严格遵守工作标准及行为规范,但个别行为总有意无意地忽略要求,个人行为的好坏不仅关系自己形象及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科室乃至整个医院的职业形象,促使护士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并达到要求的标准,根据病人的需要及期望,持续不断地改进工作。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学习心理学、管理学、护患沟通技巧等专业知识,在这基础上,各科室根据不同的疾病护理特点,进行专科专病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专业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并鼓励护士进行各种提高学历层次的学习。

(二)、改善医疗环境

任何人患病之后,都暂时地丧失了控制生理良好状态的能力,有些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较脆弱,患者被迫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由他人决定和支配自己的行为,这本身就给患者造成了心理压力。所以我们应该改善医疗环境,让患者在医院里有种家的感觉,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下养病,有利于疾病的治愈。首先应该把潜在着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减少不利因素对病人的治疗的影响。另外,要对病人有足够的关怀,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心理上都要给予足够的关心。

(三)、更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模式质量,它不仅是与最

终结果有关,并且与生产(服务)过程全部活动有关,所以质量管理应首先抓组织内部管理、维护成果质量信誉,而质量保证是帮助组织建立质量信誉,要让外部相信,我们的质量管理是有效的,同时也大大强化了内部质量管理,这是质量管理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的标志,是管理思想的进步。现今的管理模式,多强调组织内部的管理,忽略了病人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是最客观、最公正的评价,所以我们必须让病人参与质量管理,才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要将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告知患者,这样才能让患者监督我们的管理,真正起到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作用。

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将病人所需护理活动量化,计算出工作量指数,以科学方法合理分配工作量,如确定每位护理人员照顾几个或照顾什么样的病人合适,做好人力的调配,充分发挥每位护理人员的潜能和特长,又不造成人力的浪费。厉行节约、避免浪费,消耗性物品的领取、保管,使用,要有计划及要求,防止囤积过期造成浪费,一次性用品,虽然由病人承担费用,但我们要为病人着想,减少浪费。延长器械物品的使用寿命,正确掌握操作、清洁、保养的方法,专人保管,定期维修,延长使用寿命,以提高经济效益。

安全护理是一项复杂费时的工作,需要护士应扎实的理论,高度的责任心,规范的护理服务行为及高尚的综合素质来为病人服务,在临床工作中,应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为安全护理提供保障。特别是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和医疗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要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遵循护理法规,强化自身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将安全护理运用于护理工作中,在为病人提供护理的环节上,从法律的角度出发,从安全角度出发,在防范上下功夫,减少和杜绝因护理工作缺陷而造成的医源性问题的发生,尽最大努力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严格控制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以上是我学习医院内护理安全相关文章后总结的一些内容,望评正。

第五篇:2014年第三季度护理安全分析

2014年第三季度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6起,其中护理差错1起,护理缺陷15起,分别为皮肤破溃3起、跌倒/坠床4起、高危药物外渗1起、输液反应5起、输血反应2起,具体发生科室如下:

一、护理差错

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准备时未严格落实安全核查制度。

二、护理缺陷

1、皮肤破溃:内一科、内四科、内五科各1起。

2、跌倒/坠床:内一科2起,外一科、内四科各1起。

3、液体外渗:内二科1起。

4、输液反应:内一科2起,内四科、内干科、外二科各1起。

5、输血反应:烧伤科2起。

三、其它安全隐患

1、部分病人未戴腕带,操作治疗前无法落实2种身份识别要求: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内四科、内五科、外一科、外三科、外四科、五官科。

2、未服药到口:内三科、内四科。

3、氧管脱落:内五科、烧伤科、五官科。

四、原因分析

1、新护士培训力度不够,对业务知识和技能不熟悉,制度执行力差,没有形成职业思维定势。

2、病情观察不仔细,未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对潜在的风险因素缺乏预见性,各种预防措施未落实到位。

3、未按要求履行告知义务,健康教育只注重措施落实或流于形式,不重视效果评价,护患沟通不到位,部分患者及家属依从性差,对安全防范措施不理解、不配合。

五、整改措施

1、充分利用周四业务学习日加强专科业务知识及安全管理等培训,强化其责任和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培养其慎独精神,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2、落实安全风险评估,预见患者潜在风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护士长及责任组长要加强对高危病人的管理,落实日三查房制度,及时督促指导护士工作。

3、加强护患沟通,落实入院宣教,对有发生压疮、跌倒/坠床等高危患者,要落实告知义务,并与患者或家属签订“住院患者安全告知书”,以取得理解和配合,提高遵嘱依从性。

上一篇:安全工作汇报材料下一篇:安全警示教育标语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