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2022-08-02

第一篇: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16种常用标点符号的正确写法及用法

标点符号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小灵魂。用得好,文章可妙笔生花。用得不好,可能会毁了一篇好文章。下面介绍16中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句号——是“。”不是“.”

A、用于单句之后

所谓单句,就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表示一个完整的句子。

如:

1、天晴了。

2、发展高新技术,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

B、用于复句之后

所谓复句,就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如:这是一个怎样的时刻,任何词汇都不足以表达它的庄严与神圣;这是一个怎样的场景,任何童年或成年的记忆都无法与其比拟。

C、用在省略号后面

有时在引文中只引用前面的,而取消后面的,这时省略号后面要加句号。凡是句意有尽头的省略号,后面也要用句号,因为这个句子是整句省略一部分。

如:毛泽东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文中说:“气候变化了,衣服必须随着变化。每年的春夏之交,夏秋之交,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各要变换一次衣服。但是人们往往在那‘之交’不会变换衣服,要闹出些毛病来„„。”

D、疑问形式的句号

有些疑问句,如果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很弱,可用句号代之。

如:

1、人又不是石头,哪有不思想的道理。

2、他想:“我家有的是钱,想做官还不容易吗。”

该用句号而用成逗号,就会使得前后意思互相纠缠,接连不断,影响句意表达。有些写手,几百字一段话却只有一个句号,如果是演讲稿,演讲者会接不上气晕倒。

二、问号——问号的用法

A、用于询问句末

询问句是问话人提出问题,让答话人回答的问句。从结构可分特指问句、是非问句、反复问句三小类。

如:

1、“你叫什么名字?”(特指问句)

2、“清楚了吗?”(是非问句)

3、“你到底去不去?”(反复问句)

B、用于反问句末

反问句是无疑而问,它不要求回答,因为答案就在问句中。

如:

1、生命里有了这样的华彩,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2、难道这蝶雪,就永远消失了吗?

C、用于设问句末

设问句是说话人为了突出意思的中心,引起读者的注意,而有意采取的自问自答方式。

如: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

D、用于选择问句末

选择问句是问话人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让答话人选择其中之一的问句。

如:在这种情况下,权威将会消灭呢,还是只会改变自己的形式?

E、用于表示疑问的独词或词语后

有些带疑问的字或词语后也用问号。

如:

1、“东?”他嘟囔了一句。

2、司马迁(前145—前87?)

三、叹号——“!”的用法

A、用于感叹句末

感叹句是使用感叹语气抒发比较强烈感情的句子,句中常用“真”、“好”、“简直”等有强调意味的词,句末一般用语气词“啊”、“呀”。

如:

1、这简直是欺人太甚!

2、雪,是冬的精灵呀!

3、“真帅啊!”

B、用于祈使句末

表示命令、决心、愿望之类的祈使句,语气强烈、坚决、感情激奋的句末要用叹号。

如:

1、肖良大喝:“说话!快说话!”

2、让我们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

C、用于感叹、应答词之后

表示感叹、应答的词,若带有强烈的感情时,后面要用叹号。

如:

1、“嗨!”彼此高兴地喊了一声。

2、何君问:“如何?”我答:“平常!”

D、用于象声词之后

以象声词构成的独词,表示声音强烈时用感叹号。

如:

1、“砰!砰!砰!”从远处响起枪声。

2、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

E、感叹号的并用

特别大的声音和强烈感情的,为了引起人们注意,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后面可并用两个,甚至是三个,但这种并用形式不可滥用。

如:

1、生活条件很差!疾病严重!!生命垂危!!!

2、“父亲!父亲!!”

F、与问号连用

在一些表示复杂语气和心态的句子末,可以采用“?”“!”连用的形式,但这种连用形式也不可滥用。

如:难道你不需要一点真正的感情,真正的爱?!

四、逗号

逗号在文中使用频率较高,单句、复句都需要它的存在,它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般来说,逗号每个写手都是会用的,错误的是出现多用现象,该用其他符号时都用了逗号。所以,这里不讲一般用法,只讲错误用法。

如:„„于是女人穿了裙子,让阳光紧抱,男人穿了短裤,让阳光乱拧,那些在春天里最殷勤的歌手们,这时只剩下蝉了,蝉的歌声躲在树下,嘹亮而不圆润。

这句段话犯了“一逗到底”的毛病。

正确应该是:

„„于是女人穿了裙子,让阳光紧抱;男人穿了短裤,让阳光乱拧。那些在春天里最殷勤的歌手们,这时只剩下蝉了。蝉的歌声躲在树下,嘹亮而不圆润。

五、顿号——“、”在下不在上

A、 用于并列的词、并列的短语之间

并列词语在句中的位置非常灵活,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无论它们充当何种句子成分,并列词语之间都可用顿号表示短暂的停顿。

如:

1、周恩来的品德、人格、风范、情怀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

2、周恩来同志杰出的外交思想、丰富的外交经验、精湛的外交艺术、坦诚的外交风格,使每一个中国人引为自豪。

B、并列结构作谓语时,并列成分之间一般用顿号

如:现实要求我们更好地、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领会、把握邓小平同志的富民思想,以解疑释惑,更加坚定前进方向。

C、用于序次语

顿号用于序次语的后面,只表示序次和停顿,并不表示列。只是为了使序次语不和正文相混,看起来文字清楚醒目。

如:

1、名著是读者最多的。

2、名著是通俗的,不是学儒式的。

3、名著是不会因为时代替换而被遗忘的。

D、顿号活用

在言语交际中,为了强调说话人的语气和神态,在不该用顿号的地方使用顿号,形成“一字一顿”,能够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

如:海滨上空响起一个女孩子响亮而清晰的声音:“我们从此——

一、刀、两、断!”

顿号和逗号都是句中点号,又都是表示句中的停顿,使用起来容易产生混淆。区别在于:顿号只能用于并列词语之间;逗号则不仅能够用于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也能用于非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表示其语气或结构上的停顿。

六、分号“;”

分号是介于逗号、句号之间的一种符号。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分清并列分句之间的层次。

一般用法:

A、用于语义上有关联的各分句之间

如:散文之形,应活泼多姿;散文之情,应活泛流转;散文之神,应活灵活现。

B、 用于时间上有联系的各分句之间

如: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跃迁过程。这个过程从宏观来看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全面准备阶段,主要是通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社会改革,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起飞创造条件;第二个阶段是全面起飞阶段,通过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从传统的经济“平原”向发达的经济“高原”升迁;第三阶段是全面发展与持续增长阶段,主要是将持续快速增长的经济成果转化为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整个社会结构的根本转型。

C、 用于内容上有对比的各分句之间

如:干得好的工厂,干部、工人就可多得一点报酬;干得不好的工厂,干部、工人就要少得一点报酬。

D、用于并列关系多重复句内的两在分句之间

如:如果诗歌是窗,散文则是门;如果小说是河,散文则是塘;如果戏剧是厅,散文则是廊。

E、 用于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

如: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F、 用于分项说明的语句之间

如: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

一、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

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

三、有经济头脑。

七、冒号“:”

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的停顿。

一般用法:

A、 用于引起下文的词语后

冒号引起下文,一般是在分叙几种事物或列举几种情况之前,先有一个总括语进行总括说明,在总括语之后,用冒号表示。

如:有学者将中国建筑历史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称之为文献考古阶段;第二阶段,是实物考古阶段;第三阶段,是对建筑之诠释阶段。

B、 用于总括前文的词语前

冒号总括上文,一般是先分叙几种事物或列举几种情况,最后在总结说明之前,用冒号表示,起总括的作用。

如: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微风和煦:真是难得的好天气。

C、 用于解释性分句前

如:第一次跨进项南家的客厅,冷不丁吃一惊,吃惊这客厅的陈设:一桌、一椅、一花一草、一字一画,都好生眼熟,仿佛在哪儿见过?!

