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南方早熟梨评比看早熟梨品种选择

2023-02-16

2015年7月27—28日, 中国园艺学会梨分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了“2015年早熟梨产业升级论坛暨第一届中华杯南方早熟梨评比会”, 来自浙江、江苏、重庆和湖北等12个省 (市) 的科研教学单位、技术管理部门、梨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企业及农户参加了本次活动。梨评比会共收到来自我国南方11个省的82份样品, 样品收到后重新编号。评委会按照外观质量、内在品质的各项指标对每个样品逐项打分。按照总分的高低评出了金奖15个, 银奖25个。并在砂梨、白梨和梨新品系中对总分、外观质量分和内在品质分最高者分别授予梨王奖、最佳外观奖和最佳风味奖。

1 启示

1.1 梨果生产不能只重视品种而轻视栽培

第一届中华杯南方早熟梨评比评出的15个金奖, 包含在8个品种 (系) 中, 以高分出现的顺序排列这8个品种 (系) 为:圆黄、翠玉、中梨1号、翠冠、0516-45、黄金、若光和黄冠。25个银奖除在以上品种中有获奖外, 下面6个品种 (系) 也有获奖, 分别是丰水、初夏绿、早生新水、鄂梨2号、4-26、玉绿。共有14个品种 (系) 获金、银奖, 获奖的品种面比较广。由此可见, 只要梨园管理好, 许多品种都能栽培出质优果品。梨果生产不能只重视品种, 而轻视栽培。

1.2 栽培技术对品质影响极大

从这次评比的样品看, 果皮绿色的梨品种通过套袋等技术可以生产出绿色、淡绿色、乳黄等多种皮色的梨果, 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褐皮梨品种通过套袋等技术也可以生产出外观美、内质好的梨果, 砂梨类的最佳外观奖就被褐皮梨品种圆黄获得。翠冠梨是容易产生果锈的绿皮梨品种, 从送参的样品看, 翠冠梨果皮色泽从全绿至全褐色 (果面全部为果锈) 有多种类型的果品, 外观最为丰富。翠冠的内质比较好, 砂梨类的最佳风味奖被翠冠获得。同一品种不同的品质, 栽培技术是关键。

1.3 成熟期晚的梨果品质好于成熟期早的, 梨园中早熟品种比例应合理

这次评比得分最高的4个样品均是圆黄, 圆黄在长江中下游的砂梨产区是中熟品种, 评比时南方省份栽培的圆黄已经成熟, 品质好于大多数早熟品种。一般来说, 中熟品种的品质好于早熟品种, 晚熟品种的贮藏性又好于中熟品种。在生产中, 极早熟和早熟梨的种植规模主要考虑的是早期梨果市场, 后期梨果市场主要考虑中、晚熟的品种。对一个梨园来说, 综合性状好又可以长期贮藏的中熟梨品种 (如丰水等) , 种植比例可以适当增加。早熟梨果品有品质和贮藏性的弱势, 在梨园中早熟梨品种种植比例应合理。

1.4 成熟期适当的梨果品质好, 早熟品种长期贮藏没有必要

翠玉、翠冠、圆黄这3个品种获奖的样品数最多, 其中翠玉有4个样品获金奖、7个样品获银奖。这些品种在评比之时是采收的最佳时间, 果品新鲜, 口感品质好。特早熟品种苏翠1号、中梨4号等已过正常采收期, 尽管果实冷藏后可保存到这个时候, 但品质已有下降。因特早熟和早熟梨果在贮藏期间品质下降较快, 这些品种长期贮藏没有必要。

1.5 梨新品系的表现较好, 梨品种在不断出新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送的早熟梨新品系“0516-45”, 获得金奖、梨王奖、最佳风味奖和最佳外观奖等4项奖项, 是本次梨评比中唯一获得四项全能的品种 (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梨新品系“4-26”获得了银奖。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培育的梨新品系“D2”品质也很好。这些品系都有望成为今后的梨新品种。

2 优质特早熟和早熟梨品种简介

2.1 苏翠1号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的特早熟梨品种[1]。在南京7月上、中旬成熟, 成熟期较翠冠早15 d左右。果实倒卵形, 果皮黄绿色, 果面光洁, 果点小, 无果锈, 外观好。肉质细嫩, 汁液多, 石细胞极少, 风味甜浓, 果心小, 品质上等。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13.0%, 平均单果重在260 g, 大果平均400 g。贮藏性好于翠冠, 采后室内可存放15 d以上。该品种可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河故道梨区栽培。