D、用于引语“某某说”之后

如: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E、 用于判断词“是”的后面

冒号用于判断词“是”的后面,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为了引起人们对“是”后面的词语的注意;二是便于在“是”的后面做分条式列举。

如:我要讲的是:有些节奏和音调优美的语言,听起来抑扬顿挫,铿锵和谐,的确赛似唱歌一样,美妙动人。

F、 用于“注意”、“指出”、“证明”、“例如”、“如下”后

如:

1、例如:

2、现实与经验表明: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难以同时兼得。

G、用于写信、讲话稿的呼语后

如:

1、广平兄:

2、各位领导、同志们:

八、引号“ ”(双引号)‘ ’(单引号)

A、 用于标明文章中引用的部分

引用他人的话、书中的话、自己的话,或者是人物的对话,来说明一件事情,证明一个道理。

如:

1、邓小平同志有一次在讲实事求是及实践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我个子很矮,所以总是从下面看问题。”

2、“你姓什么?”“我姓冬。”

B、 用于标示文章中需要突出的、含有特殊意义的词语

文章中有一些词不能按字面义、常用义去理解,用引号标示,既突出作用,又引起读者注意。

如:个别干部为求功名,往往是拜不动这尊“神”,又去敬那个“菩萨”。

C、 用于标示文章中的反语、讽刺语

行文中为了达到特殊性修辞效果,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时,都应用引号标示。

如:在外国地摊上卖的书,到了国内摇身一变被捧成了“传世经典”,读者一再受愚弄。

D、用于标示文中的象声词

如:我突然听到了楼上的房门已“吱”地推开了一条缝。

E、 用于标示文章中引用的成语、俗语、歇后语、方言土语、格言等

如:

1、人们常常称技艺高超的工人为“能工巧匠”。

2、还是俗语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他实践着古人的遗训。

F、 用于标示文章中的简称词语

如:市场经济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本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

G、用于标示文章中出现的新名词

如:当前必须禁止设计制造“电子情人”,因为它和“克隆人”一样,对人类有负面影响。

九、括号

括号的书写形式有圆括号“()”、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等,最常用的是圆括号。

一般用法:

A、 用于注释句子里某些词语

行文中对句中的某些词语需要加以解释说明时,要用括号标明。

如: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B、 用于注释整个句子

行文中对于用来注释整个句子的语句,要用括号标明,称之为句外括号。

如:生活中不存在透视图中所表现的那种单幅静止画面。(至于人用双眼观察,而透视原理基于单眼条件下的光学原理,则有更为深层的矛盾,这里姑且不谈。)

C、 用于标明插叙动作的词语或剧本中关于人物情态和环境的描写说明

在行文时为了表示描写对象的情绪和听众的反应,须用括号将其引括出来,使之文字醒目、层次清楚,并与正文相区别。

如:

1、北京某大学邀请话剧《光绪政变》中的慈禧太后扮演者作演讲,主持人的开场白是这样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好不容易把“老佛爷”——慈禧太后——请来了!(掌声、笑声,听众情绪顿时热烈起来。)

2、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D、用于标明序次语

如:(一)(二)(三)(1)(2)(3)

E、 用于标明事情发生的时间或地点

如:

1、汕头开埠(1860)以后,由于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潮汕文化有了一些新的发展。

2、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已有一部分进了博物馆(在苏联)

F、 用于标明引文或文章的出处

如:谢国良在《〈孙子〉思想研讨》(《军事史林》1986年1—4期)一文中指出

G、用于标明文章的转接起讫

如:

1、(下转第X页)

2、(待续)

3、(上接第XX页)

H、 用于给汉字拼音

如:

1、“戌”(xū)

2、不饮千觞与百觞。(觞:shāng,盛酒器。)

I、用于字典、辞书中的词条解释

这里的括号一般用方头括号比较醒目。

如:【巧言令色】言辞说得动听,颜色装得可爱,用来取悦于人。

J、 用于行文中的订正和补充性词语

在引用他人的话语时,如果有错漏的地方,可用括号进行订正或补充。

如:“绍光我感谢您忘不了我,关心照顾我,您是我一生终(中)最忘了的朋友。”

十、破折号“——”

破折号主要作用是用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虽然它的使用频率不高,但用途广泛,用法复杂,要掌握好它,并不很容易。

一般用法:

A、 用于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如:我要到高原的湖边去,寻找我童年的崇拜物——蓝天上的鹰们。

B、 用于标明语意的转换

在说话时,由一个话题突然转到另一个话题,或在思考时,由一个问题突转到另个问题,就应该用破析号标明语意的转换。

如:

1、“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进门的小王说。

2、我乘夜行的火车穿过湟水谷地走向草原,谷地里那忽近忽远的灯火把一个个村庄移到了身后——母亲肯定在一盏油灯下念及我。

C、 用于标明语意的递进

如:他们除了在绝望中寄人篱下——流落他乡——悲愤自戕之外,也就没有别的结局可循。

D、用于标明语意的转折

这与语意的转换是有区别的,语意的转换是转到另一个不同的意思,而语意的转折,是转换到相对或相反的意思上去。

如:到河滩挖“浪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E、 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

其特点是破折号前面表示结果,破折号后面的表示原因。

如:神州万里幅员,我最钟情于大西北。并非故乡,远胜故乡——故乡之谓仍是一个狭小的概念。

F、 用于标明行文中的插说

行文中的插说是独立于正文之外的语词。为了区别于正文,插说之前可用破折号标明。

如:这末一句又击中了我——说实话,当时我真的动了回家的念头。

G、用于总说与分说之间

其特点是破折号前面的句子是总说的形式,破折号后面是分说的部分。

如:这个农民问过几家旅馆,住宿都要几十元钱——有的要五十元,有的要三十元,最便宜也要二十元。

H、 用于引下文

为了表示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紧密关系,特意将破折号置于语句或段落的末尾,起到导引下文的作用。

如:飞机场的贵宾室里,张学良夫妇被蜂拥而至的记者们团团围住——

记者:您是在何时和李登辉总统谈到希望出国的?

I、用于总结上文

其特点是破折号后面是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如:“„„反过来,孤单一个人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五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两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J、 用于歇后语前后两部分之间

如:原因是我的儿子要结婚,罗锅子上树——前(钱)紧。

K、 用于表示语音的中断、停顿和延长

如:

1、侍萍: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2、方达生:你——

L、 用于表示语句或文章的出处、作者

如: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唐·刘禹锡《堤上行》

M、用于标明人物的对话或列举的事项

用破折号标明人物的对话,可不再用冒号和引号,有醒目的作用。

如:——你们斑斓的人生激起我创作的冲动,我真想写你们的爱情。

——哎哟,人老的老了,死的死了,还弹什么浪漫曲!

一、省略号“„„”

省略号不仅可以表示文字的省略,也可表示人物说话时的某种情态或心理。因此,正确使用省略号,能使语句简明经济,含蓄深刻;在表达思想感情时,能收到“言虽尽”而“意无穷”。

(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双份省略号,也就是十二个圆点„„„„)

一般用法:

A、 用于表示引文中的省略

引用他人的话时,为了突出重点,对不必引用的部分就可用省略号代替。

如:《通志略》说:“葡萄藤,生传自西域。„„张骞使西域,得其种而还,中国始有。”

B、 用于标明列举时的省略

行文时,要列举许多类似的人物、事件、现象等,当列举到一定的数量,其余就可以省略。

如:有最大的湖泊、连绵的雪山、坦荡的草原、茫茫戈壁„„

C、 用于标明重复语句的省略

在行文时,遇到一些需要重复的语句,如实写下去,文章就会显得赘冗,可用省略号。

如:球场上响亮地传来:“中国队——加油„„中国队——加油„„”的喊声。

D、用于标明数目递增的省略

行文中要列举数目递增时,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如:裁判嘴中的哨声响了,女孩迅疾冲上跑道。100米、200米、400米„„女孩看到终点。

E、 用于标明语意未尽、意在言外的省略

引文时,有些话虽说完,然情丝不断,语意难尽,故用省略号,以引起读者思考和回味。

如:

1、当黑夜又一次来临的时候,我将用生命点燃微笑,为我远行的孤寂灵魂唱起最后的歌„„

2、林伟颤抖着声音说:“你„„我知道你的意思,没想到你也这样势力、市俗。”

F、 用于标明沉默或虚缺

在人物对话中,有时会碰到难以启齿、无话可答,或故意不说话的场面,可用省略号。

如:“你还没有娶媳妇吧?”“„„”他绯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

G、用于标明语意中断的省略

在对话中,往往会迫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将话说完,造成中断可用省略号。(注意省略号与破折号在表示话语中断时的区别,破折号表示戛然而止,省略号表示余意未尽。)

如:母亲插进来说:“这是我家的东西,你们最好自己到外面买,乱用别人的东西„„”“妈!”宋慧叫道。

H、 用于表示声音的断断续续

如:“什么!„„怎么啦!„„哪儿会有这样的事!”

I、 用于表示声音的延长

如:“我„„不„„认„„命„„!”

二、着重号“.”

作者在著书写文时,自认为特别重要的部分或需要强调的字、词、句,可用着重号。

使用着重号应注意:

1、如原文中没有着重号,作者引用时自己加上的,须在后面注明着重号为笔者加;

2、如原文中有着重号,作者引用时,也要注明着重号是原作者加的。

三、连接号

输入形式为“ — —— ~”

连接号的作用是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连成一个集体。连接号有四种形式,各有不同的用法。

一般用法:

A、 用于连接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的一个意义单位

如:秦岭—淮河 心理—物理实验 原子—分子论

B、 用于相关时间、地点的连接,表示时间、地点的起止

如:一三七——一四三三 1977年—2001年 917~992 北京——广州

C、 用于连接相关数目字,表示数目起止

如:4—6级偏北风 1000千克—1500千克 0.1~0.4米为小浪

D、用于相关字母、阿拉伯数字之间

如:HAW—4海底光缆 东方红—75拖拉机 DNV—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E、 用于连接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

如: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四、间隔号“· ”

间隔号主要作用是用以表示某些少数民族人名或某些外国人的名字和姓氏之间的分界,月份和日期间的分界,书名和篇目之间的分界,诗体、词牌与题目的分界,朝代和人名间的分界等。

如:

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诗经·大雅·板》

3、《水调歌头·游泳》

4、唐·李白

五、书名号《 》

书名号没什么太多的复杂用法,一般就是用于书籍、文章、报刊、杂志、影视、戏剧、歌曲以及法规、条例等名称。由于标示的需要,还有一种单书名号〈〉,用于在书名号里面。

如:刘心武《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六、专名号

输入形式为 _____

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一般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

如: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七、几种其他标点符号

1、 注释号( * ⑴①[1])

注释号是用来标明题目或语句注释的符号。

如: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 隐讳号(×)

隐讳号主要是用来表示作者不必或不便直接写明的字词句。

如:还会有××事迹报告会。

3、 虚缺号(□)

用来标明文章中所缺少的部分,原文中缺多少字,就用多少个虚缺号补在文中。

如:古碑上有一行字:串钱□□□□取其多刻剥民□□□□重敛而有□□。

4、 斜线号( / )

用于字与字、词与词、句子与句子的中间,标明前后两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如:

1、2750元/吨

2、李菊/王楠的双打组合也日渐成熟起来。

5、 三角号(▲△)

用来表示需要突出的字词或者对某些话语和条例的分列。

如:▲中国人民大学最近公布了一项职业声望调查,科学家高居榜首。

6、 代替号(~)

用来表示代替重复字和词的一种符号,一般出现在字典里。

如:【求实】讲求实际:必须把革命干劲和~精神结合起来。

7、 连珠号(„„„„)

用在目录中的标题和页码之间。

如:语言的交际功能„„„„„„„„„„„„„„„„(18)

标点符号在文章中有画龙点睛的功能,作为写手应该引起注意,力求表现到位

第二篇:小学标点符号的用法归纳复习及用法练习

一、基本用法:

(一)逗号[用,表示]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二)句号[用。表示]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1:刘胡兰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女英雄。例2:请递给我一杯水。(祈使句)

(三)顿号[用、表示]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例:总攻开始了,军号声、枪声、炮声、喊杀声,立刻混成一片,震动着山谷。

(四)问号[用?表示]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问号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例:①你叫什么名字?(疑问)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反问) ③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的劳动群众。(设问)

(五)感叹号[用!表示]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感叹号一般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凡是感情色彩比较浓的句子,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惊讶等,在一句话说完后,应该用感叹号表示停顿。例:①您就让我再试一试吧!(请求)②我的‚小咪咪‛多可爱啊!(喜爱)③什么,‚迷糊‛也考了一百分!(惊奇)④你们坐在敌人只要一发炮弹就能送你们升天的地方,还在忙什么别的事!乱弹琴!(气愤)⑤他白了我一眼,说:‚别动!‛(命令)

(六)冒号[用:表示]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由于冒号主要有以下用途:

(1)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 例: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表示后面还有话说。 例:商店里什么都有:服装、布匹、文具、食品…… (3)冒号还用于书信的称呼之后,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 例

1、敬爱的解放军叔叔:

2、颜黎民君:

(4)用在解释性的分句之前,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

如: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5)用在总提与分述之间,使两者眉目清楚。

如:我决心做到以下几点:

一、每天按时做好作业;

二、看一些儿童读物…… (6)用在动词谓语和较长的宾语之间,便于阅读理解。 如:我知道:越是在艰苦的时候,战士们越关心自己的领导。

(七)引号:引号表示文中的引用部分,就形式而言,分为双引号[用‚‛表示]和单引号[‘ ’]两种。一般说,单独使用引号用双引号,而引用的话中还需要用引号时,外面用双引号,里面用单引号。

例:赵大叔拍了拍牛头说:‚累不累,‘独角龙’?‛ 小学阶段引号的用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引用别人的话或者表示直接说出来的话。 例:我要牢记毛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需要标出的成语、谚语、俗语或表示声响的词语,专用词语,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例1,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例2,北风‚呼呼‛地吹个不停。例3,大兴安岭这个‚岭‛字,可跟秦岭的‚岭‛字大不一样。

(3)表示讽刺的意味或反语。例1,他嘲笑着说:‚你的手太‘巧’了!‛ 例2,这就是鼓吹资产阶段自由化的精英们所谓的‚民主‛。

(4)要注意的是:在写一个人的直接语言时,在提示语后面,除引语部分用引号外,还要加上另一种标点,表示这句话是谁说的。引号与其他标点连用有以下三种:

①第一种: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后面用冒号。如:小李淡淡地一笑:‚不,不能吃!‛

②第二种: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后用逗号。如:‚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邻居西蒙死了。‛

③第三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用句号。如:‚睡着了吗?‛主人一进门就严厉地谴责阿辽沙。

(八)省略号[用……表示]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或意思没有说完的部分,占两格。它主要有以下三种用法:

(1)表示对引文的删节和对重复说的词语的省略。 例1:‚铃,铃……‛小闹钟叫了起来。

例2,在广泛的阅读中汲取营养对作文大有好处。正如鲁迅先生说的‚读书必须同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枯燥了。‛

(2)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或不好意思直接说出口的情景。

例1,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例2,老师,我……昨天……昨天错怪了你。

(3)表示意思没说完或者语意深长,余意未尽,发人深省。

例如:哎!你这个人真是……使用省略号,无论在句首,句中,还是在句尾,一般都不再加其他标点。

(九)书名号[用《 》表示]用来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歌曲、电影等的名称。 例1,《少年彭德怀》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表示电影名知称)例2,请把六月一日的《作文报》借给我。(表示报刊名称)例3,我最爱唱《歌唱祖国》这首歌。(表示歌曲名称)例4,今天我读了《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表示文章名称)例

5、我最喜欢看《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说。(表示书籍名称)

(十)分号[用;表示]用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它所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比句号小,常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1、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并列的部分之间用分号。例如: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2、有的长句子,一个分句内已经用了逗号,那么一个分句与另一个分句之间则应用分号表示停顿。例如:大的面积不是一亩,水深不到三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

(十一)破折号[用——表示]它表示解释说明,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声音的中断或延续等,占两格,写在格的中间。

1、表示声音的延续。例如: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表示声音的中断。例如:小明睁大了眼睛,不解地问:‚这——。‛

3、表示解释说明。

例1: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22日。

例2:这是在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4、表示意思的转折。例如:训练动物很有意思——猴子的动作多么像人啊!

5、表示递进的意思。例如: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

二、使用标点符号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七种符号书写时一般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标在紧靠文字的右边偏下的位置。破折号和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写在行文中间。引号的前后两部分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前半边标在文字的左边编上,后半边标在文字的右边偏上。

第二,书写换行时,句号、逗号、感叹号、问号、冒号、顿号、分号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应该紧跟一句话的末了一个字。引号的后半边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同样,前半边也不能标在一行的末尾。另外,省略号和破折号可以标在一行的开头或末尾,但是不能把一个符号分为两截分行书写。

第三,标点符号有一定的形状,书写时必须规范化。

专题练习——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要求:判断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正误,并说明理由。

一、顿号

1、小河对岸

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2、现在国内有的大学二三年级虽都开设中文选修课,但每年只有25学时。

3、“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4、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社有了很大发展。

5、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6、他们虽然身份、背景不同,事迹、名气各异,但他们都有共同的特质。

(变式练习 请正确添加标点符号 )„„虽然身份不同 背景不同 事迹 名气各异„„

7、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二、逗号

8、这翻滚的麦浪、这潺潺的溪水、这百鸟的鸣唱、这热闹的劳动场面,使我深深陶醉了。

9、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变式练习 请正确添加标点符号)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 随着城市的扩大 随着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10、他们在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诗一样的语言倾吐着理想。

11、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12、你要不断的识字、进步、生产。

三、分号

13、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

14、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变式练习 请正确添加标点符号 ) 做要靠想来指导 想要靠做来证明。

15、我国年满 18 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四、问号

16、记者由此推想: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到底能够有多少人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

17、“到底去不去啊?我的大小姐!”爸爸“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说。

18、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

19、景区门票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

20、 “是谁找我们来凿墙的?是你老人家吗?先凿哪面墙呀,是都凿了哇还是留下一面啊?”