2.2 中梨4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育成的特早熟梨品种[2]。在郑州7月上旬成熟。果实近圆形, 果皮绿色, 果面光滑, 果点小而密, 无果锈, 外观好。肉质细脆, 汁液多, 石细胞少, 风味甜酸适口, 果心极小, 品质上。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8%, 平均单果重在300 g。采后室内可存放20 d。该品种可在华南、华中、西南及黄河故道地区栽培。

2.3 翠玉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梨品种[3]。在杭州地区7月中旬成熟, 较翠冠早7~10 d。部分梨区有早采现象, 此时果肉绿白色, 糖度低, 风味淡。果实成熟时果肉白色。果实扁圆形, 果皮浅绿色或黄绿色, 果面光洁, 果点细, 无果锈, 外观好。肉质细嫩, 汁液多, 石细胞少, 风味甜, 果心小, 品质好。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左右, 平均单果重250 g, 大果可达500 g以上。贮藏性优于翠冠, 采后室内可存放15 d。该品种可在砂梨适宜区栽培。

2.4 苏翠2号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以西子绿为母本、翠冠为父本育成的早熟梨品种[4]。南京7月中、下旬成熟, 成熟期较翠冠早7 d左右。果实圆形, 果皮绿色, 果面光洁, 果点小, 无果锈, 外观好。肉质细脆, 汁液多, 石细胞极少, 风味甜, 品质优。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左右, 比苏翠1号略低。平均单果重270 g, 大果平均重386 g。该品种可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河故道梨区栽培。

2.5 若光

日本梨, 早熟梨品种。在南京7月中、下旬成熟。果实扁圆形, 果皮黄褐色, 果面光洁, 外观好等。肉质细, 汁液多, 石细胞少, 风味甜, 果心小, 品质优。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13.5%, 平均单果重在300~350 g。采后室内可存放10~15 d。该品种适合砂梨栽培区种植。

2.6 初夏绿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梨品种[3]。在杭州7月中、下旬成熟, 较翠冠早3~5 d。果实近圆形, 果皮浅绿色, 果锈少。肉质细嫩, 汁液多, 石细胞少, 风味佳, 果心小或中, 品质好。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左右, 平均单果重在250 g。有采前落果现象, 宜适时采收。采后室内可存放10 d左右。该品种可在砂梨适宜区栽培。

2.7 中梨1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梨品种, 又名绿宝石[3]。在郑州7月下旬成熟。果实近圆或扁圆形, 果皮绿色或黄绿色, 果面光洁, 果点中大, 无果锈, 外观好。肉质细脆, 汁液多, 石细胞少, 风味甜酸可口, 果心小, 品质上。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 平均单果重在260 g, 大果平均480 g。采后室内可存放20 d。该品种适于黄淮海、西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

2.8 翠冠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梨品种[3]。7月底至8月初成熟。果实圆形或扁圆形, 果皮黄绿色, 果面光滑, 果点在果肩部稀而果顶部密而小, 有果锈。肉质细嫩, 汁液极多, 石细胞少, 风味甜浓, 果心较小, 品质上等。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3%, 平均单果重277 g, 大果平均450 g。果实贮藏性较差, 采后室内可存放7 d左右。该品种在砂梨栽培区均有栽培。

摘要:介绍第一届中华杯南方早熟梨评比概况, 提出5点启示 (即梨果生产不能只重品种而轻栽培, 栽培技术是关键, 梨园中早熟品种比例应合理, 早熟品种没必要长期贮藏, 梨品种在不断出新) , 最后介绍了8个适合中国南方梨区栽培的 (特) 早熟梨品种的主要性状。

关键词:南方早熟梨,品种评比,品种选择

参考文献

[1] 蔺经, 盛宝龙, 李晓刚, 等.早熟砂梨品种‘苏翠1号’[J].园艺学报, 2013, 40 (9) :1849-1850.

[2] 李秀根, 杨健, 王龙, 等.早熟大果型梨新品种‘中梨4号’的选育[J].果树学报, 2014, 31 (4) :742-744.

[3] 张绍铃.梨产业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3-11.

[4] 李晓刚, 蔺经, 盛宝龙, 等.梨新品种‘苏翠2号’[J].果树学报, 2013, 30 (6) :1086-1088.

上一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策略研究下一篇:铁谱分析技术在大型机组运行中发挥的作用