五、引号

21、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22、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行兼备,充满生机。”

23、在老张“同志们,走吧!”的招呼声中,我们这支队伍便冒着雨出发了。

24、“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25、“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26、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六、冒号

27、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学好作文。

28、他一进门说了声:“大伙都在等着你们呢!”就飞也似的跑出来了。

29、“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30、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31、小姑娘十分爽快的告诉了我她的情况:“她家住在桥口坝,门外就是温泉,每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听着叮咚的泉水声做作业、想心事。”

32、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定了两个主题:一是支持奥运,二是抗震救灾。

33、货舱通风的方式有三种:即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干燥通风。

七、其它标点

34、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35、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36、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附言栏内注明所购书目的名称、册数)。

37、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

38、“啊!啊!”李大妈惊叫起来,慌乱中跳到了村中的池塘里。

参考答案

1、错误。“三四里”表示不确定的数目,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隔开。去掉“三四里”之间的顿号。

2、错误。“二三年级”相邻数字表示序数,不是概数,中间要用顿号隔开。

3、错误。“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集合词语读起来不需要停顿,故不需要顿号。类似的词语还有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司乘人员、指战员等。

4、错误。并列词语之间有了“与”“和”“及”“以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标点。

5、错误。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

6、正确。如果并列短语之间还有并列短语,那么大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变式练习

„„虽然身份不同, 背景不同 ,事迹 、名气各异„„)

7、错误。错用顿号,混淆了大小并列的界限。“持有毒品”和“大麻等植物”后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

8、错误。较长的并列成分或词组间用逗号,不用顿号。“这翻滚的麦浪”“这潺潺的溪水”“这百鸟的鸣唱”之间的顿号改为逗号。

9、错误。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仅仅是由“随着”统领的一个介宾短语,并列成分不是介宾短语,因此它们之间不能用逗号。“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中间的逗号改为顿号。(变式练习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 , 随着城市的扩大 , 随着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 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

10、正确。“在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诗一样的语言”四个介宾短语并列做状语,它们之间用逗号。

11、正确。“蓊蓊郁郁的”是“树”的定语,放在了句子的最后以示强调,故用逗号。

12、错误。并列成分做谓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识字”“进步”“生产”之间要用逗号。

13、错误。分号用于表示复句内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该句虽是并列分句,但句子中间再无较小的语音停顿,这种情况下还是用逗号。句中的分号应改为逗号。

14、错误。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要靠想来指导” 与“想”之间用分号。

(变式练习

做要靠想来指导 ,想要靠做来证明。)

15、正确。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16、错误。该句虽含有“多少“这一疑问词,但只是陈述记者推想休息权问题的事实,并不是要发出疑问。故句末问号改为句号。

17、错误。倒装句中问号应放在问话的末尾,倒装成分的后面应用逗号,所以句中问号应改为逗号,感叹号应改为问号。

18、错误。“是„„还是„„”是一个表选择关系的复句,只在句末用问号,该句应标点为“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

19、错误。该句中“景区门票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在句中并不独立,是句子的主语部分,整个句子是陈述语气,问号应改为逗号。

20、错误。当一个句子有连续问时,则应在每一问后用问号,不能用逗号。“先凿哪面墙呀”后面的逗号改为问号。

21、错误。句中两处引文都不独立,它们只是一句话里的某个成分,都是间接引用,因此引号内的句号应放到引号外。

22、错误。引文属于部分引用,不独立。虽然全句正好在引文后停顿,但句末句号也应放在后引号外。

23、正确。引文虽不独立,但引文结尾若存在叹号或问号时应保存并放在后引号的前面。

24、错误。使用引号时,若是完整的引用原话,而引文又独立使用,则引文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并要写在后引号内。故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内。

25、正确。引文完整独立,句末点号应放在后引号内。“态度决定一切”是引文中的引用,应使用单引号。

26、错误。“礼多人不怪”是俗话,“嘛”不是俗话的内容,是“耿大妈”的语气词,所以单后引号应放在“怪”后面。

27、错误。冒号只管引号中的内容,即“这样”的复指成份;冒号必须管到句末,现在仅仅管辖一个成分是错误的,故要把冒号去掉。

28、错误。“说了声”与后文并没有提示与被提示的关系,故冒号应去掉。

29、错误。当“××说”插入到所说的话中间时,“××说”后面应用逗号,否则前面的话就没有着落,因此“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30、错误。“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是对前面三个并列分句的总括,应该把“交相辉映”后面的逗号改为冒号。

31错误。通过“她家’可知引号内的内容是转述的文字,不应使用冒号,故改冒号为逗号,并去掉引号。

32、错误。一句话中两个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在同一个句子中,一般只能用一个冒号,否则便会面目不清。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

33、错误。冒号本身已经表示提起下文,加“如”“即”则叠床架屋,此处冒号应改用逗号,或改用逗号后,再在“如”“即”后面加冒号。

34、错误。“健康秩序、健康生活”是主题名,应将书名号改为引号。

35、错误。句内括号是对句中词语的解释,应紧跟在被解释的词语后面。本题括号内的内容是对“瓜果、蔬菜”、“作物”的解释,不是对“叶子”的解释,因此,应把“(如丝瓜、番茄)”放在“瓜果、蔬菜”的后面,把“(如水稻、小麦)”放在“作物”的后面。

36、错误。括号内的内容是对整句的阐释,属句外括号,句外括号要放在句末的标点之后,此句应把句号放在括号前。

37、错误。省略号和“等”的作用是相同的,不能同时使用。故删去其中一个。

38、错误。两个叹词连用时,一般只在后面一个叹词的后面用叹号,故把第一个叹号改为逗号。

第三篇: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人物对话的几种方式

说在前用

: 语文老师说:“王鹏鹏是个好孩子。”

说在中间用 ,“语文作业要按时完成,”语文老师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说在结尾用 。

例子“语文作业一定要按时完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语文老师说。

二、问号及其用法

A、选择疑问句:选择问中间用逗号,只在句末用问号 示例:你喜欢吃苹果,还是香蕉呢? B连续问,各句后均用问号

你叫什么名字?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C 注意有疑而无问的的句子的句末标点不用问。

有些句子,形似疑问句,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 示例:我不知道她到底姓什么。

d、成分倒装的疑问句,语气词之后不用问号。主谓倒装句,问号应用在全句的末尾,句中表疑问的语气词后应用逗号。 示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三、引号的几种使用方法

A、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使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的里边。 示例: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这令我想到一则名言:“所谓的‘大人物’,使每个人觉得自己渺小;真正的大人物,使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伟大。”(埃文·埃萨尔)

B、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标点放在引号外。

1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许多评论家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就是说,做学问必须要勤奋。

四、顿号与逗号的区别

1顿号用在句子中,表示并列词语间的短暂停顿,逗号使句子内部的停顿。 例子

1这里的山、水、树、草,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2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如果句内并列的各项都带有“啊”、“啦”等语气词的话,由于这些词语的使用延长了停顿的时间,使得这些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加长,因此应用逗号表示停顿,而不能用顿号。)

2同一层次的简单的名词性词语的并列,应用顿号。不同层次的用逗号 示例:董文卿 王鹏 小李是一班的学生,尚金波 郭松 花金阳是二班的学生 ,小王 李六 王二是三班的学生。

改正: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湖北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3表示一个约数两数字之间不用顿号。 示例: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4表示一个确数两数字之间用顿号 今天三 四组值日。 五)分号的基本用法

分号主要表示复句中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其中一个已经用到逗号,并列分局之间一般用分号。

例子:A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② 自然美有两种:“骏马秋风冀北”,这是阳刚美;“杏花春雨江南”,这是阴柔美。 分号误用

1.总结语前面误用分号

【例句】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在此句中,“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是总结前文,因此,分号应改为冒号。 2.句中无逗号直接用分号

【例句】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分号是在仅用逗号已无法区分层次的情况下使用,因此,本句中的分号应改为逗号。

3.句中有句号再用分号

【例句】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在此句中,句号改为逗号。

(六)冒号用法:提示语的后面,表示提示下文,冒号起提示作用,一管到底。 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括上文。

北京紫荆城有四座城门:午门 神武门 东华门和西华门。 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括上文。

例如: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北京申奥成功;上海也将召开世博会:我们的国家一天比一天昌盛。 注意

1冒号起提示作用,一管到底。

判断对错:画面上的几个人: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 2.同一句中不能两个冒号。

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剩里表扬,二是„„(冒号一管到底,一句话只能有一个。本句“大家”后用逗号)

六、叹号的使用

1、倒装句中,叹号只能用在句末,叹词之后只能用逗号。 示例:歌唱吧,为了祖国的胜利!

2、主语后带有语气词之后不用叹号,用逗号。因为主语之后的语气词,只用来强调主语,使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停顿延长而已,并没有强烈的感叹语气。 祖国壮丽的大自然啊,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游子的心。

3、语气很弱的祈使句中,语气词后用句号。

示例:你躺着吧!现在时间还早,你休息一会儿。

七、区别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

括号里的内容如果是解释句中某一部分的,叫句内括号,应紧贴被注释的内容之后,正文此处如有标点应置于括号之后。如果括号里的内容是对全句的注释,叫句外括号,要放在句末

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30套)专题七?标点符号

1.(2010·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5,2分)下列句子中依次应填入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听着,朋友,”他说□“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喜欢你了。” ②我不知道为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③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④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

A.①, ②,③—— ④, B. ①: ②?③! ④: C. ①,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答案】A

2.(2010·浙江省杭州市,5,3分)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语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C、画面上的几个人: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 D、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 【答案】B

3.(2010·山东省东营市,4,2分)下列句子中各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改正过来。

①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浅尝,即浅尝辄止;有的可以吞咽,即囫囵吞枣。只有少数需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②这令我想到一则名言,“所谓的‘大人物’,使每个人觉得自己渺小;真正的大人物,使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伟大。”(埃文·埃萨尔)

【答案】①将第一个句号改为分号。 ②将“名言”后的逗号改为冒号,或将句号放在“(埃文·埃萨尔)”的后边。 评分:改对一句得1分,共2分。其它改法正确即可。

4.(2010·浙江省宁波市,4,2分)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2分)

读书,是智慧的行为。愚昧的人,一辈子像游走在黑暗之中,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最后一事无成□智慧的人,一辈子像行进在光明之中,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终怎么会不谱写出人生的美乐章?

①“□”内应加的标点是 ②将划线句改成陈述句。

【答案】①“;”或“分号”。②改成陈述句:最终会谱写出人生的华美乐章。

4.(2010浙江省湖州市,3,2分)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2 分)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于是,欧美发达国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此举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① 划线句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② 词语的顺序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也不同。请参照示例,根据要求,改变句子。(不增减词语,可适当改动标点) 示例 原句:这种力量是他给我的。

改为突出“他”的句子:是他,给我这种力量的。 原句:此举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改为突出“发展中的中国”的句子: 【答案】①.去掉省略号;②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此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5.(2010浙江省湖州市,3,2分)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2 分)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于是,欧美发达国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此举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① 划线句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② 词语的顺序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也不同。请参照示例,根据要求,改变句子。(不增减词语,可适当改动标点) 示例 原句:这种力量是他给我的。

改为突出“他”的句子:是他,给我这种力量的。 原句:此举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改为突出“发展中的中国”的句子: 【答案】①.去掉省略号;②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此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6.(2010·湖北省黄冈市,9, 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20集电视剧《黄梅戏宗师传奇》正在黄梅邢绣娘影视基地拍摄。你是打算双休日去参观呢?还是等到暑假再去?

B、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C、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D、近两年,我省经济发展迅猛,不说别的,你看街上的私家车发雨后春笋,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东风雪铁龙,广州本田,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儿的,各种品牌应有尽有。 【答案】 B

7. (2010·河北,5,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C.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D.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 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答案】 B(正确的标点为:“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8. (2010·云南省曲靖市,4,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B.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C.我们今天淡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D.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

五、六百名学生。

【答案】答案B。A句引用的话是作为句子的一部分,逗号应在引号外;C句中虽然有疑问代词,但整句话是陈述句,句末应用句号;D句中表推测的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9. (2010·湖北省荆门市,5,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只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有比这更惬意的消遣吗?

B、18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减轻他的苦难遭遇。

C、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出露端。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D、他家对面

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答案】B

10.(2010·广西省桂林市,4,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和谐、和睦、和顺、和煦„„“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 B.2009年6月6日的《新闻晚报》上,有一篇介绍“国嘴”罗京的文章。 C.现代汉语的通用语——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 D.“过来。”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 【答案】D

11. (2010·贵州省遵义市,4,3分)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抱着

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 【答案】 D

12. (2010·湖北省随州市,9,3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20集电视剧《黄梅戏宗师传奇》正在黄梅邢绣娘影视基地拍摄。你是打算双休日去参观呢?还是等到暑假再去?

B、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C、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D、近两年,我省经济发展迅猛,不说别的,你看街上的私家车发雨后春笋,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东风雪铁龙,广州本田,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儿的,各种品牌应有尽有。

【答案】 B

13. (2010·山东省威海市,5,2分)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举办的又一世界盛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的主题为《齐鲁青未了》,寓意是齐鲁文化之树常青、城市发展之树常青、和谐生活之树常青。

C.电脑显示屏上,一个超级斗拱在关注的目光中缓慢旋转,整体与细部、鸟瞰与侧面、个体与环境,无不展现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和哲学思考。 D.东道主人民的文明程度,不仅代表个人素质高低;而且关系到世博会能否圆满成功。 【答案】C

14. (2010·浙江省杭州市,5,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美妙的旋律中,大屏幕上一一闪现出世博会159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电灯、磁悬浮列车、航天器„„这一刻,“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理念得以彰显。 B、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主动发言、敏捷应对;应该用心听,在倾听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声音内容。

C、文章要做到观点鲜明,必须对所论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弄清楚问题涉及哪些因素?关键在哪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这个问题的? D、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 【答案】A

第四篇:标点符号的用法

1、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例如: 我家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

2、问号:表示一个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例如: 我们坐车去吗?我们坐火车去。船呢?先从船,……

注意:该不该用问号主要看句子是否真正发问,有没有真正发问,有没有疑问语气。例如:谁都不知道他是谁。(一句就不能用问号)

3、感叹号:用在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表示强烈的感情。感叹句和语气很重的祈使句才用感叹号。例如: (1)好一幅美丽的图画!(感叹句) (2)小李,快来!快来!(祈使句)

注意:在感叹句中,如果有的成分倒置于句末,感叹号应放在句末。

例如: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4、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例如: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5、顿号: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的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例如: 作者描写了飞瀑、祠庙、翠松、古柏、洞天云海。

6、分号:表示一个并列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例如: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7、冒号:

一种是用在总括语之后(提示下文)。例如:下午他拣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子,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抬秤。

一种用总括语之后(总结上文)。例如: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教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注意:“××说”之类放在引用的话前头,在说后面要用冒号。放在引用的话的中间或后边的时候,在说后面不用冒号。例如:“谢谢你,”李老师,“放右边书架上。”

在小学阶段,我们最常见的标点无非就是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冒号(:)前引号(“)后引号(”)省略号(……)稍为生僻点儿的就是顿号(、)和分号(;),接下来我们一一介绍一下用法

逗号,句子中各个成分组成部分之间如需短暂停顿又没有其他感情色彩的,一般用逗号隔开。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或者复杂的句子中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句号。用于陈述句的末尾。例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或用于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叹号!用于感叹句的末尾。例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或者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例如:停止射击!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例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问号?用于疑问句的末尾。例如:他叫什么名字?用于反问句的末尾。例如: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以上是最为常见的几个

冒号,在小学一般是人物说话内容之前,一般用于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

引号,一般是正文中需要引用的部分,常见的如人物的说话内容,或者书中,歌中的内容等;当然有时还表示一些特殊含义的词语,例如: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或者是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例如: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省略号,用于引文、列举的省略,或者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明断断续续。例如:1.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2.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3.“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这个比较好区别,另外就是都表示并列间隔的符号“、”以及“;”前者是用来表示并列词语的间隔,后者一般指的是并列句子之间的间隔停顿。

如果家长们对各个符号的用法还有疑惑或者我讲到的不清楚的地方,欢迎指正。如果没有,那我们就来演练一把,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道关于标点符号的阅读练习题。

1.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 妈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 对小骆驼说 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 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 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他们走哇 走哇 走了很远很远 望着无边无际的沙漠 小骆驼担心地问妈妈 再走下去 我们饿了 怎么办呢 妈妈说 我们背上的这两个肉疙瘩叫驼峰 里面贮存着养料 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2海豚真有趣 我老是想 跳火环 玩皮球 这些复杂的动作 海豚是怎样学会的呢

对于标点符号的使用 ,我们在仅仅理解了各个常用的标点符号前提下, 和正确使用还相差甚远 , 但我们发现只有在练习和做题中才能有所发现

这里在使用标点上 我仅仅说些自己做题的体会 使用方法不是万能,重要要体会感情色彩,这里的呢后加句号还是感叹号 要看这个句子是否为祈使或者是否为其他感情色彩的句子,而加引号是因为这个例子是一篇短文的结尾 而短文中是加用引号的 所以为了保险要加双引号

我家孩子也是刚刚学写短文,标点符号使用和楼主的孩子差不多。以下是刚刚从一本书中摘除下来的,奉献出来,希望有所帮助! 1) 逗号(,)逗号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标点符号,它主要表示句子里的停顿。 如:小海鸥在洞口张望,她看见妈妈贴着海面,欢乐地飞翔。 2) 顿号(、)顿号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如:在动物园里,我们看到了斑马、长颈鹿、老虎、猴子、黑熊。

3) 句号(。)句号主要用在一句话的结尾。不论这句话多长,也不论这句话多短,只要用了句号,就表示这句话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

(1)新来的老师姓李。

(2)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了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 4) 问号(?)问号主要用在疑问句的结尾,表示疑问。

(1)你知道我最喜爱吃的水果是什么吗?我告诉你吧,是苹果。(有问有答-设问句) (2)难道今天不是你值日吗?(有问无答-反问句)

注意:如果疑问句中间有停顿,中间不用问号,而用逗号,句尾用问句。 如:放学回家后,你是先写语文作业,还是先写数学作业?

5) 感叹号(!)感叹号表示强烈的感情。也就是说,在表示赞叹、惊讶、高兴、生气之情的句子后面,都可以用感叹号。 (1)真努力呀,伟大的音乐家!(表示赞叹之情) (2)我们胜利了!(表示高兴之情)

6) 冒号(:—)冒号表示提示下文,用在提示语的后面。

(1)一种说法是:由于地球上突然寒冷,冷血的恐龙受不了严寒而死亡。(冒号后面的句子是对前面的解释,什么说法呢?这种说法是冒号后面的内容。)

(2)妈妈说:“吃饭了!”(冒号后面的句子表示妈妈说了什么。)

注意:在人物说话时,如果说话的人在中间,那么说话的人后面不用冒号,而用逗号。 如:“不!”小明挣脱妈妈的手,说,“我不打针!”

注意:如果说话的人在所说的话的后面,说话的人后面也不要逗号,而用句号。 如:“小明约我在这儿等他。”我说。

7) 引号(“”)引号表示句子里引用的部分。

那位朋友走上前问:“你在这儿干什么呢?”(表示直接引用) “仙桃石”是一块形状像桃子一样的巨石。(表示强调)

《标点符号歌》, 用它表示说话完。 写文章,要周到, 问号好象耳朵样(?), 讲清楚,最重要。 表示一句问话完。 说话中,应停顿, 叹号好像小炸弹(!), 一口气,说不了。 表示惊喜或感叹。 要清楚,有门道, 顿号像粒黑芝麻(、), 加标点,用符号。 并列词语点中间。 学习标点并不难, 分号两点拖尾巴(;), 形状用法应记牢。 并列分句中间点。 句号是个小圆圈(。),

第一步,家长先大声给孩子读一段文字,然后让孩子不看标点符号念同样的段落,这样念出来的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要让孩子认识到在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慢下来或者做一个停顿,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句子的意思。 第二步,和孩子共同寻找这段文字中有多少种不同的标点符号,还可以和孩子探讨一下。比如,读一句问句的时候,语气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而读感叹句的时候,语气又是怎么样的等等,让孩子通过反复的比较来慢慢对标点符号树立起一个概念。

第三步,选择一段读起来声情并茂的段落,去掉标点符号,再让孩子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并与原文进行比较。如果孩子加入的标点符号与原文不一致,要和孩子一起分析,耐心听取一下孩子的意见和看法。

1、逗号:当一句话还没有说完整,就用逗号;

2、句号:当一句话已经说完了,表示一句话的结束,并且没有什么特别需要强调的语气,就用句号;

3、问号:当一句话的意思里边有提问的语气语调,凡是表疑问的句子,就用问号;

4、感叹号:当一句话的意思里有特别强调、感叹的意思,表示强烈的感情,凡是以抒发感情为主的句子 它所抒发的感情有赞颂、喜悦、愤激、叹息、惊讶、伤悼等,句子末尾都要用感叹号。

5、冒号:

当后面的语句是表示提示的,或者是想要解释的,说的话等等,就用冒号。

首先要会用简单的逗号和句号,知道一句话说完了用句号,句子中间的停顿用逗号。然后,会用问号和感叹号。 接着,学会在对话中用冒号引号。二年级会这么多基本上够用了。您可以补充书名号和顿号的用法,这些都算是简单的。小标点,大学问标点符号虽然小,但犹如一滴水珠,能折射出孩子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如果在孩子的一段习作中,能正确使用标点,不用错一个标点,那么,这个孩子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一定是非常扎实的,无须考查字词句的掌握情况,只需看看标点即可,因为标点符号在很多时候都比字词句的掌握更难。 对于标点使用的教学,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学生语感是关键

我班上的学生陈纾言在二年级暑假周记中,不仅能正确使用教材中出现的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双引号,居然还出乎我的意料,会使用单引号和破折号,这两种标点是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尤其是单引号,到了高段才慢慢要求掌握。这个孩子居然这么早就会使用了。问过她家长后,得知没有家长指导的因素,是孩子自己真的会使用了。从这一现象我发现,其实刻意教孩子怎样使用某一标点,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把“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玩。”写成“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玩。”这样的孩子不能正确断句,就是语感差的缘故。而怎样培养孩子的语感?除去先天因素,大量阅读是捷径。这里就不再具体展开。

二、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标点的教学

1.关注用法的教学——循序渐进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标点符号的教学,尤其是一些第一次见面的标点和本课有规律性的标点。让学生找到带有该标点的句子,体会标点的用法。例如表示“说”的三种不同形式,标点的运用。在一年级《棉鞋里的阳光》这篇课文中就出现了两种类型,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了二年级《最大的书》一课中,就可以要求学生掌握这两种“说”的类型的标点正确使用。 到了三年级《灰雀》《小摄影师》一单元中,就应该要求学生学会三种不同的类型,并能综合运用了。我们在阅读教学设计时,就应该把标点的教学作为一个重点。

2.关注朗读——读出标点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我们能够通过有声语言来传递它们的内涵。顿号、逗号、句号的停顿效果是不同的;句号、问号、感叹号的语气是不同的;这些不同都必须通过有声朗读来传达。我们平时要求的“读出停顿”、“读出语气”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就是“读出标点”。在低段语文课上,朗读训练应该是一个重点,有助于对断句、标点的掌握。

3.关注作业——杜绝随意很多时候,孩子不是不会使用标点,而是因为“随意”而造成了标点错误。因此,我们应该在学生作业中,关注学生标点的使用,并告诉他们不能随意使用标点。特别是在写话的练习中,我们可以在评分时,特意设立“标点分”,如果一段话中标点全部使用正确,可以加上若干分;反之亦然。

三、运用多种形式训练标点使用 1.辨析比较法如: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玩。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玩。

把句子拿出来,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哪一句用得对?说说为什么?从而总结出,一般在表示时间的词后断句,加上逗号;人物和事情之间无须加逗号。 2.断句填写法 很多孩子一开始写话,都是没有断句,一个字接着一个字,到最后加上一个句号。我们就可以训练学生“断句”的能力。如: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玩拿出上面这句没有标点的话,要求学生找一找,应该在哪些字的后面加上标点,加上什么标点? 3.片断改错法

在上面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出示一段话,让孩子找一找这段话中,哪些标点正确,哪些不正确,该怎么改?这就训练了标点的综合使用能力。

四、几个注意点

1.标点的教学要求不要特意拔高。我们的教学要根据课标的要求落实。只要求掌握逗号、句号时,就不要强求把冒号、引号也使用正确。可以适当渗透,但不要求人人掌握。

2.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对于优秀生,我们的要求可以大大提高,让他们作为其他孩子的榜样。教师在表扬该学生句子写得好的同时,更可以加上一句:“他这段话里面的标点都用得很正确,还会用了老师没有教过的*号„„” 3.对于学困生,个别指导效果更佳。班上个别落后的学生,单独的、一对一的指导,这样的效果会更好。多关注他们、多练习几次,一定会有所提高。

4.耐心等候,静待花开。就像拼音教学一样,到现在,几乎每一个孩子都能学会拼音,很多标点的掌握也是循序渐进的,到了

二、三年级,大部分孩子都能准确断句,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心不要急,耐心引导,一定能让孩子们自如地运用“小标点”! 小标点,大学问,标点符号虽然小,但犹如一滴水珠,能折射出孩子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如果在孩子的一段习作中,能正确使用标点,不用错一个标点,那么,这个孩子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一定是非常扎实的,无须考查字词句的掌握情况,只需看看标点即可,因为标点符号在很多时候都比字词句的掌握更难。对于标点使用的教学,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学生语感是关键我班上的学生陈纾言在二年级暑假周记中,不仅能正确使用教材中出现的逗

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双引号,居然还出乎我的意料,会使用单引号和破折号,这两种标点是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尤其是单引号,到了高段才慢慢要求掌握。这个孩子居然这么早就会使用了。问过她家长后,得知没有家长指导的因素,是孩子自己真的会使用了。

从这一现象我发现,其实刻意教孩子怎样使用某一标点,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把“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玩。”写成“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玩。”这样的孩子不能正确断句,就是语感差的缘故。而怎样培养孩子的语感?除去先天因素,大量阅读是捷径。这里就不再具体展开。

二、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标点的教学

1.关注用法的教学——循序渐进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标点符号的教学,尤其是一些第一次见面的标点和本课有规律性的标点。让学生找到带有该标点的句子,体会标点的用法。例如

表示“说”的三种不同形式,标点的运用。在一年级《棉鞋里的阳光》这篇课文中就出现了两种类型,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了二年级《最大的书》一课中,就可以要求学生掌握这两种“说”的类型的标点正确使用。 到了三年级《灰雀》《小摄影师》一单元中,就应该要求学生学会三种不同的类型,并能综合运用了。我们在阅读教学设计时,就应该把标点的教学作为一个重点。

2.关注朗读——读出标点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我们能够通过有声语言来传递它们的内涵。顿号、逗号、句号的停顿效果是不同的;句号、问号、感叹号的语气是不同的;这些不同都必须通过有声朗读来传达。我们平时要求的“读出停顿”、“读出语气”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就是“读出标点”。在低段语文课上,朗读训练应该是一个重点,有助于对断句、标点的掌握。

3.关注作业——杜绝随意很多时候,孩子不是不会使用标点,而是因为“随意”而造成了标点错误。因此,我们应该在学生作业中,关注学生标点的使用,并告诉他们不能随意使用标点。特别是在写话的练习中,我们可以在评分时,特意设立“标点分”,如果一段话中标点全部使用正确,可以加上若干分;反之亦然。

三、运用多种形式训练标点使用 1.辨析比较法如: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玩。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玩。

第五篇: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一、点号 1.顿号

顿号的形式为“、”。顿号是句子内部并列词语间的停顿,停顿较短。一般为词、短语的并列,合起来做同一成分。考试大多考查层次关系。关于顿号的用法说明如下:

(1)如果句子内部并列成分不属于同一层次,则小的并列成分间用顿号,大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例如:

在这次汇演中,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都带来了新剧目。(顿号使用正确)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第二个顿号改为逗号) (2)固定的集合性并列词语间,尤其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间,不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则不必使用顿号。例如:

“中小学”“工农兵”“农林牧”“省市领导”“城乡结合部”等集合性并列词语内部不必使用顿号。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3)用相邻的数字表示概数时,中间不能加顿号;不表示概数的相邻数之间应该使用顿号。例如:

距这儿二三里的地方有一座桥。(表示概数,标点使用正确) 她看上去十

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表示概数,应该去掉顿号) 退居

二、三线的老干部都来了。(标点使用正确) (4)并列词语或句子之间有了“和”“与”“或”“及”“或者”“甚至”“以至”“但是”“而且”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例如:

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标点使用正确)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并列词语之间有了连

词“或”,是不能同时用顿号的。要删去顿号,或者改为逗号) (5)互相包含的成分之间不能用顿号,也不能用逗号。例如:

这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共三省五十六个县。(标点使用正确,“三省五十六个县”中省县两级之间不能用顿号) 2.逗号

逗号的形式为“,”。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比顿号停顿稍长些。逗号是人们使用范围最广的标点。关于逗号的用法说明如下: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如主语较长的,或需要强调主语,或主语后有语气词时,主谓之间应用逗号。例如:

这个演员表上排列在最后一名的小角色,却赢得了观众最热烈的掌声。(主语较长,主谓之间应用逗号)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强调主语,主谓之间应用逗号) 你啊,还是那个老样子。(主语后有语气词,主谓之间应用逗号) (2)谓语、宾语之间停顿较长或主谓短语作宾语,应该使用逗号。例如: 我曾想,蝴蝶会大概是云南所特有的自然环境的产物吧。(谓语、宾语之间停顿较长,且主谓短语作宾语,应该使用逗号) 我明白,你有很大的难处。(主谓短语作宾语,谓宾之间应该使用逗号) (3)强调的成分(句首状语、主谓倒装、后置状语、后置定语等)和其他成分之间,如需要停顿都要用逗号。例如:

在一个明媚的早晨,我遇到了久违的朋友。(句首状语后应用逗号) 多么美丽,这一朵朵鲜花。(主谓倒装,主谓之间应用逗号) 她随手打了他一下,轻轻地。(后置状语,状语和中心语之间用逗号) 内中一个破碗,空的。(后置定语,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用逗号) (4)并列成分不属于同一层次,大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例如:

参加会议的有教师,记者,电影、音乐、美术工作者。整个会场洋溢在欢乐的气氛中。(标点使用正确) 市第一中学的校长、主任、第三中学的校长、主任都来开会了。(此句混淆了并列词语的大小层次。第二个顿号应改为逗号) (5)句子间的并列应该用逗号。例如:

太空游除了要求旅游者是18岁以上的独立责任行为人,身体健康外,还要求旅

游者应该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标点使用正确) 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 700万平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并列分句,它们之间都应用逗号) (6)名词加“呀”就变成了句子,也应该用逗号。例如:

月季呀,玫瑰呀,米兰呀„„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标点使用正确) 3.分号

分号的形式为“;”。分号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关于分号的用法说明如下:

(1)复句内部用分号的前提是前后已有逗号出现。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分句间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如果分句内部已用了逗号,并列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例如: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标点使用正确) 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幽深秀美。(标点使用正确) (2)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前后两部分之间也可用分号。例如: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标点使用正确) 桥砖是深褐色,表明它的历史的悠久;但都完好无缺,令人叹息于古昔工程的坚美。(标点使用正确) (3)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也用分号。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①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②省、自治区分为市、自治州、县、自治县; ③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4.冒号

冒号的形式为“:”。关于冒号的用法说明如下:

(1)冒号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例如: 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局长苏金生在9月1日举行的互联网大会上表示:政府已经意识到互联网地址资源不足的问题,将采取措施,突破资源约束,加强配臵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提示下文)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总括上文) (2)直接引用别人的话时,一般使用冒号。间接转述别人的话一般不能用冒号。例如: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冒号使用正确。直接引用,用冒号) 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标点使用正确。间接转述,用逗号) (3)将说话人的话分为两部分,说话人放在中间时,“某某说”之后不使用冒号。例如:

“还愣着干吗?”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标点使用正确)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冒号使用错误,改为逗号) (4)冒号提示下文一般提起到句号处。例如:

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冒号只管到“做作业到深夜”,此处的逗号改为句号) 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句中冒号后提示到了“歧途”,不包括后边,所以“歧途”后的逗号用错了,应改为句号) (5)一个句子中一般不使用两个冒号。例如: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俗话说”后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6)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例如:

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句中的冒号应该去掉) 5.问号

问号的形式为“?”。关于问号的用法如下:

(1)问号是表示一句问话说完之后的停顿的点号,问号一般用在疑问句或反问句的末尾。例如:

春节将至,很多贷款购房者都打算拿到年终奖后就交给银行,那么,这笔钱怎样交才能更节约利息?怎么支配才更合理?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银行、保险公司有关的交易规则。(问号使用正确) (2)选择句中,不管有几个分句,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用问号,中间各项间用逗号。例如:

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问号使用正确) 对这样的做法,我们是应该支持呢?还是应该指责呢?(问号使用错误,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3)如果要强调每个选择项的独立性,可以在每个选择项后都用问号。但这种情况高考中很难把握,一般不出现。例如:

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问号使用正确) (4)不是选择问句,有几个问句就使用几个问号。例如: 除了他能去,谁还能去呢?你吗?你能去吗?(问号使用正确) 从年初延续至今的银、商刷卡手续费之争会不会因此画上句号?“拒绝刷卡”为哪般?(问号使用正确) (5)只是句子的某一成分或部分有疑问,整个句子不表疑问的,句末不使用问号。例如:

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问号使用错误,改为句号) 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臵。(标点使用正确) (6)主谓倒装的问号,问号应该用在句末。例如: “怎么了,你?”(问号使用正确)

“你就去吗?小栓的爹。”(应将问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 6.句号

句号的形式为“。”。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的停顿,一般停顿较长。关于句号的用法说明如下:

(1)陈述句以及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用句号。例如:

当年,还是17岁少年的阿拉法特,毅然拿起了反抗暴力、争取民族解放的武器。(陈述句句末用句号,正确) 还是让我来说一段故事吧。(祈使句末用句号,正确) (2)如果一个句子中出现了“什么”“怎么”“谁”之类的疑问代词,或句末加有“呢”之类的助词,但句意并没有发问和要求回答,也不能视为问句,句末仍用句号。例如:

他是来问我去新江厦商城乘几路公共汽车呢。(句号使用正确) 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虽然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问号使用错误,应改为句号) 7.叹号

叹号的形式为“!”。关于叹号的用法说明如下:

(1)叹号表示一句感情强烈的话结束后的停顿,有时语气较强的祈使句、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消息!(感叹句末尾用叹号,正确) 你给我出去!(祈使句语气较强,末尾也用叹号,正确) 看你这记性,你怎么忘了呢!(反问句末尾,语气强烈,用叹号,正确) (2)主谓倒装的句子,感叹号放在句末。例如: 出来吧,你们!(叹号使用正确) 多么鲜艳啊!这件衣服。(叹号使用错误,应将叹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叹号)

二、标号 1.引号

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和单引号(‘’)。引号是表文中引用等的标号,在文章中使用很普遍。关于引号的用法说明如下:

(1)直接、完全引用时,引号之前一般用冒号,点号放在引号内;间接、不完全

引用时,点号放在引号之外或不使用点号。例如:

中国网通董事长张春江在会上透露:“我们肯定能得到移动电话经营牌照,这只是时间问题。当我们得到牌照后,电讯盈科将是我们的优先合作对象。”(引号使用正确,直接引用,点号放在引号内) 沈建明昨天声称,新浪“不希望任何人或机构”通过公开市场使用这种“非正常手段”来获得公司控制权,并强调“无论盛大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新浪都有信心最大程度地保证新浪公司和新浪股东的利益”。(引号使用正确,间接引用,点号放在引号外) 引文末使用问号或叹号的句子,无论直接、间接引用,均应把问号、叹号放在引号内。例如:

墙上写有“只生一个好!”的标语。(标点使用正确,保留引文末的叹号) (2)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例如: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强调“有物有序”,用引号)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之”字具有特殊含义,用引号) (3)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 他说:“争议岛屿位于韩国东岸郁陵岛以东90公里,韩国称之为‘独岛’,日本则称作‘竹岛’。”(单双引号共用正确) (4)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不用引号。例如:

就一批涉嫌违法的电视烟草广告被北京市工商局叫停一事,一位负责人称,目前这些广告在对违规部分做了修改后,已经正常播放。(转述大意,不使用引号) 2.括号

括号常用的形式是圆括号“( )”。此外还有方括号“[ ]”、六角括号“〔 〕”和方头括号“【 】”。括号是对行文的注释,分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括号用法说明如下:

(1)句内括号是注释句子里某些词语的,括号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前半括号之前不用任何标点,后半括号前(除问号感叹号外)不用任何标点。例如: 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千秋岁·咏夏景》中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句内括号使用正确)

(2)句外括号是注释整个句子的,括号放在句末标点之后;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若是一段话,末尾可用句末点号,也可不用。例如:

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句外括号,后括号前可使用句末点号,也可以不使用) 有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得5克铜,求有多少克氢气参加了反应,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体积?(氢气的密度是0.09克/升)(句外括号,后括号前既可不使用句末点号,也可使用) 3.破折号

破折号的形式为“——”。破折号用法说明如下:

(1)破折号表示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两个破折号表示句中夹注。例如: 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表解释说明) 灯光,不管是哪里的灯光,都可以给人——甚至像我这样一个异乡人——指路。(表夹注) (2)破折号可以表说话声音的中断和延长。例如: “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表说话声音的延长)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 (3)破折号可以表示转折或话题转换。例如: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表转换话题) (4)破折号可以表意思递进(紧承),这种情况下,通常能看出破折号前后在时间上的推移、在意思上的推进、在空间上的转移、在情节上的变化。例如: 团结——批评——团结(表意思递进) (5)表分项列举。例如:

根据研究对象不同,环境物理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6)另外,破折号还用于连接歇后语,标明文章副标题和词、诗、文的作者或出

处等用法。例如: 下雨天出太阳——假晴(情)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破折号和括号一般不能同时使用。 4.省略号

省略号的形式为“„„”。占两个字的位置,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个小圆点来表示。省略号用法说明如下:

(1)省略号一般表示引文等方面的省略。省略号前,若是句意完整的句子,句号、叹号和问号应保留,否则不用任何标点;省略号后,除了后引号与括号外,一般不用任何标点。例如: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省略词语“啊”,省略号前不用任何标点)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省略号前是句意完整的句子,叹号应保留) (2)省略号可以表示列举的省略,一般列举三项后才使用省略号。例如: 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表示列举的省略) (3)省略号表示声音的断断续续或语言的中断。例如: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表示声音的断断续续) “我并没有阔哩,我必须卖了这些,再去„„”(表示语言的中断) (4)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同时使用。例如:

前年年底,受虫害和寒流的影响,贵州省一些地区的果树死了不少,去年荔枝、龙眼、柑橘„„等的产量都受到了较大影响。(省略号不能与“等”同时使用,“柑橘”后面省略号应删去) 5.书名号

书名号的形式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关于书名号的用法说明如下:

(1)书名号是用来标示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剧作名、歌曲名等名称的,不属于这些情况的不能使用书名号。例如:

2005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的影片《百万美元宝贝》虽然获得了7项奥斯卡提名,但是有关一位主人公死亡的情景,却引起了争议。(书名号使用正确) 本报获悉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主席BrianE.Carpenter将于10月28日在由《网络世界》报社主办的《网络世界大会2005暨第四届以太网世界大会》上发表重要演讲。(会议名称不能使用书名号,改后面的书名号为引号) (2)书名与篇(章、卷)连用,先写书名,后写篇(章、卷)名,中间用间隔号隔开,然后加上书名号。例如:

我刚刚读完《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书名号使用正确) 《荀子·劝学》中写道:“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书名号使用正确) (3)书名号里面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例如:

《〈第一财经日报〉发刊词》发表于2004年11月15日。(书名号使用正确) 6.连接号

连接号的形式为“—”,占一个字的位置。连接号还有另外三种形式,即长横“——”(占两个字的位置)、半字线“”(占半个字的位置)和浪纹“~”(占一个字的位置)。连接号用法说明如下:

(1)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例如: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连接地名) 任—洛二氏溶液(Ringer-Locke solution)即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用于医疗和哺乳动物生理学实验。(连接字母) (2)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例如: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连接年号表示生卒时间) “北京—广州”直达快车马上就要开车了。(连接地名表示行车区间) (3)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例如: 在太平洋地区,除了已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缆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缆投入运营。

(4)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例如: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7.间隔号

间隔号的形式为“·”。间隔号用法说明如下:

(1)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例如: 目前在潘家园溜达,一位半熟的书摊主说是上了好货,前去一看的确欢喜,是茨威格写的《罗曼·罗兰传》。

阿加莎·克里斯蒂这个名字对我国广大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她的名字伴随着她的作品传遍了世界各地。

(2)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例如: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已经出版了。 8.专名号

专名号的形式为“________”。专名号用法说明如下: (1)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用专名号标示。例如: 司马相如者,汉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2)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为了跟专名号配合,这类著作里的书名号可以用波浪线“

”。例如: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9.着重号

着重号的形式为“ ”。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用着重号标明。例如: 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据英国《泰晤士报》21日报道,美国科学家认为,由于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因此可以认为,除了在实验室存在以外,非典病毒在自..........然界已被彻底灭绝。

上一篇:部编版七下语文课件下一篇:保安员岗位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